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6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的社会多活几天,无论他们的利益诉求是什么,此刻都在做着同一件事,那便是。

    胜利!

    当他到达琼山县时,中心广场的大喇叭发出一个清晰的女声,坐在现场的舒云用她特有的方式做着宣传和鼓动。

    “乡亲们,百姓们,同胞们,我们的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在极为恶劣的天气下,越过重洋,跋涉千里,终于一举将鞑子的二十万大军堵在了不足三十里长的一个狭小的尖角上,这支侵略者,曾经将我们的家园摧毁,将我们的族人杀害,将我们赶出了自己的故土,两年啊,为了这一天,我们整整期盼了两年,如今,他们终于一步步走向了毁灭,来吧,琼州需要你的支持,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贡献出力量,无论是驾船出海、扛枪杀敌、修路补路、凿石挖煤,还是洗衣做饭,锄草耕田都好,我们曾经一路扶持走到今天,现在我们将继续团结一心去争取胜利!”

    “打倒蒙寇!”

    “还我河山!”

    慷慨激昂的呼喊声冲破云层,当他的铁鸟从广场上空飞过时,将这一切推上更大的高潮,因为所有百姓都知道,铁鸟上坐着他们的最高领导,而他是从对敌的第一线回来的。

    刘禹驾驶直升机在广场上空打了一个转,在百姓们的欢呼和招手中朝着别墅区飞去,直升机轻巧地在山顶的停机坪降下,吴老四等人轻车熟路地跳下机舱,与别墅中的守兵取得联系,以确定屋中的安全。

    晚了一些下来的刘禹脱下飞行头盔,听潮小妮子俏生生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楼梯口。

    “听到楼板响,奴就知道你回来了。”

    刘禹一把搂过她的纤腰,低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了一下,只见雪白肌肤以肉眼可见速度,飞快地染上了一层红霞。

    “想我了?”

    “嗯。”声音几不可闻。

    “晚上我去你房里。”

    “不好,娘子可盼了好些日子。”

    “那你来大房。”

    “奴去侍候是应当的。”

    “不是侍候。”刘禹咬着她的耳朵说道。

    听潮涨红了脸,只是“吃吃”地笑,她当然知道夫君的意思。

    从楼顶下到二层大厅的楼道口,刘禹自然而然地放开手,听潮也十分自然地后退一步,与他拉开两步的距离。

    “夫君。”

    璟娘回过头,手中抱着两个月大的女儿,两张脸一大一小,在他心里都是那么美丽。

    刘禹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快步下楼,从小妻子手中接过女儿,双手撑起她的腋窝,放到自己的膝盖上。

    “乖囡囡,有没有想阿爹?”

    女儿睁着圆溜溜的黑眼珠子,好奇地望着他,不时发出一阵“咯咯”地娇笑,夫妻俩一边在沙发上逗弄女儿,一边说着话。

    “她还不会开口呢。”

    “快了,我娘说我三个月大就会叫她了,咱们的女儿只会更聪明。”

    “奴就差了许多,娘说我五个月才开口叫人。”

    “那我就放心了。”

    “夫君放心什么?”

    “她至少不会比咱们都笨。”

    璟娘笑着靠到他的肩膀上:“奴笨是笨,可有福啊。”

    “你夫君我除了聪明,也很有福。”

    璟娘笑得乐不可支,夫君虽然没有赶回来等她生产,不过随后却陪了她整个月子,就算身在前线,也时不时会问候一二,可见是当真心无芥蒂,也让她略有些失落的心慢慢平复,亲自带了两个月孩子,如今才觉得,这个女儿是天赐的礼物,再也割舍不得。

    此刻,夫君身上有一些异味,不过她并不在乎,反而有一种由衷的骄傲,琼州百姓万众一心,她也与有荣焉,恨不得能帮他做一些事。

    “我身上大好了。”

    刘禹一时没反应过来,顺口说道:“嗯,晚上咱们睡一块儿。”

    璟娘脸红得能滴下水,好在客厅里没有旁人在。

    “奴是说,要去外头走走,百姓都在帮忙,奴也不好闲着啊。”

    刘禹哑然失笑,将女儿放到沙发上,让她自己爬,把小妻子搂过来,在她翘挺的鼻子上点了点。

    “两个意思都成,我在琼州只能呆十天左右,就得去和部队汇合,到时候,你会很辛苦。”

