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战功卓著、享受荣耀,让百官艳羡无极。
对于这些,他早已见怪不怪、稀松平常,但是,这一切的一切,有一个人却是最希冀、但却从未真切的感受过……
刘鸿渐一直跪在朝堂上,未发言,也未起身。
他皱着眉头,似乎在做一个重大的决定。
“启禀陛下,臣不愿当这统帅!”刘鸿渐沉声道。
“什么?安国公不当这统帅,那谁还能胜任?”朝堂上马上便乱糟糟起来,一些大臣左右说着类似的话。
安国公所向披靡无一败绩,即便是一众御史觉得这厮可恶,但经前几日一起合力扳倒李云魁之事,他们也觉得安国公众望所归。
可令群臣始料未及的是,安国公竟然拒绝了!
“爱卿可是念及家中幼子?”崇祯不禁道。
他知道在自己这个臣子的心中,家人才占第一位,也正是因此,他才多次提出让坤兴嫁于这小子。
“启禀陛下,不是!”刘鸿渐正色道。
“那可是公爷心系那军械所……的生意?”李邦华知道安国公不禁张罗着军械所,还搞着纺纱和玻璃生意。
那银子刷刷刷挣的跟流水似的,联想到安国公不爱权力爱银子的性格,李邦华小心翼翼的问道。
“李大人,非也!”刘鸿渐依然道。
“臣以为,有一人比臣更适合当这统帅!”刘鸿渐看了一眼崇祯,深吸了一口气道。
“哦,国公爷所言何人?”李邦华随即反问。
“陛下图居深宫十八年矣,却富有四海而不知距,心系万民而不知意,然陛下通读万史、博览兵书,亦有将者之风、帅者之仪也。
只因政事所缠而不得其机,今大明日上,国库充盈,军备精良,兵锋正锐,陛下若不能亲眼目睹北患之覆灭,实为陛下之遗憾也。
臣认为,征虏之统领当属陛下,臣请御驾亲征!”刘鸿渐低着头,语气由缓而急,说到最后竟是抬起头,看向崇祯。
“什么?让陛下御驾亲征?安国公,使不得呀!”内阁首辅郑三俊老态龙钟,眯着眼仔细听着刘鸿渐的发言,听着听着便觉不对味儿。
听到后来,竟是吓的魂不附体!
“使不得呀安国公,臣也反对!”就连一向与刘鸿渐同进同退的兵部尚书李邦华,也是大惊失色。
“臣反对!陛下万金之躯,怎能以身犯险,安国公孟浪矣!”中极殿大学士刑部尚书孟兆祥出班反对。
接着众臣皆是拜倒反对,所言不外乎,为君者当据守京城,不可犯险云云。
崇祯坐在龙椅上,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而是一脸的茫然。
刘鸿渐所说的,他如何不明白,自从承继了大统,他便是与其父兄祖宗一般,再也未曾出过这京城的范围。
但是安国公所言,若说他没有心动,那绝对是假的,北患荼毒大明二两百余年从未断绝,若能在他手中彻底荡平,还是他亲自统兵!
那该是如何的豪气干云!
“臣闻昔年蒙元攻伐诸国,皆是为汗者亲为,宋灭后周时亦是其祖身先士卒,太祖高皇帝灭陈友谅、灭张士诚、灭蒙元皆是以身犯险而无往不胜。
非险者而无以证其勇,狭路相逢而勇者胜,况大明有绝世之火器,建虏根本不足为惧,陛下亲征,可了却终生夙愿,亦可彰显大明国威!
臣以为再合适不过!”
崇祯不言,刘鸿渐知道崇祯内心是想的,只不过碍于身份、碍于国事、碍于这些朝臣。
“安国公可知土木堡之败乎?”一个御史发言,声音尖锐。
土木堡之败,大明百年精锐一朝顿失,自此京营一蹶不振,当打之武将、当政之文臣皆是死伤殆尽,连带明英宗一起被俘者数千。
此皆是太监王振之谗言,明英宗朱祁镇之好大喜功所至,如今这情势,不就是当时的翻版吗?
