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战神-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军的补给之所以出问题,主要还是因为西伯利亚铁路有一段是从中华民国东北境内经过的,这个年头俄国人还没有修一条绕过中国境内的铁路线,所以日军的补给要绕路,没有铁路运输,顿时也就有点坑了,使得补给运输非常不便。

    当然,日本正在修建铁路。

    西北国防军打过去的话,那条铁路可就是中华民国的了,真是一群好人啊!大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之感觉呀!

    所以要对付那些试图在大陆上占据一块地盘的日军是非常容易的。

    “当然,我们也坚决的不允许日本向大陆方向有任何的领土扩张。”沈凝云继续说道,“所以这次军事行动,日本政fu如果识相的把部队撤走也就算了,如果不识相的话,那就打他娘的。”

    会议结束后,西北国防军东北军区立即向边境地区调集兵力,兵力规模很快就在该地区上升到了三十万的规模。

    日本政fu在东北的特务将这一情报传递了回去,日本政fu顿时大吃一惊,但是却捉摸不定西北国防军要干什么。

    “可能是俄国人和支那人达成了什么协议,最起码支那人要收回俄国所侵占的领土,这个时候我们日本继续占领着俄国远东行政区的话,二十万帝国勇士极有可能要被围困在寒冷的俄国远东,到时候……”

    山县有朋想到了这个可能,对大正天皇报告道。

    “那我们要怎么办?”大正天皇神色难看的问道。

    “显然支那人不会愿意看到大日本帝国成功向大陆方向扩张的,而且我们的士兵在该地区冻死冻伤的情况非常严重,战斗士气很低糜,我们最好还是把那里的兵力都撤回来。”山县有朋继续说道。

    “不行,这是帝国花了大力气才占据的一块土地,也是我们大日本帝国转型的希望。我们就算付出再大的牺牲,也要保住那里。而且我们不是孤军奋战,美国和英美在远东地区也有兵力存在,支那人未必敢动手。”

    海军方面顿时有人跳出来唱反调。

    日本军方就是如此,也许这也是平衡之道。陆军和海军双方互相唱着反调,然后由天皇裁决。

    如此一来,天皇的地位就有所保证了,不会沦为军人的傀儡。

    大正天皇也非常不甘心就此退出俄国远东行政区,恨恨的说道:“支那人欺人太甚,我们坚决不能丢下那里。”

    大正天皇的表态得到了大多数狂热军国主义份子的支持,这些日本军人号称要以生命去捍卫这块领土。让大日帝国成功转型为大陆性国家,只有如此才能摆脱岛国资源贫乏的窘境。

    日本政fu内部也有很多不看好这次决议的人,不过大多数都只是沉默不语,这个时候跳出来只会找不自在。

    很多人都看得明白,这个时候的日本已经无法和中华民国抗衡了。

    在大陆上和中华民国抗争只能说是找死而已。唯一的希望,就是联合美国海军,让海洋来阻挡中华民国,让日本能够不被清算,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想要得寸进尺的话,完全就是痴心妄想。

    战后的日本,经济明显不行。

    大量的军事订单没有了,日本工业增长速度放缓。另外商品市场方面,日本刚刚占据两年的外部商品市场,这个时候再度迎来了中华民国商品的冲击以及英国商品重返的冲击。

    本来日本商品能占据那些市场,不过是因为英国陷入战争,没办法对那些殖民地输出商品,当时市场是被中华民国的商品占据的,日本的商品只是次等货,便宜又垃圾的代名词。

    后来因为中英关系的恶化,这才让日本的商品有机可乘,那些英国殖民地的民众没办法选择,才买日本的商品。

    现在英国的商品和中华民国的商品卷土从来,日本的商品自然是哪凉快带哪儿去,没日本什么事了。

    加上日本资本对外投资的判断失误,很多商人在境外购买矿产后陷入严重的债务问题,使得日本经济如今更加快速的下滑。

    好在这个时候日本还有造船业撑着,美国为了和后起的中华民国争夺全球远洋运输市场,但凡是能够造船的国家,都下了订单。

    这个时候美国的造船比中华民国还要疯狂。

    不过资本逐利为主,而中华民国中国民族财团在远洋运输业方面则是以战略布局为主,逐利为辅。

    双方的立意就有所不同,也决定了高度的不同。

    中华民国没有在全世界到处订购远洋商船,而是自己制造大吨位商船。商船排水量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运输成本也是世界最低的。

