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战神-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系统,同时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集中处理。处理这些东西,成本是比较高的,不过中华民国这个时候不缺人力物力。
当然,也有一些生活垃圾,被集中起来,运输到了日本进行处理,日本也相应的发展处了垃圾回收产业。
中华民国此时的工业污染还算不是很严重,自从将那些高污染产业大量分包给那些经济殖民地发展之后,污染问题已经减轻了很多。
发展工业是难免有污染的,所以治理起来还是投入较大的成本。
没有那些高污染产业,加上此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治理,效果还是很显著的。黄河、长江等大河流禁止排污、倾倒生活垃圾,以及各个支流的治理,让那些大河流的喝水清澈了不少。
治理技术,也在大力研发之下,有了飞跃的发展,并迅速普及。
不过毕竟时代原因,很多污染还是不能把控的。例如空气污染,一些城市还是很严重。中华民国北方地区依旧是在用煤炭发电,就连南方也有不少火电站。同时石油的大量使用,汽车的尾气污染等等也还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时代原因。
核电站之类的技术,还没有普及。不过中华民国第一座核电站,已经在西域行政区秘密修建了。
中华民国已经掌握核裂变技术了,理论和‘操’作上都比较成熟了,不过原子弹却没有急着制造,倒是先把核电站搞出来了。
另外中华民国的国民高产值,实际上是建立在大量使用内燃机的基础上的。内燃机则要消耗石油,为了发展,石油供应价格很便宜,所以不可避免的是,整个国家对石油的惊人消耗。
石油的消耗,自然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废气排放,所以空气污染问题一时半会没有得到什么有效的解决。只是将那些废气排放严重的工厂都转移到那些经济殖民地,好歹是缓解了一番。
不过这个国家的绿化面积,却是不断的上升。
南方本身就算是生态比较良好的地区,植被覆盖率很高。此时的南方,基本上是适合种树的地方都种植上了树木。
北方的绿化相比之下难一些,不过此时也是到处都种上了‘花’草树木。并且开始对沙漠、戈壁滩发动反攻,遏制沙漠的扩张。
城镇绿化,也在持续的进行。各省各城镇,这个时候为了创造就业岗位,在城镇绿化上的投入非常大,基本上就是按照‘‘花’园城市’一般的力度进行绿化。
当生产力达到了这个水平之后,建设出一个‘花’园一般的国家,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不过这个时期的建设还不是太彻底,毕竟军事建设还是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的,以及科研也是如此。
科研规模,经过三年的疯狂扩张。此时已经变得非常的庞大的,仅仅是从事和科研相关的劳动力数量就达到了一千多万人。
要知道,美国二战期间研发原子弹,只有二十万人参与而已。……63985+dsuaahhh+24491011……》
………………………………
第438章 最后的备战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不远了,进入了1937年,中华民国进入了一个迅猛的发力时期。
五百万陆军部队的征兵,以及大量基层预备役军官的复员,并且大量扩招空军飞行员、海军军官。
空军飞行员的扩招数量非常惊人。而海军的军官培养数量,也疯狂扩张,军校里的海军学员暴增十多倍。
相比之下,陆军作为中华民国最传统的强势军种,其基层军官的培养规模依旧适应接下来的环境。
而空军和海军,未来的大战当中必然要大规模的扩张,不同于之前的时代,之前的时代不管是空军还是海军的规模都不是很夸张。但是工业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空军和海军规模将出现一个爆炸性的增长。
中华民国的这些决策,确保了在接下来的大战中,中华民国能够迅速组建大兵团进行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的就是大兵团、大实验室、大工厂。
大兵团完全不是问题了,大量未雨绸缪的准备,规模远超任何一个国家,速度也是飞快。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测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精准,明确的知道当前要发展什么,要做什么准备。
而此时的世界各国,面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依旧被时代的迷雾所笼罩,并不能清晰的预判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模式,以及战争规模,还有战争科技等方面,也不如中华民国来得清晰。
而在大工厂方面,此时的中华民国依旧在疯狂的制造军工生产线,大量的流水线设备被制造了出来,尽管暂时还没有投入使用,然而战争一旦爆发的话,就能迅速投入生产。
在造船方面,不仅在朝鲜布置了大量的舰船产能,同时中华民国的各个造船台也已经重新恢复,并且还在陆续修建更大的造船台和船坞。
