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舞初唐-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萧后出来对李二说:“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何必要与亡国之君相比呢?”
李二当下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这位杨广的女人当着取代杨广的李二面前,道出了这样醍醐灌顶的话语,李二被明晓事理的她所蛰伏,更加敬重宠爱了。
之后萧后在唐宫中度过了平静的十八年,直到六十七岁才寿终正寝。
杨广是皇帝,宇文化及和窦建德也当过皇帝,突厥的两任可汗,再加上李世民,想想看萧后这一生,竟然跟了六位帝王,让这六个帝王整整抢了将近六十年,这是什么水平?
都说女人的年龄就是她们的天敌,可在萧后身上仿佛看不到这一点。
从十三岁开始的小萝莉,一直到少女,熟女,半老徐娘,再到大妈,甚至大娘,萧后身上的标签不断的更换,可她的魅力仿佛一直停留在那里,不曾改变,从未打折。
六十多岁快快乐乐的病死在唐朝后宫中,才结束了这辈子精彩纷呈的一生。
一个女人强悍如斯,实在不是可以评价的了。
想想萧瑀祖辈当过三任帝王,还有这样一个强悍的姐姐,他自己是什么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萧后嫁给杨广的时候,萧瑀还是个孩子,萧后在杨广这里比较孤寂,杨广的娘独孤皇后就决定将萧瑀这个小孩子也留在杨广宫中,这样姐弟两人也有个能做伴儿的。所以萧瑀从小是在大隋皇宫中长大的。
这也就给他提供了各种方便,生活上,学习上都有着全国最好的待遇。
萧瑀也争气,不到几年时间,学识就连当时的朝廷大儒都夸赞有加。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不管身份有多高贵,知识还是自己掌握了比较好,命运在自己手中。
一晃眼,萧瑀就在宫中住了五年,这五年不但自己学到了本领,关键还和当时是晋阳的姐夫杨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看看人家的童年,有个好姐姐,连认识到人的不一样,起步就进入了贵族圈子,相当于官二代和富二代中的佼佼者啊!
杨广继位后,萧瑀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就是因为萧瑀不但学问好,而且他还相当了解隋朝宫廷的各种人与事。
后来杨广生活开始出现腐化,而且穷兵黩武征战四方,萧瑀便上言直谏,让杨广很生气。直到杨广被困雁门脱险后,萧瑀一直请杨广不要再征伐高丽,杨广一气之下将他贬往河池做太守去了。
人的机遇往往伴随着危险和挑战。
萧瑀去了河池,就是现在的陕西省的一个县,当时正好是唐国公李渊的辖地。
萧瑀的夫人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当年两人同在朝廷做官时交情也很好。
关系有点儿复杂,不过就一句话,萧瑀和李渊既是亲戚又是好友。这就够了!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在江都,李渊在太原起兵造反,占了长安,然后就给萧瑀去了一封信,意思就说,你看杨广完蛋了,全天下都乱套了,我这边已经占了长安,准备着要自立为王了,你要是愿意来,我给你留个好位置。
看看人家这朋友,苟富贵勿相忘。傻子才不去呢!
