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陵守墓人-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真有毒气的话,肯定会蔓延到小城的其他地方。”
大家都觉得王教授这样的处理方式最恰当,于是,王教授拿出手机,给郑旭打了个电话,并说了一下大概情况,而电话打完不到十分钟,郑旭和吴警官就开着摩托车风驰电掣般赶到,随行而来的,还有两个带着防毒面具的消防员。
郑旭显得很焦急,她又稍微问了一下大概情况后,马上让王同把那个毒气检测器给她,然后他们开着摩托车疾驰而去,既然没让我们参与,大家只能坐在长椅上等了。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就听胡梦忽然指着远方说:“看,那不是郑旭吗?”
我们连忙扭头看过去,果然,只见郑旭一个人向我们走过来,等她慢慢走近后,从她轻松的表情上,我们就大概能判定,情况应该不严重。
等郑旭来到我们面前时,她向我们点点头,微微笑了一下,并把那个毒气检测器递给了王同,然后用她一贯和缓而平静的语气说:“我们刚才带着两个消防战士,用专业的仪器,还有你这个毒气检测器,都没发现有任何毒气,我们还走访了附近的几家,他们也没感到任何异常,所以,应该没什么问题的,但我想过来听一下详细的情况,并且有件事,还想和你们聊聊”。
听她这么一说,我们才安心了很多,但听她说有件事要和我们聊,这又让我们很好奇。
不知为什么,郑旭一来,让我心里顿时有了安全感,虽然她看起来只有三十四五岁,但我还从没见过一个女人有如此强大的气场,好像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似的。
在我们说话之前,郑旭又笑了一下,对王教授说:“当然,因为你们的任务特殊,如果有什么不便告诉我的,你们也不用为难,我完全理解。”
王教授也微笑着点点头,但没再说任何套话,而是直接讲起来那个毒气检测器的由来,还有我们在那里遇到的情况。但关于别的秘密,比如我们去那里的目的之类,王教授则只字未提。
郑旭非常专注地听着。
等听王教授讲完后,郑旭问了一个让我们很感意外的问题:“这几天内发生的事情,你们都还记得吗?大家先回忆一下试试,比如说,在你们去那里之前,咱们谈的那些事情,大家是否还能回忆起来?”
听郑旭这么一说,大家都一愣,觉得太莫名其妙了,不知道她为何会这么说。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我们当然记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刚才和她的谈话,就更不可能忘记了,于是,大家就七嘴八舌地把刚才的谈话内容,详细的复述了一遍。
郑旭好像松了口气,这才点点头,缓缓地说:“在二战期间,德国曾发明了一种神秘的毒气,这种毒气有几种很诡异的特性,其中最诡异的特性之一,就是它的定向性。什么叫定向性呢?
我们知道,任何气体都有 ‘扩散性’――就是把气体注入到一个空间里后,它就会迅速扩散到整个空间。但这种能够定向的气体,却非常不可思议――它能沿着一定路线发射到特定区域,而不会向别处扩散、弥漫,就像是激光那样,基本不发生扩散。
比如,有人向我发射这种气体,那么我就会吸入这种气体,而离我仅有一米的人,则也许完全没事,因为这种气体不会扩散,他虽然离我仅一米,却完全不会吸到。这样的定向功能,是不是很奇妙?
这种气体另外一个不可思议的特性,就是能影响人的近期记忆,也就是说,当人吸入这种气体后,人对近几天经历事情的记忆,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虽然说不是完全忘记,但基本上就会记不起来了。
另外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无色无味,与前两个特性相比,这个特性相对比较普通,但在实战中,却非常重要,因为使用起来,就很难被发现、或被探测到。
这种毒气的破坏力,并不是直接的杀伤作用,而是破坏和扰乱对近期经历事件的记忆能力,从而使对方部队的指挥发生紊乱,德军曾小规模使用过这种毒气,用其来攻击了盟军的一个指挥部,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那个指挥部的核心指挥员们,吸入这种气体后,竟把近几天的作战计划,几乎全都忘记了,这当然会导致上万的盟军士兵指挥失灵,让德军以微小代价,几乎全歼这些盟军。
幸亏那时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德军已经没机会大规模生产这种毒气,可德军战败后,这种毒气的制造方法,也成了一个秘。虽然有很多一流的科学家,利用各种方法,试图复制这种怪异的毒气,但却没一个成功的,据说他们连这种气体的组成,都没分析出来。但德军还残留下一些这种毒气,被美英两国瓜分后,秘密储存起来,成了无比绝密研究项目。
我为什么知道这种气体呢?
