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都知道前几日朝廷来了人,听说是户部的大官儿,还拉着好些车东西,看那些骡马吃力的样子拉的肯定是银子。

    朝廷终于想到了俺们,这是要给俺们发银子了?

    这检阅也检阅了,交代好的口号也喊了,该发钱了吧!这是大多数受阅士兵心中的想法。

    阅兵场的士兵都抬头眼巴巴的看着阅兵台上的各位大人,看着看着发现不对劲儿。

    哎——这是咋的了,咋还打起来了?被撂倒在地的不是咱们的总兵吴大人吗?

    也不外乎这些大头兵们如此想,吴三桂与满清的密谋并没敢对这些大头兵们说。

    一是边军与满清打了几十年,几乎每个士兵家里都有亲属、袍泽死于满清铁蹄之下,大多数的士兵谈起建虏也没什么好脸色,以至于底下的大头兵还以为台上的天使是与吴总兵起了争执。

    二来参将王元霸一直对他的招揽阳奉阴违,如若提前把消息公之于众,王元霸振臂一呼他这总兵估计也就玩完了。

    他本来的想法是,两日后由他的亲军打开山海关的南大门,引早已等候在关外的满清大军入城。

    没了坚城的保护,他手下这些缺粮缺饷的边军士兵哪里是满清铁骑的对手,到时候只要自己带头投诚,保他们活命,这些大头兵必然对他感激万分。

    也顺势就可以达成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呀!

    谁知道眼前这个叫‘刘能’的土鳖翻脸竟然比翻书都快。

    台下呼啦啦赶来一队亲军。

    “谁敢上来,俺一刀在这反贼后脑戳一个窟窿!”牛大棒槌脸一横,朝着下方的亲军吼道。

    这一句虎吼不禁把亲军吓的不敢上前,倒是也把底下还在等着发钱的大头兵们给吼醒了,正待他们抽出兵器想去解救他们的吴总兵时。

    刘鸿渐大吼一声,“王参将何在?”

    城内偏营立时跑出一队士兵,领头的正是山海关参将王元霸,身后跟着端着AKM的常钰和王进泽。

    “吴三桂私通建虏!奉圣谕!铲除国贼!只杀贼首,余者无罪!”王元霸右手高举着圣旨边跑边带头高呼。

    “吴三桂私通建虏!奉圣谕!铲除国贼!只杀贼首,余者无罪!”

    王元霸身后的一群亲兵也同时高呼。

    常钰和王进泽随即端着AKM站到了刘鸿渐的身后,他们的武器当然是刘鸿渐从戒指里偷偷取出的。

    “刘能!你大胆!如若吴大人少一根汗毛,我定带兵把你们这帮农夫送回黄泉!

    此人是闯贼李自成派来的奸细,众将听令!我命令你们速来擒拿这几个贼寇,反抗者格杀勿论!”副总兵谭洪见势不妙,随即向着亲军以及台下的大头兵喊道。

    现在事出紧急,他已经顾不得吴三桂的死活了,真被眼前之人控制了局面,他,也得死。

    王进泽端着AKM冷笑,在老子的枪下如果你丫还能被救走,老子的姓倒着写!

    可底下的大头兵们不管这么多,虽然闹不清哪边说的是真的,但毕竟是一直跟着老吴干,姑且就要相信谭洪的话抽出武器救人。

    “吾乃大明安国伯、锦衣卫指挥使刘鸿渐!奉皇上旨意,捉拿逆贼吴三桂,谁敢妄动!”

    刘鸿渐从腰间取出锦衣卫的指挥使令牌,高举当空,底下士兵顿时一滞,锦衣卫的名头他们当然听过,人的名树的影。

    王元霸随即把圣旨递给刘鸿渐,刘鸿渐站在台上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山海关总兵平西伯吴三桂私通建虏,意欲引贼入城,断我大明河山,此人欺下瞒上、克扣军饷、空额冒领,罪大恶极。

    朕心甚痛,即革去吴三桂官职,押解京城受审,兹令安国伯刘鸿渐接山海关总兵,任三边便宜行事大将军!

