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七书之却月-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匈奴人一直在射箭,现在突然遭遇悍然转向的肉搏,大部分人来不及换上格斗兵器,一时间纷纷避让。晋军格杀一阵,已经穿到了匈奴阵线的背后。前方可以看见烟尘张天,号角呜呜,知道赫连璝的大部队跟上来了。
大鱼正在咬饵。
郭旭勒住马,再一看身边。连人带马还有约五十来骑。
不用多说,长剑一指,弟兄们呐喊一声。翻身杀进匈奴骑阵。
姚灭豹眼睛冒火,咬牙切齿,向身边人边喊话边打手势,指挥部下调转马头来包围郭旭。
现在郭旭的骑兵和步兵要被分割开了。
骑兵以寡敌众。
步兵只有两条腿。
难道这就是我郭旭的葬身之地?
脑子里迅速闪过小俏送别自己时倚靠在门框上的样子。
不!
绝不!
热血上涌,像是要煮沸杀气,扑灭一切凶险。
“弟兄们。不能被他们围住,全速向前冲!无论发生什么。不要勒缰绳!”
马匹聚成一把飞刀,决然掷向敌阵。
匈奴人刚刚张开两翼。还没有合拢,弧线就被切断了。郭旭心头升起一线希望,正要招呼弟兄们纵马狂奔,把敌人引向大部队,忽然有个东西从斜刺里抛过来,他本能地伸出铁槌去挡,同时身子向后闪,却瞬间被一股力量拖下马来。
那是一根绳子,它套牢了郭旭的右臂。
于此同时,一个匈奴骑士一槊刺向他的脖子。
郭旭在地上一翻滚,躲过了长槊,就势跳起来,挥剑斩断了绳子。套他的骑士已经挥舞着狼牙棒,向他冲过来。在三步之遥的地方,他被一柄飞过来的铁槌打下马来。郭旭捡起铁槌扔给徐之浩,翻身上马。他们俩并肩冲了几步,被两个人挡住去路。
姚灭豹挺着长槊,像一个阴沉的天神。他的骑手寸步不离地跟在身后,黑旗好像一朵罩在天神头顶的乌云。
他已经发现郭旭是这队晋兵的指挥官,所以要擒贼擒王。
正好郭旭也这么想。他看到军旗的一瞬间,已经明白这个人应该就是灭豹营的主官。
他们彼此点点头,而后骤马相迎。两人还没遭遇,一把刀迎面飞向郭旭。郭旭猛一侧身,刀擦着鼻子飞出去,与此同时,姚灭豹的长槊已经带着一股阴风刺过来。郭旭大吃一惊,因为他第一没有遭遇过这种飞刀开打的对手,第二从来没有遭遇过这么有力的刺击。
姚灭豹是真正的格斗高手,他没有什么繁富的招式,就是简简单单的刺、扫、砸、压,但这些简练的动作一旦加上速度,就变得异常凶狠。于对手而言,你会发现你闪避的速度跟不上对手攻击的频次。如果你第一次闪避的落点恰好遇上他第二次攻击的落点,那你就只能认命。
可郭旭也是真正的格斗高手,他也没有花哨的动作,只有超出常人的力量。铁匠家族遗传的肌肉,赋予他雷电一样的爆发力。有力量就有速度,有速度攻防都自如,当他发现根本没法躲开姚灭豹的刺杀时,索性不去躲,径直用铁槌去磕。
槊和铁槌相遇时,姚灭豹觉得一股震波从手心一直传到了脑门上。耳朵嗡嗡直响。
他们各自后退一步,再次彼此点头。上一次是陌生人见面打招呼,这一次是棋逢对手的敬意。
然后就是两团旋风卷在一起。
郭旭不会让姚灭豹一直占长兵器的便宜,所以很快就冲到跟前。铁槌缠斗长槊的同时,长剑一直在寻找对手的破绽。破绽很难找。长槊在姚灭豹手中,就像一条灵活的常山之蛇,头尾皆可攻击,团团护住主人。
他们两个人聚精会神地打成一团。已经纯然不觉周围在发生什么。
