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医院不是号称大明医术之巅吗?让皇上躺在这里等死?这便是你们的医术吗?”
刘鸿渐想起这个就来气,保守,保守,都特么的保守,人活着也是受罪,医者仁心,名利真的就那般重要?
在这个朝代里,刘鸿渐见多了保守,朝臣们保守、医官们也保守、就连自己的家人也保守。
仿佛激进便是有罪般,若大明一万万人都是这个思想,只顾着低头看路,秉承各种祖制,做着千篇一律之事,大明迟早还要被外夷欺辱蹂躏。
人是应该低头看路,但不懂得仰望星空的民族是绝对没有未来的。
刘鸿渐知道这不是他们的错,锅是要儒家来背,可若想改变,真是难难难。
儒家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下官万死,下官有愧!”七八个老太医被一个年轻人指着脸指责,也不敢有半分反驳,只是又重新跪倒在地,以首伏地,再无言语。
看这样子,就算是把刀架到这群太医的脖子上,这些太医也断然不敢在崇祯脖子上动刀子。
看来只有自己动手了,刘鸿渐叹了口气,说没有压力是假的,但他断然不会让崇祯就这么躺着等死。
好在他手里消炎的药品还有不少,只要手术不出问题,后期断然不会出现发炎的症状。
“刘卿,你回来了。”正在这时,病榻上突然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
许是屋子里争辩声过于吵闹,昏迷了两日的崇祯帝竟然醒转过来。
PS:推荐一本新书《小相公大文豪》,轻松向种田文,看了太多铁血厮杀,可以试着去解甲归田陶冶情操
PS:说两句,不求打赏的作者不是个好作者,但寒寒一直都不支持和提倡还是学生的书友过度消费,寒寒希望本书的书友都是理性和明智的,打赏本书的书友也是因为互相欣赏,喜欢这个故事的书友也是因为同一种价值观,而非其他。
行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历经磨难,白发苍苍而仍爱着这个世界,说起来容易,能做到的大多数都是没心没肺,只有少数才是真正的英雄之大者。
一直以来,寒寒都很少写宫斗和官斗以及商斗,一来限于性格,寒寒是个简单的人,立志活的自由,不喜束缚,也从来不看宫斗剧。
二来,这方面也确实是短板,这个故事也确实有许多欠考虑的地方,但基本是我想写的大明,寒寒喜温情,受不得凉薄,于是这个故事也大多偏向于兄弟情、民族义,而少儿女情、少官斗等尔虞我诈。
人总是有缺点的,能读到这里的,想来也是认同这个故事所展现的大明世界,谢谢你们,抱歉,又要让你们多花一个币,但懒得开单章了。
PS:新年快乐,恭喜发财,求个打赏么么哒。
………………………………
第424章 敕令晋封
“皇上,你醒了!”刘鸿渐赶忙抛下众臣,坐到了床边问询。
臣子怎能坐在床边?那可是皇帝陛下呀!
一旁侍候的太监黄鹤本来想提醒刘鸿渐不得无礼,但张开了口又憋了回去。
“万岁爷,您可醒了,奴婢这二日忧心如焚,唯恐……”太监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表衷心的机会,黄鹤也不例外。
太医们和几个守城的明将也是赶紧伏地山呼万岁。
崇祯不言。
“皇上,您身体感觉如何?”刘鸿渐抓着崇祯的手,感觉有点凉。
崇祯满头灰发一脸疲惫,嘴唇干裂的破了皮,这是个才三十五岁的男人呀,竟被病痛折磨成这般模样!
“朕咽喉剧痛,讳不能言,浑身乏力,思是大限将至……刘卿,朕放心不下大明啊!”崇祯面有不甘,眼睛通红,吃力的说道。
虽说建奴已不是大患,但大明里里外外还是一团糟,这些年幼的太子如何会处置?
朱慈烺甚至还没当年他自己登基时年长,即便如此,这么多年他仍然是被朝臣们哄骗的团团转。
好在天道不吝、祖上余荫,降下刘鸿渐这般大才,可……他也想见见大明的盛世呀!
“皇上莫要如此悲观,也许还有转机。”刘鸿渐随即把刚才与太医们商讨的救治方案说与崇祯。
太医们唯唯诺诺不敢言,只是说割去肿块有望恢复,就是齐铭胤也并未说明是谁的主意。
“诸臣误朕,朕不信得他们,刘卿,你通医术,曾救过……太子的命,朕信得你,如今……朕……也劳烦刘卿,卿且放手来做!”
