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刘禹无比佩服的是,人家是真的不怯场,似乎当下面的那具身体如死尸一般,出刀很快,准不准的不知道,不过那个熟练,一看就知道,只怕不是头一回干这种事了,一边下刀,一边还不住口地称赞:“好刀,比老夫那把锋利多了,你看,伤口小流血也不多,怪道能开膛破腹。”

    等到腹腔被他切开,露出里面的肌肉组织和弯弯曲曲的肠道,看得刘禹等人脸色煞白,几个女孩更是几乎就要吐出来,好在她们都明白现在是关键时候,不能打扰郎中的行事,才强自忍着。

    “照书中所说,病变处应该是在盲肠之下,若是老夫没有判断错,这里当是盲肠,切掉后头的这一截就可以了。”老郎中说干就干,也不怕出错,直接手起刀落,将一截又粗_又短的肠子切了下来,还用手拿着放到眼前看了看,又嗅嗅,然后扔到一个护士手上的盘子里,那个护士已经忍得十分辛苦了,突然间看到从人体中取出来这么个东西,好像还在蠕动,哪里还撑得住,慌忙将盘子放到一边的桌子上,就跑到墙角去大吐起来。

    切掉阑尾之后,陈自明并没有马上进行缝合,而是仔细检查了其他部位,特别是腹腔没有感染之后,才从另一个护士手中接过勾针和肠线,照着书上的图示,进行阑尾根部的荷包缝合,此时站在一旁的除了刘禹,就剩了一个女护士,尽管她的双腿都在打着战,仍然在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恐惧。

    缝合的过程有点像是女人的绣花,不但要心细而且要眼明,七十六岁的陈自明眼神有些不济了,因此动作很慢,不过刘禹能看出他的手很稳,就像是专门练过一样,如果不是亲自接触,只怕就会认为此人也被人给穿越了。

    实际上,整个手术来说,找出切除点、下刀、收尾,最后一步是最为繁琐的,通常都是由助手或是护士来完成,不过在场的人当中,动手能力最强的只有这个老人,刘禹并不打算学这些东西,否则后世的条件会更好,之所以呆在里头,只是想亲眼见证一个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帮他擦擦。”在这个过程中,老人露在外面的眼脸部分都渗出了密密的汗珠,眼见着就要滴下来,刘禹不得不提醒了一句,谁知那个站在一旁的护士动也不动地盯着老人的动作,他不得不拿过绵巾自己去做。

    将腹膜和肌肉逐层缝合完,陈自明长出了一口气,喘息不定地问道:“你再看看,可有遗漏之处?”

    刘禹哪懂这些,只能照本宣科地检查了一遍,最关键的是仪表上的那些数据,没有什么异常,于是点点头。

    病房里一时间沉默下来,陈自明看着眼前的躯体,似乎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干的,走出手术室的时候,他看了一眼唯一还站着的那个女护士,赞许了一句:“不错。”

    刘禹不放心地盯着仪器看了半晌,直到确定数据真的稳定下来,才向她们吩咐道:“把病人推进单独的病房,每天都要打扫清洁和消毒,有什么异常,及时上报。”

    被他们表扬的女护士一动不动地点点头,眼神中既有兴奋,也有些不知所措,刘禹以为她是紧张,拍拍她的胳膊安慰道:“你的胆子不小,叫什么?”

    “奴姓赵,家中行三。”顿了顿,她哆嗦着答了一句:“不是不怕,腿脚酸软,走不动道了。”

    刘禹愕然,两人对视了一会儿,不禁笑了起来。
………………………………

第四十四章 医保

    其实不光是那位赵三娘子,就连主刀的陈自明也是一样,当刘禹出来时,他一个人坐在外面的长椅上,呆呆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身上、手套上的血迹殷红欲滴,不像是救人,倒像是从屠宰场出来一样。

    “陈老先生,恭喜。”刘禹由衷地朝他道贺。

    陈自明摇摇头,举起双手:“老夫行医逾六十年,从未如今日这般惶恐过,生死就在指掌之间,此刻想起仍是后怕不已。”

