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玛丽苏的共犯-傲慢与偏见同人-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敲此膊换嵯裣衷谡舛问奔湔庋捣钡陌莘谩R蛭莘玫哪康木褪俏税崖眯姓饧掳才诺耐淄椎钡薄!
而不是为了见见简――苏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
“那么简怎么办?”
“到时候我和伊莱扎都不在家。只有请你和基蒂用姐妹情谊好好地安慰她了。”
“我会的。”莉迪亚深受重托般的握紧了拳头。
这个时候的莉迪亚还称得上是个可爱的妹妹吧。苏笑眯眯的看着有点傻里傻气的小姑娘,准备转身去厨房拿点下午茶的点心
“咦?”
苏听到背后传来的轻微的疑惑的声音。
“还有什么事吗,莉迪亚?”
“我记得以前你和我们大家都一样,叫她丽萃。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叫她伊莱扎的?”莉迪亚睁着圆溜溜的琥珀色的眼睛,天真甜蜜的望着她。
时刻需谨慎啊,苏。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冰蛇努力的精神,深深鼓舞了我。
所以磕磕绊绊的写了文
………………………………
48第47章
意大利之行最后被定在了十月初,也就是距今两周之后。。しw0。参与旅行的人员也在这个时候被确定了下来。除了由布雷恩先生正式出面邀请给夏歌・斯派洛小姐作伴的伊丽莎白和玛丽两姐妹之外,贝内特先生还安排了能够流利的说一口意大利语的家庭教师海瑟薇小姐随行。而布雷恩先生也在最后关头安排好自己的事务,排出空挡来一同成行。
意大利虽然曾经作为文艺复兴的摇篮,而在欧洲范围的大旅行文化中成为大多数出身上流社会的英国人的向往之地。但是对于贝内特一家人来说,文艺复兴或者是绘画音乐雕塑和建筑的魅力就不能同等的起作用了。贝内特先生生性喜欢安静和独处,对旅行没多大兴趣。贝内特夫人只能说是勉强对绘画还有点意思,那还得是印在或者是绣在绸缎布料上的花纹才行。简在这方面的性格,随自己的父亲更多一点。因此,为了不能跟着一起去而深感嫉妒忿忿不平的在浪博恩也只有凯瑟琳和莉迪亚。这倒不是说,这两个小姑娘想要改变在世人之中的一无所知的印象,发奋追求起艺术情操来,而是她们觉察到这件事关乎到她们的人格与尊严。
如果是她们自己不愿意去那倒另当别论,可现在没有任何人征求她们的意见,直接告诉她们不能去,这叫两个小姑娘伤透了心。但是意大利之行并不是让小孩子们游玩的,所以贝内特先生也很坚持。她们哭闹起来,也就带着原本对此毫无异义的贝内特夫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嘟哝了几句。
“意大利!亲爱的老爷,又不是巴黎。犯得着让两个孩子陪她过去吗?我看只让丽萃陪着过去瞧瞧,别让那位小姐晚上害怕就可以了。你非得让玛丽也跑到意大利去干嘛?按说年纪,她比斯派洛小姐还小好些,帮不上什么大忙。如果玛丽不去,我想基蒂和莉迪亚也不会吵着要去了。她们都是有分寸的孩子,只要能够公平的对待她们,她们才不会又吵又闹的。”
“安排丽萃跟去也许还能算是我的私心。但是玛丽,亲爱的贝内特夫人,我恐怕你还不知道,在一开始就邀请玛丽是布雷恩先生。他可能是对玛丽那时候做主把书借给他的事情表示感谢,谁知道呢,有钱人就是这么注重礼节。他说玛丽的画画得很好,去意大利看看不同风格的建筑和树林,也许能画出更好的画来。”
“这么说来,他的艺术欣赏水平的确很高了。”虽然贝内特夫人并不认为玛丽画得到底有多好,但是不管谁恭维她的女儿,不管是恭维哪一个,她都能受得了,都能听得下去。
“我本来想要婉言拒绝。但是布雷恩先生马上大包大揽的表明不要担心旅费的问题,他希望最好再带上咱们的一个女儿,以免两个女孩子把能说的话说完以后觉得太无聊。”
“这位先生可真是个善良的人。但是你为什么偏偏选了丽萃?为什么不是简?简这段时间正是伤心的时候,难道你没有看出来。让她去意大利散散心,我保证她马上会好起来的。”
