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舞初唐-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不就算是皇帝来了,也得在外边等着学士讲完课才能进来说话。
现在这个内监一下子就破坏了两个规矩,还遇到的是孔颖达,换成谁都得吓瘫了。
“孔,孔博士,陛下有急事相召。”内监终于记起自己是来干嘛的了,赶紧就说了出来。
就这孔颖达都没有放过他,直接道:“老夫知道了,来呀,将此人拉下去打十大板,打完后老夫和你一起进宫。”内监哭了,自己招谁惹谁了!
孔颖达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人正直却不懂变通,一是一,二是二,绝对不会混为一谈。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历经两朝,得罪人无数,却依旧被人尊重的原因。
因为他无私,无私则无欲,无欲则刚。
跟着一瘸一拐的小内监,孔夫子进了太极殿,此时才看到原来早于自己来的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些人,李二陛下正一脸兴奋的等着他呢。
“陛下,微臣来迟,请陛下赎罪。”孔颖达一看这阵势就知道有大事发生了,便告个罪站在一边等着李二说话。
“好了好了,都到齐了朕就不啰嗦了,来,都近前来,看看这份东西。”李二居然招手叫大家都到御案前边,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啊。
太极殿是上大朝的地方,台阶上都是李二的专属之地,大臣们哪个敢在这里伸脚的?今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居然连皇帝都忘记了这个规矩了吗?
孔颖达就要出班提醒,李二直接挥手道:“孔师就不要说了,朕知道你要说什么,事急从权,快都上来吧。”
这下孔颖达也不说了,看看长孙无忌,便跟在他后边近到了御案前。
御案上,李二手边放着一张墨香清新的纸张,上边写的是论语劝学篇的内容,这些人基本上都算是当世大儒了,自然一眼便知,只是左看右看不知李二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关子,这不就是一篇文章吗?
众人不解的看着李二。
李二笑道:“怎么,没有看出来吧。朕告诉你们,这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印出来的。”
前文说过,这时候的书还很少,大多数都是竹简上书写的,能用纸来写文章的,那绝对是家中有钱而且还要有地位的人。
朝廷专门有自己的造纸坊,只不过技术实在低下,一年估计也造不出几张来,而且质量也相当的差,所以纸质书籍根本没有得到推广。
另外就是印刷虽然已经出现了,也有了比较正规的流程,不过每印一页书都要换掉一个印版,这就相当浪费了。
印版必须是要手巧的匠人按照古字反书来雕刻,相当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这材料也是浪费的厉害。所以印刷也没有得到推广,这样纸质书籍根本就不可能普及到所有人。
书不能普及,那就等于是知识不能普及。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天下间想读书的人没书可读,这是大问题了。
为什么隋炀帝会三征高丽,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打破北方世家大族对当时朝堂的影响,可惜他失败了。
世家大族通过什么来影响朝堂呢,人才!
二十一世纪人才最贵,那是扯淡!到处都是人才,就看有没有人识得人才了。
隋唐的时候人才才是真的最贵的。
世家大族就是通过自家不断涌现出来的人才,来站满朝堂,这才能影响到皇帝所制定的国策。
人才怎么都跑到世家大族去了?这个问题又回到了书籍印刷上了。
因为世家大族有钱,所以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得到纸质书籍,再通过族学招收各个地方那些想要读书又相当聪明的孩子进学,给他们提供方便,让他们成才,最后再为世家所用。
都是钱惹的祸啊!什么时候教育都不是个便宜的事情。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还是书太少了。没有纸,没有好的印刷技术,纸质书籍普及就是痴人说梦。
可偏偏今日午时小正太李泰急匆匆的要面见李二,把个皇帝弄的以为又出了什么事情了。
等到李泰笑呵呵的出现在他面前时,李二就问发生了何事,不是应该在弘文馆上课吗?难道是被学士赶出来了?
李二不清楚怎么回事,不过他可是知道李泰的学业在众皇子中是最好的一个,不应该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果然李泰笑眯眯的将李小二给他的那张纸拿了出来,非常显摆的给李二送到了手中道:“这是儿臣给父皇的礼物,父皇看看喜不喜欢?”
