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陵守墓人-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来的确很扎眼。
等大家回到宾馆换好衣服后,又再次聚到王教授的房间里。
张大军一边摇头,一边不时自言自语地说:“这怎么可能呢?太不可思议了”,仿佛还沉浸在那一系列诡异事件中,而我们则已经对这些习以为常了。秦晴反复检查了几次红外线成像仪,以及隐藏的摄像头后,对大家比了ok的手势,王教授才点点头,突然问了我们一句:“还记得前几天的那场大雨吗?”
大家都被他问得一愣,不知道王教授为何不提那个怪异的山洞、不提那三个怪东西、也不说那种蓝色的液滴,却忽然提到前几天的大雨,为什么他会这么问呢?
见我们一脸的诧异,王教授接着说:“那场大雨非常诡异,好像有人精心控制似的,关于那场大雨,那人虽然提供了一些信息,说一种猫头鹰可以调动大雨,但还是语焉不详。不过经过这次,我好像觉得这场奇怪的雨,和前几天的那场有相似之处。”
我们越听越糊涂,只有郑旭眼光一亮,好像王教授的这几句话让她想到了什么似的。
“您的意思是说,今天这场雨,也是有人操纵?”王同眯着眼,一脸困惑地问王教授。听完王教授的话,我脑中则如一团浆糊似的,我实在想不出今天这场雨和前两天有什么相似之处,另外,今天最诡异的也不是这场大雨吧,真搞不懂王教授的思路。
………………………………
第106章 最怪异的蚕
。后来,这些养蚕的技术被辑录成一本书,名字就叫《养蚕方技》,成书大概是中国的唐代,并且是用汉字写成,现在这本书还完好的保存着,是日本国宝级文物之一。
在这本书里,记载了很多关于养蚕的相关知识,其中就提到了一种很奇怪的蚕,叫做 ‘洞蚕’。
这种洞蚕吐出来的蚕丝品质极好,据说可以保存千年而依然能光鲜亮丽,这种蚕丝制成的丝绸,触感如少女柔嫩细腻的肌肤,男人贴身穿上后,会觉得心摇神荡,如和美女相拥而眠,并且冬暖夏凉,舒适无比。当然,这种丝绸也极为昂贵,一件这种丝绸制成的内衣,可以价值连城。
除了蚕丝的品质卓绝外,这种洞蚕吐丝速度快、数量多,算是蚕中的极品。
此外,书中还提到这种洞蚕消化叶子的速度非常惊人――当它吞食叶子后,可以看到叶子在它体内瞬间变红,然后又几乎能瞬间变成和蚕同样的颜色――这种现象,和那个蓝色的液滴是不是很像?还有,这种蚕的生活特性也很特别。
一般的蚕都可以放在竹筐内人工饲养,但这种蚕却是 ‘野蚕’,只能生活在深山中的洞穴里。并且这种洞穴的洞口必须极小,顶多有碗口大小,因此,为了采集蚕丝,必须用一种身体很小的猴子,这种猴子只有婴儿般大小,要经过长久的驯化,才能成功把蚕丝从洞内取出来。
但猴子再经过怎么训练,毕竟不如人,它们在采集这种蚕丝时,会对蚕丝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也不能把洞内所有的蚕丝都采集出来,而且,在驯化这种猴子时,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日本的弥生时代,一些人专门高价寻找侏儒,让其进洞采集这种蚕丝,以至于使当时身材越矮小的侏儒,其身价就越高。
书中还提到了这种洞蚕另外一个神奇的特性。只要这种洞蚕一爬出洞来,不出一个时辰,必定会风雨大作――即使前一个时辰还风和日丽,晴空万里;除了这些之外,书中还记载说,这种洞蚕样子很特别,在外形上,和一般的蚕毫无相似之处,但至于这种蚕究竟是什么样子,书中却无一字提及,之所以这样,有的研究者觉得这还是为了保密。”
王同听完王教授的这番讲述后,却连连摇头:“如果真像您所讲的那样,即使那些液滴是您说的洞蚕,但这也只能证明,那些洞蚕可以预测是否下雨,而不能说明它们能调动大雨,关于如何调动风雨的谜团,我们仍未能解开。”
听完王同的话,我、张大军、胡梦、秦晴都连连点头,觉得王同的这种推测,完全符合逻辑。但只有王教授和郑旭没表示赞同,这让我们感到有点意外,按说,王教授和郑旭是我们几个人中,逻辑推理能力最强的,尤其是郑旭,其分析复杂线索的能力,更令我们望尘莫及,但对于王同这种合情合理的推测,他们为何好像不太赞同呢?
