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战神-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因此也需要进口,不过英国有大量的殖民地,资源倒不是太缺乏。
西北政fu如果进入战争状态,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首先军用物资自己能生产,从矿产到成品,都是本土生产,财富还是在本土。只是钱跑到了工人手上,工人在战争结束后要消费,内部市场马上就可以非常繁荣,钱也可以迅速收回来。
财富不外流的同时,只要还有技术,还有人才,就算是被打得稀巴烂,也可以迅速的重建。就如德国打了一战,又打了二战,后来依旧是发达国家一样。
西北政fu相比德国来说,还有两个重大优势。第一,资源丰富。作为一个大国,尽管有些资源较为缺乏,但在当前的工业规模下,那些缺乏的资源还是够用的,如石油、铁矿等。另外中国有大量的稀土,高级军工品不愁没有原材料。
第二,中国有四亿人口,就算是伤亡个几百万人,依旧无法对中国造成伤筋动骨的创伤,不似德国那样,打着打着兵力不够了,资源又不够了。
沈凝云分析了西北的优势后说道:“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战争的东风,让西北进入战时生产,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让军工业和基础设施疯狂扩充,进入高速的建设时期。相比之下,俄国的管理粗放,而且十分**不得民心,军工业方面虽然有,但却被罗斯柴尔德财团所掌控,一打起来俄国就无法收回他们投入的资金。不似我们有本土财团可以在战后通过商品生产等方式将资金收回。所以俄国在英法不支持的情况下,动员个两百万大军就已是最大的极限了。加上他们如果要进攻西北,后勤补给也比我们要拉得更长。我们就算是动员300万兵力也是有足够的能力的。”
“以我们的军工生产能力来说,确实没有太大的问题。”赵维书点头道,“我看可以打,只要打赢了,那日后我们在外交上就简单得多了。”
“弱国无外交,确实得打。”沈进文也同意道。
“那就打,让老毛子知道我们的厉害。”张奎发兴奋的说道。沈凝云继续说道:“只要打赢了俄国,我们就可以向西扩张。西边的中亚细亚地区有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如果能够收复西域地区,西域首先有很丰富的农业资源,这一块现在被称之为突厥地的地方,如果全种上粮食可以养活十亿人口。同时还有大量的铁矿、铜矿、煤矿、石油等资源。如果再往南,我们可以将手伸到波斯去。波斯的石油资源就非常丰富了。如果再把手伸长一些,就能够染指阿拉伯半岛,那里有世界上储量最大的石油,现在还未被西方人发现。”
“这些地区的回报率是非常高的,尽管短期内需要很多投入,但是对于整个民族来的长期利益来说,却是无比巨大的。而且我们需要一个可以移民的地方,关内人口众多,能移民的地方无非就是东北地区了,但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可以不惜代价拿下这里。不过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我们这次如果与俄国人继续打,只需要拿下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就行。向南我们要延伸到波斯边境,为我们日后染指中东做好准备。”
沈凝云的分析让张奎发他们坚定了向西扩张的决心,此时的中国最好的扩张方向就是向西。
向北扩张虽然也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源,但是西伯利亚地区太过寒冷,开发起来需要时间,也吸纳不了多少移民。而且西伯利亚地区尽管很大,但是俄国在那里也只是在铁路沿线有移民,要攻占那里的话,只需要沿着铁路打过去就可以了,相对简单的同时又涉及到了外东北、库页岛等敏感地区,容易把日本牵扯进来。
而向西不同,后世的哈萨克斯坦,也就是旧唐西域地区尽管冬季也比较寒冷,但情况却好得多。而且有农业基础,也可以在那里发展工业,是最理想的扩张方向,同时那里也是昔日中国的领土,收复西域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
