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赋-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过南昌府之后,朱允炆就率领大军沿着长江南下,预计能在十二月底赶到南京。
这个时候已经是寒冬了,沿着长江走,经常就会刮来一阵阵的寒风,刮在脸上很不好受,胡烨这一路上都是缩着脖子的,还经常被公输己笑话说是缩头乌龟。
胡烨很想骂回去,但是想了想,别人管乌龟叫神龟,以前还是神兽来着呢,你骂就骂吧,反正咱也不少一块肉。要不是萧九贤那老东西把咱的羽绒服抢走了,指不定现在谁羡慕谁呢。
说起羽绒服,萧九贤就心在滴血,他上次离开南京的时候,还是在六月天,那个时候多热。哪里会想过在外面一待就是这么久,不然他就带着羽绒服出门了,也用不着现在天天跟楼英两个凑在一堆取暖了。
而且抓来的倭寇已经全部被弄死了,凝血剂的配方还是没有搞出来,这让他跟楼英都很郁闷,等于是这半年时间白忙活了,最后还是得回去在老鼠身上做实验。
过了池州府,就进入到太平府境内,眼见就要到应天府了,朱允炆却在太平府内停了下来。并且将胡烨叫了过去,说是有大事想问。
“殿下,你叫我来有何事?”
胡烨来到朱允炆的住所,有些好奇的问道。
“听说你的祖籍就在繁昌啊。”
朱允炆不紧不慢的说着,因为他们现在的驻地就在繁昌县境内。
胡烨听罢一愣,朱允炆不提,他倒差点忘记了,自己说了太多的谎言,都差点忘记了事实。自己的老家就是后世的安徽繁昌,只是现在这里属于太平府的治所。
自己也来到明朝快两年了,终于辗转来到了自己的祖籍,只是那个地方跟后来会一样么?后山还会是满山的枣树么?
胡烨不想去老家的地方看。也不敢去,他怕一去就想起咿呀学语的时候。
“怎么?难道有什么问题?”朱允炆见胡烨没有什么反映,就提醒着胡烨。
“殿下,微臣离家多年。已然记不得回家的路。”胡烨喃喃的说道。
“记不得回家的路?”朱允炆嘿嘿一笑。
“殿下,年关将至,我们还是赶紧回京城吧。”胡烨不愿提家乡的事。如果现在回去看那里还是荒芜一片,该怎么给朱允炆解释?
“你确定?”
“确定。”
朱允炆摇了摇头,看样子胡烨是不想让他去看看老家了,他也不坚持,他自然是会派人寻访繁昌的大街小巷,总有一天会搞清楚胡烨的来历。
于是在繁昌经过了短暂的休整之后,大军便启程回京,在离年关还有几天的时候,赶回了南京。
皇太孙得胜归来,这可是举国欢庆的好事,加上年关将近,南京城可谓是一片喜庆。
朱元璋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给他孙儿造声势的好机会,托着带病之身,率领所有文武百官,在正阳门外相迎。
这一切跟几个月前朱允炆出征的时候,是那么的相似,只是当胡烨再一次见到朱元璋的时候,发现朱元璋已经老了好多,脸上也爬满了皱纹,眼神不再像之前那么有神,看样子给朱允炆安排这些,已经是耗费了他太多的心神。
朱允炆骑着大马就来到了正阳门外,文武百官全部跪拜相迎,虽然以前他也能得到这种待遇,但是现在他是以得胜将军的名义,享受这样的待遇,这让朱允炆很是兴奋。虽然他只是在澎湖岛上屠杀了几百倭寇,甚至还放走了一群。
但是这不妨碍朱元璋将他塑造成一个抗击倭寇的大英雄,有这样一个大英雄继承大统,百姓们自然是拥戴,从现在护城河和秦淮河边上占满了人就可以看出来,百姓们是多么的高兴。
欢迎仪式也是非常的盛大,主角当然是朱允炆,胡烨只是当当陪衬,在百姓们欢喜之余,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无名府,公输己则是回到书院,看样子是把书院当第二个家了。
胡烨认为无名府的欢迎仪式比正阳门的欢迎仪式盛大得多,毕竟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的狗窝。
萨仁和青衣站在了最前面,半年时间不到,青衣已经是长得亭亭玉立,已经是十五岁的大姑娘了,看样子是到了待嫁的年纪了,胸部也不是那么平了,看上去也能饱饱眼福。看到胡烨回来,别提有高兴了。