说起来也很偶然,是日本一个神秘的组织,出价一亿美元,策反了美国一个参与这种气体研究的科学家,从那个科学家手中,购买了这种气体样品,而我的导师作为侦办专家,参与了这个案件的侦破,最后终于把这个案件搞清楚了。
本来这个案件被美国列为绝密,但没想到的是,却有人把这件事情爆料给了美国的一家报纸,于是,这件事就泄露了,并且关于那种毒气的特性,也都被详细报道了出来。
后来,我们的导师也开始在教学中,也开始讲他亲身经历的这个案子,把其中的一些侦办手段告诉了我们。因为他在这个案件的侦破中,用到了很多刑侦学上的经典方法,这也成了他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案例。
但我却对这种毒气本身很感兴趣,还做了一些研究,后来慢慢了解到,这种气体非常怪异,即使用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检测仪器,仍然无法检测出它的成分究竟是什么,更不用说它的制造方法了,但它却又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会被活性炭吸附,并凝结成成柳絮状的白色物质。”
郑旭最后这句话,简直就是画龙点睛――一下子就指出,我们刚才真的被毒气袭击了,并且袭击我们的气体,极可能就是郑旭讲的这种极度诡异的气体。
不知为什么,王教授听郑旭讲的过程中,显得非常激动,几次都想插话,但好像都又忍住了。
………………………………
第59章 秦朝的两件怪事
。而引发危机的,是一种怪异的兽类。
据竹简上记载,那种兽类只吃一种绿色矿石,并能从****的部分,释放大量的气体,这种气体非常怪异――因为这种气体,不会像其他的气体那样扩散,而且闻到这种气体的人,会完全失忆,什么事情都记不起来了。
一开始,这种怪兽的数量极少,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气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导致这种兽类大量繁殖,不但侵犯那时人类的居住地,而它们放出的气体,是当时很多人出现了严重的失忆。
当时的人类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才基本消灭了这些泛滥的怪兽们,不过,这种怪兽们释放的那种气体,却引起了当时人类的好奇,他们对其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成功复制出了这种气体,并且开始在战争中使用。
从那之后,又经历了不知多长时间,当时的人类已经发展出了高度的文明,并完全消除了人类之间的战争,这种气体,又有了一种非常奇特的作用。
因为那时人类的记忆,可以一代代地传递,经过无数代后,每个人的记忆量还是大的惊人,因为他的记忆中,有无数先辈的记忆,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
截止到发现那种气体时,那时的人类因为累积前人的记忆太多,而导致了抑郁症大爆发,造成了大规模的自杀现象,并且这种抑郁症非常特别,是由于人累积了过多记忆造成的,一般治疗抑郁症的药品对此根本无效。而他们觉得,这种能抹掉人记忆的气体,对克服这种 ‘记忆过多’导致的后遗症很有用。
经过研究后,他们复制出了这种气体,并且可以精确的控制使用剂量,来消除人不同长度的记忆,也就是说,通过使用不同剂量,可以消除一个人任意长度的记忆,这个记忆长度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十年。