    可代朕处置三边一切军务!钦此!”

    圣旨是昨晚才写就的,来之前刘鸿渐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但圣旨肯定是要用到的,于是刘鸿渐专门从崇祯那讨来一道事先盖好玉溪的空白圣旨。

    昨晚他拜访了山海关参将王元霸,从他那里了解了吴三桂的具体情况后,才写就了这道圣旨。

    刘鸿渐念完,把圣旨扔向了底下的士兵,大多数士兵是不识字的,更不知道圣旨长啥样。

    但也有人听家里见过圣旨的长辈说过,后来从骑兵阵营骑马赶来一个个头高挑的骑兵,从步军手中接过圣旨看了一眼。

    “圣旨是真的!快随我拜见新任总兵大人!”只见此人收了圣旨,随即翻身下马。

    “末将骑兵营游击将军唐峯(feng)叩见总兵大人!”唐峯年约三十,左脸上有一道长约两寸的刀疤,显得格外狰狞。

    此人绰号唐疯,三十年前蒙古投靠女真的部落随野猪皮努尔哈赤犯边,其母被蒙古人劫掠侮辱生下他。

    从小唐峯就被身边的蒙古人骂作杂种,受尽白眼,十六岁那年一怒之下砍杀其父,不远千里来山海关参军,誓要杀尽建奴。

    十年来他先后跟随祖大寿、吴三桂与蒙古人、女真人作战,杀敌无算,是个背后人议论他时都会说一声疯子的人。

    眼见如此的狠人都说圣旨是真的,众将士随即也单膝跪地向新任山海关总兵刘鸿渐投诚。

    “放肆!此人乃是假传圣旨,你们连本官的话都不听了吗?”王屏藩见大势已去,声嘶力竭的朝着底下的众人大吼。

    “聒噪!”刘鸿渐给王进泽递了个眼神。

    “突突突——”AKM刺耳的声音响彻校阅场,校阅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只余弹壳落地时叮叮当当的声音。

    三发子弹打在王屏藩的后背,如此近的距离,AKM强大的威力直接穿透了王屏藩的前胸,前胸顿时多了三个碗口大的洞。

    巨大的冲击力直接把王屏藩打的从高台上掉了下来,王屏藩在空中翻了个滚儿,面部朝上,砰的一声掉落在地,死不瞑目。

    见到王进泽手中火器的威力后,刚才还很硬气的副总兵谭洪一下子跪倒在地,俯首待诛。

    而一向以儒将自称的吴之茂,更是一点儒将的骨气都没有,双腿若筛糠般抖个不停。

    “缴械不杀!”王元霸从手下之人手中接过两炳战锤,号令士兵包围吴三桂的三百亲兵。

    叮当!不知是谁第一个丢掉了手中的武器,有了人开头,三百亲兵随即也被制服,他们将在接下来与满清的战斗中充当前锋敢死队,以赎清自己的罪。

    见大局已定,刘鸿渐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气,说不紧张是假的,刚才那档口,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刘鸿渐踢了踢地上死猪般的吴三桂,吃疼的吴三桂从昏迷中醒来,看了一眼周围的形势,便知道大势已去,随即也不多言。

    “把他们押下去单独审问!本官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问出他们与建奴的详细计划!”

    刘鸿渐对身后的常钰说道,常钰本就是锦衣卫的用刑高手,听刘鸿渐所说心中便已有定意。

    油煎呢?还是涮洗?嗯!不知这旮沓有没有那些物件,常钰阴笑着命令士兵把吴三桂三人带走。

    “王参将,本官命你明日召集三军,除却必要的守城军士,其余皆要参加!”

    “诺!末将领命!”
………………………………

第67章 重操旧业(求打赏,求推荐票!)

