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送进来的材料被几个金属箱子装着,堆满了她的周围,二十年前的这件案子涉及的人物之多,持续时间之长,都反映在了堆得超过她坐身的材料上面。没有时间一一去看,钟茗只能缩小范围,将重点设定到主犯以及他的妻子身上。

    事实虽然发生在二十年前,可原因却要追溯到更早一些的八十年代中期,那个时候,华夏最大的外部威胁来自于北边强邻,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两个国家互相指责对方是修正主义,嘴仗从宣传部门打到军事部门,漫长的北方边境线,数百万大军虎视耽耽地盯着对方,当时几乎所有的情报部门都在猜测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

    华夏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内正朝着以经济建设为心进行转型,从这一点上来说,对方的指责也是有道理的。而与此相反的是,随着七十年代华美关系的逐步改善,特别是双方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之后,出自冷战思维的考虑,美国认为这是一个将华夏拉入自己阵营的机会,因此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双方展开了一系列的合作,那是华美历史上的蜜月期,在西方媒体上,甚至将华夏称为北约的“准缔约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帝都的许多科研机构,特别是与军事科技有关的机构,都有了来自大洋彼岸的身影。国防618工程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立项的,主旨是为了解决军事高端材料研究方面的空白,苏红梅做为华夏自己培养的材料专家,领导了其中一个重点实验室,也就是档案中提到的311实验室的工作,并于两年后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个进展是什么档案上没有提到,但钟茗却很清楚,因为她目前的工作,就是围绕这个展开的。

    到了九十年代初,由于之前的一场风波,华美关系迅速交恶,所有的合作以双方都措手不及的方式骤然结束。而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苏红梅的地位,此刻她已经被破格提拔成了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这一年才刚满三十岁,同年她经人介绍与后来的案件主犯相识并很快结婚,并于第二年育下一女,就是现在的苏微,那时候她的名字叫于晓薇。

    于东升,出身于红色家庭,从军队转业之后,就一直从事情报工作,到了八十年代国家正式成立安全部门的时候,他成为了建部的元老,先后担任部长秘书、助理、外事局副主任、北美情报司司长,在他叛逃之前,推荐他担任副部长的材料已经送到了上级的案头,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前途无量的安全部门高官竟然抛下了一切投入了大洋彼岸,那一年苏微才三岁。

    作为一个参与了安全部门初创的元老,他掌握的信息是致命的,他的叛逃带给国家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仅在当月,北美情报网上的人员损失就高达八成,其中大部分人甚至与他住在一个院子里,由于情报工作的特殊性,这里面还有不少对真正的夫妻,他们的双双牺牲导致了一大批孤儿的诞生,甚至有些人只要再过几个月就能成为父母,全都被他的背叛行为葬送了。

    如果只是这样,那此人可谓“罪大恶极”,之所以在要后面多加了四个字的考语,则是出于另外一项重大损失,这个损失是什么钟茗没有看到相关的只言片语,但是从她不经意地听到局长和教官他们谈话,了解到这件事关系到总理生前的一项布置。

    在华夏国内,总理其实不光是一个职务的名称,更多的时候,在不加上国务院的前缀时。它是一个特指,专门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红色华夏情报工作的缔造者,受人尊敬的那位先驱的敬称,特别是在军事部门。

    不能用笔,也没有纸可用,钟茗不得不在脑子勾勒出人物之前的关系,作为主犯的妻子,苏红梅立刻就被隔离审查,审查的重点则是她是否参与了这次叛逃,其次是她所掌握的秘密对于她的那个丈夫是否泄密,泄密的范围有多大,审查材料很多,其中有多达八十多页是她的自述,而每一页上的东西都是完全一样的,钟茗知道这是一种审讯手段,为的是找出被审讯人心理上的破绽。

    最后停下来的原因不是苏红梅交待出了什么,而是她从厕所的一个狭小的窗户中跳了下去,由于楼下全都是武装人员,她的行为肯定不会是想逃走。钟茗叹了口气,她不是认为这个女人可怜,而是因为被赶来的医务人员救起后,才发现苏红梅已经怀孕了,那个孩子从此以后就只能躺在病床上,这能算报应么为什么受到惩罚的不是始作甬者。