    “医者父母心,但求尽力而已,这可是你说的。”

    “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哪。”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知道么,老夫最擅长的并不是外科,而是妇科。”

    “妇人孕育血脉,传承子嗣,每次生产,不吝于鬼门关前走上一遭,这六十余年,老夫不知道看到过多少女子,最终未能挺过去,更有甚者,母子皆亡,若是当初能有这等开膛而致人不死之术,又何致于”老人的眼眶红红的:“家母便是因此而死,当时老夫不过冲龄,从此便立下志向,要为这些妇孺做些什么,可是这么多年,都不过是在前人的基础做些拾人牙慧的事,直至今日”

    说到这里,那张枯枝般的脸上一行浊泪滑下:“依然是如此。”

    难怪,刘禹终于明白他的感慨从何而来,一个妇科医生,最难过的莫过于看着母亲和孩子在眼前死去,也许就是那个时候,才让陈自明动了研究人体结构的心思,因为很多情况下,就算母体死了,里面的婴儿也会存活一段时间,如果能够像今天这样动手术,也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而这就是他自己一直孜孜以求的剖腹产手术,一旦能在异时空普及开,整个岛上的生育率将会达到一个惊人的水平。

    想到这里,他再次拿出那本手册,翻到有关生产的那一部分,放到老人的手上:“开宫取子,古以有之,道理上和今日并无不同,不过男女体形有别,要想达到真正地不伤及患者,就要勤加练习,本官能做的就是为你们提供便利,陈老先生,此书你拿去吧,希望在你们的手上,能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陈自明用颤抖的双手接过来,摸着手册上的红色封皮,却没有翻开,而是摇了摇头。

    “老夫这把年纪,哪里还堪当此重任?今日能看上一眼,已是有幸,抚帅还是另寻他人相赠吧。”

    “古语有云:‘生有涯而学无涯’,陈老先生,人活一世,不应当带着遗憾离去,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把所知所学传下去,让你的心愿变成现实,不就是先生一生所求吗?”

    刘禹这么做也是有些私心的,对于一个超过三百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医务人员的需求量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这方面的培养,又不是几个月突击教育就能解决的,因此必需要有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眼前这位老人就是最合适的人选,首先年龄已经不允许他过多地工作在第一线,其次他从医数十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再结合手册上的速成法,就像这本书问世的初衷那样,为大量培育初级医务工作者而编写,正好对应目前的状况。

    这样的解释,让陈自明欣然接受,手册上的东西,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哪怕明天就会死去,今天也会忍不住学习到最后一刻,更何况是如此优良的条件,对方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从场地到教材,他要做的就是一边教学,一边实践书上的方法。

    于是,留在海峡对面的姜才所部和峒人们又接到了一个新的命令,今后的战斗中,尽量收集敌军的尸体,不只是砍下首级,而是完整的尸体,以便用于解剖,这当然要比去挖掘坟墓更让世人接受。

    走出手术室的时候,刘禹一眼就看到了等在外头的马暨、邓得遇和赵溍,虽说最后的结果至少也得等几天观察,一切如常了才行,不过听到黄万石并没有死在里头,几个人都是放心不少,经过了这件事,似乎双方的尴尬也化解了一些,没有之前的那么难以启齿了。

    当然没有人会去提及之前的那些事,而是把目光放在了眼前的新鲜事务上,在等待结果的时候,他们对于这幢大楼里的一切好奇不已,现在始作甬者就在眼前,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了。

    “看病吃药所费不菲,这里的百姓大多数看着不像富贵人家,如何付得起这许多?”

    “老夫适才看他们并未带上银钱,却依然能进出自如,莫非施行的义诊?”

