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回清明上河图-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逸玄道:“好兄弟,你去‘勤’字营安排完毕,就到我家来找我,我们一起吃晚饭。”
这王子纯笑着答应了一声,便带了人马往城防营的驻地去了,柳逸玄见诸事妥当,便快马往相国府赶去。绕过两条街便到了相国府,门口的家丁见少爷回来了,纷纷过来迎候。柳逸玄问道:“老爷可在府中?”
家丁道:“老爷刚从宫里回来,现在和夫人正在后院等你呢!”
柳逸玄闻听大喜,急忙往后院里来见父母,三两步进了后堂,果然见柳安国和范夫人并着府里丫鬟仆人们在后堂里等候。这范夫人一见儿子归来,急忙迎了上去,一把将柳逸玄揽入怀中,泪流满面,抱头痛哭。
“玄儿啊,这些日子你可让为娘担心死了,你看你,都晒黑了,也廋了不少。”又说道:“都怪你那狠心的爹,非得同意你去战场,这回你回来了,为娘再也不让你出去打仗了,你可是咱们柳家的独苗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让为娘怎么活啊……”老太太又喜又悲,抱着儿子抱怨着的丈夫。
柳逸玄知道母亲是为自己担心,只得好言劝道:“娘,是孩儿不好,让您担心了,不过你看看,我现在不好好的吗,没缺胳膊没少腿,还被皇上封了个五品的都尉,所以您就别担心了!”
范夫人抹了眼泪,说道:“你当多大的官,娘也不稀罕,娘只求你平平安安的待在我身边,不要让我整天为你担心就好!”
这时站在旁边看了半天的柳安国连忙过来对夫人训道:“好啦好啦,儿子都回来了,你还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还不赶紧让人去准备饭菜。”
范夫人听了这话,才想起来儿子一路辛劳,肯定还没吃饭,急忙对丫鬟春兰吩咐道:“春兰,快去厨房传膳,把少爷平时爱吃的烤鸭、蹄髈多准备些。”
丫鬟们听了吩咐,急忙出去传话,柳安国把儿子叫到身边说道:“玄儿,这段日子苦了你了,那宗泽老将军可还好啊?”
“老将军身体还算硬朗,对了,他有一封信让我交给您。”说罢从怀里取出宗泽的书信递给柳安国,柳安国接过书信拆开来看,宗泽在信中将柳逸玄夸赞了一番,又将前线的军情说了一下,宗泽是个主战派,反对朝中某些大臣的求和主张,认为只有用武力击退金兵,才能换来长久的和平。
柳安国看完了书信,又对柳逸玄说道:“玄儿,此次宗泽将军北上,收回了河北三镇,圣上大为欣慰,只是朝中的求和派极力怂恿圣上向金人求和,圣上一时难以决断,才传旨让出征的各路兵马与金人休战,为父见边关战事不明朗,你与公主的婚期又一天天临近,这才奏明了皇上,把你调回京城的。”
柳逸玄道:“父亲的用意,孩儿已然明白,只是当今圣上的态度为何变得这么快?六月份的时候,他启用了宗泽老将军,让他带兵渡河,决心要收复河北的土地,可是我们只夺回了三座城池,他怎么又下旨把汝南的马梦龙和相州的刘浩给调回来了,还不让我们主动与金兵交手,这又是为何啊?”