    钟茗的情绪只偏离了一会儿就回到了正题上,她研究这么久的原因只有一个,苏红梅倒底有没有向那个叛逃者提供研究上的成果要知道这个成果的发现,直到二十年后的今天都是令世人瞩目的,为此总参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就是她所在的这个局。

    毫无头绪在经过了四、五个小时的寻找、整理、归纳和推测之后,她依然只能得到这么个结论,只有在确定苏红梅没有参与这个案件,才能推断出她的存在不会威胁到目标的安全,因为她熟知其中的内情,尽管可能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掌握着多么大的一个秘密。

    如果是个寻常人,钟茗根本就不会费这种功夫,按照她的权限,可以自己做主让这种潜在的威胁立刻消失。但是自从主动接触苏微之后,特别是看到了目标同她之间存在的那份感情,钟茗希望能够找到对她们有利的东西,不至于最后要陷入更加难以处理的后果上去。

    “咚咚。”的敲门声让她猛然抬头,右手下意识地按到了枪套上,不过那里是空的,在进这间屋子前就交给了外面卫兵。

    “请进。”钟茗没有起身去开门,因为她知道门是从外面反锁的,如果她要出去,还要主动敲门才行。

    “知道你一直在忙,就没有来打扰你,不过首长走的时候吩咐过,必须要督促你吃东西,这是命令,所以请你配合。”进来的是一个同她一样穿着校官服的男军官,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说话的口吻很严肃,脸上却带着笑。

    钟茗无所谓地站起来,沙发周围全都被材料堆满了,男军官直接将餐车推到了局长的办公桌前,那上面显然经过了处理,原本放置的材料、书籍、电话机都被清理干净,正好可以拿来当餐桌用。

    “钟茗。”

    被人在一旁盯着吃饭,换了一般人肯定会受不了,可是钟茗毫无所觉得大口吞咽着,就像在部队里要赶时间一样,动作机械而重复,一点一点地消灭了离她最近的一个盘子,然后转向了稍远一点的另一个,至于里面是什么,可能她都不在乎,男军官看了半天,忍不住叫出了她的名字。

    “啊”突如其来的叫唤甚至都没有让她噎上一下,只是好奇地转过头看向了他。

    “这个周末你有没有时间,我想请你去参加俱乐部的活动。”

    “嗯,应该可以,我那天没什么事。”

    钟茗想了想自己的日程安排,点点头答应下来,这个所谓的俱乐部其实就是模拟野战,是她平时为数不多的兴趣之一,两人以前也经常去参加,她没觉得有什么。不过无意中看到男军官欣喜的神色,她的脸色就有些沉了,手上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这也是你们首长的命令”男军官不防她会这么问,一时间有些不解。

    “当然不是,我只是想和你”

    “陈锐,别在我身上浪费时间,做为一个朋友的忠告,为你好。”钟茗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男军官的眼神一下子就黯淡了许多。

    虽然以前两人在一起的时候,钟茗从来没有表现过那方面的倾向,可像今天这么直接地拒绝,也是他没有想到的,原以为只要多接触,自己怎么都会有机会,这种梦想却被无情地打碎了。

    “我知道你以前有男朋友,可他不是”

    “陈锐,再多说一个字,就请你立刻出去。”钟茗赫然起身,指着门口说道。

    男军官低下了头,他知道自己口不择言,部里谁不知道这个姑奶奶的逆鳞在哪儿,偏偏怎么就说了出来这下原本还有半分的希望,也荡然无存了。

    接下来,两个人谁都没有再说话,钟茗默默地将所有的饭菜都吃完,她还有工作要做,需要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这种速度和胃口无关,完全是一种本能。而男军官则默默地收拾完东西,将餐车推了出去,看了一眼那个倔强的背影,反手带上了办公室的门。

    “怎么样,有收获吗”

    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打开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推门进来的局长看到的是钟茗正弯着腰在收拾那些材料,听到声音抬起头,就看到了一双布满血丝的双眼,他不禁摇摇头,这个女孩肯定又是一夜没睡。

