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即便是死了,也仍然要一同亮相刑场,到了下午李云魁撑了三千一百刀也没了声息。

    整个刑场只剩下驸马都尉齐赞元还在奄奄一息的煎熬着。

    可能是这厮天天走南跑北吃的好运动也多,身上被剐的明明都已经没什么肉了,可旺盛的生命力仍然健在。

    甚至听衙役说,这厮前天晚上还吃了两碗粥。

    “三千三百刀!”边上的刑部衙役喊道。

    由于已经是第三日,民众早已不知剐了多少刀,好在刑部同时记录着,向周围围观的群众汇报着。

    “国公爷您来了!”见刘鸿渐一身华服再次莅临刑场指导工作。

    这刑部的监刑官本来都昏昏欲睡了,马上的来了精神。

    “嗯,过来瞧瞧,这都三日了,怎么还没完事?”刘鸿渐看看刑场皱了皱眉。

    “大人,这个可急不得呀,马上要破纪录了呢!”这官员看起来格外骄傲。

    毕竟一百多年了,如果面前这人能再撑下一百刀,那么刘瑾留下的记录将被打破,甚至很可能会后无来者。

    作为见证者,这官员还是十分在意的。

    “哟,本国公倒要走进去瞧瞧,究竟是哪个家伙这么能扛!”刘鸿渐从监刑台下去,走向行刑地。

    “大人,您慎重呀,场面有点血腥……”这刑部官员苦着个脸赶紧跟上提醒道。

    他作为下级官员,刘鸿渐若要去,他必定得陪着。

    “三千三百六十刀!”衙役高喊。

    齐赞元的面部已经没有一分皮肉,只余口鼻眼的三个洞,脖子倒是由于动脉血管过多而未太多下刀。

    四肢被剐的除却大血管外,只剩下骨头,白森森的骨头裸露在外,像极了医学院里的骨架标本。

    而此刻行刑的老头却全神贯注的盯着齐赞元的腹部,因为到了这一步便只有腹部还能下刀了。

    而腹部多器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致命,而若人死了,一切便没有了意义!

    “三千三百八十刀!”

    变成骨头架子的齐赞元一动不动的被绑缚在柱子上,若不是看到心脏处还在颤动,刘鸿渐真以为这厮已经死了。

    “三千四百刀!”衙役也有些激动。

    “国公爷,已经打破我朝的记录了!”监刑官捂着几欲作呕的口鼻,小声的道。

    “没意思!走了大棒槌!”刘鸿渐露出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道。

    虽然看着挺吓人,但刘鸿渐刀山血海里杀出来,什么样的阵仗没见过,只不过感觉剐一个人剐三天,实在是浪费时间。

    齐赞元最终撑了三千五百八十刀,而作为行刑者,老手艺人拿到了两千两赏银。

    这对于一生靠剐人为生的老头来说,无疑是一大笔横财,只不过老头走的时候是带着遗憾离开的。

    他一生剐了将近一百个犯人,先前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撑得过三千刀,而今日他距离人生巅峰只差二十刀。

    二十刀啊,他将成为凌迟之刑有史以来,第一个剐到三千六百刀完成任务的刽子手,实乃人生之大憾!

    从刑场出来,刘鸿渐去了趟军械所。

    由于又增加了线膛枪的生产线,军械所不得不进一步扩容,推倒了东边的院墙,又加盖了新的线膛枪工坊。

    各个工坊人来人往、热火朝天。

    “大人,目前咱们军械所共生产遂发枪十五万八千六百支,已装备到九边以及京营的有十二万余支,运送到西南秦将军那边两万支。

    目前工坊内还有近两万支,不过兵部又接连下了订单,只是户部的银子要今晚才能运来,这批遂发枪将在明日起运到九边。”

    宋应星作为军械所的二档头,对各个生产线的情况了若指掌。

    “嗯,记住了,咱军械所不赊账、也不欠账,这边是本官的底线,一定要恪守住!”刘鸿渐说的正义凛然。

    他为此都快破产了,国库里至少还有三四千万两银子,既然有,当然不能赊给户部了。

    “另外便是大人提醒的膛线枪,限于工艺和人力,如今工坊日产约一百支合格的膛线枪,目前已生产两千八百余,已全数装配到大人的万岁山千户所的兵士。”

    “嗯,手榴弹和加农炮呢?”刘鸿渐点了点头,现在主流火器定然还是前装滑膛遂发火枪,膛线枪想大量推广,起码得到明年了。

    “大人,手榴弹工坊的工人们愈发熟练,由于没得到大人的命令,老夫并未将此火器告知户部。

    如今仅盛放手榴弹的仓库便占用了好几个,昨日统计上来的数据,仓库里目前有手榴弹八万七千五百多枚。

    另外经过一个月的反复测验研究,张班头的加农炮工坊已经生产出十二门加农炮,连带前车和支架,皆是精钢打制!”

