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大贵族-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要等以后,等会你就去我的馨宁宫,帮我画一张。”

    “额,好吧。”

    “嘻嘻。”云霓一笑,拉着贾宝玉的手摇了一下,算是表示友好,然后就跑到一边她的小姐妹那儿去了。

    贾宝玉隐约知道,那些穿着贵气的女子便是三公主、五公主,还有几个皇室的郡主、县主。

    过了一会儿,大概所有身份比较高的人都看过了画像,纷纷赞美了一番之后,传阅的环节才算结束。至于赞美的内容,呵呵,太后的画像,谁敢说不好?便是真有不喜欢的,也会想方设法说出别的好来,造成的效果就是:艳惊众人!

    太后高兴了,待画像重新回来,她笑道:“很好,你这份礼物本宫收下了。哦,对了,听闻你和蓁蓁那丫头定了婚约,那丫头本宫也很喜欢,你以后可以和她一起,多进寿安宫来瞧本宫。”

    “多谢太后。”

    太后亲口让贾宝玉以后多进来瞧她,算是表明了她的凤颜心悦,许多人暗暗叹息,能够同时得到太上皇和太后的青睐,这可是诸皇子都没有的。这些年,太上皇和太后所宠溺的,就只有一个云霓郡主,现在,怕是要多一个贾宝玉了。

    不过幸好,贾宝玉是外臣。。。。。。


………………………………

第349章 大肥和小肥

    “太后,我想要贾宝玉去馨宁宫帮我作画好不好?”

    看着太后等人表扬过贾宝玉之后,云霓想快点让贾宝玉为她作画,便直接向太后申请。

    “去吧。”太后拍了拍云霓的手,温言笑道。

    云霓高兴的跑下来,又去邀请她的小姐妹几人一起……

    云霓是河间王的独女,又被太后从小养到大,在皇室诸贵女中身份特殊,其他皇妃、王妃自然不会拒绝自家女儿和云霓亲近,因此都让去。

    于是云霓便带着她的姐妹团,催促着贾宝玉往她的馨宁宫去。

    等到云霓等离开,众妃正要说点什么,却见太后神色变得幽幽,她默然起身,对连忙也站起来的众妃道:“本宫累了,你们可以在这里坐一坐,等孩子们出来了就回去吧。”

    吩咐了之后,太后便由宫人们搀着回了内殿。到了内殿之后,太后从纱橱暗格中取出了一幅画像,画像上是一名金色戎装的青年男子,生的耳方面阔,剑眉鹰眼,英武不凡。

    从其五官细看,竟有几分与贾宝玉相似之处,以致于太后看着看着就泪目了:“祏儿啊祏儿,你知道吗,你父皇已经原谅你了,你若是泉下有知,就请回来看看你的父皇母后吧……”

    ……

    “恭喜了,妹妹可是有一个好弟弟。自我朝以来,可是从来没有封赏过如此年轻的伯爵呢。”

    寿安殿内,太后走后便以皇后居首,她应对了两句众人的奉承,便转而对元春道恭喜。

    她说的没错,大玄皇室子弟若不能封王,便会往下册封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

    公侯伯子男,是对功臣的封赏。其中公、侯、伯,皆为一品。

    贾宝玉以十多岁之龄,得封伯爵,确实是首例。

    元春本来一个人想着事,脸上带着笑容,闻言也不谦虚,反而笑道:“也恭喜娘娘,有这么好一个侄女婿。”

    她这也算是重申一下,我们是一家人,可惜叶皇后闻言,眼神深处立马闪过一丝不自然,却不显露出来,笑了笑,略过了这一茬。

    “哼哼。”另一边,贵妃吴氏却冷秋秋,酸溜溜的哼了一声。你们倒得意了,本宫的弟弟却成了一堆黄土……

    那人既然说不是他下的手,那么肯定就是叶贱人那个虚伪的儿子干的了!