贝内特夫人虽然说得冠冕堂皇,可贝内特先生在了解自己的枕边人这件事上,花了这么多年的心力,他又怎么会看不出贝内特夫人真正的心愿。可是从之前这两位年轻人的接触看来,他们对彼此并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彼此客客气气,既无共同爱好,似乎也对对方的外貌性格不感兴趣。贝内特先生欣赏布雷恩先生的高贵品德,也就更加尊重对方的意愿。为了避免自己的太太产生不必要的想法,因此在布雷恩先生提出那个要求的时候,就推荐了二女儿伊丽莎白。
后来他回想起来,仍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安排。他的小丽萃比别的女孩子更加活泼好动,性格豁达,游览风景名胜这种事非常适合她。
贝内特先生怕自己和妻子说不通,只好推说这是旅行是个辛苦的事情,他担心简的肌肤无法负荷异国的风吹日晒,有损她的美貌。
贝内特夫人设身处地的通盘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这才打消了疑虑,准备明天就去安抚自己的小女儿们。她安抚的办法也很简单,只要许诺额外给这两个小姑娘买些姐姐们没有的礼物就行了。这也是她对待几个孩子一贯的方式。
旅行是件大事情,不光是贝内特夫妇关上房门商量。几个大一点的女孩子们也开始时不时谈起这件事。伊丽莎白的做法有点特别,她从来不主动提起马上要去意大利的事情,因为她深信越是怀有期待的事情,最后往往都让人觉得失望。如果你越是在意,就越是不要再一开始就把事情想得太完满。这样反倒最后能让人喜出望外。她奉行这样的原则,于是就不大和人谈起自己有多么高兴多么期待。反而还是她周围的人――简和夏洛特都在祝愿她在旅行中过的得意。
玛丽也和苏谈论这件事,那光景又和前两者大为不同。除了表达对意大利的向往之外,当然她们更多的是交流彼此对那个对她们来说都算是异邦国度的印象和故事。这件不论怎么看都只会让人愉快,很少会让人觉得愁苦的事情,让她们像两个志气相投的朋友,终于抛开前段时间因为各自心思带来的悲伤和苦闷,畅所欲言的谈了一个下午。
后来因为去不成意大利一整天都抽抽搭搭哭着的莉迪亚走进琴室,看到平日里一贯严肃的三姐没有在做枯燥乏味的指法练习,而是莫名其妙的坐在椅子上开怀大笑。她一时间因为好奇而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只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事,结果五分钟之后她也紧抓着玛丽的衣袖,笑得乐不可支。
苏给玛丽和莉迪亚讲的是红猪的故事。尽管她很难向两个没有什么科学常识的小姑娘解释什么是战斗机,也觉得嘲讽战争的故事并不适合小孩子听,但是这种生僻的晦涩的内容并不妨碍她们欣赏故事中那浅显易懂的美丽的部分。
莉迪亚听到两个英勇的飞行员为了争夺少女技师的归属权,展开了从天空到海洋的激烈的不相上下的战斗,兴奋得都快要尖叫了。
玛丽到还能克制得住自己,可那多半是因为现在掌控身体的人是苏。
故事接近尾声,莉迪亚把头靠在苏的肩膀上,她最享受的就是童话故事的结尾了,因为能够看到幸福的婚礼:“后来呢?红猪变回人类以后,和吉娜结婚了嘛?”
“恩,我想这样的。他把红色的战斗机停在平静的亚得里亚海上。旁边是一个很小很小但是庭院植物上到处点缀着婚礼缎带的小岛。这个岛既不属于意大利,也不属于意大利的敌对国。波鲁克和吉娜在小岛上举行了小而隆重的婚礼。大家都去参加了,开着战斗机在岛上空盘旋着一圈又一圈。”苏巧妙的改动了结局的部分,她希望讲给她们听的是更美好内容。
“后来波鲁克就没有在变成猪了吧。因为爱情的吻把魔咒解除了。每一个故事都应该这样讲的。”
“对,吉娜的爱情挽救红猪。他们终将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这故事真好。我要去讲给基蒂听。”莉迪亚动作敏捷的跳下椅子,“玛丽,你先不要给基蒂讲哦。”
苏点点头。她也站起来伸伸懒腰,活动手脚,准备晚饭前再到林子里去走走。就在这时候她发现,还有一个人仍然沉浸在故事的氛围当中。玛丽好像还在为什么而感到有些苦恼。
“呼――要问什么就边走边问吧。”苏快步跨出房间。她和简招呼了一声便径直走出了大门。太阳已经挂在树梢上了,阳光变得微微发红。而天空的另一侧,月亮如同细长的眼睛,隐秘的俯视着。
“虽然波鲁克最后变成人是很好啦,但是为什么他一开始会变成猪呢?我听你故事里说的好像是他让自己变成猪的。他为什么想要做一只猪呢?”