    “首长好,还有些问题,不过收获很大。”钟茗放下手里的材料,向他敬了个礼。

    “那些问题,我也无法回答你,或许要靠你自己去找出答案,这不仅是安全部门的耻辱,更是整个华夏情报部门的重大损失。一号首长每次提起都是心痛不已,说我们辜负了总理打下的基础,是对党和人民的犯罪这话很重啊,小钟。”

    “我一定不会辜负首长的期望。”

    钟茗能感到部长的眼神里,隐藏着一种深深地遗憾,他不希望在自己这个任期上,让这种耻辱继续成为部门内外无人敢谈的禁忌话题,可是事情有多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毕竟那是一个对视华夏为头号敌人的大国。

    将散落的材料一一归位,钟茗的工作就算完成了,余下的体力活不需要她来做,局长摆摆手让她回去休息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这个女孩欲言又止的表情,似乎有些话难以说出口。

    “还有什么,都说出来嘛。”以为是什么麻烦事,局长正色看着她。

    “您能不能以后别再让人来关心我的私事”钟茗有些不好意思地开了口,局长一听就乐了。

    “怎么,陈锐被你拒绝了这小伙子不错啊,一表人材,对你又”

    “首长。”钟茗不得不出口打断他的话,免得他越说越远了。

    “好,看不上就看不上,下次我再找个更好的来。”

    局长难得在她脸上看到了不好意思,笑着打趣了一句,钟茗无奈地冲天翻了个白眼,这个老小子看来是把这事当成乐趣了,得要想个办法才行,不然以后还不得烦死。

    “局长,能不能让我自己选”

    “说吧,你看上谁了”

    “您。”

    “谁”

    局长露出了困惑的眼神,钟茗表情严肃地看着他,点了点头。

    “您看阿姨都走了那么多年,您身边也没个照顾的人,您觉得我怎么样”

    “胡闹我女儿都快生孙子了,别开这种玩笑,传出去你家老钟不得把我活劈了。”局长飞快地走到门口,朝外头看了一眼,没有人在附近,这才赶紧将门关上,还紧张地拍着胸口。

    他当然知道钟茗的意思,可是谣言就是谣言,一旦摊上了就是麻烦事,他心里是真把她当女儿看的,不忍心她为了一个毫无希望的结果浪费自己的青春,可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的心血看来又是白费了,真是个倔女子。

    “x叔叔,阿姨走了之后您就一直一个人,难道不是因为您心里容不下别人我也是一样,事情多着呢,我没您想的那么难过,放心吧。”

    钟茗收起了玩笑,上前抱着他的胳膊,诚恳地说道,局长看着她的眼神,竟然有一种看透世俗的淡然,不由得地叹了口气,像她小时候一样在她的脑袋上按了几下。
………………………………

第三十四章 惊梦(五)

    朝堂之上没有秘密,北上使团遣人回来的消息,到了第七天,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还有好事者为下一批的人员何时到京开始与人关扑,那是两天之前的事了,到了今天,已经没有人再会为此作赌,因为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每过几天都会有一批人回到京师。

    从一开始的期盼、紧张到后来的观望、猜测,慢慢地归于了平静,这种平静不是说事情淡了,而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事件让人觉得精神疲劳,这就是政事堂诸位相公的切身感受,其中不包括老平章王熵,自那天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入过禁中,让人不得不感叹姜还是老的辣,人家根本一早就知道是这样了。

    “龙图阁侍制、中书舍人、赴元和议祈请正使臣刘禹谨奏:臣奉诏出使,自德祐元年八月始,至二十七日方入城国书上呈已近旬月,仍无丝毫音讯传来,臣别他法,唯有”

    “祈请正使臣刘禹再奏:半月之期已过,元人几经推托,不但将臣等置若罔闻,就连一应用度,都开始有所刁难,臣等不”

    “臣刘禹又奏:北风渐起,臣等每于方寸之所遥望南方,思国思君之心愈烈然蹉跎终日无所事事,背恩辜义尤为汗颜”

