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陵守墓人-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秦朝术士的一种阵法”,王教授坐在洞内的地上,看着外面缓缓地说,“大家都知道,秦始皇迷恋长生之术,他尝试用各种方式尝试超越**,于是,方士们就发明了各种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这种裂缝。

    在这种极度有压迫感的裂缝中,人体的神经会发生奇妙的变化,而神经一变化,人就会出现种种幻觉,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神仙,鬼怪,甚至美女等,那中幻觉有极强的真实感。

    据史书中记载,秦始皇就曾经在这种类似的裂缝中,看到了一个金甲天神,并且那种金甲天神的形象,一点也不虚幻,而是异常的清晰,甚至连金甲天神的每根胡子,秦始皇都看的真真切切。

    从那以后,秦始皇就经常去这种裂缝中去见神仙――其实也许那所谓的神仙,不过就是他的幻觉而已,但这确实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幻觉。所以,秦始皇有祭拜神灵时,往往不是去庙宇等,而是来这种裂缝中。”

    “那我为什么只有痛苦,却没有幻觉呢?是在裂缝里待的时间还不够吗?”

    听完我的话,王教授连连摇头说:“不是我们待得时间不够长,而是要进这种裂缝前,要必须先服用一种经过特殊炮制的草药,只有吃过这种草药后,才会产生幻觉,否则,在里面即使很短的时间内,人体也会发生剧烈反应,忍受异常痛苦的煎熬,刚才我们也都试过了;而对于没有吃那种特殊的草药人,这种裂缝对他来说,就会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很难在里面走一百步的距离。”
………………………………

第30章 秦朝的鬼影

    。

    原来王质是误闯入了仙境,所谓“仙界一天,地上数百年”。

    没想到今天这个裂缝,居然和这个这个故事有相像之处,我不但感到震惊,还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甚至还觉得,我们探索那个村庄的过程,也许正在开启另外一个世界似的。

    ”人的大脑中有个区域,是专门感知时间流逝的,医学中称为 ‘brain time’,即使人在睡着时,仍能感到时间的流逝,活着的人只有在一种情况,会完全丧失时间感,那是什么状态呢?就是昏迷;人只有在昏迷的时候,才会完全丧失时间感,准确的说,应该是深度的昏迷。我们刚才时间感发生了紊乱,就是大脑主管感知时间的区域,受到了干扰。”

    秦晴抿着嘴唇,全神贯注的听着王同的解释,并且边听边连连点头,一双秋水般美丽和清澈的眸子里,流露出对王同的欣赏和佩服,我能渐渐感受到,随着彼此的接触,秦晴对王同的好感在急速增加,这让我和胡梦都感到很不舒服,胡梦也好像忍不住似的,白了秦晴两眼。

    王教授也认真听着完王同的话,很有感慨地说:“嗯,还是王同的知识面比较广,这个解释很深刻,看来美国对学生的科学训练,还是比我们要好很多。”

    “难道我们真的没办法通过这道裂缝吗?”胡梦站在洞口,看着暮色中的裂缝问到。这个问题,应该只有王教授来回答了。我们又没有秦始皇吃的那种药,所以进到这个裂缝中,只能有地狱般煎熬的痛苦了,如果硬往前走的话,不但走不出去,还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

    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

    王教授没有立即回答秦晴的问题,而是眉头紧锁,也看着外面的裂缝,我们都知道,他正在努力想着对策。过了一会,才缓缓地说:“我们从没遇到过这种诡异的裂缝,更不知道该如何破解它,硬往前闯当然不行,但又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唉,到底该怎么办呢?”