    “奴不辛苦,奴的娘亲自小想要抱抱奴都很难,如今天天与她一块儿,亲手喂养,看着她一点点长大,心里只有高兴的。”

    她的眼神透着慈爱,可是在刘禹的眼中,这个年仅十七岁的女孩本身就该被人捧在手心里,此刻对着她们,感觉就像自己养了两个女儿,怎么溺爱都不过份。

    “倒是夫君,此去飞越重洋,风雨兼程,才是最为辛苦的。”

    “确实,那鬼地方,一下雨就没完没了,又闷又热,哪有家里舒服。”刘禹靠在沙发背上,惬意地说道:“将士们在那边作战,住在泥水里,顶风冒雨,我又岂能独自享受。”

    “奴也听闻了,说是雨季已到,见天地没个晴日子,谢家那个岛是不是一样的,难怪芸姐儿不愿意过去。”

    听她提到谢秋芸,刘禹就想到了谢堂,如果不是他们帮忙,包围圈里估计还得再增加八万土人,也许会出现难以描述的惨状,对于岛上的土著,刘禹虽说没有多少好感,但也不至于屠村灭族,人力总会有用途,再蠢的人类也比动物容易招呼。

    “夫君,你知道么,她爹来琼州时与奴提过一嘴,说是想要寻一门好亲事,你猜他看中谁了?”

    “吴老四?”刘禹眼睛看着“伊伊呀呀”的女儿,顺嘴答道。

    这个梗还是当初她打趣对方时说的,后来就经常拿来调侃,久而久之,连吴老四自己也听到了风声,每次见面都会尴尬不已,想到那个不苟言笑的汉子会红脸,璟娘笑得合不拢嘴。

    “是杨参谋啊。”

    刘禹一愣,杨行潜跟着他东奔西走,总是独当一面,自己一时都想不起,他竟然还没有成家。

    “你应了?”

    “哪能呢,且不说芸姐儿自己有心上人,就是杨参谋,也有意中人呢,奴才不会去做拆散人家姻缘的事。”

    杨行潜有意中人?刘禹来了兴致,转头问道:“你是如何知晓的?”

    “他从南洋回来,向奴提的啊,那会子你不在,后来临近生产了,就忘了这一茬,左右对方还小呢,且要等。”

    杨行潜向自家妻子提亲?会是四个大丫环中的哪一个呢,听潮不可能,已经收房了,难道观海或是舒云?可这四个分明都满了十八岁,并不存在小的问题啊。

    璟娘笑吟吟地看着他在那里猜,最后在他耳边揭晓了答案。

    “他看上了桃子?”

    刘禹完全没有想到,因为在他的印象里,那个小女孩实在太小了,小到完全可以忽略,来到琼州之后便跟着琼娘等叶氏姐妹去上学堂,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差点就忘了这个妻子的玩伴和贴身侍女。

    “她今年十五了,已经从学堂毕业,这会子正琢磨着想要深造呢,奴嫁与夫君时,也是十五岁,如何不能说亲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桃子自己也乐意?”

    杨行潜不到三十岁,又算得上位高权重,否则怎么会被谢堂看上,不过那个小女孩会不会乐意,他从来没有当这些侍女是物品,随意拿来赏赐给属下,按照现行法律,州里早就废除了奴隶制,所有的下人都是合同工,有人身自由的,包括了四个大丫环。

    璟娘狐疑地在他脸上看了看,刘禹知道她误会了。

    “瞎想什么呢,我是说,这种事不能勉强,须得你情我愿,桃子太小了,她或许不懂拒绝,也不明白和一个男人过日子是什么回事,做为主母,你要担起责任来,不要去考虑一些别的东西。”

    “别的东西?”璟娘歪着小脸,眼珠子溜溜乱转,像极了沙发上的女儿。

    “就是拢络之意啦。”刘禹扬起手作势欲敲,璟娘赶紧抱头告饶。

    “奴错了,就是别的东西。”

    刘禹却没有饶她,不停地呵她痒痒,两人抱在一起打闹了片刻,璟娘缩进他的怀里,脸上红扑扑地。

    “奴知道夫君是为她好,其实,早在临安家中,两人就有接触,那时的她或许不懂,只觉得杨先生是个好人,过了这些年,什么也懂了,奴问过她的意思,她没有推托,不过这事还得饶动夫君,奴待桃儿如姊妹,不与人作妾的。”

