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战神-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官被利诱的情况不多见。

    加上中华民国的判罚过程中有普通民众组成的陪审团之类,以及一些证据不充分的可以上诉,敢收受贿赂的不多见。

    无法被威逼,也无法被利诱,就是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使得中华民国的司法变得非常公正。民众起诉也比较方便,有足够证据就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秩序就这样迅速建立起来,社会风气也越来越好。延续几千年的教化也在持续进行。

    至于向民众宣传那些东西,无非也就是延续几千年的传统,中国几千年来有三种教育方式,一个是家庭教育,以古代门阀做得最好。一个是学校教育,一个就是城隍庙教育。

    城隍庙教育讲究因果报应、来世今生之类,对教化极有意义。

    古代中国地方上能进行自治,并且还有不错的秩序,主要就是儒家的教化,以及阴神这些东西的城隍庙教育。

    中华民国这些制度施行到地方后,这一年的犯罪率大大降低,甚至有大量犯罪分子到警察局自首,毕竟被抓到的话,后果非常严重,对于那些恶意犯罪,很容易被判枪毙。

    而在边境省份,例如西域、漠北这些地方,汉民则有持枪,什么小偷之类的犯罪份子几乎绝迹。

    中华民国的治安稳定后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老百姓的房子的成本降低了。老百姓的房子很多都是用木板搭的别墅,防盗能力很差,但是所需的建设劳动力大大减少,而且住着也比较舒适。

    只有沿海有台风的省份,才会建设比较坚固的房子。而那些木板搭建的别墅在地震多发地区也有个好处,那就是房子倒了不容易压死人。

    年关的时候,汽车消费再次达到一个高峰时期,大量的工人这一年选择购买汽车,银行可以向他们发放信用贷款。

    所谓信用贷款,就是不还银行钱之后,房子和汽车不会被收回。银行将会将其归入无信用的行列,没有足够的信用,则不能享很多国家福利。

    这样的制度有个好处,那就是在经济繁荣时期,老百姓能还得起钱,为了国家福利不会说不还钱。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实在还不起的时候,银行可以不取消其信用,同样也不收回老百姓的房子和车子。

    经济萧条是银行搞出来的,银行背后则是财团。财团真正的意图是收购那些民资,并不是要收割老百姓的生活必须资源。房子和车子对于银行来说没太大用处,如果都要收回来,堆在那里也没用,还会让大量老百姓睡大街。

    所以银行的判断标准就是,如果其处于失业状态,实在无力偿还贷款,可以延期,失业期间还不计利息。

    向老百姓发放信用贷款,是当前中华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

    老百姓的信用贷款只能用于购买汽车、房子、电器,也就是购买财团的商品,财团因此大规模的扩充汽车、电器的产量。而在房子方面,也是财团大量建设出来的,不过房子的成本比较低,价格也不是很高。

    如果是在郊区购买房子,以当前中华民国的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只要一年半的工资就能购下一个占地两百多平米的带花园的别墅。而汽车方面也只要不到一年的工资就可以购买一辆。

    这样的政策,就是让老百姓进行透支消费。

    透支消费的好处就是可以使得经济在短时间内进入超级繁荣的时期,这些透支消费的钱,基本上都是在财团中流动。透支消费购买的商品都是财团生产的,使得老百姓能够提前享受到各种商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另外还可以让财团拥有很多外债。相当于日后进行生产的时候,可以少支付很多工资。

    经济迅猛发展的结果,就是整个国家进入狂欢一般,消费、赚钱,非常景气。那些民资也可以喝到汤水,经济繁荣的情况下,他们的商品和经营的资产也会有很大的盈利。

    老百姓也不用为生计绞尽脑汁,到处都是就业岗位,只看自己肯不肯做事。肯做事都会有收入,就是最低工资在1920年也上升到了每月60元,一般有点技术的,或者是体力消耗比较大的活,每个月都能拿到100元的工资。

