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是突然看到刘禹在里头,叶应有同样有些不好意思,他拱拱手:“子青也在啊。”

    刘禹却并不怎么在意,只是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对方的动作,因为他看到了,叶应有将一个什么事物暗暗藏到了袖笼里。

    “义之,你这是?”

    “某自街上来,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

    “请讲。”刘禹一摆手示意道。

    “不知何谓‘工分’?我等如何才能换得。”

    这个问题倒是让刘禹没有想到,不过随即就明白了,眼下岛上金银流通的范围有限,像他这样不事生产的公子哥儿,自然会碰上有钱没处花的时候,这样的人可能还不在少数。
………………………………

第四十六章 夜校

    “缘何有此一问?”

    不过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刘禹想要先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他为什么要这么问,或者说是他自己感兴趣,还是后头有什么人的怂恿,做为这个岛上的特权阶层中的一员,就算他一分没有,也与别人不一样,不过当叶应有一开口,他们才知道这个故事居然还有些来头。

    同关汉卿一样,岑二家也是优先分配房子的人群之一,因为他家是烈属,优先级甚至还要高一些,不光如此,官府还为他们免除了一切杂项,连建房的人手都无需自家出,只需要到时候拎包入住就成了,这样的优待,着实羡煞了左邻右舍。

    岑家人口不少,依照事先制定的规则,他和几个成了家的儿子,被单独成户,老爹老娘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弟妹自成一家,彼此之间相隔还有些远,位于琼山县的只有他这一家人,由于建设速度最快,已经搬入新家一段时期了。

    他的一儿一女都未满十岁,根据强制教育法的规定,被送入了新近开办的大学堂,同那些达官贵人的子女一般无二,这样的日子,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至今一到晚上,看着眼前的一切,两口子还恍如梦中一般。

    “当家的,官府真的免了咱家所有的租税?”

    “那还有假?”岑二的心理其实同普通百姓一样,打心眼里都不怎么相信官府,在他们的心目中,那些个高高在上的官员们,翻脸比翻书还快,说的话又有什么用?没听过‘官字两个口’么。

    “哥儿姐儿当真上了学堂?读书识字还不用花钱?学堂还能包两顿饭?”

    岑二答不出来,他都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传说中的神仙日子,也不过是一顿两个馍吧,哪有官府出钱帮着养儿子的道理,可是现在就这么明明白白地发生了,以至于他好几回去学堂看过,确定儿子女儿是真的在读书,而不是被卖去了他处。

    “当家的,你每天作工,当真能挣回那么多粮米?还有精盐、白糖、铁器”

    这才是让他最难理解的,明明干完活了,什么也没给,没有铜钱、没有实物,甚至连一张不甚值钱的纸钞都没有,可是管着工程计量的那位书记,每次在干完活之后都会提醒他,今天的薪酬已经算好,只需审核之后就能入帐,最迟明日就能使用,尽管对方的语气十分平和,并没有寻常小吏那种高高在上,他依然不敢多问一声,一天几何?入到哪里?如何使用

    结果到了后来,都快一个月了,自家的那点粮食将要食尽,一家子眼见就要饿肚子,他才忍不住去找本楼的安全员,一位腿脚有些不便的老卒询问,老卒诧异地拉着他的手,将大姆指按在医院那种手柄的中框上,屏幕上显示出他的资料,看着薪酬结余那一栏几个有些奇怪的符号,就连见多识广的老卒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老岑,你这月做了多少工?怎得余下这么多。”

    “俺来得晚,啥事不懂,开始在码头上,见他们招工,说是做一日结一日,便就去了,从堆沙子筑路,到后来一个老师傅见俺肯学,教了俺和土的手艺,每日要做上六、七个时辰,活儿倒是越来越轻省了,工地上还包饭,俺和家里婆娘都吃住在外头,只有到了晚间接了孩子,才回到家做一回,就这么挨了一个月,也不知道公家给不给工钱,说是给了却又不知道在哪里,这不实在没有法子了,才来问一声,大兄弟,你说俺这月还有结余?”

    岑二生怕他不明白,絮絮叨叨地说了一番话,听得老卒直摇头,指着屏幕上的那一排符号说道:“不是有结余,你根本就没有动嘛,这里不是?”