    不能怪他们多问,就是一个现代人到了这里,多半也会看得莫名其妙,那些扶老携幼而来的百姓,什么都没带,放到哪里都应该是拒之门外的结果,可他们不光能进门,出门时还提着各种药包,这些药当然都是传统的中草药,来自于黎母山,纯粹的大自然馈赠。

    可是这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脚下的这栋大楼不说,那些郎中和他们的弟子也是要吃喝的,没有人能分文不收地长期这么奉献,后世做不到,这个时空也是一样。

    三百万人的医疗保障,哪怕像后世一样只需要承担极少的一部分,压在刘禹身上的也会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光是忙活这一块,别的什么也不用做了,而对于百姓们来说,大部分人已经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又拿什么来支付这种必须要付出的费用?

    对此刘禹笑而不语,他招手将之前那个老卒叫了过来,指着马暨等人说道:“让他们都按一下。”

    不明所以的几个人眼看着那个老卒走过来,拿着手柄状的事物让他们各自按在当中的一个方框中,也就是之前黄万石按过的那个地方。

    “马都管,现役军人,医疗费用减免五成。”

    “邓使君,待罪刑徒,本月总计工分七十一,未达到定量,医疗费用减免不计。”

    “赵溍,定罪刑徒,本月总计工分一百一十七,达到定量,医疗费用减免一成。”

    一边让他们按,老卒一边读出了屏幕上的小字,众人这才发现,手柄上的内容竟然是如此丰富,几乎录下了一个人的一生经历,而在这时,刘禹本人也在上头按了一下,然后他自己读了一遍。

    “刘禹,公职人员,本月总计工分无,未达到定量,医疗费用减免不计。”

    “本官若是来此看诊,也是要付钱的。”他收回手,继续说道:“似赵元晋这般的流徒,只要每日完成了定量,就会得到一定的减免,若是超额,比如说你这月定量为九十分,如果做到了一百二十分,就是超额三成,还有额外的减免,邓达夫也是一样,不过你的年岁大了,定量有些不合适,这个问题本官会同他们说说,酌情减少一些。”

    “那些百姓也是一样,一家有一个主要劳力,就能为全家挣来足够的吃食,他们的减免是从三成起的,做得好的,一般都能减至五成,这已经是现役军人的标准了。”

    “那最高能减去多少?”邓得遇毫不在意自己的待遇,反而饶有兴致地追问。

    “你自己按一下。”刘禹示意那个老卒,后者伸出大拇指按在了上面,看到屏幕上的文字,几个人都是目瞪口呆。

    “xxx,伤残军人,医疗费用减免七成,现任公职人员,本月总计工分一百零五,达到定量,额外再减免三成,总计减免十成。”

    也就是说不论生什么病,花费几何,都分文不取!

    别人倒还罢了,邓得遇心中的惊异已经毫不掩饰地出现在了脸上,这看似表面的分级制度下,隐藏着一个根本的目地,那就是:延续了三百年的士大夫优待制度,在这个岛上已经被改变了,甚至可以说是颠覆,因为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脸上刺字的军汉,地位将前所未有地高,就连号称武人黄金时代的五代都不如,因为得益的并不是掌握军权的武将,而是每一个普通的军士。

    原因就在于,在这个小小手柄中,一个看大门的伤残老卒,其医疗待遇是与刘禹这个一路最高长官相同的!二者的分类都是公职人员。

    与这个认知相比,更让他难以理解的是,刘禹分明没有任何要加以掩饰的意思,甚至根本不在乎他们这些人的想法,一个失去士绅支持的政权,有史以来能撑上多久?难道对方会不知道,他凭什么还有如此的自信?

    顺着刘禹的目光,邓得遇看到的是那些来看病的百姓们,从进门前的忐忑不安,到出门时的不敢置信,突然间他明白了,对方的自信从何而来。

    无论在这三百万人当中,士绅有多少?都将是一个极低的比例,刘禹舍弃他们,换来的是绝大多数中下层百姓的衷心拥护,而这为数不多的士绅,在这个四面临海的岛上,打不得又逃不得,最终的下场便只有一个,消失在这个大多数当中,这其中也包括了他自己。

    这便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正含义么?