    说完后,他倒背着手,从洞口里走出来,试探着往那个裂缝里、走了大概有三四米的距离,正在这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忽然发现,王教授的身影忽然模糊、变形起来,我们就好像隔着一层水在看他似的。

    我、王同、还有胡梦看到这种情况时,既震惊,又害怕,争先恐后地大声喊道:“王教授,快回来,快回来啊,那里危险。”但任凭我们怎么喊,王教授都好像没听见似的,并且没有任何扭头回来的迹象。

    只有秦晴站在一边,不知为什么,并没有像我们一样紧张,也没像我们那样大喊大叫,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全神贯注地看着王教授的身影,好像在自己的观察着什么似的。

    正当我、胡梦、还有王同想冲过去拉王教授时,秦晴却一把拦住我们,用一种平静而又有点严肃的口气说:“大家都冷静一下,王教授没事的,他自己如果无法忍受那种不适时,当然就会退回来。现在我们要仔细观察一下,从这个洞口看裂缝中的人,与我们身在其中,有什么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了解那个裂缝,为我们下一步的突破计划做准备。”

    虽然我们对王教授还是担心,不过听秦晴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我们刚才也进去过了,并且一到那个裂缝中,就会发生时间感紊乱,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一到那个裂缝中,竟然连外面人的声音都听不到了,即使只有几米的距离,看来那个裂缝简直就是另外一个空间。

    我们在洞口,看着几米外王教授飘忽的身影,有一种极度的不真实感,好像是在梦境中一般。

    足足过了有近二十分钟,王教授才从那个裂缝中回来,等他步入洞口的一瞬间,他的身影才清晰起来,此时,只见他脸色发白,大口的喘着粗气,一脸的痛苦,显然,和我们刚才进入那个裂缝的感觉一样。

    大家连忙七手八脚地扶王教授坐下,胡梦把水递给王教授,接着站在王教授后面,帮他轻轻的捶打后背,过了好大一会,王教授才又恢复了正常。我们连忙把刚才那诡异的一幕说了一些,王教授听完后也大吃一惊,不过并没说什么。而是从地上站起来,又走到洞口,继续看着裂缝发呆。

    此时,外面已经差不多全黑了,在苍茫的夜色中,这道裂缝显得更加诡异而神秘。

    谁也没想到,在去往那个村子的一开始,我们就遭遇到了这样的怪事,我还是低估了到那个村子的难度,认为不过是地形险要一点,别的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结果却是这样。

    “你们相不相信,这个裂缝也是秦朝人修的?”王教授这个问题很突然,问的让我们有点摸不着头脑。

    “我看应该不是吧,别说是在秦朝,即使现在用最先进的机器,都不能在大山中劈出来这么一条诡异的裂缝来,按我的推测,这应该是由于某次的大地震,然后地壳发生剧烈的变动,才出现这种裂缝的。”听完王教授的话后,我马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王教授点点头,并没着急评论我的话,而是拿着手电往裂缝照过去,我们的目光也情不自禁地顺着他的手电光看过去,而这次看到的一幕,比刚才更让我们震惊,胡梦甚至“啊”的一声惊叫出来――只见当手电光照到裂缝时,也好像发生了折射,但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手电光的照射下,竟然出现了几个很清晰的身影,那几个身影穿的好像是古代的战袍,手里还拿着弓箭之类的武器!

    这难道就是鬼影!

    因为胡梦离我最近,所以下意识的扑到我怀里,我能感到她在瑟瑟发抖,我大脑也是一片空白,并感到自己的两腿有点发软。王教授往手电光转过来,照照洞内我们几个,除了秦晴稍微镇定些外,王同也是一脸的惊恐之色,他干张了两下嘴,想问什么,却又什么都没说出来。

    “大家不要紧张,刚才看到的那些影子,其实秦朝的工匠耍的一种诡计而已,用光的照射,而制造一种幻觉”,原来王教授知道这种鬼影出现的原因,我们这才慢慢镇定下来。

    而当胡梦意识到她扑到我的怀里时,连忙挣脱出来,虽然在黑暗中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肯定是一脸的尴尬。

    “在秦始皇的术士里面,有一个轩宇的人,最擅长制造这种幻影,他向秦始皇自荐时,就说自己有撒豆成兵的法术,不过他也强调,自己撒豆变成的兵士,和真实的兵士还是不同,只有在黑夜中、在灯火的照耀下,才能看到。

    秦始皇一开始不信,就选了一个黑夜,让轩宇来作法,在黑暗中,轩宇先装模作样的先念了一通咒语,然后往空中撒了几把豆子,再叫人把灯火亮起来,让秦始皇还有大臣们吃惊的是,在摇曳的灯火下,果然出现了很多亲戚的黑影,这些黑影轮廓非常清晰。当一阵风刮过之后,灯火全部熄灭,而那些幻影也都消失了。

    从那以后,轩宇就成了秦始皇最崇信的术士之一。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会不会像是轩宇的那套呢?”

