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大贵族-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上皇此话一说,云霓顿时翘起嘴来,似很不好意思,又不敢反驳。
贾宝玉无暇理会她,他遵命抬起头来,回道:“回太上皇,微臣也听家人说过。微臣以前是一个不学无术,只知道在家里的丫环堆里混的浪荡子弟,微臣也对此,深为惭愧。”
太上皇似笑了笑,道:“哦,这么说你是少年顿悟,浪子回头了?”
太上皇的声音说的随意,但是贾宝玉怎么也觉得,对方在审视他。
贾宝玉心中微感压力,却并不表现,而是轻松回道:“太上皇谬赞了,臣哪里有那般觉悟,实在是……说来臣也觉得不好意思。实际上,微臣并非什么顿悟,也非浪子回头,微臣是失忆了……”
太上皇眼神不变,似乎对此早已知道,倒是吸引了云霓以及另一边的中年雅士的好奇。
云霓立马追问:“真的吗,人真的会失忆吗?好神奇!”
于是贾宝玉简单把两年前他重病失忆的事道了一遍。这种事,没什么可隐瞒的,再说,用这个解释他前后性格表现的不一致,显然比什么浪子回头要好的多。
皇家,应该不会喜欢“变化莫测”的人。
所谓王莽谦恭未篡时,性格莫测的人,皇家是不会放心的。做臣子,还是始终如一的好。
“所以,微臣并不知道微臣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只是听家人说起以前的事迹,觉得异常惭愧,所以才决心好好读书,以报答家人对微臣的关爱呵护。”
贾宝玉做了最后陈述。
云霓听完,恍若梦中,她喃喃道:“哇,要是我也能生这样一场病,我也能失忆就好了……”
贾宝玉看她一眼,心中暗道:“凭你在上书房之时的表现,就你这样的小姑娘,放在后世也是个学渣妹,失忆是没有用的,要想改变,估计只有基因重组……”
太上皇听了贾宝玉的回答之后,并没再问什么,却指着旁边那人道:“这位是河间王,也是云霓之父。”
贾宝玉顿吃一惊,传闻,宗室之中,河间王是太上皇最喜欢一个晚辈,在他才十多岁的时候就提点在身边,随军操练,后来立下不少战功,太上皇破格封其王爵,便是这位河间王。
这些年河间王一直坐镇西北,王府帐下近十万西北镇军,而且还能节制北边九省军权。虽只是郡王,却无疑是大玄权势最重的一位宗室王爷。
好在这位河间王无子,要不然,这样一个长期手握重兵的远房堂兄弟在外,景泰帝怕是会睡不好觉的。
面对这样一个权势人物,贾宝玉自然不敢半分怠慢,立马对其一拜。
河间王只是笑笑,并没说什么,也没有倨傲之色。
他刚回京,尚不知道贾宝玉的来历,不过他却看得出来,太上皇当是相当青睐这位少年。否则,之前也不会特意说让他见见此人了。他原本还以为是哪方豪杰,没想到居然是这般年少之人,他并不会因其年少便轻视,因为,能得太上皇青睐,越是年少,越说明不凡。
果然,只听太上皇又对贾宝玉道:“朕封你为靖远伯,便是希望你能永远保持如今这般谦恭好学、忠正克己的态度,将来成为我大玄的国之栋梁。
好了,你下去吧。对了,太后还没见过你吧?你若是方便,可以去寿安殿给太后请安,就让云霓带你去吧。”
“是。”
您老人家都发话了,小人敢说不方便么……
“嘻嘻,跟我走吧。”云霓倒显得很高兴,立马起身,拉着贾宝玉便走。
等他二人离开,太上皇忽问河间王:“你觉得此子如何?”
“面容俊逸,举止有度,目光清正,是个难得的少年才俊。”
河间王应声而回。
“你有没有觉得,他生的像谁?”
河间王一愣,随即心头一动。却不是他看出来什么,而是他之前初见贾宝玉的时候,确实有想过一个问题。
这个少年,和三皇兄有些神似呢。
原本他也没放在心上,毕竟他的三皇兄已经死了十多年了。如今看来,太上皇怕是也有这个看法,那么,他对此子另眼相待,怕是,爱屋及乌了。
这么说来,太上皇竟是原谅三皇兄了?他忍住激动,问道:
“却不知道,他是哪家子弟?”
