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陵守墓人-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类学家们推测,蜻蜓和’比亚斯拉人’之间,有着某种非常重要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呢?有人说是蜻蜓帮 ‘比亚斯拉人’战胜了某种疾病,有人则说是在某场生死攸关的战争中,蜻蜓起了关键作用,但这也都仅仅是猜想而已,并没有切实的证据。
但这种蝴蝶化石的出现,更加证实了那些 ‘蜻蜓教’的信众中,真的就是 ‘比亚斯拉人’的后代。”
我们都沉浸在王同讲的这个故事里。
比亚斯拉人,米哈珀人,长袍人,这些我来这个小县城里才听到的,以前只是模糊的知道,在生物的演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不同类型的人类,这些人类都能直立行走,身体结构也都大体相似,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都慢慢都灭绝了,唯有人类的祖先生存了下来。
也有的人类学家认为,一些其他类型的人类,比如,尼安德特人,并没完全灭绝,而是和现代人类的祖先杂交,因此,我们现代人中,就有一些是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祖先杂交的后代。
而王教授听完这个故事后,只淡淡地说了句:“嗯,确实很有意思,也许会对我们有些启发。”然后便又一言不发,看着夕阳下那群飞舞着的蜻蜓,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大家也都不知该说什么,随后,我们便陷入了一阵沉重的沉默中。
“我好像想出了长袍人的那种撒豆成兵的伎俩是怎么玩的了?”王同忽然微笑着说,不知道他是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故作惊人之语,还是真的明白其中奥秘了。
胡梦白了他一眼,故意有点不屑地说:“你不是又在胡扯吧?”
王同英俊的脸上露出一丝俏皮的微笑,连忙回嘴说:“什么叫’又在胡扯’,我什么时候胡扯过呢?我是认真的。大家想想,长袍人向秦始皇展示撒豆成兵的本领时,为何只选在夜里,而不选在白天呢?
我想他应该是这样做的――先用米哈珀人的排泄物涂在士兵身上,因为米哈珀人的排泄物有隐身功能,并且这种隐身功能,只有在光照不足的夜间才能奏效,当士兵身上涂上这种排泄物后,即使在火把的照耀下,也可以不被人看到;
只要长袍人再发明一种方法,能把士兵身上这种米哈珀人的排泄物冲掉,那么在火把的照耀下,那些隐形的士兵就不再 ‘隐形’了,这就像凭空变出很多士兵,如此一来,不就是 ‘撒豆成兵’了吗?”
王教授、郑旭听完王同的这个推论后,不由得笑了起来,并且边笑还边点头,郑旭还称赞说:“王同的这个推论合情合理,很有可行性,说不定真就是这样。”
“嗯,说的好,所有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情,都是我们对其了解的还不够深刻。了解的越深,想的越透,就知道它的出现,必有其合理性,就像黑格尔说的那样,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现在对这群蜻蜓也一样”,王教授也很有感慨地说,但我隐约觉得他这话里,好像有什么玄机似的。
………………………………
第81章 会隐身的蜻蜓
。
如果要保持生态平衡的话,那么同时就要提高飞虫、还有蜻蜓天敌的智力,这样才能让食物链正常运转,而食物链中各种动物,也都能保持在合理的数量了。”
听完大家的讨论后,我的认识又深入了很多。
当大家正在说话的时候,王同忽然从包里拿出一个打火机大小的瓶子来,然后什么也没说,就往那群蜻蜓走过去,他的这个举动有点突然,大家不知道他这是要做什么,便连忙跟了过去。
在离那群蜻蜓三四米远时,王同按了两下手中的瓶子,从瓶子里喷出几股雾来,我这次意识到,那是一瓶是野外考察时常用的驱虫剂。
但那群蜻蜓被喷后的反应,更让我们意想不到――先是如无头苍蝇般地在原地乱飞了一阵,接下来又像是烂醉的醉汉似的,摇摇晃晃地往东面飞去,而且飞的异常缓慢,也非常低,离地面只有一米左右。
王同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这群蜻蜓的反应,等看它们往东边飞时,连忙对我们说了句:“走,咱们跟着这些蜻蜓,看他们到底会飞到哪里?”
