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的确如胡烨所想,现在很不安,他也确定胡烨知道他的身世。只是不知道胡烨是如何知道的。

    但是这种事情是不可能承认的,因为后果会很严重,于是故作镇定的说道,“硕妃乃是父皇的宠妃,我为其斩衰三年有何不可。当年成穆贵妃殡天之时,太子也为其斩衰三年。这是父皇的旨意,难道你还有什么疑问?”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燕王殿下的生母乃是硕妃,才能得到这般待遇。”胡烨慢悠悠的说道。

    朱棣看着胡烨那欠揍的表情,很想下去一刀砍了,但是他很奇怪胡烨为什么知道这么多。

    这些秘事只有宫中极少的人知道,而他们又不可能传出宫去,难道这胡烨会神算不成?“皇后硕妃都是我的母亲,我为她们斩衰三年都是应该的。”

    “既然孝慈高皇后乃是燕王殿下的生母,殿下自然也就不会是小人,乃是真正的君子。那之前的种种,就权当小子的狂言罢了。”

    “燕王殿下想要如何处置小子,小子都无所怨言,只求燕王殿下放过外面那些无辜的女子,她们都因我一句话遭此横祸。而燕王殿下已经斩敌数万,成就万世功勋,何不手下留情,放她们一马。胡烨在这里带她们谢过燕王殿下。”胡烨说完朝着朱棣鞠了一躬。

    胡烨觉得自己很恶心,居然要去拍朱棣这种人的马屁。但是胡烨又不得不拍,不拍这个马屁,如何让朱棣下台。不拍这个马屁,又如何救外面那群女人。

    胡烨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搞得营中众人一头雾水,只有朱棣知道胡烨说这些话的意思。

    他朱棣本是硕妃所生。而胡烨当众说出他乃是马皇后所生,并没有继续纠缠他的身世,就是想和他朱棣做一场交易。

    胡烨不说出朱棣的身世,而他朱棣就要放过外面那群女子。

    平心而论,朱棣觉得这场交易很划算,毕竟外面那群人相较于自己的身世不算什么。

    胡烨也觉得对朱棣来说这场交易很划算,毕竟朱棣对皇位还是很感兴趣的。而皇后所生乃是争夺皇位很有力的一条,虽然朱棣现在还不知道他要走上造反的道路。

    但是胡烨想错了一条,那就是像朱棣这样的人,不喜欢受人威胁。特别是像他这样的小孩,这会让朱棣觉得很没面子。

    有那么一瞬间,朱棣想过答应了胡烨的交易,因为这种知道自己秘事的人留着一定会是后患。

    但是又觉得像胡烨这种人才杀了可惜,小小年纪就这般胆大心细,在自己的大营之中给自己下套,让自己往里面钻。

    而自己手下正缺这样的人才,朱棣很想收为己用,于是开口说道,“我可以饶了你的大不敬之罪,但是外面那群女人却不行。这是父皇钦定的规矩,而我不可能坏了规矩。”

    营中众人很是惊讶,先是对于胡烨态度的转变很是惊讶,然后又是对朱棣竟然能饶恕胡烨的大不敬之罪很是惊讶。他们突然感觉到这个世界似乎变了,朱棣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仁慈了?

    然而惊讶归惊讶,高兴的人自然不少,就如张辅、高仁、二狗。

    特别是高仁和二狗,一听见朱棣不追究胡烨的大不敬之罪,自己似乎也可以逃脱一个引人不当的罪名。

    于是连忙拍起了朱棣的马屁,“燕王殿下宅心仁厚,念在胡烨年少无知,饶了他的死罪,当真是秦皇汉武在世,唐宗宋祖重生。胡烨还不赶快谢燕王殿下的不杀之恩。”

    胡烨斩钉截铁的说道,“多谢燕王殿下的不杀之恩,但是外面那群女子乃是因我才遭此横祸。如果她们遭了转营之痛,而我却苟活于世,那我的良心会遭到谴责。所以还是请燕王殿下放过她们,小子随便你怎么处置,不然……”

    胡烨没有说完,但是朱棣知道他要说什么,所以脸上也出现了片刻的纠结,但是他真的舍不得胡烨这样的人才。

    能为了一群毫不相干的人就跟自己作对,如果这样的人收入麾下,还能不为自己肝脑涂地?于是思索再三说道,“放过她们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你刚才说得还不能够让我心动。”

    朱棣虽然很欣赏胡烨,但是他还做不到想刘备那样三顾茅庐,也做不到曹孟德那样礼贤下士。

    今天是怎么了?这是营帐中的人共同的想法。

    一向杀人如麻的朱棣,今天不仅不杀了这个辱骂自己的小毛孩子,而且还想放了外面那群俘虏?