这御史的意思不言而喻,所言不可谓不歹毒。
“那你可听闻成祖五征蒙元、深入不毛、震慑不臣,彰显大明国威乎!”刘鸿渐亦是反问,且双目直视这御史,直看的这御史抬不起头来。
“此一时彼一时也,往昔之战皆以冷兵铁骑为要,今时之战争却以火器为王,而建虏缺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臣再请陛下,御驾亲征!”
PS:虚脱了,但十二月份自己定的加更计划,已全数完成,月票加了7更,推荐票加了5更,打赏加了4更……
寒寒已尽力,2018结束了,2019将要到来,旧的一年不管怎样都将成为过往,那些遗憾、那些……
抬头向前看吧,2019年祝福各位皆能得偿所愿,最后的两分钟,脑子一团浆糊,稍后会发布新的一年新的一月,新的加更规则。
………………………………
2018感谢有你,2019砥砺前行
静悄悄的,新的一年到了。
寒寒祝诸位书友元旦快乐,全家幸福!
2018年发生许多事,对于寒寒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便是寒寒从一个读者变成了一个作者。
犹记得写作的念头萦绕心中多年了,算是个执念吧。
今年六月三十一号上传了第一个章节,到现在整整六个月,半年时间寒寒写了近八十万字,当然,对于诸多全职作者来说,这一点不多,甚至不及格。
但是对于超级新手寒寒来说,却是已经利用了全部的业余时间。
新书期熬了将近四个月,十月十九日上架以来,更新字数逐月攀升,期间有过痛苦、有过迷茫,更有过欢乐。
好在有诸多书友的支持,也认识了几个共勉的作者朋友,一直砥砺前行,未曾放弃。
尼采说,那些不能消灭你的,将使你更强大,寒寒深以为然。
作为新人,一开始什么都不懂文笔也稚嫩,包括现在寒寒也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感谢书友们一路前行、不离不弃、一如既往的支持。
感谢朋友们!
2019年,寒寒将继续前行、继续努力,为着写出好的故事而努力,希望这个故事能感动我,也能感动你。
希望男主是我,也是你……
希望寒寒心中的大明,也是诸位书友心中的大明……
综合上个月的加更情况,以及寒寒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一个月的计划,加更情况调整如下。
首先,寒寒将尝试从日更四千,提升至日更六千,作为兼职者,也算是尝试突破吧。
在三千字一更的情况下:
1、月票三百票加一更(上个月加了太多更,略作调整。);
2、均订增加一百加一更(目前870);
3、一次性盟主加三更(三更将近一万字,与最初的五更差不多);
4、另外其余的打赏仍然是累计到四万币加一更。
PS:盟主加更会在章节名中注明书友名字。
由于寒寒工作经常加班,故加更一般放在周末,但请书友们放心,寒寒从来不会立诺而不守。
2018需要感谢的书友太多了,也不一一列举。
总之,有你们真好!
2019,希望与诸位继续砥砺前行,与寒寒一起扬帆四海、鹰扬欧亚非!
再次祝福诸君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第353章 还看今朝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崇祯坐在龙椅上,低声沉吟。
对于他最信任的臣子安国公刘鸿渐的谏言,崇祯不仅仅是重视,而且,他心动了。
自从十七岁那年,登上身下这宝座,他便再也未曾出过京城。
十八年的案牍劳形,年少时那颗轻狂的心也被岁月消磨,在这高墙之内,他整日面对的都是这些朝臣。
他知道建虏、知道鞑子,却从未见过血染的疆场……
他读过诗篇、看过墨画,却从未一睹大漠孤烟、离离草原……
崇祯看着跪倒一地的朝臣,他们口若悬河、劝阻他遵循祖制坐守京城,几乎所有人都在反对。
他又看了一眼安国公,发现这竖子仍然满脸的希冀。
对于这竖子来说,北征建虏不过是一如往常,而如今他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让他亲征……
崇祯咳嗽了两声,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朕……”崇祯沉声开了腔,殿内马上安静下来。
文武官员皆是抬头看向崇祯,他们坚信崇祯皇帝是个懂礼法、遵祖制的皇帝,不会如武宗般胡闹,更不会听信安国公。
不少官员面色温和,都已经摆好架势说陛下圣明了。
“朕……要御驾亲征!”崇祯正襟危坐,睥睨群臣。
“陛下……”
“这天下是朕之天下,天子不若困兽,何以竟囚于高墙,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再谏,内阁与兵部拟定出征时日,退朝!”