柳安国听了这话,摇头叹息道:“唉,这朝中之事,真是一言难尽啊……”
那范夫人在一旁见他爷俩议论朝政,连忙过来说道:“好了老爷,这里又不是朝堂,就别再说你那些烦心的事了,玄儿才刚回来,哪有心思听你的那些破事!”又对柳逸玄说道:“快来,孩子,饭菜都准备好了,赶紧来吃饭吧,娘还有好多话要跟你说呢!”说着就把儿子拉了过来。
丫鬟们打来水供柳逸玄洗手洗脸,柳逸玄见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肚中饥肠早已咕噜噜作响,急忙过来大吃一顿。正是:出门纵有千般好,不及家中一饭香!毕竟后事如何,且待下文。(未完待续。。)
………………………………
第二章 进宫面圣
皇宫大内,宣德殿前,柳逸玄奉召要来面见钦宗。
柳安国早早便让下人叫醒柳逸玄,生怕他睡过了时辰,耽误了面君之事。柳逸玄一连赶了三天的路,昨晚又陪王子纯喝了几杯酒,因此也是昏昏沉沉。
柳安国让升官把早已做好的一件五品官服给柳逸玄穿上,因为按照朝廷的规矩,官员奉召面君,必须要着官袍上殿。柳逸玄虽然被封了个五品,但却是个武官,行军打仗也只是穿着一身钦宗赏赐的盔甲,并没有像样的官袍,因此柳安国在他儿子未回京之前,就让人提前订制了一身。
柳逸玄穿着这件深绿色的武官官袍,显得特别别扭,那头顶的乌纱帽翅长约半米,戴在头上晃晃悠悠,这让柳逸玄很不适应。不过,尽管衣服并不合身,柳逸玄的心情还是不错的,他像孙猴子被官封弼马温一样,对朝中的各类的事情充满着极大的兴趣。
天色已经大亮,前来上早朝的官员们纷纷坐着轿子来到了午门,在午门口下了轿之后便又到宣德殿东边的招仁殿等候。宋朝的这帮官员有一半都是年近花甲的老头子,天天这么早来上朝,各个都是昏昏欲睡,有几个官员看到柳安国坐在一边,连忙过来打声招呼互相道个早安,柳逸玄跟在他父亲身后,东瞅瞅西看看,看来看去,眼前的这帮老头他一个也不认识。
众人正在寒暄之际,又见一位胡子花白的大臣走了进来,众位官员见他进来,急忙过去施礼问候。“原来是老太师来了,快里面请!”一个官员殷勤的说道。
那朱太师乐呵呵地跟大伙打着招呼,来到里间找个椅子坐下,斜着眼睛看了柳家父子一眼,便又跟他身边的官员们闲聊起来。满朝官员都知道。这柳安国与朱范一向不合,见面也从不打招呼,因此也都习惯了,于是又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继续扯闲篇。
约摸到了辰时,张公公来到招仁殿传旨,让众位大臣到宣德殿上朝,大臣们知道早朝的时间到了,纷纷起身整理好朝服,按官职大小排好队伍上殿。柳安国对柳逸玄吩咐道:“玄儿,你并非京城官员。要等圣上宣召才能进殿,所以先在殿外候着,不要随意走动,等皇上传了旨,你再进殿,知道了吗?”
柳逸玄点头答应道:“嗯,孩儿记下了,您赶快去上朝吧,队伍都走远了!”
那柳安国吩咐完了儿子。便急忙去追赶上朝的队伍。张公公见大臣们都列队完毕,便令值守的太监击鼓三声,打开殿门,带着文武百官走上朝堂。
此时的钦宗皇帝身着一身黄袍。手持玉硅,早已在宝座上端坐,群臣进了殿门,对着钦宗三跪九拜。口呼万岁。百官礼毕,便分文武两班左右开列。钦宗问柳安国道:“柳卿家,昨日朕传旨。让令郎今日上殿面君,他可到来?”
柳安国道:“回禀圣上,犬子已在殿外候旨。”
“哦,那就宣他进来吧。”
张公公得了旨意,连忙对着殿外高声宣道:“圣上有旨,宣柳逸玄上殿!”
柳逸玄听了宣召,双手提着官袍,生怕走得太急摔了跟头,一路小跑进了大殿。这上殿面君的事他也不是头一回,自然也不再那么紧张,柳逸玄见了高坐在上的钦宗皇帝,连忙跪拜道:“臣柳逸玄参见圣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钦宗见他官袍穿的别扭,走路扭扭捏捏,心中也觉得好笑,走下宝座言道:“柳爱卿不必多礼,平身吧。”
柳逸玄站了起来,便看到钦宗已走到自己面前,柳逸玄仔细看了看钦宗赵恒,只见他面色微黄,眼神迷离,倒比上次见面时憔悴了不少。钦宗知得柳逸玄在前线屡立奇功,对他喜爱有加,他父亲柳安国又是自己依仗的肱股之臣,如果他父子二人都能为自己尽忠效力,那必然是一大幸事。
钦宗指着他父子二人,对满朝文武笑道:“各位爱卿你们来看,这柳家父子二人同殿事君,倒也是本朝的一件罕事啊!”
百官听了这话,纷纷附和钦宗之言,在下面连连赞叹。一个叹道:“是啊,这一门父子同殿为臣,确实是少见,可见咱们圣上是有道明君啊!”另一个也低声言道:“这柳家公子年少有为,又是将来的驸马,看来是前途无量了呀!”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只有那太师朱范一脸严肃,闭目养神。
钦宗对柳逸玄问道:“柳爱卿,你从前线归来,那宗泽老将军的身体一向可好?”