    “俺看不懂,这上面是啥?”

    “对了,这我得说你,几次让你们家来人上识字课,你们家两口子一个都不在,怪道不识得。这叫数字,用作数数用的,你一日所得,加了多少,用了多少,俱都在此,往后你去买啥东西,连个价都看不懂、识不得可不是抓瞎?“

    “嘿嘿。”岑二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俺只当家中有两个识字的了,俺和婆娘又不考秀才,还识个啥字,有这功夫多做些工不是更好,哪曾想到这么些。”

    “怪道你这一日会有这么多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给丫头攒嫁妆呢。”

    老卒打趣了一句,听得岑二心里头痒痒,正待问个清楚,几个同楼的邻居走过来,好奇地歪头看了一眼,一个二个都是直抽气。

    “岑老二,你家大丫没说人家吧,觉得我家那小子怎么样,年岁相当,再过几年就能办事了,你放心,我家一定会办得风风光光。”

    “得了吧,你家那小子比人家大丫还小上一岁呢,还想攀亲?人家可是烈属,怎么着也得配个军属吧,我说岑老二,我家二小子你见过的,不如咱们做一回亲?你看如何。”

    “小一岁怎么了,他在学堂学得可好了,就连夫子都夸赞过,你家小子能比么?”

    岑二傻在了那里,见这几个人吵得不可开交,让人听了还以为人家是真的在求他嫁女呢?只有老卒笑咪咪咪站在那里,看这帮人半真半假地打闹,谁说识字不多就蠢的,人家可是一个比一个精,只有这个当事人,还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成了,都给老子消停一下,别怪我没提醒,现在不兴包办了啊,将来等大丫学出来,能不能看上你们家那几个混小子还不一定呢,都滚蛋吧,记得晚些时候上顶楼听课。”

    老卒开了口,这些人立马停了嘴,对于这个缺了条腿的老兵痞,无人再敢回嘴,人家就是少条腿,打他们几个也是不费什么劲,这其中也包括了岑二本人。于是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两口子破天慌地没有去打晚工,而是跟着楼中的居户一块儿上了顶楼,那是一片开阔的空间,顶上的棚子已经搭好了,当中顶头上位置上亮着一盏明晃晃的大灯,有点像是工地上的那种,不过要小上一些。

    等到老卒柱着拐一瘸一瘸地上到前头,原本喧闹的楼顶一下子安静下来,连个咳嗽声都没有,楼里的人谁不知道,这老小子下手且黑着呢,上来就打根本不讲什么素质教育。

    所谓的识字课,对于这些早已经成年的男女来说,也就是教些常用字,能大致看懂告示、识得数就成了,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扫盲”。

    但这并不代表课程就简单,除了识字,他们还担负着普及政策的任务,教学之前,读上一段最近颁布的法令条例,再用通俗的语言加以阐述,让这些人大致明白是作什么用的,便成了每天例常的开头。

    渐渐地,岑二喜欢上了这样的学习,因为老卒所说的这些法令无一不是同他们这些人的利益相关,从“军烈属安置条例”的学习,他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与众不同,从“强制教育法”他明白了官府是真的打算真培养自己的子女,从“治安条例”,他懂得了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是严格禁止的。尽管这些条例规定了方方面面,甚至具体到个人卫生习惯,不准随地吐痰、不准随地大小便、鼓励多洗澡等等,只要把事情交待清楚,他们并没有多少抵触情绪,因为与这个城市的干净整洁相比,谁也不愿意自身邋里邋遢,仿佛那是一种玷污。

    当然,他也学到了最为迫切想到知道的那种数字,从而明白了,为什么那一天,几个邻居会毫无顾忌地争抢自己还不到十岁的女儿。

    “1看着就像根棍子,它读做‘壹’,专门用于计数之用,为什么要写做这样?因为简单,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们的薪酬、物价都是以此表示,现在跟我读。”

    “1壹。”

    “2贰。”

    “3叁。”

