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士-第7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就没有力量远征南海。
而且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这个时候,也只是在南海被逼无奈之下,联合了起来。而在欧洲并没有联合,反而是敌对状态。两个国家经常发生战争。最终西班牙还吞并了葡萄牙。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和葡萄牙怎么可能远征亚洲?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那就打吧,必须打啊!
而且罗信要求要尽量多俘虏,然后弄清楚前往欧洲的航道,然后罗胜可以尝试一下航道,对欧洲进一步了解。
这边是事情交代下去,罗信便又开始处理内阁的事情。
在内阁他负责吏部这一块,这一块非常重要。若是之前,徐阶断不能将这一块交给罗信。要交也交给中间派的严纳。但是,最近徐阶受到的打击有些大,在内阁被高拱压制。高拱提议将吏部交给罗信,也是存了让罗信收拾徐党的心思。他总不能够赤膊上阵,那样吃相就太难看了。
徐阶原本是向着坚决反对的,但是随后却答应了下来。
一方面,他知道自己的反对未必有效。另一方面,他现在虽然处于弱势,但是徐阶从来就不是一个不知道反击的人。在他想来,以他和罗信的关系,以高拱将吏部交给罗信的目的,罗信势必打压徐党官员,如此只要让徐阶抓到罗信故意打压,到时候推波助澜,就会引起轩然大波,罗信就势必被打上一个公器私用的罪名,最起码也是处理公务不当。这一方面是对罗信一个打压,能够借机让张居正提一个名次,将罗信压下去,另一方面也是对高拱的一次反击。
整个京城的官员此时都是一片紧张,即便是各位大佬也都在四处活动。作为大佬,必须罩得住手下的小弟,否则小弟凭什么跟着你?
人心一旦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当然,这个时候,也是竖起大旗,收拢人心的绝佳时期。只要你能够表现出强有力的罩小弟的能力和态度,自然就会有人汇聚在你的大旗下,在未来为你上刀山,下火海。
罗信很轻易地就分辨出高拱和徐阶的用意。罗信又不是二愣子,在官场上上下下,经历两帝,从底层一步一步走上来,都是老油子了。所以当云知秋问他,要不要趁机弄一弄徐党的人,罗信喝了一口茶道:
“那两个人都不是好东西。”
*
*
阅读网址:m。
………………………………
第1529章 大年
“啥?”
“高拱是想把我当枪使,徐阶是想要让我引起众怒。”
云知秋思索了一下,点点头道:“高拱拿你当枪使,这我理解。但是徐阶让你引起众怒是怎么回事儿?”
“这次可是六年一次的大查,每个当官的人都不想被问责。而且一旦被问责,都会觉得自己冤屈,别人都那么做,怎么就抓我?
所以这个事情很容易就引起众怒,特别是如果我特意找徐党的麻烦,如果徐阶在布设几个陷阱,背后推波助澜,想躲都躲不过去。”
“那怎么办?”
“公事公办。”
“公事公办啊!”云知秋眉宇之间现出忧虑之色道:“也不好办啊。会有很多人求上你,还会有人和你交易,这原本是一个交易的好机会,扩大我们复兴社的影响力。如此一来,不仅达不到我们原本的目的,恐怕还会得罪一些人。”
“得罪也就得罪了。”罗信认真地说道:“我们如今还弱小,先不要想着扩大影响力,而是向着将足立稳。如果急于求成,说不定就如同流星一般。”
“也是!”云知秋无奈地点头。
罗信开始忙碌了起来,对于吏部的考核,事无巨细,认真的程度令高拱和徐阶都赶到无奈。高拱的无奈是罗信根本就是完全公事公办,铁面无私。不仅抓到徐党的人处理,抓到高党的人也不放过,甚至抓到罗信的自己人,也严肃处理。这就让高拱说不出什么来了。罗信都如此这般,他也拉不下来求情,但是心中的不悦是肯定的。
我高拱将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你就不知道回报我一下?
不错!
我是把你当枪使了,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当我高拱的枪不是?
