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我走。”

    刘禹二话不说,当先在前面带路,马暨重新用力拉动车子,这才发现之前挡住他们去路的那两个军士,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不见了,他这才明白,这个采石场,并不像表面看来那么简单,也许时刻都在人家的监视之下。

    车子依然由他们三人拉着,吴老四和那些亲兵只是在两边押送,出了山很快就上了一条水泥路,缘着路向前走,便是正在建设当中的琼州,位于琼山县城一带是建设得最早,也是完成得最多的一个区域,此时一个接近后世七、八十年代那种模样的城镇,已经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一排排高逾五层的楼层,外表什么装饰也没有,露着原始的红砖水泥,可是在这些人的眼中,显得那样精致,更不用说脚下这条平坦笔直的大道,给人一种直通天际的感觉,而那些还在建设中的工地,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处处洋溢着那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澎湃激情,让三人特别是后面两个文士,目瞪口呆。

    “我记得过去不远就是第一医院,今日应该开业了”刘禹有些不怎么确定,琼州每日开业的设施极多,他哪有那个空面面俱到,就是人家也不敢为了这点破事,去惊动他这个主人,之所以有点印象,还是听陈允平恍惚提过一嘴,不过具体的位置,他是知道的,因为这本就是图纸上的规划之一,由他亲自审核并批准。

    过了两个街口,一幢四四方方的大楼耸立在眼前,原本来是想建成圆柱形的,无奈那样的结构对于这个时空的老工匠,着实为难了一点,没办法,只能先将就立起来了,医院也是民生建筑之一,不可或缺的。

    与后世的那种综合性医院一样,这幢大楼里什么样的病人都能进来,当然秩序还是要遵守,一楼的大厅里,人潮涌动,大量的百姓扶老携幼,在一些退役老卒的指挥下排成数列,依次进到每一间有郎中坐诊的办公室里,当然,除了表面上的功夫,其实内里的一切还是采用的异时空医术,也就是纯粹的中医。

    “抚帅!”一个老卒看到他的身影,赶紧迎上前,马暨注意到他的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手柄,而他本人只有一只眼睛闪着光,另一只乌沉沉得就像死鱼。

    “急诊,照规矩做。”

    “是。”

    老卒走到被他们抬起来的黄万石身边,拉着他的手,将大姆指按到手柄的一个方形金属框里,只见上面的小屏幕立时出现了一个头像,正是痛得已经几近晕厥的黄万石本人。

    “身份确认,走绿色通道。”

    他朝前方招了招手,几个身穿白色长衫、戴着白色头套、甚至连脸都被口罩遮去大半边的人跑过来,用一付简易的担架将病人载好,在抬起来之前,其中一个朝他们看了一眼,从露出的那双眼睛里,能看出是个女孩,她的视线在其中一个人的身上停留了片刻,没有做出任何交流就赶紧移开了。

    反正也来了,刘禹随着他们一起向前走,顺便看一看这些医生的工作情况,同行的几人当中,马暨和邓得遇已经跟了过去,只有一人不知道为什么站在那里,他转头一看,那人张着嘴眼神愣愣地看着前面那个女孩的背影,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赵使君,别来无恙,那是令爱吧?”

    赵溍不防被他问到,语气哆嗦着回答:“某实是不知,会在这里见到她,还以为”

    “还以为她们会和你们一样?”

    赵溍答不出,也不敢去想,同邓得遇他们不同,他是朝廷明令贬谪至此的,家产被籍、家人被流放,如果大宋还能延续下去,某一天,或许会被人想起,然后又起复什么的,这是一个对于文官来说最好的时代,几乎没有性命之忧,甚至没有前程之逾,当然,倒霉蛋并不是没有,比如前朝的相公吴潜,还有他的对头贾似道等等。

    然而,在有好消息之前,他们得熬过这一段不幸的经历,自己挖石头也就罢了,家里那些人,特别是女人的遭遇,才是犹为让人挂心的,这个医院的去处,看上去秩序井然,进出的虽然以普通百姓居多,不过大都谨言慎行,并无多少逾矩之处,可是一个女孩要抛头露面还要侍候病人,心里总是不怎么舒服的。