萨仁也不落后,这几个月也在疯狂的长身体,而且是各个部分都在涨,有撵上青衣的趋势,或许是身体内的基因不同吧。
她们的欢迎仪式不一样,看见胡烨回来了,是直接扑了上去,给胡烨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而且是经过了一番精心的打扮,身上的香气扑鼻。
胡烨也是在青春期,体内的雄性荷尔蒙分泌正是旺期,哪里受得了这种拥抱,只是心里想着映雪,这才定下心思,带着两个丫头向前走。
来福和邹凯已经适应了无名府的生活,一个将无名府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像是新房子一样,一个将红尘照顾的舒舒服服,现在也在门前欢迎胡烨呢,只是身子骨有点虚弱,看样子是刚分娩完毕。
不过红尘还是很亲热的走了上来,照着胡烨的脸就是一阵舔。
若是别的动物敢对胡烨这样,小强肯定是冲上去就是一阵狂吼,但是红尘那就算了,跟了大哥也一年多了,算是老朋友了,它还是回去看看后院的那些破蜘蛛吧,顺便给那些茶树施施肥,这下大哥总没有收拾自己的理由了吧?
最后一个迎上来的是尹昌隆,这货的身体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弱了,看样子无名府过得很舒坦,听说当官兢兢业业,本来很有机会升官的,但是却被吏部压了下来。不用说,肯定是李新从中捣鬼。
不过尹昌隆也不在意,就算是那李新一手遮天,也总不可能阻挡他一辈子吧?而且他对于李新最大的优势就是年纪,等那老东西老死了,他才正值壮年。
走进无名府一看,还是老样子,只是种落花生的花盆不见了,是第二季的落花生已经收获了。
萨仁她们不知道种植那玩意需要什么东西,生害怕把它给种坏了,所以没敢自己种,那些可是少爷的宝贝。所以胡烨一问,她们就提出来一大袋落花生,看样子有好几斤。
胡烨很高兴,这玩意终于要成规模了,等来年开了春,往地上一种,收成就会很可观了,明年的第二季就可以拿到市面上去卖了,跟鸟生茶一起,肯定会让南京城的那些官老爷们争破脑袋去抢。
而且萨仁她们知道这玩意稀少,收获了之后,一个没敢吃,全部装了起来,这让胡烨很欣慰,捧出了好大一堆,说是拿来炒了当今晚的下酒菜。
再去后院看了看茶树,已经有人高了,只是在冬季枯萎了好多,不过还是会发出诱人的香味,正是好香料,看样子明年就应该可以采摘做茶叶了。
不过现在却可以摘来当香料,今晚做饭正好测试一下。
两只食鸟蛛已经长得很大了,已经将后院当成自己的家了,网上还有许多的鸟毛,看样子他们已经遗传了他们母亲的基因,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猎食大型动物的地步,要知道他们母亲可是吃过人的。
最后胡烨才去看了红尘的马厩,红尘此刻已经回到了马厩里,现在正在给小马喂奶。
萨仁告诉胡烨,红尘是在前些日子分娩的,小马一生下来就十分强壮,正在吃奶的它,瞥了一眼胡烨,还以为胡烨是来跟它抢奶吃的呢,发现胡烨没有那个想法之后,就继续闭着眼睛吃奶。
看样子无名府没有自己还是运转的很好,胡烨很欣慰,所以以后就算自己消失了,萨仁她们也能好好的活下去,这样就够了。
最后胡烨是回到自己的房间,拿出了好久都没有动过的明朝见闻录,这次远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记载,历史已经不是以前的历史,他要做的,就是记载一个自己眼中的历史,以供后人参考。
也不知写了多久,总之小强都已经趴在桌子底下睡着了,直到萨仁推开门叫胡烨吃饭,胡烨这才放下笔,才记录到海宁围剿倭寇。
胡烨这才发现,需要记录的东西太多,估计好几天都写不完。(未完待续。。)
………………………………
第四二五章 书院的变化
好久没有一起吃过饭了,跟萨仁她们坐在一张桌子上,胡烨感觉到了家的温暖,或许在繁昌自己没有去找,是对的,或许一开始,自己就是属于大明朝的。
“少爷,你怎么了?”
