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老将军一生为国征战五十载,实为大明之柱石,秦老将军过世,大明失一臂膀,本王……本王心里难受得紧……”刘鸿渐一想起秦家、马家半数男丁为国捐躯,现在秦老将军也去了,心里就一阵的痛。

    “王爷,末将刚才已着人通知二哥和四弟,还望王爷准允我等回乡守孝。”刘鸿渐一席话更令得秦佐明想起姑母的往事,撩起袍子请求道。

    “应该的,本王准了,不,本王也要亲自前往石砫吊唁。”刘鸿渐抹了抹眼角的湿润道。

    早便想找个机会前去川蜀拜谒一下这位传奇般的女将军,然刘鸿渐一直烦事缠身不得往,现在老将军过世了,说什么他也要去送个别。

    “谢王爷!”一听刘鸿渐要亲自前去川蜀吊唁,秦佐明心中也是一阵感激。

    毕竟他的姑母秦良玉论官职是刘鸿渐的下属,论爵位更是不在一个层次,且他姑母以及秦家、马家的爵位皆是在刘鸿渐建言下得之。

    姑母去岁还经常念叨着十分想拜见一番王爷,好当面感谢其知遇之恩,王爷若真的能来,想必姑母她老人家也会十分欣慰吧,秦佐明心道。

    秦佐明离去后,刘鸿渐再也没了胃口,牛大棒槌也感受到了他的心烦意乱,端起酒壶给刘鸿渐倒了杯酒,刘鸿渐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

    福建、江浙、广东三行省沿海要冲的炮台督造不能停下,三兄弟若都要回乡尽孝,势必还要安排可靠的人去张罗。

    常钰倒是可以算作一个,祖仇清也马马虎虎,二人乃是亲卫营的正副将官,但其余诸如牛壮、阔端、王朗等人就不成了,都是大老粗一个,让其拎起战刀看人还行。

    正思虑间,有亲卫前来禀报说东厂厂督曹化淳求见。

    曹化淳?这厮难道还没回京吗?刘鸿渐心里疑惑之余还是挥挥手让手下请进来。

    “王爷,好些日子没见你,可把咱家想死了。”曹化淳一进门便拱手笑呵呵的行礼道。

    “坐吧,恰好这里的酒菜都还没动,过来吃个便饭吧。”刘鸿渐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道。

    “咱家从两淮赶来,还真是饿了,那咱家就不客气了!”曹化淳笑呵呵的坐在刘鸿渐的下首,拿起一双筷子便开动了。

    “王爷怎么不吃?”吃了几口垫吧垫吧肚子,曹化淳见刘鸿渐和牛大棒槌都不动筷子疑问道。

    “本王没心情,曹公公前来可是有要事?”刘鸿渐沉声道。

    “嗨,也没啥事儿,就是咱家刚刚处理完两淮盐商之事,想过来给王爷禀报一下再回京。

    王爷你猜咱家从那几个盐商家中抄出多少财产?”曹化淳给刘鸿渐斟上一杯酒,又给自己也倒上。

    “六家盐商,共查抄出白银九百七十多万两,一应豪宅、珠宝足足装了上百车……王爷?”曹化淳完全沉浸在那一车车白花花的银子哩,完全没注意刘鸿渐满面的哀愁。

    “哦,是不少。”刘鸿渐回过神儿来下意识道。

    “可怜那张启华到最后还来求咱家,说要分一半财产给咱家求咱家放过他,咱家是那样的人吗……

    咦王爷,你这是怎么了?是有什么心事儿吗,说来给咱家听听,咱家也快六十岁的人了,说不定能帮上忙。”

    曹化淳终于发现刘鸿渐有点不对劲儿了,放下筷子关切的问道。

    “唉,没什么,秦良玉老将军过世了,本王想去吊唁,秦家兄弟要回去,但海防这边又一时没合适的人手……”刘鸿渐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道。