郭旭的骑兵在匈奴人的群起围攻下,已经折掉一半,但他们都不是省油的灯,每个人都要拖上几个垫背的去见阎王。不知道匈奴人信不信阎王,但他们一定信鬼神。今天遇到的就是以刀槊弓弩为爪牙的魔鬼,他们的杀气被战斗点燃。熊熊冒火,不知生死,刀下人马俱碎,棒至铁石为裂。兵器打没的,抱住敌人挥拳猛击。张开牙齿咬住不放。在每个晋军阵亡骑士的尸体边,一定有神情惊恐、肢体残缺的匈奴尸体。
徐之浩在郭旭出手的一瞬间就闪过一个念头,现在他距离实现这个念头还有一把长刀的距离。
他想把灭豹营的旗子夺下来。
护旗手非常警觉,徐之浩围着他转的时候,他也跟着转。徐之浩已经是大块头了,但这个人比他还高大。换言之,灭豹营的旗,不像是被一个人举着。倒像是深深插在一个铁疙瘩上。这个铁疙瘩一手举着旗,一手握着一柄加长加宽加厚的环首刀。
徐之浩目测良久,觉得必须试试这个巨无霸的反应速度。乃俯身从地上捡起一根长槊,佯装离开,突然转身投过去。这个人一抬手,用刀把槊打在地上。
可他的手并没有迅速回到戒备状态,刀还沉在它落下的位置,
他力量大。但是不敏捷。
徐之浩转到背对太阳的地方,冲着护旗手笑了笑。这个大块头匈奴人只能看到一张背光的脸。看不清这个南蛮子的表情。当发现对手已经策马冲过来时,他举起长刀。预备沉沉一击。徐之浩是冲着他的右侧杀过去的,这样他的长刀可以很顺手地挥出去。但是在两马即将相遇时,徐之浩左镫一磕马腹,马儿心领神会,一闪身冲向护旗手左侧。护旗手左手擎着笨重的军旗,根本来不及放平旗杆,用顶端的铁尖刺杀对手。他本能地扭动笨重的身躯,想挥起右手来砍,刀背却一下子磕在旗杆上。他重新调整姿势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徐之浩左手里的剑,它遇到了一个粗壮脖子的喉结,毫不留情地在上面切开一个大口子。护旗手同时扔掉了长刀和旗子,伸手去捂自己的伤口,随即整个人掉落马下,那声音像是一大袋粮食落在地上。
徐之浩在马镫上站起身来,挥舞着敌人的旗帜:
“匈奴人,你们这群窝囊废,连军旗都保不住,滚回老家去吧!”
匈奴骑士看到这一幕,无不失色。剩余的二十余名晋军骑兵冲出锋线,聚拢到徐之浩身边,士气如虹:
“北府兵万岁!”
姚灭豹久战不胜,已经气喘吁吁,突然听到军旗不保,一分神,郭旭的铁槌已经砸下来,他用槊杆架住铁槌的一瞬间,铁槌沿着槊杆横扫过来,砸中他一只手的虎口。姚灭豹反应极快,一手撒开的同时,一手把槊尾捣向郭旭,后者一把攥住槊,姚灭豹借机松手,打马冲到了自己人圈子里,在最后一刻扭转身子,一把攥住郭旭投向他后心的长槊。
两人再一次相互点头。
郭旭徐徐调转马头,来到徐之浩身边,
这一小队骑兵四周,现在全是敌人,他们鼓噪着要血洗耻辱,抢回失去的军旗。
在小山包顶上,陈嵩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因为他看到一只大刺猬正在向郭旭靠拢,如果它扎破了匈奴人的阵线,郭旭就能突围出去。此地距离大军方阵已经不足二里地,只要郭旭不再恋战,疾跑一阵就能化险为夷。
那只刺猬,是晋军步兵。
郭旭的回马枪打乱了姚灭豹的部署,原定包抄步兵的人手,只好卷回来对付骑兵。那支囫囵的步兵呆在原地,眼看着匈奴骑兵围攻自家骑兵弟兄,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有顷,一个人低低地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趁机跑掉了。
他立刻被身边人扇了一个耳光。打他的人说郭幢主如此体恤我们。现在他有难处,你居然想撇下他溜走!