造船厂星罗密布一般的聚集在山东、江浙、福建一线,以及辽宁、朝鲜一线。各种配套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军港也在沿海各地到处修建。
同时形成了以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为一线的外围海上防御圈,大量的空军基地和防空阵地分布在此处,以此来保护经济发达的华东、华南沿海地区。
这意味着,就算是战争失利,中华民国也能够保住工业产能,进而立于不败之地。大工厂的条件也已经具备,并且有足够的保护能力。
大实验室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中华民国此时上千万人从事科研相关活动,所能动用的人力物力庞大到让其他国家绝望。同时在科研方向上也极为清晰,这些年下来培养出来的高尖人才也已经不缺。
各种条件都已经具备。
不知不觉之中,中华民国的老百姓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个国家的军事气氛,开始变得无比浓烈。
在学校之中,已经开始重点宣传‘化外蛮夷’的概念了。意思就是不要把化外蛮夷当人看,只有打败了化外蛮夷,才能够使得中华民族长治久安。
同时在教育中,加强了军事训练。
这意味着,未来将有大量的年轻人将要扛枪走上战场。
交通方面,中华民国的高速公路已经陆续通车了好几条,在铁路上也完成了彻底的优化,而商船的数量也在增长。
这是一个很反常的现象,因为经济刚刚开始恢复几年的时间,这个时候根本用不上那么多的商船。但是中华民国却是开始提前制造大量商船,这显然是为了在战争到来的时候,能够拥有现成的运输力量。
就在此时,德国和美国也是蠢蠢欲动。
德国容克财团没有一天不想着要把罗斯柴尔德财团拉下霸主的宝座,美国财团也无时无刻不想着要摆脱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掌控。
而眼前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根基已经出现了动摇,他们的大本营英国已经不再是世界霸主。尽管还挂着这个名号,但首先在亚洲地区,已经先被中华民国给不断打脸。英国已经不能称之为世界霸主,现在只能说是欧美霸主,而且还是名义上的欧美霸主。
英国已经衰弱了,尽管依旧存在一些底蕴。但是在工业时代的发展下,已经只剩下被碾压的份了。
也正是因为世界失去了霸权,一场动荡的世界大战将要不可避免的爆发。
这就像是一个国家,必然会有一个统治者。当一个统治者完蛋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争夺的战争。
此时的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分割状态了。
一个世界霸主倒下了,必然会有国家为了这个地位而发生争斗,战争也就必然将要降临。
美国此时看上去很平静,也没有开始备战什么的。但是美国财团蠢动的心情已经很明显了,当一个人已经不用为钱而发愁的时候,那么他们的梦想和追求将是什么?
第一个自然就是长生不老,试图追求永生。第二个就是追求霸权,让没有其他的势力可以威胁到他们的财富和权力。
美国有天然的战略优势,以及庞大的国土和资源,还有不少的人口,已经具备争霸世界的可能。
不过横在美国争霸世界霸主面前的一块大石头,毫无疑问的,就是中华民国了。
中华民国此时取得亚洲霸主地位,羽翼已丰,不管中华民国如何掩盖经济数据,其经济规模成为世界第一,工业规模的世界第一,工业技术的世界第一,以及人口的世界第一,都已经让美国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对于争夺世界霸主的问题,美国财团无法回避的就是中华民国的问题。
罗斯柴尔德财团已经和中华民国妥协了,接受了罗斯柴尔德财团称霸欧美,而中华民国称霸亚洲、大洋洲的事实。
所以美国这个时候是跳不起来了,甚至是不想让德国搞乱欧洲。因此没有出现历史上那样,美国向德国输出先进技术的事情。
但要命的是,中华民国向德国输出了一些技术。
在军事设备研发上,中华民国也给德国提供了一些便利。
德国现在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战败后的德国,领土、人口都遭到了削弱,但是工业在此时却比英法要更加强大。
这个时候的德国,因为没有公平的地位,容克财团对犹太人的财团已经非常仇恨了。一场动荡,在欧洲已经难以避免。
于是乎,德国又开始了如同历史上一般,在大肆加强军备。
战争的火药味已经开始弥漫了。
备战也已经入了最后的时期。
。。。
………………………………
第439章 反殖民宣言
自从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的经济迅速从经济大萧条中脱离出来,并且在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上,超过了美国,甚至是超过了中华民国一些。毕竟德国国土小,人口也不多,总体的容易管理。
不过在个人产值上,德国还是比中华民国要地上一些,中华民国毕竟在工业技术和产业上都已经领先了。
中华民国尽管还存在小部分的劳动力利用不全面的问题,但是生产力比德国要高的,特别是农业方面,更是超出了许多。
德国经过几年的改革之后,在农业上业基本上能够满足自身需求,德国政府对农民的管理也比较深入,非常的细致。甚至是你留多少鸡蛋、黄油自己用都有规定。反正是为了提高国力,想尽一切办法了。
中华民国这没有做到德国那样的地步,因为没那个必要。