    实际上如果不是一部分钢材用于生产膛线枪的枪管,这一个月时间张峰至少能多生产出三门加农炮。

    而有了米尼弹的启发,据说最近张班头正在想办法测验一种新的炮弹。

    “哦对了大人,咱们玻璃工坊生产的玻璃大卖,那蒋老板昨日只银票便送过来十八万两!这才是一个月的利润!

    还有纺纱工坊、以及山西的顾老板,共送来银票三十二万两。

    如今虽然军械所处亏钱,好在有玻璃工坊和纺纱工坊以及煤石生意,咱们军械所基本可以保本略微盈利!”

    说到此宋应星有些兴奋,特别是玻璃工坊,一个月的原料、工人、匠人所有的消耗加一起不过一万两,可一个月便能赚回来十八万两。

    而且据那蒋永民说,这还只是暂时的,他正在打通南方的商路……

    “宋老你莫要激动,这才仅仅是刚刚开始,以后可有得你兴奋的,既然赚了银子,便多多改善下工人们的伙食吧!”

    刘鸿渐嘱咐道,玻璃不过是日用品,若真说暴利,军火生意才是大头。

    只不过现在自家人还未装配完毕,断然无法去赚这笔银子。

    “哦,宋老,明日准备三十方玻璃,再找十个八个会安装的匠人!”刘鸿渐突然想起什么,对宋应星道。

    “是大人!请问送去何处?”

    “承天门外候着吧!”刘鸿渐想了想道。

    “是大人!卑职一定照办!”宋应星似乎想到了什么,心中略微有些激动。

    “嗯,顺便再带上三五个手榴弹!”

    “啊?”


………………………………

第350章 西南献俘(第三更,700张月票加更。)

    第二日晌午,乾清宫外。

    “佑明,你这是些什么东西?”刚下了早朝的崇祯见自己家门口停了一辆马车,车周围还跪着七八个明显不是宫里的下人,疑惑的道。

    “皇上,这是咱军械所生产出的玻璃,装上这玻璃,屋子里便会亮堂许多,人的心情也会随之明朗不少,是以臣想着给皇上这乾清宫也换上。”

    说到此刘鸿渐有点不好意思,实际上他自己的府上,早上十多天前便全数换上了玻璃。

    玻璃这东西,虽然市面上被蒋永民炒到了每块八十两,但在刘鸿渐这里却是要多少有多少一点也不值钱。

    “你这脑袋里都装些什么东西,朕怎么发现你什么都懂些?”崇祯不置可否,并未拒绝,于是乎刘鸿渐一挥手,七八个跪在地上的匠人马上起身,开始了装修工作。

    这些匠人平日里见过最大的官儿,也不过是巡城御史,这皇宫更是第一次来。

    虽然从入了承天门,到这乾清宫,一路上被侍卫检查了七八遍,但这些匠人一点也不觉得麻烦。

    毕竟这可是大明天子居住的地方,而如今不仅见到了皇宫,甚至还见到了皇上,赚到了!赚到了!

    而且自己家的大档头见了皇上,竟然没有下跪行礼,皇上还没有任何的怪罪!

    早就听军械所那帮大老爷说,咱们的大档头是整个大明最得皇帝陛下恩宠之人,如此看来,有前途,有钱途呀!

    “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谁敢马虎小心脑袋呀!”领头的匠人小声且严肃的道。

    刘鸿渐与崇祯进了暖阁,崇祯吩咐王二喜传膳,又命刘鸿渐与之一同进膳。

    “皇上,臣这次来除了给这乾清宫换玻璃,还带来了点新鲜玩意儿!”刘鸿渐嘿嘿一笑。

    “何物?”崇祯对刘鸿渐欠扁似的笑意罔若未闻。

    “手榴弹!只不过乾清宫外的守卫说啥也不让臣带进来!如今那玩意儿在外头搁着呢!”