    每一次刘禹的奏书传来,都会在政事堂打个转,几个相公传阅过后送入宫里,此刻太皇太后谢氏就歪在她的寝宫里看着这些奏折,每一份到来的同时都另有一份皇城司的密奏随在后面,谢氏将两份同时送到的放在一起,上面所写的几乎没有区别,只是武将的口吻更趋于白话一些罢了。

    以她的政治智慧,只能看出事情办得不顺利,元人有意刁难,不知道是为了更好的条件还是别的什么,可是万里之遥,纵然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处,一切都只能指望那个小子。一直以来谢氏对于他都有一种不同的期望,而每一次下来都证明了这种期望并非茫然,这一回之所以最后她松了口,未必没有这种原因在里头,与其派个无能之辈去,还不如让他走一遭呢。

    当然,担心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事情最终不成,国势就不必说了,战争再起结果殊难预料,而那个小子只怕就再也回不来了,谢氏当然不希望事情最后走到那一步,她叹了口气,放下了手里的奏书。

    “今日去王府的太医回来没有”随侍的女官一直专心地看着她批阅奏章,没想到问的问题和这些一点关系都没有。

    “回圣人的话,只怕还要晚一些,昨日便是差一刻就到子时才返回的,门禁还是奴亲自去叫开的呢。”跟着侍候了这么久,女官知道如何应付才显得得体,事情真相如何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不能有丝毫犹豫。

    “昨日太医怎么说”谢氏的关注点当然不会是某个太医的行程,老平章一直在卧床,身体眼见着一日不如一日,她知道挨不了多久了,可是却绝不希望是现在,哪怕撑过这个月也行啊,到那时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那是那句话,若是将养得当,还能延缓一时,若是再如往常那般操劳,就说不准了。”

    “明日起,遣太医常驻王府,不必再回宫了,直至王平章康复为止。”

    谢氏的吩咐让女宫微微有些错愕,之前所说的那几句完全就是客气话,怕圣人听了心里不舒服才加以修饰的,可言外之意不可能听不出来啊,别说康复了,就连拖延都是很困难的事,要不是这样,太医怎么会每天那么晚才回宫

    不过此时她又怎么会去同谢氏讲出实情,赶紧应了一声将事情记在心里,以便等一会儿人回来了就去宣谕。谢氏何等精明,一看她的表现就知道没有想通,这并不是她老糊涂了,而是要借着这个由头,安一安中外臣子们的心。

    清河坊陈宅,已经接近子时了,陈宜中书房里的灯还在亮着,一个家人从府门的方向匆匆赶来,将一卷东西交给了站在书房外的管事,管事也不言语,返身就挑帘子进了屋。

    “这是最后一份了吧”迎上前去的是他的一个亲信幕僚,接过那卷文书展开一角,看了个开头就点点头,然后转身走到陈宜中的书桌前,将文书放到了桌上的一个角落里。

    此刻,偌大的书桌上别无他物,摆放的全都是一卷一卷的文书,而这些文书的内容,竟然与宫中谢氏所看到的一模一样,最后放到一边的那卷文书上,抬头就是“提举皇城司勾当公事”的字样,竟然也是分毫不差。

    “事有蹊跷啊。”陈宜中随意地那起那卷文书,一目十行地扫完,就捻着清须悠然叹道。

    “东翁是说,此子别有他意”幕僚看了一眼书桌上的摆设,心中突然升起一个念头。

    “元人不闻不问本也寻常,以大欺小罢了,刘子青年少气盛,就算是拂袖而去,本相一点都不奇怪,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反而一趟趟地遣使回报,明知道这是多此一举,你说说,他为何要这样”

    陈宜中的脸色平淡如常,一点都没有探究或是疑问的意思,可是他的亲信却深知,自己这位年轻得有些过份的陈相公,决不是好糊弄的,这个问题未必没有考量的意思在里头,他不得不谨慎再三,才试着开了口。

    “此子素有薄名,某以为他有两层意思在里头。”说着还偷瞄了陈宜中一眼,见他的脸色不变,这才放心地继续说下去:“其一,夸大其辞,若是议成,能显其功劳,不成,也能显其辛劳。”