另一个人说这时候如果不走,就再也走不了了。匈奴兵杀过来,我们一个都剩不下。
旁边一人说剩不下也比当逃兵强。要逃你们逃,老子本来也是要死的人。傅弘之将军给了再活一次的机会,我就要活得堂堂正正,死得轰轰烈烈。
人们纷纷点头。
最后一个兵说我们当中谁当过官。
三个人举起手来,其中最大的是一个前队副。大家说那就听你的,你看怎么办?这个人说我觉得刚才那个弟兄说得对,我们是重活一回的人。既然军中给机会,那就要堂堂正正、轰轰烈烈,对得起傅将军,对得起郭幢主。说实话,谁都知道我们这次其实就是来当死士。可大家想想,同样是死,死士能和死囚一样吗?我们今天死在战场上,洗脱了罪名,就是烈士,家中老幼能进忠烈营,国家养起来。有这个,不就够了么?现在灰溜溜跑掉。被官府通缉,哪有脸回去见人?我主张这就打过去救郭幢主。愿意的跟我走,不愿意的不强求!
无一人退出。
近两百人。结成一个十行方阵,张弓搭箭,喊着口令,齐刷刷奔向匈奴人的包围圈。
监视他们的匈奴小部队不敢上近前攻击这个刺猬,呆在射程之外,一边随行。一边派人去向大队报警。传令的人挤开人群,找到姚灭豹。后者正在指挥骑兵压缩包围圈,想把郭旭一干人死死困住。他满脑子都是夺回军旗、屠灭残敌。压根不想去理会什么步兵,也不相信步兵会来找死。此刻听到告警,突然意识到目前这种态势下,骑兵围成一团,根本没有冲击力,因此也就失去了压倒步兵的优势,赶紧下令调兵去迎击步兵。正在乱哄哄分兵的时候,晋军步兵动手了。
那名前队副知道这一轮攻击之后,这些步兵只能转身拼命奔跑,不会再有停下来放箭的机会,因此下令,分出一百人持刀近战,撕开豁口,拔出同袍,等郭旭杀出重围后,弓箭手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把所有箭都发射出去,靠密集齐射射杀追兵,而后持刀撤出。
一百名兵油子甩掉盔甲,轻身直进,如雷般呐喊着冲向匈奴人。逢佛杀佛,遇父杀父,俯身砍马腿,跃起摘人头,刃到处血雨泼洒,刀落时人声凄厉。匈奴人不是坐等砍杀的瓜菜葫芦,他们此刻虽然无法冲击蹙踏,依然拼死格斗。一百人的突击队,渐渐稀薄,剩下三十多人时,他们和冲过来的郭旭小队迎面相遇。郭旭指挥骑兵挡在两边,夹持这些冒死来援的弟兄。他们就像在闯过一个刀槊丛林,从旁边凶猛探手的死神时不时拽走一条命。但他们不是女娲用黄泥捏的凡人,他们是蚩尤用血塑造的煞神,他们有足够的杀气冲开敌人的羁绊,杀到了开阔地上。
正在焦急等待的弓箭手立刻释放了他们的焦急。
蝗虫一样密集而喧嚣的箭,掠过逃生者头顶,斜斜地刺入尾随而来的敌群里。
郭旭驰过步兵,要他们赶紧撤。他的骑兵,人和马都已经疲劳到了极点,无力再格杀掩护步兵了。
步兵的临时指挥官举起刀,磕了磕头盔,算是向郭旭致意,而后挥手要他赶紧走。