    对于他的心理变化,刘禹怎么能不明白,医院需要的不光是坐堂的大夫,还有为数众多的护士,这种活,从古至今,就是女人的专利,可是要说动一个良家女子来做,其难度比动员她们去当夫子还要高。好在本地还有罪囚一类的人群,无论之前地位有多高,他们的家属在这里同样要生存,放在以前,别说抛头露面了,就是出卖身体也是寻常事,可是刘禹来了就不会放任这种事情发生,于是她们便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一边做事一边还要接受培训,从最基础的护理开始。

    这里头,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识字的,比如赵溍的这个女儿,已经过了进学堂的年纪,实际上都开始谈婚论嫁了,谁料到家里出了这种事,不但亲结不成,还得为了生存而来到这里,无论心里有多不愿意,都得去做,她们实行的是聘用制,有薪水的,这样也多少能填补家有和,要知道赵家人口可是不少呢。

    “原本还想同你说说,让那几个侍妾也来此,不过你家娘子不肯,宁愿她们去做些洗涮补衣之类的活,本官不愿强人所难,不过想劝你一句,这里并不是什么下贱地方,正相反,她们从事的是一份高尚的职业,既然来了,就多看看,是不是这样。”

    “多谢照拂,家中婆娘没见识,罪民回去就写信让家中将人送来,任凭上官处置。”赵溍是见识过他的凶残的,这个阴影只怕会伴随一生,见他这么说,还以为看上了哪一个,哪里敢有半点违逆,不过是侍妾而已,送了也就送了,若是能讨得对方的欢心,在这里的日子能好过一些,有什么不愿意的。

    做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喜欢美女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对于夺人妻之类的癖好,并没有兴趣,因此对于他的误解,刘禹不过笑笑而已:“不是本官想要如此,杨先生临行前,再三叮嘱要对于你和你的家人关照一二,要谢就谢他吧。”
………………………………

第四十二章 宝典

    刘禹说罢,扔下仍在痴呆当中的赵溍,走进了前面的过道,那里面一排都是郎中的诊室,而他们的病人已经通过急诊通道,去到了一个房间里,当他走进去的时候,马暨等人站在门外,向里头张望,那个病人则躺在一张榻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郎中在一旁为其把脉。

    “好了,再试试别处,这里如何?”不一会儿,老郎中将手松开,开始掀起他的外衣,按压腹部,从刘禹的角度,能清晰地观察到病人的神色变化,看得出,这位老郎中经验还是有的,动的地方都有明确的目地性,连续按了好几处,却没有急于下结论。

    病房里除了郎中和病人,还有几个护士,她们既是工作人员,同时还兼任学生,此时全都在一旁恭身谨立,想要听一听老郎中的见解,谁知道隔了一会儿,都没有声音,不光她们不解,就连榻上的黄万石都急了。

    “药药老,本官是不是要去了?”

    “休得胡说。”老郎中头也不回地答了一句,皱着眉头坐回桌边,提起蘸满墨水的一管笔,不紧不慢地开始书写医案。

    两人的对答引起了刘禹的注意,从言语间可以听出他们分明认识,看样子这位郎中还有些名气,不然不可能结识到黄万石这种高官,黄万石是什么人?铁杆的贾党,在贾似道为相的那十多年,一直是其门下的走狗,这可不是贬称,从言官做起,替他咬过不少的政敌,最为有名的就是那位李叔章了。

    其实早在咸淳元年,李芾就做到了浙西安抚使兼知临安府,离着政事堂只差一步,却因为触怒了贾似道,就是被此人弹劾才落了职。这一蹉跎就过了整整十年,到了德祐元年才重新起复,而贾似道被清算之后,他这个走狗依然官运享通,在江西路臣的位置上一直呆到元人打来,如果不是刘禹横插了一脚,由江西转任荆南,此时已经是元人的江浙行省中丞了。

    刘禹转头朝吴老四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地转身离去,过了不久,便返回病房,在他耳边轻声说道:“这位老先生姓陈,来自谭州,一路上为难民诊病,分文不取,口碑极好,人人称之为‘神医’。”