于是萧瑀连行李都没收拾直接就投奔了李渊。
如果说萧瑀的前半生基本上是靠着祖宗萌荫,裙带关系上位的,那他的后半生则是靠着品行和学识站稳脚跟,在李渊和李世民两代君王的光环下,生生不息的当了三十年朝中第一高官。长孙无忌在人家面前都不敢托大。
不说李渊,就是李二的贞观时期,萧瑀就先后当过五次宰相,当时叫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后世的总理。
贞观十七年,李二建凌烟阁,萧瑀以第九的身份位列其中。这是大唐王朝对一个功臣最好的勋章。
三年后,萧瑀去世,李二痛哭,病倒。他死的时候他姐姐萧后也才刚刚离世三个月。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句千古名句就是李二在萧瑀死后对他的赞誉。
萧家两姐弟在乱世中降生,乱世中崛起,伴随着一代代帝王,完成了他们辉煌壮丽的一生,可歌可泣。
有多少人的一生可以这样精彩,又有多少人的一生是这样的波澜壮阔。这些被萧家两姐弟挥洒的淋漓尽致,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这样的人物,不要说李小二同志了,就是李二陛下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儿的紧张。
当然对于李小二这个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的性子来说,也许萧瑀还真不一定能吓唬住他。
果然,当那个看门的兵士又从内堂跑出来后,对于李小二的态度就变得恭敬了。
“这位殿下,萧尚书有请。”兵士点头哈腰的给小二施礼。
小二笑笑没有去怪罪他,毕竟自己穿的也不像个殿下,况且自己这个年纪遇到谁也不会对他有恭敬态度的。
带着依旧有些气愤的小德子,小二哥施施然进了户部的大门,准备去见见这个李二都有些害怕的大人物。
哪知道刚到了萧瑀的门口,就听到里面一人沉声道:“时文兄,现在不是你抠门儿的时候,眼看着大难就要临头了,咱们还是赶紧想办法吧!”
小二这才知道,原来萧瑀这里早就有人在了。
………………………………
068都是老狐狸
小二哥在门外稍做停顿后,轻轻咳嗽一声这才迈步往里去,此时里面的声音骤然而止,然后小二进来就看到里面原来不止两个人,居然有四个人。除了一个比较年轻之外,其余三人看上去基本都四五十岁了。
小二是一个都不认识,好在最老的那位坐在一张胡桌后边,其他三人则是在旁边的胡凳上坐着,主次分明,那小二就知道谁是萧瑀了。
他笑眯眯的走上前对着胡桌后的老者施礼道:“小子李小二特来拜见萧尚书,给萧尚书问好了。”
四人都看着李小二,只是大家的眼神各不相同罢了。萧瑀是一种审视的目光,眼神中充满了疑问和探究。
两个稍微年长一些的则是用欣赏中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小二,剩下那位最年轻的则是微微皱皱眉,但随即边恢复如常,只是眼神中多少有些复杂。
小二行礼后没有等萧瑀说话,自己就站直了身子,又转过半边朝着另外三人抱抱拳也不说话,就当见礼了。
此时萧瑀才道:“你就是李小二?最近风头可大的很啊!”
小二笑容僵在脸上了,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听上去酸溜溜的,而且好像还有些不满的样子。
小二想了一下道:“萧尚书教训的是,小子确实孟浪了些,做了不少错事,多谢萧尚书教诲。”
就这么一问一答间,屋中四人都开始用更加正式的眼光来打量李小二了。年纪轻轻居然能做到唾面自干,而且还能非常从容的接受了初次见面之人的批评,这是在是难能可怪。
在这帮老家伙眼中,这样的李小二更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
果然萧瑀不再阴阳怪气说话了,而是很正式的道:“听说你在门外自称殿下,可有此事?”
小二被皇后收为义子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毕竟他答应李二的事情还没有办完呢。
可上次在春风楼和长孙冲发生冲突时,他的这个还没拿到手的头衔儿已经说了出去。所以想知道的人一定会知道,至于根本就没有关注过他的人,那是根本就不知道。
不幸的是,眼前这几人中除了那个年轻一点儿的之外,其他三人还真的不知道。
“尚书大人严重了,小子怎能自称殿下呢,这是陛下身边的那位内监说的,也是陛下当时随口一说的话,小子可没有真的当真过。”小二直接抬出李二来对阵了,萧瑀实在不是他可以随意对付的,还是早点儿放出大招吧。
大概是连着两个问题都被小二同志轻松化解了,萧瑀的脾气被消耗掉不少,便轻哼了一声道:“最好是这样,那你现在是以什么身份来见本官的?”
小二这才反应过来,怪不得一进门萧瑀就要问这个事情呢,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老家伙刚才说不定在装傻充愣,如果自己是以皇后义子身份来的,那萧瑀就要对他施礼,更重要的是待会儿一旦说到什么事情,需要用银子了,萧瑀就不好推脱了。
现在好了,自己被人家挤兑的直接说不是殿下,那最大的优势就没有了,还不被人家随意摆布?