第146章 积极的战争准备
西域旧地,这个名字还有几个人知晓?曾经的中国,汉族遍布西域,但是随着战乱与唐代之后各朝对西北寒苦之地的抛弃,这里的汉族生存空间被不断的压缩,大部分死于异族屠杀。
这块曾经属于汉族的土地,此时早已成为民族杂居地区。而出了新疆,则基本上全是异族了。
西北政fu将目光瞄向西域,主要是时代的变化,昔日的寒苦之地,变成了资源丰饶的地区。至于地域广袤难以管理的问题也不再是问题,铁路与无线电通信解决了这些问题。
向西扩张,将成为西北政fu主要的对外扩张方向,是重中之重。要想向西扩张,首先就要打败俄国。
不管是现在的俄国,还是未来的俄国。
蒙古中俄战争,西北军是给了俄国一个教训,但是二十万兵力的损失对于俄国来说远不能伤筋动骨。
只能说是让这头毛熊撞了一头包而已。
西北军凯旋而归,但是西北却未结束战时生产。只是在大年初一放假了两天,这两天的假期是西北军民最为兴奋的一个假期,因为国防军在蒙古击败了俄国。
西北政fu作为一个完成辖区内工业化的地方政fu,本身工业实力就已不逊色于俄国,加上人口不比俄国少,资源尽管没有俄国多,但本身这个时代的工业所消耗的资源也不大,所以这差距没什么区别。加之后勤补给距离有优势,西北政fu此时一点也没有给俄国留面子的意思。沈凝云回到兰州,再次在媒体面前宣称俄国不堪一击等言论。
这样自大的言论,即在内部振奋了军民士气,同样也激怒了尼古拉二世。
更让尼古拉二世怒不可遏的是,西北国防军悍然将唐努乌梁海的俄国移民驱逐出境,摧毁了俄国在唐努乌梁海地区建立的殖民据点。
接着西北军沿新疆一路向北,与唐努乌梁海相连,以山脉为屏障,形成了一条占尽地利的防线。
首先新疆一段,由于山脉存在,也就只有几个不到三十公里宽的入口,西北国防军军只要在这些通道上构筑上几条坚固的防线,只要后面有足够兵力不断补充,这里固若金汤。
再往北,一条山脉将新疆与蒙古分隔开,交通不是很便利。但是从哈密地区可以修一条公路或铁路到唐努乌梁海地区。唐努乌梁海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而盆地的山脉一直延伸到了贝加尔湖。
相当于西北军国防军如果切断西伯利亚铁路,就可以利用天然屏障构筑一个超长防线,而且贝加尔湖都将成为这道防线的一部分。
再往北,俄国没有铁路,气候又寒冷,就算是从贝加尔湖东北部绕过去,也无法绕过去多少兵力。而且绕行后,还要超越蒙古才能对西北本土地区构成威胁。
天时地利人和方面,西北政fu占了地利,也占了人和。
至于天时,如果爆发大战,对西北政fu来说利大于弊,正好可以让西北政fu形成庞大军工业,从而满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火出口。等于说西北政fu顺应了天时,但是俄国却是违背了天时,俄国一旦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旦贸然参战,后果将会更惨。
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占据,就算伤亡几百万都问题不大的西北政fu,以有充足的底气与俄国大战一场,以谋求更多的外部利益。
西北政fu的态度强硬,也让英国与法国十分担忧。此时英法正在积极调停,希望俄国不要继续进行这场战争。
至于蒙古,既然打败了,那就应该把那块地方交给西北政fu,没俄国什么事了。
尼古拉二世却是咽不下这口气,一方面向英法表示愿意接受调停,一方面却向西北政fu狮子大开口,索要高达五亿两白银的赔款。
调停谈判中,俄国表现出来的嘴脸,好似他们才是战胜方,而西北政fu才是战败的。对此西北外交官卢旭断然拒绝了俄国的赔款要求。
同时西北政fu立即大肆宣扬俄国的无耻,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不管同情不同情,起码理先占着。尽管西北政fu要挑起这场战争,但如果能让各国觉得是俄国悍然挑起更大规模的战争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样一来,英法也就没办法以此为理由,用出口等方面的软肋来威胁西北政fu。
沈凝云回到兰州后,立即前往飞机制造厂,主持研发新型轰炸机。