    很多人开始用手掐自己的大腿,因为那里的肉最敏感。掐起来很痛,所以这一切都是真的。但是他们更疑惑了,这该如何解释呢?

    胡烨也猜到了朱棣这种人不可能拉得下脸面,刚才自己确有威胁之意。如果朱棣就这般轻易的答应了,胡烨倒会认为朱棣没资格成为未来的明成祖。

    朱棣不答应,自己该怎么办呢?胡烨很纠结。

    如果连上面的条件都不足以打动朱棣,那还有什么能够打动朱棣呢?胡烨苦思冥想了好久,一直在思索朱棣现在需要什么。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胡烨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怎么舍本逐末了,怎么把朱棣最看重的东西忘了呢!

    上面说朱棣对立太子和皇太孙不满,根本原因还是朱棣想做皇帝。说朱棣认马皇后做生母,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朱棣想做皇帝。那不如就直接送他做皇帝,反正历史上就是他做的皇帝!

    于是胡烨清了清嗓子,因为他接下来说的话,足以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既然你认为刚才我的条件还不足以让你放了外面那群人,不如我们再做一场交易。”

    “噢,什么交易。”朱棣开口笑了,他就是喜欢这种成就感。

    但是胡烨接下来说的话并非他所想,反而是让他心跳加速,血脉喷张。

    “我送你一顶白帽子,你放了外面的人。”

    胡烨如是说。
………………………………

第十章 此子可与谋

    一顶白帽子就能换几十个女人的性命,这顶白帽子一定非常值钱!

    这是二狗听了胡烨说的交易之后的想法,他很想看看胡烨怎么拿出这顶白帽子来。眼睛里面甚至露出了亟不可待的神色,但是又看了看高仁。

    发现他大哥的脸色很差,本来想询问一下表示关心,但是高仁朝着二狗使了使眼色。让二狗不要说话,最好今天都不要说话了,不然会死的很难看。

    当然死的很难看是二狗脑补的内容,他只知道他大哥让他不说话。他大哥从来都没错过,除了昨天一不小心把胡烨带回军营之外,不过这件事还不能下结论,说不定是大哥给自己二人带来的机遇。

    既然大哥从来没错过,二狗自然是严格遵守大哥的意见,紧紧地闭上嘴巴。

    但是人就是一个有好奇心的动物,二狗虽然很相信大哥的判断,还是忍不住东张西望。他发现营帐之中的人都神色紧张,畏畏缩缩,甚至比刚才朱棣发怒的时候还要紧张。

    他不明白,不就是一顶很值钱的白帽子么,怎么这些平日威风八面的人吓成这样,二狗不由得在心里将这些人鄙视了一遍。

    “燕王殿下,我说的这个交易可好?我这顶白帽子可不是随便送人的,只需要外面几十个女人的性命来交换,的确算得上便宜啊。”胡烨笑着说道,将腰间的腰带松了松了,实在是太不舒服了。

    可能是刚才有些紧张,冒了一身冷汗,将内衣都黏在了身上,很不爽。

    胡烨很想脱几件衣服,但是一想到自己里面那些被自己修改过的衣服,胡烨就停止了这个想法。

    因为那些衣服太丑陋了,拿出来绝对贻笑大方,虽然胡烨肯定这些人没有一个敢笑得,除了那个正在东张西望的二狗。

    这让胡烨很怀念后世的保暖内衣,一件就能顶得上现在身上的五六件,再配上一件羽绒服,南极北极随便走。

    张辅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不知道胡烨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脑袋还没砂锅大,竟然想得出这些杀头的办法。说出了大逆不道的话还不够,现在竟然想要撺掇燕王造反!他很想给胡烨一巴掌,但就算他是朱棣的红人,这个时候也不敢乱动。

    刚才胡烨顶撞朱棣,他还敢出言帮助胡烨,现在嘛,他也只敢夹起尾巴做人,这个出头鸟,只能交给不要命的来当了。

    “小施主可真是大方,一顶白帽子只换区区几十个女子,就是不知道小施主如何拿得出这顶白帽子。”什么时候都不缺出头鸟,就像当初朱元璋选择站出来推翻元朝的统治一样,从营帐外面走进来一个和尚。

    手里拿着一串佛珠不停地一颗一颗拨动着,脸色很是平静,和营帐里的其他人完全不一样。

    二狗这个时候很高兴,终于有人来替自己问出来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但是为什么是个和尚呢?不知道二狗最讨厌的就是和尚吗?