果然,这种气体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当时那种大规模爆发的抑郁症,很快就被控制住了。
当那种文明即将毁灭时,这种气体的配方也作为最重要的技术成果,刻在了他们地下避难所的石头上,以保证能流传下来。而作为那时人类的后代――长袍人,则也掌握了这种气体的制造方法。
但由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环境,和原来史前人类生活的世界,已经大有不同,所以长袍人虽然也能制造出这种气体,但在药效方面,却不能像原来那样强了。因此,长袍人制造出来的这种气体,只能消除人近几年内的记忆。
在秦始皇时,这种气体被被称为 ‘忘忧气’,比如,秦始皇有一个最喜爱的妃子死后,他伤心欲绝,吃不下、睡不着,为了让自己没那么痛苦,秦始皇决定吸入这种 ‘忘忧气’。
因为那个妃子死时,才被秦始皇纳入宫一年左右,所以,当时那个擅长制造这种气体的长袍人,就用这种气体,让秦始皇把那一年发生的事情都忘掉了,这招果然奏效,秦始皇立刻就从那种难熬的悲痛中解脱出来。
而秦始皇通过臣子的报告,对那一年发生的事情,又重新了解了一番,虽然臣子把他那个爱妃死的事情也告诉了他,但秦始皇已经忘了和那个妃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因此,他像是在听别人的经历,再也感不到一丝忧伤了。
除此之外,竹简上还记载了另外一件事。
秦始皇手下的一个大臣,有个姿色绝佳的女儿,被秦始皇的儿子公子将闾看上,但那个大臣的女儿却非常有性格,她竟然爱上了自家府上的一个年轻仆人,宁死也不愿嫁给公子将闾,于是,那个大臣杀掉了那个仆人,以让女儿死心,但没想到的是,女儿却异常刚烈,见心上人死了,她也悲痛欲绝,下决心绝食自杀。
在走投无路之时,大臣想到了那种 ‘忘忧气’。
于是,大臣就请了长袍人帮忙,让女儿吸入了那种气体,让她完全忘掉了那个年轻仆人,了解到而那个年轻仆人到大臣家,也不过两年多的时间,长袍人就用那种气体,消除了大臣女儿两年的记忆,让大臣的女儿彻底忘了自己的情人,从而顺利的嫁给了公子将闾,并且婚后还和公子将闾非常恩爱。
通过这两件事后,这种 ‘忘忧气’和长袍人,都名声大噪,一时间长袍人被奉为 ‘神人’。
我看到的竹简里,只记载了这两个例子,但从一些语句上,我可以感觉出来,关于这种毒气的记载,竹简上应该还有更详细的,只是散失了,我没能看到。
刚才听郑旭说的那种毒气,几乎和竹简中记载的完全吻合,只是在效力上,稍微有些不同――竹简中记载的是可以抹掉人几年的记忆,而郑旭说只能使人几天内的记忆消失,但这不是本质上的区别。”
“这种气体确实太神奇了,它的这种作用,有点像是清理电脑的内存,从而释放更多的空间”,王同的这个比喻倒是很恰当。
郑旭点点头说:“根据王教授说的这些可以推测,关于那种 ‘忘忧气’详细的制作方法,也许真的是写在竹简上,并被二战时的德军获得,他们由此才研发出能抹掉人记忆的毒气,不过从刚才的情况可以推测出,这种气体要发挥作用的话,可能要连续吸入一段时间才可以,而幸运的是,你们用那个毒气探测器,很快就发现了,并且立刻撤离,而你们的记忆,才没受到影响。
可最让我困惑的是,这种诡异的气体,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个小县城呢?还有,发射这种气体的,又会是什么人呢?因为我现在对这种气体不是太了解,不知道它在多远的范围内才能发射,发射时需要什么器械,或者发射时,对地势和地形有什么要求等,这些问题搞不清楚的话,进一步的调查就很难展开。”
大家听完后都沉默了。我们也在想,到底是谁向我们发射这些气体,他们这么做,难道是让我们忘记这几天所有的事情?如果是出于这种目的,那会是谁?是蒙老头?是那一男一女?还是另有其人呢?
