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家女儿的带头,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要比他的嘴炮无敌有用得多,等到本地的女主人,都亲自上了教学第一线,慢慢地就会吸引那些有志于此的女子,毕竟她们的日常生活实在太过贫乏,接触面太窄,刘禹就不相信,她们在自己的一再宣传鼓动下,会对这些新鲜事物毫无兴趣。

    “有你在,我自然放心。”刘禹的话让她又一次低下头去:“课程很紧,我就不耽误你,明日听潮她们会来助你,如果有合适的人选,你不妨自己决定是否留下,这间学堂,我就交与你了,过些日子,会有一个验收,你们准备一下。”

    怕她不明白,刘禹又多解释了几句:“所谓验收,就是检验你这段时间以来的教学成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考核,内容就是教材上的要求,你要记住,每日所掌握的生字量,都要达到标准,最后要提醒的是。”

    “身体锻炼,每一天的早操、晚课,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也包括了你们这些夫子,记住我的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才是真的美’,这与识字同等重要,到时候也要考核。”

    一直到刘禹走出去,不见了踪影,珺娘都没有从他的话里回过味来,她背靠着房门,努力抑制着自己的心跳,一直在想着那句话,‘健康才是真的美’,不由得有些痴然。

    离开女校,一街之隔是一幢同样的校舍,高逾五层,进入大门,就能听到朗朗读书声,这所学堂从学子到先生都是男子,这么大的一所学校可以涵盖附近的街区,规模就是以登记在册的适龄孩童数量而制定的。

    既是男校,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他带着吴老四等人,挨个楼层,一个一个教室这么看过去,在里面教学的,多半都是来自全路各个书院的学子,他们自己都还未学成,如今一跃成为了老师,表现上有好有坏,不过大致而言,教人识字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这只是推论,实际情况则不尽数,越往后看,刘禹的眉头就皱得越紧,他的神情变化,让负有侍卫之责的吴老四紧张不已,生怕出了什么岔子。

    “抚帅,哪里不对么?”

    “是有不对,呆会下课之后,你去召集一下,让先生们都到这里来一趟。”

    每幢楼都设有一间办公室,用作先生们的休息和备课之用,由于制度只是草创,还做不到一人一张桌子,都是拼拼凑凑,在办公室的正面墙上,用红布写着一付横幅。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这些或年青或年长的先生们三三两两进来的时候,刘禹就这么站在那付横幅下,看到他的背影,进来的人都收敛了神情,他们知道此人的身份,却不知道召集他们的目的。

    “都到齐了吧,那本官也就不耽误诸位的时间,长话短说了。”

    这番没有任何废话的开场白,配合他那略显得有些严肃的表情,顿时让这些读书人感到了一些不安,数十双眼睛不自觉地看着他,想要知道这位年青路臣会说出些什么。

    “适才看了大伙的教授,有些想法,想与诸位探讨一二,请问,何谓‘师’?”

    这个问题让他们面面相觑,不是因为问题太难,而是太容易了,正因为容易,才更难琢磨这背后的用意,一时间场面冷了下来,根本没有人接话。

    “既然你们不愿意说,那就我来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诸位亦是做此想的吧。”

    这是标准答案,没有人不知道,众人都是点头附和,刘禹随便点了一个站得较近的中年男子。

    “这位先生,对着这些孩童,请问你打算如何传道、授业、解惑呢?”

    被他问到的男子倒是并不怯场,双手一拱:“好叫抚帅知晓,在下姓张,之前在雷州充一个教谕,也曾教下过百学子,最上者考入了京师太学,于教授一道,有些浅见,愿与诸位探讨。”

    “自渡海以来,可谓百废待兴,抚帅安民置业之余,更能广开学舍,讲究人人向学,在下与同僚无不佩服,因此,抚帅之问,在下可有一言答之,那就是’倾尽心血、作化栋梁’,不知诸位可同意否?”