此时西北政fu需要一种性能好,价格低廉的轰炸机。蚊式轰炸机成为了首选。
蚊式轰炸机是木构飞机的巅峰之作,是英国二战时期所使用的轰炸机,性能非常出众,首先是造价低廉,再则蚊式轰炸机速度快,生存能力强,而且载弹量也不错。
或者说木构飞机的成就还可以更高,但是金属飞机的发展,使木构飞机的复兴被扼杀了。
此时的西北飞机制造厂在金属飞机方面的技术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但是西北此时的钢铁看似充足,但如果进入大规模的战争状态,钢铁就要省着用了。
首先造船业需要不少钢铁,不过最为消耗钢铁的是汽车制造业。西北汽车生产规模不断增长,光是货车的生产规模,此时已经疯狂扩张到了每年上百万辆。消耗的钢铁是几百万吨。
加上铁路、公路、机械制造等方面所消耗的钢铁,已经将钢铁产能消耗得差不多了。
尽管现在钢铁产量在迅速增长,但是汽车产量也依旧在不断的增长。西北财团在汽车、农机方面有大量的需求。
在飞机制造业方面,金属飞机暂时就不大规模生产。而且俄国现在也没什么飞机,因此也不需要金属飞机。而且金属飞机一开始的性能也比不上蚊式轰炸机,所以还是用蚊式轰炸机更划算。
要造出蚊式轰炸机,发动机技术必须过关。同时木构技术方面也必须过关,蚊式轰炸机所用的是‘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这种结构的木头强度更高,重量更轻。
在发动机技术方面,这个领域一直是西北工业的优势所在,也是西北工业的核心技术,因为这是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工业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就包括发动机技术。
西北的发动机技术已完全可以造出蚊式轰炸机所需的动力。蚊式轰炸机是三发动机结构,动力分在三台发动机上,实际上对发动机的要求也不是太高。
只要能满足动力方面的需求,蚊式轰炸机的时速可以达到403公里,而最大航程可以达到2000公里,载弹量1000公斤,甚至更多,就算是装上3000公斤的炸弹,也依旧可以起飞。
2000公里的航程,使蚊式轰炸机可以具有900公里左右的作战半径。
这样的作战半径,在当前的战争模式下,是非常够用的了。甚至已是战略级的玩意了。
而且蚊式轰炸机的生产用的是木匠,这意味着西北政fu不需要去建设生产线,而在木匠方面,中国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无法像金属飞机一样进行工业化生产虽然在工业时代是一个严重的缺点,但此时西北政fu要建设的生产线规模庞大,能少建设自然是更好的,而且中国到处都是木匠,可以说是世界上木匠数量最为庞大的国家,而且也是技术最好的国家。只要有足够的木匠,迅速就可以形成足够的产能。
蚊式轰炸机的技术此前已经在攻关了,沈凝云亲自主持后速度大增,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将第一架蚊式轰炸机制造了出来。
试飞之后,各项性能良好,比现装备空军的轰炸机数据高出一大截,特别是在速度方面,比战斗机都要快。相当于这种轰炸机,没有什么飞机能追得上。
蚊式轰炸机就是超时代的产物,速度比大部分飞机高出一倍。因此蚊式轰炸机不需要加装任何防御武器,光是速度就可以保障安全。
“以最快速度,先造个一千架出来。”沈凝云直接向飞机制造厂下了订单,军方非常需要这批轰炸机。
沈凝云接着同时还参与了飞机制造厂的金属飞机的攻关,铝合金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接下来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技术难关了,只是工业化生产流程方面需确定下来,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不过现在西北军有了蚊式轰炸机,对金属飞机的需求暂时不大。不过金属飞机是未来的主流,当中国工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工业化生产的金属飞机就比木构飞机更好用,因为生产速度更快,而不是用木匠去制造飞机。