崇祯不想再听这群人聒噪,他知道如果他坐在这儿,即便是他再坚定,这些朝臣依然能劝说他劝说到天黑,都不带重样的。
崇祯起身下御阶时,给刘鸿渐使了个眼色,刘鸿渐自然明了。
众臣唉声叹气,包括内阁首辅在内,皆是对刘鸿渐怒目而视,他们认为这个年轻人在把大明带入深渊,毕竟土木堡之变,让大明太痛了。
痛到刘鸿渐给大明所带来的所有改变,都不足以抵消朝臣们对于土木堡的恐惧,以及对御驾亲征的反感。
但对于这一切,对于朝臣们对他的偏见也好、愤恨也罢,刘鸿渐都不在乎。
真理有时候并不在大多数,是非功过,后人会予以评说。
他只知道,这个为大明帝国呕心沥血一生的‘老人’,时间不多了,他应该看看他的帝国,更应该看看他的夙敌,如何覆灭……
这便够了,没人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他不苛求,更不在乎。
乾清宫里的窗户纸已经全数更换成玻璃,昏暗的大殿终于变亮堂了许多。
摆脱了聒噪的群臣,君臣二人坐在明亮清净的乾清宫内,瞬间感觉心情舒畅了许多。
“皇上,臣请您御驾亲征绝非意气用事,臣有信心,臣……”刘鸿渐知道在那朝堂上,其实崇祯比他承担的压力更大。
毕竟这个帝国首先是压在崇祯身上,然后才是他。
只不过那群朝臣,根本不知道如今大明军队的实力,更不知道如今风云变幻,铁马冰河在慢慢的被淘汰……
虽然朝堂上那些大臣可以四处走动,但刘鸿渐敢打赌,这些朝臣与崇祯一样,未曾见过真正的荒漠,未曾见过真正的草原,未曾见过真正的鞑子。
他们与崇祯一样,得知的一切皆是出自所谓的圣贤书。
他们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并以此为荣,所以他们认为身为明君,也应该与他们一样,恪(墨)守(守)祖(成)制(规)。
腐儒误国!
改制,改制,刘鸿渐知道改制的迫切,但身边卧着只猛虎,使他根本无暇管这些弊政,因为想改掉这些数百年的弊政。
消耗的精力与时间,比打赢一场大战都难!
“朕都明白,佑明无须多说,朕只需你回答一个问题,并答应一件事。”崇祯挥手喝退了殿内的宫女太监,打断了刘鸿渐的解释。
“皇上请讲。”刘鸿渐见崇祯满脸严肃,自己也很认真。
“此战带多少士兵为宜,又有几分把握?”说到底,崇祯还是没上过战阵,更没见过大明军队的雄风。
“皇上,臣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臣今日之建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了应付不久之后的北征,早在一个月前,臣便着锦衣卫深入荒漠、草原,侦查一切对大明有用的情报。
建虏由于战事失利而陷入内斗,那建虏的摄政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因为一个女人大打出手。”刘鸿渐说道此,竟露出个奇异的笑。
据锦衣卫探报,那小玉儿回去后没多久便有了身孕,多尔衮认为是他的,豪格认为是自己的,两人为了争夺一顶绿帽子打的不可开交……
“而盟古诸部本就对建虏的八旗改制政ce十分不满,察哈尔汗趁机游说,使一部分部落投入黄金家族,另一部分部落按兵不动……”
刘鸿渐认真的给崇祯分析着建虏于盟古的局势。
现在大明需要一场胜利,让这些墙头草们知道,谁才是老大。
“至于此战,臣认为……出征八万士兵足矣!”刘鸿渐估摸了一下,本来想说六万,可又觉得这样只会让诸臣更加惶恐。
因为建虏铁骑向来有八旗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说法。
八万士兵,边军与京营参半,铁骑、步军、火枪兵,辅之以炮兵等……
“大明必胜的皇上!”刘鸿渐胸有成竹,他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想了却崇祯的夙愿而已。
毕竟如果他自己带兵,哪里用的了这么麻烦。
“不能轻敌呀佑明!”骄兵必败的道理崇祯还是知道的。
“嘿嘿,皇上可是忘了那手榴弹?别忘了咱们还有加农炮,那东西如果皇上见了,定然不会觉得微臣说大话!只不过臣不知皇上让臣答应什么事?”