    或许是房中太过安静,吴老四的声音又稍大了些,被老郎中听到了,站起身摆摆手:“这世上哪有什么神医,老夫不过寥尽心意,似你家抚帅这般,广设医舍,才是惠及万民的无上善举。”

    他朝着刘禹一拱手:“陈自明,抚州人氏,于医道自忖有些心得,不过到了这琼州地界,才知道天外有天,适才有病人在,怠慢了抚帅,恳请宽宥一二。”

    “老先生说哪里话来,肯在小地悬壶济世,该本官谢你才对。”刘禹回了一礼,指着黄万石说道:“方才观先生看诊,似有疑难之处,不知可否分说分说?”

    “这个么”陈自明犹豫了一下,转向那几个护士吩咐了一句:“你们寻些热水来,慢慢喂他饮下,不可过多。”

    然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刘禹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有些话不好让病人听到,两人出了病房,来到外面的走廊,几个亲兵把住门口,又隔绝了两头,为他们分出了一个无人打扰的空间。

    这样的做派,本是吴老四下意识之举,而在外头等着的邓得遇、马暨等人看来,就有些深意了,他们紧张地围过来,都想要听一听,老郎中的难言之隐,倒底是因为什么?

    “老夫适才看了一下,应该是肠疽之症,症状有些急,怕是内里有所损伤,若是加以药石,只恐收效不大,反而会加重病情,故此有些踌躇。”

    他这么一解释,刘禹倒还罢了,邓得遇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显然是个棘手的病症,马暨不明所以,也说不出什么,只有赵溍是唯一在病发时与他同处一室的人,一听之下也是慌乱不已,生怕有个什么好歹,牵连到了自己身上。

    “难道不是积食过甚?”

    “他吃了很多吗?”刘禹奇怪地问道,按照规定罪徒的吃食是定量的,只有完成了劳动才能分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积食。

    这个问题让除了老郎中之外的其他人都有些尴尬,等到马暨将事情的原委说出来,他才知道这货居然一天活都没干过,理由就是体弱多病,想想也知道,一天到晚不动弹,饭量还不小,不出问题才怪。

    生气归生气,就这么眼睁睁看他死掉,在场的人都不忍心,否则何必送他来就医呢,既然原因找到了,刘禹也大致明白老郎中说的是什么意思,不是吃涨了,而是肠胃出了问题,问题还不小。

    “看样子,不是急性肠炎,就是阑尾炎,拖下去也许会穿孔,导致腹腔受损。”刘禹自言自语地边说边摇头,几个人都是大惑不解,而老郎中陈自明的表情,却像发现了什么怪物一般地盯着他,

    “正是如此,倘若用汤药,不及入胃,就会压坏肠道,这便是老夫所说的痈疽,发作之时,须脏腑坚而不秘,通而不泄,则真气不耗,邪无所留,如秘结,否则便会肠穿肚烂,生机全无。”很显然,虽然不明白什么炎,但最后的结果,他是听懂了。

    这一下轮到刘禹听不懂了,不过既然得到了他的肯定,多半自己的猜测也错不到哪里去,如果是后世,不过是个小手术而已,可在眼下却是要命的勾当,他现在最多也就是吊吊水,要是拿手术刀给人开膛破肚?也太难为某学渣了。

    “抚帅是如何知晓的?可有治法。”

    刘禹摇摇头:“本官哪懂这些,不过从书上看来的。”

    “医书?不可能啊,老夫穷极一生,自认对这痈疽之症略有所得,从未遗漏过任何一个方子,莫非还有名医大贤未曾得见?”老郎中愣愣地想了想:“难道是北边的?”

    “非也,此书不过是普及读物,算不得什么秘术。”他从怀里掏出一个不大的本子,翻到其中的一页,指给对方看:“你看看这上面所记载的,与病人的症状是否相符?”