    “秦老将军今年得有七十六岁了,常言道七十古来稀,秦良玉将军这也算是寿终正寝了,王爷莫要太过难过。”曹化淳安慰道。

    “王爷可曾听到消息没,那郑家远走南洋后,搞得南洋一片混乱,现在日子也不好过咧!”曹化淳随即八卦道。

    曹化淳对秦良玉太过陌生,他只不过是个太监而已,于他来说大明死了个将军,还没宫里随便死个人让他上心。

    倒是这厮对南洋之事颇为关切,或者说是对海洋有种别样的情结,如果用后世话来讲,老曹有个偶像,这偶像名叫郑和。

    “咎由自取而已。”刘鸿渐沉声道。

    锦衣卫在一年前便在南洋布置下了不少人,刘鸿渐所获取到的消息要比曹化淳的渠道详细得多。

    南洋诸多岛屿在这时基本已经被欧罗巴人划分完毕,荷兰东印度公司以莫卧儿为总部,控制着莫卧儿的大部分港口,并且还在向莫卧儿皇室不断渗透。

    除此之外荷兰还控制着琉球、真腊、满刺加、苏门答腊……

    小弗朗机控制着吕宋、马大音、亚来沙、角岛……

    大弗朗机控制着大爪哇、马皮、巴亚巴……

    弗朗察控制着占城,还有奥迪利亚、意大利亚等国在各地的小据点等等。

    郑家实际控制的只有苏禄,在其他地方也只是有贸易往来,毕竟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大明海,或者说是控制着所有外藩人与大明的交易。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失去了大明的庇护,郑芝龙仿若落了平阳的老虎,带着大军怒气冲冲的冲向了苏禄。

    而且这厮还担心出幺蛾子,更是将除却东瀛外的所有兵力都集中在了苏禄,以保证自己以及部下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这一下子,其他国家坐不住了,特别是离得最近的大、小弗朗机,郑家才倒是安顿下来,两国便开始从利未亚调军舰。

    弗朗机一增兵,荷兰、弗朗查、奥地利亚、意大利亚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南洋本来还算平静,大家都各自卖各自的货、各自挣各自的钱,经郑芝龙这么一搅和,南洋仿佛漩涡般局势一时变的极为紧绷。

    “刚才王爷说,海防炮台督造缺人手照拂,不知咱家可否?”曹化淳突然收起笑意,郑重的道。

    PS:纠正一个小错误,明末时tai湾应称东藩、琉球、小琉球。

    PS:小弗朗机,指xi班牙,大弗朗机,指pu萄牙,弗朗查,指法兰西。

    PS:真腊,满刺加、占城,今马来半岛。

    PS:吕宋、马大音、角岛,今菲lv宾部分北部岛屿。

    PS:大爪哇、苏门答腊,今印尼西部岛屿。

    PS:推一本书《横明》念heng,四声,这是一个大忽悠的故事。

    梁小帅,化学民工,实验爆炸回到明朝,成为首辅之孙。

    在他的忽悠之下,周边都被忽悠瘸了,大明实现泰(昌)天(启)中兴,一扫百年积弊……

    书荒的朋友可以一阅。


………………………………

第635章 世界这么大,咱家想去看看

    “刚才王爷说,海防炮台督造缺人手照拂,不知咱家可否?”曹化淳突然收起笑意,郑重的道。

    “你?怎么,这是在外头逍遥上了瘾,不想回去了吗?”刘鸿渐道。

    “呵呵,还真是,在宫里头待久了总觉闷得慌,咱家现在觉得在外头当差也挺好。”曹化淳露出个古怪的笑容道。

    “曹公公莫开玩笑了,你乃是东厂厂督,不回去执掌东厂老跑到外头算是个什么样子?”刘鸿渐不解道。

    曹化淳一听也没说话,只是端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然后一饮而尽。

    “王爷,不是咱家不想好好在宫里呆着,是有人不想呀!”曹化淳苦笑道。

    “怎么?莫非宫里还有人敢寻你东厂厂督的晦气?”刘鸿渐疑惑道。

    “唉!王爷有所不知,皇爷……他不信任咱家!”曹化淳叹了口气道。

    王爷做事光明磊落,哪里知道宫里头的那些龌龊,他曹化淳毕竟是太上皇身边的旧人,如今太子已然登基为帝,自然要找信得过的来做这东厂提督。

    在朱慈烺着手给东宫旧臣安排外廷职位时,内廷也在慢慢的经历着变动。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这个道理。

    一开始不过是各监的监正、少监,而后是尚宝监、神宫监、内官监这等不是那么受瞩目的,到现在终于是对司礼监、御马监下了手。

    上个月曹化淳才接到朱慈烺的口谕,寻了个由头就将他司礼监秉笔的职位拿了去。

    若不是他这东厂厂督的位子乃是刘鸿渐举荐上去的,估计早便被下放。

    但大明三百年,自有东厂以来,凡东厂厂督必为司礼监秉笔,如今连秉笔太监都给撤了,他这东厂厂督还能干多就呢?

