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陵守墓人-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虽然好像早有预谋,但却好像和动物没什么关系吧?”听完王教授和郑旭的这些话后,我便想法了这个问题。
王教授听完我的问题后,略微沉吟了一下,只摇摇头,简单地说了句:“那些也未必不和动物有关。”而郑旭听完王教授的这句后,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胡梦则追问说:“郑旭,你还没说为何要对蒙老头那种态度呢?小明刚才问你这个问题了,但你没回答,反而讲了你的这些诡异的经历,现在你该揭开谜底了吧。”
郑旭表情略显沉重地点了点头,说出一句我们谁也没有预料到的话:“嗯,因为我怀疑是蒙老头把那人砸晕的。”
听完这句话后,我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都愣在了那里,连王教授也有点吃惊,禁不住问了一句:“你的意思是说,你们在北面的山坡上,发现有个人被砸晕了,而那可能是蒙老头干的?”
郑旭平静的点了点头:“是的,但这也仅仅是怀疑而已,还没有切实的证据,因为我们查访后知道,今天上午,有人看到蒙老爷子去了那个北面的山坡,直到雨变小后,才看见他从山坡上下来。
也就是说,他在北面山坡上的停留时间,和案发时间有重合,并且到目前为止,我们也只发现蒙老爷子去了北面的山坡,所以他有作案的嫌疑,因此,我一见面才直接问他、是否知道那个羊角状的东西,因为那个羊角一样的东西,就攥在那个被砸人的手中。
这种询问方式,称为 ‘突击法’,是一种很有效的询问方式,在犯罪嫌疑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问,往往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所谓的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不过根据我的观察,蒙老爷子好像真的不知道这东西,也不像是作案者,但即使这样,在没最终搞清楚之前,我也不便告诉他这个羊角状东西的来历,所以,我才拒绝了他。”
直到现在,对于郑旭在蒙老头饭馆里的种种 “反常”举动,我们才真正了解,想不到那种种 “反常”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复杂的原因。
那个被砸晕的人,到底是什么来历?他去那里干什么?而他手中这个羊角一样的东西,究竟又是什么呢?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在任何地方,只要轻轻敲动,好像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动物被召唤过来,并且这些动物的智商都出奇的高。
据郑旭介绍,他们正在核对那个被砸人的身份,而经过医院检查,那人的脑部受到严重的损伤,现在正在抢救,仍未脱离危险期。这如果不是蒙老头干的,又是谁干的呢?
正在这时,郑旭的手机忽然响了,是吴警官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已经查到了被砸那人的一些信息,让郑旭赶紧过去。大家一阵兴奋,连忙和郑旭往公安局的办公大楼走去。
我们都隐约感到,但凭那人手中的那个羊角似的神秘东西,就知道那人来历非凡,而且他身上肯定有更大的秘密。
………………………………
第78章 生物钟的秘密
。
而很多历史的重大事件,也都是受气候异常的影响,如很多次北方民族的大规模入侵,就是因为气候变冷引发的,因为气候变冷后,导致牧草大量减少,使北方民族不得不向南迁。
我是研究古代经济史的,对历史上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专门研究过,而据史料记载,在秦朝后期,一连几年,就发生了天气异常现象,比如比较罕见的狂风暴雨,在那几年去频繁出现;在中原地区,还出现过阴历六月下雪的现象,这种异常天气,使庄稼大规模绝收,出现了大量的饥民,极大地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虽然我也不知道那道黑色的彩虹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我总觉得它肯定是一种异常的天气现象,而天气对历史的影响,和我的研究领域相关,所以就忍不住说出了我的一些观点。
