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士-第7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信摆摆手道:“这个忙我可以帮,但是这礼单就算了。”

    “罗大人……”黄锦急了。

    罗信再度摆摆手道:“黄公公,咱俩不是一天两天了,彼此都了解。我知道你的积攒的家财绝对不少,给我道侣礼单也绝对丰厚。但是你也应该知道,我不缺钱。”

    “这……我知道……”

    “所以,我们之间就不要谈钱了。你去南京就老老实实地过个幸福的晚年,想怎么花钱就这么花钱。但是不要惹事。我帮你一次,不能帮你两次,三次。”

    “这我懂。”

    “嗯!”罗信点点头,继续说道:“钱就不要提了,就像你说的,你以后也很难回来了,这也算是我们两个老朋友吃的最后一顿饭,就不要让那些铜臭污了我们的朋友之谊。我会派人保护你,绝对不会出问题。

    这样吧,你给我那些家丁每个人包个大红包吧。”

    黄锦站了起来,向着罗信深深地施了一礼,有些哽咽地说道:

    “谢谢!”

    “什么时候走?”

    “后天。”

    “好,到时候我送你。”

    “这……怎么敢。大人,还是算了,对你的名声不好。”

    “有什么不好?”罗信挑了挑眉毛道:“是因为你是个太监,还是因为你的先帝的老人?”

    “都不好!”

    “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罗信快意恩仇,如果连朋友都不能送了,这做人还有什么意思?”

    “谢谢,呜呜呜……”黄锦整个人趴在桌子上痛哭了起来。

    过了两天。

    罗信还真是到城门口去送黄锦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官场。

    褒贬不一。

    有的说罗信自甘堕落,竟然和太监牵扯。有的说罗信有情义。但是无论持何种观点的人,在心中对罗信都有一个评价,那就是罗信的人品值得信任。

    只要是罗信的朋友,他不管你是何种身份,是高升,还是落魄,都能够以一颗本心对待。

    这件事的发生,让跟随罗信的那些复兴社的人,更加坚定了跟随罗信的信念。那些中间派也多了一份投奔罗信的心思。不是和罗信一个阵营的,但目前也不是敌对阵营,比如高党的人,对罗信的印象也更好了,觉得罗信值得联盟。和罗信敌对的阵营,比如徐党人,也心中唏嘘,为啥自己跟随的人就没有这样的人品?

    要知道徐阶可是害过他的恩师夏言的。

    所以,这件事意外地让罗信刷了一波人品。

    但是,罗信送完黄锦,回到皇宫,刚刚进入到午门,向着内阁走去,便见到冯宝迎面走来,拱手道:

    “罗大人,陛下有请。”

    “唉……”

    罗信就在心中叹息了一声,知道自己送黄锦的事情被隆庆帝知道了,也不知道隆庆帝心中会怎么想?

    不过,他也不怕。

    嘉靖帝都死了,又不是在做太上皇,或者是嘉靖帝是隆庆帝的兄弟,还活着的兄弟,隆庆帝会害怕罗信去支持嘉靖帝夺权,估计隆庆帝就是心中有些不舒服吧。便点点头,去见了隆庆帝。

    要说这隆庆帝还真是狗肚子藏不住二两油,或者也许是他信任罗信,所以刚刚让罗信坐下,就问道:

    “你去送黄锦了?”

    “嗯。”罗信点点头。

    “啧……”隆庆帝搓了一下牙花子道:“你怎么想起送他了?”

    “陛下。”罗信认真地说道:“黄锦可是从龙功臣,我这可不是代表我自己去送他,而是代表陛下去送他,让朝野知道陛下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不会亏待功臣。”

    隆庆帝一听,心中高兴了起来。

    “诶呀,倒是朕忽略了,你送的好。有罗师在,朕可以无忧矣!”

    罗信心中一动,便道:“陛下,实际上从龙的功臣还有一些,陛下不能冷了功臣的心。”

    “你已经进入内阁了啊。”隆庆帝一愣,然后不解地说道。

    罗信一咧嘴道:“我说的不是我自己,陛下对臣已经够好的了,臣感激不尽,必定鞠躬尽瘁。”

    “那你说的是……”

    “高阁老!”