    日本在美国这样的无脑造船下,造船业继续兴盛,成为了这个时候日本经济的支柱,这个支柱产业显然还能发展个几年。

    不过越到后面,就越是后劲不足。

    中华民国的那些大吨位商船的竞争优势很快就会显现出来了,美国的远洋商船将无法和中华民国的远洋商船争夺大宗商品的国际远洋运输。

    而那些中小型商船的灵活运输方面,中华民国的远洋中小型商船的耗油量比较低,动力和油料所占的空间没那么大,可以运输更多的货物。重点的揽运方面,远洋运输公司则计划在世界各国建立信息站。

    显然是要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远洋运输市场争夺战了。

    不过越到后面,中华民国的远洋运输就越有竞争力,毕竟竞争力摆在那里。美国当前就算是疯狂的制造远洋商船,也无法确保美国就能垄断世界远洋运输业。

    这个时候的美国如果清醒一些的话,就应该放弃继续制造那些排水量吨位只有亿万多吨的大宗商品运输商船。

    这些1万吨级的商船,怎么和中华民国排水量达到5万吨的大宗商品运输商船竞争?

    在大宗商品的远洋运输上,美国已经输了。

    日本的造船业也没有几年可以蹦跶的了,到时候除非是制造军舰,但是军费谁来出又是一个问题了。

    日本政fu当前为了重建海军和提升陆军战斗力,可是欠了一屁股的债了。

    1919年8月,中华民国西北政fu在日军没有任何撤退意向的情况下,直接宣布武力介入海参崴及外东北。

    三十万西北国防军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海参崴,以及外东北的城镇。

    这下日军傻眼了。

    这个时候的日军在俄国远东行政区非常分散,士兵驻地遍布各村。一旦遭受西北国防军的攻击,部队就会被直接大乱,到时候就会被西北国防军集中优势兵力一口一口的吃光。

    不得已,日本政fu只好命令日军向城镇集结。

    这个时候沈凝云又命令西北国防军向重要的几个城镇集结,对其中一部分日军形成半合围的姿态。

    日军这下又被吓尿了,只好再度集结兵力。从大量城镇中撤了出来。

    半个月后,西北国防军与日军已经完全集中了起来,日军一路撤到了海参崴以北三十公里的地区,与西北国防军形成对峙的局面。

    这个时候日本政fu真的是骑虎难下了。

    西北国防军方面,一门门重炮不断的往海参崴方向集结,天上还有成群的轰炸机群飞过,日本陆军不得不三天内连续发了五份请求撤退的电报给本土。
………………………………

第287章 日本发现石油

    日本陆军对西北国防军也已经不陌生了,经过甲寅中日战争之后,日本陆军上下对于西北国防军的作战方式也首发】

    在西北国防军面前,日军丝毫没有任何可骄傲的地方。

    在士兵素质上,西北国防军甚至是比日军还要强,尽管不如日军那么强调**的力量,但是西北国防军的士兵在军事技能的掌握上比日军要强上不少。当然,这也是因为西北国防军有更多的军事装备。

    而在枪法上,双方没有太大的差距。唯一的差距就是步枪上的差距,日本的三八大盖打得更准,但是杀伤力不足。西北国防军手上的01式步枪,精准度不如三八大盖,但也偏差不了多少,而且一旦被打中,则是非死即残。

    很多日本陆军老兵,提起西北国防军用的01式步枪都有一种恐惧的神色,只有他们见过那些7。92mm口径步枪的杀伤力,一旦被击中,此生就报废了。不是去见天照大神,就是残疾度日。