    老郎中没想到他随身带着,接过来一看,被他翻到的那一页,的确说得是腹痛的各种介绍,上面不但详细写明了各种不同的症状,还附有插图,将人体的结构画得栩栩如生,就像是把人体剖开之后照着画下来的一般,老郎中将本子合拢,红色的塑料封皮上赫然印着几个黄色的字。

    “册手生医脚赤?”

    听到他读出来的书名,邓得遇、赵溍等人一脸的茫然,刘禹则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噎到,果然不愧是传说中的神物,一拿出来就能震撼当世的名医,连书名都读倒了。

    当然这并不是人家的错,后世的那些排版与这个时空几乎都是反着的,想当初,苏微为了找到一本原版的,还特意去网上发了消息,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倒底还是让她寻着了。

    没错,陈自明手中的这本红皮书,就是号称穿越者三大宝典之一的赤脚医生手册。

    它出版于七十年代初,图文并茂,简直就是一个“全科医疗医药”宝典,从常见的咳嗽、呕吐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从灭蚊、灭蝇的防病知识到核武、生化武器的防护,从针灸、草药到常用西药,无所不有。

    这本手册不仅是农村医生的读物,那时候,城市居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一本书,很方便。当时孩子小,经常犯些小毛病,习惯从手册里找对策,像积食了怎样捏脊,出水痘了怎么办,得了口疮用什么药,都是从手册里学的。

    在长达30多年岁月里,《赤脚医生手册》不仅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为解决几亿人的医疗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一直是新华夏的全民健康指导手册,它的发行量仅次于《毛选》,可想而知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刘禹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它的深入浅出,可以说只要识字就能看懂,书里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做法,先讲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药理学,而是以问题为中心,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务求实效,成为医学教育成功的案例,对于异时空来说,这些人毫无任何现代医学基础,没有什么比它更为合适的了。

    “开刀?这却要如何做法,一刀下去,血流不止,人岂不是死了?这可这上头言之凿凿,定不会是虚诳之语,前人亦有云: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可麻沸散早已失传,一时半会哪里寻得到?可惜针灸之法非老夫所长,否则也能令人毫无所觉。”

    老郎中看着上面的方法喃喃自语,他的关注点依然在自己病例上,对于这样的跳跃性思维,刘禹都感到自愧不如,还没怎么着呢,人家已经在研究可行性了。

    “这麻药嘛,倒不是无法可想。”

    陈自明眼中一亮。
………………………………

第四十三章 手术

    这句话,刘禹并不是胡说的,在苏微帮他采购的那些医药用品里头,就包含了麻醉剂,主要的用途是截肢,这是战场上的残酷所催生的结果,因此,还附带了一部分手术器械,虽然不是那么完备,不过足够进行一场简单的小手术了。

    然而关键问题在于,谁来主刀?看着眼前这位老当益壮、跃跃欲试的郎中,刘禹有些不确定地问了一句:“不知老先生今年贵庚?”

    “惭愧,老朽是庆元五年生人,如今已七十有六。”

    他的话让刘禹差点又被噎着,这是跨世纪人才啊,看他的面相和身手,完全不像一个行将入土的人,可是年龄摆在那儿,怎么可能再去做那种只存在于史籍中的事情呢?

    麻沸散是什么?汉末时期的名医华佗所创,传说人家就是用这种做为麻醉剂,实施过有史以来最早的开颅手术,后果如何不知道,但能写在史书中,可见我们的祖先,对于医学并像后世所传那么保守,难怪这位老先生会如此激动了。

    显然是看出了他的犹豫,陈自明又接着说道:“实不相瞒,老夫对这书上所说的人体结构,也曾有所涉猎,只是不曾用于病患,若非他命在旦夕,。”

    这话倒是让刘禹刮目相看,没想到在这么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还能碰上个医痴,要知道古人对于遗体是十分看重的,火化什么的只有特定场合才能用,讲究的就是一个入土为安,更何况是损毁,这位陈老先生想要研究人体结构,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去偷,那是很严重的犯法行为了。

    看他一付小心翼翼的样子,这种事情只怕是没少做,年近八十的人,犯了法官府也是不究的,如果今天不是看到了手册,怕是一辈子都不会说出来,对于这样的探究精神,刘禹也深感佩服,只是兹事体大,要他就这么决定一个生命的归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是在后世,一个七十多的老人,无论是精力也好,体力也好都跟不上要求了,应该早就离开了手术台,这是对患者的生命负责,可是他一时半会儿,又去哪里找一个熟悉这一切的人来?