    住别墅、开小车,成为当前中华民国的全民运动。

    当别人有了,自己必然也要有。所以消费也就大量产生了。

    老百姓最富裕的地区也就是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比较早,城镇化已经成形,这些年经济一直比较景气,很多老百姓已经完成了汽车和房子的消费,不过西北地区的老百姓现在开始大量的更换汽车,购买第二代家庭汽车。而其他省份这个时候都在消费第二代家庭汽车,他们没理由不换。同时西北老百姓开始大量消费电器。

    而那些淘汰下来的第一代家庭汽车,一个是进入二手市场,让那些收入比较低的国民消费,这种二手汽车非常便宜,而且很多质量都还不错。第一代家庭汽车的生产线虽然不再向国内出货,但却依旧还有用,那就是向经济殖民地销售第一代家庭汽车。这些第一代家庭汽车,在那些经济殖民地卖出了中华民国第二代家庭汽车的价格。

    那些经济殖民地尽管被中华民国剥削,但却是经济殖民,中华民国会给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对各个经济殖民地发出大量的生产订单,所以在中华民国剥削一道之后,那些经济殖民地还是有钱的,毕竟不断的劳动生产,总会有积累。

    所以那些经济殖民地很多有脑子的商人,也就成为了高产阶级,就如同后世的中国,尽管变成国际财团的经济殖民地,但是通过普通民众的贡献,不也是富人遍地都是。

    而随着经济的并轨,那些经济殖民地工人工资也开始上涨,尽管依旧比较低,但是也有了一些消费能力。加上中华民国经济景气,他们得到了大量的订单,民生还是发展得不错的。尽管不能很奢侈的消费一些东西,但是尝尝鲜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第一代家庭汽车在这些经济殖民地持续的创造利润,延长了生产线的使用寿命,创造了更大的利益,这些家庭汽车在那些经济殖民地的销售很是火爆。

    中华民国的第一代家庭汽车则全面下架,换上了更好的第二代家庭汽车。另外也有一些第二代家庭汽车卖到经济殖民地,但是价格却比中华民国的销售价格高了两三倍,完全就是给那些经济殖民地的有钱人装逼用的。

    中华民国在下半年,疯狂卖出了1200万辆家庭汽车,到了年关的时候,家庭汽车没多久就被卖断货了。

    实在是产能有点跟不上那消费速度。

    这一年中华民国的汽车消费突破2000万辆,各省的生产线简直就忙疯了。而朝鲜人也忙疯了,大量的汽车生产,让他们拿到了大量汽车零配件生产订单,他们生产的汽车零配件都是那些不需要什么技术的部件,什么螺丝、车灯组装。反正那些个人产值低下的部分,很多都分包给了朝鲜。

    越南方面虽然发展更晚三年,不过越南那边的汽车零配件生产产能也迅速形成,这玩意不需要太大技术性,设备什么的中华民国提供,越南又有港口进行运输,只要水电能保证,就可以进行生产。
………………………………

第334章 波斯殖民状况

    第334章:波斯殖民状况

    在此时的北朝鲜和越南,进城打工成为了很流行的社会普遍现象,因为城市中有大量的就业机会。

    尽管比较累,也没什么技术性,但却可以赚到不少钱。

    在朝鲜人和越南人严重,一个月十多元的工资,绝对是高工资了。这些钱拿到乡下去,就是一大笔财富。

    每个月十多元的工资,足够一家人都吃上饱饭,而且还经常能吃到一些鱼肉。这已经让朝鲜人和越南人非常满足了,而且报纸上天天宣传,这是上国的恩泽,也让他们对中华民国非常感激。

    这典型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货。

    能吃饱饭,甚至吃上一些肉,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被剥削的地位没有本质的改变,生产力发展到这个程度,让人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但是那些越南人和朝鲜人除了吃饱饭之外,在汽车和房子等紧缺资源方面并没有任何的改善。