李二接过纸没有看,笑着问道:“青雀这是怎么了,又没有过时过节,你为什么要给父皇礼物啊?”
“儿臣这是提前给父皇上元节的礼物了,儿臣本来准备在上元节前将第一本整理出来的括地志献给父皇的,可惜到现在都还没有动手呢!”
李泰绝对是个聪明人,拿着李小二的东西却能和李二说着自己的事情,而且还借这个机会将自己的那些困难在李二面前摆明了,确实机灵的厉害。
李二当然也听出了李泰的意思,笑眯眯的没有说话,没办法,国家困难,他李二也没有多余的钱给李泰去修书,还是先紧着老百姓吃喝和边关将士们的生死吧。
听完李泰说的,李二只能好好勉励了几句,便不再看他,而是低头看起小正太送的礼物了。
只是看了一眼,李二就发现是如此的熟悉,这不是和昨日李靖他们送来的情形一模一样吗?这绝对又是李小二的杰作。
想到李小二,李二的手不由的抖了一下,他知道李小二能拿出手的东西,那绝对不是小事情了。
仔细看完纸上写的东西,李二都有些呼吸不畅了。李小二昨日中午言之煌煌的告诉李二天下英才多的是,只不过是没有进身之梯罢了,言外之意是让李二向天下招揽贤才。
这还不到一日时间李向就弄出了这个造纸印刷术,这怎么可能呢?
李二其实从来都没有相信过李小二是什么老子的徒弟,只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才算是默认了。可现在看着这张纸,李二不由得真的开始怀疑李小二是不是真的如他自己所说的,梦中被老子收为了徒弟,难道上天真的是把李小二派来给自己的吗?
李二想的越来越远,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兴奋了。以至于在面前的李泰都发现父皇不对劲儿了,赶紧出声道:“父皇,你,你没事儿吧!”
李二回过神来,惊喜的看着李泰道:“这是李小二写的吗?”
“啊?”这下轮到李泰傻眼了,他还心想要是父皇不问的话,他就不说了,哪知道父皇直接连李小二的名字都问了出来,便只好道:“父皇英明,却是李小二所献,其实一开始只是儿臣想找李小二想个办法弄些银钱,把括地志整理出来。谁知道小二哥听完后直接就告诉孩儿这件事情一定要和父皇说的,然后就给了儿臣这张纸。”
李泰这回算是正正经经的帮小二哥说了一阵好话,也让李二对小二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
他看着手中的纸,心里不由的长叹道:“上天对朕不薄啊,给朕送来了一个奇才,朕要是还不能成就伟业,那朕还有何面目再见列祖列宗啊!”
想到这些,李二再看看那张纸,豪情不由得充满心间,转头笑着对李泰道:“青雀,李小二既然将这张纸送于了你,那你可有信心将这件事情办好?”
李泰虽然不清楚这张纸上的东西有多么重要,但他知道只要按照这张纸上写的去做,就一定能挣到银子。
现在父皇居然要把这件事情交给自己去做,他当然欣喜若狂,脸上顿时就乐开花了,口中道:“儿臣请父皇放心,一定会做到最好的。”
“记住,这件事情绝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简单,切记不可大意,更不可有所懈怠。父皇会派人帮你去做的,不过这上面的东西只需你自己知道,外人谁都不能说,你要是有什么疑问,就直接去找李小二,他知道该怎么办的。”
李二嘱咐了李泰一遍,还是觉得静不下心来,干脆就叫人去把匠作监的大匠找来,命他立刻按照小二写的办法弄出一张印好的书页来。李泰则是奉命去监工,也等于是去学习了。
………………………………
066出宫
“陛下,老臣眼花,可否仔细端详一下?”孔颖达有些激动了,立马就张口要拿起来看。李二笑笑示意随便。
孔颖达小心翼翼的拿起那张印好的纸,放在鼻端先闻了一下,是墨汁的味道,然后才一字一句的开始仔细看起来。
等他看完了,还将纸传给了剩下几人,大家都看完后又放到了御案上。
李二此时已经有些得意的样子了,难得能看到孔颖达也有激动不已的时候,他笑着问道:“孔爱卿,你觉得如何啊?”