这大胆的想法崇祯用脚指头也知道是谁想出的,他并未明言。
将死之鸟,其鸣也哀,将死之人,其言也善。
人啊,只有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往往能看清这世间的真相。
谁是真正帮你的,谁是在敷衍,一眼便知。
大明是刘鸿渐所救,无人敢驳,太子朱慈烺也是被刘鸿渐硬生生的从鬼门关拉回来,以延续了大明的国本,此更是众人皆知。
如今自己……
身为皇帝,臣子尽心做事他自然不会有半分的愧疚,因为那是他们应尽的本分。
可唯独面前这个只比太子大五六岁的年轻人,让崇祯觉得十分歉疚和感激。
他是了解刘鸿渐的性子的,此子形骸放浪不拘小节而又不喜官场,对权力没有半分野心,如若不是他强加了官职给人家,人家也许压根就不稀罕。
权力就意味着责任呀,但大多数人只是喜欢权力本身,而对责任视而不见!
这年轻人帮他朱家、帮大明太多太多了。
“黄鹤,拟旨!”崇祯仿若下定了决心般,喘着粗气道。
刘鸿渐正待起身行礼,却被崇祯按住了胳膊。
“万岁爷请言,奴婢候着呢!”黄鹤跪在一个案子边,摊开了一道明黄的御纸。
除却床上躺着的崇祯帝,以及坐在床边的刘鸿渐,其余人等包括将官、太医、侍卫、下人等皆是跪伏在地。
“敕令,晋封安国公为大明安国郡王,世袭罔替,若朕不测,太子朱慈烺承继大统,坤兴公主下嫁安国郡王,是为平妻。”
屋子内静谧如斯,只余崇祯沙哑的声音响彻。
黄鹤粉笔如飞记下了大致的旨意,而后便有专门的人润词遣句,交由崇祯过目。
崇祯的旨意石破天惊,郡王、世袭、太子继位、公主下嫁……任何一条皆是大明的大事。
自太祖高皇帝威加海内、以及成祖皇帝靖难时,封赏了数个功勋卓著的外姓王之后,两百年余年再无此恩。
太医们不关注政事,最喜反驳崇祯的朝臣皆不在左右,所有人都不敢言。
只有数个来自边军和京营的将官十分欣喜,以至于陆海波和吴炳豪还偷偷扭头相视一笑。
“若朕不测,加封安国郡王为太师、天下兵马大元帅,摄政五年!”崇祯喘息了一会儿,接着又抛出了更令人震精的封赏。
太师,与太傅、太保位列三公,虽不掌实权,但却是天下朝臣梦寐以求的荣誉。
这荣誉,多少朝臣寒窗十年、为朝廷呕心沥血一辈子、白发苍苍告老还乡都不可得,安国公才多大,去年才刚刚行了冠礼吧!
天下兵马大元帅就更了不得了,不论是名义上、还是职权上,兵马大元帅统领天下所有兵马,节制所有的武将,不论是总督还是总兵,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此职位大明三百年,唯有开国功勋中山王徐达干过。
最后一条,摄政五年!摄政与辅政,一字之差,千差万别!
辅政是为辅佐,最后拿主意的仍然是皇帝,而摄政!那是摄取、是代替君主处理朝政,关键时候,甚至比皇帝说了都算。
黄鹤听到此,笔杆子都掉到了桌子上,一众太医们汗水都下来了。
参将陆海波与吴炳豪又相视一眼,也是瞠目结舌。
太祖高皇帝最是忌讳臣子集权,大明三百年也未曾出过一个摄政王,这是掐住了文臣们的咽喉呀!
军权政务一把抓,陛下是否糊涂了?
所有人心里都在琢磨,这要是面前受封的年轻人心术不正……大明……也许就要改头换面了!
这是赌博呀!还是旷世豪赌!
“按朕的意思写,若敢欺瞒,死罪!咳咳——咳咳咳。”崇祯见黄鹤不动笔,随机怒道。
他确实是有赌的成分,但相比于把这一大摊子交给那些朝中的大臣,想起那些天天只会吹鼻子瞪眼睛死谏的朝臣,崇祯心中不禁呵呵,那还不如搏一搏!