“小明这么一说,倒让我想起一件事来”,胡梦听完我的话后,好像想到了什么,她有点兴奋地说,“在汉代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上,出现过一个很奇怪的字,那个字非常复杂,是由 ‘黑’ 、’龙’ 、’空’三个字组成,这三个字还都是篆体,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西汉初年之后,这个奇怪的字就再也没出现过,神秘的消失了。
在见到铭文上的这个字之前,除了唐代武则天造的那个 ‘曌’字外,我觉得还有康熙字典中那个由四个繁体 ‘龙’字组成的 ‘’龖’ ,但这两个字都流传了下来,其读音、字义都比较清楚;但这个由 ‘黑’ 、’龙’ 、’空’三个字组成的字,却没人知道读音,也不知道其确切的含义是什么,迄今为止,只有西汉初期两个出土的青铜器上,出现过这个字。
我结合铭文上的上下文,虽然那些文字也极其有限,还是初步猜测出,这个字肯定代表一种极其不祥的东西,或者是一种特定的龙,而这个东西出现后,一定会带来狂风暴雨,铭文上还指出,在秦朝最后那几年内,这种东西曾频频出现,是秦朝灭亡的先兆之一。
今天看到这个黑色的彩虹,让我忽然想到这个奇怪的字来,难道这个字就是指的是这种黑色的彩虹吗?其实,准确的说,应该不能叫彩虹了,而是 ‘黑虹’。”
王教授听完胡梦的这些话后,眼睛一亮。胡梦果然是研究青铜器铭文的专家,这种知识除了她之外,恐怕没人知道——包括王教授——不过根据种种迹象,她的这个推测不无道理, “黑”、“龙”、“空”三个字组成的那个字,其意思应该就是 “黑龙在空”的意思,而那道黑色的 “彩虹”,正好符合“黑龙在空”的意思。
而郑旭则是静静地听着我们的讨论,一直没说话,等我们讨论到这里,她突然又问了一个很莫名其妙的问题:“这就是传说中的 ‘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领吗?”
还没等我们回答,郑旭接着说:“我听你们说过,帮秦始皇修建陵墓的那些长袍人,就有 ‘撒豆成兵’的能力,虽然他们变出来的 ‘兵’,只能在夜间火把的照耀下才能看到,白天是看不到的;假设他们真有那种能力的话,那么也极有可能有 ‘呼风唤雨’的能力了,因为根据蒙老爷子说的那些推测,今天这场大雨,应该就是人为操纵的。”
郑旭的这种推测,乍听起来很荒谬,可仔细想想,我们遇到的这些所有的怪异事件,如果按常识推测的话,哪个不荒谬?我们之所以感到荒谬,也许是因为对于有很多的事情,我们还没真正理解。
王同默默点了点头,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山峰说:“今天听蒙老爷子说到那个 ‘火龙’时,我就忽然联想到一个神奇的生物,但却不是蜥蜴类,也不是什么恐龙,而是一种低等腔肠类寄生虫,不过它不是寄生在动物身上,而寄生在深海内一种植物上,这种寄生虫最特别之处,就是 能够’死而复生’,所谓的 ‘死而复生’,就是它的繁衍方式很特别——当一个个体死亡后,新的个体就是从死去的个体、体内生长出来,就像是 ‘老树发新枝’那样。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种繁衍方式,可称之为 ’分裂生殖’,就是一个个体,分写成两个新个体,不过这种生殖方式不常用;最主要的方式,还是一个死掉后,新的从死去的尸体内生长出来。
但这种生物的最特别之处,是它的寿命极其精确,据生物学家研究,它们每个个体的寿命,是五个小时整,并且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生物学家曾经连续检测了上万个这种寄生虫,竟然没发现一个有误差!全部是五个小时整,判断它们是否死亡很容易——因为它只要一死亡,身体就会瞬间变为红色。
直到现在,在自然界的生物体内,除了这种寄生虫外,还没有一种生物的生物钟能如此精确!我记得世界上最昂贵的机械表品牌,还特意做了一款以这种动物命名的限量版手表,售价极其昂贵,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奢侈品牌之一。
所以,当蒙老爷子说那种 ‘火龙’的 ‘复活 ’时间是不多不少的十五年整时,我就想到了这种寄生虫,两者生物钟的准确程度,几乎可以媲美。
但更不可思议的是,如果有人知道 ‘火龙’会在今天复活,而准备为此下场大雨的话,以我们现在掌握的科学知识,对此完全无法理解,也无法解释,怎么可能有人真的能够做到呼风唤雨呢?”