    当年有个和尚抢了二狗的烧饼,还将二狗暴打了一顿,幸好得到高仁的搭救,不然二狗可能就饿死街头了。于是从那以后二狗就恨透了和尚,以至于见了秃顶的就想一刀砍了。

    但是二狗不敢乱动,刚才大哥的眼神现在还记在心里,这和尚敢这般直闯燕王营帐,岂会是泛泛之辈?二狗虽然很恨和尚,但是更珍爱自己的生命。

    于是二狗在心里记下了一个和尚。下次一定要打两个和尚,才能把这次的赚回来。

    和尚的到来让营帐里面的紧张气氛稍稍放松了些,不过只是那些紧张的将军们敢大口出气了而已。还是没有一个人敢说话,没见主事人朱棣都没说话么?

    这和尚自然不是一般人,胡烨清楚的知道明成祖朱棣的身边有一个和尚,那个和尚就是朱棣的主录僧,姚广孝,法号道衍。乃是朱棣的主要谋臣,朱棣在一切大事上都要听取他的意见。

    当然这一切都是胡烨看书看来的,有正史,也有野史,但是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和尚很厉害。

    “想必大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逃虚子。”胡烨对这个和尚很礼貌,朝着他恭敬的鞠了一个躬,因为自己说送这顶白帽子这句话,在历史上好像是出自这个和尚的嘴里,见到了正主,胡烨自然是要客气一点了。

    “不敢,不敢,道衍不过是一出家之人,竟然被小施主记住了道号,真是受宠若惊啊。”那和尚见胡烨很客气,也恭敬的朝着胡烨行了一个礼,不过手中的那串佛珠依旧没有停下来。

    距离很近了,近道胡烨能够清楚的看到道衍和尚眼角的皱纹。胡烨算了算,这道衍和尚跟了朱棣也有十多年了。

    当初朱元璋给众位皇子选主录僧的时候,道衍就和朱棣认识了。而当初道衍就看出朱棣有帝王之相,于是就对朱棣说了句“我欲送你一顶白帽子。

    可见这道衍和尚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就是那种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这种人放到二十一世纪就是恐怖分子。

    这种妄人最害怕的就是平静,但是偏偏自己取了个道号叫做逃虚子,而且跟了朱棣十几年,都没等到合适的机会一展抱负。

    如今胡烨跳了出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有共同语言的人了,当然要出来看看这个小孩子拿的白帽子,和自己的白帽子有什么不一样。

    对于道衍和尚的出现,朱棣一点也不奇怪,这和尚平日没少在他耳边煽风点火,如今有个同路人出来,他不来凑热闹才怪呢。

    所以对于胡烨和道衍和尚的对话他并没有插嘴,他还在考虑胡烨给他说的交易,当然他还要看看胡烨到底拿的是什么样的白帽子。

    “大师问我如何拿出这顶白帽子?小子窃以为这帽子工程量很大,防线太多,要很多年才能织成。不知大师的白帽子现在织了几多。”胡烨说道。

    “我这顶白帽子才刚具雏形,距离完工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多则十年,少则五年,这顶白帽子一定会完工。”对于胡烨的问题,道衍和尚仔细考虑了一会说道。

    二狗虽然很讨厌和尚,但还是认真的听着道衍和尚说话,不过二狗认为他们说的话好高深,自己一点都没听懂。

    什么白帽子要几年才能完工,难道是能够装下皇宫的白帽子?那得耗费多少防线啊,这些个防线拿来织衣服,能织出好多呢,能卖出好多钱,卖的钱绝对能将外面的那些战俘买回家。

    二狗突然觉得胡烨和道衍和尚都是很弱智的败家子,有这么多防线为什么要织成帽子,而不是织成衣服。

    道衍和尚的猜测很准,胡烨突然觉得这和尚不去当算命先生可惜了。也对这和尚更加感兴趣了,觉得以后有机会一定多跟他辩论辩论。将这和尚的心迹记录成书,也好为后世的人揭开这和尚的神秘面纱。