    “张先生之言,正是我等所想。”

    “先生所言极是。”

    刘禹有些无语,他虽然也喜欢听阿谀奉承之语,不过现在说得不是一回事好不好。

    “本官所为,只是本份,诸位教书育人,亦是本份,不过各尽其责罢手。”他摆摆手制止了这些人的:“这位张先生,能不能说得再细些,要如何教出一个栋梁之材?”

    “无非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在下的那些学子来说,年龄在三到七岁之间,无论大小,都如白纸一张,从识字伊始,辅以百家姓、千字文,如此两到三年可以识文,再教以蒙学琼林、千家诗、名贤集等等,到十余岁就可学经史,非十数年苦功不可”

    同之前一样,这位张先生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他所叙说的,正是这个时代最普遍的教学方法,目的则是为士林阶层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这样教育出来的所谓读书人,优秀的可以考取功名,出仕为官,差一点的也能成为各级胥吏或是府中西席、幕僚等等,却不是刘禹所期望的。、

    直到这时,他才醒觉,自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育的前提是师资,在这个时空,包括本人在内,他根本找不到一个合格的现代教育工作者,原本请这些读书人来,是为了教那些孩子识字,只有在识字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开展其他方面的教学,没有老师,就只能通过其他的手段,比如电算化等等。

    然而,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他们可不会甘心只当一个识字先生,师者首要就是‘传道’,一张白纸般的孩童,你说什么他就会信什么,关学、洛学、理学、心学之类的东西,不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地传下去,问题是刘禹要这些学问做什么?布道天下么。

    想到这里,他的神色渐渐冷了下来,那些还在滔滔不绝畅想为师之道的读书人感觉到了不对,一个个都停住了嘴,只剩了那位张先生,发现无人接话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左右看了看,有些不明所以。

    “在下说得不对么?”

    “先生说得,放之四海皆准,可唯独在我琼州,不成!”刘禹直接作出了否定的结论,然后接着问了一句:“不知诸位的学问,可比得岳麓书院欧阳老山长?”

    这个标杆显然太高了,众人哪里敢应,张姓男子摇摇头接道:“欧阳先生德望重于一时,桃李满天下,我等何德何能,敢与之相提并论。”

    “夫以欧阳先生之才,仍不免身首异处,家破人亡。”刘禹的话让他们大惊失色,里面还有不少本就是岳麓书院的学子,更是面色惨白。

    “这个消息,本官也是刚刚收到,鞑子号称崇儒,但究其本性,还是禽兽之流,同他们讲圣人之言、春秋大义,救不了这个国家,也阻止不了他们的铁蹄,为今之计,只能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可这个时间已经没有多少了,一年、两年寒窗十载,没有,都没有。”

    “诸位,这就是为什么,在延聘你们之时,要强调教学计划的原因,三个月,我只能给你们三个月,让这些孩童掌握两千以上的生字量,细化到每一天,就是二十字左右,对于你们来说,合格与否,只有一个标准,那些孩子识得多少字,能写能听多少字,如此而已。”

    “现在,你们告诉我,按照我的要求去教,能不能做得到?”从他的语气里,众人都听出了一种不容置疑,简单的说,合则留不合则去,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张姓男子没有想到会是这么直接了当,有些不甘心地争辩道:“那不是舍本逐末、揠苗助长么?”

    “是,你做不做?”刘禹坦然相承,毫不避讳地看着他。
………………………………

第三十五章 能量

    那位张姓教谕没有选择做下去,读书人都是有些脾气的,他们知道,即便拒绝了,刘禹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最后的结果就是留下来的和拂袖而去的各占一半。对此他也不以为意,相比女先生,男子的识字率要高得多,找到顶替的并不困难,毕竟这又不是义务工作,不但有薪酬而且颇丰,不失为一个体面选择。

    “你们记下这件事,告知陈府君,本官的要求不高,只要能认得字,就能教,照本宣科、督导练习,无关学问,但是一定要有责任心。”他不得不让自己的亲兵帮着记一下,因为事情实在太多了,如果没有人提醒,只怕过夜就会忘了。