“王同说的也很有道理,但大家可能忽视了一点”,郑旭语气依旧很平静,但不知为什么,她只要一说话,就好像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我们所有的注意力,瞬间就被吸引过去了。“就是在雨滴落下来前,那些蓝色的液滴发出一种细微的叫声,那种声音很微弱,和蜜蜂的嗡嗡声差不多,不仔细听,根本发现不了,但我却注意到了。
我还发现,随着那种嗡嗡声,那团乌云才迅速地移动到我们头顶,而当那种嗡嗡声嘎然而止时,雨滴就砸了下来,也就是说,那种嗡嗡声和下雨之间,有某种时间上的巧合。我当时忽然有种奇怪的联想――仿佛觉得那些蓝色的液滴,好像是由巫师化身而成,而那种嗡嗡声,就是巫师用来调动风雨的咒语。”
作为深受西方教育影响的王同,好像对郑旭这种推测很不以为然,他微笑着对郑旭说:“你可是刑侦专家,你说的这些,好像都是主观推测,还不能做证据吧?”
郑旭也微微笑了笑:“你说的对,仅凭这些,当然还不能断定那场雨和液滴发出的声音有关,但除此之外,我还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当液滴那种微弱的嗡嗡声响起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我至少看到三条蛇、从不同的洞口爬出来,并且开始往附近树上爬,这说明什么?”
“说明那种细微的声音可以召唤蛇,因此蛇才从洞中爬了出来,我们之前也都知道了,这个城内的所有动物的智商都很高,既然如此,那么蛇也可能听懂液滴的那种召唤声,对吗?”胡梦猜测到,其实胡梦的这种想法,和我的完全一样。
但郑旭则摇了摇头:“蛇是没有耳朵的,因此它是用颚骨来感知来自空气和地面的震动,从而 ‘听’到声音,但那种液滴发出的声音极其微弱,从距离上判断,我觉得那些蛇、并不是因为听到那种声音后才出来的,而是因为地表的温度突然变冷。”
地面上的温度突然变冷?这个结论太出乎我们意料了!
“蛇是冷血动物,也就是说,它的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尤其对地表的温度变化更敏感,只有地表温度突然变冷,才可能出现我看到的那种情景――蛇从洞中爬出来,并且往树上爬,因为树干的温度变化还没那么快。
并且,当下雨后,我们往山坡下跑了一段距离后,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周围,发现有另外两条蛇,已经往树干上爬了一米左右,这就更加证实了我的猜测。
所以,对于那种蓝色的液滴为何能调动风雨,我也和王教授一样,突然有了答案――很可能那种蓝色液滴发出声音,能导致地表温度突然下降,而地表温度的突然下降,会传导到空气,使那个区域的气压突然变低,这就会导致乌云突然往我们所在区域移动,并且那么稠密的乌云遇到冷空气时,肯定是会下起磅礴大雨来。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谜我们搞不清,比如那团乌云,为何会那么黑、那么低?即使我们知道地面温度变化,引起了气压变化而导致了下雨,但那团乌云又是怎么来的?这一系列问题我们现在还不清楚。”
我不得不再折服于郑旭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那些细微的变化,除了她和王教授外,我们恐怕谁都没注意到。可听郑旭这么一说,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想到那道黑色的彩虹来。
………………………………
第107章 蒙老头的失踪
。( )
虽然一脸的忧虑,但小李和过去一样,进屋后先礼貌地和我们打了招呼。小李上几次来,不是送礼物,就是替蒙老头传话,我们觉得他这次来,可能又是蒙老头想见我们,但小李却语气沉重的告诉我们:蒙老头失踪了!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这怎么可能呢?失踪就是一种意外,对我们来说,蒙老头算是老谋深算,而且他对这里的种种诡秘,有深不可测的了解,况且据我们了解,蒙老头和这里最神秘的势力,也有某种联系,他不可能在这里发生意外,因此怎么会突然失踪呢?