科技的巨大威力,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腐儒所能理解的。
“不论是胜是败,此战过后,朕要你和坤兴成婚,坤兴那丫头……”崇祯知道自己的身体,更知道太子的情况,也知道坤兴并不抵触,她一向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
他必须为太子铺路,满朝文武真正有能力帮大明前行的,唯有面前的小子,这一切本就是天作之合。
只是这天底下万事过犹不及,想娶大明公主的青年才俊千千万,唯独这小子……
“一切听从皇上!”刘鸿渐明白崇祯的意思,他们彼此信任,只不过还需要一个纽带。
而坤兴便是这个纽带,坤兴那妮子应该也是明白,如今崇祯大叔三番两次的放低身段,他再推脱便真是不知好歹了。
嗯,看来又要多个老婆了!
“如此朕便放心了!大明与建虏交战数十年,朕也真是想去见见那大漠荒原。
哦对了,曹化淳如今也已就任东厂厂督,一些相关的事项,你且与之交代。”崇祯果然很高兴。
“皇上,臣觉得这监察之权应该做些改善,例如督察院以及六科给事中的闻风奏事,臣以为十分不妥。”刘鸿渐皱了皱眉。
必须遏制住这不正之风,不然天天你喷这个,他喷那个,没有一点的真凭实据,反正也不用负责任,那这朝堂不成菜市场了?
事实上也一直如此。
“嗯,朕也是被这群御史烦的不行。”崇祯深有同感,他相信他的父、兄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无力改变。
而他却可以,他手中有军队,如臂使指的军队,军队便是屠刀,屠刀所至,所向披靡……
“臣以为,当取消闻风奏事之权,督察院与六科再要弹劾某人,皆需有真凭实据。
倘若听了谣言便捕风捉影,当根据所奏事之轻重缓急,轻则罚俸,重则廷杖以及贬职、甚至撤职。
如此朝廷政事方能愈加清明,皇上也少些烦心事。”刘鸿渐沉声道。
对于这些言官他早便看不顺眼,倒不是说他们没有用,而是他们没有把力气用对地方。
虽然东厂与锦衣卫也有监察百官之权,但厂卫却与督察院、六科给事中不同。
督察院与六科给事中乃是文官系统的自检系统,从职能上讲却是万万不能裁撤的。
厂卫本就是崇祯的直属体系,其与督察院、六科相互制衡。
倘若没了督察院,厂卫势必权势熏天,虽然目下他可以控制,老梁也是个知进退之人,但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老梁年纪毕竟大了,还有便是东厂那边,厂卫毕竟都是阴暗的,说不好听的,从成立之初,厂卫便是皇家之猎狗。
很多事情皆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虽然由于刘鸿渐的到来有了些许改变。
取消了闻风奏事,大伙儿皆是证据说事儿,督察院与六科给事中监察百官,东厂监察百官与督察院六科,锦衣卫监察东厂。
大明用了数百年的监察机制还是很靠谱的,只不过一锅好粥总是被个别黑苍蝇弄脏。
“嗯爱卿言之有理,朕前些日子也曾想过,还有便是朕将收回东厂无驾帖羁押官员的权力。
既然锦衣卫有监察东厂之责,朕便将这交于你,爱卿若认为事关重大,可直接拿人再通报与朕。”崇祯想了想道。
“臣遵旨,臣定然谨言慎行,不负皇上所嘱。”这是已经把他当成了一家人,刘鸿渐自然知道这份信任的重量。
“嗯,如此爱卿便早些回去吧,待明日与内阁商议北征事项,再做决议。”崇祯似乎觉得有些疲累。
“诺,臣告退。”刘鸿渐起身。
“哦,对了,这玻璃不错,朕很喜欢,朕要将皇宫里的所有窗户皆换成这玻璃,佑明你需劳烦一下!”
“啊……???”