    “其二,借这些回员之口扬名京师,某听说,最早到京的那个柳岳,逢人便说此子如何如何恩义,这些日子入城的人也是差不多,就连那些随行护卫的殿直,无不交口称赞,称其仁义,以公谋私,窃以为不取也。”

    陈宜中含笑点点头,让亲信喜上眉梢,不过高兴的劲儿还没过去,就见东家又摇了摇头,让他一时有些糊涂了,这是说自己分析得对还是不对啊

    “你说的两点都对,但那是私义,而从公义上来说,他的用意要更深一层。运筹谋划是你的长处,不过眼光还要是放宽一些,此子有今日,其才能为上下所公认,并非浪得虚名之辈,你呀”

    “东翁说得是,某是小肚了些,待某再想想。”亲信拱手谢过,重新将视线放回到书桌上,其实上面这些奏章的摆法有一个规律,就是到达京师的先后顺序,原本以为是相公为了看着方便,这个时候再看看,结合他刚才的提点,亲信似有所悟。

    “从这些奏书间隔得日子来看,短则一日,长也不过五、六日,使团中人数本就不多,连上护卫在内,他竟然已经遣回了大部分人,私心算是示恩的话,那公义就是提醒朝廷,事情可能难成”

    “不是难成,已经黄了,刘子青要告诉朝廷的是,元人不会同他缔约,故此才遣散使团,以这种方式分散归国,而他将会是最后一人。”陈宜中摇摇头,以一种十分肯定的语气下了结论,这个结论让亲信吃了一惊,因为如此悲观的论调,还是第一次从他的口里说出来。

    陈宜中目光灼灼,这种猜测,他相信看出来的不只一个,比如那位告病的老平章,看出来了又怎么样,还不是装着看不到,都在等着水落石出的那一刻,这一天还会远么陈宜中陡然就是一惊。

    “苏刘义到哪里了”

    “昨日来的书信,已经到了扬州,李相给予了他方便,招兵之事正徐徐展开,或许会有意外之喜。”亲信的记忆力很好,不用去翻看旧文书,就能将事情一一道出。

    “来不及了。”陈宜中并没有因此而乐观,他一边说一边摆摆手。

    “你即刻修书,以本相的名义,叫他加快动作,不论结果如何,本月底都要带人回京。”

    “这么急”亲信闻言就是一愣。

    “山雨欲来啊。”

    陈宜中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事情如果真的按他所料的发展,这个月底可能就会有大变,临安城中没有兵马,就会像年初那样下诏勤王,可结果是怎样的他一点信心都没有。

    李庭芝没有对苏刘义在其领地的行为做出任何干扰,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他能怀疑李庭芝的私心,却从来不会怀疑他的能力,否则朝廷也不会将这么重的担子全压在他的身上,放眼朝堂上下,若是撤了他谁能接任

    事情一桩接着一桩,王老头要死不死得,却占着一个关键的位置,让他行起事来缩手缩脚。好在叶少保知机,不愿意掺上一脚,否则他这个一人之下的左丞相做得还不如李庭芝那般自在,很快就会有结果了,他还年轻得很,等得起,陈宜中的心思百转,脸上也是阴晴不定地,再没有方才的从容淡定。
………………………………

第三十五章 惊梦(六)

    后世经常用这样的话评价两宋,“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实际上南渡之后相权要比之前更盛一筹,之所以很难做出成绩,还是由于格局太小。偏安一隅已属不易,一心北伐者哪个又有好下场因此大部分时候,并不是能力的问题,能坐到臣子的可有不妥”照王公子的推测,接下来就应该问道何为了,他在心里打好了腹稿,有意在父亲面前表现一番,这是从古至今所有儿子的通病,可是半晌了也没有听到只言片语,不禁疑惑起来。

    “非也,你说得不错,只是为父精神不济了,人不学不知礼,既知礼便错不到哪里去,今后你要好自为之。”王熵指了指床榻让他坐下来,离得近些他说话才不会那么吃力。

    “你方才说了天地万物皆有理,为父与你补上一个,生老病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