“老臣如若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以此法印制的论语传遍大街小巷,臣立时死在这里也是心甘情愿啊!”
好吧,李二有些郁闷了。自己不就是想叫人家夸两句吗?这下好了,碰到比他还要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孔颖达,直接被虐成渣渣了。
“孔爱卿可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那一日不远啦!”李二笑着虚扶了一下有些激动到颤巍巍的孔颖达。
“陛下,你说的是真的?”这次是长孙无忌诧异了。
要说能印出一张纸来,那这些大佬们看看也就是了,并不是什么大事情,可要是真如李二说的将论语印制出来还要传遍大街小巷的话,那可是天大的事情了!
要是印书这么容易的话,那世家大族族学的优势瞬间就被天下士子们所取代了,那时候可真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天下一统了。
世家大族再也没有能力来把控朝堂,皇帝的权力将达到顶峰,到时候这天下李二一人说了算,那可是真的大唐盛世了。
眼前这几位可都是大唐帝国的中流砥柱,随便出来一个人,都能让这个国家抖一抖的,但他们同时对这个能改变天下格局的大事露出了震惊与怀疑的态度,毕竟多少朝代都没有实现的事情,这一眨眼的功夫,李二说办到就能办到吗?
“怎么,连朕的肱骨之臣都有些怀疑朕在大言不惭了?”李二的眼睛太毒了,瞬间就从几人脸上把握住了关键的信息,抿着嘴冷笑道:“朕就在这里跟你们打个赌,不出一年,朕就能让这长安城中所有士子用上我大唐官印的纸书,朕要无偿的送与他们,让他们早日成才,为我大唐所用。”
这就是霸气!
在八字儿都没一撇的时候,人家李二就敢说这样的话,换成别人谁敢有如此豪言。当然李二的地位也在哪儿摆着呢,别人说了人们笑笑也就过去了,可他李二说了,那就是金口玉言了,没几个人不把这当回事儿的。
既然皇帝这样信誓旦旦,都用上打赌了,那这些臣子们当然就不敢再说扫兴的话了,于是长孙无忌领头,齐刷刷的开始祝李二的宏图伟业更上一层楼,这才叫李二刚刚有些来气的劲儿压了下去。
本来找这些人来是显摆显摆的,是知道并不怎么成功,李二便挥挥手叫他们下去,自己宁愿没人欣赏,也不愿在兴头上突然来个浇冷水的。
孔颖达屁颠儿屁颠儿的来了趟太极殿,没想到就这样又被李二撵回去,心里很不舒服。好在这老头儿的涵养很好,都压在了心里,跟着几人出了宫,继续回去教他的课。
只是苦了这些听课的学子们了,老人家心情不好,他们在下边的一点儿小动作便在孔夫子的眼中无限放大,直至将捣蛋的学生们统统惩罚了一遍。
孔颖达的惩罚很有针对性,一人犯错,全体受罚。怎么听起来好像军队里的套路!连坐应该是法家的东西,没想到当是大儒,孔府传人居然永远的炉火纯青,完全印证了那句话,知识是没有分界线的。
不过这个办法倒是很有效,不但惩罚了那个不守规矩的,还隐隐的将他放到了其他学子的对立面上,至于课后他有什么样的下场,那就不是孔夫子所关心的了。
李承乾很倒霉,平白无故陪着人要挨罚,他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小二哥下午没有陪他来听课。
于是下了学之后,第一个就去饭堂找李小二,这是要和小二哥要精神损失费去。哪知到了饭堂,李小二不在这里,一问人才知道,李承乾前脚去上课,李小二后脚就走了,去向不明。
这下李承乾没辙了,找不到人怎么要好处呢,他又兴冲冲的回了东宫,到承恩殿也没李小二的影子,小二的秋香丫环说他根本没有回来过。
好吧,李承乾知道李小二一定是单飞了,不知道去哪里撒野去了。他很郁闷,第一次觉得到好像有种被抛弃的感觉,拉着脸一言不发的回了自己的宫中,然后将所有人都打发走,自己坐在书桌后边生闷气。
小二哥去哪里了?去找人要资金去了。没办法,没钱万事难,别说开公司了,就是正经让他出去吃顿饭的钱都没有。小二带着小德子一起出去的,至于宝儿和狗儿两位被小二哥打发到街上去找好的地段儿和屋子去了。
小德子受宠若惊,这是小二哥第一次单独带他出来,还是要去办大事的,心里早就激动不已。
小二回头看看他,心里有些想笑,难道是自己把这个年代的皇宫大内想的太恐怖了?不是说内监公公们都是一个心十个窍的机灵人,滑不溜秋,从来都不会真正的去相信任何一个人吗?