    七月十三日晚,万岁山千户所全体将士入驻了山海关。

    祖仇清四人重回旧地,还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入的城,由于几人对山海关的防守比较熟识,刘鸿渐派四人带着各自的百户士兵四处巡视。

    毕竟此地被吴三桂经营多年,必须密切监视所有动机不纯的人。

    山海关衙门的议事中堂里也换了人,刘鸿渐居于首座,左边是山海关原高级将领中仅存的参将王元霸,下摆右边依次是冯敦厚、阎应元、陈明遇。

    左边则坐着两位边军游击唐峯、向雄,向雄约莫与唐峯同龄,世代军户,只到了他这一代因为作战勇猛,累军功至游击。

    与鞑子作战时,二人一步一骑配合默契,没少让鞑子吃苦头。

    门口牛壮和李百达虎目圆瞪,胸前一人端了一把AKM,不得不说,二人是称职的门将。

    作为目前对边军情况最了解的王元霸,首先向刘鸿渐详细说明了边军目前的兵员情况,山海关宣府防线登记在册共有九万八千余人。

    但其实真正在服役的只有七万五千,不论是京营还是边军好像都延续着吃空饷的传统。

    在役的七万五千士兵中,又有卫所兵九千余人,这些卫所兵缺乏训练战力低下,同时军饷待遇也比募来的营兵差许多,士气也不行,只能勉强用于驻防。

    营兵六万五千,其中步军五万,骑兵一万五千,这一万五千骑兵是整个大明仅存的硕果,保留下来实属不易。

    也正因为如此,刘鸿渐才破釜沉舟般行此危险之事。

    “哦,王参将,咱这骑兵营里还剩多少关宁骑兵?”刘鸿渐突然问道。

    关宁铁骑,明末三大军之一,三大军即孙传庭的秦兵,卢象升的天雄军,袁崇焕、祖大寿的关宁铁骑,秦兵和天雄军的威名暂且不提。

    《明季北略》中明文提到,祖大寿手下有“关宁铁骑”数千,皆敢战,建州为之惧。

    最初的关宁铁骑来自归顺明廷的十万蒙古民众,人数约三千左右,袁崇焕主张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政策,极大增加了关宁铁骑的战斗积极性。

    再加上蒙古人本就民风彪悍,全盛时期关宁铁骑达到九千人,宁远之战时,曾在正面硬刚数万八旗军。

    作战时关宁铁骑率先冲向敌阵,手持着三眼火铳,先砰砰砰来三枪,密集的散弹弹丸攻击过后,抡起铁锤似的三眼火铳就砸向建奴的头颅。

    宁远之战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中午,八旗军的尸体铺满了旷野,宁远城外血流成河,眼见伤亡越来越大,黄台吉不得不撤军。

    从此关宁铁骑一战成名。

    可如今十七年过去,孙传庭的秦军亡了,卢象升以及他的天雄军也被奸人所误,饮恨沙场,关宁铁骑呢?

    “回大人,多年战乱,关宁铁骑多部已阵亡,前几年贼臣祖大寿叛逃时带走了大部分,如今,如今在关内的只余八百余骑。”

    王元霸当然知道关宁铁骑的威名,只不过天雄军、秦军当年也是威震天下,可现在呢,过眼云烟,一抔黄土,在他看来,关宁铁骑也不外乎如此。

    “只剩这么点了?那这样,把这八百人调入本官的万岁山千户所如何?”

    薅羊毛当然要挑肥的薅,刘鸿渐心里也有点打鼓,毕竟这可是人家最精锐的部队。

    “下官稍后便命关宁铁骑部入总兵大人帐下。”

