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赋-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需要聪明人,但是他只需要听话的聪明人,胡烨对他来说,好像有些聪明过头了。

    朱允炆的大吼将小强惊醒了,发现竟然有人拿剑指着自己的大哥,那怎么能行,就算你是皇太孙也不行。

    所以小强猛地朝着朱允炆扑了过去,已经接近成年的身体,看上去已经很彪悍了,咬死好几个倭寇就是证明。

    不过在小强扑到朱允炆身上之前,胡烨叫停了它,这是自己跟朱允炆之间的事。

    公输己也没想到胡烨的反应这么强烈,竟然将澎湖的事情搬了出来。同时,他的脚下也动了动,如果朱允炆真的要动手的话,他必须得要救下胡烨。

    “殿下,你要三思啊。”

    云子宸也凑了上来,如果说以前他对胡烨是鄙视的话,这次就是真正的佩服胡烨了,这个时候竟然敢拿澎湖岛的事说事。

    他也不笨,哪里会不知道朱允炆的考虑。

    他也很想劝朱允炆略过这件事,但是他没有那个勇气,对于朱允炆,他有一种莫名的畏惧,就像是与生俱来的。

    “殿下,天亮了快两个时辰了,如果你要继续找,我可以让小强去帮忙,但是我们会继续困在这里。或者你要杀这个老头子,我也可以帮忙,我这玩意杀起人来,一点也不比你的刀慢。但是如果殿下要离开这片丛林,就得要抓紧时间了,如果天黑之前赶不到官道,就会在丛林里多待一天。”

    胡烨一边抚摸着小强,一边对着朱允炆说道。(未完待续。。)
………………………………

第四二二章 丛林里的猴子

    大军最终还是开动了,没有继续找那些消失的土着,这是朱允炆下的命令。

    胡烨摸了摸额头上的冷汗,说不担心是假的,历史已经给自己开了很多玩笑了,鬼知道他还会不会再开一个玩笑。

    小强有些敌视的警惕着朱允炆,刚才那朱允炆差点就把他大哥给杀了,这种人要敬而远之。

    胡烨摸了摸小强的头,人与人之间的心思太多,哪里有小强的心思纯粹。在小强看来,跟自己作对的都是坏人,这就是他的是非观。

    但是自己呢?胡烨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坏人了,但是看了看尔天的眼神,貌似在这个老头子看来,自己应该不是一个坏人。

    “小兄弟,我没有看错你啊。”

    走在大军前面,尔天小声的对着胡烨说道,他现在正带领着朱允炆的部队离开丛林。刚才在跟胡烨对峙了一阵之后,朱允炆就下令停止搜索,全军开动,看样子是不会找他那群族人的麻烦了。

    胡烨白了尔天一眼,这货就跟公输己穿一条裤子,搞这么大一件事,还让自己来收拾烂摊子,搭理他才怪了。

    “胡院长,殿下问你那老东西又在说什么?”

    云子宸凑了上来,经过刚才的一番对持,云子宸对于胡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言语之中也多了一丝客气,在他看来,或许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也想要这种心态,但是已经找不回来了。

    “他说他感谢殿下的宽厚仁慈,将来一定是一个大大的正人君子,会带领大明朝走向辉煌的未来,统治整个世界。”胡烨随口说道。

    云子宸的脸色变了变,他知道胡烨在生气,但是不知道生谁的气。

    不过这个不是他该关心的。他现在想的是,回去怎么给朱允炆回答,他知道胡烨说得全是气话,这要是原原本本的汇报给朱允炆,鬼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看着云子宸走回去,尔天小声的问胡烨,“小子,你刚才说的什么?”