“托圣上洪福,老将军的身体倒还硬朗,并未出现过什么伤病。”
“噢,那朕就放心了。”又问道:“前些日子,朕让兵部调拨的粮草和军饷可曾运抵磁州?”
“回圣上,微臣回京时,粮草和军饷皆已到了磁州,只是磁州地处要塞之地,老将军手里只有三万军马,微臣担心,若金兵大举南下,怕老将军应付不过来!”
“怎么?你认为金人还会大举南下?”钦宗问道。
“这是必然的事情。臣在磁州就已得知,金人北方战事已经结束,那辽王完颜斜正休整兵马储备粮草,我想过不了多久,金人就会再次南下。还请圣上再多派些兵马渡河北上,称金人疲惫休整之际,让宗老将军收复邯郸、大名、甚至真定、幽州之地,不要给金人喘息的机会才是。”
钦宗听了这话沉默不语,只看了一眼旁边一味主张求和的太师朱范,那朱太师听了柳逸玄之言,前来对柳逸玄训道:“你一个小小的五品的都尉,怎敢在朝堂之上妄言军国大事?派不派兵自有圣上和兵部的大臣们做主,岂是你说了算的?”又反问道:“你是如何得知金人会再次南下的?还说是什么‘必然的事情’,难道你有未卜先知之术不成?哼,小小年纪,休要在这大殿之上危言耸听!”
柳逸玄来自后世,自然知道金人二次南下的事情,只是自己不便挑明来历。即便是说了,这些宋朝人也未必相信,本想跟这朱范辩论一番,却见钦宗在一旁发话道:“朱太师也不必如此嘛,柳公子虽然年少,但却是从前线回来的,自然会有他自己的想法,我们这些身居后方的人,自然要多听听前线将士们的判断才是。老太师身为朝廷重臣,又是德高望重的前辈。不要跟这些晚辈们动怒才是!”
那朱范听了钦宗之言,知道钦宗有意要护着柳家父子,又奏道:“圣上所言极是,并非老臣器量狭窄,只是前番金国元帅完颜宗翰曾派使臣来议和,愿与我大宋休兵罢战,若两国真能化干戈为玉帛,不再相互厮杀,这对两国百姓岂不是莫大的好事?今日这柳家公子竟敢怂恿圣上出兵河北。分明是想再次挑起两国战事,故而老臣才出言反驳。”
钦宗言道:“老太师之意,朕都明白,议和之事以后再议吧。”在钦宗心里。最头疼的就是这议和之事,朝中两派意见不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日早朝都是各种口水战。今日好不容易迎来柳逸玄回京面圣,钦宗自然不愿意再听大臣们互相叫骂。
钦宗对柳逸玄笑道:“柳公子,听说你在磁州把那叛将郭药师给用计赚了回来。是怎么一回事啊,给朕和诸位大臣们讲讲吧。”
柳逸玄笑道:“回禀圣上,臣只是用了一些雕虫小技,不足为各位大臣道哉!”
“柳公子过谦了不是,你能不费一兵一卒就把那叛徒给朕捉了回来,就非一般将领可比,快给朕说说吧!”
柳逸玄一听皇帝想听这事,也只好跟他们讲了起来,毕竟这也算他在前线的一段功绩,自然乐意拿出来炫耀一番。柳逸玄说道:“说起这事,还得先从濮阳之战开始,那日我化装成百姓要到城中刺探军情,却被驻守濮阳的涿州郡王完颜吉列的一对儿女抓获,我用尽心思取得二人信任,并在夜里放火烧了他们的粮草,才使得我军顺利拿下了濮阳。
那完颜郡王的儿女丢了城池之后,便逃到了磁州避难,等我大军兵围磁州的时候,那完颜郡主为了找我报仇,亲自出城与我对阵,我让‘勇’字营的袁教头与她交战,并假装战败诱她追到我军阵前,然后将她一举擒获,她的哥哥完颜洪见她被擒,只好向邯郸的郭药师求救,却不料送信的使臣又被我们给抓住,我军趁机假扮成金国援兵攻入磁州城,那完颜洪抵挡不过,也被我们给生擒了……”
柳逸玄饶有兴致的讲着前方的经历,众位大臣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钦宗点头叹道:“假扮成金兵攻城,果然是好计策啊,那后来呢?”