    当生产力进步之后,社会紧缺资源无非就变成了房子、汽车、女人。核心还是女人,而吸引女人的东西,除了汽车和房子,还有高级的食物、奢侈品。

    这些东西,朝鲜人和越南人都缺乏,但是中华民国不缺。

    他们不仅为中华民国日夜劳动,不断的为中华民国生产着商品,他们出力让中华民国的老百姓享用,而且女人也被中华民国的生活所深深吸引,让朝鲜和越南的女人都梦想着嫁到中华民国去。

    要想嫁到中华民国不是那么容易的,得有足够的相貌才有资格入场。

    朝鲜人和越南人则苦逼了,使劲的干活,社会紧缺资源却比以前吃不饱肚子的时候更少了。

    以前尽管饿肚子,但是结婚也许不成问题,大家也都穷哈哈的,女人也没什么见识,也愿意跟着他们过苦日子。

    但如今却不同了,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华人会那么有钱。

    对于那些在朝鲜、越南经商的华商来说,几万块的身价很是普遍,十几万、上百万的都到处都是。

    而那些中华民国的工人,在朝鲜越南这些地方,一年的收入少说也是上千元,是朝鲜人和越南人收入的十倍。

    资源开始被中华民国大量攫取,也被朝鲜和越南的有钱人所攫取。社会贫富差距比以前更大了,甚至是让那些普通的朝鲜人和越南人难以仰望,他们一辈子都赚不到那么多的钱。

    而且这些朝鲜人和越南人现在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他们没什么文化,也基本不会去思考那个问题。更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比较无知。不过无知有时候也是很快乐的,那些女人很多时候也比较无知,还没有那么拜金,所以当前的矛盾还不是很明显,加上愚民教育,以及舆论控制,朝鲜人和越南人还把中华民国当成救世主一般来膜拜。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那些朝鲜人和越南人见得多了,特别是那些女人反应过来,不愿意跟着男人过苦日子的时候,矛盾也就会显现出来了。

    而随着下一代的朝鲜人和越南人受过一些教育,也可以从事更高级的生产,他们的收入会进一步的提高。不过提高后,依旧是中华民国的殖民地,只能说是更高级一些的掠夺目标。那个时候科技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中华民国也有更多的产业可以外包。

    这个时候朝鲜人和越南人就会像后世的日韩一样发展起来,但是能不能发展起来,还是得看中华民国愿不愿意让他们发展起来,不让他们卖东西的话,他们永远也发展不起来。

    相比之下,暹罗和印尼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和矿产开采,以及食品加工。这两个经济殖民地的工业不如朝鲜和越南,没那么产业分包给他们,但是这两个国家的农业技术有中华民国的输出,有所提高。特别是印尼地区,这里华人很多,华人种植园除了利用廉价的猴子们当生产工具外,也有从中华民国引入先进农业技术。

    波斯和阿富汗方面,则是以矿产开采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为主,农业上则以发展经济作物为主,粮食开始从中华民国大量进口。每年可以向中华民国出口开心果、葡萄干、椰枣和藏红花等农产品。

    其中波斯的矿产开采规模越来越大,波斯的矿产是很丰富的,矿山有3800多处,矿藏储量270亿吨;其中,铁矿储量47亿吨;铜矿储量30亿吨(矿石平均品位0。8%),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锌矿储量2。3亿吨(平均品位20%),居世界第一位;铬矿储量2000万吨;金矿储量150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锰、锑、铅、硼、重晶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目前,已开采矿种56个,年矿产量1。5亿吨,占总储量的0。55%,占全球矿产品总产量的1。2%。

    波斯的矿产一部分从陆路运往中华民国西域省,一部分通过海陆运往中华民国的沿海省份进行冶炼。

    波斯的工业主要就是农产品加工,以及一些纺织业等轻工业。西域省的轻工业产品,日后大部分都将从波斯进口。

    毕竟从波斯进口轻工业商品到西域省,比从中华民国东部运输轻工业产品到西域省要近得多,而且其他的经济殖民地也比不上波斯向西域省出口轻工业产品的地理优势。所以西域省三千万人口的轻工业产品都将从波斯进口,所以波斯的轻工业品种比较齐全。另外波斯也负责种植一些该地区可以种植的水果,以向中华民国西域省输出。中华民国西域省的小麦则大量向波斯运输,波斯的农业则因为种植大量的棉花、水果,都是吃不饱肚子的东西。而且很多经济作物是不能进行机械化的。中华民国的小麦等粮食却是可以进行机械化生产的,却可以换到波斯更多劳动力生产出来的农产品。