这时,王教授忽然没脑、而又喃喃自语般地说了句:“也许这种毒气,还有我们没想到的另外一个作用。”
这句话让大家一愣,刚要问他是怎么回事,就见王教授一脸严肃地对郑旭说:“我决定把我们这几天经历的一些事都告诉你,并且借助你的专业智慧,帮我们分析一下、我们现在无法破解的谜团”。
于是,王教授把我们为何来这里,并把来这个小县城后,经历的种种无比诡异的事情,都巨细靡遗的告诉了郑旭,连老张搭档老王的死,王教授都没隐瞒,而他说的不完整的地方,我、王同、胡梦、秦晴都在一旁补充着,只有那个老张,坐在那里闷着头,一言不发。
郑旭只是静静地听着,一脸的平静,没有任何的吃惊、疑问、困惑等表情,也没有提问。她如同机器一样,也许只是头脑中,快速记录、分析着我们说的这些信息。在大家讲的时候,我注意到秦晴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看是否有可疑人员靠近。
等我们七嘴八舌的讲完后,太阳已经偏西了,而我们在讲的过程中,好像又把那些事经历了一遍似的,当时的种种惊恐、绝望、震撼等,仍让我们记忆犹新。
“听完这些,你是不是感到千头万绪,需要好好的梳理一下?”王教授问看着郑旭,很亲切的问。
郑旭微微思索了一下,依然很平静地说:“嗯,不过只要抓住主线,其中的因果关系,还是比较清楚的,在侦办案件中,从来不怕线索多,而最怕线索少。不过经您这么一说,对于那种气体为何出现在这个小县城中,我倒是比较能理解了――那种气体既然和长袍人有关,而长袍人,又可能是秦始皇陵的修建者,再加上这里就是秦始皇陵之一,所以,那种气体出现在这里,也算是有相当的因果关系。”
郑旭又忽然扭头问老张:“我能不能看看你那个卫星电话,就是你和那两个日本人联系用的。”
老张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赶忙把那个卫星电话掏出来,递给了郑旭。
郑旭接过来后,拿在手中,仔细观察着,然后在一个按钮上轻轻按了一下,顿时,那个卫星电话上的红色指示灯灭了。突然,她对老张下了个奇怪的命令:“请你拿着这个,走到远处二十米处的那颗大树下。”
………………………………
第60章 最绝妙的秘密屏障
。”
王教授边听边连连点头,一脸欣赏的看着郑旭,我们也觉得郑旭的分析,深刻而又清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在如此庞杂的信息里,迅速的抓住要点,做除此鞭辟入里的分析,一般人恐怕望尘莫及。
经郑旭这么一说,我忽然觉得,原本就很复杂的局面,现在变得更加复杂了。
蒙老头,小李,那一男一女,还有老风头,再加上清野和岛田,这些人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团迷雾,而只有弄清楚他们每个人的秘密,关于这座皇陵的秘密,也许才能最终解开。
“看,有人和老张说话。”听胡梦这么一说,我们连忙往树下的老张看过去,果然,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正和老张说着什么,因为离得太远,我们听不清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只是看老张连连摇头。
王同拿出定向麦克风,刚想听老张和那个老头的谈话时,却见老张急匆匆的走了过来,大家都微微有点吃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当老张过来后,还没等我们说话,就语气急促地说:“刚才那老头说,让我们赶快离开这里,他说这个湖里有红色的毒蚊子,万一被叮咬后,就会得一种可怕的疟疾。”
大家听完后,都大吃一惊,连忙站起来准备离开。但只有郑旭,依然平静的坐在那里,不慌不忙问老张:“你能听得懂当地的口音吗?”
老张先是一怔,他显然不明白为何郑旭突然问这个问题,随后好像才若有所悟地说:“我听不懂的这里的方言,但那个老头好像不是本地人,他是北方口音,所以我听得懂。”
“这里如果真有毒蚊子,并且连一个市民都知道的话,县里的有关部门,应该早就采取相关措施了――会把这一带封上,不让一般市民靠近,或者至少会有一些提醒的标志,怎么我们都看不到呢?
此外,在我们聊天期间,我看见好几个老年人,从我们附近走过,他们应该是围着湖散步的,如果真有毒蚊子,他们难道不知道?不过来提醒我们?但此时却有一个外地老头,来说这里有毒蚊子,你们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郑旭这番分析,入情入理,其中确实蹊跷,我们又缓缓的坐了下来,老张也挠着头皮说:“嗯,说的有道理,确实是这样,难道那个老头在说谎?可他为什么要对我们说谎呢?”