“……我也不知道我猜的理由正不正确。我想那是爱的矛盾――对祖国的爱和对情人的爱之间的矛盾,对祖国的爱和对生命的爱的矛盾。他的祖国在做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那件事情不但伤害他的情人还伤害了许多无辜的人,大大违反他的常识和良知。但是他却无力阻止,也不敢确定自己是不是应该阻止。”
“所以他就放弃做一个必须做选择的人。既不愿意放弃良知成为国家英雄,也不愿意放弃祖国成为温柔的情人,他只能做一只猪。”玛丽若有所思的说道,“这其实是一个有点心酸的故事。”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怎么看这世界上也没有轻松容易的美差。这种程度矛盾和为难终难幸免。”
“干脆的选择其中一边,是不是会比较轻松呢?”
“那就难说了……”
作者有话要说:我觉得写得比较遭。但是想了想,不管再糟还是应该写下来。
因为糟糕的部分还可以修改。不写的话,就没有什么好修改的了。
非常的惭愧。
………………………………
49第48章
对于即将展开的旅行,玛丽曾经抱持着喜忧参半的态度。喜的是能够游览异国风光,品尝以前从未尝过的食物,认识一些与英国本土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令人烦恼的是,同行的伙伴之中有两位年轻的女士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受到苏的青睐,因而也连带着玛丽对旅行中的正常交际感到犯愁。
可后来,随着布雷恩先生逐步把旅行的事宜从游览参观到住宿美食都安排得仅仅有条尽善尽美之后,苏似乎愿意变的宽容起来。
至少她有一次无意的向玛丽说道:不管怎么看,伊莱扎遇到什么事都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性子和夏歌看起来就颇能吃苦耐劳的体力,作为旅行的同伴似乎是最适合不过的。她们不会娇声娇气的抱怨旅程辛苦,也不会蛮横无理的责备同伴无趣。而且当马车的轮子在乡间的泥径里吃尽苦头的时候,伊莱扎能说几句让大家打起精神的连珠妙语,而夏歌・斯派洛搞不好能走到十英里之外带回推马车的帮手来。
一天下午,布雷恩先生又来拜访浪博恩。
贝内特先生因为自己已经决定外出,于是郑重其事的请贝内特夫人代为招待好好招待,又反复暗示了好几次,让年轻人自行计划不要过多干预。
简和海瑟薇小姐又带着基蒂和莉迪亚去菲利普斯姨妈家参加茶聚,没有别的什么念头可以转的贝内特夫人只好带着要参加旅行的三位少女,坐到了窗子朝西的那间客厅的沙发上。
贝内特夫人原本对夏普一家就有足够敬意,现在猛然要招待地位更高的绅士就更加严正以待。她不像贝内特先生那样熟悉布雷恩先生严谨的性格。一开始还想要凑趣说些话,可她把布雷恩先生的寡言少语当做不苟言笑,于是就不敢轻易扯些乱七八糟的话题。于是就假装专心的做些手里的活计,听他们都要讨论些什么。
布雷恩先生把他安排的旅行计划誊写了几份,交给诸位年轻的女士,请她们监督这其中是否还有不大妥当或是有所疏漏的地方。
三位小姐拿到那份详尽的说明连看都没有仔细的看一眼(尽管伊丽莎白和玛丽惊讶的对望了一下),就一致诚恳的向布雷恩先生表示绝无此事,她们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三人还分别就布雷恩先生的良苦用心,做了不同程度但却颇为符合各自性格和境遇的感谢。
在这个空挡,玛丽看了看自己的母亲,发现自己和丽萃在这方面的表现,贝内特夫人并不是很满意。但她只是拉下一点点嘴角,还是没有贸然说什么。
相比玛丽的客套和伊丽莎白的风趣,斯派洛小姐感谢的最为诚挚动人。她一开始谈到了自己曾经的可怜处境,但很快把话题从这个不怎么重要的话题上转开,开始大谈对布雷恩先生所做的种种帮助的无尽感激。她的眼睛亮的惊人,脸颊上也染上了淡淡的米分色。她用了很多玛丽从前只在赞美圣人和英雄的诗歌中才读到过的词汇,但她的神情是那么真诚那么坦率,让人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夸张或是不和情理的地方。她赞美一个优点,还要向玛丽和伊丽莎白征求旁证。