    罗信此时想的是,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入了内阁,而且还兼任着礼部尚书,这已经是厚待了,不能再有要求了。

    嗯!

    是短时间内,不能够再有要求了。

    但是他要把徐阶赶出内阁啊,一方面是和徐阶有仇,而且和徐阶的理念上不同,徐阶的存在,眼中地阻碍了罗信实现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只有将徐阶赶走,他在内阁的位子才能够更进一步。但是,短时间内自己不可能再进一步,所以只有将高拱抬上去,让高拱更有和徐阶相争的资格,才能够将徐阶赶出去。

    “陛下,高拱在先帝时期,就是内阁次辅,如今可是没有丝毫的赏赐啊!”

    “这……也是啊!”

    这个时候隆庆帝也意识到问题了,这次罗信和隆庆帝谈话,根本就没有屏退左右,不仅冯宝在,还有几个小太监。此时听到罗信和隆庆帝的对话,一个个都低着头,眼珠子乱转。罗信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他们,嘴角掠过一丝微笑。

    *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

第1526章 高拱受封

    罗信可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他知道徐阶和高拱,包括马芳和严纳,张居正都应该在皇宫内有太监探子,自己为高拱争取利益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出去。高拱势必会感激自己,至于徐阶会更恨自己,自己在乎吗?

    “那……我现在也不能将高师提到首辅的位子吧。”

    隆庆帝有些为难,作为皇帝,真的不是想要罢免一个官员就能够罢免的,特别是罢免一个内阁首辅,这需要充足的理由。

    “可以赏赐啊。”罗信轻声道。

    隆庆帝神色一怔,随即就明白了。隆庆帝便站了起来,亲手写圣旨,写完后问罗信:

    “罗师,如此可行?”

    “陛下乾纲独断!”罗信自然不会发表意见。

    “那罗师先回去吧。”

    “臣告辞!”

    罗信离开了皇宫,去了内阁。一进入内阁,便见到徐阶虎着脸呵斥道:

    “上值时间,不当值,去了何处?”

    “去送一个朋友。”罗信礼貌地施礼道。

    “送朋友就可以迟到吗?作为内阁大学士,是百官的表率,你如此做,上行下效,百官都学你,大明还有希望吗?”

    徐阶巴拉巴拉地将罗信劈头盖脸地好一顿训斥,正训得过瘾,心中想着给罗信考核降一等,也好运作张居正往前移一位,将罗信挤到吊车尾,却见到司礼太监走了进来,目光望向高拱道:

    “高拱接旨!”

    房间里的人都是一愣,高拱也是一愣,不过还是赶紧接旨。便见到那个司礼太监念道:

    “大学士高拱,公正廉明……特进高拱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少师,少傅,赐蟒袍,金银,准许紫禁城内乘舆!”

    所有人都蒙圈了,这简直是人臣能够得到的至高荣誉了。

    徐阶当时就石化了,这个时候,他哪里还有心思去想什么给罗信考核降等的事情?

    整个脑子都是嗡嗡的。

    这个时候,高拱有些反应过来了,整个人的脸上都是狂喜,大声拜谢接旨。整个人都有一种飘的感觉。

    罗信却是暗自摇头,这高拱确实有些太高看自己,不知道内敛,更不知道适可而止。

    上柱国岂是你高拱能够当的?

    其它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上柱国是必须坚辞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整个大明也只有一个人曾经当过上柱国,便是徐阶的老师夏言,那个时候的夏言风光一时无两,但是最终却身败名裂,连命都没有保住。

    徐阶的心情是灰败的,整个人在这一刻都不好了。他知道自己这个内阁首辅有着太大的可能被架空了。高拱得到如此圣眷,落在群臣的眼里,以后还会有多少官员听自己的?

    敌对的官员就不用说了,那些中间派肯定要和自己拉开距离。

    更可怕的是言官!

