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应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船队晃晃悠悠了足有小半个时辰才堪堪到得对岸,刘鸿渐倒还好,毕竟在辽东湾经历过更猛的,可不少京营兵哪里坐过船。
一排排窝在船舱里的士兵下了船一溜烟便跑到岸边大吐、特吐起来。
浦子口距离南jing城已不足三十里,即便是没有了战马,也不过一个时辰,南jing城的轮廓便浮现在众人面前。
“城下何人?”城头守将见远处行来无数军将,而且还不是惠王殿下的战旗,差点吓尿。
南jing守备本是徐允祯之子徐其印,但这厮昨夜不知抽了什么疯竟消失不见,二把手马小六不得已担下守备之职。
“我乃大明安国郡王刘鸿渐,速速打开城门,降者不杀!”刘鸿渐安坐马上只对城头高喊。
城头守兵一听便乱了套。
“大人,看样子国公爷和惠王殿下是败了,我等怎么办?”马小六身边一兵士小声道,言语间竟带着颤音。
谋逆和从逆没有什么分别,再加上他们出身低微,开城就是个死。
马小六拧着眉头沉默片刻。
“开城!迎安国郡王殿下!”当断不乱反受其乱,也只是片刻,马小六便下了令。
徐其印那狗娘养的定然是出城跑路了,留下他们这等可怜之人受罪,既然你不仁,便莫怪老子不义了。
一声令下,哗啦啦吊索放下,咯吱咯吱古老的南jing城门大开。
虽然料定这守备不敢抵抗,但刘鸿渐还是有点犯嘀咕。
毕竟是大明先前的都城,城高墙厚的,别看城中没几个守军,可他也没带火炮呀!即便是带了火炮,没个十天半个月也休想破开。
哼,还算有点良知,刘鸿渐猫了一眼城头。
一声令下,一万多京营兵鱼贯而入,分出四路分别冲向四方城墙,原有的从逆军随即被押解下来。
刘鸿渐没工夫管其他,自带着两千亲卫直奔六部衙门。
大明有两个奇葩,第一是同时存在三个都城,第二是有两套领导班子。
北都北jing,南都南jing,中都凤阳。
在北jing和南jing各有六部等衙门,北jing是为北漂,是干事用的,南jing是为南混,说白了,就是混子、混生活、混吃等死的混。
银子照发、福利照拿,除却兵部有点作用外,其余五部皆是闲的没边,真可谓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
这要是搁在后世,不知有多少人艳羡。
可在明朝却不同,南混们大多是权利斗争的失败者,被打发到南都养老。
他们不仅不乐意,还天天长吁短叹,恨朝廷不公,恨苍天无眼,就是不恨自己无能。
以至于刘鸿渐到得六部衙门,竟没找到一个人,一番探查得知的结果令刘鸿渐差点跳脚。
六部尚书有俩在天香楼吃花酒,俩在翠云阁听曲儿,一个进了大狱,一个在家里睡大觉。
废了好一番功夫,才将其中的五个尚书并各衙门侍郎、给事中等人抓到了衙门之内。
之所以要抓,是因为凡是此时还能在城内逍遥的,皆是从逆,一众南混们得知惠王大败,皆是如丧考妣般哭喊着自己是被逼无奈。
刘鸿渐哪有功夫听这群鸟人聒噪,全数捆成粽子游街一周,押到了刑部大牢收押。
至于进了大狱那位南jing兵部尚书,刘鸿渐打算亲自去接,因为那个人在史书中露了脸。
史可法,扬州十日捍卫汉人最后尊严的侠之大者、民族英雄。
公元一六四五年五月二十日到二十九日,所有汉人都需牢记这十天。
史可法在手中无兵无将的窘境之下,率领扬州百姓抵抗野蛮的侵略。
多尔衮、明廷降臣多番劝降,不止史可法、全体扬州百姓毅然决然抵抗到底。
螨清炮至破城,血色屠夫豫亲王多铎一朝入城,十日不封刀,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
城中积尸如乱麻,扬州百姓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80余万具。
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以谢朝廷,端的是忠肝义胆。
只是在整个南明,存在两个后世争议极多的人物,其中一个便是这史可法。
如果用八个字来形容,上联忠肝义胆,下联便是刚愎自用。
缺点尚且不说,铁骨铮铮的文臣刘鸿渐还是很欣赏的,他值得刘鸿渐的亲自迎接。
到得刑部大牢只一提身份,牢头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穿过昏暗无光的牢狱,刘鸿渐见到了居于最里侧的史可法。
其人年约四十,个字不高其貌不扬,一身素衣之下正气浑然,见到来了人也是没有半分待见。
“不用多费口舌了,老夫即便死在这暗狱之中,也断然不会向你这等谋逆之人投降。”虽然见这年轻人面生,但史可法仍旧把其当做惠王的说客。
半个多月来,几乎每天,都会有往日的同僚前来,试图说服他为惠王朱常润所用。
“史大人怎知本王是来做说客?”刘鸿渐看着这倔强的壮年人不禁生笑。
见多了北jing城内软绵绵的文臣老大爷,突然遇到个横的,竟让刘鸿渐觉得十分有趣。
“哼!杀了老夫吧,否则你就是孬种、懦夫!”史可法愤怒之下说的是唾沫横飞。
“大胆!此乃大明安国郡王,不得无礼!”