    另外波斯人不种植粮食之后,粮食也就被中华民国所掌控。

    炼油方面则是放在西域省南部地区,没有让波斯人掌控,免得他们翅膀硬了不听话。波斯国王的收入则是经济殖民地的狗腿中比较高的,毕竟可以卖石油和天然气。

    尽管这个时候天然气和石油的价格都非常低,但是数量一上去,那也是非常可观的收入。

    西域省的电力方面也和波斯开始有关联,西域省开始建设天然气发电厂,天然气发电的设备成本比较低,这方面有优势。而这个时代的天然气价格也低得很,可以直接用来发电。

    天然气不适合运得太远,所以波斯的天然气如果不拿去发电,基本上也就是供应给西域省进行供应暖气。

    天然气发电厂就建设在西域省南部,波斯边境上。然后架设输气管道,用天然气进行持续发电。天然气发电比较环保,没那么多的污染。

    中华民国西域省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这里主要是因为有军工业这个电老虎的存在,耗电量极大。

    阿富汗方面和波斯情况差不多,不过阿富汗没那么多的矿产,农业上也差了点。

    总体上因为波斯和阿富汗靠近西域省,所以拿到的产业还是不少的,特别是轻工业方面,加上出卖石油、天然气以及矿产,波斯和阿富汗的经济发展也非常快速。中华民国在波斯和阿富汗进行大量的投资和建设,两国政fu也向中华民国贷款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最重要的则是两国进行宗教改革,这种宗教改革是那些宗教领袖都参与了其中,因为那些宗教领袖也成为了中华民国的走狗。他们要想让自己的利益更稳定,就要让宗教信徒摆脱极端的宗教情绪。

    另外要想创造更多的利益,则需要把妇女解放出来进行生产劳动,所以波斯和阿富汗两国的宗教改革推行得比较顺利。在行政、宗教领袖的参与下,没有太大的阻力,局部的****也被快速的镇压了下去。那些反对宗教改革的,在中华民国的武力支持下,也被抓了起来。有些被灭口,有些被监禁。

    在这样的改革之下,波斯和阿富汗的女人开始脱掉裹得像木乃伊一样的衣服,看起来正常很多。

    为了避免波斯发生政变什么的,中华民国还给波斯国王派遣了军队对其进行保护。要知道后世的伊朗,实际上之前就是美国的经济殖民地,但是后来发生政变,美国人被扫出去了。

    不过礼萨汗统治下的伊朗,受美国的掌控程度也不怎么高。现在中华民国对波斯的掌控力度却是很大的,在波斯还有一定的驻军,名义是帮助波斯建设国防。

    波斯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有不少东西建设起来了,波斯的民生也大大的改善,主要就是因为中华民国的小麦输入了波斯,另外波斯到处都在建设,就业岗位也多了。
………………………………

第335章 财政预算〔一〕

    第335章:财政预算(一)

    这一年中华民国的国民总产值也一路上升到了4992亿,超出美国近2。5倍,工业规模无比庞大。

    而在税收方面则再创新高,达到了700亿。主要是西北政fu已经几乎撤销了,税后完全上缴中央。

    另外各省地方政fu上缴中央的税收也增多,中华民国中央政fu上一年的预算显然没这么多。

    不过中央政fu依旧是欠了一屁股债,由于中央政fu用基建等项目拉动经济,所以向中联储借了不少钱。

    财政上还是出现了一些赤字。

    盈余的那部分,直接还给中联储了。而新一年的财政预算上,中华民国中央政fu直接搞出了一个上千亿的预算出来。

    上千亿的预算,极为恐怖。

    按照估算,明年中央政fu的财政收入预计将达到900亿左右,多出的100亿预算哪里来?当然是继续向中联储借钱。

    总统黎元洪看着这个财团递交过来的方案,直吸凉气。

    上千亿的预算,怎么用?