俄国方面此时在准备战争,沈凝云这边同样也在为战争做着积极的准备。
首先是研发性能更高的轰炸机,接着向拖拉机制造厂订购了五百辆战车。
战车,这是西北陆军的杀手锏,轻易不会使用。因为这东西能够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而西方人互掐是最符合中国利益的。所以让西方人打长久的消耗战是让是沈凝云喜闻乐见的事情,而战车的出现将打破消耗战。
沈凝云向拖拉机制造厂订购的五百辆战车的性能已经非常不错了。西北履带式拖拉机制造厂成立已经有些年头了,这些年履带式拖拉机在国际上销路良好,每年都有许多订单,因此拖拉机制造厂在履带制造技术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同时还有制造经验也是最丰富的。
加上西北的合金技术已经开始发展,低合金钢开始进入较大规模的使用,因此履带质量是世界各国中最好的。发动机技术也是最成熟的,因此西北拖拉机制造厂生产出的战车性能很高。
加上设计思路先进,第一款定型生产的‘01式无畏战车’,性能很是优良,最大时速达到每小时65公里,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战车的龟速来说,这样的速度极为恐怖。而且爬坡能力强,持续行驶距离达到400公里,唯一的问题就是装甲较薄,但在这个反战车武器基本上等于零的时期,这个问题不是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装甲方面没有设计得太厚,从而换取更好的越野能力及机动能力。
01式无畏战车有一门75mm滑膛炮,威力很大,可发射杀伤性霰弹,也可发射穿甲弹,并且采用炮塔式设计,同时装备三挺重机枪,其中一挺重机枪是装备在炮塔上的高射机枪,不过目前没什么防空的必要,因此高射机枪安装的还是7。92mm口径的重机枪,也具备一定防空能力。
因为是民国1年定型生产,因此命名为01式。
俄国方面,尼古拉二世的下令修建通往突厥地(哈萨克斯坦,西域旧地)的铁路,同时俄国也开始进入兵力动员阶段,并且开始向突厥地调动兵力和作战物资。
就在中俄双方都在积极备战的时候,沈凝云的婚期也到了。
………………………………
第147章 俄国宣战
1912年3月,蒙古中俄战争已过去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期间,西北政fu未解除战时生产状态,整个西北除了春节放了两天假期,以及元宵节放了一天假期,其他时间全在紧张的大生产、大建设。
一个月,西北政fu疯狂动员了将近100万的兵力,这些动员起来的士兵多数参加过民兵训练,具备一定基础。
动员到这个状态,西北政fu已处于极限状态,不是兵力不够,也不是钱不够,更不是武器弹药不够,而是基层军官不够。
西北国防军尽管成军十二年,培养了十二届军官,但是此时180万的兵力,还是缺乏一些基层军官。
不过这不要紧,可以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就算是代价稍高,但以中国的人口规模,根本不怕死人。当然这也不是要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西北政fu还是扩充了西北军事学校陆军讲武堂的录取人数。
同时十二年的陆军建设过程中,大量原先还是文盲的士兵在军队中学到了文化。西北军校陆军讲武堂立即开设陆军速成班,将一大批表现优异,并具备文化的基层士兵选入讲武堂进修。
对于陆军来说,普通士兵可以不专业,只需要能开枪,并具备基本的作战技能,甚至是训练三个月就可以上战场。但是军官一定不能够不专业,军官必须具备战术指导能力。
陆军的技术性,主要还是战术方面。只要有专业军官进行战术指导,在战争扩大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对方士兵同样也是比较业余的,双方都半斤八两,这时候就是比军官素质以及装备、后勤。
只要打上几次战争,这些不够专业的士兵就可以成长起来了。主要也就是战场经验的积累。
上百万的新兵,动员起来后立即进入了强化训练。
每天训练所消耗掉的子弹就高达2000万发,一个月的子弹消耗高达6亿发,也就是西北军工业也才能支撑如此疯狂的实弹训练。