    “大师果然神机妙算,与小子的白帽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小子的白帽子只需两年成沿,四年度边,六年便可聚顶。不知大师觉得我这顶白帽子和你的那顶比起来孰优孰劣。”胡烨似笑非笑的看着道衍和尚说道。

    道衍和尚终于停止了拨弄手上的佛珠,因为串起佛珠的线断了,刚才他一不小心就将那根线弄断了。

    坐在上面的朱棣很惊讶,不仅惊讶胡烨的言论,也惊讶那道衍和尚怎么会将那串佛珠的线弄断了呢。

    朱棣记得自从道衍和尚跟了自己之后,那串佛珠就从来没有离过手,就连睡觉道衍和尚都会在梦中拨弄那串佛珠。

    朱棣甚至认为,就算是道衍和尚死了,那串佛珠都会在他手中自己动起来。

    如今这串佛珠的线竟然断了,只能说明道衍和尚的心境发生大很大的变动,而这变动的根源就是胡烨。

    于是朱棣对胡烨更加感兴趣了,他对道衍和尚太熟悉了,能让这和尚这般失态的人,朱棣觉得才能一定不再道衍之下。

    既然线断了,佛珠自然散落满地。道衍和尚躬下身去,一颗一颗拾起来。

    但是数了数发现只有八十颗。怎么会少了一颗呢?于是又躬下身去寻找,但是怎么找都找不到了。

    “大师,九九归一虽然很好,但是少一个并非祸事,就当缺失的那一颗变成了虚妄吧。”胡烨对着躬身寻找最后一颗珠子的道衍和尚说道。

    “九九归一,九九归一。是啊,九九之数确实不是我辈该追寻的,否则杀身之祸就在眼前。”道衍和尚感激的看了胡烨一眼,站起身来,将八十颗佛珠装进了怀里,不再寻找那缺失的一颗。

    朱棣认为自己的理解能力很强,但是却没有听懂胡烨和道衍的这段对话是什么意思。正在苦思冥想之际,道衍和尚走了上来。

    “燕王殿下,此子可于谋!”
………………………………

第十一章 这顶帽子我要了

    “此子可与某!”

    这是道衍和尚给朱棣说的话,此子是谁?自然指的是胡烨。

    朱棣惊奇的看着道衍和尚,他深知道衍和尚的心气。

    当年姚广孝乃是名动江浙的大才子,但是时运不济,一怒之下出家为僧,也曾拜道士席应真为师,习得阴阳术数之学。

    其才学绝对不比翰林苑的那些大学士差,朱棣很庆幸当初选择了道衍和尚作为自己的主录僧,虽然此人一直在背后鼓动自己造反。

    道衍和尚很有才,心气自然很高。朱棣在北京招了很多谋士,其中也不乏一些饱学之士,但是每当朱棣将他们引荐给道衍认识的时候,道衍都是敷衍了事,事后只给朱棣一句话,“不过尔尔。”

    如今道衍对胡烨的评价是“此子可与某”,很是让朱棣意外。虽然朱棣也很看重胡烨的胆气,但是绝对没有道衍给的如此高的评价。

    “斯道评价如斯?”朱棣郑重的问了一句道衍。

    斯道乃是道衍和尚出家之前的字,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叫起了,只有朱棣才会这么叫他。

    “有过之而无不及。”道衍回答道。

    “如此甚好。”道衍作为朱棣的重要谋臣,朱棣对他的意见很是看重。如今道衍都给了胡烨如此高的评价,朱棣自然更加看中胡烨。

    “胡烨,我且问你,天下这么多人,这顶白帽子你为何要送与我,难道仅仅是因为你想用这顶白帽子换取那几十个女子的性命?”朱棣问到胡烨。

    胡烨翻了翻白眼,这朱棣当真是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天下就那么几十个王爷,除了你这个燕王,哪个王爷敢戴这顶帽子。

    胡烨当然不敢把这些话说出来,只是在心里咒骂一声,然后开口说道,“我下山之时,师傅曾跟我说了一首诗,白帽蜀山出,为救天下人,寻得明主戴,造福万世民。当时我不知道师傅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直到刚才看见那群因我而受罪的女子,我才记起师傅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胡烨开始拿他那个不存在的师傅做文章了,不然这一切发生在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身上,太过于惊世骇俗。

    于是胡烨把这一切推到师傅身上,自己只不过作为他的代言人。

    那首诗不就是很好么,胡烨对自己的才气很是满意,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做出这样一首诗。

    “噢,此诗何解?”朱棣装作不懂,一副求知若渴的样子,问道胡烨。

    胡烨对朱棣的认识再次颠覆了,那些历史上记载的怎么都是错的。历史上的朱棣哪有这么厚脸皮,自己乱编的这首诗就算是个小娃娃都能看得懂。你朱棣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亲王会听不懂?还厚着脸皮求解释?