姚灭豹指挥人向后退一段,退到晋军弓箭手射程之外,但后面的人上来说退不下去,因为赫连将军的人已经顶上来了。须臾,一名军使带着一口剑跑来,宣布赫连璝命令:
斥候已知晋军主力在前方,大军要速速进击,姚灭豹若不能果敢陷阵,可斩其头来。
姚灭豹暗暗诅咒一声,下令灭豹营整队,全速向前。
匈奴人边冲锋边放箭,他们的射程和晋军射程重叠的时候,两团箭雨在空中擦过,这边的人落马,那边的人倒地。匈奴骑兵终于冲到跟前时,残余的晋军弓箭手拔出刀来,怒吼着做最后一决。双方短促交手后,灭豹营踏着敌我双方的血,全速向前推进。
他们还顶着耻辱,因为他们的军旗,还在敌人手里。
郭旭身边只剩下十三名骑兵,二十五六个步兵。骑兵不敢跑得太快,那样这些步兵完全失去掩护,转眼就会被踏成肉泥。
郭旭已经下定决心:我的命是这帮步兵弟兄换来的,就是死我也要和他们死在一起。
要是我撇下他们,回去怎么跟我的女人说?将来怎么跟我的孩子说?
追兵越来越近。
匈奴铁蹄敲击大地的声音,能把人的心震出来。
天佑华夏,保住几颗铁骨汉人的种子吧。
天无语。
因为否极泰来,
翻过一个小土坡,眼前突然出现一堵金属长墙。
方阵!
看见郭旭一干人,列阵静候的晋军爆发出一阵欢呼。
所有逃亡者求生的**间爆发,支撑他们加速投向大军怀抱。
方阵两翼的轻骑不等主将发令,已经张弓露刃,骤马迎来,犹如兄弟一双热乎乎的手。
姚灭豹勒住马,长叹一声,如果今天不能击垮晋军,军旗就永远拿不回来了,这个奇耻大辱,会压垮所有弟兄。
恨意难消,伸手从旁边一名骑士手里接过一张弓。这是他喜欢的那种硬弓。他在马镫上站直,将弓拉到它所能承受的最远处,而后一声惊雷,释放出一根刃上带着倒钩的长箭。
它本来是要射中徐之浩的后背,但在它抵达之前,徐之浩的马疲劳至极,突然倒毙,将徐之浩抛在一边,所以它错过了主人的目标,继续向前飞。
它不能永远飞那么高。它降低高度,继续飞行,最后遭遇晋军方阵第一排,笃的一声,深深钻进一张盾牌。盾牌是红色的,上面用黑漆画了一个兽头,那支箭正好插在兽嘴里。
持盾士兵正在为自己人抢回敌人军旗而欢呼,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个不速之客。
于此同时,一排牛角号沉雄呜咽,赫连璝的主力骑兵已经列队完毕。
打头阵的灭豹营知耻近乎勇,但已经没有今天驰出大营时那样锋利。
北府兵果然不好对付。
如果他们知道,在侧翼的丘陵中,还有另一支养精蓄锐,等待高屋建瓴的北府兵,他们的肝胆会碎裂一地的。
陈嵩从小山包上慢慢地滑下来。
郭旭是好样的!徐之浩是好样的!骑兵是好样的!囚犯组成的步兵也是好样的!
两百官兵只剩下不足四十人,代价不菲。
可是把两万多人的一条大鱼引到钩上,值!