    “我说老头子没一个是好惹的。”

    胡烨翻了翻白眼,就不再打理尔天,这厮也是活了一百岁的人了。在这丛林里就跟一个小伙子一样,上蹿下跳的,连军队里的士兵都赶不上。

    尔天嘿嘿一笑,他知道胡烨在生气,但是这是他跟公输己商量的结果,就让胡烨自己生闷气去吧,自己还是带着这些军队早点走出丛林,或许那朱允炆在离开的时候,会带走他的性命。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的族人已经安全了,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看着眼前年纪相差了八十多岁的俩人,公输己摇了摇头苦笑一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公输己突然脸色一变,猛地一挥手,在脑后抓住一个东西。看样子很像是暗器。

    正当公输己准备回敬回去的时候,却突然间愣住了,因为他发现这个朝它释放暗器的。竟然是一只猴子。

    这一幕也让胡烨看见了,然而他比公输己更吃惊,因为这只猴子他见过,就在他们刚刚进入丛林的时候,这只猴子就出现过,没想到十多天过去了,这只猴子还跟着他们,不愧是灵长类的动物。

    小强怒了,不是说了你丫再跟来,老子就要咬断你的喉咙么?敢这么无视我,你丫今天死定了!

    于是小强撒腿就朝着那只猴子跑了过去,但是跑到树底下之后,就无能为力了,它不会爬树啊!只好朝着树上的猴子呲牙咧嘴,样子极为凶悍。

    朱允炆自然也是注意到这一幕了,但是一见只是一只猴子,也就没了兴趣。

    “老钱,拿弓来,老子今天不把它射下来,我就不姓胡!”

    胡烨怒了,这猴子之前总是挑衅自己,这次怎么着也要把它给收拾了。

    但是那猴子的速度很快,胡烨的箭术又是一般,根本就射不到,连一根毛都没摸到,反倒是让那猴子给嘲笑了一番,自然是引起一众士兵的嘲笑,给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增添了一丝愉悦。

    士兵笑得越开心,胡烨就越不爽,就要让公输己动手将那猴子给拿下,算是这次对自己的补偿。

    但是公输己脸皮很厚,将昨晚的事忘得干干净净,还说自己不会跟一只猴子计较,然后就随着队伍走了。

    “妈的,都是一些老不死的!”

    胡烨唾骂了一声,一想到自己竟然对一只猴子毫无办法,气就不打一处来,再看了看那猴子朝着自己撅屁股,胡烨更是怒火中烧,随手一摸腰间的燧发枪,他就不信这猴子还能躲过这玩意的子弹。

    本来他是不打算用燧发枪打动物的,但是今天这猴子欺人太甚了,不弄死他怒气难消啊。

    “小子,杀不得!杀不得!”

    就在胡烨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楼英的声音响了起来,让胡烨将燧发枪收了起来。

    “杀不得?为何?”胡烨就恼了火了,一个猴子跟自己作对也就罢了,你楼英怎么也跟着掺和。

    “小子,还记得我跟你说的那个猴子么?”楼英有些兴奋的说道。

    原来楼英也不是第一次见那只猴子,一看到它,就认出它就是当初跑到青天书院去的那只猴子,那只让他以为人类是由猴子变化而来的猴子。

    “什么?你说你的那个图,是这只猴子画的?”胡烨也是一愣,不会自己见到了什么跨时代的动物吧?难道这厮也给自己一样是穿越的,只是穿越到了猴子的身上?

    “不错啊,我倒玄武湖找了十几天没找到,没想到在这岭南竟然遇见了,真是天大的缘分啊。”楼英兴奋地几乎就要跳起来了,还指着萧九贤的鼻子说道,“萧老儿!你现在知道你的错误了吧!以为当初赢了我一局象棋就不得了了?现在还不给我认错?”

    “不就是一只猴子么,丛林里到处都是,你凭什么说这就是那只猴子?”萧九贤自然不会认错,不然他的老脸往哪里搁。

    就在他们争论的时候,那猴子也仿佛是发现了老朋友,在树上摘了两个果子,朝着楼英和萧九贤扔了过来。

    那楼英也不闪躲,被一只猴子打还这么兴奋的,估计全天下也就他这一份了。

    那猴子兴奋的叫了好久,这才荡着秋千跑了,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小子,你现在知道我没有错吧。”

    楼英有些兴奋的拽着胡烨的胳膊,不像是一个老头子,更像是一个希望得到大人肯定的小屁孩,但是胡烨都不过是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小娃娃,哪里能给他肯定。

    再说了,这楼英的结论虽然是对的,但是对着现在来说,那就是重磅炸弹,而且是有悖常理的歪理,被抓起来浸猪笼都是小事。

    所以胡烨自然是不能同意楼英的话,还是等自己的青天书院改变了大多数人观念,在提出这种论调吧。

    “楼先生,我看你是跟倭寇待久了,脑袋出了问题,那不过就是一只猴子罢了,没有什么特别的。”

    胡烨摇了摇头,并没有给楼英想象中的肯定,带着小强赶了上去,还要在天黑前赶到官道上去呢,时间耽误不得。

    不过胡烨心里却对那只猴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相信楼英会说谎,也就是说那幅图真的是这只猴子画的,要怎么样的猴子才能画出那样的画?