    显然,他们所学习的并不是中土文字,而是来自于大食的符号,在后世这种符号不仅为东方世界所用,也是西方国家通行的数学符号,既然是这样,刘禹也没打算标新立异去另搞一套,因为那样的话,所涉及的教材编写和转换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这些异族符号在自己的手中发扬光大,并不是什么难于接受的事,在他看来,汉文化同样应该是兼蓄并收的,就像大海一样,才能最终通行于世,成为这个时空唯一的主流。

    跟着老卒粗声粗气地诵读声,一群来自于各地,口音各不相同的文盲们,就这样走上了识字之路,同样的教学,在每一幢已经建成的居民楼顶开展着,这些不久之前还是土里刨食的庄稼汉,出于对文字那种天然的敬畏感,眼中露出来的是无比的虔诚,他们已经慢慢开始了蜕变,在不知不觉中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

第四十七章 工分

    才不过上了几节晚课,岑二就学会了如何看那些个奇怪的符号,原本不过一种记事的工具,两相映照之下,再强自背下来,灵活运用还谈不上,看懂已经没有多少问题了。

    某一日下了晚课之后,岑二带着自家婆娘一块儿留到了最后,他还想亲自去看一看自己辛苦所得,老卒倒也没有藏私,让他在那个手柄上按按调出了资料,指着最后一行说道:“看到没有,这两个字读作‘余额’,后头的这串数字,就是你这些日子的劳作所得。”

    “1、2、3、46,6012,是这个数么,值得多少银钱?”岑二喃喃地读出来,这个数字将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你的一日定量是九十吧,照这么算,每日里至少也做到了一百八,如此才会余下这么多,照九十工分合两斤粟米来算,约摸值得一百三十三斤,将近一石半,你说多不多?”老卒在那个手柄上按了几下,得到了一个新的数字,而这个数字将原本就吓得不轻的岑二,立时变得目瞪口呆。

    工分是什么他不知道,老卒嘴里的粟米才是通行于世的价值单位,一石半的粟米,他一个人只干了一个月多一点,就赚到了家中。以他家中四口人,两大两小来说,除开官府提供的,在家中最多只需要吃一餐,那就意味着一个月除了吃食还能有一石米的结余,这在平日里换成银钱,那就是一到两缗,两千个大钱啊!

    难怪人家愿意同他结亲,照这个速度下去,等到他家小丫到了婚嫁的年纪,攒下一份丰厚的嫁妆,绝不是什么奢望,他的婆娘见自家男人傻在了当场,忍不住拉拉他的胳膊,用怯怯的语气问了一声:“俺俺也做了不少日子,可能换米粮?”

    等到老卒将这婆娘的资料调出来,这份惊诧就变成了羡慕,女人的定量本就低,一天只有六十工分,而这婆娘做得时间不比自家男人要少,结果算下来又有近一石米的结余,由于他们身为烈属连一分税都不用交,所得就是净值,这两口子简直就是在抢钱,怎不让人艳羡?

    “那这些分子,要去哪里换米粮?”

    数字再高,也没有实实在在的事物让人心安,岑二的心理正是这个岛上大多数人的正常想法,老卒朝楼外一指。

    “从这里过去三个路口,有一幢大楼,比咱们这种楼要阔些,你从大门口进去,里面是一排排的柜台,看中了什么,去问后头的伙计,他们自会告诉你们该如何换。”

    见两口子喜不自胜地样子,老卒忍不住拖住他们。

    “岑老哥。”不知不觉,他的语气都变了:“俺家就在那边,往后可要多亲近亲近。”

    两口子自是没口子地应下,老卒是半个官面上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好,有什么不肯的,至于人家会有什么心思,那也是以后的事,眼下有什么比换东西更紧要的事呢?

    找到老卒所说的大楼并不难,它就位于几个小区当中的位置,楼面上挂着一块硕大的招牌,写着“第一劳动服务社”的字样,而走进去,也确实像老卒所说的,里面是一排排的柜子,不像平日所见的那种木头柜子,全都是亮晶晶透明的,隔着玻璃能清晰地看到里头的样品,而让两口子没有想到的是,这里面的事物,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不只是他们想像中的粟米,还包括了各种闻所未闻的事物!