PS:全部加更加完,虽有些疲累,但守诺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谢过这两天打赏的诸位兄弟了,还有感谢几个从盗版转来打赏本书的朋友,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开个玩笑哈哈,谢谢你们。
………………………………
第489章 都是大佬
“大胆!此乃大明安国郡王,不得无礼!”牛大棒槌一听有人敢如此骂他家老爷,当时就不乐意了。
“你是安国郡王刘鸿渐?”史可法闻言腾的一声起身道。
虽身处南jing,但对于朝廷要事,史可法可是门儿清,从去岁闯军围城、到山海关血战、再到北伐四处可见刘鸿渐的影子。
不止他史可法,随便从街上拉个上了年岁的百姓,亦或是街两边各种香楼雅阁中的歌姬,有哪个不知京城有个不世出的战神?
“如果没有人与本王重名儿,或许便是说的本王吧!”刘鸿渐一脸臭屁。
“老夫南jing兵部尚书史可法,见过安国郡王!”史可法弯腰一鞠到底,面上说不出的敬重。
“史大人这是作甚,本王这年纪,可担不得您的大礼,走走走,出去聊!”刘鸿渐示意狱卒打开牢门道。
刘鸿渐算是整明白了,不论是锦衣卫的诏狱、还是东厂的暗狱,亦或是两京的刑部大牢,唯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一个味儿。
贼拉臭、贼拉腥、难闻到呛嗓子!
出刑部大牢时,史可法恰好碰到其余五位刚游街回来五部尚书,这五个老头眼睛都直了。
前几日是他们幸灾乐祸,如今却是祸从天降,一个出狱、五个接班儿的顺带一群虾兵蟹将,端的是令人发笑。
“大人,惠王之乱已平了吗?”史可法跟在刘鸿渐身后,低声询问。
不由得史可法疑惑,朝廷每次那次平叛不得个把月,惠王号称拥兵二十万,这才过去几日?
“土鸡瓦狗尔,本王只一日便将其击溃。”刘鸿渐语气平静说的云淡风轻。
一句话把史可法噎的不知所言,心说大明战神果非浪得虚名,垭口之余也不敢再多言,休怕再闹了笑话。
刚出的牢狱到得刑部大门,但闻衙门口有吵闹之声。
“你这大老粗竟敢这般无礼,知道我家少爷是谁吗?”一个书童模样的年轻人指着守在衙门外的几排京营兵怒道。
“何事喧哗?”京营兵还未出言,刘鸿渐已从院里出来,但见门外站着一白面书生,虽身着儒服却一身正气虎虎生威,顿觉此人不一般。
“这位大人,小生是国子监的监生,小生的老师被无端被官军抓捕入大牢,此番并非前来闹事,小生只是想为老师伸冤。”
这白面书生深鞠一礼不卑不亢缓缓说明来由。
“王爷,此是福建郑家的长公子郑森。”史可法悄摸的走到刘鸿渐身前轻言道。
啥?郑啥?郑森?刘鸿渐听完眼睛都瞪大了。
这年轻人便是二十年后叱咤南中国海的民族英雄小郑、郑成功?