    这件事我还是第一次听王教授说,不过刚才那种情况,确实和轩宇的手法如出一辙,可这种现象如何从科学上解释呢?因为用我所知的物理学知识,根本无法解释。

    更加奇怪的是,我们不是正讨论这个裂缝是不是人造的,怎么王教授又突然转变话题了呢?
………………………………

第31章 竹简上的惊天秘密

    。”

    听完王同的这个推论后,我忍不住笑了一下,因为我觉得这很荒谬,王同的想象力是不是太丰富了?但细细一想,除了这种解释外,还真找不到更好、更合理的说法。

    “嗯,王同的这种推论,和史实有点接近,但主持秦始皇陵修建的那些人,并不是外星人,而是地球人,但却不是一般的地球人,为何他们的技术手段如此高超呢?要知道,那可是两千多年的秦朝时期,这也是关于秦始皇陵最大的谜团之一。”

    还没等我们说话,王教授就接着说道:“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时,上海的一个古董商人,也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了一批竹简,那批竹简有几百斤重,更为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竹简保存的非常完好,上面的文字也非常清晰,于是有人怀疑,那根本不是秦朝的竹简,因为历经两千多年,竹简不可能是那种状态。

    后来,德国的一个学者,把其中几片竹简带到德国研究,过了大概半年左右,那个德国学者又回到了上海,而这次和他随行的,还有另外几个德国人,这些德国人告诉那个古董商,他们想收购这批竹简。

    不过他们向古董商提出一个条件――就是把那批竹简放在现场,让古董商随意出价,如果他们觉得价钱合适,就会当场钱货两讫,任何一方都不许反悔,更不许拖延。

    而那个古董商也很精明,他虽然不了解那批竹简的真正价值,但看到德国人的这种阵势,便知道这批竹简应该非常珍贵,于是,就咬着牙,要了一个在当时高的惊人的价格,但那几个德国人竟然一口就答应了,并马上交钱,把那批竹简带走了。

    古董商人这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价格还是要低了,而这批竹简的真正价值,可能高到他难以想象,是德国人怕他要完价后再反悔,所以就用德国人特有的精明和直接,提出了那种当场一锤定音的方式,当然,古董商人也发了大财。

    当时,谁也不知道那几百斤竹简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也不知道德国人为何会花那么高价格收购。

    二战之后,德国战败,那批竹简也不知去向,只有当时德国的一个图书馆馆长,复制了其中一部分内容,并且保存在家中,他不认识汉字,对中国的古文字,更是一无所知,但他隐约觉得,两千多年前,中国用文字留下的信息,应该是非常有价值的。

    也许是因缘巧合吧,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德国做了一年多的访问学者,正是在那期间,我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就通过种种渠道,打听到了那个图书馆长的家庭住址,原来他住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我就一个人驾车几小时,才终于找到了图书馆馆长的家。

    可惜的是,那个图书馆馆长已经去世了,但幸好那些竹简内容的复印件,还完好的保存在他儿子手中,我就用特殊的相机,把那些复印件上的内容都拍下来。

    图书馆馆长的儿子告诉我,关于那批竹简的情况,他也所知甚少,只是听他父亲说过,当年那个德国学者带着几片竹简样品回德国后,就找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检验,经过严格检验后发现,那批竹简应该是古时候的,之所以还保存那么好,就是在竹简的外面,涂了一层特殊的防腐物质,当时很多负责检验的德国科学家,都非常震惊――他们很难相信,在中国古代,居然就有如此高效的防腐剂。

    于是,德国相关部门,就立即请了几位汉学家研究竹简的内容,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很怪异――不知什么原因,那几个德国汉学家忽然被限制了自由,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起来,随后,当时的德国政府不惜重金,收购了那批竹简,然后让被限制自由的那几位汉学家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列为绝密。