王教授在经过最初的吃惊后,很快便镇定下来,他亲自给小李倒了杯水,安慰似的说:“别着急,到底怎么回事,你慢慢说。”
小李深深的吸了口气,但在准备开始讲述前,他不由得看了看张大军,仿佛有点顾虑似的,这也难怪,我们所有的人,他之前都见过,唯有张大军对他来说是陌生人,而他接下来要讲的事情,肯定会有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王教授立即察觉了小李的这种顾虑,连忙说:“没事,这位是张大军教授,也是我们团队中的一员,在这里经历的所有事情,我都告诉他了,因此你不用担心,尽管说吧。”
听王教授这么一说,小李对张大军略表歉意地点点头,这才讲起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这几天以来,不知为什么,老板总表现的心神不宁,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前天夜里,我还看到他三更半夜不睡,在院子里来回踱步,而且也不怎么吃饭,仅仅几天,我就觉得他苍老了很多,我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他却摇头否认。
这对别人来说,好像并不算有什么特别的,因为每个人都难免遇到烦心事,这种表现也不算特别奇怪,但对我们老板来说,这就太不寻常了。
我在他身边几十年,从没见过他如此焦虑不安过,即使他儿子、侄子发生意外那次,他也只是极为痛苦,但却从未表现的这样焦躁过,而平时,无论发生什么大事,老板总是应付自如,举重若轻,吃得下、睡的着,这是我几十年来,第一次见他表现如此异常。
就在昨天早上,我叫他吃早饭,但外面敲了半天门,里面却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我试着推了一下门,发现门是虚掩着的,轻轻一推就开了,可老板并没在屋里,当时我就感到有点不太对劲。因为我和老板朝夕相处数十年,对彼此的生活习惯再了解不过了,我们一般都是晚睡早起,大概清晨七点都会准时起来吃早饭,而早饭是饭馆里的一位师傅,专门给我们俩做的。
当早饭一做好,我就会敲门叫他,而只要我一敲门,老板就会在屋里说句 ‘好的,我这就过去’,然后,我们会一边吃早饭,一边说说饭馆、或者其他的一些事情,也就是说,我们的早饭都在一起吃,在我的记忆中,从没间断过一次。
因此,当我进去发现老板不在屋里时,我就感觉有点异常,但当时我还提醒自己有点神经过敏了,也许是老板醒得早,早上出去走走散散心了,于是,我就在老板屋里等他回来。
可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见老板回来,我心里就越发慌张,连忙去问饭馆的其他人,但谁都没看到老板。你们也都知道,我们这些日子,都是处于歇业状态,但饭馆员工却照样发工资,因此大家心里都有点过意不去,每天都起得很早,来饭馆打扫卫生,整修地面之类的,算是自己给自己找些活干。大概在六点多的时候,在附近住的一些员工已经有来饭馆里的了,但他们却都看到老板,这说明老板至少在六点之前就出去了。
可老板从没有清晨早起出去锻炼的习惯!
我心里有点发慌,于是便开始到四处找,先是附近的公园、巷子,后来寻找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一直找到十点多,仍然没发现老板的踪影,而当我回到饭馆时,老板却仍没回来!
我连忙让饭馆里的其他员工,大概有七八个,全部出去找老板,就这样,我们从上午一直找到傍晚时分,腿都会跑断了,仍没找到。那是不是下山了呢?我们这里出山,都会租车,而这个宾馆,是城里唯一提供租车服务的地方,我便也过来问了一下,确定老板并没租车下山。我安慰自己似的猜测,会不会去城里的谁家串门去了?
但我知道这种可能性也极小,我们老板在城里的朋友不多,也就那么几个,并且那几个朋友的家我们也都去过了,他们都说老板并没去过。那是不是去了地宫呢?其实一开始,我就有这种疑问,但因为是在白天,饭馆里还有其他人,我也不方便下去,可每次进地宫,老板都一定让我和他一同下去的,从没有一次例外过,如果他是进地宫的话,为何他这次没叫我呢?