怎么自己身边这位就像个刚见世面的雏儿,啥也不懂呢?
以为小二哥真的是对小德子上心了那可就大多特错了。小二哥这是要去讨债的,没有个拿得出手的身份怎么和户部的大佬掰腕子呢?
让小德子引路,两人很快就到了户部衙门。
户部是三省六部之一,主管财政,说白了就是国家的钱袋子。这里是大唐帝国各种大事能够运转的基础所在。没钱什么事情都不会顺利的,一家是这样,一国也是如此。
李二登基了两年,户部的库银就从来没有满过。一共十三个银库估计有一多半儿都是干净的连老鼠都不会待。剩下的几个也好不到哪里,满打满算能凑够五十万缗铜钱就谢天谢地了。
缗就是吊,老百姓习惯叫贯,一贯铜钱就是一两银子。五十万贯对于这样一个大帝国来说实在就像蚊子肉一样,看都不够看的。
而李二陛下打肿脸充胖子,面儿上光鲜,要是户部尚书把这个情况在朝堂上公之于众的话,估计李二都没法控制局面的。
在这种情况下李二让小二哥来户部要钱,也不知道是他当时忘记了,还是故意装傻充愣,想看小二哥的笑话。
当然不管是哪种情况,小二哥都必须要来一趟,因为这里是他自筹资金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要是这里顺利的要来银子的话,其他地方,小二完全可以直接伸手了。
“站住!”刚到门口,李小二便被看门的两个兵卒拦住了。小德子是在前边引路的,到了门口他自然要往后让的,哪知道小二哥的脸估计长的就属于到哪里都被拦的的样子。
小二自己也很郁闷,难道自己真的就这么没有当官的气质吗?进个弘文馆让守门的学士拦,到了户部干脆成了兵卒拦他了。
“大胆!”小德子一个健步就到了小二哥身前大声道:“你们好大的胆子,连陛下新封的皇子殿下都敢拦,是不想活了吗?”
这就是小二哥带上小德子的原因,小德子是李二甘露殿的内监,他说的话在某些时候还是能够代表一下李二的。
果然两个兵卒听完后,立时脸色有些发青,好在两人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了,上下大量了下小德子,觉得这个内监不像是假的。可再看小二哥就有些不愿意相信了。
虽说小二哥也算是一表人才,玉树临风了,可他身上穿的衣服怎么看都不像是皇子穿的,更何况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李二陛下新封皇子的事,于是小二哥在两位兵卒眼中,已经被定性为骗子了,而且是那种大骗子,居然敢冒充皇子。
小德子满以为自己一声大喊后,两个兵卒会吓得二话不说就让开路的,可等了一会儿见两人居然大眼瞪小眼的一直看李小二,这就有些奇怪了。
“你们没听见吗?这是陛下新封的皇子殿下,难道你们不知道礼节,连如何见皇子的规矩都忘了吗?”小德子有些生气了,自己第一次跟着李小二出来,这还没办事儿呢,就被看门的拦住了,以后他还怎么在李小二面前混了。
两个兵卒犹豫了一下,还是觉得这个内监是可信的,于是又确认了一下小德子刚刚说的话,其中一人撒丫子就跑进了户部里面,大概是去告诉上官了。
小二哥这次倒是没有再着急,也没有惹事。废话,待会儿要和人家要钱呢,这要是在门口就把看门的收拾了,那待会儿估计就要不上钱了。
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这里最高长官户部尚书叫做萧瑀,是个极其护犊子的人。要是小二哥真的欺负了两个看门的,萧瑀别说不会给他钱了,大概连门都不让小二哥进了。
………………………………
067萧家姐弟
李世民的手下基本没有软蛋,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是猛人,萧瑀就是其中一位。
也许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许老天爷也不想看着某一位大神独自在这个年代纵横捭阖,所以才给他找来了无数的伙伴陪他玩耍。