在冷不丁的,不得不回答了好几次“是的,您说的一点都没错”之后,伊丽莎白的好性子折腾光了。她假装终于有时间完完整整毫无遗漏的拜读那份计划书的样子,把优美的脖子向下弯,再也不肯轻易的抬起来。接下来只好由玛丽继续承担应声虫的动作。
玛丽相信苏所说的“斯派洛小姐她连心都捧出来了”的说法,因为布雷恩先生对她的确有莫大的恩情,可她又觉得有这样一个懂得感恩的少女,布雷恩先生的英雄情结难免要膨胀起来。
苏则在一边猜测,对于这样的恭维和感激,那位先生到底是不是还能保持自在。
内在的伙伴既然已经想到了这里,玛丽只好抽空也顺带观察一下布雷恩先生的表情。他第一次来家里邀请伊丽莎白和她的时候,脸上曾有好几处淤青和擦伤。听贝内特先生的说法,那些伤痕都是因为军营里的拳击俱乐部活动造成的。眼下,旧伤褪尽但新的伤口又爬到了嘴角,布雷恩先生似乎没有意识到要在旅行前要停止对自己外貌的摧残,以便于在路途上不至于发生一些不愉快的误会。他表情严肃,除了一再表示帮助亲友并不算什么丰功伟绩之外,倒也把那些溢美之词耐耐心心的听完了。
“那么这份计划书里,还有什么需要向我详细询问的呢?”布雷恩先生好像在按照某种程序的安排,继续对三位小姐发问。
可怜的斯派洛小姐已经说得口干舌燥,还来不及喝上一口茶。出于对布雷恩先生的全盘信任,她连计划书的一个字母都没琢磨过,她哪里问得出什么细节,只好呆呆的望向伊丽莎白和玛丽。
所幸伊丽莎白已经大致将所有东西都看了一遍。她没有去过意大利,也搞不清楚行程有什么精妙之处,她若像这位先生一样了解这些,一定会提个出色的问题让布雷恩先生极尽详细的解释一番,以便于斯派洛小姐对恩人的孺慕之情得到进一步升华,这也算做了一桩好事。可惜她对地理和历史研究的不多,只好挑人人都容易感兴趣的不需要什么修养和基础的来问――于是她就朝食物的话题下手了。
“请问在您推荐落脚的那几个旅馆里,我们都能受到些什么样的招待呢?”伊丽莎白轻松明快的语调一扫之前弥漫在房间里的正经客套的气氛,“我在思考它们是不是有足够的自信拿出英国找不到美食来满足我们这样挑剔的客人的胃口。我想它们要是能派出一打厨子来替我烘焙甜西红柿,就足以满足我的虚荣心里。要是它们还能端出一盘子甜味适宜的焦糖布丁,就能彻底征服我的食欲了。”
伊丽莎白说得那样风趣活泼,连布雷恩先生也受其感染露出一点点笑意:“我想这点您大可放心。意大利的食物有很多独到之处,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意大利的厨子也擅长烹饪野味吗?说起秋冬的旅行,就不得不让人遗憾的想起我们得错过狩猎季节,吃不到美味的烩鹧鸪啦。”伊丽莎白好像深感遗憾的耸了耸肩膀。
一直默默听着的贝内特夫人觉得二女儿说了傻话,赶紧大声嚷了一句替她弥补。
“我说丽萃,你爸爸和我可没忘记你爱吃的鹧鸪肉。你就安安心心的和大家一起出去玩吧。我会看好你爸爸的猎枪的,谁也不准在你们回来之前,到浪博恩的林子里来打鸟。你也真是的,这么大了还像个孩子似的整天想着好吃的东西。”
贝内特夫人这番话,反而叫做女儿的尴尬万分,伊丽莎白的原意是想问问两国的饮食差异,结果却被妈妈教训别老惦记着吃的,这怎么能让她不感到脸红。
还好别的人都装作没有留意着一点。布雷恩先生更是好心好意的顺着她之前的话里的意思讲了下去,讲得也尽量像伊丽莎白那样有趣。
“不,我想意大利菜有很多地方和我们平常的饮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物产也不尽相同的缘故。意大利大部分的渔场都要比英国的好上许多,所以几乎随处都可以品尝到新鲜甘美的海产,从章鱼到凤尾鱼,只要你从书上看到过的,几乎因有尽有。意大利的主食里还包括很多种类的香米和意大利面。说起意大利面的种类,您一定会惊讶的。不管是按照材料,还是按照颜色或者是形状来分类,它的类型多的不可思议。”
切。苏嗤之以鼻。在她心里番邦的面食怎么可能比得过记忆中的味道。她在玛丽脑子里大声宣传她的大兰州,可惜玛丽的表情控制的很好,没有让旁人看出丝毫破绽。
“意大利还盛产葡萄橄榄,能够酿造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您在意大利用餐一定要当心。餐前酒虽然酒精浓度都不会太高,然而喝完这一杯之后,根据海鲜或是肉类还会给您在就餐的时候搭配白葡萄酒或者红葡萄酒。对了,餐厅一般会在餐后送上烈性酒以帮助您消化食物。”
“消化食物?”