    你们且得意,早晚有一天让我抓着机会,本宫一定要让你们母子、姐弟几个死无葬身之地……

    云霓郡主没有说谎,她的馨宁宫确实很不错,宽敞、富贵、精致,是贾宝玉多见过的所有少女住所中最漂亮的了。

    当然,这么说的评判标准是以价值论,实际上相比较起来,他更欣赏大观园里的建筑风格,更雅致一些,少些贵气,也就少些逼人的气势与压抑。

    云霓是个无忧无虑,不学无术,却有些小聪明的丫头。她的几个小姐妹,宗室的两个郡主且不说,就说两个公主。三公主年龄稍大些,十多岁的样子,温婉娴静,模样也算出众。毕竟大玄选妃还是以姿色为主要论调,女儿肖母,公主少有资质差的。

    不过就算如此,在贾宝玉看来,也只能给三公主元姝打个六七分左右,算是中上之资。

    但是那五公主就不得了了,小小年纪,粉雕玉琢,生着一张纤细的瓜子脸,模样精致,眼神婉转,竟是个绝顶的小美人坯子。

    可惜就是年龄太小了些,看起来和云霓差不多大,实际上比云霓还要小两三岁。如此可见,云霓这小妮子确实像个长不大的丫头,竟然被比她小几岁的妹妹赶超了。

    哦,对了,五公主,是吴贵妃的女儿。

    想到这里,贾宝玉不由得把第一眼看见这样可爱小女孩的喜爱之心减去七八分。

    都说有其母必有其女,那个女人的女儿,定然不是省油的灯,哪怕外表和她母亲一样具有迷惑性,心性肯定是坏的。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贾宝玉便多留意了她一下,以期以小看大,让自己始终保持戒备,不要被她乖巧的外表所迷惑。

    “贾哥哥,你能帮我也画一张画像么,要画好些哦,我拿回去给我母妃瞧。”

    五公主元娈见姐姐们都画好了,便也踩着绣花小鞋,拿着一张捏在手里好久的纸,走到贾宝玉面前,以不足贾宝玉胸口的身高,仰着头甜甜的央求道。

    “好呀。”

    贾宝玉立马接过她递过来的上等宫廷御用宣纸,让她坐在面前的凳子上。

    心下对自己解释说:唉,才这么大的小不点,能有什么好坏之分,自己毕竟算是与她母亲发生过关系,也算是她的长辈,就当是尊老爱幼中的一项美德了……

    于是,倒也一视同仁,认真给她画了一张画像,被她高兴的收起来。

    五个女孩子的画像,贾宝玉只花了半个时辰就画好了,看着她们坐在一堆相互品鉴,说说闹闹,贾宝玉也无意干坐着,便对云霓告辞。

    云霓立马跳下炕来,道:“你就要走?再玩会不行吗?”

    她的馨宁宫太大了,除了太监就是宫女,少有其他人进来,她自然想贾宝玉多待一会儿。

    贾宝玉撇撇嘴,一群小屁孩,有什么好玩的,要是自己的丫鬟还好说,可以开开玩笑或者占点便宜……这里一个个金尊玉贵的,他还得小心伺候着,没意思。

    云霓似乎看懂了贾宝玉的意思,她小嘴一噘,哼道:“之前我说了,我这里可有好玩的,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走吧,我带你去看看我养的大老虎!”

    老虎?贾宝玉愕然,我看你这小妮子就已经够虎的了,还需要养?

    不过看其她几个小丫头害怕的神色还有宫女太监们的反应来看,云霓估计还没说谎!

    就在此时有老嬷嬷过来请:“公主郡主,娘娘们叫你们出去,要回宫了。”

    “云霓姐姐(妹妹),我们先走了。”几个小丫头想来是看过那老虎,也没什么留念,随着老嬷嬷去了。

    贾宝玉也不便再多留,便道:“算了,畜生有什么好看的,我也告辞了。”

    “大肥和小肥才不是畜生,它们是我的好朋友!你别是害怕,不敢去看吧?”

    云霓大声反驳了贾宝玉不尊重其他生命的话语,然后又狐疑起来。

    贾宝玉嘴角抽抽,听到大肥和小肥这两个名字,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一会之后,馨宁宫后院的某处地方,贾宝玉终于看到了云霓口中的大老虎。嗯,确实是两只老虎,头上写着“王”字,只是,兹老虎体型浑圆,蠢萌娇憨,身上还带着奶香味,预估年纪不会大于几个月……

    而且明显营养过剩,以致于整个看去,和贾宝玉记忆中的老虎半点不像,倒像是两只胖胖的橘猫被关在牢笼之中。

    贾宝玉这才明白,这哪里是养老虎,分明是养猫嘛。

    云霓显然也对她的好朋友的表现感觉到有些丢面,强行解释:“它们现在是吃饱了,平时它们可凶了……”

    贾宝玉却道:“郡主娘娘从哪儿弄来的这么两只小可爱?”

    云霓立马道:“你也觉得它们可爱?”