我去,千小心万琢磨,最后还是被人家套牢了,怪不得李二都不愿意多和萧瑀打交道呢,这也太厉害了,坑人于无形啊!
小二哥参透了萧瑀三句话的厉害之处,眼睛就开始看萧瑀。萧瑀问完就在观察小二,没想到这个小东西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就弄明白自己的意图,看看他那要吃人的眼神,萧瑀从心里想发笑,姜还是老的辣啊!
“尚书大人,其实小子根本就没有什么身份,今日前来只是一个晚辈来看望长辈来了。”小二哥岂是能被欺负的,他决定好好报复一下萧瑀,至于报复的手段嘛,嘿嘿,就让他吃个哑巴亏吧。
“哦?李小二,你是不是觉得老夫这户部很清闲,满大街没有身份又愿意自称晚辈来见老夫的人多了去了,难道老夫真的要来一个就见一个吗?”萧瑀手捻胡须不依不饶的和小二哥斗嘴。
嘿!李小二晕了,这特娘的是个什么鬼?油盐不进,根本就不接招啊!
这下连小二哥也有些为难了,自己进来半个字儿都没提钱的事儿呢,老东西连句完整的话都不叫自己说了,这还怎么整?
见李小二一下子没话说了,萧瑀心里更乐了,觉得是时候给小二提个醒了,便微微笑道:“不过你既然能进来,就说明你的本事还是不小的,这样吧,本官给你个机会,若是你能把握住,老夫也不是不能和你好好说说话的。”
李小二此时是真的有些懵了,好像是自己来找他办事儿的吧,怎么到现在突然有种上贼船的感觉。不过谁叫自己人在屋檐下呢,没办法,还是先听听他说什么吧。小二哥第一次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他点点头也不说话了,看着萧瑀,等着他出招。
萧瑀这下没有再废话,而是转头看看另外三位道:“玄龄、克明、辅机,你们刚刚不是还在为那件事为难吗?这不?有人来帮你们出主意了,你们难道不问问吗?”
两个年纪大的脸上带着“还是你懂我”的笑容点点头,看向李小二,而年轻那个直接就对李小二道:“最近听说你为我朝的那些将军们出了不少好主意,陛下也颇为重视,可有此事啊?”
小二现在是真的觉得自己来的不是时候了,一个萧瑀就极难对付了,这还有三个半老不老的人精呢,估计自己还得被他们耍上一阵子。
想到这里他的无名之火就起来了,凭什么老子来办事儿就要被人呼来喝去的,给不给不就一句话嘛,至于这样调戏老子?老子难道就是这么好欺负的?
“这位大人,请问你是户部的官员吗?”小二哥开始反击了。
“不是!”年轻人很痛快的便答了出来。
“那请问在这户部中,大人可有做主的权力?”小二继续问道。
大概年轻人也没想到李小二会突然间反问,一时不察就中招了,这第二问一出,他就知道自己不能答了,这就是个套子,不管自己怎么说都没法再问小二问题的。所以他非常明智的选择了微笑不答。
小二哥再次觉得自己就像用劲打出一拳后,直接落在了棉花上,差点儿闪着老腰。
他是真的有些吃惊了,这屋中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啊,怎么一个个全都这样变态。本以为这个最年轻的好对付一些,看来也是个滑不溜秋的泥鳅啊!
两人就这样说了三句话后,再次无语了。其他人就是在一边看戏,然后抿着嘴微笑,根本不帮忙那人忙,也不会给小二哥解围。
两人对话结束,两个中年人又开始了。
“李小二,你就是在春风楼气走长孙冲,气病杜荷的那个小子吧?”年长的一人先问道。
小二哥知道自己今日不管如何努力都不会有太大收获了,那还不如干脆就豁出去了,打不了老子不要钱还不行了?