    不过,首先吸引他们的并不是柜台后的东西,而是楼里的人,除了一部分像他们这样子打扮的宋人百姓,在里面观看的还有一群相貌奇特的蕃人,他们的好奇之处,一点都不亚于岑二这些普通百姓。

    “二郎,诸位,请这边来看。”带着他们的并不是叶府二公子叶应有,他自己都是一个参观者,而是一个穿着对襟长衫的掌柜,讲得一口临安官话,语速不紧不慢,正好能让他们这些粗通汉话的蕃人听得明白。

    说话间,掌柜将他们带到了柜台前,这些蕃人看到柜台里的东西,马上就挤了上面,不曾想中间还隔着一层玻璃,顿时就撞作了一团,惹得众人相视而笑。

    “莫急,也莫挤,这可是上好的玻璃,万一给挤碎了,诸位可就回不去了。”掌柜一脸的笑意,说出来的话却毫不客气。

    “万能的真主,真的是玻璃。”

    “如此透亮,几乎看不到瑕疵,你们居然用来当柜面”

    “少见多怪,外面还有拿来当墙面的,天朝上国,这算得什么?”

    叶应有满脸不屑,实则自己心中也是惊异万分,他朝着那个掌柜招招手。

    “孙七,这么大间铺子,所费不菲吧,要不咱俩合计全计,宰宰那帮蕃夷?”

    他的声音放得很低,孙七笑容不减地听完,用同样的音量答道:“只怕要让二郎失望了,这里头不收银钱,蕃人没有入籍,只可看看,买是买不成的。”

    “不收银钱?”蕃人有没有买卖的资格,叶应有并不在乎,不过这个提示倒是让他吃了一惊。

    “是的,这里头所有的事物,都不收银钱,用的是工分。”

    说完,他拿出一个和老卒同样的手柄,在上头按了一下,屏幕上他本人的头像下头,立时显示出一串数字。

    “这不是大食文字么?”想不到叶应有居然还认得:“这个劳什子工分,是如何得来的?”

    “二郎所言不错,这种文字,将会做为通行的计数法子,你看到的这个数字,就是小的身家,也就是方才说的工分。至于它从何而来,照咱们郎君的话来说,就是劳动所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孙七的解释让叶应有恍然大悟,前者是这幢大楼的掌柜,管着上下五层的所有铺面,他的定额是楼中所有人里最高的,可是看上去也没有多少,而这些柜台后面的事物,每一样都价值不菲,根本就不是他所能消费得起的。

    至于叶应有自己,都不用去按那个手柄,也明白自己的身家有几何,人家都说过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哪会有得?将这些事情朝蕃人解释过后,他们倒是没有之前那么激动了,左右又买不成,挤得再靠前又什么用。

    “诸位,楼中头一层是以日用杂货为主,请看这一排,里头都是些锅碗瓢盆,有铁制的,也有瓷的、还有这些软玉的,质地不同价值也不一样。这一排是油盐酱醋,过去一点是各种米面,每日里买得最多的就是它们了。”

    民以食为天,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这些毫不起眼的日常用品,也让这群蕃人开了眼界,他们注意到,就连那些装着调料的瓶子,都是玻璃做的,所谓天朝的富庶,没有比这种细节更让人印象深刻了,难怪人家不许外人来买。

    同样看花眼的还有进门后的岑二两口子,在他们的眼中,哪一样都不错,原本是打算将所有的工分换成粟米的,可是经过柜台后面的伙计一提醒,他们才明白这样的做法只怕不太现实,两三百斤米放到家里,就得占一大块儿地方,还要担心给虫吃了,还不如一回买一两个月的呢。

    “依我说,你们怕什么呀?看看这楼里,就你们那点分子,能买下多少?这么着放在里头,没有你们按手印,凭他是谁也偷不去,不比守着一堆银钱强?官府这是替你们着想呢,要用的时候,随时都行啊,只有那起子乡巴汉子、守财奴,才恨不得一次全都搬家去呢。”

    柜台后头的伙计口齿伶俐,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听他这么一说,岺二两口子也感到在理,真换一堆东西回去,出去做工都得提着心,怕家里头遭了贼。

    “可官府要是哪天不认账了?俺们这些辛苦钱,不就打水漂了。”饶是如此,他心中还是有些不怎么托底。

    “实话同你说,如今这琼州,可跟官府没多大关系,看到没有,这楼里全都是咱们府里的人,这些事物也都是咱家大娘子的,你们做的工,全都在她的名下,做多少得多少,断断没有不认账的道理。”

    虽然伙计没说这个府是哪家府,岑二在外头做工做了这些日子,多少也听闻了一些,传说当中整个琼州的女主人,每日新开工的工程就不知道有多少,哪里看得上他这点子身家?