我们虽然不了解王同为什么要这么做,但知道他这么做必有原因,于是也就不多问,连忙跟在那群蜻蜓的后面。
这群蜻蜓跌跌撞撞地、缓慢地飞着,飞行的速度,还还不如我们平时走路快,而且有很多蜻蜓好像体力不支,跌落在地上,算是掉队了。
按说,这群蜻蜓飞的路线,不必和地面上的道路一致,它们本可以自由自在的翻墙越脊,但它们现在飞的高度只有一米多,所以,它们也只能沿着地面上的道路飞了,因为它们的飞行高度,已经无法逾越城里的墙壁等一些障碍物了,这让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跟在后面。
当这群蜻蜓一开始往东飞时,我心中还突然闪现一个念头――它们会不会飞到风老头的那个宅子里,对我们来说,那所宅子可算是城里最神秘、而诡异的场所之一了。
但接下来这群蜻蜓的飞行路线,很快就否定了我的这种想法,它们往东飞了一阵后,就开始往北面飞,并且一直飞到了北面的山坡上。而且在飞的过程中,好像驱虫剂的药效正慢慢散去,它们越飞越快,飞的高度也逐渐增高,好像在渐渐恢复正常,但幸好我们还可以追得上。
对于我们来说,北面的山坡最阴森恐怖――四个蒙家人在这里丧命,还有那个诡异的石井,神秘的怪兽,以及刚刚那个头部被砸的人,都在北面的这个山坡上。难道这些蜻蜓的窝也在这里?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在苍茫的暮色中,稍微远一点的东西已经看不清了,因为我们和那群蜻蜓只有三四米的距离,所以还能看的比较清楚,并且王同拿出了一把微型手电,打开后照着那群蜻蜓。
在手电光的照耀下,只见那群密密麻麻的蜻蜓,如狂风搅起的乱雪,上下飞舞着。
可就在山坡下、还未上去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群蜻蜓仅仅离我们三四米远的蜻蜓,竟然在我们的视野中突然消失!这太突然了,我们所有的人都没反应过来,那么一大群蜻蜓,而且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怎么可能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王同拿着微型手电,迅速的往周围照着,但却一只蜻蜓都没看到,这简直就像是变魔术一样。
忽然,就在这时,我觉得自己的脸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吓得我浑身一激灵,但诡异的是,居然什么东西都没看到。难道是幻觉?可被碰的部位残留着的、微微酥麻的感觉,又提醒我那根本不是幻觉,我的脸确实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
几乎是在瞬间,一个念头迅速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由得脱口喊了出来:“这群蜻蜓是隐身了,有一只还撞倒了我脸上。”
郑旭反应最快,我的话音未落,她就已经往前冲了几步,同时两臂在空中迅速的挥舞着,我知道,她这是用手去试图触碰那些可能已经隐形了的蜻蜓,随后大家也都学着她的样子,用手在空中挥舞着,但却什么也没碰到。
“小明说的对,那些蜻蜓的确是隐身了,刚才我用手碰到了两只”,郑旭低声说,并且警惕的观察着周围,这时,王同已经把手电熄灭了,在黑暗中,我觉得汗毛眼直竖。
我们终于亲眼见识到了这种神秘的隐身,而正是有人用这种神秘的隐身,悄悄溜进老张的房间里,并对老张说了些什么,才导致老张突然不辞而别,而据王教授和郑旭推测,这种诡秘的隐身,是由于涂了米哈珀人的粪便。难道这群蜻蜓的突然隐身,也和米哈珀人的粪便有关吗?