于是小二哥再次王霸之气聚拢,腰板儿一挺,脖子一梗道:“看来这位大人还知道的不少啊,没错,就是我,我就是那个李小二。”
有什么啊?男人要的就是敢作敢当,就算你是他们的亲爹我李小二也不惧。
“哈哈哈!克明、辅机,你们看这小子,到现在还理直气壮的,怎么样,你们不打算找找他麻烦?”年长的人一脸诡异的笑容看向另外两人。
那两人脸上也挺精彩的,还是上些年纪的人淡淡一笑道:“那日之事老夫也打听过了,也不都是李小二的问题,我家那个畜生他也算是咎由自取。”说着转头对小二道:“只是日后你行事要尝抱有宽容之心,得到人处且饶人,不要再咄咄逼人了。”
李小二听的一头雾水,怎么感觉这两个中年人一唱一和的有些像是在教育自己,又有些像是在提点自己呢?
想了一会儿,他的眼睛突然亮了亮,随即便看看最年轻那位,现在他基本上可以确认这两位是谁了,而最叫他意外的是最开始说起话头的这位怎么像是在帮自己说话呢?他又是谁?
一下子屋子里安静了,没有人再说话,各自表情丰富的看着李小二。小二哥绞尽脑汁想了半天,猛然间对着两个中年人施礼道:“真是小子有眼无珠了,居然没有认出来房谋杜断两位大人,是小子的罪过,还请两位大人赎罪啊!”
两个中年人先是笑笑,随即一惊,互相看看,有点儿不可思议。
没错这两位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大唐李二不能失去的左膀右臂,后世人称两人为房谋杜断。房玄龄善于谋划布局,杜如晦胜在决断。
可问题是房谋杜断是后世人给的头衔儿,这个时候根本没有这个说法,小二哥直接就用上这样的称呼,还真的把两人吓到了。
这是对两人整个从政经历的精华总结,四个字可以概括他们这一生的荣誉,可偏偏从一个黄口小儿口中说出来,震撼可想而知。
两人还没回过神儿来,小二则笑眯眯的朝着年轻人也施礼道:“相比这位大人便是长孙仆射吧,小二先给大人赔礼了,那日春风楼的事情是小二孟浪,让长孙公子丢了面子,小子改日会亲自登门赔罪的。”
长孙无忌!就是这个年轻人!李二现在三十三,长孙现在才三十一,真的是春风得意,青年高官,在大唐王朝几百年中,也只有这么一位可以在这个年纪坐到宰相位的人物了。
………………………………
069新问题
“过去的事情了提它作甚。”长孙无忌很平淡的回了小二一句,便不再言语。他不是生小二的气,而是在生房玄龄的气。
房玄龄明显是在偏袒李小二,从他主动提起春风楼的事情开始,就明显是要给李小二一个和他与杜如晦说和的机会。
杜如晦也是,你儿子都被气的病倒了,你难道一点儿报复的念头都没有吗?长孙无忌有些难以理解杜如晦。还是年纪轻的原因,要是现在长孙无忌有个四五十岁,估计他就懂得杜如晦为什么会这样处理这件事情了。
不管怎么说,小二哥这一次就认识了当朝最有权势的四位高官,对他来说也算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看看萧瑀的鸡贼,看看房玄龄的机智,看看杜如晦的大度,再看看长孙无忌的阴冷,小二发现自己在这些人面前根本就不够看的,原来自以为傲的一张嘴,好像有些不灵了。
到底是年长一岁,经验多一分啊!
“好啦,既然你们都认识了,玄龄还不说说你们的麻烦吗?老夫可是听这小子的名头不小,什么事情他都能想到办法来,你们就不想试试看吗?”萧瑀适时的接上了话茬儿。
此时李小二也明白了,原来萧瑀一开始并不是针对自己的,而是要把自己逼到一个角落里然后给他点儿希望,叫他帮忙来的。
这样一想,小二哥又有些得意了。大儒又如何,宰相又怎样,还不是需要我小二哥来帮你们解决问题?
