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是是,大人医术高明,端的是华佗在世扁鹊重生张仲景都要汗颜。”齐铭胤也是明白人,知道面前的年轻人此时的心情,也赶紧恭维。

    “只是……陛下为何还不醒?”齐铭胤小心翼翼的道。

    神医华佗的麻沸散早已失传,如今大明的麻沸散配方是山寨版,即使普通人喝下一大碗,也只能做到减轻术中的疼痛。

    而患者往往精神清醒,若论实际效果,还不如喝的酩酊大醉的醉汉,那才是真的不知疼痛。

    “也许还要至少两个时辰吧,去给本官取些清水来,莫要让其他人进来。”刘鸿渐道。

    笑话!他可是整整用了一瓶吸入式麻醉剂,还注射了镇静剂、镇痛剂、肌松剂等药物,面前的崇祯大帝,不过是一坨全身麻醉的五花肉而已。

    就是现在掐他的大腿内侧、给他来几脚都不会醒来。

    二人身上已经消了毒,虽然外人进来问题也不大,但毕竟是大明的皇帝,刘鸿渐不得不谨慎行事。

    齐铭胤不疑有他,自顾自的走到寝殿外,给外面守候的下人吩咐取水。

    片刻之后,齐铭胤端着水过来差点把脸盆字扔地上。

    刚才还摆满一床的各种奇奇怪怪的瓶瓶罐罐,竟然全部消失不见。

    刘鸿渐好整以暇的坐在床边仿若没事儿人一样。

    天呐,这究竟是什么骚操作?


………………………………

第427章 大逆不道

    “大人,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屋子内除却麻醉昏迷的崇祯外,只余齐铭胤刘鸿渐二人,齐铭胤眉头微蹙道。

    “本官最烦你们这样,有何事说便是了,憋在心里头不难受吗?”刘鸿渐在心里头默默清点着空间内的药品,发现存货不多了,有些心烦。

    特别是外伤药消耗最为严重,他经常去伤兵营探视,不忍缺了胳膊断了腿儿的士兵们痛苦哀嚎时不时都要去发放些药品。

    日子还长着呢,这才哪到哪儿?

    自己也算是冒着生命危险给大明皇帝看病,药品耗费不少,很可能还是亏本买卖,苦啊!

    “大人,下官见陛下之病情,已然有侵入五脏六腑的征兆,此在失荣之症中已属中后期,如若用最名贵的药品调养,外加上清心寡欲,或许还能加以控制,但是……”齐铭胤欲言又止。

    “但是啥?这里就咱俩人,你便莫要有那般顾忌,本官要听实话。”说话说半句,还总是卡壳到关键位置,你说气人不气人。

    “但是若陛下仍旧整日操劳国事勤勉劳神,会加速病情的恶化,实乃不可控之因也。”齐铭胤语速突然加快。

    老齐也很蛋疼,若是放在平日里,他是断然不敢瞎说大实话的,因为这话若传到有心人耳中,少不得便是抄家灭族。

    你不让陛下操劳国事到底是什么意思?逼着陛下退位吗?

    也就是面前年轻的督师大人,老齐眼睛很毒,他敢断定这年轻人不会卖了他,处于医者之仁心,这些话还是说了出来。

    也许,这年轻人能让这不可能的事情出现转机。

    “你是说……皇上最好能远离国事,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刘鸿渐抚摸着下巴略做思考。

    其实对于崇祯的身体,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刘鸿渐是非常有发言权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夙兴夜寐、勤勉劳神,外加上不是这里战败、便是那里要钱,时不时还要与大臣吵架……

    又不锻炼身体,吃的还不怎么好,谁受得了呀!

    如果是他这么来玩,就那些天天扯皮的鸟大臣三个月估计都能把他气疯,不出半年痔疮都能把他打倒!

    人家硬生生撑了十八年!