“后来,那完颜吉列从北方战场赶回,见自己的儿女被我们俘虏,便带兵前来讨要,此时圣上已经传旨到了前线,让我们不要主动与金人交战,为了不挑起战事,微臣便决定与金人商谈条件,让那完颜郡王拿一万两白银和郭药师来交换他的这对儿女,完颜郡王一时无奈,只好答应了我们的条件,把这郭药师绑到军前,换回他的儿女。”
众人听了这段,纷纷拍手叫好,钦宗欢喜道:“好啊,果然是奇计。”又对大臣们说道:“那郭药师以为替金人卖命,金人就不会出卖他,岂不知,他在金人眼里就是一条狗!哼,像这种国家之败类,朕岂能饶了他?传朕旨意,将郭药师游街三日,于九月七日在西市口斩首示众,朕要昭示天下,凡是买主求荣投降金人者,郭药师就是他们的下场!”
众臣听了钦宗之言,皆赞圣德英明,大快人心。钦宗又传旨道:“加封柳逸玄为四品中郎将,改任御林军副都统,另赐金牌一块,可自由出入大内禁城!”
柳逸玄听到钦宗又给自己升了官,还赐了金牌一块,也是心中大喜,柳安国急忙拉着儿子跪拜谢恩。钦宗拉着柳逸玄的手笑道:“柳爱卿,朕已命人在宫中摆下午宴,太后和灵儿还等着要见你呢,你父子二人就留在宫中用膳吧!”
柳逸玄一听马上就能见到灵儿,又是笑逐颜开,连连谢恩不已,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福到尽头祸事来,毕竟后文又有何事发生,敬请期待。
(本章完)(未完待续。。)
………………………………
第四章 父子论政
柳逸玄与父亲柳安国离开宁寿宫,因柳安国被钦宗叫到御书房议事,于是柳逸玄便独自一人赶回了府中。
柳逸玄刚进了府门,就听到升官跑来回话。升官道:“少爷,早上王公子来我们府里辞行,说是奉了兵部的军令,要赶往磁州去了。”
“什么,王公子来辞行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大概是一个时辰之前吧,王公子本来是在府里等你和老爷回来的,谁知刘管家传话说皇上要留您和老爷在宫里吃饭,因此王公子便没再等下去。”
柳逸玄一听王子纯去了磁州,心里一阵不舍,王子纯是自己来到北宋结交的第一个哥们,也是关系最好的一个,这段日子,他们两个一起夜渡黄河、火烧金人的草料场,又血战磁州,俘虏了完颜兄妹,彼此早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次他回了磁州,还不知道何时才能见面。现如今时局不明,大宋很快又会面临战事,一场大战之后,也不知磁州的军队还能剩下多少。
柳逸玄回到后院去见范夫人,将钦宗封赏和设宴款待之事与范夫人说了,范夫人听到儿子升了官,越来越有出息,也欣喜不已。等到了晚间时分,柳安国的轿子才从皇宫里回来,柳逸玄不知钦宗叫他父亲又商量些什么事,急忙来到柳安国的书房询问。
“父亲,今日圣上找您又商议何事?”柳逸玄亲自倒了一杯茶端到柳安国面前。
此时柳安国看起来有些疲惫,他接过儿子手里的茶杯,抿了一口,说道:“咳,还能有什么事!那朱太师整日劝谏圣上与金人议和,还说金人已经派了使者前来修好,圣上让我过去,想听听我的意见。”
“哦。金人又要来修好?这肯定又是他们阴谋!不知父亲是怎么跟圣上说的?”