正在这时,那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忽然蹒跚着向我们这边走过来,边走嘴里还不住地嘟囔着什么,离我们有七八米远的时候,大家才听清他在说:“红色的毒蚊子,这个湖里面有,你们赶快离开啊,不然会得病的,会得病的。”
这几句话,那老头反复在说着。
“哎呀,爸你怎么来这了,真是的,快回家吧。”从我们的左后方,突然来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妇女,对着老头喊道,语气里充满了焦急,担心,还有埋怨、无奈,而且那女人也是北方口音。
那老头却没理会她,而是仍然对我们喃喃地说着:“这湖里有红色的毒蚊子,你们赶快离开吧,要不然会得上疟疾的,弄不好还会死。”
“爸,你又在胡说什么呢?快回家吧”。那女人走过来,拉住老头的胳膊,想让老头回家,但老头却微微挣扎着。
“姑娘,这个湖里难道真有毒蚊子吗?就像这位老人家说的那样?”王教授问道。
那女人连连摇头说:“我爸岁数大了,脑子糊涂了,哪有什么毒蚊子呢,你们别听他胡说。”说完,继续拉着老头往回走,而老头倔强的挣脱那女人的手,没想到因为用力过大,身体一踉跄,差点摔倒,胡梦连忙上前把老头扶住。
那女人对胡梦连声称谢,趁着这个时机,胡梦忽然问道:“听您的口音不像是当地人,您也是从外地搬回来的吧。”
那女人点点头说:“是啊,我老公是这个小县城的,他在外地工作时,我们相识的,我们在两年前搬了回来,我老公有祖传的金银饰品手艺,他说他在外面干时,手艺老比不上他在这里的水平,再加上他爸妈也都老了,我们就搬了回来,我妈前两年刚去世,我爸年龄也大了,也就一起把他也带过来了。唉,没想到的是,我爸身体本来挺好的,头脑也清楚,但自从到这里后,脑子却糊涂起来,去医院检查吧,也没查出来有什么病。”
那女人唠叨着,扶着自己的父亲往回走,郑旭听到她这几句话后,眼睛一亮,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连忙紧追两步说:“您父亲我看着眼熟,以前是不是经常去城东面锻炼,因为我也住在东面,有段时间经常见他。”
郑旭这个突然的举动,让我们所有的人都一愣,不明白她为何对那个女人撒这种谎。
那女人则连连点头:“对啊,刚搬来的时候,他经常去那里锻炼,说那里安静,我老公劝他不要去那里,因为他们本地人都知道,那地方闹鬼,我爸就是不听,还说自己是个唯物主义者,从不相信这些鬼啊,神啊之类的,依然每天去那里打太极拳,但渐渐地脑子就不行了,连我现在都觉得那里确实不干净。”
女人唠叨着,慢慢的走远了,而我们所有的人,都愣愣地站在哪里,尤其是郑旭和那个女人的这几句对话,更让我们如坠云雾里,只有王教授显得很兴奋,他好像已经明白了什么似的。
看着那对妇女走远的背影,郑旭的脸色有点沉重,她长出了一口气说:“对于那种毒气,也许比我们想的复杂很多,刚才走的那个老头,可能就是那种毒气的受害者,也就是说,那种毒气严重影响了他的记忆力。
听到那个女人说,他父亲是从外地搬来的,本来身体好好的,头脑却出了问题,到医院检查,却有没发现有什么病,我刚才看老头的表现,很像是发生了失忆后的症状,于是就忽然想到,也许是和那种毒气有关,刚才试探的问了一下,果然如此。
这说明那些毒气并不是只针对你们几个,而是只要去那里的人,都会遭受这种毒气的袭击,如果反复被那种毒气袭击,那就会变成刚才老头那样。
还有一点,那种毒气因为是可以定向的,不会蔓延,所以附近住的人不一定会受影响,只是在某个范围内,这种毒气才存在,为什么毒气只会存在那个范围呢?
原因也许很简单――在那个范围上,也许能看到一些秘密,而这些秘密,就是释放毒气的人不愿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