    那侍卫明知道他是安国公,也明知道安国公在皇宫内向来乱窜而无人敢拦。

    但听说安国公要拿火器进皇上的寝宫,却说什么也不让带进去,最后把侍卫逼的下跪。

    刘鸿渐无奈只得把手榴弹留在了外头。

    唉,都怪这侍卫手欠,非要去细细检查,还差点让这厮拉开了保险,刘鸿渐郁闷的心道。

    “哦?那朕待会儿得去瞧瞧!”崇祯马上便来了兴趣。

    由于担心吓着宫里的人,去之前,崇祯专门命王二喜通知到了皇宫内各处宫殿。

    而刘鸿渐与崇祯则在十多个皇宫侍卫的随从下,向着皇宫北边玄武门外的万岁山行去。

    已是五月时节,万岁山上早已是葱绿一片,加上又有宫里人不断的修剪,鸟语花香,端的是一处清幽所在。

    “皇上,您快点!跟您说应该多多活动锻炼身体您不听。”

    万岁山再小,也是个山,刘鸿渐还好,每隔一日便会在自家巨大的后院锻炼身体,跑上半个时辰。

    而崇祯可没这份闲工夫,实际上崇祯连皇宫都很少出,皇极殿与乾清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两点一线,登山?别逗了!

    “国公爷,万岁爷龙体欠安又每日劳累,您还是慢点吧!”王二喜搀扶着崇祯朝着刘鸿渐喊道。

    本来王二喜都打算命人备娇了,刘鸿渐却说爬山还坐轿子应该多走走,崇祯竟然还同意了。

    折腾了半晌,崇祯终于红着脸跟刘鸿渐找到了一颗碗口粗的歪脖子树。

    “佑明,就是它了吧,朕实在走不动了。”崇祯额头早见了汗,王二喜递过去一方锦帕,崇祯接过拭了拭额头的汗水。

    “嗯,既然是皇上选的,那便是这棵了!”刘鸿渐饶有兴致的看了看这棵歪脖子树,哼,算你倒霉。

    刘鸿渐招招手,身后背着手榴弹的侍卫马上上前去,把手榴弹交给了他。

    见这棵树还挺粗壮,刘鸿渐干脆一股脑把五个手榴弹绑在了一起,放在了树根处。

    然后又各自拧开了保险盖,把五个圆形的拉环都套在了手指头上。

    “皇上退后,臣要开始装逼了!哦不,臣要拉保险了!”刘鸿渐摆好了架势。

    “佑明,还是找个侍卫来吧,危险呀!”崇祯边往后走,边对树下的刘鸿渐道,说完身后的几个侍卫皆是一哆嗦。

    “无妨!皇上,不会出问题的,您再往后退退!”前几日在军械所时,刘鸿渐便玩过好几次,事实证明军械所产的手榴弹,稳定性还是不错的。

    “皇上记得捂住耳朵呀!臣要动手了!”见崇祯躲到了三十多步外的一颗巨石后头,刘鸿渐吆喝了一声,猛的拉开了手榴弹的印信。

    手榴弹底部马上冒起了烟,刘鸿渐嗷的一声便向侧方的一块巨石跑去。

    轰——三息之后,刘鸿渐刚跑到巨石后蹲下捂住耳朵,便听到一声巨响。

    再抬头看时,前方一大股浓烟,原来的歪脖子树,已经躺倒在了地上。

    歪脖子树的根部直接被炸断,五颗手榴弹的威力之下,地上竟被炸出个圆形的坑,由于手榴弹内还夹杂着碎铁钉等物,四周的花草也多被割的稀烂。

    “皇上您看!”刘鸿渐晃了晃被震的发晕的脑袋,欣喜的跑向崇祯所在的巨石,仿佛是在炫耀般。

    崇祯耳朵也被震的不轻,反应了一会儿才听明白,起身一看,先是一惊,随后便是一喜!

    这手榴弹的威力,明显比大明的击贼神机荔枝炮要厉害数倍。

    有了这东西,大明……大明……再也不必惧怕建虏了。

    崇祯瞬间便想到了这些,他一身皇袍不顾酸疼的腿,前行两步拍了拍刘鸿渐的肩膀以示嘉奖。

    “万岁爷,咱大明将士如果能大量配备这种火器,当再也不必惧怕建虏和那些盟古兵了!”侍卫首领曹文泰也是高兴的恭贺崇祯。

    刘鸿渐倒没那么激动,因为他本来便知道这些。

    他正打算跟崇祯聊聊军械所目前的状况,山下却突然跑来一个侍卫。

    “启奏陛下,西南总督麾下马万年、秦佐明两位将军进京献俘,如今已入了城!”