“我说,金人要来修好自然可以,但必须归还侵占我们的土地和城池,这些金人一边喊着修好,一边又暗自调动兵马,摆明了是阳奉阴违,我们绝对不能中了他们的圈套。”
柳逸玄听了这话,觉得他父亲并非完全是老迈昏庸,因为当前金人的目的确实如此,既然柳安国能识破金人的奸计。难道朝中的大臣们就做不到吗?金人的伎俩实在不算高明,但整个朝廷还有那软弱无能的钦宗都愿意相信金人的鬼话,不想再跟金人打动干戈。
柳逸玄说道:“父亲所言极是,我也觉得这是金人的阴谋,那金国人刚在北方打了仗,军队急需休整,一时不敢再跟我们打动干戈,所以才派使臣与我们修好,这完全是权宜之计。目的是要让我们放松警惕,等到他们兵马休整完毕,粮草准备充足,一定又会大军南下的。父亲还应该劝谏圣上。让他做好两手准备,严防不要中了金人的奸计。”
“我儿说的有理,只是金国人勇猛彪悍,我大宋的军队又屡吃败仗。即便为父想让圣上出兵与金人决战,心里也没这个底气啊。前番金兵南下,我军十五万军马驻守黄河一线。都没能抵挡住那不到十万的金兵,现如今要真的与金人交战,为父心里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啊。”
柳逸玄终于知道他父亲心里的担忧,也理解他父亲当前的处境。柳安国原本是个主战派,之前李纲在朝时,二人遇事还能互相有个照应,同朝中的投降派争一争,可现在李纲被罢官外放,军队又打不过金人,自己的主张是越来越站不住脚了,如果朝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主战大臣慢慢都没了底气,那大宋可真就只有投降的份了。柳逸玄忽然明白钦宗之前为何会向磁州发去圣旨,让宗泽不要主动招惹金兵,当时柳逸玄心里还在埋怨自己的父亲,怎么不劝谏钦宗,让他发下这么一道毫无骨气的懿旨,今日看来,他父亲在朝中的日子也是不好过的。
柳逸玄说道:“父亲不必太过忧虑,要说金人英勇善战,我们确实得承认这一事实,但金人难道真的就是不可战胜的吗?我看这也未必吧。孩儿这次跟随老将军出征,一连拿下三座城池,杀死金兵也有上万,俘虏了也有一两千人,可见金人并非是不可战胜,只要将领指挥得当,军士们不惧牺牲,粉碎金人的进攻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用同等数量的军队跟金人作战,胜利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可以用两倍、三倍甚至四倍与敌人的军队去作战啊,我就不信了,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退一万步讲,即便我们打不赢,我们也可以退而死守,那金国人远离故土,粮草需要长途供应,时间久了,就是拖也能把他们拖垮!我就不明白了,这种仗有什么难打的?你们这群祖宗竟能在短短一年之内就把江山丢了,在我们汉族历史中留下这段奇耻大辱!”
柳逸玄越说越生气,把自己对北宋王朝的不解和抱怨也都一并发泄出来了,听得柳安国也越发奇怪,虽然儿子之前也说过大宋灭亡的言论,但看到他今日这般发自内心的无奈和忧愁,便感觉他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再加上范夫人把柳逸玄平时说过的话也跟柳安国提起过,柳安国只当他是年少无知随口胡唚,谁知今日他又说出这种话来,一时心里也充满了不解。
柳安国问道:“玄儿,你刚才说什么‘短短一年之内就把江山丢了’还说什么‘汉人历史的奇耻大辱’,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柳逸玄自知失言,也不知道怎么跟这老头解释,只得说道:“这个嘛,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之前我在城里遇见一个算命的,他说我们大宋没有多少时日了,就在这一两年之内金人就会占领中原了,所以孩儿才开始担忧起来。”
柳安国仿佛相信了他的话,说道:“江湖术士之言,岂能轻信,你是太学学子,现在又是朝廷命官,以后可不能再轻信这类混话了,要是再遇到这种妖言惑众的江湖骗子,一定要抓起来治罪才是。”
“好啦父亲,现在我们在讨论如何粉碎金人阴谋一事,不要再关心这些无关的事情了!”柳逸玄见他父亲要捉拿造谣生事的骗子,连忙把他拉到正题上来。
父子二人继续议论起当前形势,柳安国觉得儿子的建议确实有些道理,打算上奏钦宗,让钦宗把江南、巴蜀、甚至关西的兵马都调往中原一带,如果金人真的要再次南下的话,就与他们决一死战。(未完待续。。)
………………………………
第五章 上林苑
汴京皇城西侧,有一个大院子,是负责皇城戍卫的御林军居住的地方,御林军不比平常的禁军,是从禁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部队,接受皇帝的直接指挥。
御林军驻扎的这个院子叫做“上林苑”,离着皇城不远,四周戒备森严,上林苑中除了营房和库房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校场,每三年一次的武举考试也在此举行。此时大宋御林军的数量已不足一万,除了三千驻守在金明苑保护太上皇之外,剩下的都驻扎在上林苑内,以保护北宋皇室成员的安全。
由于柳逸玄被钦宗封了个御林军副都统,这一天便带了小厮升官往上林苑去赴任,柳逸玄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御林军中最大的官是都统,正三品,目前由长乐公主的驸马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