萨仁见胡烨的眼角红红的,便递过一块手绢,关心的问胡烨。
“没事没事,只是风吹沙进眼。”
胡烨用手绢揉了揉眼睛,开始大口大口的吃饭,这应该是萨仁和青衣一起做的饭,还是原来的味道,一点都没有变。
萨仁好奇了,上次见了玥玥之后,少爷也是这个样子,也是这样的回答,但是两次都没有风,更不要说沙了,为什么少爷要对自己撒谎呢?
青衣长大了,知晓了很多,夹了一筷青菜到萨仁的碗里,然后督促萨仁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老钱和小强不会客气,菜一上桌子就没停下,两个都是肉食动物,青菜只是他们的佐料,大大的鸡腿才是主食。
如此好日子,怎么可能没有酒呢,辛辣的白酒是老钱的最爱,和着鸡腿肉下酒,老钱能吃上好几个时辰。但是现在他更喜欢用炒的花生米下酒,再加上茶香,那味道一辈子都忘不了,就连小强把他碗里的鸡腿抢走了都不知道。
“胡兄,为了庆祝你得胜归来,我敬你一杯。”尹昌隆端起酒杯,对着胡烨叫了一声,看样子胡烨不在的这几个月,他也练了一番酒量。
“得胜归来?那是朱允炆的胜利,我不过就是个跑腿的。”
胡烨苦笑一声,还是端起了酒杯,跟尹昌隆来了个见底。
“少爷,俺来福嘴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要不是去年少爷将我带到无名府喂马,我不知道还要受那个掌柜欺压多少年。是少爷救我于水火之中。这杯酒我先干为敬。”
来福也端起一杯酒,直接灌了下去,让胡烨无言以对,只能喝上一杯。
如此一来,邹凯也得来上一杯,于是胡烨就得跟无名府的每个人都来上一杯。本来就没有什么酒量,六杯酒下肚,胡烨就觉得有些晕乎乎的了。
还好喝酒之前不是空肚子,胡烨还能保持清醒,花生米不断地下肚。果然要比蚕豆更加适合当下酒菜。
很快,一桌子菜就被消灭一空,老钱还用舌头舔着嘴唇,看样子是还没有吃饱,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吃饱了饭,就该要睡觉,但是胡烨硬是被萨仁和青衣架到了大木桶里,说是远行归来,要将身上的晦气洗干净。
这已经不是她们第一次给自己洗澡了。再加上神智有些迷糊,胡烨也没怎么反对,只是觉得她们把该洗的部分洗了,不该洗的部分也洗了。就跟一年前一样。
最后胡烨是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
摸了摸还有些生疼的脑袋,胡烨翻身起床,今天该去书院看看了。
青天街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医院建好了,戏院也在开始建造,胡烨的综合社区也开始慢慢成型。再加上经常有慕名而来的游客,青天街已经跟以前的偏僻街道大相径庭。
走在去书院的路上,呼吸着久违的空气,胡烨觉得心情很舒畅,还是当院长的日子舒服,鬼才去当那个什么东宫宾客。不过一想到以后还得要五天去一次,胡烨就又头疼不已。
路过的村民纷纷给胡烨行礼,不光是因为胡烨办了青天书院,让青天街有了名声,更因为青天书院让他们儿子懂了好多知识,现在好些个学生都能够输血了。
对于淳朴的百姓,胡烨自然是笑脸相迎,还是一阵嘘寒问暖,要过年了,家里的猪肉备好没,香肠有没有腌制好之类的。
百姓就喜欢跟这样的人物说话,因为别的大人物都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哪里会跟他们拉这些家常,结果一说就到了中午,胡烨不得不去学校了。
顶着暖烘烘的太阳,胡烨走进了书院,还是没有什么大变化,只是通天鼠已经不带着一群小弟在广场上读书了,那根大树桩也已经不见了,因为书院用不着起飞热气球了,所以那树桩就被阮安下令铲除了。