    胡烨觉得自己应该弄过一个厚厚的本子,将明朝这些人的言行都写下来。

    例如道衍和尚趴在地上寻找那颗丢失的珠子,明成祖朱棣曾经厚颜无耻的询问一篇小孩子都听得懂的诗句。

    但是胡烨知道自己不是史官,这些东西最大的可能就是变成野史,成为后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或许其中还包括自己前世的女友,或许她还会趴在她现任男朋友的怀里,看着她的前任男友,在六百年前写下的故事。

    扯远了,扯远了,胡烨赶紧将思维拉了回来,这里还有个未来的皇帝等着自己给他讲解白话诗呢。

    “回燕王殿下,小子下山之前,师傅就交给我这顶白帽子的织法,而且告诉我要把这顶白帽子戴到一个明主的头上,来换取天下人的性命。这就是白帽蜀山出,为救天下人,救的就是营外那些受难的女子。后面一句的意思就是让我把这顶帽子送给你。”

    胡烨不想解释了,好像这么解释会显得自己很白痴,但是营帐里的人可不这么看。

    这里大部分都是朱棣忠实的部下,他们之中也有很多人支持道衍和尚的言论,甚至也在朱棣耳边煽风点火,他们也想朱棣早日戴上白帽子。

    “好诗!好诗!”一个身着战甲的将军站出来说道。

    胡烨转头望去,那人年纪也就二十五六,和自己穿越前的年岁差不多。但是一身勇武之气却是肆无忌惮的外放着,比之张辅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对是一员猛将。

    “看来令师的才学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传颂出这样一首绝妙好诗,当真是未卜先知的世外高人,将来一定寻个时间前去觐见他老人家,到时还请胡烨小友引荐。”那将军朝着胡烨抱了一拳,很是诚恳的说道。

    “好说好说,不知将军是……”胡烨对明朝人的智商产生了很大的怀疑,自己一首破诗怎么就成了一首绝妙好诗?

    “在下朱能,字士弘,现任燕山卫千户。”朱能报出了自己的名号。

    一听朱能的名号,胡烨便恍然大悟,原来这货就是未来的成国公,死后追封东平王,那可是朱棣仅封的三个异姓王之一啊。可见他在朱棣军中的地位。但是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文盲,一个连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的人会品诗?

    胡烨认为朱能如果啥时会品诗了,太阳明天就会从西边出来。而他现在站出来说胡烨师傅做的这首诗是好诗,只有一种解释。

    “原来是朱千户,小子失敬失敬。”胡烨对着朱能行礼道。

    有了第一个出头鸟,自然还会有第二个。张辅就是这种有谋略的人,他不会第一个吃螃蟹,但是也不会落后太多。因为第一个吃螃蟹可能会中毒,而往后面就只剩下渣渣了。

    “的确是好诗啊,想必令师的诗歌造诣已是出神入化,比之诗仙都不为过。”张辅说道。

    “张百户过奖了,家师怎敢与诗仙李太白相比。”胡烨谦虚的说道。

    胡烨虽然很佩服自己的文采,但是也就这样了。若是真和李白比,想必李白只用一根手指头就可以把自己秒的渣渣都不剩。

    “诶,胡小友谦虚了不是,令师的文采大家可是有目共睹啊,大家说是不是。”又一个将军附和着说道。

    虽然这里不是朝堂,但是胡烨已经感觉到了朝堂的气氛,谁说武将就没有文官那么足智多谋。这些武将就没有一个是傻子,既朱能和张辅之后,他们一个个都出来赞美胡烨做的这首诗。

    二狗很看不起那些赞美这首诗的人,其中包括他大哥和张辅,“不就一首破诗么,这样的诗我也会做,保证不会比那小子的差。”二狗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