等到了夜里,我就一个人下去地宫找,但整整找了一夜,却仍未发现老板!地宫里所有的角落都找了,甚至我还穿过那片危险区域,躲开种种机关,到了我们去过那个地宫的最里面,但都没看到我们老板,我这才确认老板确实是失踪了。
按说这种事情应该报案的,但你们也都知道,我们老板比较特殊,他是皇陵守墓人之一,有很多不想外人知道的秘密,因此,我思来想去,只能找你们帮忙了。”
我们都知道,小李和蒙老头的关系,亲若父子――蒙老头老来丧子,而小李与亲生父亲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相见,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两人才建立了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的深厚感情,这从两人平时的互动也能看得出来。而蒙老头这种突然的失踪,当然最担心的就是小李了。
可蒙老头又去了哪里呢?如果他是主动去一个地方,以他和小李的关系,他应该告诉小李才是,为何要瞒着小李呢?我忽然又联想到老张神秘的离开,虽然那不算失踪,但那种突然离开,仍然和蒙老头这次失踪有相似之处。
蒙老头究竟去了哪里?
………………………………
第108章 一片黄金甲
。
当我们观察家具摆设时,郑旭看的却不是这些。她拿出那把随身携带的微型放大镜,然后按了一下,那个微型放大镜竟然发出光来,这时我们才知道,郑旭这个放大镜还自带照明功能。
“看,这里有血迹,不过之前已经被清洗过了,不过没清洗干净”。
郑旭的话让我们大吃一惊,小李更是震惊,他声音微微颤抖着说:“难道老板有危险了?”,说完便颓然坐在椅子上,好像瞬间丢了魂似的,泪水也顺着脸颊静静淌下来,我看着也有点心酸。
而郑旭则依旧语气平静的说:“这是不是蒙老头的血还不能确定,不过这应该就是血迹。”在郑旭放大镜光的照射下,我也仔细看了看,那是一块硬币大小的紫色斑点,如果不是郑旭说,我即使看到,也分辨不出那就是血迹,郑旭继续搜索了一下,又发现了好多个这种斑点,大的如硬币,小的如米粒,因为这间屋子的地面全是石头,但不是那种很光滑的石头,而是有点粗糙的那种,这样一来,一旦有血迹滴到上面,就很难不留下痕迹,即使经过清洗,也不可能完全除掉。
不过既然出现了血迹,恐怕不是什么吉兆,看来蒙老头的失踪,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更危险,这也让小李更加担心起来,他精神好像一下子崩溃了似的,只是坐在那里流泪,显得六神无主,我本想安慰他几句,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是什么东西?”郑旭忽然从墙角的地上捏起一个什么东西,问我们。大家连忙凑过去看,那个东西有拇指般大小,黄灿灿的,呈丁字形,看到这个东西时,我感到很眼熟,但一时却想不起是什么东西。
“这好像是古代盔甲上的一片”,胡梦这么一说,我这才忽然醒悟过来――对,这东西极像是盔甲上的一片,我连忙从郑旭手中接过来那片东西,在手中掂了一下,又仔细看了一下它的色泽,觉得这片鳞甲的材质极可能是黄金,我还发现,有一个孔穿过这片鳞甲,这就更加证实了胡梦的判断。
一般来说,黄金并不是制造盔甲的理想材料,这不仅是因为黄金稀少珍贵,还因为黄金的硬度并不算高,但却又很重,也就是说,黄金制造的盔甲,实用性其实并不好。
因此,黄金盔甲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性的意义,而不是实用性的,只有一些极其尊贵王公贵族、甚至皇帝,才会穿黄金盔甲,但怎么黄金甲的甲片忽然出现在这里呢?难道蒙老头收藏了这种黄金甲?但这种猜测马上被小李否定了,他说蒙老头除了对青铜鼎有所爱好外,并没收藏任何古物,更没收藏这种“黄金甲”,但既然是这样,这片黄金甲的甲片,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郑旭接过那片甲片,然后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在看了一两分钟后,她做了个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动作――猛地把把那个甲片往墙角处扔去!随后传来几声清脆的金属片碰击石的声音,但屋里又很快恢复了平静,郑旭这是在干什么?