而徐阶也是郁闷,罗信摆出这个态度,让他根本就无法暗算罗信。不过一想到罗信也没有针对自己,也保住了自己的实力,让自己没有在手下小弟面前丢人,人心没散,心中也有了一些安慰。
如此忙到了腊月二十七,内阁开完了最后一次会议,算是结束了这一年的工作。走出会议室,高拱含笑对罗信道:
“去我那儿坐坐。”
罗信自然就跟着高拱去了,两个人进来房间,王锡爵进来给倒上茶,然后退了出去。高拱喝了一口茶,对罗信道:
“你白瞎了这次机会。”
罗信自然是知道高拱指的是负责吏部考核这件事,便苦笑着摇头道:
“被徐阶盯上了,一旦引起众怒,就算我不被赶出内阁,也会降一位,坐在张居正的后面。”
高拱楞了一下,随后也反应了过来。心中对罗信的不悦散去了,反而生出了一丝愧疚。
这是自己想的不周到啊!
“对了,我听元驭说,他偶尔听到张居正和徐阶说话,提到宝钞的事情。你帮我分析分析,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罗信心中就是一凛,这是徐阶和张居正解决不了钱荒的事情,准备采取张居正的主意,发行新宝钞了吗?
但是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快速地转着,只是不到一息的时间,他便决定什么也不说。一旦他将张居正的意思说出来,他感觉高拱有着九成的可能会赞成发行新宝钞。因为这是解决钱荒的唯一办法,最起码在高拱看来,这是唯一的办法。如此,高拱就会抢先动手。这不是罗信想要的结果。
所以他脸上现出一片茫然之色道:“宝钞?现在还有人认宝钞吗?”
“所以,我也迷惑啊!但是徐阶和张居正不可能无聊到闲谈宝钞啊,我怀疑这和钱荒有关系。”
罗信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最终却是摇头。
“算了!”高拱摇头道:“先过个好年再说吧……”
说到这里,又期待地望着罗信道:“不器,你是理财高手,如今这钱荒,你有没有办法?”
罗信便苦笑道:“最起码现在是没有办法,阁老,你也知道,这些日子,我不仅要如履薄冰地处理吏部的事情,又要处理礼部的事情,明年是大比之前,我整天脑袋都没有一丝缝了,哪里还有精力去考虑钱荒的事情?”
“那你现在考虑考虑?”高拱期待地望着罗信。
罗信便一拍脑门道:“阁老,你真以为我是财神啊?”
高拱的眼中便露出失望之色,不过还是努力道:“你先歇两天,然后帮着想想办法。”
罗信就看了他一眼,心中暗道,凭什么?
我是为你打工的?
我们只是联盟好不好?
白使人?
高拱也看出了罗信那一眼的含义,脸上的神色便有些讪讪,这个时候,他已经意识到,罗信??以前了,人家也是内阁大学士好不好?虽然比他差点儿,也是一品好不好?
而且人家罗信现在已经不欠他人情了,你把罗信推荐进入内阁,但是人家罗信也为你争了上柱国好不好?
不是你的手下,不欠你人情,你凭什么就这么使人?
高拱砸吧砸吧嘴,脸上很是无奈,又和罗信聊了几句,罗信便起身告辞。
罗信回去之后,心情变得沉重。他知道,一旦张居正无路可走,势必提议新宝钞,没有人能够忍得住这个诱惑。到时候想要阻止就晚了,必须提前阻止。
但是,怎么阻止呢?
罗信也暂时想不出办法。
算了!