………………………………

第351章 战略反攻(第四更,推荐票加更)

    “末将秦佐明叩见陛下!”

    “末将马万年叩见陛下!”

    皇极殿内,自武昌而来的秦佐明、马万年齐齐拜倒。

    得知西南来人,崇祯当即与刘鸿渐下了万岁山,为了以示重视,崇祯还命王二喜敲响了景阳钟,召集百官直接皇极殿临朝。

    “两位爱卿请起!卿自西南而来,且说说那边的局势吧!”崇祯已经把先前的常服换作了朝服,而且心情明显不错。

    “谢陛下!”二人起身。

    “自上个月初,秦总督大破左氏匪军一月有余,如今武chang、九jiang以及所有曾被这些匪军侵占的地方皆已收复。

    共毙敌六万余,各地降者共计十六万八千,这些俘虏将依照陛下旨意,分成十数批,经漕运运往北方修筑河道。

    此番臣二人前来,是奉秦总督之命,将左氏匪军各部头目、首领共计五十八人献于陛下,以期震慑不臣!”

    秦佐明年长,向前一步如实禀报。

    “好!好!”虽然上个月已经知道了西南的大致情报,但崇祯的眼眶还是湿润了。

    因为他分明的看到,面前这位年轻的将军,只是右手拱着,而左手……袖子空荡荡的耷拉在肩膀下。

    “秦将军,你的手臂……”刘鸿渐同样也看到了,不觉道。

    “为国尽忠,纵万死而不辞,何惜一臂尔?”秦佐明凛然道。

    他虽年约三十,但却是第一次来京城,更是第一次入朝堂。

    他并不认识面前的刘鸿渐,事实上朝堂上除了一身龙袍的崇祯,其余人皆是生面孔,但身为战将,他死都不惧。

    “秦氏一族果然满门忠烈!安国公,这皆是你的功劳呀!”崇祯确实十分欣慰,一是为大明能拥有此悍将,二则是刘鸿渐的识人之明。

    有些时候,选对了人,即便不用他去操心,也是事半功倍。

    而若选了个庸才,就是你把心都操碎了,事儿该办不成还是办不成,这几十年来,崇祯是受够了后者。

    是以虽然西南大胜,但崇祯首先感激的还是刘鸿渐。

    毕竟若没有刘鸿渐选出的良将,让他自己来,他是真不知道自己手底下还有哪个能打的将军。

    “大人是安国公?”秦佐明听了皇上的话,眼睛都瞪大了。

    “是呀,秦将军,本官……”刘鸿渐虽也是久经战阵之人,但他自认不是个敢拼敢杀的勇士,而是个运(我)筹(有)帷(A)幄(K)的智者。

    因为若论纯武力他估计连个鞑子都干不死,他最佩服的便是这种悍不畏死而又一身英气的将军。

    “国公大人在上,请受秦氏族人一拜!”秦佐明不等刘鸿渐说完,右手撩起战甲便拜在地上,盔甲触地发出呼啦一声。

    “国公大人在上,请受马氏族人一拜!”伏波将军之后马万年也是毫不犹豫,跟随表叔向着刘鸿渐拜倒。

    他二人自武chang而来,临行前秦良玉再三嘱托,若遇到安国公刘鸿渐,当拜谢以报知遇大恩。

    若没有安国公,石柱肯定已经被张献忠部攻破,而秦家、马家定然难逃劫数,此是其一。

    安国公不仅救石柱数万百姓、两千白杆兵于危难,且秦家、马家因其举荐而建功立业,此是其二。

    如今虽是朝堂之上,二人得知面前的年轻人便是安国公,哪里还管这许多。

    “秦将军马将军这是作甚,赶快起来!”刘鸿渐吓了一跳,自己也单膝跪下去扶秦佐明。

    这特么是朝堂呀大哥,你们皆是掌兵之人,如此做派这不是害老子?

    “安国公,便让他们拜吧,你当受此礼!”刘鸿渐急的脸上都冒了汗,身边的朝臣也皆是侧目而视,却是只有崇祯笑呵呵的道。

    “陛下,臣……臣有愧呀!”刘鸿渐感动已极,这份信任若山般沉重。

    此时若有人敢言陛下多疑,刘鸿渐敢立刻拿出AKM把他突突了,因为那是你做的不够好!