    而且西北国防军当中还有众多的狙击手,五百米的距离内,杀伤力强大,令人胆寒。

    西北国防军的机枪火力则是最令人绝望的地方,一次次的冲锋,一次次被打退。在他们密集的机枪火力下,日军的冲锋几乎都只能在阵地前留下一堆的尸体,而且基本上都是徒劳无功。

    而最最无奈的,则是西北国防军的士兵好似有打不完的子弹和炮弹,那机枪和火炮在进行火力压制的时候几乎就像是不要钱一般的打。哪里像他们一般,要数着子弹打仗。

    西北国防军的火炮则是猛烈而迅疾,当你知道被炮击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漫天的炮弹砸在阵地上。炮击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对阵地的炮击只有5分钟左右,后面5分钟一般都是用来轰击地雷带和铁丝网。

    最为令人恐惧的,则是那些轰炸机。

    那些轰炸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飞到你头上,特别是那些木头结构的蚊式轰炸机,这种轰炸机能够低空飞行,谁也不知道这玩意什么时候就从哪里冒出来把他们给拆了。

    日军上下,已经有了一种情绪,叫‘西北军恐惧症’。

    日军昔日的辉煌在西北国防军面前已经不值一提,日俄战争的胜利?壬子年中俄战争规模比日俄战争更大,而且西北国防军赢得干净利落。

    最要命的是,甲寅战争被西北国防军打爆了,日军在甲寅战争中一败涂地,陆军败了,海军也败了。

    这个时候在海参崴和西北国防军对峙,日军上下的士气非常低落。

    首先是补给线随时可能被切断,而且日军兵力不如西北国防军,整整差了十万的兵力,而且还有众多的重炮、轰炸机群,还有充足的补给。

    天呐!这怎么打啊!

    日军上下的士气之低落可想而知了。

    日本政fu这下是彻底没辙了,西北政fu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破坏日本想要成为大陆性国家的意图。

    英国政fu很快介入了中日在海参崴北部地区的军事对峙。

    这个时候的英国还是自诩世界老大,自然哪里都有他们。

    英国政fu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这个时候西北政fu已经和英国签订了多项协议,领土争端上暂时告一段落,而且还向中华民国开放了本土市场和殖民地市场。

    双方处于一种微妙的制衡状态。

    都有一定的利益被抓在对方手里,所以这个时候西北政fu和英国政fu之间的军事冲突基本上可以杜绝了。

    西北政fu这个时候为了让英国海军不与美日联合海军狼狈为奸,自然也是要给英国一些面子的。英国为了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殖民地的安全,自然也要给西北政fu一点面子。

    双方都给对方一点面子,台面上自然也就好看许多了。

    英国介入之后,与西北政fu交换了意见,西北政fu对英国许诺,只要日本将军队撤出俄国远东行政区,中华民国西北国防军不会对日本发动攻击。

    如果日本不撤出,那么西北国防军必然要采取军事手段,因为俄国远东行政区是中国丢失的领土,不允许日本染指。

    对于领土问题,西北政fu一向看重。

    英国也明白,这是西北政fu的底线。

    日本一旦坚持向俄国远东扩张,必然导致双方的大战。英国政fu自然是乐意看到西北政fu吃瘪的。

    可问题是,打起来肯定是日本政fu吃瘪。

    就算日军再能打,也无法弥补后勤补给的硬伤。

    日军向要在西北国防军的眼皮子底下夺取俄国远东行政区,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

    8月25日,在英国政fu的调解之下,日本政fu终于决定撤军,明显是打不过的,自然是只能撤了。

    毕竟那是二十万兵力。

    这个时候的日本,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二十万兵力是非常宝贵的,他们还没有从甲寅战争中缓过气来。

    而且一旦打输了,说不定又要赔款什么的。

    若是不赔款,可能更大规模的战争就要爆发,南朝鲜可谓是日本向大陆方向扩张的最后希望了。

    丢掉了南朝鲜,日本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在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前,是不能贸然与中华民国打的。