    等待他的要么在宫里寻个普通差事终老,但那必定要遭受更多的屈辱和嘲弄,要么就是依旧像六年前那样,回他的天jin老家。

    他已经快六十岁了,家里早便没什么熟人,他不想在家里孤独的死去,左思右想之后曹化淳决定还是来求刘鸿渐。

    毕竟是刘鸿渐将已经赋闲六年的他从天津拉了回来,王爷是天下最重义气之人,必然可以帮他。

    “不信任你?可是那庞大海搞的鬼?”刘鸿渐反问道。

    “原来王爷知道……”曹化淳苦涩的道。

    “哼,本王猜的,刚才这厮来传旨意,当时就觉得这厮怪怪的,原来真是……”刘鸿渐心里也颇为不爽。

    想来是他在京城的恶名还不足以震慑那胖胖的庞大海,亦或是他久不在京,让那些蛰伏之人蠢蠢欲动了?

    “曹公公莫慌,只要有本王在,断然不会准允皇上撤了你的职,且待本王回京了再作打算。”刘鸿渐安慰道。

    崇祯大叔敕封他为摄政王,平时若没什么大事他也懒得去管,但若是小皇帝真的瞎胡来搞株连、搞任人唯亲,他刘鸿渐第一个不同意。

    “王爷,咱家现在觉得在外头也挺好,特别是这海边,咱家一见到海,看到那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的波澜,便觉宫里头那些个腌臜事是那么微不足道。

    咱家不想争了。”曹化淳一副憧憬的表情道。

    他已经是被贬谪过一次的人了,更何况现在皇爷已经不信任他,即便是看在王爷的面子上不动他,又有什么意思?

    那庞大海整日跟在皇爷身边,谁知道会给他穿什么小鞋子,与其在宫里头受那窝囊气,倒不如自己抽身事外来的自在。

    “哦?曹公公竟还有这般境界,实属难得,不知曹公公有何志向?”刘鸿渐突然对这个生前被贬、身后被谤的阉人肃然起敬。

    如果没有他的强势介入,在通古斯人入关以后,正是赋闲六年的曹化淳冒着生命危险给通古斯人上奏疏,乞求给予崇祯大叔身为皇帝应有的体面。

    他受尽白眼散尽家财去走通关系,终于将这事办妥,而后在崇祯陵前苦的撕心裂肺。

    这事儿,只有刘鸿渐一个人知道。

    “世界这么大,咱家想去看看。”曹化淳表明的自己的想法,或者说理想。

    “航海吗?”刘鸿渐突然有点知道曹大爷的想法了。

    太监最崇拜的是谁?内阁首辅?皇帝?

    不不不,在大明,十个太监里有八个会告诉你,是郑和,是郑公!

    刘鸿渐只问了三个字便没有再吻下去,因为他已经从曹大爷的眼睛里看到了答案。

    “那好吧,恰好福州府那边还缺人督造炮台,你便先去张罗吧。

    不过这事儿也不用急,现在宝船厂已经在加班加点的督造战舰,或许再有半年时间咱大明也能去南洋分一杯羹了。

    宫里那边,本王会写封奏疏给皇上解释一番,曹公公就暂且安心留在这边吧。”刘鸿渐思虑了一番道。

    “王爷知遇之恩,恩同再造,这份情咱家记住了,以后但有差遣,咱家即便拼了这一身骨头也在所不惜。”曹化淳起身对刘鸿渐鞠了一躬,郑重的道。

    “曹公公言重了,我等皆是为朝廷办差、为万民谋福,不讲这个。”刘鸿渐起身扶起了曹化淳道。

    “如此,咱家就不叨扰王爷了,咱家这便赶赴福州去与秦将军交接。”曹化淳说完拱了拱手离去。

    曹化淳走后刘鸿渐感觉没来由的烦躁,这其中既有秦良玉老将军的原因,也有宫里头的事。

    朱慈烺不是崇祯大叔,或许刚亲政时手足无措,朱慈烺会想起崇祯的教导,遇不明之事还会去请教他,但等他习惯了呢?

    十七八岁正是叛逆的年纪,朱慈烺会甘心一直听从他、或者崇祯的意见吗?