    王元霸一点不含糊,关宁铁骑独树一帜不屑与其他骑兵为伍,就这么点人也成不了建制,真是鸡肋般的存在。

    且这些蒙古人虽在大明土地生活二十年,除了学会了汉语外,脾性是一点没变,不服管教,总是闹事。

    总兵大人真是体恤人啊,以后再也不用头痛这些粗鄙之人了。

    “大人!卑职已经审出了结果!”正思索间,常钰从外面进来,身上一股子的血腥气。

    吴三桂很硬气,对于常钰的审问一言不发,逼的常钰使出了浑身解数,什么油煎、涮洗用了个遍,到最后吴三桂的腿上几乎已经见了骨头,命也去了半条,可还是一无所获。

    行行行,你够狠!不过不是还有你的两条走狗嘛!我就不信都如你吴三桂般硬气。

    常钰随即招呼着兵士把吴三桂提溜出去,把谭洪押了进来。

    谭洪一开始也很硬气,不管你如何威逼利诱,就是不说。

    结果开水往腿上一泼,铁刷子在腿上划拉了几下,便承受不住。

    你说你图个啥?你要是像吴三桂一样撑到最后,老子也敬你是条汉子,你这刑用了一半,招了,受了罪不说,还成了软蛋,不是贱吗?

    谭洪交代完后,为了防止他说谎,又把‘儒将’吴之茂弄了进来。

    吴之茂就比较识时务了,看了一眼旁边沾满上司吴三桂、谭洪鲜血以及肉屑的刑具,咽了口口水,大呼我招供,软蛋做的何其坚决。

    常钰对比了二人的供词,发现并无二致,于是满意的来向刘鸿渐禀报。

    听了常钰的叙述,刘鸿渐和王元霸二人都皱起了眉头。

    吴三桂的这计谋说起来并不如何高深,只不过开个门而已,但他对边军的军心士气了解倒是十分透彻。

    这些边军看起来勇猛非常,其实大多是外强中干,不然也不至于几年来只能龟缩在关内的高墙之上,而不敢出门与建奴野战。

    只要把八旗军放进来,出其不意的情况下,边军必然更不是对手,为了活命,只要吴三桂率部投降,保住了他们的性命不说,这些士兵还会对他感激不尽。

    真是一石二鸟。

    “老王,你这边军真的这般中看不中用吗?”刘鸿渐审问似的问起王元霸,这厮不知怎的见了姓王的总是喊人老王,不管人家老不老。

    “大人,非也非也!”‘老王’同志仿佛很受用,还拽了一句文纠纠的词。

    他本就是个武人,被新任的总兵大人如此亲热的称呼一时有些受宠若惊,看来老子也有出头之日了,嗯,看来得好好表现。

    “边军步卒月饷为一两六钱,骑兵为二两二钱,可国库紧张,饷银总是不到位,就算是有了饷银,

    吴大人,哦不,吴三桂狗官也是中饱私囊,发到将士们手里,一两六钱变成了六钱,二两二钱变成了一两。

    这些士兵的家人都在关内饿肚子,以至于士兵怨气很重,吴狗官每次又把责任推到朝廷头上,说朝廷就给了这点,他也没办法,

    士兵们自然对朝廷抱有偏见,以至于士气低落,战力也受极大影响。”

    当兵为了啥?甭跟我扯什么民族大义,老子读的书少,当兵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不让家人受饿。

    王元霸虽然一直被吴三桂各种压制,但也知道这里面的猫腻,拱手低头一一道来。

    “嗯,是个问题,我次奥,老子怎么把这事忘了,户部侍郎吴甘来吴大人呢?他不是派人来送银子来了吗?人呢?不会被你们那个啥了吧?”

    忙活了两天,刘鸿渐一拍脑袋,忽然想起这茬儿。

    “总兵大人,吴大人现在还在监牢里关着呢?大人放心,吴甘来没死,也没受罪,只是被吴狗官关起来了。”

    王元霸脸色带着笑意,在他看来这又是一个向总兵大人示好的机会。

    “还笑!笑你妹,那可是朝廷大员,吴三桂既已经伏诛,为何还不把人放出来,快去,请吴大人来此处!”

    刘鸿渐怒道,这王元霸是不是少根筋?

    “是,卑职这就去!”王元霸不明所以,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这发啥火?不是俺不放,是您也没提这事啊!