    在这样的考虑下,二十万日军只能狼狈的进入海参崴,从海参崴撤回日本,西北国防军因为卖了英国政fu的面子,所以也就把这些日军暂且放走。反正之前的旧账,日后一笔一笔的算。反正日本人跑的聊和尚跑不了庙。

    日本政fu向大陆扩张再一次失败,没办法的日本政fu,只好大力开发库页岛了。在日本政fu想来,库页岛应该是很安全的,因为有美日联合舰队的存在,西北政fu也不太可能对库页岛下手。

    库页岛有大量的木材,是日本需要的。

    日本丢了台湾和北朝鲜,现在连木头都很缺乏。日本只好在库页岛建设伐木场,并在库页岛进行探矿。

    这一探不要紧,竟然让日本政fu找到了石油。

    要知道库页岛上的石油储量保守估计就有70亿吨,相当于欧洲所发现的石油的总和。而且不少埋藏还比较浅,开发起来比较容易。

    日本政fu大喜过望,立即联系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希望和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合股开发库页岛上的石油。

    因为日本在采油、炼油的技术上比较垃圾。

    毕竟这个时候的日本不是二战时期的日本,工业技术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要想开发那些石油,必须要有美国人的支持。

    美国方面,自然是欣然应允。

    这可是大好事!。

    美国在远东地区有了油田在开采的话,那么就能赚取到很多钱。要知道日本就在边上,石油开采出来也有消费对象。

    合股方面具体谁的股份多,却是双方要商量的。

    这个年头原油不值钱,日本只是提供原油而已。开采技术什么的都是美国提供,美国自然要占更大的股份。

    加上现在日本还欠着美国一大笔钱。

    双方商量到最后,也没人知道美国和日本如何分配股权。不过美孚公司不久之后便运来了钻井设备和技术人员。

    在日本政fu的协作下,美孚公司在这一年年底,就在库页岛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钻井活动。

    李载光的军情局在日本发展的间谍反应了一些美孚公司与日本政fu合作的消息,但是具体是在哪里合作却不清楚。

    对此李载光将情报报告给了沈凝云,沈凝云听了之后却是愣了楞,随即看向地图,然后指向库页岛说道:“现在日本控制的地方,也只有库页岛上有石油,美孚公司派钻井队来日本挖挖石油,必然是在库页岛上。”

    这下轮到李载光愣住了,为什么少帅对此这么肯定?

    难道日本其他地方就没有石油吗?

    不过李载光随即便觉得,少帅在矿产资源方面的推测历来都很准确,想来应该是在库页岛无疑了。

    “那我们要不要派人过去看看?”李载光问道。

    “马上派人员过去调查一下。”沈凝云点头说道。

    “是,少帅,属下立即去安排。”

    “去吧!”沈凝云点了点头,将目光再次投向库页岛。库页岛之前是中国的领土,被满清与俄国签订的《北京条约》割让给了俄国。

    这块面积大概和江苏省差不多大的岛屿上,石油资源极为丰富,70亿吨的石油,大概也就是450亿桶,尽管没有中东那些国家冻着上千亿桶的储量的,但是在亚洲地区,库页岛的石油是陆地上最密集地区了。

    至于海洋里的石油,暂时没那个能力开采。不过亚洲海底的石油却是很丰富的,例如钓鱼岛和南海地区。

    日本这个弹丸小国,资源是个硬伤。

    沈凝云打下北朝鲜,收复台湾,将日本彻底赶出中国,自然是为了进一步的打击日本的工业资源获取渠道。

    效果很好,现在日本的工业原材料基本上都是进口的。

    但是如果让日本开采了库页岛的石油,可就让日本解决燃油问题了。

    “库页岛必须拿下,不能让日本在上面折腾太久。”沈凝云不由思索道,想到美孚石油公司可能是在上面钻井,不由笑了起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华民国收复库页岛后,油田可都是现成的了。”
………………………………