………………………………
第354章 戒指没了
不止是崇祯,回到自己府上刘鸿渐也是觉得有些累了。
皇宫里走了一遭,又是安玻璃又是炸歪脖子树,整了一身臭汗不说,又与一群腐儒争辩了半日,任谁都受不了。
“老爷,水烧好了。”小白见刘鸿渐一身寝衣,躺在床边睡着了,出声禀报。
屋子里一个大木桶,冒着腾腾的水汽。
“哦,你下去吧!”刘鸿渐开始脱衣。
“夫人说让奴婢伺候老爷沐浴。”小白红着脸道,她不过才十四五岁。
“不用了,下去吧,哦,去把你们的大夫人叫来。”刘鸿渐一边脱衣服,一边道。
这小白也是个可怜女子,是府上在牙人手里买到的,这些签了卖身契约的女婢与普通女婢不同。
倘若刘鸿渐想要,这女婢是不能有任何反抗的。
但刘鸿渐对这种乳臭未干的丫头毫无兴致。
婢女小白如蒙大赦,红着脸应声而去。
最近一个月有点胖了呀,刘鸿渐感叹道,他摸了摸手上那个碧绿的戒指,由于箍得太紧,都已经快陷入肉里。
刘鸿渐废了好大的劲儿才摘了下来,顺手把戒指放到了衣服的琵琶袖里,抬腿便跨入了大木桶里。
水似乎有点烫,刘鸿渐龇牙咧嘴的。
“夫君,秀秀进来了?”孙秀秀知道自家夫君在沐浴,敲了敲门小声道。
刘鸿渐嗯了一声,孙秀秀端着个小木盆,悄声的进了屋子。
“妾给夫君擦背。”孙秀秀手里拎着块毛巾。
“先把衣服脱了,否则一会儿沾了水难受。”适应了水温,刘鸿渐舒服的睁开了眼。
见孙秀秀一身长衣,袖口宽大,哪里方便搓澡。
“哦。”孙秀秀知道刘鸿渐的脾气,也不反驳,窸窸窣窣的褪去了外衣。
刘鸿渐转过身来,见孙秀秀一身浅粉色素衣,姣好的身段真是我见犹怜,竟有些痴了。
古代女子又皆是以夫为尊为荣,见自家夫君这般模样,孙秀秀心中欣喜,上前去给刘鸿渐轻轻擦洗。
水气缭绕,温水泡的刘鸿渐舒坦之极,享受着孙秀秀轻柔的擦拭,刘鸿渐竟然睡着了。
孙秀秀见刘鸿渐疲累至此,也不忍心叫醒,拿起刘鸿渐换下的衣衫,悄声的出了门……
不知过了多久,刘鸿渐隐隐约约听到屋外有人呼喝……
“着火了!着火了!”
……
刘鸿渐猛然睁开眼睛,他晃了晃脑袋,起身从浴桶里出来。
叠好的新衣服早已放在床边,刘鸿渐胡乱的抹了抹身子,穿好衣服后便推门出去。
屋子外一股子烟味儿,几个家丁提着木桶,向前院跑去。
“李二蛋,哪边着火?”刘鸿渐喊住一个家丁问道。
“老爷,是前院的一处耳房着火了,听说是李姐家的孩子不小心引燃了待洗的衣服,不过火势已经控制住了。”
这李二蛋有点斗鸡眼,刘鸿渐挥挥手让这厮继续去救火,他则捂着鼻子向前院走去。
天干物燥的,前院的耳房已经彻底烧没,一群家丁提着水桶往烧的黑乎乎焦炭似的屋子泼去。
一个中年妇人跪坐在耳房前大声哭泣,边哭还边教训身边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
“老爷,都是奴婢不好,都是奴婢管教不严,还请老爷责罚!”这妇人见刘鸿渐前来查看,更是吓的不行。
她本是国公府雇的下人,专门给国公府清洗衣物,可孩子太淘气,她才刚刚离开一会儿,这孩子便闯下了大祸。
“快给老爷跪下,磕头,快磕头!”这妇人拧着小男孩的耳朵,又是打又是骂的。
耳房虽小,但这是国公府,倘若国公爷怪罪下来,让她们赔偿,她们家里哪里赔得起?
本就是理亏,这妇人再也顾不得其他,见刘鸿渐不言,于是干脆下了狠手打起了孩子。
哇——孩子被打的嗷嗷大哭。
“行了行了,不是多大点事儿,都起来吧!”刘鸿渐自己也曾经历过苦日子,知道这些下人的苦衷。
“请大老爷责罚,否则老奴无颜在府上做事!”这妇人本就知道国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