    “哈哈,楼老儿,我就说你是错的吧,连那小子都不同意你的看法,你就乖乖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吧。”

    萧九贤得意的笑着,他最喜欢看楼英出糗,特别是被他气得吹胡子瞪眼的时候。

    “哼,总有一天我会证明你们都是错的!”

    楼英咒骂一声,然后也跟了上去,还不时的回头,看看那只猴子会不会再出现,不过让他失望的,那只猴子再也没有出现过。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太阳也快要落山了,众人的眼前也渐渐出现了一条蜿蜒崎岖的大路。

    虽然说是大路,但是也就比丛林里面的路宽一些罢了,最多能够容纳四人同行,这就是镇平县的官道。

    见到了官道,在丛林里跋涉了十几天的士兵,一个个兴奋的叫了起来,将丛林里的飞鸟全都惊起了,在落日的余晖下飞翔,看上去也别有一番意境。

    官道到了,尔天就没有什么用处了,也到了处理他的时候了,要怎么处置他,自然是只有朱允炆说了才算话。

    “殿下。”

    云子宸来到朱允炆的身边,小声的提醒着,因为朱允炆好像在想什么事情。

    朱允炆晃了晃神,来到尔天的身边,再看了看旁边的胡烨,这才开口说道,“告诉他,我不是因为他不怕死才不杀他,是因为他是我大明朝的子民,让他回去将我那些士兵全部厚葬了。”

    说完,朱允炆就带着大部队走在了官道上,只要上了官道,借着月光就能赶路,说不定还能在深夜之前,赶到镇平县的县城,到时候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胡烨一五一十的将朱允炆的话转达给了尔天,然后加上了自己的话,“老先生,你这个年纪,就该颐养天年了,就不要出来祸害我这种小人物了。”

    说完自己的话,胡烨也跟上了队伍。

    公输己对着尔天点了点头,也大步走了起来。

    尔天回味着胡烨的话,低声咒骂了两句小狐狸之后,就朝着丛林走去,是该去看看自己的族人了,看来这个世界还不是那么坏。(未完待续。。)
………………………………

第四二三章 广州行

    天色已经暗了,天上的月亮就显得格外显眼,距离镇平县县城还有一段距离,朱允炆已经派人去通知镇平县的县令了,准备好热菜热饭,在丛林里待了十几天,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至于那离开的尔天,朱允炆就当没看见过,也没有人提,更不会有人提起在丛林里挂掉的士兵,只有仓宫实仁会叹息那些给明军探路而死掉的倭寇,他觉得他这个太子当得窝囊啊。

    黑夜行军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只有官道两旁树林里那些布谷鸟的叫声,能够带来一点声响,毕竟在丛林里走了一天了,都已经够累了。

    不过有一个东西的出现,却是引起了众人的兴趣,因为好多人都没有见过,而且那玩意是从天而降的。

    本来军队里有士兵以为是倭寇来西,纷纷举起手中的弓箭就射,非得要把天上那玩意射下来。

    结果那些士兵一个个被朱允炆揣进了旁边的水沟里,那是大明朝的利器,让你射下来了还得了?