    更何况崇祯大叔已经……

    烦心事还有很多,但他必须忙完手头的这一大摊子事儿方能回京。

    如今即将进入腊月了,刘鸿渐盘算了一下,倘若快马轻骑,自泉州到夔州,待吊唁完秦老将军后,应该能来得及回家过年。

    想到此,刘鸿渐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而后一饮而尽。

    ……

    腊月初八,这一天重qing府石砫宣慰司下了一场大雪。

    PS:稍后还有一更,但可能要道凌晨后,诸位朋友可明天再看。


………………………………

第636章 她是长辈,当得此礼

    石砫宣慰司,回龙山。

    一行人走在山间小道上,万籁俱寂,唯有脚步踩踏厚实的积雪传出的咯吱声。

    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启禀王爷,前面的那座山头便是姑母的墓地了。”秦翼明红着眼睛指了指道。

    刘鸿渐一身锦色棉服外着黑色披风,抬头望了望朦胧的日头没有作声。

    又行了约莫一刻钟功夫,一行人终于行到墓地旁,墓地周边被打扫的干干净净,秦良玉之孙马万年一身素服跪坐在墓碑前烧着纸钱。

    “文勉……”秦翼明轻轻唤了一声马万年的乳名。

    马万年呆滞的扭头看向身后。

    “大哥!三哥、四哥!”马万年仿佛触电一般,慢慢起身用嘶哑的声音喊道。

    三位表哥皆统兵在外,奶奶的去世,对年仅十九岁的马万年来说,犹如天塌了一般。

    四兄弟上前来仅仅抱在一起潸然泪下,少倾秦翼明、秦佐明、秦拱明慢慢踱步到秦良玉墓前,扑通一声相继跪倒。

    “不孝子孙翼明/佐明/拱明,来看望您老人家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三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即便烈烈沙场厮杀一日夜都未曾流过眼泪,如今却苦的如同泪人儿。

    他们的父辈去的早,自小三兄弟便在马家长大,秦良玉于他们更多的养育之恩、教导之恩。

    “大哥,奶奶去世前说,在我未考取功名之前马家由您执掌。

    奶奶还说,我等四兄弟生于危难,更应该齐心协力报效朝廷,好教汉家不为北蛮所欺。”马万年说完便又跪倒在秦良玉墓旁。

    墓碑以青石所铸,正面刻有‘秦良玉之墓’五个大字,旁边则刻有‘明镇守川蜀云贵总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挂镇东将军印太保忠贞侯’铭文。

    又下方刻着明万历二年甲戍岁吉诞,卒于崇祯十九年戍子岁,孝孙马万年立。

    “文勉,此是安国郡王殿下,快来见礼。”三兄弟一时悲恸竟忘了跟前还站着位王爷,秦佐明抹了抹眼泪拉着马万年道。

    “马万年拜见王爷!”马万年当即要跪下给刘鸿渐行礼,却被刘鸿渐托住。

    自经历去岁与匪贼张献忠一役,马万年幡然醒悟决定弃文从武,如今已有武举人的身份。

    “马兄弟免礼,秦老将军过世,大明失一柱石,本王心间悲恸特来吊唁。”刘鸿渐温言道。

    “奶奶弥留之际还曾跟文勉说,她此生历经苦战、恶战、死战不下百场,能为国尽忠,了无遗憾。

    却唯独对王爷您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还让文勉如若有幸见到王爷,定要替她磕上三个头以为报答。”

    马万年说完不顾刘鸿渐阻拦,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起身时额头都已经沾满了积雪砂石。

    刘鸿渐沉默不语的扶起马万年,慢慢踱步至秦良玉墓前,作势便要跪下。

    “大人,您是王爷,按理无须……”秦翼明小声提醒道。

    “她是长辈,当得此理。”言毕,刘鸿渐再无犹豫跪倒在地向墓碑磕了三个头。

    秦家三兄弟、马万年随即也相继跪倒在刘鸿渐身后。

    “秦老将军呀,本王来看您了!”刘鸿渐从一旁的竹篮中抓出一把纸钱扔进了墓碑前的火盆中,说道。

    “您的夫君马千乘平定杨应龙之乱,您的兄长秦邦屏、秦邦翰战死于浑河,您的兄弟秦民屏战死于奢安之乱,您的独子马祥麟、儿媳张凤仪战死于襄阳之战……

    马家、秦家世代英杰,朝廷从不敢忘,您的功勋定当永留史册为万民传颂。

    待本王回京便会为老将军请封,加右柱国,并着史官为老将军立传。

    您在下头且看着,本王此生必将竭尽所能,让您看到大明的盛世,看到百姓再不为强虏所奴役。

    您为大明征战五十载、劳苦一辈子,如今终于可以在下面好生的歇歇了,安息吧!”