    “我省得,会向他问清楚。”

    既然女方没有意见,刘禹也是乐见其成,杨行潜等了她这么多年,算得上长情了,多半也不会让人做妾。

    就这样,两人在沙发上缠绵了许久,直到孩子玩累了熟睡过去,他也抱着璟娘往楼上走。

    “娘子这身子似乎沉了些。”

    “啊,奴日日都有锻炼呢,还是重了么?”璟娘紧张地转着脑袋,却发现某人不怀好意地盯着她发育得颇有些形状的胸部,不禁羞意上脸,张开双臂环住他的头。

    “奴正觉有些涨奶,夫君可否帮帮忙?”

    “为夫定当效命。”

    刘禹低头嗅了一口,得意地大笑。


………………………………

第一百零八章 合围(三)

    半岛上的大雨整整下了三天,大雨将四下变成了一片泽国,这样的天气对于攻防双方来说都是极为困难的,在半岛上呆了两年之久的阿里海牙自然懂得该如何利用,火器怕水是能想到的一个基本常识,然而谨慎起见,他并没有趁势命令部下冒雨出击,而是决定加大这一趋势。

    于是在第一次进攻失败之后,他便集中所有的民壮在营中开挖沟槽,这些大大小小的沟槽与河岸相连,全都指向半岛的底端,天从人愿,在沟槽即将峻工的时候,雨季如期而至,连续三天暴雨使得水位猛涨,他在河水渐渐漫过堤岸的一刻,下令掘开堤口,凶猛的河水如同脱缰的野马奔腾而下,怒吼着扑向远处的宋人阵地。

    “噢!”

    “天灭南蛮子!”

    “颤抖吧,接受来自长生天的制裁!”

    “真珠,可怜这些无知的人吧,愿你的怒火,洗清世上所有的罪孽。”

    早已经未雨绸缪将营地转移到高处的元人各部看到眼前的壮观景象,无不是振臂高呼,他们每个人都相信,如此大水哪怕宋人当真有座铜墙铁壁也是无用的,因为这只是开始,随着雨下得越来越大,这场人为制造的洪水将整个尖角区域变成了一片汪洋,连开挖沟槽的土人青壮们都伏在地上,嘴里念着无人听得懂的字眼,为这一可怕的景象而颤抖不已,认为是神的惩罚。

    望着被雨雾遮蔽的远方,阿里海牙却没有如部下那般乐观,宋人在这期间毫无动作,难道是缩在那道矮矮的胸墙后头等死?他不相信,自己的意图任何一个合格的统帅都能看得出,若是对方愚蠢至此,又何必让他劳师动众跑到这里来?

    不信归不信,换成自己在同样的情况下,除了全军出击以外,也没有什么破解之法,雨势终于在第三天开始减小,到了第四天的清晨,不等完全停下来,一支骑军就在他的严厉催促下,冒雨朝着被大水淹没的宋人阵地方向前进。

    “大帅勿扰,这等水势,属下等从未见过,哪怕他们三头六臂也是无用,依属下们看,宋人只怕已经被冲进海里去了。”

    部下的话恍若未闻,阿里海牙眼都不眨地盯着那些骑兵行进的方向,随着天气的好转,视野变得更远,远处的水势在渐渐褪去,有些地方露出了泥土的模样,不过大多数还是被泡在水中,宋人的胸墙已经看不到了,不知道是冲垮了还是被淹没,架在后面的高台也是不见踪影,那个方向上除了水还是水,没有人烟、没有旗帜,什么都没有。

    搜索的骑兵走得很慢,随时做出一个转身逃跑的准备,不过他并没有再行催促,拥有可以及远的火器,这种小心是很有必要的,大火没过了战马的小腿,若是步卒,根本连行走都很困难,水攻的效果很好,即便不能全歼,给予敌人重大打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时间推算,骑兵们应该已经接近了胸墙,阿里海牙发现,他们的速度在加快,马蹄子拍打着地面,溅起大团大团的水花,每个人都紧紧勒住缰绳,却没有拔出弯刀,竟然就这么冲出了视野之外。

    不见了。

    见此情形,一干将校俱是面面相觑,阿里海牙也是大惑不解,很快,一个百户模样的骑兵又从远处跑回来,不停地朝他们招手。

    “前方不见敌人!”