    “回大人,这失荣之症内因为大,积劳忧思成疾为主,只要陛下能……”齐铭胤说到一半又停下了,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实际上齐铭胤心里还憋着几句话没敢说出来,那便是崇祯的脾气,毕竟侍候崇祯二十年,齐铭胤对崇祯的脾性还是很了解的。

    处理些国事还不是什么大事,可陛下太容易动怒,太容易激动了,这是失荣之症的大忌。

    其实他说的倒也没错,毕竟崇祯的脾气已经固化,如果想减少动怒,唯有远离国事。

    “嗯,本官明白了,且去吩咐下人煮些米粥来。”两日没有进食,对身体是极大的消耗,说实在刘鸿渐还是很敬佩和怜悯这位可怜的大叔的。

    时间慢慢过去,两个时辰后,崇祯悠悠醒来。

    “刘卿,刘卿?哎哟——”崇祯见刘鸿渐竟趴在床边睡着了,轻声呼唤了两声便挣扎着要起来,谁知竟扯动了脖颈处的伤口。

    “皇上,您醒了?臣来扶皇上。”刘鸿渐赶紧起身把枕头垫到了崇祯身后帮他坐起。

    “皇上感觉如何?”刘鸿渐从齐铭胤手中接过米粥,递给崇祯道。

    “朕感觉呼吸顺畅多了,只是脖颈处疼痛难忍。”崇祯接过米粥,只喝了一口便不再动手。

    两个是时辰过去,镇痛药已经没了效果,吞咽咀嚼均会扯动脖颈的伤口。

    “无妨,皇上且把这药吃了能减轻疼痛。”刘鸿渐拿出一盒阿司匹林递给崇祯,又吩咐下人送来温水。

    阿司匹林不仅可以镇痛,还能起到消炎的作用。

    崇祯接过看了看,发现药盒十分精致只是上面有不少错别字(简体字),还以为是假冒伪劣的药品,但想想刘鸿渐必然不会害他,也并未多问。

    “此番又劳烦刘卿了,朕先前所言,皆为肺腑,朕不允你推辞。”崇祯刚才被气晕,如今醒来内心十分的不淡定。

    其他的他可以放放,但这大明的军事必须刘鸿渐来掌管他才放心。

    既然太医已经言明此病乃绝症,那么深知太子秉性的他必然要为祖宗基业着想,余下的时间一定要为太子铺好路。

    而面前的年轻人,必须上演那最大最重要的角色。

    “皇上呀,不是臣不想干,是臣干不来呀!”名誉头衔你随便封,反正也不用承担什么,可那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活儿是那么好干的吗?

    大明有那般大的疆土、那般多的军队,这个月去东北,下个月去四川,下下个月估计就要去云南了。

    干了这差事,以后就别想安生了,四处都要你来操心,保不得动不动便要披甲去打仗,打仗这活计多特么累呀!

    辛辛苦苦打一辈子仗,功高震了主,还说不定要遭朝廷忌讳和清算,图个啥呀!

    而且自己已经是世袭的郡王了,虽然还没正式册封,但想来大叔不会反悔,郡王已经足够他笑傲大明了,这大好的河山,还没来得及带妻儿出去转转。

    怎么可能去跟你签个终身的打工合同,即便是这职位听起来很拉风,那也不行!

    “哼,刘卿你不是干不来,是不想干吧!”崇祯把米粥往床榻边的茶几上一放,微怒道。

    他自然看出刘鸿渐的小心思,一个字,懒,俩字,真懒,三个字,懒得很!

    还竟敢跟他讨价还价,若是常人,崇祯早便拉出去咔擦了。

    掌管全天下所有兵马,若是常人,不得乐晕过去?

    “咳咳——咳咳咳——”唉,真是愁呀!崇祯想及烦心事,竟又咳嗽起来,扯动了伤口面容痛苦。

    “皇上勿动怒,臣知道皇上是担心太子殿下,臣有一计可安皇上之心。”刘鸿渐表情凝重,因为他接下来说的话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大逆不道!

    “刘卿且说来听听。”崇祯一听便来了兴致。

    对于刘鸿渐的话,崇祯十分看重并不疑有他。


………………………………

第428章 将了一军

    “皇上可听说过太上皇吗?”刘鸿渐语气尽量说的委婉。

    无疑,直接劝人家下台是找死,没有几个帝王愿意放弃手中无上的权力。

    历史上的太上皇更是屈指可数,还大多是被逼无奈,比如二流子皇帝刘邦他爹,刘邦扛起大旗时还彻彻底底是个农民。

    再比如唐高祖李渊,这厮比较苦逼,是被儿子逼着下了台,还有野猪皮的玄孙那个号称十全老人的家伙,这厮倒是很美,当太上皇纯粹是为了给他爷爷面子,以及……装逼。

    “刘卿此言,是让朕禅位吗?”崇祯皱着眉头道。

    大明三百年向来没有禅位的皇帝,若是其他任何人,崇祯绝对的要大发雷霆,并把这人株连九族永世不得翻身。

    可说此话的乃是他最看重的臣子呀,崇祯看看刘鸿渐,发现刘鸿渐并未在开玩笑而是少有的凝重。

    “皇上,非臣妄言呀,您的身子不允许您再在日夜操劳,若清心寡欲常常锻炼身体,尚且能暂时稳定住病情,倘若……皇上,难道您不想见见那大明的盛世吗?”