而且他一点不觉得自己会输,刘鸿渐从来没有让他失望。
这小子如果有野心,便断然不会推辞掉那许多封赏,特别是军职,往往是打完了仗便恨不得立马辞掉。
这小子如何有野心,早在第一次出征山海关时,便可拥兵自重,毕竟山海关沿线的边军是当时大明仅有的精锐。
这小子如果有野心,在太子重病时,断然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治。
这小子……就是太懒了。
………………………………
第425章 委曲求全
“皇上,臣万死不肯受。”黄鹤咬牙刚打算动笔,刘鸿渐便挣脱了崇祯的大手跪地道。
开玩笑!
什么太师、兵马大元帅,听起来是很拉风,那以后要背的锅可不仅仅是辽东这旮沓了,自己不仅要外征不臣、内荡贼寇,还顺便要与朝廷的各位大爷斗鸡眼。
挺萌的,天天净捣鼓这些了,小日子还过不过了?
还有那劳什子摄政,这是要把他往火坑里推呀!
古往今来,摄政之人有几个是好下场的?
自个儿本来就不受群臣待见,你去摄政,保不准到时候就会有穿不完的小鞋子。
群臣明面上定然会以把持朝政处处攻讦,他们不会同意一个非皇帝的外姓人蹲到他们头上吃喝拉撒逞威风。
在他们心里,大明是朱家的、也是他们的,一定、肯定、断定绝对不能有摄政王,如果有,为什么不是我?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再者说,朱慈烺那小子十五六岁的年纪,正式青春期叛逆高峰期,否则也不会出现因为纳妃事件跟崇祯闹别扭。
人家老爹挂了,本来便是人家来当家做主,你去做那摄政王算是怎么回事?
你有功于大明,人家朱慈烺明面上可能不说,时间长了呢?
一句这天下究竟是姓刘的还是姓朱的,便把你噎的没话说。
百姓呢?那就更是悠悠众口了,全天下的笔杆子只要稍微一使坏,保准让你过街老鼠人人得而诛之。
里外不是人的事儿谁愿意干?图个啥呀!
到时候一旦自己稍有不慎,那可是里里外外群起而攻之呀!
这个世界太可怕了!本官还是觉得当一条咸鱼就挺好。
毕竟郡王听着也还不错!逍遥王爷四处浪,还不用负责任!
“刘卿,勿要推辞,朕知你……不喜政务,然……咳咳——咳——我大明……你必须帮助慈烺……”崇祯说话断断续续,用了很大的气力想起身,但没有成功。
刘鸿渐赶忙往前挪了挪帮助崇祯靠在了床榻边儿。
殿内的众人有人松气、有人揪心,但如此重大之事,按照古人的优良传统,即便是想受,那也必须走流程。
必然是第一次劝进,受封人婉拒,第二次劝进,受封人再婉拒。
事不过三,等到第三次时,受封人往往仍需谦虚一番才受封,意思是,这位子可不是俺要当的,是你们非要俺来当,俺又不能总是弗了众意,只好委屈求全……
“黄鹤,旨意中写,那手术不论成功或者失败,若朕不测,与安国郡王无关,若众卿敢以此为由攻讦刘卿,死罪!”
崇祯不知道啥是手术,但他自然明白为何面前的所谓太医如此不堪,因为他们怕死!
若自己死了,他们也必须陪着,崇祯不在乎他们,可即便是刘卿真的出现了失误,他定然也要保其无罪。
反正自己活不久了,不能再将祖上降下给他大明的肱骨搭上,那是万万不能的。
他还以为刘鸿渐是因此心有芥蒂,便又是加了一条。
“皇上,臣不是推辞,臣真的不能受也不想受,太子殿下已然长大成人,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殿下年少有为做事皆以皇上为标榜,定然可中兴大明。
况且……皇上,您就对臣这么没信心吗?”
谁知道人家是不是在考验你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很多人就是太秀了、太浪了,把自个活活秀死、浪死。
“朕自己的儿子朕心里明白,慈烺他……刘卿……朕都是将死之人了,你当真想看着朕……死不瞑目、当真想看到大明垂暮吗?”