    在邓得遇的眼中,对方脸上那个淡淡的笑容,显得那样深不可测。

    这些人带着或是惊异或是不解的心情走了,他们还要为一日三餐而劳作,这其中也包括了并非囚徒身份的马暨,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后者自愿的,刘禹明白他的心结,并没有勉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东西注定要被淘汰,不是哪个个人的意志所能抗拒的,这些人不行,他自己也不行。

    “你们关院正呢?”老卒茫然地左右看了看,却没有答话,显然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位院正。

    关于医院的建设他还有些想法,可是没想到,选定中的院长人选,从筹备到开张,感情就没有露过面,对此某人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

第四十五章 公平

    邓得遇猜得没有错,在这件事上头,刘禹是有野心的,而这个野心却并不像他想像的那样,针对的是士绅阶层,因为来自于后世的思想里头,根本就没有这个注定会被埋葬在历史的垃圾堆的东西,当然,在制度建设的进程中,顺便将它们扫上一把,也就是稍带手的事,还不至于让他动太多脑筋。

    整个岛屿的建设,都围绕着这些个普通的百姓展开,他们才是生产力的最大执行者,等到百姓们尝到了新制度的甜头,就会牢牢被吸引在他的周围,对此,刘禹深信不疑。

    无论执行的结果如何,制度的制订,首先就是要保证它的公平,因此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医疗保障制度中,上至一路长官下到普通一卒,甚至就连流刑罪徒,都有着相当的一致性,只有让老百姓看到表面上的公平,才能让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否则封建王朝何必要去强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尽管谁都知道,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只是整个新制度的冰山一角,以邓得遇他们眼光的局限性,只能看到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那一部分,从户籍制度入手,打破一千多年以来的宗族社会,原本是这个步骤当中最困难的一步,可是因为元人的帮忙,反而变成了最为简单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没有碰到过阻碍,不过最终在利益的趋使下,没有谁能坚持到最后。

    于是,刘禹获得了穿越之后的第一个战略性成果,为数多达三百万的详细户籍资料,就存在于老卒手里这个小小的手柄中,在此基础上,他让人在后世开发了一系列的数据库系统,虽然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却已经取得了想像之外的效果。

    首先就是便利,这种便利性甚至超过了后世,当以手机为代表的在线支付,替代了过往的银行卡等实物时,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到来,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不需要纸质货币的参与,所有的财产不过是银行数据库当中的一个数字,看上去是那样的不可思议,而在这个时空,刘禹将做得更为彻底,他的计划是完全取代实物货币,无论是之前的铜钱、铁钱还是金银、交子,代之以纯粹的虚拟化货币,也就是老卒适才所读出来的那个单位工分。

    这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实际上它出自于后世华夏在五十到七十年代的农村地区,在农业合作社的框架下,广大社员所实行的就是一种工分制,当然刘禹所实行的更为科学一些,并不存在那种做多做少都一样的大锅饭,而是有一整套的计量方法,计量的工具也不是人为,而是由中央处理器来自动完成,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了弊病的产生。

    新事物的推广都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理解与否,它都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劳动就有所得,多少各凭本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便是最大的公平。刘禹并不打算用手机套餐的那种复杂方式来掠夺这些纯朴劳动者的心血,一切规则的制定都奔着简单易于理解的方式而去的,不过这种简单,有时候也会让人无所适从,比如说,一场文艺演出,能值多少工分?

    当他从医院回到自己的驻地,就碰上了这样的问题,前来寻求答案的,是被他从遥远的大都忽悠到大宋,又从繁华的京师临安给骗到了这天涯海角之地的关汉卿。

    当然,此时的关汉卿,倒是没有被人欺骗的自觉,他那紧锁的愁眉更多是出于难以选择。

    做为前大元太医院的院士,原本应该是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的最佳人选,哪怕他的医术还比不上那位陈老先生,不过对于此时的琼州,也已经足够了,一院之长对于行政能力的要求,要大于医术上的要求,问题是关汉卿却不愿意担任这一让人羡慕的公职。

    他想做演员!