    刘鸿渐知道崇祯必然会十分纠结,这也是遇到自己,倘若是朝中那群大爷,崇祯此刻估计都吹胡子瞪眼睛跟朝臣开干了。

    锦衣卫已经传来消息,北方山xi、陕xi、顺天府等地种植的土豆红薯已经丰收,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百姓必然不会跟着朝廷对着干。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显而易见,让老百姓有饭吃,让朝廷有钱花!

    只从农业和商业入手的话,刘鸿渐有把握在三年之内,让崇祯大叔见到他所以为的盛世!

    崇祯所以为的盛世无非就是以上两条,虽然刘鸿渐觉得这算个球的盛世,但帝国太大了,一条政令若没有从上到下强有力的实施,改革就是个锤子。

    万历年间的改革虽然被后世吹嘘良多,但却并未深入到底层太多,以至于效果其实甚微,只是相比原来,干巴巴的国库多了数百万两银子而已。

    那算个毛线,如今直接听命于崇祯的军队有数十万,只要刘鸿渐敢下狠手,分分钟都能再搞来至少一千万两。

    他太了解大明的银子都在哪了。

    既然大叔想看盛世,那么自个便辛苦两三年罢了,反正自己也无事可做。

    但在他的心里,百姓有饭吃,朝廷有钱花还远远不够。

    对于一个伟大的帝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一,教育!

    第二,科技!

    二者缺一不可。

    当然这都是后话,给崇祯的提议也只是出自关心,至于人家乐意不乐意,反正该说的咱也说了。

    “朕且思量一番。”虽然刘鸿渐的言语过于劲爆,但崇祯也知道自己身体的状况,若以后病情加重于国于己皆是不利。

    “皇上您辛劳半生,臣也是希望皇上能多多注意身体,毕竟那个孔夫子不是曰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而且呀皇上,这太上皇并非您所认为的禅位呀,若是您对太子殿下的政令不满,难不成太子殿下还能拗着您吗?”

    见崇祯有所松动,刘鸿渐赶紧见缝插针,他倒不是忽悠崇祯,瞎说的也都是大实话。

    在这个年月,百姓最注重的便是礼仪尊卑,做儿子的向来不敢出言犯上,更别说朱慈烺那小子了。

    在刘鸿渐看来,他这是教崇祯学当甩手掌柜,在这方面,他还是很有心得的。

    毕竟你看他在京郊拥有那么大一片产业,何曾见他忙过?

    上位者只需要有一双识人的眼睛,便可以事半功倍,把握好大方向便可以了,就是这么简单。

    “刘卿言之确有道理,近两个月来慈烺监国处事倒也还算中允,只是刘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孔圣人何时说过此话?是出自论语吗?”

    崇祯又不是傻子,对于刘鸿渐所言也是深有所悟,是啊,反正自己也没几年活头了,劳累一辈子,也该歇一歇,正好看看太子是不是能接下这重任。

    “嘿嘿,臣也记不得是孔子曰的还是孟子曰的,也可能是老子。”刘鸿渐打了个哈哈,这都不重要。

    “哼!莫要得意,若想让朕禅位,有一个条件。”崇祯突然若有所悟道。

    “啊?皇上……啥条件?”刘鸿渐觉得崇祯大叔不怀好意。

    “若想让慈烺承继打野,这兵马大元帅之职需由刘卿暂代,还有先前所提之事,你都得给朕应下,否则,朕断然不会禅位的。”

    崇祯觉得自己将了刘鸿渐一军,也就是与这个懒小子,他才能说些心里话。

    也就是这个懒小子,才能将外人求之不得的权力视为烫手的山芋,唉,这事儿若是传到朝廷里,那些朝臣不得吵翻天?

    说起来也真是笑话,拥有一万万百姓的大明、拥有无边疆土的大明,皇帝禅位之事竟然整的如此儿戏。

    崇祯心中只是闪过一丝念头便放下心来,以目前大明在辽东取得的战绩,莫说是其兄朱由校,即便是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万历都比不得!