    他们再无顾忌地向他开炮。

    徐阶的嘴里一阵阵发苦,心里发堵,眼睛发花。此时司礼太监已经离开,众人纷纷上前向高拱恭贺,高拱得意的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和他成鲜明对比的是徐阶,萧索地转过身想要离开,而就在这个时候,罗信淡淡地开口道:

    “首辅大人,请留步。”

    听到首辅大人这四个字,徐阶此时只觉得深深的讽刺,回头见到是罗信,心中腾的一声,那股火就冒到了嗓子眼。

    怎么个意思?

    你还想借机嘲讽我不成?

    冷然地盯着罗信,就想将心中的暴怒完全倾泻在罗信的身上。此时的徐阶有些失常,控制不住自己,他需要一个发泄的通道。但是,还没有等他开口,罗信却抢先开口了。

    “首辅大人,方才你训斥我,根本不给我一丝解释的机会。其实,我只想说一句话,我去送黄锦,是代表陛下去的。”

    仿佛一桶凉水从头浇了下来,徐阶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扭头离开,回到了自己的值房。

    过了没有一会儿,门一响,张居正走了进来,反手将房门关上,来到徐阶的跟前,压低了声音道:

    “恩师,这次高拱被赏赐,原因是罗信。”

    与此同时,在高拱的值房内,高拱听完了王锡爵的汇报,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半响,吐出了一口气道:

    “我把罗信推荐进内阁,这罗信回的礼也太大了。”

    王锡爵点点头道:“罗信自进入官场之后,其能力不说,但就人品来说,即便是徐党的人,也不得不佩服。和他一起共事的人,几乎都得到的晋升,他不仅不抢功劳,而且常常让出功劳。而和他交好的人,一旦出现了危机,往往也能够伸出援手。比如胡宗宪,比如黄锦。”

    “是啊!”

    高拱点点头,心中对罗信也是感激。而且罗信此时已经不是小人物了,虽然比他不如,但也是内阁大学士,和他差不了多少了。实际上是可以和他基本上平起平坐的人物了,只是底蕴还差了些罢了。所以,高拱郑重地说道:

    “你去太白楼定个房间,我亲自去请罗信。”

    “好!”

    王锡爵匆匆而去,高拱又坐了一会儿,平静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站了起来,推开门,向着罗信的值房走去。

    非常近,推开房门,便见到罗信一个人坐在值房内,正在看一些过往的文案学习。

    听到房门响,罗信抬起头一看,见到是高拱,便急忙站起来,施礼道:

    “阁老,快请坐。”

    话落,便去架子上拿一个茶罐道:“阁老,我这可是有好茶。”

    “知道你有好茶,所以才过来。”高拱笑呵呵地说道。

    “阁老喜欢,等我送你一些。”

    罗信流畅地将茶泡好,然后才坐下来道:“阁老,有什么吩咐?”

    高拱非常满意罗信的态度,对自己被封有功,却不骄傲。不过心中也有着遗憾,这罗信为什么就不肯投奔自己?

    一想到罗信如此年轻,就已经是内阁大学士,和自己也差不了多少,便甩掉了这一丝遗憾,脸上现出真挚之色道:

    “不器,这次多谢你了。”

    罗信摆摆手道:“阁老不必谢我,你将我推进内阁,我不是也没有谢你吗?你我之间,谢来谢去,就没有意思了。”

    *

    *


………………………………

第1527章 海外局势

    对,哈哈哈……”

    高拱畅快地放声大笑,此时他对于掌控内阁就更有信心了。虽然徐阶把张居正弄进内阁,但是罗信也进了内阁,罗信的能力和声望绝对碾压张居正,如此得到了罗信的支持,和徐阶的相争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两个人越谈越投机,最后相约下值之后,去太白楼吃饭,高拱才告辞离去。罗信将高拱送出门口,正见到张居正从徐阶的房间内出来,高拱淡淡地扫了张居正,举步走向了自己的值房,张居正遥遥施礼。

    罗信也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值房,张居正很快便也走了进来,坐在罗信的对面,拿起自己的茶壶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然后道:

    “不器,你这是何苦?内阁需要平和。”

    罗信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内阁为什么会不平和?就因为高阁老被封赏?”

    “首辅还不是上柱国……”

    “他为什么不是上柱国,你没有点儿数吗?陛下登基,难道不应该封赏有功之臣吗?”