“臣……自然不会,臣还是先给皇上做手术吧!”刘鸿渐觉得崇祯想的太多,也太不相信他的医术了。
自己怎么说也是给数十个小白鼠,哦不,伤兵营的大兵们做过不少外科手术。
像什么动动刀子、缝合个伤口什么的如今已经炉火纯青,那些个中了刀枪之伤的大头兵们,甚至都称呼他为赛华佗!
犯得着如此步步紧逼吗?
崇祯二人的对话屋子里的众人听得那是一清二楚,他们先前只知面前这位年轻的督师大人很受陛下赏识。
可如今看来,这特么的哪里是赏识,根本就是没当外人,那是彻彻底底的信任。
想想自己,都一把年纪了还……
唉,人比人气死人呀,几个太医相视一眼,皆是泛起葡萄酸。
而几个明军将领就更是兴奋了,刘鸿渐可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上司得宠,他们这些鸡犬定然是也要跟着升天,那以后……
“咳咳——咳咳咳——刘卿……你……你……”崇祯昏迷两天未进水米,本来身子就虚弱,又说了这么多的话,还被自己最为赏识的臣子几次三番婉拒,一口气没提上来,你了半天竟然没了动静。
上次太子的那场大病,崇祯有时都会觉得是巧合。
说实话,对于自己这个臣子的医术,崇祯那是相当的没有信心。
毕竟连身边的太医都分身乏术,自己这臣子大大咧咧的性子又怎懂得治疗这失荣之证?
本想着安排一下身后事,好能安心的下去见祖宗,如此大的恩赏,任是加到谁身上不是喜极而狂?
可偏偏这臣子……
“皇上!皇上!”刘鸿渐吓了一跳。
都把人大叔气的背过气儿了,这……自己是不是有点过了?
“陛下!陛下!您怎么就这么去了呀,大明怎能离开您啊!”跪伏在地的参将吴炳豪以为崇祯驾崩,率先嗷了一嗓子,陆海波等几个武将随即不甘人后。
屋子瞬间便充斥满了武将们的嚎啕声,场面一度失控。
“嚎你妈个鸡,皇上只是昏了过去,都给本官滚出去!滚出去!一群没见识的武夫!”刘鸿渐随即起身一脚把只见打雷不见下雨的吴炳豪踹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啊?吴炳豪有些懵逼。
这……丢人丢到姥姥家了,若是在朝堂,妄议之罪都能将他置于死地,好在如今有督师大人罩着。
吴炳豪等人被骂了一番,灰溜溜的出了屋子。
“本官现在要给陛下做手术,诸位太医们也退下吧!这里也不需要侍卫,都在门外候着!”刘鸿渐下令。
崇祯昏迷,他便是全军最高统帅,刚才崇祯的言语还在众人心中回荡,没有一个人敢出言忤逆,这人……以后了不得呀!
“齐太医,你留下!”
PS:这几日家里办宴,预计还要在老家呆六七天,等回去后就恢复更新,并酌情加更以为抱歉,感谢诸位厚爱。
………………………………
第426章 骚操作
“啊?督师大人有何吩咐?”齐铭胤正打算依令跟同僚出去,便又被喊了回来。
“待会儿给本官打打下手!”刘鸿渐道。
天可怜见,院使可是太医院的老大,全天下医官的精神领袖,手底下只打下手的药童都有数百个。
让太医院的院使打下手?全天下的医官、郎中有谁敢信?
可齐铭胤却乖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乖的行礼留下候在了一旁,没有半分脾气,也不敢有一丁点儿的怨言。
齐铭胤近半年来没少跟刘鸿渐打交道,他知道面前这位年轻人向来说一不二,而且脾气不怎么稳定。
“把这瓶九四消毒液按比例稀释,喷洒在房间四处。”刘鸿渐转身取出一瓶子消毒液得给齐铭胤道。
“下官遵命!”齐铭胤头发都花白了,仍旧拱手行礼接过那不知是何材质制成的奇怪瓶子。
最好乖乖的听话,否则……他估计自己这院使估计干不长!
而且,身为皇帝身边的太医,他知道,面前这个年轻人也必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毕竟如果陛下有不测,他将要面对的将是全天下朝臣的指责呀!