    说完,刘鸿渐又磕了三个头。

    “王爷,此地天寒莫要冻坏了身体,您且起来回府中吧。”秦翼明起身搀扶刘鸿渐道。

    到了马府,刘鸿渐仍旧不能释怀,大明可独当一面的老将一个个凋零,如今只剩镇守九边的黄得功。

    这些老将基本都只会打仗而不善政事,多有被朝中文臣打压、欺凌,甚至以莫须有罪名罢免。

    而他能做的只有为各地将士们提供军备之余,替这些将士应付朝堂上的文臣。

    他并非一个勤劳的人,他也知道自己懒,但在这一点上他从未推脱过任何责任,一个国家之强盛,一为教育、科技,二为军队。

    尤其是军队,绝不容任何宵小染指。

    “王爷,饭食准备好了,请您用餐吧!”秦翼明走来对刘鸿渐道。

    按礼制,父辈过世后辈当守孝三年,秦良玉的儿子、儿媳战死,守孝之责必然就落在了马万年身上。

    而秦翼明三兄弟虽非马家人,但秦良玉于他们有养育之恩,又因三人皆有官职在身,商议后三人决定在石砫守孝三月以尽孝心。

    “赶路敢了八九日都累得不轻,你们也坐下来吃些吧!”刘鸿渐见桌上好几个菜,便对秦翼明、牛壮道。

    牛壮得令便坐了下来,而秦翼明则拱手说刚才已经吃了东西,静静的候在一旁。

    “翼明今年多大了?”刘鸿渐也不客气,边吃边问道。

    “回王爷,末将今年三十有二。”秦翼明不知缘由,拱手回道。

    “年轻了些,不过无妨,你三弟、四弟以后需留在福建、江浙,这西南总督之职便由你担着吧。”刘鸿渐考虑了一下道。

    张献忠虽然已经被干趴下,但川蜀、云贵民族聚居、各部族土官多有纷争,外加上云南毗邻缅甸、暹罗、安南等国,仍旧不能掉以轻心。

    “王爷,末将年岁尚浅、资历乏乏,恐当不得此重任,还请王爷……”

    “本王觉得你完全可以胜任,莫要再推脱了。”刘鸿渐摆了摆手打断了秦翼明的推辞。

    大明各级官职的任用与后世如出一辙,比如若想入内阁,必须为庶吉士出身、并在翰林院进修过,即便是没当过各部尚书,至少也得当过侍郎等等。

    基本上没有四十岁休想入阁,而这总督一级也是如此。

    但刘鸿渐不太在意这个,有志不在年高,他不是才二十岁就督师蓟辽了吗?

    正因为川蜀、云贵部族众多,才更需要一个了解此地局势的人掌兵,这一点秦翼明当仁不让。

    否则真让朝廷派过来一个只会之乎者也、纸上谈兵的文官,那川蜀的百姓才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刘鸿渐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秦翼明自然不再推脱,接管白杆兵团,为朝廷尽忠、了却姑母遗愿也是他的志向。

    年关将近,本来刘鸿渐打算吊唁过秦老将军后便直接回京,但自回龙山上下来,大雪便翩然而至,下了整整一日夜也不见停下。

    刘鸿渐望着窗外雾雪朦胧的天空,不禁皱起了眉头。

    “王爷,外头来了几位锦衣卫的人,说是来寻您的。”秦翼明进来轻声道。

    刘鸿渐授意之下,片刻功夫一个身着千户官军服的锦衣卫进了来,肩头皆是雪白。

    “怎么是你?”刘鸿渐十分惊讶。

    锦衣卫遍布全国,川蜀自然也有据点,可前来通传消息的却是坐镇京城锦衣卫衙门的梁阳之侄梁可望。

    梁可望抖了抖肩头的积雪向刘鸿渐行了个礼,随即又看了看牛壮以及秦翼明,秦翼明自觉的拱了拱手退下,牛壮则依旧站在刘鸿渐身后。

    “说吧,京城究竟发生了何事?”刘鸿渐沉声道。

    “启禀指挥使大人,太上皇……病危!”

    PS:祝愿2019年所有的考生,考前有信心、考时有耐心、考后平常心,祝你们都能考出个棒棒的成绩。


………………………………

第637章 地裂天崩

    “你说什么?”刘鸿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指挥使大人,太上皇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夜陷入昏迷,经太医院院使齐铭胤等诸位太医诊治,亦不曾苏醒。

    锦衣卫同知梁大人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为免消息泄露,便着卑职亲自前来禀报。”梁可望解释道。

    刘鸿渐只听了梁可望的前半句,瞬时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