胡烨摇了摇头,他知道阮安的背后是谁,也懒得去理论,挖了就挖了吧。
楼英和萧九贤昨天就跟着公输己会到了书院,不过貌似现在还在呼呼大睡,没办法,人老龙头,睡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一个人,胡烨这才记起现在是午饭时间,学生们都应该再食堂。
于是胡烨只好带着小强往食堂走去,还没有到,就已经闻到了一阵香味,看样子这些学生做饭的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啊。
对于胡烨的出现,学生们都很欢喜,一个个把自己碗里的菜贡献出来,让胡烨品尝。
胡烨吃了,虽然没有萨仁和青衣弄的好吃,跟自己做的也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但是也算得上美味了,比起在岭南丛林里的经历,这玩意就是绝妙的美食啊。
很多学生都要胡烨讲讲这一路上发生的事,虽然公输己也经历过,但是他们认为胡烨讲故事的本事比公输己不知高明多少倍,这个就该由胡烨来讲。
公输己无奈的摇了摇头,就跟着张宇初去下棋了,自以为在路上跟胡烨较量的几个月,棋艺应该能秒杀张宇初了,结果还是斗得难舍难分。
李元山轻松了许多,这一下回来四个老师,他的担子就轻松多了,人一放轻松,就会显得年轻许多,李元山就是最好的证明,竟然也听起了胡烨的故事。
胡烨就开始给这些学生讲故事,从赶到苏州开始讲,一直讲到广州去,足足讲了好几个时辰。
当然,胡烨讲故事,就会有人问问题,说为什么倭寇这么不禁打呢?连小强都能咬死一群?
结果小强不乐意了,看不起狼?咱就让你尝尝狼牙的厉害。
于是小强给了那个学生一个亲密接触,尖锐的獠牙展现在那个学生面前的时候,他选择了认错,认为不是倭寇太弱,而是小强太强大。
小强这才满意的走开了,胡烨的故事他都经历过,还是去找通天鼠玩吧,半年时间不见,是该欺负欺负了。
“院长,父皇为什么要把澎湖和东番的居民撤回福建呢?为什么就让倭寇把澎湖和东番占领了呢?”
听完胡烨将澎湖海战的故事讲完,朱楹就一阵不满,澎湖和东番都是明朝的领土,为什么要让倭寇占了去?他觉得他父皇做的不对,决定下一次进宫一定要向父皇问个清楚。
胡烨知道朱楹的小心思,但是这个时候去质疑朱元璋的决定,绝对是不明智的,因为朱元璋就要挂了,他不会允许任何不安定因素,影响到他孙儿的登基大业。
“有句话叫做预想取之必先予之,你父皇这是在下一盘大棋。”胡烨还是很慷慨的夸赞了一番朱元璋,虽然那货当初迁民回去是因为怕麻烦。
“你是说父皇是想让倭寇都聚集到澎湖和东番的之后,再一网打尽?”朱楹十分的兴奋,然后说道,“我就知道父皇做的什么决定都是英明的。”
胡烨翻了翻白眼,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于是胡烨继续讲故事,当听到岭南的丛林里还有那样的部落之后,一个个心驰神往的样子,恨不能现在就去看看那些人长什么样子。
“老师,你说东番很远,如果我们做热气球,或者是滑翔机过去,是不是会更快的到达呢?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将东番的倭寇全部赶出去了。”朱楹还沉侵在对东番的意淫中,心想用热气球带着火药去东番,什么样的倭寇还敢反抗?
胡烨很惊讶,历史上的朱楹应该是个碌碌无闻的二世祖,现在却是对飞行事业很积极,而且对于领土的概念,比朱元璋这个皇帝还要强。
而本来应该好学多才的朱松,现在却是碌碌无为,难道是自己把他们给改变了太多?