我们刚想问、还没来得及问时,却发生了更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当那个甲片撞击石头的声音刚停止,忽然,有两只翠绿的鸟落在了窗台上,并且叫了起来,最让我们震惊的是,这两只鸟的叫声、竟然和刚才金属片碰撞石头的声音极其类似!如果我们闭起眼睛的话,真听不出来这是鸟的叫声,还以为是金属片掉到地上的声音,想不到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种鸟叫声。我们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那两只鸟叫了几声后,忽然,又飞到了窗户旁边的一根竹子上,就听郑旭低低地说了声:“快,我们跟着这两只鸟”,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她就第一个冲了出去,随后大家也都跟着冲出了屋子。
那两只鸟见我们跟了出来,又从那棵竹子上飞到了墙外的一颗大树上,仍旧用那奇怪的声音叫着,那堵墙有四米多高,又没有梯子可以上去,看来只能从门口绕了。
大家一阵猛跑,从饭馆的大门跑出来,然后绕到院后面的这棵树下,当往这里跑时,我还担心这两只鸟会不会飞走,但等到了那棵树下时,看到那两只鸟仍在那里叫着,我这才长出一口气。
说来也怪,那两只鸟好像是专门等我们似的,见我们到了树下,便才又展翅飞到了二十米之外另一棵树上,我们不敢停留,便又连忙跟了过去,就这样,那两只鸟一路飞飞停停,好像专门给我们带路似的,飞来飞去,竟然一直飞到了城西面那个夹道附近的一块巨石上,当我们还没跟过去时,那两只鸟再次展翅飞起,在空中盘旋了两圈后,便飞进夹道里了。
通过之前的调查,我们已经知道,这里的几乎所有动物,都有很高的智力,从这两只鸟的行为来看,它们好像故意引我们来这里,可它们为何要这样做呢?还没等我们说什么,就听旁边的郑旭喃喃地说了一句:“蒙老爷子很可能就是进这个夹道了。”
她的这句话对我们来说,简直就像是一枚震撼弹,所有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全都愣愣地看着她,一时竟然不知说什么好,可能我们脑中的疑问太多了――那两只鸟是怎么回事?郑旭为何要让我们跟踪这两只鸟?她又根据什么判断蒙老头进了夹道里?
但我知道,郑旭既然这样说,绝对是有根据的,不管怎样,对蒙老头下落的调查,总算是有了进展,我以为小李会兴奋,但看了看小李的表情,我却发现他却没丝毫的兴奋,而是脸色惨白,连连摇头,并嘴里喃喃地说:“不可能,这不可能,老板绝不可能会来这里的。”
听小李这么说,郑旭好像很吃惊似的回头看了他一眼,轻声反问道:“哦?蒙老爷子为何不会来这里?”
小李眼光有些痴呆,他颓然地坐在地上,不知道他是没听见郑旭的问题,还是听见后不愿意回答,总之,他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是愣愣地看着那个夹道,脸上几乎没有任何表情。
这又是怎么回事?
………………………………
第109章 无毛人
。”小李这么一说,我们就更加糊涂了,特殊的人?他这是什么意思?
这次没等我们问,小李就接着解释说:“其实在人类进化史上,早期的人类有很多种,比如山顶洞人,元谋人,尼安德特人等,但由于种种原因,那些早期人类后来渐渐都灭绝了,只剩下我们这种人类 ,但在这个石壁上生活着的、就是一种比咱们现代人还早的人类,这种人类很特别,他们的身材只有三四十厘米高,身材极其矮小,并且身上没有任何毛发,因此,我和老板私下里都称这种小矮人为无毛人,更加诡异的是,这种无毛人可以蜕皮――每当春末夏初,这这种无毛人就会褪下一层厚厚的壳;而到了秋天,他们的皮肤就会变厚,从而来抵御冬天的寒冷。
这样,即使他们体表没有衣服和毛发,通过皮肤的变薄变厚,一样可以保持温度,
这种无毛人的样子,除了身材极其矮小,浑身没有任何毛发外,他们的和人类差不多,只是他们的手臂很长,比身体要长一倍左右,不但手臂长,他们的手指形状也很特别――手指是锲形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