“你是郑成功?”刘鸿渐瞪着眼睛如同看大熊猫似的绕着郑森瞅了又瞅。
“回大人话,小生姓郑名森字大木,并不叫郑成功。”郑森被刘鸿渐盯着看的有些不好意思,心说这位年轻的大人不会是有什么非分之想吧。
明朝好男风之风气犹甚,特别是富庶的江南,一些富家公子哥几乎都养着男宠。
“哈哈哈!没错没错!是叫郑森,嗯~不错不错!身子骨很壮实!”刘鸿渐才想起郑成功是南明隆武小朝廷赐的姓名,国姓爷也是那时的称呼。
只是这小子混的不咋地呀,怎么才是个监生?
刘鸿渐捏了捏郑森的胳膊,硬硬的,倒是个习武的好材料呀!
“大人请自重!”郑森被刘鸿渐捏的一激灵汗毛都竖了起来,心说这个看着挺正派的官爷果然有那恶心的癖好。
“小郑莫要惊讶,本王只是惜才,见你一身正气一时有些失态,罪过罪过。”刘鸿渐哪里还看不出自己被小郑想歪了,随即解释道。
“你是王爷?大明安国郡王?”郑森一听更是惊骇万千,如今南jing城已经光复,这城中除了前来平叛的安国郡王哪还有其他王爷!
只是令郑森惊诧的是,传闻挽救大明于危难、驱除鞑虏灭建奴的大明战神竟然如此年轻!
刘鸿渐一脸臭屁的谦虚,随即询问郑森被关进牢狱的老师是哪位,心说既然是你小郑的老师,怎么着也得给个面子。
郑森语出惊人只刚道出其师傅的名讳,便又让刘鸿渐惊掉大牙。
钱谦益!小郑的老师竟然是钱谦益!
不由得刘鸿渐惊讶,这厮在大明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儿,只是这名儿不怎么好听。
钱谦益有俩绰号,一曰水太凉,二曰头皮痒。
这绰号的由来也极为有趣,清兵入关南下兵临南jing城时,其侧室柳如是劝钱谦益一起投水殉国,二人来到河边钱谦益又胆怯不敢跳,直说水太凉,最终投降了螨清。
而后血色屠夫多铎入南京下剃发令,这厮于南jing街头慷慨陈词誓言抗清,回到家里却又说头皮痒的厉害,一剪刀便把头发咔擦掉。
以上观之,按说这钱谦益断然是卖国贼汉奸无疑,但问题这家伙与洪承畴、范文程等人相比,还真算不上。
满打满算在鞑子朝廷混了仨月便辞官归乡,散尽家财支持天地会等地下组织,专心干起了反清复明的大业,此是后话。
史可法能用八个字来形容,忠肝义胆,刚愎自用。
钱谦益也可用八个字形容,才高八斗,贪生怕死。
说白了这厮心中知道大义,就是骨头软,事到临头,怕死。
刘鸿渐对这厮没什么好印象,降了就是降了,哪里管你后来怎么补过。
但不过是一个削职归乡十几年的老头儿,放了也无伤大雅,正好顺带结识一下小郑,便着人把这厮放了出来。
“小生代老师谢过王爷!若王爷不嫌,今晚小生愿在潇湘阁设宴款待王爷,还望王爷肯赏光。”
郑森虽然对刘鸿渐有些误解,但闻刘鸿渐答应放人,也赶紧拱手道谢。
“好说好说,恰好本王第一次来南jing,还未曾见识江南的风情。”刘鸿渐正愁没借口结识郑森,闻言忙答应道。
诸事繁杂,离开刑部衙门,刘鸿渐又去了城内明军大营,锦衣卫千户官梁可望早已等候在此。
“如何?徐允祯那老家伙可有下落了?”
PS:历史小科普,监生,国子监学生的简称,贡生(成绩优异的秀才)才有资格入学,当然有权势的可以依靠父祖的入学是为荫生,有钱的可以花银子,是为捐监。
PS:推书《魔女酒馆》这是一个应届毕业生穿越到异界,带着一群小魔女开酒馆、顺便拯救世界的奇幻故事!书荒的朋友可以一阅。
………………………………
第490章 剑指复社
“如何?徐允祯那老家伙可有下落了?”刘鸿渐手里端着杯茶水问向梁可望。
“回大人,昨夜徐允祯的二子徐其印深夜出城,多方查访得知这厮连夜乘船逃往福建,如今卑职已派出手下缇骑赶往福建,但……”
“福建?”刘鸿渐还没待梁可望说完便打断。
一想起福建,刘鸿渐心里便没来由的浮现出一个人来,老郑,郑芝龙!