而且在农业上,中华民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粮油出口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棉花出口国,都是用机械化农业生产出来的东西,个人产值非常高。因为农业资源的丰富,根本不需要如同德国那样,精心的调节生产和供应的规模。
中华民国在农业上主要是进行宏观的调控,毕竟除了农垦公司大面积的种植区,其他的就是一些农场主,农场主留下多少农产品自己食用,那是他们的自由。
希特勒能完成这样的改革,主要也是容克财团的关系,希特勒相当于是容克财团的代言人,更像是一个公司的ceo,容克财团则像是董事会。说傀儡也不能说是彻底的傀儡,还是有要完成的工作。
中华民国和美国的总统,也基本如此。
在容克财团和希特勒的‘励精图治’之下,德国的国力迅速上升,加上大量的军备项目,消化掉了过剩的工业产能,德国的军事实力正在不断的提升。
而容克财团的野心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1935年,萨尔州经过公投回归德国。
随后又在1936年,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协定,拒绝继续支付赔款。同年又进军不可驻军的莱茵地区。并且又和意大利一起,出兵西班牙,干涉西班牙内战。
一次次的激进的最后,都是罗斯柴尔德财团一次次的妥协。
此时的罗斯柴尔德财团已经难以承受一场战争的摧残了,因为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已经失去了军事力量的支撑。
英国那落后的工业体系,加上陆地性大国的崛起,英国正在走向衰弱。
所以希特勒和容克财团的冒险举动,都成功了。德**队成功进入莱茵,成功的撕毁了凡尔赛条约,不再支付赔款,成功收回了一部分的领土。
而英法只能在罗斯柴尔德财团妥协的情况下,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对德制裁。德国在欧洲的重新崛起,已经是英法所不可阻挡的了。
英法已经进入绥靖政策的阶段。
这样的绥靖政策就想死慢性死亡,主要问题还是罗斯柴尔德财团还幻想着和容克财团和平相处。根本没有想到,容克财团会在**上来消灭罗斯柴尔德财团,而此时的德国也还未暴露出这样的倾向,只是在德国地区开始排斥犹太人,这样的局面对于罗斯柴尔德财团来说勉强还是可以接受的。
罗斯柴尔德财团还只是以为,容克财团只是想要争取到他们自己的利益,恢复到之前的那种格局,但是罗斯柴尔德财团万万没想到的是,德国的野心已经难以遏制。而且罗斯柴尔德财团对于战争的意识,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阶段,认为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可以永久挡住德国西进的脚步。
沈凝云则在持续的关注着欧洲的局势,发现此时的德国和历史上的二战前期的走向几乎没什么变化。
不过这也很正常。
不过德国容克财团相比历史上的局势还是好了很多,因为罗斯柴尔德财团此时真的不希望看到一场战争,因为中华民国已经在亚洲崛起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两败俱伤,让中华民国成功崛起。如果欧洲再乱,对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打击将难以承受。所以德国的赌博,成功率比历史上更高了。不管是吞并奥地利,还是德军进入莱茵,等等举动的背后实际上毫无风险。
“一场好戏就要上演了。”沈凝云很高兴的笑了,罗斯柴尔德财团总有不得不打的一天,因为德国人的胃口是难以满足的。
德国是一个小国家,尽管有争霸世界的野心。但是他们不会管什么中华民国已经崛起的事实,因为他们就是一个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一个缺乏生存空间的民族。所以德国必然要向外扩张的。
如此一来,德国不会管他什么大局,就是欧洲的搅屎棍了。
中华民国显然是要加一把力,让这个搅屎棍搅得更猛烈一些。这样一来,中华民国得机会就到了。
为了配合德国的扩张步伐,沈凝云决定在1927年正式发动解放的战争。
1937年5月,整治夏初,一个阳光明媚而又不太燥热的时节。中华民国的老百姓们依旧如同像往常一样,正常的上班工作,稳定而努力的建设着这个越来越强大的国家。
战争的号角突然间就吹响了。
中华民国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读了《亚非拉反殖民宣言》。
宣言前面的内容,明确叙述了中华民国的立场和原则。
“作为平等而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平等的权力。而时代的进步,也让我们正在逐渐消灭野蛮和残暴。但是亚非拉一些国家,依旧饱受帝国殖民主义的荼毒和掠夺,这是我们所有向往文明的国家及人民所无法继续容忍的局面……”
接着进入正文部分,“中华民国作为一个世界新兴强国,作为一个曾经饱受帝国殖民主义掠夺的文明国家,我们更加有责任在摆脱帝国殖民主义后,对帝国殖民主义穷追猛打,彻底消灭依旧存在的帝国殖民主义,以解放全人类所有依旧被帝国殖民主义荼毒的国家与民族。”
“因此,中华民国代表文明与正义,正式向英、法、意、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等国发出通牒,限时一个月内退出所有亚非拉殖民地。包括印度、非洲各地区,以及南美等所有被殖民的区域……”