“是的。同理,您还得格外留神您的饮料和甜点。意大利人从来不吝啬往果汁或是咖啡里添些白兰地什么的,他们甚至连布丁和冰激凌都不会轻易放过。”
“真是太……夸张了。”伊丽莎白真的吃了一惊,老实说起来她甚至还不算有过喝酒的经验,“我可不能让爸爸知道,我在意大利能训练出何等优异的酒量。”
那就拜托人家给你端kfc儿童套餐吧。苏继续面无表情跟着点评。
“放心,这只是饮食习惯,意大利人并不习惯在餐桌酗酒,说不定一顿饭里包含的酒精还不如一位先生在舞会上喝得多。”
两人就这样围绕就餐酒的话题又谈了几句。斯派洛小姐终于也能像往常一样想要想个办法搭上几句话。她见伊丽莎白和布雷恩先生谈得起兴,怕自己一个人插进去搭话太过惹眼,于是就拉着玛丽给自己帮腔。可惜玛丽满脑子都在留意苏描述的那些东方食物的味道和优点,完全顾不上再去倾听另一个人的心意。斯派洛小姐只好拉下脸面也和他们谈起酒的话题。
那位先生和三位小姐在贝内特夫人看来,真可算得上聊得宾主尽欢。这其中她的招待和安排显然起了很大作用。她越想越觉得自己做的不错,于是美滋滋的摇铃吩咐希尔送上下午茶。
“务必要摆上三层。”她小声的说道,“中间那层司康饼务必要多摆上一圈,总之量一定要看起来充足。今天的红茶里可以加一点白兰地,一点点,别让贝内特先生发现他的瓶子浅了。”
作者有话要说:年前免不了聚会,送送明年不再回来的同事。
略伤感
………………………………
50第49章
关于长期旅行准备的事情若不是亲身经历参与其中,很难体会其中的繁琐和艰辛。。しw0。贝内特夫妇在这一点上倒是难得达成了一致的看法。不论是严谨些的贝内特先生还是某些方面更严谨贝内特夫人都不认为自己的两个女儿有能力**的毫无差错的处理这些事情,为人父母的只好代她们多费些心思。
贝内特夫人只要能从聚会交际的间隙抽得出空,就让老詹金斯套好马车,带着两个或者四五个女儿风驰电掣的杀到麦里屯,以惊人的气势搜刮小镇上仅有的几家出售定制衣服的店铺。她已经完全忘记去年丈夫向全家宣布的那个可怕的消息,也忘记了自己曾经打算(至少她真的这么认真地考虑过)生活的俭省一些。她只记得不能让两个女儿在外人面前穿着丢脸,哪怕这两个女儿其中一个最不得她的喜爱而另一个又呆板得毫无情趣可言。
成匹成匹各种颜色和图案的薄棉布细纱布交织绸以及它们制成的美丽服饰从贝内特夫人手下面翻检过去,她在淑女们的衣服配饰方面钻研了三十多年,经验不可谓不丰富,可惜时间紧凑,商品委实太多。她觉得光靠自己的眼睛确实看不过来,又生怕新到的别致的细纱布被卢卡斯家的小姐们捷足先登,就特别嘱咐女儿们提高警惕。
“留神!姑娘们,千万留神,别让好东西从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