郑旭从王同手中要过来那把微型手电,开始在山坡下搜寻起来,我们也都紧紧跟在她身后,大家一言不发,并且下意识地尽量轻手轻脚,仿佛怕惊动什么东西似的,一阵微风吹过,我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这种诡异恐怖的气氛,真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郑旭忽然停了下来,扭头看了看我们,指着一丛郁郁葱葱的灌木说:“ 看,这种植物叫 ‘吃粪草’,这种草上寄生着一种红色的小飞虫,它们对动物的粪便敏感,喜欢分解粪便上的菌类, ‘吃粪草’就靠它们播撒种子,这样一来, ‘吃粪草’生长的地方,也往往是动物粪便比较多的地方,’吃粪草’就是靠这种小飞虫来繁衍的。
而且,这种红色的小飞虫,也是蜻蜓最喜爱的食物之一,所以,这种小飞虫出没的地方,也往往会有很多蜻蜓,这就是生物之间复杂的共生关系,因此我怀疑那群蜻蜓的窝,也许就在这个灌木丛里面的石头缝里。”
郑旭说这些的时候,语气非常平静,没有一丝的慌乱和恐惧,思路也异常清晰。
当我们小心翼翼地分开这些 ‘吃粪草’后,忽然看到在里面的石壁上,有一个西瓜般大小的洞口,郑旭猛地伸出手遮挡洞口处,忽然,她低声说道:“我感到手又被碰了一下,那群蜻蜓应该就钻进这个洞内了。”
大家随后也把手伸在那个洞口处,却和上次一样,除了郑旭外,再也没人触碰到蜻蜓。
秦晴和我紧挨着,她的秀发正蹭在我左脸上,那是一又痒又舒服的感觉,在伸出手后试了几下后,她低声说道:“我也没碰到,别忘了这些蜻蜓的智力很高,郑旭刚才第一下是突然袭击,还能碰到一只,但随后这些蜻蜓恐怕马上就警惕了,故意躲着我们,所以我们也就碰不到了。”
就在秦晴这句话刚说完的瞬间,忽然,从洞里出来一声吼叫声――那吼叫声像是人,又像是某种野兽,吓得我们连忙往后退了几步,倾耳细听,那种吼叫声又出现了两次,并且比第一次更大,也更清晰,到底是什么在这个洞里?
………………………………
第82章 最神秘的地下世界
。
而一旦遭受这样的痛苦后,它们出于本能,肯定首先会想回到窝里躲避,因为窝内才是最安全的,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到他的窝在那里了,刚才已经证明了,我的这个法子还是很管用的。”
“我在想,哪个洞内吼叫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还从没听过那样的吼叫声,会不会是米哈珀人?”不知为什么,那种诡异的吼叫声,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而我提出自己的猜想后,连忙看看王教授和郑旭,因为想知道他们的看法。
王教授没表态,仿佛还在思考着什么,而郑旭则点了点头说:“倒是有这种可能,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隐身现象与米哈珀人的粪便有关,并且那些蜻蜓的隐身,也符合米哈珀人粪便隐身的特征,就是在黑暗的光线中,用光线照时,就无法看到它们了;此外,那个洞口就是蜻蜓的窝,这种种的因素叠加在一起,很自然的就能得出你说的那种可能。”
能得到了郑旭的肯定,让我情绪瞬间高涨了不少。
这时,一直沉默着的王教授,忽然提出了一个让我们感到很突兀的问题:“郑旭说过,这个县城里有很多湖,并且这些湖之间,好像都应该是通着的,并且根据连通器原理判断出,这个县城所在的平地,也应该在一块绝对水平的平面上,大家想过没有,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们正在讨论那个洞口里的可能有什么东西,但王教授却突然说到这些,不知道他又想到了什么。
王教授问完后,稍微顿了一下,扫视了一圈后,见没人回答,他这才说出了一个很让我们吃惊的结论:“小县城所在的这一小块平原,很可能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工修建的,并且修建的年代,可能就是在秦始皇时期,是为了修建秦始皇陵而附带修建的,甚至可以说,这个小县城,其实就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王教授的这几句一出口,我们所有的人都愣住了,手中的筷子也都停了下来,全都睁大眼睛看着他。
王教授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轻轻的深吸一口气,没等我们问什么,就继续缓缓地讲下去:“你们还记得吗,我曾经讲过我那位搞地质的老同学,也正是他,让我知道了关于这个地方更多的细节,那种神奇的泥燕,还有石井,都是他告诉我的。
除此之外,他还讲到了这个小县城在地质结构上的怪异之处。
我那位同学说,首先是那口石井,让他感到很怪。按说,这里是石头山体,可为什么泥燕能从里面源源不断地衔出那么多土来呢?并且那还是很非同寻常的土。
此外,那口石井是如何形成的?是人工修建的吗?井壁上却没有任何刀刻斧凿的痕迹;是天然形成的吗?但自然界怎么会形成如此规则的圆形石井?