    没错,人家想混的是娱乐圈,对于他的选择,璟娘这个女主人是无法想像的,也唯有来自后世,知道对方生平的刘禹才心知肚明,可知道归知道,对于这位上过邮票、国际评价很高的曲艺家,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力,依然让他佩服不已。

    实际上,在渡海而来的三百多万百姓当中,除了乡绅地主、普通百姓、下户客户之外,还有一类特殊人群,为数虽然不多但却是让人嘱目的,就是青楼从业人员,也是这个时空娱乐圈的主力大军,对于这支以女性为主的人群,制度上并没有歧视,她们有着自己的分配方式,同样是三、五人一户,不过时间安排上会靠后一些。

    可是没想到,关汉卿已经把主意打到了她们的头上,甚至成立了一个自发性的群众组织。

    “依在下想来,她们手脚无力,挑不动提不得,又没有人帮衬,总得要吃饭,倒不如组织起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恰好之前大娘子说过,将来会在城中建一所剧院,想必也会招人演出,不如就此开始,排些曲子,岂不两便?”

    刘禹有些无语,对于这类人群的安排,他并不是没有计划的,比如让她们去做护士,可是这些人当中,有很多已经习惯了被人侍候,让她们去做侍候病人的活,其实并没有太多积极性,反而是关汉卿的这个提议,让他豁然开朗。

    除了物质生活,百姓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是很迫切的,当年建康围城,就凭着几根柱子、数个喇叭、一群说书艺人,便让整个城池得到了稳定,以至于很多百姓根本就没有那种被围困了几个月的感觉,仿佛喝着小酒、听着小曲就把城给守下来了,更不必说还打了一个大胜仗。

    眼下也是一样,适当的文化生活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他会规划出一个占地不菲的剧院的原因,原本是打算当个电影院用的,听关汉卿这么一说,还真的是个好法子,因为相比后世的那些电影,显然不如戏曲更贴近时代,还能解决一大群人的就业问题,甚至形成一个产业。

    “本官刚从医院过来,一问才知先生不欲出任院正一职,这倒也罢了,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刘禹决定还是尊重对方的想法,强扭的瓜不甜,文艺事业同样很重要,有这么个人带头,还能解决一个社会问题,算是一举数得吧。

    他要建设的是一个新社会,自然与旧时代有所不同,在本时空,青楼还是一项合法的生意,也许那些小姐们想的还是某一天,能把这项生意开到这个崭新的城市来,但是从一开始,城市的规划中就没有它容身的地方,因此能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算是意外之喜。

    循着这个思路,刘禹继续说道:“既是结社,便要有规矩,这样,你明日去寻陈府君,让他以官府的名义为你们登记,至于何时登台,票务方面如何分成,你同管事的去谈,票价可以分成多种档次,有高有低,尽量容纳普通百姓,让他们看得起戏,不过本官要提醒一句,如今各处都在大力建设中,恐怕没有多少闲人进场。”

    “如此甚好。”关汉卿又不是个书呆子,一听之下就明白,这么做的好处,挂上这个牌子,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哪里会不愿意,至于观众的问题,他还真没有太多担心,一个三百多万人口的城市,要填满一个几千人的剧院,会有什么难度么?

    得到了确实的保证,关汉卿立时就想告辞而去,竟是一刻都不想等,也难怪,他的家中娘子进了学堂作女夫子,两个孩子去识字,只有他这个一家之主还无所事事,好不容易来到了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所长的地方,眼下又碰上了这么宽松的环境,哪里还呆得住?

    “关先生有新戏?”

    就在关汉卿出帐而去的时候,一个身影挑帘进来,声音比人还要快上一些。

    能在他的居处未经通报就闯进来的男子,在这岛上满打满算也就一人,自己那位小舅子,对此璟娘有些不好意思地朝他笑了笑。

    许是突然看到刘禹在里头,叶应有同样有些不好意思,他拱拱手:“子青也在啊。”

    刘禹却并不怎么在意,只是饶有兴趣地打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