“京中贾家,贾代善的孙子。”
太上皇说到这句话,眉头一凝,似有不爽。
河间王却不察,他点点头,贾代善他自然是知道的。如此一来,他已经明白太上皇为何会对贾宝玉青睐有加了,原来是故臣之后,又生的和三皇兄有些相似,难怪。
“代善公有此佳孙,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河间王附和性的道。
太上皇却看着他道:“朕记得,当初你与元祏兄弟二人便颇为亲厚,怎么,如今连他的样子都忘记了?”
面对太上皇淡淡的责问,河间王心头万千念头。他对太上皇之前的话避而不答,自然是知道三皇兄义忠亲王乃是太上皇心中的一个禁忌。
当年义忠亲王叛乱,兵围皇城,然后身死,紧接着不到半年,太上皇退位……
如今太上皇既然见责,他便道:“回太上皇,臣之前见到那贾宝玉,确实也觉得,其与义忠亲王殿下有三分相似之处。”
太上皇眼睛一眯,道:“既然如此,若是朕要你收其为义子,你可愿意?”
河间王心下巨震。
……
“贾宝玉,不如我先带你去我的馨宁宫玩玩怎么样?告诉你,馨宁宫可是寿安殿内,除了太后的寝宫之外,最好的地方了!”
从濯尘殿到寿安宫的路上,云霓郡主建议道。
两人同过窗,算是故交,因此云霓与他毫不见外,直言要带他去她的寝宫看看。
贾宝玉本想直接拒绝,可是立马想到:云霓郡主便是河间王的女儿,从今日的情景来看,她在熙园的受宠程度还要超过往日自己的猜测,嗯,倒是不妨给她个面子。
“好呀,等我去给太后她老人家请安之后,便到你的馨宁宫去吧。不过我可提前说了,要是你那里没什么好玩的,以后我就再也不来了。”
“你不来就……”
云霓一听本来生气,想说不来就不来,谁稀罕,转念间不服输的念头占了上风,改口道:“你等着瞧,我一定让你大开眼界!”
说着招过后面的一个太监,附耳吩咐了几句,那太监便下去了。
“哼,你等着瞧好了。”
贾宝玉暗自摇摇头,小丫头就是小丫头,自不与她赌气,敷衍两句,跨入了寿安殿的范围之内。
寿安殿是太后的寝宫,虽然在三大殿位次最末,但也不可小觑,主殿也是仿造宫里慈宁宫的格式建造,尊贵异常。
此时正殿之内,皇后正领着众妃来与太后请安。太后养居熙园之后,与宫中妃嫔隔开,但是孝道不能隔开,所以宫中妃嫔隔数日都会到寿安殿来给太后请安。
当初的吴妃刚受宠的时候,为了固宠,甚至每天跑到寿安殿来请安,后来还是太后厌烦她了,责令她一回,她才消停……
“回禀太后,一等靖远伯前来给太后请安。”
太后坐在正堂之上,和下方一众妃嫔的闲话,闻言诧异道:“一等靖远伯是谁?”
京中勋门她大多也知道,从来不知道还有个靖远伯。
老太监答说:“靖远伯是太上皇今儿封的,就是原来的禁军都虞候贾宝玉。”
“贾宝玉??”