经过反复分析后,我那位同学还是倾向于认为是人工修建的,但修建这种石井,即使以现在的技术条件,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是在过去的年代?光是这口石井,就成了他无法破解的谜。
除了石井外,还有一点让我那位同学觉得不可思议,就是这块平地边缘的山体很特别――和平地连接的、每处山体的拐弯处、都是规则的圆弧状,并且圆弧的弧度完全一样!
设想我们在一处弯曲的峡谷中行进时,发现每个拐弯处都是规则的、弧度一样的圆弧,我们肯定可以做出一个结论,这个峡谷并非完全自然形成,而是经过人的加工,因为自然形成的峡谷,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综合这种种不可理解的怪异之处,似乎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在这个县城所在的平地,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工修造的,但这好像又与我们常识相矛盾――在过去的时代,怎么可能有能力做这种工程呢?
但也许正是这种种怪异之处,秦始皇陵才建在了这里,还有,根据我们现在掌握到的信息,长袍人也选择这里建立基地,这都说明这座小县城的位置非同寻常。
此外,这个小县城地理位置上其他一些诡异之处,我那位同学没发现、可却被我们发现了,比如说,这个小县城所在平地的形状,很像是一只乌龟;还有郑旭发现这块平地是绝对的水平面等,这就更加证明了,这个小县城所在的平地,应该就是人工修建的,而非自然形成。
那为什么要修建这个平地呢?
因为这里是秦始皇陵,而秘密的守陵家族们,就住在这个小县城里,因此可以初步推断,这个平地应该就是为了守护秦始皇陵而修建的,既然这样,当然也算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了,并且算是外围的防御部分。
况且以我们已经了解到的长袍人的能力,他们完全可以修建这样的工程。”
听完王教授的分析后,我们觉得很有道理,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但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王教授的一句话,就更让我们震惊了:“也许我们要找的那个村子,根本就不在地上,而是在地下!”
一开始,我对王教授的这句话没反应过来,只是觉得旁边郑旭好像浑身一震,随后便连连点头,仿佛这句话激起了她的共鸣似的。
“您是怎么会有这种推测呢?”胡梦不解地问王教授。
“是刚才听到那声吼叫,让我突然想到了这一点”。
仅仅通过那个洞里传出来的吼叫声,就判断那个村在地下?王教授的这一说法,显然不太能让我们信服,见我们一脸的疑惑之色,王教授便继续说道:
“我做出这种结论,当然不是只凭这点。
你们还记得吗,蒙老爷子说过,那个村里的村民,守护的秦始皇陵最核心的区域,那么他们住的村庄,应该就离核心区域不远;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做一下类比――蒙老头负责守护的部分,就是他饭馆地下的地宫部分,而蒙老头住的地方,就在地宫之上,算是够近了吧,只有离得足够近,才能有效守护陵墓。
不太可能生活在一个地方,而守陵还要跋山涉水,到另外一个很远的地方,这样不太符合常理,也不能很好地守护陵墓。
所以,我猜想他们那个村――也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应该和秦始皇陵的核心区域离得很近,既然这样,如果他们的村庄真的在地面上的话,那么就等于把秦始皇的核心区域暴露出来了,以智力极高的长袍人来说,恐怕不会这样设计的。那么怎样既不暴露,又能很好的守护陵墓的核心区域呢?当然是在地下。”
不得不佩服王教授缜密的思维,听他这么一说,我们还真觉得有道理。
秦晴听完后,也很有感慨地说了一句:“也许在这一带的地下,有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世界,比我们之前下去的那个地宫更加难以想象,那毕竟是皇陵的最外围的部分,而真正的诡秘,也许就藏在这个地下的世界中。”
………………………………
第83章 若隐若现的头颅
。就在我转过拐角,正准备天梯那边走时,忽然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我看到电梯下行的按钮发着幽幽红光,显然是已经被人按了,但周围却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这一幕太诡异了!此时,一个可怕的念头,瞬间在我脑海闪现,我不由得浑身激灵了一下,连忙躲在拐角出,内心剧烈的狂跳着,我拼命压抑着自己的恐惧,悄悄探头往电梯看去。
只见电梯上来后,电梯门轻轻打开,我能清楚地感到有什么东西上了电梯,因为这个宾馆里的电梯可能有点老旧,只要有人上去,就会发出轻微的咯吱声,而我听到了那种清晰的咯吱声。随后,电梯门关上了。
此刻,我的心跳非常剧烈,连我自己都能听见,而脑海中的那个念头越来越清晰――刚才坐电梯下去的,极可能就是“隐身人”!刚才我们近在咫尺,不知道他是否发现我。
这种隐身人今天居然又来了!