    胡烨没想到朱元璋的人这么快就掌握了热气球,看样子明朝人接受新东西的速度还是挺快的嘛。

    “殿下,可算是找到你了。”

    热气球着陆之后,跳下来三个士兵,恭敬的跪在朱允炆的面前。

    “你们回去告诉皇爷爷,就说我没事,我会敢在年前回去的。”朱允炆摆了摆手,让那几个士兵站起来。

    他知道这些人是他皇爷爷的人,不然还有谁能够掌握热气球这东西?那可是被他皇爷爷列为国之重器的东西。

    胡烨看着又慢慢升起的热气球,心中却是叹气一声,或许现在被视为国之重器,要不多久,就会变成士兵的噩梦,就连他也不知道把这玩意弄出来是福还是祸了。

    “小子。等回了南京,你得给我造一个这玩意,现在机关鸟上不了天,但是老夫却想上天看看。”公输己看着慢慢消失的热气球,带着一丝羡慕说道。

    胡烨翻了翻白眼,显然对于公输己和尔天联合坑自己的事,他还没有忘记,让我给你造热气球?美得你!难道不知道这玩意已经成了军事物资了么?想要玩?自己去找朱元璋要。

    看着胡烨理都不理的样子,公输己咒骂一声小狐狸之后,也就不再跟胡烨唠叨。还是考虑回去之后自己造一个滑翔机得了。

    等朱允炆带着军队来到镇平县的时候,已经是三更时分,但是他们进城之后才发现,里面的百姓全都没有睡,一个个在街道两旁站着,因为他们都还没有见过朱允炆这样的大人物。

    让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城外之后,朱允炆就带着一众亲卫进了城,看着周围那些看宝贝的眼神看自己的百姓,朱允炆就无奈一笑。

    确实啊。这镇平县处在岭南的偏远地方,估计这些人一辈子都见不到比县令还要大的官了,又有谁会有事没事往镇平这种地方跑呢?

    县令老早就出来迎接了,看上去也有六十好几了。当真是个县太爷。听说还是前朝的县官,在这种偏远的地方,也是在朱元璋当了好几年皇帝之后,才知道元朝已经灭了。换成了明朝。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他只需要继续当他的县令。管理好一方人员便是。

    当天晚上,县令可是将县城里好吃的东西全部都搬了出来,有好些东西胡烨见都没有见过,味道是美味极了,当然,这可能是在丛林里面吃久了干粮的后遗症,吃什么都香,没见那些亲卫的吃相就跟乞丐差不多么?

    朱允炆也好不到那里去,虽然尽量保持着皇太子的风范,但是嘴里的东西暴露了他很饿的事实。

    其间朱允炆还打听了一下那丛林里的村落,县令说那片丛林极大,就算本地人都不敢轻易进入,而且里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村落,很多都是原始部落,现在还没有开化。

    朱允炆没有打算在镇平多留,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之后,就开始整装待发,前往最后一站广州府,那里有广东都司,去见见那里的都指挥使、布政使才是这趟来广东的主要目的。

    老县令自然是极力的挽留,好不容易来这么个大人物,也要好好招待招待啊,还有县城里的百姓,一个个把自己的黄花闺女带上街头,看看能不能被这些大人物看上。

    毕竟他们这里太穷了,如果能让自己的女儿飞上枝头变凤凰该多好啊。

    一个个士兵看着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眼睛都绿了,出来好几个月都没碰过女人了,不过朱允炆不开口,他们也只敢在脑子里想想而已。

    朱允炆最终还是没有多留,吃过午饭之后,就全军开拔,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镇平县。

    等朱允炆的军队到达广州府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初了,已经进入了冬天。

    虽然广州远远北有南京那么冷,但是也不是刚出南京的时候,穿单衣就能过日子的时候了,特别是士兵身上还穿着铁甲。

    于是一路上进队都在加衣服,等到了广州府的时候,都已经穿了两三件衣服了,再套上甲胄,看上去都像是胖了一圈似的。

    其实不用朱允炆通知,广东都司的指挥使就知道朱允炆来了,毕竟这么大一支队伍在他的辖区内晃荡了将近一个月,他不知道才是怪事了。

    所以等朱允炆来到广州府的时候,都指挥使谢安,广州知府徐焕开,布政使王军都已经到了广州府外面相迎。

    排场当然不是镇平县的规模能够比拟的了,但是从心态上来讲,胡烨认为这些人见了朱允炆,并没有那个老县令那么激动,毕竟这些人都是大人物,时不时的也会进京汇报,朱元璋都见过好多次了,特别是布政使王军,前些年还见过朱允炆,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朱允炆还只是个什么都不干的小娃娃,还没有当上皇太孙。