徐允祯这厮竟然暗中勾结郑家,刘鸿渐眉头紧皱。
也是,除了那里能逃出生天,这老杂毛还能去哪?
福建泉州乃是郑家的老巢,郑家在此地经营十数年,当地百姓只知郑芝龙而不知朝廷此已不是什么秘密。
只是,现在朝廷对这厮还真是无能为力,这厮布置在南洋各地连带泉州老巢的军力不下二十万,大小战船不下三千艘。
大明有啥?
好在老郑胸无大志只想当军阀安居一隅发大财,好在还有个志向高远的小郑。
唉,刘鸿渐叹了口气,干不完的活儿呀!
刘鸿渐取来笔墨,刷刷刷的写了一封信。
“速派人把此信送与郑芝龙,他看了信自会明白。”取过崇祯御赐的郡王印玺盖了大印,交给梁可望道。
老郑,你丫的再惹老子不痛快,后果自负!刘鸿渐望着离去的梁可望心道,真惹毛了,他不介意让手下的狙击手来一场暗杀。
“这郑芝龙狼子野心,王爷还需多多留意。”史可法在一旁小声提醒道。
身为南jing兵部尚书,虽然没啥大能耐,但对周边的恶势力却是了如指掌,只是,他干不过。
说起来这几年史可法也憋屈,先是左良玉盘踞武昌好几年,搅得江南乌烟瘴气,而后张献忠时不时又会来打打秋风,他是看着干着急还没办法,时不时还要被京城的阁老批评。
“本王自有分寸,时候也不早了,走,本王带你去吃大餐!”天色已暗,想着与小郑约好的饭局,忙活了一天是该犒劳一下肚子了。
吃大户刘鸿渐可一点都不心疼,如果大明也有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老郑绝对能进前三,而这小郑估计绝对也能甩后世王某丛十八条街。
老郑虽然没啥文化但却是这个年代的大赢家,明里是大明的南安伯、后军都督府都督,暗里是南洋的主宰。
那是要名儿有名儿,要权有权,凭着庞大的海军势力,整日里只需躺在泉州豪宅收保护费一年就不下千万两白银。
吃大户呀,老子喜欢,刘鸿渐没来由的葡萄酸,玛德,老子混了一年多,现在资产还是负的,给穿越众丢脸了。
“王爷,如今六部之中吏、户、礼、刑、工五部皆从逆,下官身负南jing的兵部尚书之职,还需去处置各部事项,并写奏疏向圣上乞罪言明,便不陪王爷了。”
史可法叹了口气,即便他没有从逆,但出了这档子事儿,他的官场生涯估计也要走到头了。
京城的文官才不管你有没有从逆,南jing失守,随便一个连带责任都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史大人别忙活了,待本王回去,南jing六部将不复存在。”刘鸿渐语出惊人。
南jing的所谓领导班子,不过是一帮子天天只知狂青楼、吃花酒、醉生梦死睡大觉的混子,留着有个毛用?
真不知朱棣这狠人怎么想的,养这么一大群闲得蛋疼的鸟人冗官作甚。
裁撤南jing六部早在出征平叛之时,刘鸿渐心中便已有定意,崇祯那儿倒好说,毕竟这大叔穷怕了。
如今连自己的族叔勋爵都敢下手,莫说一群混吃等死的官员,只要能省银子还不是一句话!
史可法闻言一阵心痛,南jing是为大明第二都城设立六部、三司、十二监此乃祖制,怎能这般孟浪的说撤就撤?
但他自知人微言轻又是戴罪之身,又想到安国郡王在崇祯心中的地位,只是叹了口气没有言语。
在南jing衙门呆了十数年,他也有了感情呀。
“宪之莫要伤怀,本王知你心中所想,只不过万事需要务实,朝廷困窘如斯,你看南jing这些官员都在作甚?他们对的起朝廷的那份俸禄吗?