西北军工业走的流水线生产模式,经过多年建设,以及军火出口,积累了大量产能,加上中俄蒙古战争一开始,西北集团向德国订购了大量的生产线零部件,加快了西北军工业的建设。
西北军工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加,此时一天所生产的子弹高达3000万发,而且还有十几个弹药制造厂的生产线正在建设当中。
蒙古战略铜矿开采基地也在加班加点的建设,铁路则以飞快的速度向铜矿开采基地铺设。
拿下蒙古,西北政fu基本上不缺什么铜矿了,弹壳原材料不是什么问题。加上回收弹壳,基本上不缺铜了。
通往唐努乌梁海的铁路和公路几乎是二十四小时轮班铺设,一个月的时间内就修好了一半路程。西北国防军沿着唐努乌梁海的山脉,构筑了前后三条防线。这里的地形基本上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水流冲刷出的通道一封锁,敌人很难冲进去。而且不用多少兵力就能将防线构筑起来。
西北国防军主力在新疆中俄边境也构筑了三道防线,并且修建了坚固的地下工事,还在防线后方修建了机场。同时还修建了十几处大型武库,铁路正二十四小时向新疆中俄边境输送作战物资。公路的运输能力同样也被动用了起来,不过更多的汽车则在参与生产,因此只动用了军方汽车进行运输,西北集团手上的大批民用汽车还在紧张的进行生产建设运输。
俄国方面,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此时已经向中俄边境集结了八十万兵力,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俄国的常备军力也就是100万左右,被西北军歼灭掉了20万,还剩下80万。俄军与西北国防军的常备兵力都是半斤八两,但是在预备役方面,俄国高达300多万,这却是西北国防军无法相比的。
边境局势已经非常紧张了,随时都可能爆发大规模的边境战争。
不过在此时的西北,因为沈凝云的婚期到来,所以在紧张的局势中却带着喜气。沈凝云与赵慕菱的婚礼定为3月5日,备受全国人民的瞩目。
与此同时,********的第一届国会大选正式展开。
全国各省的旅馆、妓院为此生意兴隆。1911年中国各省税收都未上缴中央,而是被地方政fu截留。年底********临时中央政fu成立,这些钱自然也是追不回来的。而此时各省竞选人员的钱,很多都是各省的税收。
一通花天酒地,再买些军火,又贪污一些,这些钱也被就被败得差不多了。因为此前辛亥革命时期局势混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此时的国会选举,就是为了先确定各省的参议员、众议员,然后再选举总统、副总统,从而组建正式的、合法的中央政fu,接着将各省税收收归中央。
这次国会大选,各省参议员、众议员数量,根据西北政fu提议,将以人口及经济两个方面来进行确定。
之所以要在临时约法中定下这样的规定,自然是为了能让西北自治政fu能够向国会安插更多的人。
西北自治政fu地位超然,特别是在蒙古对俄战争的胜利之后,已无人敢质疑西北自治政fu一边自治,又要插手国会。
西北改组为九省,绥远、察哈尔合并为漠南省,外蒙更名为漠北省,外加热河、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外加华东浙江、福建、上海。西北政fu总计十一省、一市的格局。
外加西北政fu通过扶持孙俊平担任四川都督,掌控的地盘达到十二省。
关内地区,也只有十八省,加上东三省,未被西北政fu所掌控的地盘还有十六省。也就是说,如果只算人口的话,西北政fu能向国会安插的参议员、众议员只有不到一半。但是加上经济的衡量方法,那么向国会安插的人手就可以超过一半。
参议员选举很简单,也就是各省参议员中选出,西北政fu掌控之下,参议员谁当都是一句话的事。因此向中央参议院安插参议员是最简单的,只要内部名单发一遍,然后什么问题都解决。
相比之下,众议员的选举就麻烦一些,但也就是发名片。名片一堆印刷好,然后发到一个个选区,甚至是西北政fu选定的参议员都不用出面拉票,下面自然会运作好。此时西北到处都是战时生产,哪有时间去配合中央搞什么民主选举,直接西北政fu选出一批众议员,然后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