就要过年了,先休息几天,也许脑袋清楚了,就能够想出办法。而且即便是张居正想要提议新宝钞,也得过完年之后。
但是……
罗信想要休息几天,还真是没有得到。这是他进入内阁过的第一个年,即便是没有六年一次的大查,他也是当红炸子鸡,太多的人会来给他拜年,联络感情。特别是他今年还管吏部这一块,考核的消息还没有公布,太多的人来他这里打探消息。
拜年要趁早,所以大年初一的一大早,罗府的门前就排了大队伍,一个个官员衣冠楚楚,手持名刺,怀里还揣着金银,这金银自然不是送礼,而是要给罗信的儿子罗羽的红包。
*
*
。。顶点m。
………………………………
第1530章 宝钞
往年来给罗信拜年的人也不少,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多。而且往年罗府也只是收下名刺,而那些拜年的人也知道罗信接待不过来,只是请求门房转至敬意,让罗信知道他们来过就行了。
但是,今年不同,他们是来打听消息的,而罗信也知道他们的目的,如果自己不接待,会招人记恨。不仅会成为官员投奔罗信的阻碍,往大里说,还会让自己的人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不把他当作自己人看,说不定就转投别人了,于是便只好接待。
既然让人家进来了,就不能够拜见一下就走,必须喝点儿东西,这是规矩。而且也得让自己的儿子罗羽出来拜年,这同样是规矩。
罗羽刚开始倒是很兴奋,因为拜年可以收红包。但是,只是半天下来,罗羽就累得不行。但是还不得不继续拜年,这也就是罗羽从小练武,换个别家的孩子,都累趴下了。
如此过了初三,终于清静了下来。罗信也去高拱,马芳和严纳那里拜了个年。然后便在家里思索着怎么阻挡新宝钞的事情。
想了一天,罗信想出了一个没有太大把握的办法。那就是提前将新宝钞的事情宣扬出去。说是大明发生钱荒了,徐阶和张居正准备发行新宝钞,以后官员的薪水也会发宝钞。而且那旧宝钞说事,道尽了宝钞的坏处。
实际上,罗信将事情想复杂了,而张居正则是将事情想简单了。
如今的宝钞已经臭大街了,别说宝钞没有人认,只要和宝钞挨边的都没有人认。当官的和百姓,对宝钞都深恶痛绝。
张居正想的是,只要朝廷宣布废除旧宝钞,然后朝廷发行新宝钞,并且朝廷承诺新宝钞不贬值,便可以重振宝钞的声誉。
但是,没有人信啊!
别说是老百姓了,便是官员都接受不了。当初朝廷可是给他们发宝钞当作薪水,让他们都吃不饱。好不容易,如今因为罗信一系列的举措,南方市舶司,北方互市。裁军等等,让朝廷的财政好转,终于不用在开宝钞了,拿到了真金白银。这个时候,你要用宝钞代替真金白银,便是这些官员的抵抗情绪也十分巨大。
这要是徐阶和张居正突然举措,然后由上至下强制命令,再取得一个较好的开端,也许这新宝钞还有着实施的可能。但是,被罗信提前捅出去了,这便形成了滚滚浪潮。
只是几天的功夫,整个京城便慌乱一片。从官员到百姓,每个人还没有从大年的兴奋情绪中走出来,便立刻陷入了慌乱之中。
朝廷要发行新宝钞?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没有人知道这个消息从哪里传来,陆翠翘做这些事情,轻车熟路,传播范围快而广,而且让人寻不到源头。
一时之间,每家每户都紧缩银根,将铜钱都存在家里,不舍得花,钱荒的形势陡然加剧。而且这种恐慌正以一个极快地速度从京城传播出去,向着南七北六一十三省传播。
整个官场都在议论此时,甚至有官员去内阁堵门,要求内阁给一个明确的说法。
如今大明财政正在好转,内阁为什么要出如此悖策,这是压榨民脂民膏,是为奸臣。
高拱高调地接见了那些堵门的官员,义正言辞地说道:
“对于新宝钞的事情,内阁不知道,从来没有商议过此事。不知道各位的消息从何而来?”
“高阁老,你敢在这里确定内阁没有此想法?”
高拱沉吟了一下道:“我敢确定的是,内阁从来没有商议过此事,而且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事,我更是没有起过这个念头。如果是别人的想法,我就不知道了。”
“徐阁老,你说句话,内阁究竟有没有这个想法?”
徐阶真是焦头烂额,他的心中已经敏锐地知道,新宝钞的事情已经大势已去。反对的声音已经形成了大势,在这个关头,谁敢阻挡大势,谁就会粉身碎骨。
徐阶也是一个果决之人,所以很干脆地开口道:
“无论是我,还是内阁,从未有过这个想法。这就是一个谣言,而且是一个居心叵测的谣言。内阁一定会彻查此事,一旦查出来是谁造谣,必定严惩。”
说到这里,徐阶有意无意地看了罗信一眼。
在这件事发生以后,张居正立刻就找到了徐阶,徐阶见到张居正,劈头盖脸便问道:
“太岳,新宝钞的事情,你还对谁说过?”