至于宪之你,本王回去便会禀明皇上,举荐你入京为官。”见史老头一脸灰丧,刘鸿渐出言安慰。
江南富庶之地又身为兵部尚书,只瞧史可法这一身洗得褪了色的旧长衫,便知道史老头混的有多惨。
这老头儿虽然没什么大能耐,但一腔拳拳报国之心却是令刘鸿渐钦佩。
“本王对这潇湘阁也不甚熟悉,这些日子宪之也在牢里受苦了,走吧,正好一起去。”
“谢王爷好意,老夫跟那帮人不对付,还是不去了,老夫劝王爷也别去。”史可法一时还没从刘鸿渐要裁撤南jing六部的悲伤中转过弯来,执拗的道。
“哦?哪帮人?”刘鸿渐不解,不就是吃顿饭吗,怎的还拉帮结伙?
“王爷有所不知,潇湘阁乃是复社张溥等人常居之地,这些人个个沽名钓誉自命不凡,老夫看到他们便来气。”
史可法这人脾气还挺直,怪不得当了十几年南混,愣是连北漂都没混成。
听了史可法的好一通解释,刘鸿渐才知道这复社是个什么组织。
江南是东林党人的老巢,东林党人大部分是北漂,还大多是高级官员,而这复社用后世的话来比喻,其就是东林党的预备队。
怪不得史可法劝刘鸿渐也别去,他在京城把东林党人折腾的都散了架儿,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现在你来到人家老巢,预备队员们能给你好脸色?
他在南jing的名声虽然不赖,但那只存与乡野百姓之中,不论是北征建虏、还是减免田赋,对东林党以及复社人来说,皆是没有半分好处。
北患没了,东林党人手下的一应士绅便少了好大一块肥肉,毕竟鞑子买粮食可不怎么问价儿。
现在你刘鸿渐又把东林党搞残了,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算这群人屈服于他身为王爷的淫威,估计见了他心里也是一万只羊驼奔腾而过,何苦来哉?
“特么的,本王才不管这些鸟人是东林党还是复社,敢让本王一时不痛快,本王就让他一辈子不痛快!走,赴宴去!”
PS:精神恍惚了,碎觉。
………………………………
第491章 秦淮二艳
潇湘阁位于南jg中街的黄金地段,也是南jg城内档次最高的酒楼,平日除却本地的勋贵官家,鲜有人消费得起。
与其他酒楼还有一处不同,潇湘阁内装饰摆设典雅别致,客人也皆是江南诸地的文人举子,是以虽然灯火通明,内里却极为沉静。
而安国郡王兵不血刃拿下南jg,一扫城中勋贵,潇湘阁内便更是冷清。
只是今晚的潇湘阁却极为热闹,因为福jian水师提督郑芝龙家的长公子,竟请动了教坊司的两位当家花魁李香君和董小宛。
此二女不仅生得清艳动人,而且知书达理才艺双绝,江南文人雅士仰慕者甚多。
但由于教坊司是朝廷官办,除非有官家准允,教坊司艺伎不得私自外出献艺。
而教坊司的准入门槛又极高,非官宦身份的客人不接待,以至于南jg城内不少文士考取功名的力量源头不是为国尽忠,而是想光明正大的去教坊司享乐。
“大木,你说的那位贵人怎的还不到?如今可是都快过了酉时了。”
郑森端坐在潇湘阁内最大的包厢之内,身周是一群与他年龄相仿的文士,看其身着皆与郑森一般,乃是南jg国子监的监生。
说话的是个比郑森年纪略大些、蓄着小胡子的中年文生,其一边说话还一边瞄着包厢内侧,里间一处帷幔之后隐约有琴乐之音传来。
“朝宗兄莫急,即便是等到明日我也得等,若是朝宗兄有事可先离去。”郑森面色沉静,对于这群不请自来的所谓朋友,他也是心有不耐。
郑森自刑部大牢回来,告知国子监的学生钱师傅已经安全,并说是因得了一位贵人相助,晚上还要设宴款待云云。
本来若是说到此,这些监生们还没那般大兴趣,毕竟他们这些文生虽然没啥钱,但身边有个大款郑森也不至于为了顿潇湘阁的盛宴而折腰。
但一听说郑森以其父亲之官职邀请来了教坊司的花魁,还一下子把李香君和董小宛都请了来,七八个仰慕已久的家伙厚着脸皮硬是跟了来。
郑森所言的贵客未至,帷幔后的小娘子自然也不肯露面,可把这群文生着急坏了。
“那不能,那不能,既然是贵客,兄自然要等。”听闻郑森有送客的意思,这叫朝宗的赶忙打了个哈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