无疑这个被老天看中的人就是李二李世民,而那些陪他玩耍的伙伴,有他的敌人,比如隋炀帝、比如窦建德、王世充,当然更多的是他的帮手,李靖、秦琼都不用说了,现在咱们说说萧瑀。
萧瑀是个有身份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比李二都牛的。
萧瑀先祖可是开创过一个王朝的,到了他这一代已经做过三代帝王了,要不是隋朝一统天下,估计人家现在也是后梁王朝的一代君主了。
比起李二这个大唐的第二任君主,萧家可是有历史底蕴和沉淀的。
隋朝吞并了后梁,萧瑀也就当不成皇帝了,可人家还能做皇亲,还不是普通那种光有个名头,没有实权的。因为萧瑀有个好姐姐。
萧瑀的姐姐就是历史上很出名的萧皇后,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说起这个女人来,一点儿都不比萧瑀差。
萧皇后十三岁就嫁给了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姑娘长的极其美艳,令杨广欲罢不能。然而人家并没有学着普通女子在家里相夫教子,而是帮着杨广来处理一些比较容易的政事,比如管理一下封地的钱粮,教育一下当地的百姓。
聪明的女人都懂得: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所以萧后选择了另一条路。她在另一方面帮助杨广,那就是帮着他得到那张万人之上的椅子。
于是萧后帮着杨广用了十年时间,培植亲信,掌控下属,终于坐上了那张梦寐以求的椅子。这一年萧后二十三,杨广三十五。
从一个懵懂少女变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她用了十年。
这还只是开始。
下一个十年,萧后陪着杨广这个比较衰的皇帝经历过各种苦难,却依旧倔强的挺着她的腰板,即使是杨广被宇文化及逼死,萧后都没有一丝怯意。
她没有选择随夫而去,而是收起眼泪,打扮好妆容,和宫女一起拆了床板做了一口小棺材,收敛了这个一生战功显赫、骂名满身的一代帝王,自己的丈夫。
这一年她三十八岁,徐娘半老。
故事在继续,皇帝死了,帝国亡了,到底是亡于谁之手,不是她一个弱女子说的,她现在失去了靠山,失去了栖身之所,失去了她所有的一切,剩下的只有一副皮囊和一颗坚韧的心。
她需要活下去,为了看着大隋帝国之后中华的未来,为了杨广那雄心勃勃却无福消受的大好江山。
接下来十年,萧后基本是在颠沛流离中生活着。宇文化及收编了杨广的后宫,当然包括她。窦建德杀了宇文化及,同样收编了她。
早就远家突厥的杨广的妹妹义成公主听说大隋的事情后,便派人来接萧后这个自己的嫂嫂,就这样萧后又北上突厥。这下好了,萧后在有生之年居然还过了一把出国的瘾,移民国外若干年。
按照当地的风俗,她这个中原美人当然也要侍奉突厥的可汗,直到李靖灭掉突厥,这才将萧后又接回中原。
贞观四年,已经四十八岁的萧后在三十三岁的李二面前盈盈下拜,获得了李二的青睐,竟然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直接封萧后为昭容,接进了李二的后宫中。
也许李二从小失去母亲,缺乏母爱吧,反正他对萧后是真的喜欢。
命运就是这样,从十三岁成为晋王妃后,三十五年间兜兜转转,萧后居然再一次回到了宫廷中,成为了新王朝皇帝的妃子,造化弄人!
李二对萧后的喜爱是疯狂的,他下令要大摆酒宴,用最奢侈的方式来庆祝自己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美人儿。
这时候萧后出来对李二说:“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何必要与亡国之君相比呢?”
李二当下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这位杨广的女人当着取代杨广的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