就算是陛下降了旨意,仅仅是群臣背后的臆测就够让人难受的了。
“齐大人莫要如此拘礼,安心行事便可。”刘鸿渐见齐铭胤十分拘谨,随口说了一句。
唉,这些老大爷,不说他吧一个个老神在在,说他两句吧,便又变得拘谨起来,没有一丝灵动,真是麻烦。
齐铭胤端着个盆子按照指示在屋子四处消毒,刘鸿渐则从戒指内掏出了全套的外科手术用具。
大大小小的手术刀、止血钳、纱布、缝合针线、医用酒精、碘伏、外用药物、内服药物……
等齐铭胤做完了屋子内的消毒工作,两只眼睛都瞪出来了。
天呐,督师大人是变魔术的吗?这才一转身的功夫督师大人从何处取出来这么多东西?他明明是空手前来的呀!
刘鸿渐可不管齐铭胤的震精,自顾自的取过吸入麻醉的七氟醚放在崇祯的鼻孔边,又取过一支静脉麻醉用的咪达唑仑和一次性注射器。
镇静、阵痛、肌松等各类药物也是分批次的给崇祯注射,毕竟是脖子,这些东西还是少不得,否则正在动刀子,崇祯大叔突然要是扭一下脖子。
那岂不是一失手成千古恨了。
“齐大人,本官要开始了,把这个戴上,待会儿本官要什么齐大人便帮本官取来,若本官手法不对,且温言提醒则个。”刘鸿渐取出两个白色口罩,把其中一个递给齐铭胤道。
他解下了崇祯的龙袍,露出脖颈处坚硬的肿块,又给手术刀消了毒道。
虽然在伤兵营里涨了些经验,但毕竟是给崇祯动刀子,相比于自己的资历,肯定是齐铭胤这等老中医经验更老道。
齐铭胤侯在一旁点头称是,他虽然不知道这白色的罩罩有何用,但此
刘鸿渐再不犹豫,先在患处反复擦拭碘伏消毒,而后以左手轻轻按压确定肿块具体位置,右手便动了刀子划开了患处。
黑色的淤血随即从崇祯的脖颈流出。
“把那袋消毒棉纱取来!”刘鸿渐手上戴着医用手套指着一个塑料袋道。
清理完了淤血,接下里便是把肿块从脖颈取出,刘鸿渐一时犯了愁。
脖颈处的经脉太多,取肿块又不是划开个口子便直接能取出来,肿块与周边的肌肉组织黏连,万一割错了,那就出大事了。
“大人,这肿块后方和左前方各有一条经脉,其他无妨,且小心些。”齐铭胤站在一旁观刘鸿渐有些为难赶忙出言提醒道。
刘鸿渐聚精会神,边清理流出的鲜血,边一点点的割开硬块与肌肉的黏连,额头不一会儿便见了汗。
好在有经验丰富的齐铭胤一旁轻声指导,最终把鸡蛋大小、结石般坚硬且散发着腥臭味儿的东西给取了出来。
小心的剥离了患处有病变迹象的血肉,压迫崇祯半年多的肿块终于搞定,见崇祯的呼吸已经逐渐趋于稳定,刘鸿渐终于松了一口气。
手术不是很复杂,但齐铭胤的眉头并未舒展。
这手术如果是他亲自动手,动作定然比刘鸿渐要熟练许多,但是他担心的仍然是伤口愈合期间经常出现的腐烂现象。
而且现在又正是盛夏时节,草原又多蚊虫,对于外伤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刘鸿渐哪里知道齐铭胤的心思,发炎?不可能发炎的!
他可是几乎搬空了一整个医科大学医务室的药品,外用碘伏、内服头孢,再加上止血药。
外加上这年代本就没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病菌,只要保持伤口清洁,古人眼里无可奈何的问题,在刘鸿渐手中一大堆药物面前迎刃而解。
包扎好了伤口,刘鸿渐又小心的清理了床上的血渍,而后才接过齐铭胤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
当医生也不容易呀!刘鸿渐慨然而叹。
“大人,陛下脉象比先前平稳多了。”齐铭胤仔细的给崇祯号了脉道。
“那是,不看看是谁动手做的手术!”刘鸿渐又开启了装逼模式,一脸臭屁的道。
“是是是,大人医术高明,端的是华佗在世扁鹊重生张仲景都要汗颜。”齐铭胤也是明白人,知道面前的年轻人此时的心情,也赶紧恭维。
“只是……陛下为何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