    “唉……”

    张居正叹息了一声,竟然感觉罗信说的好有道理,自己无话可说。

    此时已经接近年关了,内阁也开始忙了起来,到了年关,内阁要进行各种总结,盘点。高拱自从得到了封赏,反而不再像之前那般咄咄逼人,而徐阶也隐忍了许多,一时之间,内阁倒是太平了许多。

    内阁这么忙,自然不会让罗信和张居正再什么事儿也不干,就坐在那里看别人干活,所以也开始分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张居正依旧兼任着户部左侍郎,对户部的事儿要轻车熟路,所以盘查户部账册的事儿,就交给了张居正。高拱回报罗信,将负责审核礼部送来的官员考核档案交给了罗信负责,原本以马芳的出身,是应该负责兵部的,但是如今钱荒的事情让马芳焦头烂额,所以高拱和徐阶经过研究,让马芳专心负责北方钱荒的事情。将兵部的事情交给了严纳负责审核账目。高拱也提出让张居正专心负责南方钱荒的事情,将户部的事情交给别人,但是徐阶没有同意,高拱和徐阶也各有自己的一摊。

    当然,对于张居正来说,户部的事情反而是小事,大事是钱荒的事情。

    这都一个月过去了,距离徐阶给出的三个月时间,还剩下两个月。这真是时间紧,任务重。最关键的是,张居正也好,马芳也罢,都没有想出来好办法。

    罗信这一个月完全忘记了钱荒的事情,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真正体会到了内阁的辛苦。在没有进入内阁之前,他真是不知道内阁竟然有这么多事儿。

    但是想一想也不奇怪。

    很多事情,你位子不够高,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内阁是大明的最高机关,有太多的事情,只限于内阁知道,所以内阁之外的人,自然不知道内阁的辛苦。

    而且罗信和张居正不同,那些老内阁们,徐阶,高拱,严纳和马芳都是没有部务,专心处理内阁的事情。但是罗信还兼任着礼部尚书,张居正兼任着户部左侍郎。

    这工作就更加繁重了!

    原本礼部要比户部的事情少很多。

    不对!

    应该说是少太多。户部管钱粮,不仅是要盘点今年的,还要预算来年的,真是劳累的部门。而礼部则是不同了。

    但是今年不同,因为明年就是大比之年。这是国本大事。可谓万众瞩目。不能有丝毫的疏忽。两京十三省,每个考场的主考官,副考官,监考官,提督官,包括誊抄卷子的书吏,这都要礼部派员。还有每一处考场的条件,都需要礼部派人检查,然后封闭。虽然要等到明年秋天。秋闱嘛,自然是在秋天。

    但是,大明的天下疆域辽阔,不是弹丸之地。所以从现在就要开始忙碌了。

    如此,罗信和张居正既要在内阁忙碌,又要处理部里的事情,真是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经常加班,还没有加班费,忙的时候都没有时间回家,吃睡在大内。

    好不容易回了一趟家,却收到了陆翠翘送来的消息,令罗信心中震惊。

    原来在这他忙碌的这段时间内,他的唐兄罗胜比他还忙碌。

    罗胜忙碌什么?

    战争!

    原本按照历史的走向,自从西班牙国王想把殖民地从美洲扩展到亚洲,把南海变成西班牙的内湖一来,西班牙就孜孜以求,先是对菲律宾进行了远征,先是占领了吕宋群岛中的宿务岛,依次为跳板,直接威胁到吕宋和棉兰老岛。然后便和另外一个海上强国葡萄牙发生了冲突,两者大战了起来。

    但是,历史因为罗信的出现,发生了变化。

    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发现了一个强敌,弯弯的罗胜。而且罗胜的海军十分强大,而且罗胜已经占领了吕宋,将吕宋变成了自己的领土。西班牙和葡萄牙各自和罗信交过手,结果都败了。所以两家便联合了起来。

    这一段时间,海上爆发了激烈的大阵,便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联军和罗胜的海军在大战。

    罗胜现在掌握的领土真的不小,弯弯,吕宋,琉球和日本。

    而且真的船坚炮利,这个时候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还是木船呢,罗胜的船已经是铁皮船了。虽然不是真正的铁船,只是在外面多了一层铁皮,那和西方比起来,也算是船坚了。

    打仗打的是什么?