    贾宝玉点点头,要真是威风凛凛的百兽之王贾宝玉反而没什么兴趣,可是这么蠢萌的百兽之王就太有意思了,要是他也能弄两只去大观园,那估计很吸睛。

    嗯,反正这个时代圈养野生动物也不犯法……

    “不知道郡主可还有这样的猫……这样的老虎没有,可能送两只与我?”

    云霓听了为难道:“我这两只还是我和皇爷爷求来的,皇爷爷的百兽园里养了好多只大老虎,大肥和小肥就是里面虎妈妈的宝宝,总共就两只……”

    贾宝玉一听如此,便打消了念头,一看云霓就很喜欢这两只胖虎,他自然不会夺其所好,因此就说算了。

    谁知云霓却立马转道:“不过我听百兽园的宫女说,那只老虎又怀宝宝了,等它们生下来,我就去要过来,到时候送给你怎么样?”

    “好啊。”

    贾宝玉笑了笑,摸了摸她的脑袋。在她突然眯起来的眼神之下才醒悟,这可不是惜春和探春,人家身份比他可尊贵多了……旁边有几个大宫女太监面色顿时不善起来:居然敢对郡主不敬!

    不过最后云霓只是哼哼,并没有说什么,如此他们倒也不好多事。


………………………………

第350章 一事相求

    从熙园出来,贾宝玉心情不错,虽然没和太上皇说上几句话,加深什么感情,但是却有了额外的惊喜。

    嗯,得到了太后的喜欢,以后在京中上层,就更混的开了。退一步说,就算太上皇哪天突然就嗝屁了,太后也算是一个保护盾。主要是他觉得,女人要比男人长寿一些,太后年纪又小于太上皇,估计会比太上皇活得久。想了想,又觉得还是太上皇长寿一点好,毕竟太后这个盾远远不如太上皇厚啊……

    骑马顺着皇城大道进入西城,却见道上兵马疾驰,好些身穿银色铠甲的锦衣军缇骑来回穿梭,似乎在追捕什么人。

    贾宝玉便揽住其中一名校尉,询问发生了何事。

    那校尉认识贾宝玉,行礼之后郑重回道:“锦衣军查出一伙强人躲在护国寺内,今日指挥使大人亲率一千兵马围剿护国寺,剿灭强人二百多人,不过仍有数名伪装逃逸,现在锦衣军正在全城捉拿……”

    贾宝玉愣了愣,下意识的道:“护国寺不是护国禅师所在的寺庙么?”

    竺兰可是景泰帝身边的红人,锦衣军敢围剿护国寺?

    校尉听到护国禅师一词,眼神明显生惧,却还是故作镇定道:“指挥使大人说,这是奉太上皇圣谕,还说当初钱侍郎一门被灭的惨案就是这伙强人所为。”

    贾宝玉心头一凛,虽然知道太上皇的存在对景泰帝来说就是一种压制,但是太上皇此次为何如此明显?若是当真不想让景泰帝做皇帝,当初直接不传位与他就是了呀。

    若是让世上人都知道钱钊是被景泰帝灭门的,那景泰帝还能坐稳这个皇位?日后必然有无数“英雄豪杰”以此为由,讨伐无道暴君……

    从以前的情况来看,太上皇在熙园荣养,朝堂所有政务全部交权给景泰帝,那才是正常的呀,怎么近年来,太上皇频频针对景泰帝了呢?

    前两次因为大皇子还好说,因为大皇子实在太混账,这次……

    贾宝玉回望了一下帝宫,不作他想,启程回府。

    ……

    大明宫,景泰面若寒酸的看着下方身穿将军服色的锦衣军指挥使:“杜明义,你好大的胆子!”

    “臣有罪,还请陛下明示。”

    杜明义跪地请罪,声如洪钟一般,实则不见太多惶恐。

    “谁给你的胆子,竟敢瞒着朕,私自包围护国寺,甚至闯寺杀人的?”

    杜明义正声道:“回禀陛下,臣此次剿灭护国寺众贼,并非私自行动,而是得了太上皇剿灭祸国贼子的谕命,之所以没事先通禀陛下,只是因为事出紧急,未免消息泄露,让贼人有所防备逃窜。臣有罪,请陛下恕罪!”

    杜明义五体投地,半晌不见景泰帝说话,他也不敢起身,便就这么跪着,过了许久,方听景泰帝幽幽道:“杜大人行事周密,很好,朕记住你了。”

    杜明义心头一寒,却只道:“为国尽忠,乃是臣之本分。”

    景泰帝冷笑一声,不再言别的,却问道:“不知护国寺众僧所犯何罪,太上皇竟要动用锦衣军剿灭?”