    “三位爱卿都起来吧,汝等皆为大明之栋梁,血染疆场而不惧,万死而不辞,朕心甚慰!赏千金!”崇祯很是高兴,但爵位先前便已敕封,好在现在国库有钱。

    “谢陛下!”秦佐明、马万年起身,而刘鸿渐却依然跪地。

    “文臣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则大明兴矣!

    微臣恭贺陛下,左氏匪军覆灭,如今西南只余张献忠部,其人不思进取跳梁小丑尔,有秦将军震慑已不足为虑。

    如今大明兵强马壮,各地新军训练有成、士气高昂、整装待发!

    反观建虏却已陷入内部争斗、众叛亲离的局面。

    是以臣认为,反攻建虏的时候到了!”

    刘鸿渐此刻斗志昂扬,这股劲儿憋的太久太久了。

    “臣附议,大明万胜!”内阁次辅李邦华同样激动,他身为兵部尚书,完全了解那些装配了遂发火枪的方阵的厉害。

    更有甚者,昨日安国公以两万两的单价强卖给他兵部加农炮十二门!

    一开始老李头觉得买亏了,一门炮卖两万两,还不如去抢。

    但论官职没人大,论恩宠没人高,况且崇祯都点了头,只要安国公觉得有必要那便是得买。

    李邦华没得办法,与同样苦着脸的户部尚书倪元璐商议,付了足足二十四万两银子,才把劳什子加农炮拉回了西山大营。

    但随军的几个火炮匠人,只发了一炮,便让许多觉的安国公坑人的兵部官员闭上了嘴。

    精钢打制的加农炮,不仅射程远、威力大,加装了前车,竟然三两个士兵便可以推走,何况有战马之便。

    实在是野战、攻城之利器。

    钢材炼制不易,损耗率高,转化率低,仅是焦炭一项便是步骤繁杂,更何况连炮身带炮架皆是精钢打制,成本就在这儿摆着。

    而同样要求兵部采购的,还有新式手榴弹八万枚,每枚作价一两银子,共八万两银子。

    打仗打的便是银子,更何况刘鸿渐实在是没多要,毕竟他自己也迫切的想要反攻建虏,军火的价格基本便是成本价。

    “臣附议,大明万胜!”内阁首辅带头,百官皆拜。

    崇祯面色激动,他的手臂禁不住的微颤。

    多少年了,大明依托在长城之后的多少年了,如今要反攻了吗?

    PS:有点累。


………………………………

第352章 御驾亲征(第五更,推荐票加更)

    满朝文武跪倒一地,崇祯坐在龙椅上面容激动。

    上次文武大臣团结一致请求出兵是何时?崇祯已经记不得了。

    这些年来,他只知道文武大臣争斗,文臣之间争斗,文臣与内臣之间争斗……

    斗来斗去,匪军越来越多,北虏愈发猖狂,边军接连丢失城池……

    又是几多年过去,个中心酸,不足以外人道也,崇祯眼眸湿润,轻轻撩起皇袍擦拭了一下。

    “众卿请起!朕亦认为时机已到,是以,内阁与兵部需拟定出征时日以及将官人选。”崇祯说完看了一眼刘鸿渐,意思不言而喻。

    “臣以为,安国公当为良将,是此番征伐建虏的最佳人选!”百官皆已起身,兵部尚书李邦华未站起,而是当先奏道。

    “臣附议!”百官皆言。

    一年多以来,凡是安国公参与的战事,皆无往而不胜,便足以说明所有的问题。

    不论这厮有多讨厌,更不论这厮有年轻,凡是有些见识、有些血性的朝臣都不能反驳。

    “如此,朕便敕封安国公为……征虏大元帅!择日出征,为大明荡平北患!”崇祯想了一下,刘鸿渐宣辽督师还为卸任,也不必再封,干脆又加封一个元帅。

    督师已然是一人之下,元帅不过是一个名誉头衔,只是这足以证明安国公在朝廷、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而一切事情的经历者、历史的改变者、安国公刘鸿渐,此番却是一脸的平静,对于崇祯的任命,刘鸿渐并未应允回复。

    一年前他去山海关时,便是身负重任。

    半年多前,他荡平闯军余孽,更是享尽荣耀。

    一个多月以前,他深入敌后,爆了建虏的***,毙野鞑子十万……

    他见过鞑子、杀过鞑子,使鞑子闻风丧胆。

    他战功卓著、享受荣耀,让百官艳羡无极。

    对于这些,他早已见怪不怪、稀松平常,但是,这一切的一切,有一个人却是最希冀、但却从未真切的感受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