    现在距离年底还有两个月时间,所以朱允炆是要在广州府呆上很长一段时间的,这一点几个当官的也清楚,毕竟广州乃是大明朝的南方门户,虽然在各个方面都比不上南京,但是朱允炆需要他们的支持。

    他们也都知道现在的情况,朱元璋这次派朱允炆前来,肯定是让他们支持的意思。

    为了表示支持,谢安安排了朱允炆参观军队的训练,并且让朱允炆的军队跟他的军队演练,结果是朱允炆的军队被狠狠的压制了。

    这让朱允炆重新认识了南方的军队,虽然看上去个子不高,体格也不强壮,但是无论赤身肉搏,还是刀枪棍棒,都不输于他的军队,这才明白为什么他爷爷非得要他来一趟广东。

    除了参观军队的训练之外,王军还带朱允炆了解广东的税务,不过对于这个貌似朱允炆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他发现偌大一个广东行省,上交的税务,还没有苏杭两州的税赋多,这多少让他有点失望。

    对于这个,胡烨只无奈的摇了摇头,现在岭南才开发多久啊,加上唐宋两代都是注重中原地区的开发,现在广东能够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看看那广州城,还是在朱元璋登基之后,才将东西中三城合一,广州城才有了现在的规模,不过仍然无法跟苏州城比拟,就更不要说南京城了。

    不过胡烨到不担心广州的发展,只要几年后郑和带着船队一下西洋,沿途的国家自然就会知道大明朝的存在,到时候广州就会成为最重要的通商口岸,肯定会飞速的发展起来。

    之后谢安带着朱允炆检阅了沿海的防务,虽然倭寇只是在江浙和福建一带袭扰,但是广东的防务也没落下,沿海也新增了一些卫所。

    有了泉州永宁卫的教训,朱允炆自然是重点排查了一下吃空饷的情况,发现这谢安治理还有一套,虽然也有些出入,但是一卫五千多人,基本上是满员的,战斗力也不低,难怪倭寇不敢到广东来找麻烦。

    这一查探,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朱允炆几乎是将广州的方方面面都了解了个遍,最后还想去一趟海南的,但是时间紧迫,往返一趟,怎么着也得一个月的时间,再加上回程,恐怕年底之前就赶不回南京了。

    所以朱允炆还是放弃了去海南的想法,在十二月初开始启程回京,要赶在过年前回到南京。

    在这期间,仓宫实仁每天都会被震惊,无论是广州的人口,还是沿海的防务,还是明朝军队的战斗力,都给了他一个全新的认识,再想想他们南朝的军队,跟明朝军队比起来,那就是渣渣。

    特别是广州城上那硕大的八牛弩,还有各种各样新奇的玩意,让仓宫实仁从颓废中走了出来。损失的那些手下算什么,井田二一不是带着几百人的部队到了东番么,只要自己在大明朝卧薪尝胆,将明朝的这些好东西搞回去,就用井田二一带走的几百人,复国什么的都不在话下。

    所以当他听说朱允炆要回南京之后,就显得很兴奋,一个广州城就能有这种气势,到了南京,指不定有多少东西是自己可以学习的呢。(未完待续。。)
………………………………

第四二四章 回南京

    从广州返回南京,自然是不会再走沿海一带,而是一路北上,直达南京。

    期间自然是也有州府的官员想要挽留朱允炆,这可是马上就要当皇帝的主,但是朱允炆貌似回家心切,每个州府最多停留一个晚上,只是在达到南昌的时候,多歇息了两天。

    因为过了南昌府,绕过洞庭湖,就到了长江岸,一路沿着长江走,就能到达南京了。

    而朱允炆自然是不会浪费时间,在南昌停留的两天里,参观了洞庭湖的水军,与广州府的水军对比一阵,给出了很多的意见。南昌府的知府和指挥使自然是点头称是,并且保证按照朱允炆的意见调整水军。

    这内陆水军能跟沿海水军一个训练方式么?这洞庭湖能停下多大的船?海上又能走多大的船?洞庭湖有龙卷风么?有大风大浪么?

    胡烨本来还想提一嘴的,但是看到朱允炆意气风发的样子,还是算了,免得又遭来白眼。

    路过南昌府之后,朱允炆就率领大军沿着长江南下,预计能在十二月底赶到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