他微笑着,为了即将到来的胜利。
但眼前闪过郭旭苦战的一幕幕,闪过那些被踏碎的兄弟,缓缓坐下来闭上眼睛。
眼角生出一滴男儿泪。(未完待续)
………………………………
下卷第十二章 魂断**渡
ps: 连绵起伏的小山包顶上,先是浮起一些尖刺,应该是长槊露出了峥嵘;继而五色旌旗在风中飞扬,展开它们的徽标,宣示汉人关于武德和杀戮的神秘经义;然后是红色的盔缨像魔鬼之花占放开,盔缨下的面盘看不清表情,但能想象他们以逸待劳的微笑;紧跟着是阳光下亮闪闪的铁甲,闪耀出一种志在必得的光亮;最后,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浮出来,随着地势高低蜿蜒地排开,俯视着脚下的战场,马匹的嘶鸣好像来自天国。
战神俯瞰战场,禁不住莞尔:这一仗,妙在于双方肚肠相同、不谋而合,都觉得自己稳操胜券。
在晋军高级将领眼中,既然赫连璝来赴宴了,那么我方精心规制的这场鸿门宴就不再有悬念。
而在赫连璝看来,他的骑兵已经在这片开阔地上抓住了晋军主力,剩下的不过是猎杀加屠杀。
池水坚冰未消,河水在冰面下无声涌流。地气不知春来,依然坚硬冰冷,马蹄敲上去,铿锵无情。北来的匈奴人和南来的汉人,在刚刚亡国的羌人土地上,即将爆发一场大战。那个叫赫连勃勃的匈奴枭雄,和那个叫刘裕的汉人枭雄,各自不打照面,遥遥地下一盘暗棋。棋子经他们各自把玩多年,早就捏圆润了,浸透了他们的气味,所以棋子们的搏杀结果,大约可视为他们俩的荣辱。
大战之前惯有的宁静被一名匈奴军使打破,他纵马跑到晋军阵前,用流利的汉话传达赫连璝的意思:晋军如果现在投降。保证一个不杀!将佐甚至可以升官。
晋军很不礼貌,给出的答复是派一名壮汉。在来使面前左右挥动灭豹营的军旗,而后将它抛在地上蹙踏一番。牛哄哄地在旗面上洒了一泡尿。晋军哄堂大笑,为这种公然的羞辱伴奏。
无需军使复命,赫连璝的鼻子已经气歪了。
姚灭豹跳下马,半跪在赫连璝马前,请求第一个陷阵。那泡尿简直就是撒在他眼窝里!渗进他骨头里!气味蔓延到祖庙里!赫连璝虽然曾经很看不上这个天上掉下来的灭豹营,但此刻在三军面前,晋军侮辱的不是他的部下,而是他的主将之威和夏军的全体颜面,还有匈奴王庭的尊严!
为这一泡尿。南蛮子必须付出遍野血!
摘下南军主将首级后,我会把它做成尿壶!
所有首级都做成尿壶!
这个姚灭豹,打仗很卖力,倒是可以收在帐下。
你的兵已经损失了不少,我添你三千人,你给我一榔头砸过去,务必第一击就让南蛮子丢盔弃甲!