    蒙古骑兵有一套自己的手法,用于传递消息,脱温不花将那个百户的意思翻译出来,惊诧地望着他。

    “走,瞧瞧去。”

    阿里海牙推开众人,跳上自己的战马,唬得众人赶紧跟上,脱温不花招招手,一个整装待发的骑兵千人队越过他们的身边,抢先冲向宋人的营区。

    等到阿里海牙带人赶上来,那支千人队已经散开去了远处,没有听到令人心惊的那种枪声,更没有发现宋人标志性的红缨,眼前只有白茫茫的大水,以及水面上飘浮着的木头、树枝、麻袋等等杂物,表明这里的确曾是宋人的营区。

    “人呢?人呢!”

    脱温不花圆睁着双眼,对着空气怒吼,更多的人则是不敢相信,三天前他们分明还看到宋人呆在矮墙后头,无数的人影聚集在更远一些的地方,难道当真被大水给冲进了海里?

    上千骑兵发疯般地四处寻找,直到跑到海边,连一具尸体的影子都没发现,阿里海牙一言不发地登上海岸,突然看到了令他动容的一幕。

    脚下的这片土地,硬得就像一整块岩石,大水在上面根本呆不住,如果说前头的水能没掉小腿,这里的水最多也就淹过脚面,宋人是用了什么法子,将泥泞变成了硬地?又是用了什么法子,在离他不到三十里的海边,筑起一个坚硬的码头?紧接着,那些深入海湾中的栈桥,将他最后一丝侥幸彻底打碎。

    宋人逃了。

    如今他们才是这片小小尖角上的主人,阿里海牙呆呆地看着那几条栈桥,突然间有个不寒而栗的想法,终于用不可抑制的声音叫了出来。

    “脱温不花,让你的人向前搜索。”

    向前,那不是跳海里了么?脱温不花的脑子一时没有转过弯来,阿里海牙的马鞭子“啪”得一下打在他的铁盔上。

    “转向,转向,前出十里,不二十里,三十里,直到把马跑死,或是找到宋人。”

    “快去!”

    蒙古骑兵没有机会把马跑死,离着鞑子大营不到十里的一条直线,将这个尖角区域拦腰斩断,从暹罗湾一直延伸到北部湾,长达三百余里。

    在这条长长的直线上,虎贲全军四个厢五万战士,加上一万五千名来自于琼州的工匠,三万多从海上撤出去的土人青壮,超过八万五千人,在大雨渐渐减小的那一刻,便开始了疯狂的土工作业。

    “噌”

    姜才一靴子蹬在铁肩上,锋利的钢制工兵多功能折叠铲轻而易举地破开土层,随着他的用力,将一杯红色的泥土掀起来,翻到坑边,脚下的大坑迅速成形,他的身体慢慢向下陷去,大约到了腰部,姜才停下铲子,开始向两边扩开,直到与别人的坑道连成一片。

    “老姜!”娄蛮子那粗大的嗓门在脑壳顶上响起,姜才将工兵铲插进泥地里,拉着他的手,另一只手在泥地上一撑,踩着不断掉落的泥水,“蹬蹬”便爬了上来。

    “娄蛮子,你如何来了?”

    娄定远笑而不语,朝边上挪了一步,露出一张不苟言笑的方正面孔。

    “老金,你们到了?”

    金明淡淡地一笑:“到了两天了,前厢在湄公河渡口下的船,接管了75里长的一段防区,船上还有许多物资,这趟便与你一块儿送来,你这里有什么难处没有?”

    姜才用脚踢了一下那个刚挖成的坑,里面有一半都是泥水。

    “看到没,挖出一口井。”

    金明顺着他们开挖的坑道向前走,那些坑道里俱是一样,积水占了一多半,用盆子往外舀,底下突突地直冒,不是水井又是什么?这片土地别的没有,水不是一般的多,难怪会长出水稻这种生物。

    “你也看到了,水一多就没法施工,大匠们看过了,说深倒不必太过,能干一些就好了,没奈何,挖一天下来,倒有半天在舀水,可用处不大。”

    “这事某知道,哪里都是一样,办法嘛已经在路上了,雨季到了晴的日子不会久,咱们得抓紧时间哪。”

    姜才当时不知道办法是什么,第三天才明白,一条黑色的粗线被足足一人高的大铁滚子滚过来,被一群军士推着,几个身穿蓝色工服头戴黄色帽子的人走在后头,他认得那是琼州的电气工匠,为首的身材娇小,笑起来很好看。