“坐热气球过去不现实,还记得我刚才说得水龙王么?一旦遇到了,可没有舰船一样的海港,唯一的结果就是粉身碎骨,最后落在海里喂鲨鱼。所以你想要坐飞机去东番,还得要等几年。”胡烨打消了朱楹的想法,同时心里在想着如何改变朱松的个性,本来别人是一个前途无量的皇子,却因为自己变得默默无闻,胡烨自感罪孽深重啊。
“对了老师,张天师最近又炼制出一坨金属,我去拿给你看。”朱模很兴奋的跑开了,说是去给胡烨拿样品,因为那里面有他的功劳,因为当天掌控丹炉火候的就是他。
他认为自己已经学有所成了,就算过两天老爹烤他也不会有问题的,他的爵位算是保住了。
很快,朱模就搬出很大一块金属来,银白色的,很像是银子。
但是胡烨掂量了一下风量,根本就没有同体积的银子重,就更不要说金子了。
根据色泽和密度,胡烨大概可以判断这应该就是铝跟别的金属的混合物,很有可能经过高温煅烧,形成的新的材料。
不过密度还是太大,用来制造飞机还是不够轻。
“不错,继续努力,只要能够炼制出比这个还轻的金属,能够飞天三日不绝的飞机也就有希望了。”胡烨不想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便鼓励着朱模。(未完待续。。)
ps: 新的一卷,朱家的漩涡开始吞噬胡烨,他该何去何从,
………………………………
第四二六章 朱元璋的召见
对于书院的变化,胡烨很欣慰,以前没有自己就运转不了,现在自己离开了将近半年,书院还是那个书院,三个王爷也没有翻了天,反倒是学会了怎么做饭,跟一群泥腿子打成一片,估计现在朱元璋见了他儿子都不敢认了。
为此那三个王爷的老娘还去书院闹过,说是书院教书误人,把她们好好的儿子教得跟地痞流氓似的,好在那时胡烨不在南京,不然非得要被三个妃子吊打一顿不可。
既然现在回了南京,有些人就该要去拜会拜会了,王炜是必须去看的,那可是自己来南京认识的第一个官,对于自己中举人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陆春也不能少了,那货现在名义上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虽然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比他的官还要大。
张远也要去看看,给他说说他那老爹是如何勇猛,差点就把自己撕成了两半,得要张远赔自己精神损失费啊。
最重要的还是孔讷,听说那老家伙就打算待在南京不走了,还要终老于此。这怎么能行,自己不是答应了美琪,一定要让孔讷去淮安府看她的么?怎么着也得让孔讷动动身子啊。
结果胡烨忙活了一天,发现还是一无所成,没有从张远那里拿到精神损失费,还被张远的手下赶了出来,连老钱都挨了揍,看样子虎贲卫也不是好惹的主。胡烨还扬言要去泉州告张远的状,结果自然是又被张远一通揍,跟他老爹一个德行。
而且无论胡烨怎么劝说,孔讷也是不打算挪窝了,说是自己身体不方便,这一路北上指不定就挂了,非要让他背上去淮安府的话,就是谋杀他。
胡烨只得不停地翻白眼。你丫现在还一天喝上好几碗粥,像是快要挂了的人?不就是懒么?难道就不记得美琪之前跟你说过什么话?
“皇帝姓朱?你姓孔。”
这是美琪让胡烨带给孔讷的话,他知道这什么意思,孔讷没有理由不知道,但是现在这厮还赖在南京不走,显然没有将美琪的话听进去。
对于这种老顽固,胡烨毫无办法,只能悻悻的毁了无名府,这一天算是白忙活了。
等回到无名府的时候,又传来消息。说是朱元璋要对所有跟随朱允炆出征的人论功行赏。
云子宸封了魏阳候,这爵位可不低,要知道那厮才二十来岁,如此年轻的侯爷,估计好多人都羡慕不来。
剩下的那些士兵,基本上都官升一级,至于那些死掉的士兵,都被视为勇士,抚恤金高的离谱。害的好些士兵恨不能自己挂了,给家属留下那一笔客观的抚恤金。
基本上所有人都有赏赐,就连公输己都有一个护驾有功的名号,不过那货不要罢了。还是隐居在书院里的好。
但是就唯独没有提胡烨,就像胡烨没有跟朱允炆去过一样,这让胡烨很不爽。
他到不是想要什么赏赐,只是觉得不公平。当初是你们非要把我拉过去的,现在就这么无视了?还有没有王法了?
不过回心一想,这王法是他朱家定下的。貌似自己也没什么办法,只好闭嘴不提,咱还是好好当我的院长得了。
不过貌似朱元璋并没有忘了胡烨,而是在当天晚上让胡烨进宫,说是论功行赏。
胡烨就纳了闷了,论功行赏干嘛部下圣旨?偏偏要大晚上的让人进宫?胡烨可还记得上一次在晚上进宫,结果被关在大牢里一个晚上,而且当初那个跟自己关在一起的老头子,估计已经成了一堆白骨了,朱元璋这厮又想干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