    自己即便下去见了列祖列宗,也算是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了吧。

    而且,眼前这一脸苦逼样儿的臣子,那可是太祖皇帝钦选的!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皇上……这军务一事臣可勉为其难暂理两年,至于摄政之事,咱以后再商量嘛,臣看内阁首辅郑大人就挺不赖!”

    挺萌的,自己哪里有心思天天跟那些鸟大臣斗嘴,这事儿是个坑啊,不能接!

    而且即便是那军务,也必须尽快脱手,这玩意儿玩不好能把自己玩儿死。

    “朕不允,此二事缺一不可为之,而且必须是你!

    朕不要求你事必躬亲,只需在军务和政务之上把握好大方向,莫要让出大篓子便可。”

    朝廷里那些大臣,崇祯早便看透,他们都有了自己的立场,只要一有事便拉帮结伙的死谏,说的重了那便是结党。

    如今虽然比之去岁好上许多,但信任已然不复,哪里是那么容易找回的。

    崇祯也知道这臣子哪都好,就是懒了点,只得放低了自己的要求。

    毕竟太子正需要历练,恰好他二人都在,自己安心不说,还省事。

    “这……臣看行。”人家身为皇帝都这般宽容了,刘鸿渐也不好意思推脱。

    刘鸿渐感觉面前的大叔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不都是刚才他教崇祯当太上皇的伎俩吗,怎的这么快就被人反将了一军?

    唉,失败呀!

    不过反正就是当甩手掌柜嘛,甩一个也是甩,甩两个、三个也是甩。

    为了自己的小命儿,他也不能看着老朱家倒下不是?

    况且,回去说不定面前的大叔便不是大叔了,人家如此这般都提了几次了?

    自己再拒绝那就不是不近人情了,就是没事找抽!

    嗯,有个太上皇当岳丈,还不赖。

    等会儿,不对,岂不是自己要叫朱慈烺那家伙大舅哥?

    自己明明比那小子大五岁呀!

    哎呀,这辈分可怎么算!

    PS:祝各位书友情人节快乐,也祝福自己今年能找到那个她。

    PS:这次俺绝对没有断章,求书友们来看正版吧,寒寒辛辛苦苦一个月写60个章节,也就才6、7块钱而已,过了个年,作者君都木有钱吃饭了。


………………………………

第429章 传国玉玺

    刘鸿渐与崇祯在屋子里一唱一和的安排着关乎大明社稷的大事,全然不顾站在门口侍候的太医院院使齐铭胤,齐铭胤额头汗水冷汗都下来了。

    这还是他所熟知的崇祯了吗?

    说禅位便禅位?说让太子继位便让太子继位?说让面前这年轻人摄政便让他摄政?还兵马大元帅?

    最让他惊骇的是,二人不仅漫天要价,还坐地还钱!

    刘鸿渐劝崇祯说只是表面上当太上皇,朝廷里一般的小事交给太子处置,大事仍由他来把控。

    崇祯劝刘鸿渐说摄政和兵马大元帅也可以不管事,但要把控好关键点。

    那么问题来了!

    这大明到底谁做主来着?

    是即将要继位的太子朱慈烺?

    还是掌管天下兵马并参与摄政的刘鸿渐?

    还是即将要退居二线但依然睥睨群臣的太上皇崇祯?

    这也太儿戏了吧!朝臣呢?陛下竟敢弃朝臣的谏言而不顾了吗?

    齐铭胤思前想后也想不明白索性便不想了,这年轻人回去便要迎娶大明的公主,乃是陛下的女婿,就算是即将继位的太子殿下,那也是陛下的儿子。

    说到底,这是人家自己家的家事,关他鸟事?

    窗外突然传来几声明军士兵训练的口号声,他突然明白了面前二人的的依仗。

    有些事不知道要比知道好。

    齐铭胤眼观鼻鼻观心,决定把自己当成瞎子、当成聋子。

    他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所以他什么都不知道。

    铛铛——外面传来一阵急躁的脚步,随即传来了敲门声。

    “谁人在外头喧哗?”崇祯眉头微皱,对这打断君臣二人商讨大计的下人十分不悦。

    “启禀万岁爷,大捷,大捷呀!”黄鹤带着兴奋的颤音在门外道。

    黄鹤最近很委屈,明明他才是万岁爷的近侍,如今却被崇祯拒之门外。

    由于崇祯才刚做完手术,刘鸿渐并不想让外人知道崇祯的病情,于是向崇祯请示自己出去了解一下,崇祯自无不允。

    少倾,刘鸿渐进来面带喜色。

    “皇上,王总兵在黑岭袭击逆匪多尔衮营地,斩杀鞑子八千余,生擒了多尔衮、伪帝福临,以及伪满洲国全部的逆臣及家眷!