    “不好了!”就在委决不下的时候,病房门突然被人打开,一个女护士跑出来,用十分惊惶的语气叫道:“病者晕过去了。”

    几个人赶紧冲进房间,隔着老远,刘禹都能看清病床上的黄万石面色发青,双眼紧闭,很明显,情况已经到了很危急的关头,要么放手一搏,要么就看着他去死。

    即使是这样,刘禹依然不希望仓促开始,因为作为本时空第一例外科手术,如果失败了,百姓不会去管原因,只会对这个结果望而生畏,从而影响之后的推广和教学。他一面命人去取药品和器材,一面安排人去寻一间干净的病房,进行彻底地消毒,就算达不到无菌的标准,也要尽量往那上面靠,让成功的把握再多那么几分。

    趁着这点时间,负责主刀的陈自明抓紧最后的一点功夫进行术前准备,当然不可能像后世那样详细,只能是简单地列出一个步骤,完全按照手册上的来,至于手术当中出现什么异常,那就只能是听天由命。

    与此同时,选定的房间被他带来的亲兵严格封锁,以防消息走漏,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结果出来以前,谁都没有把握,手术中需要一个助手,这个人选只能他,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刘禹自然会紧张,病死和治死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反倒是陈自明心情不错,还能出言安慰他。

    “生死有命,医者又不是神仙,我等尽力而为便是,若是实在逃不过,也能让后来者引以为鉴。”感情他老人家把黄万石当成试验品,一时间,刘禹不知道该为对方担心呢,还是庆幸。

    不过他这话倒是没说错,如果没有第一个,事情就永远不会开始,这个时代的医者还是有一份父母心的,许多名医甚至会以身试药,去寻找一个合适的配方。

    很快一切布置妥当,参与手术的几个人,除了他和陈自明,还有那几个女护士,全都换上了正规的手术服,按照规程进行了清洗和消毒,然后才进入了预定的手术室。

    由于房间原本就是打算做这个用途的,因此一应布置都与后世相差无几,打开墙上的开关,顶上的一排无影灯亮起,刘禹将仪表上的各种感应器连接到已经不醒人事的病人身体上,很快那些大大小小的屏幕上就显示出了各种数据。

    “心跳正常,呼吸正常,血压正常”

    他一边读数一边进行对照,还好病人的生命体征都在合理范围之内,陈自明却没有去管那些看不懂的符号,直接上手一搭,就得出了相同的判断,此时病人的身体已经处于全裸状态,只是用一块布给盖住了大部分,只露出即将动手的那一小块,几个女护士忍住了心中的不适,慢慢开始在他们的指挥下,做一些辅助的工作,同时记下他们的每一步。

    “首先要对病人进行麻醉,看到没有,这个透明的小瓶子,里面装的就是麻醉药水,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将会直接打入血液中,这个针筒就是作此用途的。现在我先将药水吸入针筒,这么一推一拉,药水就进来了,然后我们要找到病人的血管,一般在手臂上,恩,他的皮肤很白,下面那种青色的就是血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经脉’,为了让它显现出来,可以在上面绑一根扎带,看到没有,血管突出来了,然后就要将针尖扎进去,注意是横着,不要捅穿,那样就到肉里去了”

    刘禹一边做一边讲解,这些事情都属于护士的范畴,她们虽然没有上过什么护理学,不过只要能学着依葫芦划瓢就行了,打针其实不难学,不见后世的吸毒者,都是无师自通的,只要多加练习就能掌握。

    当然,要让她们看一遍就学会,那也太胡扯了,今天其实就是为了给他们,也包括陈自明在内的本时空人氏,一个接触到现代医学的印象而已,打完之后过了一会儿,等到麻药起效,就轮到陈自明这个二把刀上场了。

    让刘禹无比佩服的是,人家是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