“罗信!”
“你……”徐阶伸出手指指了指张居正道:“你糊涂!”
“学生想要得到他支持一条鞭!”张居正低着头说道。
徐阶神色一滞,随后坐了下去,慢慢地恢复了平静。他此时能够理解张居正。当初张居正提出一条鞭的时候,便想要获得徐阶的支持。但是徐阶却反对一条鞭。如今想想,这是逼张居正去获取别人的支持。
当罗信在朝堂上提出一条鞭的时候,徐阶就知道张居正和罗信合作了。他的心中有些恼怒,也有些欣慰。
恼怒的是,张居正竟然背离了自己的意愿,欣慰的是,张居正有了自己的思想。
一个内阁首辅,不可能是一个应声虫,必定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手段。所以,最后徐阶也同意了一条鞭,并且为张居正争取了掌管试点,最后掌管南方的权力。也正是因为徐阶如此做,让张居正的心中生出了愧疚,对徐阶更加地尊重。
“后来呢?怎么就扯到了新宝钞?”
“我们……”张居正抬头看了一眼徐阶,然后又羞愧地低下头道:“然后我和罗信就辩证一条鞭,最后便预测到了钱荒,我便提出了新宝钞。”
“罗信如何认为新宝钞?”
“他坚决反对……”
张居正将罗信当初说过的话,详细地说了一遍。徐阶叹息了一声道:
“看来这个谣言是罗信传播出去的。”
“他为什么要如此做?”
“因为他预测到你我很可能会走宝钞这条路。”
*
………………………………
第1531章 徐阶的阳谋
张居正沉默了,片刻之后,站起来道:“我去问他。”
徐阶微微摇头,随后又叹息一声道:“问不问不要紧,只是这条路走不通了,我们要赶紧想出新的办法。”
张居正点点头,转身离去。回到了值房,推开门,便见到罗信正坐在那里看文案。将房门关上,坐在罗信的对面,望着罗信道:
“不器,宝钞的事情是你做的吧?”
“你在责怪我?”罗信抬起头,淡淡地问道。
“你这样做,会让我很被动。”张居正有些生气了。
“如果你没有想过要实施新宝钞的话,就根本不会被动。如果你准备实施了,你觉得我会同意?”
“…………”张居正沉默不语。
罗信认真地说道:“凡是对大明不利的举措,我都不会同意。不能够因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就毫无顾忌。你进入内阁,不是为了进入内阁,而是为了中兴大明,希望你不忘初心。”
晚上。
罗信回到了府中,他的心情也很不好。他对张居正一直很看重,也很敬重。但是今日这件事让罗信感觉到不舒服。张居正的心态已经变了,为了自己的位子,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出来,这让罗信很难接受。
“不器!”
他刚刚走进大门,便听到背后传来张洵的声音,停下脚步等了一会儿,然后和张洵并肩向着里面走。张洵压低了声音道:
“不器,你猜我刚才看到了谁?”
“谁?”
“赵贞吉。”
“他回来了?”罗信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神色更加的不好。
“嗯。”张洵点头道:“这是不是预示着那些老家伙都要陆续回来了?”
“是啊。不过这赵贞吉来的也太快了。”
罗信眉头渐渐地紧锁了起来,改变了去花厅的方向,向着后园书房行去。进入到书房,将官服脱去,换上了便服,这个时候,已经有丫鬟将茶端了上来,然后退了出去。罗信坐在那里,依旧眉头紧锁。
“怎么了?”张洵望着罗信道:“难道赵贞吉回京,有着什么特殊的目的?”
“目的肯定有,否则不需要这么急着一个人回京,可以顺大流一起回来。”
“说得也是。”张洵点点头,也慢慢地紧锁起了眉头。一边思索着一边说道:“不器,这赵贞吉是徐党吧?”