    皇上看这是啥?”刘鸿渐手里端着个木头匣子,走到崇祯面前打开。

    匣子内赫然放着一方美玉雕琢的大印,其方圆五寸,上扭交五龙,古朴而不失庄重,这分明就是历代传承的传国玉玺呀!

    崇祯以手指着传国玉玺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攻破了伪满洲国的都城并不算是最终的胜利,生擒了伪帝、伪摄政王多尔衮及其一众臣子,并俘获了伪满洲国的传国玉玺。

    这才算是真正的灭了螨清的传承!

    一连串的大喜让极容易激动的崇祯百感交集不知所言。

    “皇上,您别激动,别激动呀!平常心,平常心!”刘鸿渐生怕面前的大叔脑门一热再躺倒,那可就真是个范进中举了。

    “朕开心,朕开心呐!”崇祯放下了手,轻轻抚摸了一下俘获自建奴的玉玺,咧嘴笑得像个两百斤的胖子。

    “刘卿何以如此平淡,北伐两月有余,如今灭了建奴,难道不是值得同庆的大喜事吗?”崇祯见刘鸿渐只是微微笑了一下便坐回了屋内的凳子上道。

    “皇上,臣也高兴呀,只是王元霸偷袭建奴营地时,那营地内仅有多尔衮的正白旗以及少数的正黄旗兵士,为数最多的正红旗鞑子好像并未在营地之内。

    王元霸率兵在长白山搜寻未果,那代善带着至少一万三千鞑子兵不知所踪。”

    长白山脉太大了,一万余人钻到山沟沟里,外加上那是建奴世代居住狩猎之地,想找到还真不容易。

    刘鸿渐之所以如此蛋定,那是因为他早便知道结果,只是没想到会有代善这个漏网之鱼。

    而且,刘鸿渐向来没把螨清鞑子当做是大明的劲敌,真正的劲敌,都在大洋里、在大洋的彼岸!

    “只要擒住了那建奴的伪帝以及多尔衮,那一万余逃进山林的鞑子,已经在大明翻不起什么风浪。

    朕既然要晋封你为安国郡王,身为大明的郡王,这没有个好印章也不像个样子,朕回去便命人将这玉玺重新打磨,找工部的巧匠为刘卿赶制一方印章!”

    虽然仗是王元霸打胜的,伪帝和多尔衮也是王元霸带兵生擒的,但崇祯自然而然的把最大的功劳算在了刘鸿渐头上。

    而且这玉玺虽然传自大元,而后又被黄台极自林丹汗手中夺取,但却并非秦汉传下来那一块。

    秦相李斯以和氏璧镌刻而成的那块玉玺,其上刻八字即: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而这玉玺刻的是:皇帝之玺。

    据传闻,秦汉时那块玉玺缺了一个角,其上以白玉补之,而这块没有。

    事实上,和氏璧镌刻的那块玉玺早便不知所踪,经历了将近两千年,每朝每代都有玉玺,特别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时,每个屁大的国家都整一块玉玺。

    搞的后来权相伯颜从各地收缴上来的玉玺足足有三十几块,这厮倒也阔气,直接磨平分发给了王公大臣当私章使用。

    崇祯此番把这劳什子玉玺赐给刘鸿渐,一来是刘鸿渐几次三番挽救大明于危难,太子的命、他的命、大明的命可以说都是面前这懒小子给续的。

    这二来嘛,崇祯还真是一点都不缺玉玺,因为大明只玉玺就有整整二十四块!

    二十四方玉玺,称二十四御宝,皆以青玉、白玉为主,且各有各的用处。

    比如祭天就用皇帝奉天之宝,祭祀百神就用天子之宝,册封赐劳就用天子行宝,祭祀宗庙就用皇帝尊亲之宝,册立亲藩就用皇帝亲亲之宝……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牛不牛逼?

    “嘿嘿,看着还不赖,既然皇上赏赐,臣就却之不恭了,只是臣这私章刻点啥呢?”刘鸿渐挠了挠头。

    印章这东西传承数千年,即便是后世去办点啥事,还要去找有关部门盖章,足以见印章的普及性和重要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