这确实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范围了。
“如果真能做到呼风唤雨的话,那肯定也是长袍人,他们来自史前,并且这个 ‘史前’,并不是人类历史的 ‘史前’,准确的说,应该是地质意义上的史前——那时的生物类型,和我们现在生物有巨大的不同,从那种莲花一样的东西,还有能产生空气的、像草一样的矿石,就能略见一斑,而长袍人是那时的最高智慧生物,他们很多能力,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秦晴这一番话,说的大家连连点头,想想也的确如此。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能调动这次暴雨的,应该是那个村庄里的人,因为他们就是长袍人的后代,所以,也许只有他们能做到,但还是回到那个问题——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这种能力真是太可怕了”,说完我的观点后,对于这种匪夷所思的能力,我还是忍不住要感叹一下。
“关于那个极度神秘的村庄,我听你们说过了,上次你们试图去,但最终还是迷路回来了,对吧?我回来后,特意在相关部门查了一下,其实并非像你们说的那样——几十年来,从未有人去过那个村庄——根据工作记录,县城民政办的工作人员,已经去过那个村好多次了。”
郑旭的话音刚落,就听啪的一声,一个杯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是我听到郑旭这几句话后,可能是由于过于震惊,不自觉的往前倾了倾身子,把桌上的一个杯子碰倒了,但没人注意那个杯子,全都眼睛大整地看着郑旭,包括王教授在内,我们都蒙了。
有人到过那个神秘的村子,并且还去过好几次?这怎么可能呢?和我们了解到的完全矛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第79章 蜻蜓组成的墙
。”
等大家稍微平静了一些后,仔细想了想,才觉得郑旭这些话确实很有道理――在现代社会中,怎么可能有村庄完全不在行政编制之内呢?既然有行政编制,相关的管理人员又怎么可能不去那个村庄呢?
因此,郑旭的这番介绍,倒是更符合实际情况些。不过,我们之前听说的那些,和郑旭了解到的情况,也并非没有一点相同之处,比如,关于那个村庄的婚配方式,以及村民们有某种奇怪的信仰,则和我们已经知道的相关情况,颇有些相似之处。
但从根本上说,郑旭掌握的情况,算是完全颠覆了我们对那个村庄的认识。
在郑旭的描述中,那个村庄不再是神秘莫测、诡异无比的地方,而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庄罢了,顶多算是风俗稍微有点怪异而已。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难道蒙老头、还有那个练拳老头,说的都是谎话吗?可他们为何要骗我们呢?还有,难道那个小李的身世,也都是假的吗?我越想越糊涂,这些互相矛盾的线索,如一团乱麻,让我理不出一点头绪。
王教授低着头沉思了一下,然后很恳切地问郑旭:“你对这此怎么看?”
王教授这个问题,让我感到有点莫名其妙,郑旭既然说这些,不是已经表明她的态度了吗,她肯定认为她了解到的情况,更符合实际,而我们从蒙老头、还有城东那个老头听来的那些,在她看来,恐怕有点荒诞不经。
但郑旭的回答,再次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虽然看了这些资料,但我倒觉得,蒙老爷子说的那些,应该有很高的可信性。”
一开始,我真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什么?郑旭竟然说蒙老头说的那些有可信性?我看了看胡梦、秦晴、还有王同,他们脸上的表情,也基本和我一样。
郑旭了解到的情况,明明和我们已经掌握的几乎完全相反,她怎么还说蒙老头说的有可信性?这太矛盾了吧。王教授也微微一愣,想要说什么,但却欲言又止。
郑旭则淡淡地笑了一下说:“我的这个回答,让你们感到意外吧。如果我不了解你们的经历,没看到今天的黑色彩虹,未经历这几天的怪事,我肯定会相信我调查到的结果,而觉得你们提供的、关于那个村庄的传说,纯属无稽之谈。
因为我调查到的情况,更符合人们所谓的常识,而你们听说的那些,听起来则完全属于乱力怪神。
可当我亲身体验了如此多的诡异事情后,我则越来越相信你们说的那些了,我也认为,这所有的一切,都和那个村庄有着某种诡秘的联系。”
秦梦有些不解地说:“蒙老爷子好像说没人知道去那个村庄的路,几十年来,更没人去过那个村庄;而村东头的那个老头也说了,虽然他之前的一个邻居曾经到过那里,但回来后,就表现的极为异常,不久之后,那个邻居也不知什么原因,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小县城;
但据郑旭的调查,县里的相关干部,却能轻易到那个村里,这种反差也太大了,但郑旭又说,蒙老爷子说的那些是可信的,这不互相矛盾吗?”