上次隐身人偷偷溜进这里,极可能是为了劝走老张,是而他今天来这里,又有什么目的呢?我周围会不会还有其他的、看不见的隐身人,他们也许就在我的旁边?或者正在我身后,正眼睁睁地看着我,我却无法看到他们?
我越想越害怕,一刻也不敢多停留,几乎是一溜小跑,往王教授房间走去。
只敲了两下,王教授就把门打开了,看来他也起床很早,见我一脸的惊恐,王教授不由得吃了一惊,连忙问:“怎么了小明,出什么事了?”
我连忙闪身进屋,自己倒了杯水,咕咚咕咚喝了两口,并深吸了几口气,情绪才稍微平静了些,这才把把刚才发生的一切告诉了王教授。王教授听完后也很吃惊,但他却没说话,而是倒背着手,低着头,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好像在紧张地思索着什么。
过了一会,王教授才长长地出了口气说:“看来这事我们还得找郑旭帮忙,看她有没有办法破解这种隐身术,要不然这样下去,我们就太被动了,简直就像是被蒙上了眼一样,我们在明处,他们在暗处,很多事我们都防不胜防。”
我能感到王教授语气里的担忧,的确像他说的那样,这件事如果我们不解决的话,那么之后每天都会一直生活在恐惧中,随后,我和王教授又聊了一会这几天遇到的种种诡异事件,而外面天色也渐渐大亮,黑夜已经完全褪去 ,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走,咱们下去看看”,说着,王教授穿上一件外套,我们随后便出了房间。
当我们坐电梯下楼时,王教授蹲下来,仔细观察着电梯的地板,眉头紧锁,专注地思索着什么,他这是干什么?我张了张嘴,但又怕打扰他,最后还是忍住没问。
下楼来到外面时,虽然太阳还没出来,但天色已经大亮了,不过看看天空,今天应该是个大晴天,路上已经有很多早起的人们,这让我内心的恐惧和惊慌,也舒解了不少。
最可怕的诡异和鬼魅,往往都躲藏在黑暗和人迹罕至之处,而光明和人群,则是驱除恐惧最有效的方式。
一开始,我以为王教授只是在附近散散步,但没想到的是,一出宾馆,他就快步往北走去,“咱们去北面的山坡看看昨天发现的那个洞口”,还没等我问,王教授就主动告诉我说。
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而且在我们往北面山坡走的过程中,王教授则不时低着头,仔细观察着地面,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似的。
而我对北面的山坡了解越多,就觉得那里越恐怖,而一开始来时,还并没有感觉,因为那时算是 “无知者无畏”。
蒙家四个人,还有两名重伤的消防员,以及被砸伤的那个人,都是在这个北面山坡上发生意外的,那里恐怕是这个小县城 “意外事故”最频发的地方了。而以往来的时候,我们人还比较多,而这次来,却只有王教授我们两人,并且还是一大早,我感到自己的身体有点发抖,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因为紧张恐惧。
我偷偷看了看王教授,发现他则依然如平时那样镇定沉着,看不出有丝毫的慌乱和紧张,这也让我安心了很多。
我们走到那丛 “吃粪草”前,用手轻轻地分开,并往里走了两步,那个诡秘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