    杜明义道:“陛下有所不知,护国寺众僧大多数都并非真正的僧人,他们把持了整个佛寺,杀人放火,奸淫劫掠,不知做下多少天人共愤之事。幸而被太上皇发现,命臣带兵剿灭。”

    “可有证据。”

    “臣今日攻破护国寺后,在后院的禅房之内,发现了大批他们从各地劫掠而来的女子,好些都有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

    景泰帝打断道:“朕问的是,可有别的罪行,比如,钱钊一门死于大火当中,可与这伙人有关?”

    杜明义抬头看着面色阴沉的景泰帝,摇头道:“这一点尚未可知,不过想来这伙贼人再胆大包天,也不敢屠戮朝廷二品大员一门……”

    “哼,既然如此,朕为何听说,杜大人手下的校尉言之凿凿的说钱钊一门便是被这伙人所灭?”

    杜明义立马叩首:“微臣治下不严,回去之后必定严查,但有发现谁敢在军中造谣,必定严惩不贷!”

    “呵呵。”

    景泰帝笑了笑,一挥龙袍,道:“竺兰禅师常年居于深宫为朕讲经说法,鲜有回寺,以致于寺内发生如此罪恶尚不知晓。

    不过纵然如此,竺兰也难逃包庇嫌疑,朕也不会袒护他。

    命:除去竺兰护国禅师名号,令锦衣军将其捉拿归案问审,若其不能自证清白,则以国法论罪。”

    “陛下圣明!”

    待杜明义一走,景泰帝面上的暴怒之色再也掩藏不住,一把将龙案上的杯碟文书扫落在地,愤恨道:“为什么,为什么要如此逼朕!!”

    养心殿内,一地的太监宫女吓的只敢匍匐在地上颤抖……

    ……

    贾宝玉中途去了一趟太师府,向太师取了一下经,然后便打道回府。

    时间已过晌午,可惜荣国府竟尚未用午饭。

    原来贾母一早就命王熙凤筹备午宴,要为贾宝玉简单庆贺一下。至于为什么是简单庆贺,还是因为东府的事。

    贾家如今算在丧中,虽然贾母不太在乎那边的人,到底这个时候摆庆功宴不大好,所以就在荣庆堂的饭厅准备几桌,悄悄给贾宝玉庆贺一番,如此倒也不为过。

    只是贾宝玉去熙园谢恩一直未回,贾母便让所有人都等着,便是如此,也没有人表现出任何不满。

    一时王熙凤问:“要不要把珍大嫂子叫过来?”

    贾母看她一眼,在王熙凤的讪讪醒悟神色中,贾母忽问:“林丫头呢,怎么还没出来?”

    李纨立马回说:“她身子不好,害怕扫了老太太的兴,让我代她给老太太和宝玉告罪呢。”

    贾母听了,面色不愉,随后一叹。

    她知道,黛玉还记着上回的事。

    贾母也是从那个年岁过来的人,如何不知道黛玉等人的心思?

    哪怕她再心疼黛玉,此时也不禁觉得,黛玉太不懂事。

    倒也没再说什么。

    只是王夫人等都是惯会察言观色的,都知道贾母心中不悦,也不敢去触霉头。

    好容易等了半日,贾宝玉回来,情况才瞬间转好。

    贾母立马笑呵呵的让王熙凤摆上筵席,又让薛姨妈等人入座……

    趁着上菜这个空隙,三春等姐妹都缠着贾宝玉问他去熙园的见闻,为什么耽搁了这么久的时间等。

    贾宝玉笑回了两句,也发现黛玉不在,便问探春。

    探春把黛玉生病的事说了。贾宝玉看她有些为难的模样,大概猜到点什么,因住了口。待酒菜上齐,贾母正招呼众人举杯,正是兴高采烈的时候,贾宝玉忽然起身,在大家的目光注视下,跪对着贾母,道:“老祖宗,孙儿有一事相求!”