老太监的话音一落,旁人还未说什么,下方的吴贵妃顿时惊呼出声,语调奇特。
太后皱眉,就有老宫娥在她耳边说了几句,太后这才知道吴贵妃与贾宝玉之间的恩怨,瞪了已经知道自己失态的吴贵妃一眼,而后道:“既然如此,那就见见吧。”
须臾,只见一个女孩领着一名少年进殿,女孩自然不用多说,正是她养在身边的云霓郡主。倒是那少年郎,神容仪态好生俊逸不凡,而且龙行虎步,自带一股英气,便是见过太多青年后生的太后乍然见之,也不觉得暗自赞了一声儿。
“微臣贾宝玉,给太后娘娘请安。愿太后凤体祥和,福寿永绵。”
“起来吧。”
太后面目慈和,把贾宝玉叫起,又看了两眼,笑道:“果然是你,本宫以前见过你,不过,变了,变化大了……”
太后摇摇头。每次看见这样的年轻后生,她既高兴,又有些感慨。
生命是可贵的,她却已经老迈迟暮。
“太后圣明,微臣以前在熙园确实有幸瞧见过太后金面一次,不过未能当面给太后请安,没想到微臣位卑人轻,居然还能被太后记住,微臣真是喜不自胜,荣幸至极。”
太后笑骂一声:“小小年纪,油嘴滑舌。”
贾宝玉讪讪一笑,这才有机会抬头。
只见太后看起来和贾母差不多的年纪,头发花白,慈眉善目,却更比贾母身上多些富贵尊容之气。
直视太后是无礼且愚蠢的行为,所以贾宝玉只瞧了一眼,便看向别处,将周围的环境扫视一遍。
嗯,大殿比荣庆堂又宽广富丽不少,美人更是多了不知几倍,好些还是熟面孔。
皇后,姐姐,淑妃,吴氏。
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宫妃和宫娥。
看起来,倒像是在聚会呀,自己运气不错……
………………………………
第348章 作画
就在贾宝玉悄悄打量了一眼殿内众妃嫔、公主郡主之时,她们也全部把目光聚集到贾宝玉的身上。
这也不奇怪,她们大多常年幽居后宫,难得见到如此俊逸,如此卓尔不凡的少年郎。
特别是,贾宝玉还是名声在外的少年才俊。
当然,也不止是她们,连太后也多打量了贾宝玉几眼,忽然道:
“小家伙,你走近些,让本宫好好瞧瞧。”
贾宝玉在贾母的荣庆堂内早已尝试过这种万千眼睛注视的场面,如今虽然规模放大了很多,也还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所以只微笑以对。忽闻太后召唤,他便依言走上前去。
太后一双老眸直直的瞧着贾宝玉一张鲜活灿烂的脸,慢慢的,脸上的慈祥渐去,变得深邃起来,似乎想起了什么陈年往事一般。
她如此,使得原本笑意盈盈,好些好在窃窃私语的人全部收敛起来,都不明白太后老人家这是怎么了。
贾宝玉也是莫名其妙。他虽然不知道太后的心情怎么忽然变差了,但是却知道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眼睛一转,忽然委屈的道:“太后可是觉得臣模样丑陋,不待见,要不微臣还是先告退了,若是惹得太后您老人家不快,回头陛下非剥了臣的皮不可。”
太后微愣,下意识的道:“你若是还丑,只怕我朝就没有俊俏小生了。”说着已然明白过来贾宝玉竟然是在故意拿自己取笑逗她开心,摇摇头就笑了。
她身份尊贵,已经很久没有少年人这般与她说过话了。
她这老怀一笑,殿内顿时百花齐放,人人展颜。
皇后叶氏笑道:“母后倒莫见怪,他便是贾贵妃的弟弟,以前臣妾也见过他几面,他在臣妾面前也是这般。连臣妾的父亲都说过,他的天资之高世上寻常人不及,就是在端庄自持这一点上差了些。”
看似表扬,实则揶揄,让其他没见过贾宝玉的人都笑了。
太后也是随意一笑,忽问了一句云霓:“你不是见你父亲去了么,怎么和他一道过来?”
云霓挽着太后的手臂道:“父王和皇爷爷在钓鱼,怪无趣的,后来他来了,皇爷爷就叫我领他过来给太后您请安呀。”
太后听说是太上皇让过来的,心头一叹。然后对叶皇后道:“我幽居这里已经好些年了,对于这些京中的才子俊彦听的少也见得少了,竟不知道,京城里竟多了这般模样的一个孩子,我看着,倒也不错,也难怪太上皇喜欢。”
说着才看着贾宝玉,笑道:“难得你这小家伙来瞧我,你既然说是第一次给本宫请安,本宫也不能小气,总得赏你件什么家伙什才好。”
说着当真认真想了想,对身边一个宫女道:“春巧,取那套子弧光琉璃盏出来。”
一会之后,那俊秀的宫娥便双手碰着一紫衫木匣过来。
“这还是前不久皇帝给我送来的,说是什么西域珍宝,用来饮葡萄酒的,本宫不大喜欢,就送给你吧。”
太后随口说着,似乎当真随意送一件她不喜欢的物件。
但是这么多皇家贵妇,大多都是把玩过古董奇珍,自然有不少是识货的。
淑妃便是其中之一,她叹道:“这套弧光琉璃盏之前臣妾在宫中也听闻过,听说是上年西域王进献的国礼,有西域佛门七宝之一的美称,可谓是千金难求的宝物了。”
声音清丽贤淑,隐隐带着艳羡的意思。当然,她并非真的羡慕,而是怕其他人不识货,耽误了太后一片心意。
果然,一些本来不知道这个弧光琉璃盏是什么东西的人都变得热切起来,纷纷称赞太后盛德慈爱……
暗地里却也有人在嫉妒,这个贾宝玉也不知道有什么魔力,太上皇另眼相待就罢了,毕竟是写诗拍过太上皇马屁的人。可是他才第一次来和太后请安啊,怎么太后就这么大方,连皇帝孝敬的宝物直接就送他了?