郑旭听完秦梦的问题后,微微地笑了一下说:“其实也未必矛盾,大家想过没有?县里工作人员去的那个村庄,也许并不是真正的村庄。”
见大家好像没立即理解她的话,郑旭便进一步解释说:“我的意思是,他们真正的村庄,也许在另外一个极度神秘的地方,确实有极少人去过,就像蒙老爷子和村东的老头说的那样;
但县里工作人员到的那个村庄,则是村民里的另外一个住所,也许是专门应付工作人员的,所谓的 ‘狡兔三窟’,难道那个村里的村民不会用这个策略吗?那个蒙老爷子不是也告诉过你们吗?有几个美国人,曾经到过的一个地方,张大军教授认为就是那个村庄,其实根本不是。
你们讲过的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和这个县城地下最神秘的秦始皇陵,不也是用的这种策略吗?多修建几处,以假乱真,以假掩真,而作为秦始皇陵最核心的守墓家族,难道那个村里的人,还不懂的使用这一招?”
郑旭的这么一解释,顿时使我们豁然开朗,郑旭的洞察力、和推理能力,确实让我们望尘莫及。王教授在一旁全神贯注地听着郑旭的分析,不时点着头,一脸的欣赏之色。
不知不觉,太阳又已经西转了,我们从楼里出来,漫步在公安局的院内,深深的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天空中灿烂的朝霞,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静谧而安详,不远处巍峨的大山、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盘旋而上的山间小道,组成了一副油画般美丽的风景,色彩饱满而不喧闹,秀丽而不妖艳。
秦晴忍不住拿出相机拍了起来。
而从旁边的树上,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声,我忽然又想到那些鸟的诡异和神秘,它们为什么能修建造型那么独特、结构复杂的宫殿式鸟巢呢?还有那两只猫,以及湖中那些红色的青蛙,此刻,也许它们就在我们周围,而它们全都和那种鸟一样,有我们无法理解的高智力。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真如郑旭推测的那样,这座城里的所有动物,都有比其同类高得多的智力吗?我还是有点无法相信。
一群蜻蜓在我们周围飞舞着,根据小时候在乡村生活的经验,在雨过天晴的傍晚,蜻蜓就会特别多,可就在这时,一件让我们谁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正当我们准备往前走时,那群蜻蜓几乎在瞬间飞到我的面前,并形成了一堵 “蜻蜓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大家惊呼一声,连忙倒退了两步,全都看着面前的这堵由蜻蜓组成的 “墙”。
虽然蜻蜓组成 “墙”的难度,远远不上萤火中组成一个 “皇”字的难度,但在在大白天突然出现如此诡异的一幕,还是让我们既震惊、又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这些蜻蜓组成的 “墙”非常规则,是约两米宽、一米高的长方形,连“墙体”的棱角,都能看得非常分明。虽然“墙体”内的蜻蜓在不停的飞着,但这个“蜻蜓墙”的整体,却是一动不动,我这时有一个错觉,好像这些蜻蜓被放到了一个长方形、透明的玻璃盒子里,但我又明明知道,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玻璃盒子。
而正是这堵 “蜻蜓墙”,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
………………………………
第80章 撒豆成兵的秘密
。假如我在吃一只鸡时,如果知道那只鸡的智力相当于一个儿童,我会是怎样的感受?那应该是惊悚、恶心、怪异等混杂在一起的感觉。
再想想我们之前遇到那些怪异的生物,比如,在那个石井旁遇到的那个身上有龟壳的怪物,还有在餐馆里的特殊的 ‘鱼’,以及仅仅看到图片的水龙兽,看来,这个小县城里的动物,不但外形怪异,它们的行为更是无比诡异。