    这么一想,心里顿时安稳了不少,同楼里其他人一样,既然来了,岑二两口子也不急于买米回家,而是四下里到处逛逛,整整五层楼面,数都数不清的商品,全都堆在一块儿,顿时就吸引了百姓们的目光。

    “这位小哥儿。”上楼的时候,不防被人拉了一把,岑二诧异地转头一看,是一位身着富贵的年轻郎君。

    “不知官人唤小的何事?”贫富有别,他的心中已经暗自生出几分警惕。

    “冒昧打扰,实是有一事相求。”从来没有求过人的叶应有说得期期艾艾,更是让岑二疑惑,莫不是知道自家攒了点分子,要打什么腌臜主意?
………………………………

第四十八章 黑市

    “明白了,于是你就央求他用自己的工分去买了,再同你换成银钱。”

    不等叶应有将故事说完,刘禹就猜到了结果,他这么一说,帐子里其余的人也想到了,璟娘忍着笑意却不好说话,因为两边都是至亲,此刻还不知道夫君的意思,万一当众说错了什么,就是个麻烦事。

    “正是,不过某却不曾亏了他,用了整整一锭金子呢。”

    “什么了不得的事物,要用这许多?”

    璟娘被阿兄的话给惊到了,她虽然不知道这一锭金子究竟是多少,可哪怕只有一两,也能换到几千钱,倒不是在意这点钱,而是怕他大手大脚惯了,倒时候家里还要落下埋怨。

    “这个么。”叶应有嘿嘿一笑,从袖笼中拿出一个小小的玻璃球:“还真是个好事物。”

    “一锭金子,你就买了这么个劳什子,让嫂嫂看到了,一准又得数落。”

    璟娘从他手里拿过来,这小玻璃球里面不是空的,而是镶嵌在一个银白色的金属座子上,上面还有一道道的钮纹,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

    “你买它来做什么?”刘禹知道小妻子不认识,也不点破。

    “你嫂子生辰将近了,我就在想弄个稀罕事物送与她,正好在那楼里看到了这个,帐子里油灯熏人,烛灯又暗,她日日要备课,眼睛都熬得红了,这个正巧用得上,可不就买了。”

    原来如此,刘禹同璟娘对视了一眼,没想到这个公子哥儿,还有着这么细腻的心思,他娘子与叶家其他女子一样,都去学堂充当了女夫子,在教室里还好,有公用的照明系统,回到了家中,自然就没有那么便利了。

    “这个是灯?”璟娘同时也明白了,不过这么一个小小的玻璃球能发出多大的光,她可没有多大印象。

    “是,楼里的伙计点给我们看过,好家伙,就这么大一点,点起来贼亮贼亮的,在帐子里用不是正合适?”叶应有兴奋地比划了一遍,让刘禹都有些不忍心。

    “这的确是灯珠,不过却不能用在帐子里。”他的话一出口,叶应有就变得张口结舌:“这种灯光系统,是专门用于百姓住的那种楼房,里头所有的线都已经接好,把这个珠子连上去,拉下开关,就能发出亮光,就像楼里的伙计演示的那样子,可是你的帐子里头没有接线,单单一个珠子是用不成的。”

    他没有去解释原理,要这灯珠发出亮光,还得接一台发电机,就为了这么点亮光,不值得。

    不过想要照明,并不是没有办法可想,他招手叫进来一个亲兵,吩咐了一句,亲兵立刻跑了出去,叶应有的神情有些沮丧,璟娘还在不住口地安慰他。

    “嫂嫂知道你的心意,必是欢喜的,你瞅着什么事物合意,同我说一句,不必去求人换。”

    “那怎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