    而后来二战很快爆发,这个项目的研究才被中断,而那几位汉学家,还有那批竹简,也都下落不明,只留下了这些部分的复制内容。

    当我回去仔细研究这些竹简的内容时,我被深深地震惊住了,我敢肯定,如果竹简里的那些记载,能被证实的话,将是考古界、甚至整个科学界最惊人的发现。”

    讲到这里,王教授的情绪仍显得很激动,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当他初次看到竹简内容时的,是多么的震撼。

    “那些竹简上的内容,是不是关于秦始皇陵的?”秦晴在我身后问道,她说话的时候,不细心碰了我胳膊一下,让我心头突突直跳。

    “对,正是关于秦始皇陵的,但却又不全是,竹简上记载说,秦在灭六国时,在一个大山的深处,遇到一些奇怪的人,那些人之所以奇怪,就是他们的穿着打扮,和当时的人完全不同――他们只穿着一件灰色的长袍,而头发也是简单的绑在脑后,因此秦朝人称这些人为 ‘长袍人’。

    在一个山崖上,一万人左右的秦军部队,竟然被四五个这种长袍人全部消灭,而杀死这些秦军的,不是弓箭,更不是一般的矛戈,而是一种石子。这些石子黄豆般大小,以极快的速度、如雨点般射出来,贯穿了秦军的盔甲和身体。

    就这样,这一万秦军几乎全军覆没,秦始皇听到这件事后,觉得这些长袍人绝非常人,而是会法术的仙人或术士,于是,就派了使者,带着大量金银财宝和美女,去请那些长袍人出山。而长袍人也很合作,就跟着使者去见了秦始皇,并开始帮助秦始皇修建陵墓,他们还为秦始皇制造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器具。

    那些长袍人到底是什么人呢?竹简上也没详细说,只简要记录,据那些长袍人自己的说法,他们的祖先比尧舜还要早千百万年,并且已经把地球建造的如天堂般美好,但在一次巨大的天灾中,他们所有的祖先几乎全部灭绝,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钻进了地下很深的地方,才避过那场灾难。

    在那场灾难爆发前,他们的祖先已经在地下修了巨大的生活空间,那里有足够的食物和光照,而躲在那里的人,可以长期生活在其中,并且这种地下空间在不同的地域都有,而并非一个,另一方面,虽然那种地下避难所空间很大,但相对于当时地面上巨大的人口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而能有资格在地下避难的人,必须是掌握知识、技术的学者。

    就这样,躲在地下的人,在那场巨大的天灾中生存了下来,他们一直在地下生活了好几代,等地表的情况变好后,才又慢慢的回到地面上来。但因为他们的体质,和经过天灾后的环境已经很不一样了,所有,留下的人口仍然在不断减少,并没有恢复他们已有的辉煌。

    更不幸的是,他们祖先积累的知识,也没能完整的传下来,只留下了一部分,后来,等世界上再次出现和他们差不多的人类时,他们的数量已经极少了,处在灭绝的边缘。

    再后来,他们逐渐和人类杂交,一部分被人类完全同化,但另一部分,虽然在血缘上也和人类发生关系,却把祖先残存的一部分知识传承下来,而那些长袍人,就是属于后者。所以,在很多方面,他们的技术极为先进。”

    在黑暗中,听王教授讲这些,好像都是天方夜谭,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天哪,这难道就是史前文明,就是说,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已经出现过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只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灭绝了,而那些长袍人,应该就是史前人类留下的后代,不,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应该是史前人和现代人杂交的后代,是这样吗?王教授。”

    胡梦激动的声音都有点颤抖了。

    “嗯,正是这样,你们可以想象吗?秦朝时的竹简上,竟然记载着这样足以轰动世界的惊天秘密,不光如此,在竹简上还提到一个惊人的细节。”
………………………………

第32章 头上长尾巴的人

    。

    “王教授,我看既然那个裂缝我们穿过不去,那我们就先回去再说吧,你刚才说的那些信息,对我们很有用。”当王同的手电熄灭后,我第一个说道,说的时候,我们都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洞壁。