    夜色下的琼州,是一天当中最美丽的时候,到处都闪耀着光芒,从男校的五层楼上看过去,不远处的女校,每间教室都亮起了乳白色的灯光,他身后的教室也是一样,这些灯光的来源,是位于顶层的斜片式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根据他的要求,同时也要兼顾美观,最后就做成了这个时空最常见的飞檐瓦片型,现代黑科技与异时空传统建筑形式的结合,没有丝毫的违和,反而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那一大片面积超过了六百平米的电池板,不光提供了整栋大楼的照明,到了夏天还会装上吊顶式风扇,这是仅次于空调系统的最高配置了,就连未来的抚司衙门大楼,都没有得到这种待遇,当然,这么做的成本也是很高的,高到无法普及到每一栋居民楼,但是他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的需求将会日益增大,因此楼房的建设,同样考虑到了今后的扩充,预留了屋顶的安装位,以及楼内的布线。

    目前来说,屋顶安装光伏电池组,是最为可行的一个办法,可以简单地应付照明的需求,一间八十人的教室,需要的照明电力大约为两百瓦左右,使用的是功耗需求较低的led灯珠,再暗的话就会对视力造成伤害,不过听到整栋大楼里响起的那种惊呼声,刘禹还是稍稍有些得意的,毕竟这是他投入心血最大的一项工程,将会培养出自己的基本盘。

    可是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在短暂的惊讶和兴奋之后,也就意味着惨无人道的夜间学习开始了,他们一天的课程十分单调,除了识字就是跑步和做操,运动方面,将由因伤退役下来的老兵负责,这些老兵的安置,在他开始建设琼州时,就已经做出了完整可行的计划,除了学校的生活督导,每一幢居民楼,都会配备一名安全员,他们将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基本力量,从源头扼杀犯罪和纠纷,没有比老兵更为适合这一工作的了。

    因为,这不是后世的保安,他们所负责的,是整栋楼的一切事务,大到政策宣扬,小到邻里纠纷,无所不包,听上去有点官府派驻机构的意思,正是这种官面上的身份,让他们有一种使命感,被社会承认,地位大幅度提高,从而带动风气的转变,那些刻在他们脸上的字迹,不再是一种耻辱,而是荣耀,为国牺牲的人,不应当被忘记,更别说是歧视了。

    这也是刘禹对于他们的承诺,现在他将要兑现,邕州一战,死伤两万多人,其中伤残无法再从军的就多达五千,他们有的失去了手脚,有的没了眼睛,社会对于他们的保障如何落到实处,将会是未来的一个缩影,有着与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以此为基础逐步推进制度的建设,就是他所想要达到的目标。

    楼下传来了有些粗鲁的喝斥声,学堂的督导在带领学生们上体育课,一条围绕着大楼的椭圆形跑道,长度约为八百步,上面铺着煤渣,所有的班级按着课表错开,每隔上几节课就会有一个下楼和跑步的时间,刘禹带着亲兵下去的时候,正好就碰到了这个场景。

    “小的见过抚帅。”这是琼州的第一间学堂,向他敬礼的也是他任命的第一个学堂督导,除了文人担任的山长,这个只有一只手、无法全礼的军汉,将会是学堂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人仍然在努力将动作做得标准一些,见此情形,刘禹使了个眼色,吴老四赶紧上前扶了一把:。

    “呆了几天,还习惯么?”

    “回抚帅的话。”那人用仅余的左手挠挠头:“小的还是想回到军中,和弟兄们在一块儿,学堂这种地方,不是小的这种粗人呆的,这些孩子精贵无比,小的怕手重,会伤到他们。”

    “喔。”刘禹被他的话勾起了兴趣,忍不住问道:“他们也不过是寻常人家的孩子,有何精贵之处?”

    “小的也说不上来,不过就是在想,若不是抚帅,这些孩子莫说读书了,就是活下去都难,如今能坐在这么好的地方,真不知道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等到他们学成长大,定会成为抚帅最好的手下,可不就精贵了么?”