第288章 虚假的数据

    日军狼狈的撤回日本本土后,这次向俄国远东派兵的军事行动,被日本上下誉为是日本军事史上很不光彩的一笔。

    之所以不是最不光彩的一笔,是因为甲寅中日战争才是罪不光彩的。

    这次日军派遣二十万大军在俄国远东劳师动众,结果毫无所获,被中华民国不发一枪一弹就吓回了日本,使得日本在国际上沦为笑柄。

    这个笑柄却是很有笑果,世界各国报纸都报道了日军被逼撤出俄国的消息。而日军一撤退,西北国防军直接就接管了俄国远东行政区。

    西北国防军直接就在与苏维埃政fu秘密谈判的边境上设立边防了。

    这条边防主要是依托贝加尔湖和山脉,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都纳入了中华民国的版图当中。

    而在贝加尔湖的问题上,则是各自一半。

    而西北国防军也将军队入驻那些村镇,日本人扶持的傀儡政fu,这个时候变成了西北政fu控制下的傀儡政fu了。

    这个傀儡政fu的存在,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必要了。在双反公布边境协议之后,这一区域内的俄国人都要滚出去的。

    最高兴的自然是海参崴以及其他城镇的中国人,这些工人在俄国此前有三十多万,不过现在只剩下十几万人了。因为这些在俄国讨生活的中国百姓发现,中国境内的日子更好过了。

    在自己的国家,现在有各种福利保障,还不用怕被俄国人欺负。收入也比在俄国做事要强得多。

    于是陆续之间就走了将近二十万。

    只剩下十几万还没走的。

    这十几万的中国人,在西北国防军一到,马上腰杆子就硬了起来。大街上以前是俄国人欺负中国人,如今是中国人欺负俄国人了。

    一些年轻人甚至是纠集一帮人,看见俄国人就打。

    闹出人命出来他们也就是关几天就被放出来而已,典型的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关进去后还有吃有喝。

    西北国防军典型是在拉偏架,而且还给那些中国百姓发放了枪械。俄国人在海参崴等地的日子一时间很是艰难。

    此时外兴安岭到贝加尔湖一线,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上已经算是收复了。没有任何的难度。

    边防也在建设,那些中国百姓也都有了收入更高的工作。

    倒是那些俄国人,青壮被傀儡政fu征集起来帮西北国防军干活,每天也只是能吃饱而已。

    针对俄国人的抢劫、枪杀在城镇中时常发生。

    各国干涉军此时除了日本撤出之外,还有不少英法美的干涉军,还有一些欧洲的雇佣军,这些军队主要是集中在海参崴。这些军队滚蛋也只是迟早的事。

    外东北的资源极为丰富,首先这里的木材资源丰富得丧心病狂。同时这里又大量的生物之源,野生动物极多,生产各种名贵裘皮,还有大量的淡水鱼。

    黄金也有不少,不过被俄国人挖了很多。

    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有大量的矿产。

    至于农业资源,外东北的农业资源也是极为丰富的,适合大面积种植大豆等作物,这里都是很容易开发的地区。

    也是整个俄国远东行政区最精华的部分,不过现在被中华民国收复了。

    中华民国吞并整个哈萨克斯坦、沙特,并收复外东北这块领土之后,中华民国的领土面积一路增长到了1880万平方公里的规模。

    此时中华民国的领土面积,相当于后世中国的近两倍。而人口,只有后世中国的三分之一。

    各种资源的人均值暴增。

    同时中华民国现在还有面积不小的经济殖民地,这些经济殖民地的资源也是中华民国的老百姓可以享有的。

    经济殖民地还有1。5亿人口相当于是中华民国的资本奴隶,努力的为中华民国创造着利益。

    努力,努力!奴隶奴隶!

    中华民国的老百姓在资源如此丰富,又不缺资本和技术已经劳动力的情况下,迅速的富裕了起来。

    民生在1919年进一步的有巨大发展。

    这一年中华民国的经济极度繁荣,市场投资极度活跃,在财团和民资大量的投资下,以及地方政fu疯狂的借贷建设之下,中华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被引爆了导火索一般,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势态。

    钢铁产量这一年成功突破6000万吨,钢铁总产量到了年底,达到了6800万吨,主要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