三千匈奴铁铸成的第一榔头没有让晋军立刻解体,但后者显然打得非常吃力。晋军的方阵非常紧密,士兵几乎没有转身的空间。因为他们只需要一心向前。前几排长槊手使出吃奶的劲,紧紧攥住长槊,扛住骑兵的第一波冲击。槊刃早就磨得锋利,近距离刺杀。寻常铁甲挡不住。槊杆是一根根细竹条攒成,外面密密紧紧地裹了麻布条,层层地涂了漆。刀砍上去声音似铁,握在手里刚健柔韧。绝不会因为冲撞凶猛而折断。士兵只要胆气不泄,如墙而进。足以让胡马踟蹰。以步制骑,务必把第一排当最后一排想,断断不能给自己留退路,第一排只要有一个人倒下,第二排立刻就必须立刻有人顶上去,否则破绽两侧的士兵,就马上失去保护。北府兵多年抗击胡人,步兵方阵早已炉火纯青。此刻,虽然不断有人倒下,第一派长槊墙却始终不塌,匈奴骑兵奋力冲杀,却苦于无法撕开口子冲进阵内。阵后的弓箭手一刻也不闲着,将无休无止的箭雨倾泻在匈奴兵头上,
匈奴人打仗,比姚秦的羌族兵更灵活,第一次冲锋没能陷阵,立刻一声唿哨,兜转马头离开,迅即回身发起第二轮冲击。骑士们远处开弓,近处击刺,好像漠北大风不知疲倦地撼动一棵大树,必欲除之而后快。
晋军的长槊手前赴后继,随时扯平凹陷,队列渐渐从七排萎缩成四排。大地尚未解冻,鲜血不能渗入,人们脚下湿滑,鼻子里血腥。两军锋线上,犬牙交错地躺着匈奴人、羌人和汉人的尸体,中间夹杂着死伤的马匹,来不及撤下去的重伤兵被马蹄蹙踏,惨叫声让人汗毛倒竖。
姚灭豹再次下令转身,预备发起第三次冲杀。在他看来,晋军之所以还能挺住,是因为双方近身缠斗,骑兵已经失去冲击力,只要再来一次迅猛的冲撞,眼前这个方阵的晋军就会土崩瓦解。败退的残兵会冲散后面的方阵,届时夏军只要当好赶牲畜的牧人,就足以势如破竹地打下去,将无数首级收入囊中。
就在他带人转身奔向最佳出发点,预备用加速度砸下第三榔头时,身后传来一片喧嚣。谢天谢地!阿弥陀佛!晋军斗志崩溃,转身奔逃了。他们跑得非常快,非常彻底,不但扔了兵器,而且扔了沉重的盔甲,显见是活命第一,绝不再做抵抗幻想。他们狼狈奔逃的样子,黑布战袍让他们像一群越过荒野,疯狂躲避天敌的田鼠。
杀光这些鼠辈!
不等姚灭豹下令前锋掉头,坐镇中军的赫连璝已经连声催促吹号击鼓,让全军掩杀过去。
晋军溃兵快得令人惊讶,转眼就跑到了第二个方阵跟前。方阵指挥官喊了一声口令,溃兵分成两股,左右绕过方阵,跑到后头去了。
姚灭豹很震惊,晋军将领居然没有临阵斩杀这些败兵。
换了赫连勃勃,这些人此刻已经断成两截了。
败军前脚腾空战场,夏军后脚就已经杀到了晋军方阵前,只不过敌人丢在地上的东西一堆堆一团团。虽然不是坚垒,却也磕磕绊绊。骑士们不得不小心避让,免得马失前蹄。结果冲击速度就慢下来,密度也不免掺水。
姚灭豹冲在最前面,举起盾牌,挡住飞来的箭。箭击中盾牌的力道很大,应该是晋军在第二个方阵后面部署了强弩。这是个糟糕的信号,但他已经来不及撤下来。他的人苦苦厮杀,一直没有歇息,连口热水都喝过,人马都已经显出疲态。此刻在晋军凌厉的强弩攻势下,如三春去后,群芳凋零,转眼就死伤狼藉。突破箭雨的零星骑士冲到阵前,遇到一堵长槊墙。他们试图拨开这些尖刺杀进去,却转眼就被刺落马下,有些人被同时刺中好几处。
灭豹营的老底子所剩无几了。
赫连璝的矛头已经折断了。
只是矛杆浑然不觉。
赫连璝豪气奔涌,准备灭此朝食。他已经决定:在翦除晋军这支主力部队后,不做休整。乘胜直取长安,在被晋军占领的姚秦宫廷里,用上好的宣纸,带着歼敌的快感。向父皇奏捷。
匈奴骑兵潮水涌动,波涛喧哗,人们挥舞着兵器。发出牧人独有的狂叫,那是草原上的狼听了都会胆战心惊的狂叫。前面的浪头遇到了一堵岿然不动的水坝。碰上那里射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