太后却没说什么,只让宫娥打开木匣。
四只制式不一,却个个精巧绝伦的玻璃酒盏出现在盒子里,每一个都用金黄色的丝绸垫裹着。浅绿色泽,鎏光溢彩,光线照耀之间,有流光浮动,竟似活的一般,确实物如其名。
连贾宝玉看了都觉得挺喜欢,别的不说,这玩意儿用来吃酒,格调确实会升上去不止一个档次。那妙玉小尼姑不是喜欢装、喜欢摆谱么,到时候自己拿着这一套子酒杯到她那佛门净地去吃酒,保准能够气死她。
太后见贾宝玉眼中有了欣喜,脸上也浮现一抹笑容,让宫娥收起匣子,然后道:“这几个杯子白日倒罢了,晚上的时候,把那月光一照,倒是另有一番韵味。只是本宫不爱吃酒,你们小年轻人喜欢吃酒,这个给你们正好。”
贾宝玉自然笑着跪谢,然后笑道:“今儿第一次来寿安殿就讨了太后娘娘如此大一份赏,看来以后臣要经常过来给太后请安了。”
“那你只管来便是,本宫这里别的没有,多余的家伙什还是挺多的。”太后笑了笑,竟开起了玩笑,让殿内很多人大为诧异。
太后娘娘虽然慈和,但是做了几十年皇后,又做了十余年太后的她,便是不露威严,旁人也难以亲近。况且,谁不知道太后最重规矩,何时见到太后竟然会和晚辈开玩笑的?
她才第一次见贾宝玉呀。
贾宝玉此子,莫非妖孽转世,否则岂能有这般得贵人的眼缘?
贾宝玉心中也十分欣喜,太后虽然并非当今皇帝的生母,但是一如太上皇一般,也是皇DìDū需要小心伺候着的尊贵人物,既然她这么好说话,贾宝玉岂有不打蛇上棍的道理?
“启禀太后娘娘,臣今日得了娘娘如此一件宝贝,微臣斗胆,也想向娘娘进献一件小礼物。”
贾宝玉忽然这么一说,让还在暗中羡慕贾宝玉的众妃、公主郡主们都格外意外。
元春虽然知道贾宝玉这是趁机讨好太后,但怕他弄巧成拙,所以提示道:“宝玉,不可造次,太后尊极天下,所重者不在奇珍异宝,你若是献礼,首重心意,若是难登大雅之堂之物,就不必拿上来了。”
她是提醒普通的礼物不要乱献,以免扫太后的兴。
贾宝玉只是笑了笑。
太后倒有点好奇,便问:“是什么样的礼物?”
贾宝玉也不卖关子,直言道:“微臣在家中与姐妹们戏玩之时,无意中曾学过一艺,便是替人画像。若是太后准予,微臣现在便可为太后画一张画像,以表臣对太后的崇敬之意。”
听他这么说,好些人顿时暗自摇头,还以为是什么新奇的东西,原来是画像。文人士子,少有不会丹青者,替人画像,并非什么新鲜事物。
叶皇后见元春面露担忧之色,便低声与她道:“你这弟弟向来聪慧,所行之事罕见差错,你作为他的亲姐姐,怎么倒不相信他呢?”
元春醒悟,看着胸有成竹的贾宝玉,内心生出一抹愧意,是呀,他已经如此优秀了,自己怎么还把他当做当年的小孩子呢。
于是点点头,安静下来。
贾宝玉岂能不知直接这么说容易被人轻视,他也想故布疑阵,卖几个关子再拿出本事来,但是他毕竟第一次见太后,须知过犹不及,话太多,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不过只要太后愿意让他出手,待画像一成,效果自然就出来了。到那时此时无声胜有声,岂不更好?