    如果不是武器太弱于对方的话,那打的就是国力。如今罗胜掌握了吕宋,弯弯,琉球和日本之后,国力已经不俗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实力如何?

    当然强!

    每个国家都有着千条以上的船队,但是这千条以上的船队并不在一个地方,如今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上的疆域很大,千条船队分赴四方,撒开来之后,每一支船队的船只就并不多了。就以来到南海的船队为例,每个国家也不过几十条船。罗胜想要歼灭他们并不困难,反而很容易。

    *

    *

    阅读网址:m。


………………………………

第1528章 打

    但是,罗胜也有顾虑,如果将这两个国家来亚洲的船队全歼了,会不会引来西班牙和葡萄牙疯狂的报复?

    这个时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上还是十分强大的,他们的舰队号称全世界无敌。也就是碰上罗胜才吃了败仗。所以,罗胜便通过陆翠翘联系罗信,想要问问,究竟打不打?

    罗信的情报很清楚地告诉罗信,此时在南海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舰队真的很弱。他们就没有把亚洲的力量当作一回事儿。两个国家加起来,不到万人,而且这不到万人中还有着黑人水手和印第安士兵。真正属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士兵不到两千人,在罗胜看来,就是乌合之众。如果罗胜想要全歼他们,真的就是一个冲刺的事情。

    西班牙和葡萄牙怎么就敢以这么点儿力量,就跑来想要征服南海,想要把南海划为他们的内湖?

    这真是眼界的问题!

    地域局限了他们的眼界,欧洲就没有大国,他们从来就没有经历过像华夏那样几十万对战的战争。就以西班牙为例,历史上最有名,号称西班牙历史上最艰苦的阿兹特克王国征服战,出动的士兵只有八百。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大战了!

    征服巨人般的印加帝国,也只用了不到二百士兵。所以,在他们看来,他们两家合起来又万人,这已经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还有什么力量能够挡得住他们?

    但是,他们在南海碰到了罗胜,碰到了比他们还先进的船和枪炮。若不是罗胜顾忌西班牙和葡萄牙全力报复,早就将他们这股远征军全歼了。

    要知道两个国家如果真的倾全国之力来战的话,那也有二十几万的兵力,数千条船只。这不能不让罗胜心生顾忌。对于全局的把握,罗胜非常清楚,自己和罗信比起来差得太远,所以他不敢独自做出这个决定。

    罗信抓了抓脑袋,这些日子在内阁已经累得脑袋发昏,如今一下子碰到这么大的事情,脑袋这的有些发昏。让下人沏了一杯浓茶,喝下之后,才慢慢地恢复了清明。先是回忆了一下历史,有认真地分析了眼下的局势,最后有了一个判断。

    他认为无论是西班牙,还是葡萄牙,几乎不可能倾全国之力来攻打南海。实在是双方的距离太远了。从他们那里来到南海,最少需要九个月左右的时间。庞大的舰队,庞大的士兵,势必需要庞大的补给,这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来说,几乎是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且一旦战争爆发,如果能够快速结束还可以,一旦拖下去,没有了补给,西班牙和葡萄牙不会有好结果。最重要的是,这么久的航程,在那个时候的航海条件下,折损率非常高,最低也会是三成,最高可达到五成。这还没有战斗,就折损一半力量,不是他们能够承受得起的。

    罗信对历史的回忆,想起这个时代,正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四面受敌的时候。无论是西班牙,还是葡萄牙,实际上真正的国土面积非常小,和大明比起来,称之为弹丸之地并无不可。只是他们的海上力量十分强大。

    但是这个强大是他趁着欧洲列强没有意识到海上的富饶发展起来的,当那些欧洲列强意识到海上的富饶的时候,便一定会和西班牙,葡萄牙争夺。如今西班牙和葡萄牙便陷入这种四面皆敌的局面。英国,德国,土耳其,尼德兰等都在对西班牙和葡萄牙发动战争,他们的力量完全被牵制在欧洲。这个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力量远征南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