    而且中央已经欠下不少钱了,日后怎么还钱?

    “你们少帅怎么说?”黎元洪对前往北京的游浩澜问道,游浩澜笑着回答道:“他说这个方案必须执行,明年依旧要靠政fu建设劳动经济。至于还钱的问题,那不是问题。有能力还就还,没能力还可以继续拖,这只是必要的时候向那些民资征税的一个名目。”

    黎元洪听了游浩澜的解释后也释然了,此时的中央政fu和中国民族资本基本上就像是一体的。

    或者说政fu就是财团的一个专门用来管理国家的公司,财团借钱给政fu,政fu还钱给财团,无非就是财富左手换右手。

    没什么还不还的起的问题,只有需不需要曾税的问题。

    曾税自然是要有名目的,政fu欠钱还不起,也就是一个很好的曾税理由,这就是巧设名目嘛!

    财团自然也要巧设名目的。

    “事成之后,100万。”游浩澜接着对黎元洪说道。

    “没问题。”黎元洪应了下来。

    这100万的钱,看上去是贿赂,实际上就是财团给员工的奖金,黎元洪现在就和财团的员工没什么区别。或者从级别上来说,勉强可以和财团新晋总经理游浩澜平起平坐。只不过游浩澜管钱,黎元洪管行政。一个不抛头露面,一个要频繁作秀。

    100万元对于当前的中华民国来说着实不多,过去那些军阀头子,经常有上千万元的身家,黎元洪的工资明显比不上那些军阀头子。而且那还是当初生产力比较低的老黄历了,现在的中华民国产值就将近5000亿。

    黎元洪当个几年总统,就可以身家巨富,而且下野后不会有人去查他。只要下野后,过得别太张扬就好。

    实际上就算是黎元洪下野后过得比较张扬,舆论媒体也不会报道。而且就算是被人披露出来,财团也会放出各种抢手文进行混淆视听。

    而财团第一人总经理孙译龙在退休后,已经过上了非常惬意的生活。

    在黎元洪的主持下,这一年的财政预算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不似往年的财政预算时那样出现各种争端。

    主要原因自然就是因为沈凝云吞掉了北洋军,中华民国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已经完全统一了。

    统一就不会乱。

    有一个绝对的权威,就不会产生内斗。

    财政预算的规模,毫无悬念的被拉高到了上千亿的规模。这样庞大的财政预算,过去绝无仅有,再创新高。

    而且这样的财政预算,简直是完爆世界各国,美国这一年的财政预算只有130亿美元,相当于260亿炎黄币,只有中华民国的财政预算的四分之一。

    不过美国当前并非是靠政fu基建来拉动经济,而是通过消费和产业升级来拉动就业。

    美国的产业升级给美国带去了更加强大的生产力,汽车也很快在美国普及开来。不过这个时候的美国,汽车消费数量显然不如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这一年庞大的财政预算直接让接下来一年,有大量的工程将要开工,这也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而农业机械化进一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缺乏工业生产技术,而这些工程建设则能够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然后再进行转型。

    那些年纪大的,未必能够转型成功,但是那些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却是比较好转型的,年轻人学习能力比较强,能够在夜校掌握一定文化,再学习一些工业生产技术,就可以成功转型。

    为了让更多的人转型成功,中华民国这一年的教育经费依旧占到了25%,达到250亿炎黄币的预算规模。

    如此庞大的预算规模,不仅是给在校学生。几乎有一半的经费是用来搞‘成’人教育、技术培训。

    除了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基础文化和生产技能的教育,另外就是侧重于宣传教育,提高未受过教育的人群的素质水平。

    法律、观念、文明、卫生等等。

    国民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进行精耕细作,而不是放羊式的教育,确保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