郑旭以前说过,这里所有的怪异,都是因为特殊的环境造成的,现在看来,还真是如此,也许正是因为整体大环境不一般,才使动物异常表现不仅仅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那场毁灭性的灾难爆发时,史前人类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最主要的避难所,很可能就因为这里环境特殊,而且他们的后代长袍人,还准备把这里建成基地,也说明这里很特殊,至于特殊在那里,我们暂时还不知道。”
秦晴的这番分析,听起来倒是有几分道理,连郑旭和王教授也都点了点头。
王同出神地看着远处那群蜻蜓,突然缓缓地说:“我忽然想起一个关于蜻蜓的事情来,并且也极度怪异。”
“哦?是吗?那你说说看”,王教授现实一愣,然后显得很有兴趣。
王同点了点头,眯着眼睛,仍旧看着那群蝴蝶,不疾不徐地讲了起来:
“在北极圈里生活的一些居民,曾信仰一种古老的宗教,叫做 ‘蜻蜓教’,蜻蜓就是这种宗教的图腾,这个宗教的葬礼很特别,他们会有专门的祭司,用特殊的工艺,先把死者的尸体做成蜻蜓状,然后风干后,再做成风筝,这种巨大的风筝远远看去,像是只大蜻蜓。
如果这种用人体做的、蜻蜓状的风筝,在空中飞的越久,就代表人死后的灵魂,到了更高的天堂里。而飞最久的尸体的后人,就有当部落首领的机会。
正是因为如此,祭司在这种部落里的地位极高,因为他们用尸体制作蜻蜓风筝的技能,可以决定哪些人可以做部落首领,而这种匪夷所思的方法,竟然是他们选择部落首领的主要方式。
从各方面看,这种习俗都极为怪异。
在北极圈里,几乎看不到蜻蜓,这是因为蜻蜓是冷血动物,其身体的温度,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们只能在温暖的白天才能活动,而在黑暗寒冷的北极圈里,它们则是无法生存的,既然如此,那么生活在北极圈里的人,为什么会把几乎从没见过的一种昆虫,作为崇拜的图腾呢?
因此,人类学家们推断,这些居民的祖先,应该是生活在一个蜻蜓特别多的地方,而在那个地方,蜻蜓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才让他们把蜻蜓作为崇拜的图腾。
后来,人类学家们在非洲发现了一些早期人类的化石,而那些早期的人类,是另外一种已经灭绝的人类,它们和现代人类不同,人类学家们称之为 ‘比亚斯拉人’。
这些比亚斯拉人脑容量和现代人类相当,智力应该不比现代人类低,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就灭绝了。但它们的身体结构,和人类在很多地方有显著差异,比如,他们的肋骨是十四对,比人类的多两对,并且肋骨是圆形的,而人类则是扁的。
还有,它们的手掌和脚掌都又窄又长,至少比人类的要窄三分之一,而且他们的上肢也比较短,完全垂下后,只能到腰际,这和人类相比,要短很多。
更让人类学家震惊的是,那些信仰 ’蜻蜓教’的居民身上,竟然或多或少、都残留着这‘比亚斯拉人’的特征,于是,光凭这些残留的特征,人类学家就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些 ‘蜻蜓教’的信众们,其实就是这些 ‘比亚斯拉人’的后裔。
还有一个更加有力的证据,更证实了这种猜想。
人类学家在这些 ‘比亚斯拉人’化石的 ‘身边’,总能找到一些蜻蜓的化石,并且有时还不是一只,而是十几只,甚至几十只在一起,而且这些蜻蜓的大小差别很大,小的和我们现在的蜻蜓差不多,而大的则有一尺多长!
人类学家们推测,蜻蜓和’比亚斯拉人’之间,有着某种非常重要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呢?有人说是蜻蜓帮 ‘比亚斯拉人’战胜了某种疾病,有人则说是在某场生死攸关的战争中,蜻蜓起了关键作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