“嗯!”
“赵贞吉也是一方大儒,如果不是徐阶让他进京,他不会这么急着进京。好像他是个官迷似的,还不够他丢人的。”
罗信脸上的神色一下子变得更加难看,张洵还在那里一边说,一边思索着,猛然看到罗信的脸色变得难看,便问道:
“你想到什么了?”
罗信点点头道:“我现在兼任着礼部尚书。”
张洵脸色一变道:“徐阶是奔着礼部尚书去的?”
“嗯,只要赵贞吉回来,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他都应该接手礼部尚书。”
张洵的脸色也变得难看道:“徐阶看中的不是这个礼部尚书,而是明年的大比。”
“是啊!”罗信有些郁闷地喝了一口茶道:“大比的工作在二月就要正式开始了,一旦开始,便不会再换负责人。所以,到了那个时候,我作为礼部尚书,自然就是会试的主考官了。徐阶这么急着将赵贞吉找回来,应该是想摘了我的桃子,不让我染指明年的大比。”
“好算计啊!”张洵的脸黑了下来:“这可是不器你扩大影响力的绝佳时机啊,不能够就这么放弃了。”
“怪不得都管他叫徐老阴呢,还真是阴啊!不器,这个位子不能让啊,最起码这次大比不能让。徐阶借着起复老臣,已经凝聚了一批势力。可以说拥有了现在。如果再让赵贞吉当上了礼部尚书,主持这次大比,这次大比的进士便都是赵贞吉的学生,如此未来的官员也都尽入徐阶掌握,这些人一定会在徐阶的安排下,汇聚在张居正的周围。不器你举步维艰啊。”
张洵神色凝重地望着罗信,一字一顿地说道:“所以,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够让。”
“我知道!”罗信点头道:“只是此事非常难以操作。如今在内阁也就是我和张居正兼职,而内阁有着潜规则,是不许兼职的。所以于情于理我都难以提出反对意见。”
“那张居正……”
“张居正现在倒是巴不得辞去户部左侍郎,如此也可以把钱荒的事情甩出去。所以,不能那张居正说事。”
两个人陷入了沉默。
果然,第二天徐阶便上奏隆庆帝,要赵贞吉官复原职。隆庆帝还是心中想着罗信的。就算他再不着调,也知道大比之年对于礼部尚书意味着什么,所以便对徐阶说道:
“现在户部尚书的职位空着,让赵贞吉去户部吧。”
这徐阶哪里肯?
那个位置他还留给张居正的呢,否则为什么一直让户部尚书空着?
张居正的资历太浅,以户部左侍郎的身份进入内阁,而且还不是廷推进去的,是皇上特旨进入内阁的。想要张居正在将来走上内阁首辅的位置,必须一点一点地增加张居正的底蕴,补足他的短板。而提升张居正为户部尚书,便是增加他的底蕴,补足短板的措施。哪怕只是让张居正当一年户部尚书,然后再辞去户部尚书,专心内阁。
也就是说,徐阶并不是让张居正霸占户部尚书的位置,而是要有这个过程。如果这个时候让赵贞吉当上了户部尚书,张居正怎么办?
所以徐阶立刻便对隆庆帝说:“陛下,今年的礼部差事太重,作为礼部尚书,要筹备皇太子的册立大典,又逢大比之年,要主持国家的抡才大典,还要准备经筵大礼。罗大人如今已经入阁,内阁的事情也十分繁重,如此让罗大人两头跑,没有专职的礼部尚书的不行的。而赵贞吉原本就是礼部尚书,对礼部的各项差事轻车熟路,让他专心将礼部的事情抓起来,也能够给罗大人减轻负担。专心内阁。”
*
*
………………………………
第1532章 礼部尚书
隆庆帝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望向了高拱。高拱没有丝毫犹豫,赞同了徐阶。在这一点上,首辅和次辅非常的默契。
实际上,高拱对罗信也是十分忌惮。罗信进入内阁之后,不管是内阁事务,还是礼部事务,到现在没有出丝毫差错。而且年前主持吏部考核,又做到了公正,实在是让罗信获得了很好的名声。让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