太后果然兴趣缺缺,只是敷衍式的道:“你竟还会画师的本事。”
宫中有画师,她现在并无心端坐半个时辰让人给她作画。
贾宝玉笑道:“太后请鉴,微臣画像,无需用笔,也无需娘娘端坐半日,只需半刻钟,微臣便能为娘娘作画像一幅。微臣可立军令状,若是不好,娘娘可令宫廷禁卫打臣的板子。”
“哦?不用笔你用什么?”
太后果然诧异了。时间快还能理解,世上有天赋异禀的画师,几笔可成画。。。。。。但是画画不用笔,难道用手指?
贾宝玉伸手入怀,摸出他早已准备好的铅笔,笑呈给太后:“启禀太后,微臣便是用此物作画。”
原本计划的是进熙园能够见到太上皇的话,想办法用素描再来博太上皇一悦。只是之前在沉月湖前一直没机会,若是能够亲自为太后作一幅画,若是画的好了,想必效果更好。
毕竟,女人传八卦,永远比男人更强势。
“这东西也能作画?”太后接过太监呈上来的“铅笔”,看了半晌没看出个所以然,于是命人取桌案、纸砚等物。
等东西摆好,众人静观,看看贾宝玉到底如何用“木头”作画。没错,在她们看来,铅笔就是一根小木棍子,根本和笔扯不上关系,倒是和筷子差不多。。。。。。
其实自贾宝玉制成铅笔之后用来给家中的姐妹们作画,有流传在市面之上的,也有见之新奇者寻来画着玩。但是一来他们不得要领,二来也觉得此技“难登大雅之堂”,所以并未能彻底流传开来。
对于深宫中的贵人来说,就更是没可能了解到了。
若是贾宝玉是个粗蠢的小子,她们自然没心思看他掏弄这些稀奇玩意儿,但是贾宝玉可是京城的传奇少年,他既然信誓旦旦的说木头能作画,她们自然好奇了。
贵人耐心有限,贾宝玉也无意给她们表演削铅笔的技巧,而是从怀中取出另一支削好的,直接便开始作画。
所为熟能生巧,他如今对于素描的掌控也到了炉火纯青之境界,因此不到半刻钟,便将画像作好。
偏头看了一下一直跟在他旁边,一直张着小嘴,“哇”、“咦,真的好像呢”如此惊呼个不停的云霓一眼,然后收笔。
“好了?”云霓确认作好,立马拿着新鲜出炉的素描画像跑到太后身边,给她展示。
原本只是抱着瞧瞧新奇的太后一见便愣了。
只见不大的一张宣纸之上,跃然呈现出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鬓发如银,头戴凤冠,虽然面上微有褶皱,但却有一种极致的尊贵和不凡。最让人吃惊的是,分明只是一些细黑的线条,却完美的勾勒出所有的五官、服饰,使得整个看去,就像是看见了活人一般。
她不禁叹道:“世上竟有这般鬼斧神工一样的画技?”
太后发出如此感叹,越发让早就被云霓勾起好奇心的众妃心痒难耐了。皇后代为出言:“不知他究竟画的如何,能得太后如此赞赏?臣妾等可有幸一观?”
太后对皇后还是比较客气的,再看一眼,顺势就让宫娥把画像呈下去。
不提皇后等人乍然一见如此新奇之事物的反应,云霓早就跑到贾宝玉的身边,催促道:“贾宝玉,你能不能帮我也画这样一张画呀?我好喜欢!”
是呀,以前那些画师给她画像,每次坐很久不能动不说,画出来的她觉得根本就不是她,没劲,哪里像贾宝玉画的这个,又快,又像,而且,感觉比真的人还好看。
比如太后的,她就觉得,画上的太后,比真的太后更年轻慈祥,就像是,对,就像是十年前的太后一样!她却不知道,这是贾宝玉故意给太后画的年轻一些,他估计,每个女人,都不愿意接受自己垂垂老矣、日薄西山的姿态的。
但是差得太远奉承的就太过了,所以贾宝玉微减了几笔,着重将太后的雍容贵气描绘出来。
素描不如国画写意,但并非不能描绘出神韵。
面对云霓的讨好,本来就有意“巴结”她的贾宝玉自然不拒绝,答应以后有机会帮她画一张。
“不要等以后,等会你就去我的馨宁宫,帮我画一张。”
“额,好吧。”
“嘻嘻。”云霓一笑,拉着贾宝玉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