这小子一下子腰板儿又直了些,刚刚脸上稍显忧虑的表情立马变的阳光晴朗起来。
还别说杜如晦对于李小二还真有点儿喜欢了。和他家的那两个孩子一比,李小二简直就是乖宝宝的典范,还是个聪明的乖宝宝。
“小二啊,听说你给了陛下一些建议,现在陛下正在着手办这些事情呢?不知可有此事啊?”杜如晦问了起来。
小二点点头道:“是有此事,不过也不能算是小子给的陛下,其实一开始小子是想给那几位将军的。”
小二哥对于房谋杜断这两位是从心底里佩服的,而且大唐初期的众多高官中,历史上好像也就这两位没有参与到众多的勾心斗角中去,而是实实在在的为这个大帝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也是小二一直佩服的原因,没有私心的人,不论从那种角度来看都是值得敬佩的,毕竟这样的人太少了。
当然李小二也不排除这两位是所有人中最鸡贼的两个,做了一般子官儿,居然连一点儿私心的表象都没有,可想而知这手段得多变态,这是他佩服的第二个原因。
“哦?此话怎讲?”房玄龄也参与了进来。
“房相,小子其实给陛下的那些建议,大多都是能够用在军事上的,所以小子直接就交给了那些将军们们,其实是想让他们先在一小部分军队中做个实践,如果效果好了,到时候再上报陛下,那样国家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而且推广起来的阻力也比较小。”
小二哥奉行的一句话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既然面前这两位都属于朝中正直的重臣,他也不妨说些冠冕堂皇又能达到目的的话出来,反正说话又不收费。
果然他的话一说完,房杜两人同时惊讶了,小小年纪就懂得不哗众取宠,不操之过急,做事情有条理,善总结,这是神童啊!
要是他的那些建议真的合理的话,此子绝对不是池中物!
不说他俩,就连长孙无忌也不得不佩服李小二说的那番话。改革本身就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出现损失,一部分新兴阶层强势崛起。
这个过程如果操之过急的话,国家会出现大的动荡,往小了说,改革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往大了说改革本身是好事,却做的天怒人怨,会动摇国本的。
最恰当的办法还就是小二哥说的那样,找一个试点慢慢来,等出了成果后,再遍地开花,最终慢慢就取代了旧的东西。
这叫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改革也就成功了。
李小二长的是什么脑子啊?这些东西别说是他,就是他们这些宰相高官,没有个十几年的从政经验,没有个失败的教训,都不会想出来的。
“妖孽!”这是长孙无忌给李小二下的定语,这时的他根本没想到他这一辈子居然和这个妖孽有着不解之缘。
“李小二,这些话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别人告诉过你啊!”萧瑀有些不相信小二哥会有这样的水平。
李小二乐道:“如果几位大人不问小子,小子怎么会知道今日你们要考小子呢。就算小子能掐会算,也不至于能算到你们的心情吧。”
这话说的很含蓄,并没有说自己是不是听别人讲的,只是告诉他们,我实现是不知道你们要问我什么的,所以我也不可能会准备好答案,其他的你们自己想去吧!
果然,萧瑀听后连连点头,头一回笑眯眯的对着小二道:“恩,不错,确实不错,看来陛下的眼光还是这样的厉害啊!”
小二从心里鄙视这样的马屁精,我自己好不好怎么又能和李二扯上关系,这典型的隔空拍马屁。
房玄龄也在一边笑道:“哈哈,是啊,看来传言不假,这小子确实有些本事。那咱们就和他说说咱们的事情,看看他是不是能有其他的好办法啊!”
长孙无忌撇撇嘴道:“他能有好办法?还真以为他是神仙不成?”
一个三十几岁的大人如此说一个小孩子,就算他再有理,也不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可,顶多是因为他现在的身份比较特殊,所以其他人都没有接茬儿。
萧瑀一锤定音道:“权当死马当活马医了,和他说说吧,保不准还能想个方向,咱们几人再努努力,等差不多了咱们得赶快禀报陛下了。”
杜如晦根本没有参加讨论,一张嘴就道:“李小二,我们几人要和你说一件大事情,你认真听,有什么建议就说出来,不管是好是坏,只要有理有据就行。”
李小二也知道今天是躲不掉的,除非他真的不想从萧瑀这里弄到钱了,便点点头也不说话,准备仔细听听,说不定还能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呢。
见小二点头了,房玄龄开始说事情。
原来自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