    可能刚一熄灭手电,我们的眼睛还没适应黑暗,并没看到洞壁上的那些闪耀的红点,紧接着,王教授接着我们的话,敷衍地回答了几句,接着,王同,秦晴,还有胡梦,也七嘴八舌地说着。

    渐渐地,等我们的眼睛适应了黑暗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在洞口的一块石壁上,果然有红色斑点在闪烁,并且那种光点真的很暗,如果不仔细看的话,真的看不见。

    我轻轻的走过去,用手摸了摸那里,但并没明确的感受到那里变热,于是,便学着王教授的样子,把脸贴在闪烁着红色斑点的石壁上,果然,脸对温度显然比手敏感的多,现在能明显感受到那里变热。

    随后,胡梦、秦晴、还有王同,也都一边说着无关紧要的话,一边走过去用脸感受石壁的温度变化。

    就在这时,在黑暗中,我隐约觉得,王教授忽然走到闪烁着红色斑点的石壁前面,还没等我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见那块石壁猛地闪了一下亮光,哧啦一声,接着冒出一股白烟。

    我们忽然明白了,刚才是王教授把一瓶水浇在了那块石壁上。这就更怪了,石壁明明并不是太热,一遇到水,怎么就像是烧热的铁板遇到水一样呢?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就听王教授常出一口气说:“没事,现在如果我们再大声说话,他们恐怕就听不见了。”

    看我们一脸茫然,王教授微微一笑,解释说:“那块闪烁红色斑点的石头,是一种特殊的矿石,这种矿石有一种极其不寻常的特性,就是对人声的者频率范围很敏感,只要附近几十米内有人说话,这种矿石就能感应到,并且发出红色的斑点。

    如果把一块这种矿石切成两块,那么当一块感应到人声后,另一块即使在十里之外,仍能发生同样的共振,如果这种石头分成的不是一块,而是几块,把这几块石头,每隔十里就放一块,那么这种共振就会依次传递,一直传到几十里外,声音几乎都不会耗减,这种矿石叫做 ‘传声石’,只在秦朝时出现过,在那时,只要有一块拳头大小的传声石,就能换一座城池,因为这在军事上,意义太重大了。

    我以前只在竹简上,看到过这种记载,当时只是觉得不过是种传说而已,但没想到的是,今天却真的见到了,这显然是把一块 ‘传声石’,嵌入到了这个洞口的石壁上,现在大家可以理解那个老头说的了吧,我们在那里说话,真的会被这块 ‘传声石’感应到的,而那个村里,应该也有同样这种 ‘传声石’,才能接受到这里发出的声音。”

    真是太巧妙了!而这种种神奇的东西,也许就是 “长袍人”的发现――或者说 “发明”――因为除了“长袍人”外,一般人是绝难想到这种方法的。

    “那您怎么知道就这一块呢?如果洞里,或者附近还有这种 ‘传声石’的话,我们不是仍然会被听见?”秦晴提出质疑,其实,我们三个也有同样的疑问。而王教授则坚决地摇摇头说:“不会的,如果两块这种矿石挨得太近,就会互相干扰,反而接受不到清晰的声音了,两块的距离,至少也要在十里地左右,这其实也不只是我的主观推测,而是记载上明确提到了这点。”

    经王教授这么一解释,我们才真的放下心来。

    “另外,我们等到下半夜时,再走一次那个裂缝,我总觉得,这道裂缝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应该和时辰有关,它那种奇特的作用,也许只在白天起作用,随着夜越来越深,那种作用会慢慢减弱的。

    还记得我刚才问你们的那个问题吗?――这道裂缝是不是人造的呢?我觉得,和蒙老头的那个地宫一样,应该是借助天然的地势,然后加上人工的修建,才形成了这种奇观。

    如果光靠天然形成,恐怕裂缝也不会这么规则,咱们也都看了,这个裂缝各个部分的宽度,几乎完全一样,这肯定是经过人工修建的,我总觉得,这个裂缝还有蒙老头的地宫,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