    ……


………………………………

第351章 求娶

    护国寺一案死伤数以百计,在京城之内掀起不小的波澜。好在锦衣军行事周密,很快平息风波,算是大限度的减轻了京城百姓的恐慌。

    齐王府,二皇子也得知了护国寺被剿灭的消息。

    “不出殿下所料,那护国寺果然有问题,几百号僧侣,其中大部分都是绿林匪盗乔装打扮。

    不过这一次算是彻底毁了。锦衣军指挥使杜明义亲自带领超过一千的锦衣军缇骑突然发难,当场绞杀两百余号匪徒。”

    二皇子冷笑一声:“这些人,可都是父皇手中的刀,这些年一直操控在竺兰的手中,可惜。。。。。。”

    可惜,一朝尽损。所有的黑暗势力,所有的魑魅魍魉,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不堪一击。

    培养了几十年的杀手,在锦衣军面前,还是那么的脆弱。

    “可惜,听说杜明义没在寺中抓到竺兰。”

    “狡兔三窟,这样的奸人,如何轻易引颈就戮?父皇已经下令将竺兰捉拿归案令其自辩清白。。。。。。”

    二皇子嗤笑一声,忽然冷冷道:“只是这个人,本王如何还能让他再有翻身的机会?陆先生!”

    “属下在。”

    永远身穿褐色襟袍的人躬身应命。

    “动用我们的力量,赶在锦衣军的人之前抓到他,杀之。”

    二皇子眼中有着深深地愤恨,若是他猜的不错,钱钊一门,就是死在竺兰的手中,他岂能给他活命的机会?

    。。。。。。

    “老祖宗,孙儿有一事相求。”

    荣庆堂,一片祥和的氛围当中,贾宝玉忽然跪启贾母。

    贾母立马叫起:“你有什么事直说便是,老祖宗还有什么事不能答应你的?快起来,你身上的还有伤,这么多礼做什么。”

    贾宝玉如今贵为伯爵,论起来,身份比贾赦还尊贵一些,早就不是那个只能依靠她的宠爱的孙儿了。

    这么大庭广众之下跪着,不成样子。

    “老祖宗见谅,此事事关重大,也只有老祖宗才能做主,所以孙儿必须跪着说。”

    贾宝玉如此执拗,令贾母直皱眉,其他人也大概如此。

    主桌薛姨妈身边,宝钗见贾宝玉如此,她立马想到了什么,神色幽然起来。

    “你怎么了,可是知道什么?”薛姨妈看见女儿面色,低声问了一句。

    “没,母亲多虑了。”

    宝钗深吸一口,努力让自己变得平静。

    接下来的事,对她来说很重要。因为,那也关系着她的终生大事,贾母等人的反应,也是她需要认真考虑的,她必须小心看待。

    贾母已经答应贾宝玉,让他有什么要求只管提来,她再无不准的道理。。。。。。

    “孙儿恳求老祖宗将林妹妹许给孙儿。”

    简单的一句话,在饭厅内却无疑是石破天惊,所有人瞬间张大了嘴巴,一个个直愣愣的。

    面对那些异样的眼神,贾宝玉却无所畏惧,眼神丝毫没有退缩,就这么直直的看着贾母。

    贾母忽对鸳鸯等道:“你们全部去外间候着!”

    鸳鸯等自然知道贾母的意思,都不敢作声,默默离开。那些婆子们同样不敢逗留,跟着一道出去,很快屋里就一个下人都没有了。

    贾母看了贾宝玉一眼,又对另一桌的王夫人道:“他太太,你说呢?”

    王夫人面色难看,有心斥责贾宝玉,却发现根本说不出口来。

    今儿她儿子才被封为伯爵,是他的大好日子,也是贾家的大好日子,对她来说,更是天大的好日子。

    母以子贵。过了今儿,只要贾宝玉一道请封的奏疏上去,她立马就可以变成一品诰命夫人,了却她多年的夙愿。。。。。。

    再说,事涉黛玉,她也没有更多的权力,因起身道:“全凭老太太做主。”

    挥手让王夫人坐下,贾母又看向薛姨妈,忽然摇摇头,说道:“让姨太太见笑了。”

    薛姨妈同样摇摇头,没说什么。这个时候贾母态度未明,贸然说话,说对了还好,要是说错了,就得罪人了。

    贾母点点头,终于看着面前的宝贝儿孙儿贾宝玉,叹道:“你难道不知道你已有婚约在身,叫我如何成全你?”

    “求老祖宗成全。”

    贾宝玉叩首。

    什么一往情深,什么情投意合,这些话不用说,贾母等人自然明白,说出来,反而显得肤浅不知道理。

    横竖儿女大事都是父母长辈做主,他只需要表达出他的诉求,认真的、恳切的,只要贾母等人应允,不管是做妻还是做妾,都是得到长辈祝福的婚姻,并非苟合。

    贾母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