    “姜帅,咱们要在后头建一座变电站,请你派人看护一二,以免不知情的人误触了电门,会死人的。”

    变电站是什么事物,姜才在听过对方的解释之后明白了,就是用来为自己的人供电之用的,电可是个好事物,能照明,能煮饭,能推动大机器,更要紧的是,能排水。

    珺娘带来了数百人的电气工程师队伍,沿着三百里的战线铺设电缆,这些电缆将琼州的电力送到半岛上,为他们提供了稳定而强劲的电力供应,对于四个厢的虎贲军战士而言,最为让人高兴的,则是一百台大功率抽水机,每三里分到一台,在电缆接通之后,便发出了“突突”的声音,好家伙,那满满的积水,倾刻之间被强大的动力抽出坑道,很快就达到了可施工的标准。

    “听我号令,一二,倒!”

    姜才一声令下,所有的军士一齐用力,将工匠们和好的混凝土倒进去,不到一会儿功夫就冻得硬梆梆,打好了地基,一面由石块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石墙,便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成形,与之前临时垒成的胸墙不同,整个墙体又高又厚,宛如山岭平地而起,让冲到近前的鞑子骑兵惊得差点栽下了马背。


………………………………

第一百零九章 合围(完)

    “哈哈哈哈”

    阿里海牙像是听到了最好笑的笑话,在马背上弯下了腰,身后的将校们愕然以对,都不明白他是怎么了,宋人用一堵三百多里的高墙将整个半岛的底端圈起来,意图是那样得明显,大帅咋还笑得出呢?

    “好手笔啊,示敌以弱、步步为营、请君入瓮、瓮中捉鳖,把咱们从蒲甘一路设计过来,扔在这三面环水的鬼地方,可不就是水中的王八吗?”

    众人皆是无语,哪有这样称呼自己的,阿里海牙的笑声慢慢停下来,脸色变得越来越青,声音就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

    “三百余里,不过三四天的功夫,那等大的雨,这道墙难道是凭空变出来的吗?”

    “去找,某却不信了,他们还能将这墙修到海里头!”

    阿里海牙的判断不错,除了特种水泥,想在海水中砌墙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可并不代表没有办法,当那些骑兵拼死想要从高墙的边缘,也就是海滩上冲过去时,眼前看到的一幕,再一次让他们感到了什么叫做。

    绝望。

    岑二晚了两天才赶到前线的工地,此时的筑墙作业已经在三百余里的战线上如火如荼地展开,所有的人不分军民在电灯的照射下昼夜施工,而他的任务则是填补高墙中的最后一个空隙,从海岸线到海中浅滩的那一段。

    “岑大匠。”

    “云指挥。”

    两人在南洋时就认识了,此刻故人相见,分外亲切,云帆部负责的这一段就是他准备要填补的空隙,后者向他介绍了这一带的地理结构。

    “从这里过去大约三十步,在涨潮时只露出几块礁石,水里是那种软沙地,三十步之后就会没顶,要想防住敌人偷渡,我看最少也要入海五十步,大匠可有把握?”

    岑二蹲在沙滩上,从地上抓起一把沙子,这种沙子洁白而细腻,是上好的建筑材料,他心里有数了。

    “一百步,分段作业,请你的人帮忙把咱们带来的桩子竖起来,还需要电力,有了这些,我看差不离。”

    “就依大匠所言,需要多少人手,从某这个指挥使以下,随你调遣,琼州来的叶娘子正在就在左近,一会儿某让人带你去见她,电的事她作主。”

    差不离这种话在军中是不作数的,可是对方不是军人,云帆也不会那么死板,能从这个老实巴结的前农夫口中听到差不离几个字,就说明人家有把握,再瓷实的话是绝不可能听到的,那不是给自己下绊子么?

    一个工程大匠在琼州的地位,比英烈也差不多,在州里的名册上是作为“特殊人材”来对待的,云帆说到做到,当真与自己的手下,任劳任怨地听对方调遣,首先就是安装一个巨大的钢铁架子。

    足有大腿粗细的钢管子埋进地下足足五步深,七八根这样的钢管子组成了架子的底部,由厚厚的钢筋混凝土筑成,然后是稍细一些的主架构钢梁,五十多根横七竖八地搭起来,用粗大的螺栓栓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