    这话倒是让刘禹没有想到,他笑着点点头:“这话说得有见识,看来让你教他们操习,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好生去做,在军营里怎么样的,在这儿也是一样,他们的精贵之处,不在于被大人呵护,而是能学到远远超越这个时代的东西,也包括你所会的那些。”

    “小的明白了,一定不会辜负抚帅所望。”那人得到了授权,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刘禹不禁为那些孩子捏了一把汗,虽然不至于有什么性命之忧,可他们今后的日子,只怕要叫苦不迭了。

    这是成长道路上必然经历,知识与体能,会让他们受益一生,没有什么东西是能轻易得到的,这些孩子与七百年前后的同龄人相比,或许缺少了一些童年的乐趣,而他们所获得的将会是整个世界,刘禹相信这个帐在他们长大之后,一定会算得出来,也会为生在这个时代而感到骄傲。

    “记下这一条,今后,凡是伤残军人,皆可免除一切俗礼。”

    走出学堂,刘禹等人正待上马,突然听到街道的另一头有些吵闹之声,吴老四立刻带人围住了他,同时遣人过去瞧瞧倒底发生了什么事,不一会儿,那个亲兵就返回来,告诉了他们事情的经过。

    原来是一群蕃人想要进入学区,被守卫的军士给拦下了,双方倒是没有起什么冲突,只是那些蕃人有些不甘心,去找了人来帮他们说项,于是军士们又上报了兵马司,而兵马司总管就是刘禹本人,一时间找不到正主,权总管马暨还在发配当中,最后只能金明自己过来。

    “他们想要做什么?”

    不曾想,对方找来的人居然是叶府老二叶应有,两人相见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这种情形下也顾不得寒喧,叶应有朝他一拱手答道:“还不是那些事物,这些蕃人想要过去朝拜,府里又没说要封路,他们想托个请,让你给行个方便。”

    原来如此,金明转头看了一眼,两栋大楼就像两根镶满宝石的光柱,在黑暗中显得异常明亮,难怪这些蕃人会为之倾倒,就算他自己这会看到,也同样心驰神往,不过身为军中主帅,这样的惊异也只是在心中稍显,转过头来时,已经换上了一付严峻的面孔。

    “没有明文,就是不许,除非子青亲口应承,某这里才说得通,你同他们说说,最近府内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处处都要照应到,多少人都不够使的,这些蕃人最好老实呆着,不要生事,否则谁也保不了他们。”

    金明的语气十分冷淡,不用翻译,那些粗通汉文的蕃人也知道被拒绝了,等到叶应有安抚了一番之后,只能悻悻然往回走,眼睛还是一步三回头地打量着那些大楼里的灯光,仿佛真是什么神迹一般,吸引得他们不上不下地。

    “他们是来做生意的,同泉州那些人不一样。”一起呆了数月,对于金明的性子,叶应有多少了解一点,不过他的话显然没有劝在点子上。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什么差别?”

    自从接下虎贲军都指挥使这个差遣,他就成了一个大忙人,扩军、操练、维持秩序,刘禹又是一个甩手掌柜,自然什么事都压在了他的身上,像这种事情,寻常哪里会惊动到他,可是抱怨归抱怨,事情还是去做,金明并不觉得有多辛苦。

    “说得好,这些人远渡重洋、不远万里,绝不是来彰显友谊的,没有百倍千倍的利,他们才不会正眼瞧你。”

    说话间,刘禹走了过来,两人不光是熟人,还是亲人,自然用不着多客气,略过金明,他朝着叶应有问道:“呆了许多天,可还过得惯?”

    “还好,还好。”这位公子哥儿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顾左右而言他,随便扯了两句,就找了个借口告辞而去,让两人都有些莫明其妙。
………………………………

第三十六章 章法

    “他怎么了?”刘禹诧异地问了一声。

    “许是让我们见到他同那些蕃人在一块儿,有些不在自在吧。”

    金明也不清楚,不过这个猜测似乎有些道理,像他那样的身份,同蛮夷混在一处,多半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地,而这种目地,又不可以同他这个妹夫提起,刘禹摇摇头,将那些奇怪的想法抛之脑后。

    “新军的招募顺利么?”