当天,亚盟各成员国,以及非洲**国家埃塞尔比亚,正式加入宣誓行列,各被殖民地区的代表,也宣布加入宣誓。
顿时,世界震动。
。。。
………………………………
第440章 战争一触即发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他们要解放世界上所有的殖民地,中国人疯了吗?他们几乎是在向整个欧洲宣战。”
当消息传到欧美世界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难以置信。但是中华民国在宣言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一个月内,各国必须退出殖民地。
各国震动不已,特别是英国人,更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此时的英国,根本就不想打。
不仅是英国的财政有问题,罗斯柴尔德财团也不想打。
英国政府连忙和中华民国进行喊话,呼吁中华民国保持克制,不要一味的挑动战争,破坏和平。
法国就更不想打了,德国人已经磨刀霍霍了,法国人明显是感觉到了一些问题。不过法国有马奇诺防线,所以还不是太担心德国的进攻,但是法国深知以他们的国力,此时已经无力和中华民国发生战争,特别是在那些殖民地,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把握。
美国随后发布了反对中华民国解放各亚非拉殖民地的声音,这个时候的美国,还是选择和英法站在一个阵营。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一直试图和英法在话语权方面一争高下,但是因为中华民国的崛起,让美国和英法还是比较靠拢的。
这个时候的美国,不是击败了英法就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的,还有一个中华民国是美国取得世界霸主最大的绊脚石。
“我们不能让中国继续向外扩张了。如果这一次中国人解放了印度和非洲,那么整个亚洲和非洲都将被中国人所掌控。到时候中国人掌控的世界版图将最为庞大,而人口也将完全碾压欧美。工业方面中国人非常强大,到时候欧美根本无力和中国人抗衡。”美国代表在和英法进行商议的时候提出了意见。
“所以,我们必须联合起来。特别是我们的海军。只要我们的海军联合起来,吨位还比中国人要多出一百万吨。只要击败了中国人的海军,非洲应该可以避免被中国人占据的可能。”美国代表接着提议道。
“很难,中国人在非洲扶持了埃塞尔比亚,而且他们将领土扩张到了阿拉伯半岛,随时可以通过阿拉伯半岛作为跳板登陆非洲。而我们各国的海军一旦靠近阿拉伯半岛,极有可能会遭到中国人的空军的无情打击。”
“印度就更不用说了,中国人想要拿下印度,那只是无比轻松的事情。”
英法美此时傻眼的发现,一旦开战根本就没得打。印度基本上是绝望级别的,中华民国随时可以调派大量军队从阿富汗境内突入印度,印度的英国殖民军根本挡不住。印度殖民军一来没有民众支持,二来人员、物资补给困难。中华民国国防军就算是耗也能把英**队给耗死,更别提什么装备、训练,以及战斗意志、军种配合等方面的差距了。
而在非洲,中华民国当初占据阿拉伯半岛的战略意图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只要在阿拉伯半岛放几个空军部队,欧美海军就算是集中到地中海也没用,说不定到时候连苏伊士运河都过不去就被炸沉了。
如果是从南非好望角绕道,那么路途就比较遥远,补给起来比较有难度。而且中华民国只要确保陆军能够安全的从阿拉伯半岛突入埃及,就能确保解放非洲的战役取得胜利了。
中华民国胜券在握,根本就不怕什么英法美的联合,也根本就不怕他们有所准备。所以给了他们一个月的考虑时间,意思非常明显。让你龟儿子准备一个月,照样打爆你们。
同时,中华民国也可以准备一个月。
当中华民国发布了《亚非拉反殖民宣言》后,中华民国顿时举国沸腾,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即将到来。
胜,则万国来朝!
最为激动的还是那些军人,中华民国自1921年对苏、对日发动了战争过后,已经和平了16年了。
一代人都已经成长起来了。
十六年里,中华民国进行了大裁军,国防军一度被裁撤得只剩下150万。十六年,整个国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家。民生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善,通过生产力的不断更新换代、双手的努力,加上对外贸易,以及对各经济殖民地的人口红利和资源的盘剥,中华民国的民生已经是世界最好的。
对于当前的生活,中华民国的老百姓是万分满意的。社会稳定,就业稳定,财富分配较为公平,生活宽裕,比任何国家的民众所享受到的工业商品都要多,也都要先进。
这样的生活,对于很多清末走过来的人们来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就算他们如今老了,中央政府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发放养老金,全国所有老人,统一标准进行发放。
如此满意的生活,一般是不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