    除了教育,军队是他所关心的另一环,两者当中,前一个代表未来,后一个则是实现的前提,不过说归说,行动上,他几乎不闻不问,金明不由得白了他一眼。

    “人倒是不少,前些日子,总数就超过了五万,某不知道你的打算,又不敢停下,只能暂且充作厢军,你倒是说说看,多少是个头?”

    “水军还要收一些,步骑加一块儿十万吧,再多就是个负担。”

    实际上对于一个大岛来说,水军的作用要远远高于步卒,只是出海是一件风险极大的活计,比投军更难让人接受,如果不是有着泉州这档子事,接受了数以十万计的罪民,光是有船也没用,三千多只海船,就意味着需要十多万熟悉船工,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件事。

    不过好在这个岛上的人口基数不错,到目前为止,渡海而来的百姓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人,从中招募十万左右的军力,并不是特别难的事,目前来说,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基础建设,道路挖掘、城市管网、居民楼房、学校政府等功能性建筑,都需要大量的劳工,一时半会还无法扩大招兵。

    等到这些事物建设完毕,就会有巨大的人口压力随之而来,为他们寻找生计,将成为刘禹这个主官首要的任务,活下来不是问题,活得好才是目地,为此刘禹的目光已经投到另一个方向,他的幕僚长杨行潜正骑马赶来。

    “凌牙门,他们动手了。”

    没有文书,就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刘禹马上明白了后头的意思,这是一个契机,杨行潜在出使中南各国的时候,就埋下的一颗钉子,现在终于被人给拔了。

    “来得好,你带上那些书信,去寻杨飞,告诉他一切都要听你的指令,不得有误。”

    “属下这就去。”

    杨行潜表情兴奋地点点头,立时转身而去,一旁的金明听着他们的对话,隐隐捕捉到了什么,等他走后,开口问了一句:“要打仗?”

    “恩,等水军先行,步卒的投入还要靠后一些,先做好准备吧,那里是热带丛林,蚊虫瘴气都有致命的危险,还需要一些药物才行。”

    对于可能的敌人,金明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个世界上能让大宋瞧得上眼的,无非也就是北方那几个强邻,南边虽然时不时也会出事,可是只要认真应付,还真没有太大的障碍,唯一的问题就是当地的环境,那可是连美军都叫苦不迭的热带雨林。

    “那行,有什么要求,你只管说,某先回军中去了。”

    听到有仗打,这个老军头竟然跑得比兔子还快,刘禹还想同他说说军改的事,几个大步人影就没了,算了,反正今天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就像苏微说的,工作是做不完的,他才不想当什么救世主。

    “咱们也回吧。”一声吩咐,吴老四立时将他的马牵了过来,跑车虽然很拉风,可是一上路就要清道,劳民伤财不说,还无人欣赏,因此,只能做一个车震的道具,时不时地为单调的夫妻生活做一些调剂之用,似乎某神剧里还有马震这种高强度的体位?刘禹策着马儿,脑子里不由得想入痱痱。

    由于山顶别墅还没有建成,刘禹的家眷和其他人家没有多大区别,几顶帐篷还不是他从后世带来的,反正不过是暂住,他身上也没有那么多的富贵病,就当是野营了,这么做还能赢得百姓的称许,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里头全都是女眷,吴老四带着亲兵只送他到了营区,他们同样住在帐子里,不过是外围,再进去就是刘府和叶府的家丁把守的内区,刘禹将马儿扔给亲兵,从他手中接过一盏应急灯,自行走向居处。

    “郎君。”走到近前,那个巨大帐篷的门帘从里头掀起,一个窈窕的身影弓身出来,叫了他一声。

    刘禹提起灯一照,对方用手挡住了眼睛,不过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是谁。

    “这么晚?娘子还未睡么。”

    “十七姐儿在呢,娘子在教她写字。”听潮手搭着帘子,请他进去。

    听到有别人在里头,刘禹倒是不急于进去了,他招招手,听潮不明所以地放下帘子,走到他的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