    对于朝廷最重要的户部以及吏部,刘鸿渐专门查了各位老头的‘档案’,发现这些老头都还不赖,竟没有一个投降野猪皮。

    虽然不知道能力如何,是不是也只会耍耍嘴皮子,不干正事,但至少比那些卑躬屈膝自称奴才下跪野猪皮的好上千倍。

    吴甘来今年五十开外了,身体还不赖,监牢里呆了半个多月,虽然牢里每日里吃的不如野狗,但好在吴三桂忙于军事无暇对他下手。

    以至于从监牢里出来时,吴甘来衣衫仍旧如刚来般整洁,只是面容有些憔悴。

    “吴大人,皇上听闻山海关之变,惊恐万状,特派我来搭救你,好赖吴大人吉人只有天象,皇上也应该能放心了。”

    虽然表面这么说,但其实刘鸿渐心里一万只羊驼,玛德,老子是来给你们擦屁股来了。

    “臣万死也报不得皇上圣恩,惭愧!惭愧呀!”事没办成,反倒捅了这么大的窟窿,老吴同志当然也有些汗颜。

    老吴同志也是个死心眼,对皇上的命令也是不折不扣的执行,来到军营便开始数人,对于小吴(吴三桂)的应承、贿赂那是视而不见。

    结果当场被小吴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拉到了小黑屋里反省。

    二人接下来就当下的情况做了深刻的剖析,最后得出了结论,边军士气低下的原因是缺钱。

    但朝廷今年已三次派饷银,且总数已达三百万两以上,就这十万兵不到还缺银子?银子都去哪了?

    二人与王元霸对了个眼神,王元霸这次脑袋不短路了。

    银子啊,俺知道在哪,都在吴大人,哦不,吴狗官的内府里。

    刘鸿渐双眼放光!

    抄家!抄家!老子这辈子最喜欢的就是抄家了!
………………………………

第68章 为谁而战(求支持)

    七月十四日,烈日当头。

    山海关内的校场人头攒动,足以容纳八万人的校场,灰尘滚滚,王元霸大吼着给传令兵发布命令,指示各路人马依次列队。

    他几乎整晚都没睡觉,先是陪着兴致盎然的总兵大人抄家,接着又去安排山海关防线所有没有驻防任务的将官明日参与检阅。

    除却必要的防守士兵,参与此次检阅共有士兵六万两千余人。

    从早上开始,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所有军士才依次列好队。

    万岁山千户所不在阅兵阵列,但也是来到了阅兵场。

    新加入的万岁山千户所的八百余关宁铁骑一开始也是莫名其妙,一如往常的不服气,也难怪,蒙古人的天性就是服从强者。

    结果论拳脚牛壮和李百达二人干倒了三个,论火器,本来这些关宁军特别自信的把看家的三眼火铳拿了出来,左手瞄准右手拿着个火折子,快速的点燃引信。

    只消一吸时间砰砰砰三响,五米外的厚实木板上便嵌满了钢珠,接着还挑衅般得意的看向在他们看来毛都还没长齐的少年们。

    他们的父辈在此地已经居住了二十余年,老一代的关宁军要么战死,要么老去,后来大多数蒙人觉得朝廷赏罚不公,都排斥其子嗣从军,以至于关宁军沦落至此。

    可即使人少,刘鸿渐还是看出了这些二十来岁的蒙人汉子的不凡,看人看眼神,这些汉子不像其他士兵目光呆滞,虽然也鲁莽,但是精气神儿还在。

    结果可想而知,从AKM百户中随便走出来个少年,AKM切换了全自动,咔擦一声上了膛,突突突突,一梭子子弹打完,足有几十斤重的厚实木板直接被巨大的冲击力打的向后滑动了两步,还冒出了火。

    俺的天啊,这是什么古怪火器!蒙古大汉们操着一嘴东北味的方言直呼奇迹。

    两千年来,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战斗力,二十余年的时间根本无法磨灭他们心中那狂傲的灵魂。

    可狂傲也是看人的,眼见空手打,打不过,带上武器打,还是被完虐,而且万岁山是天子亲军,说话又好听,待遇也不赖,听说老大跟皇上关系很铁。

    一帮子壮汉马上换了笑脸,表示十分非常极其乐意加入这个队伍,蒙人汉子性子直,你牛,俺就服你,否则管你是个啥子官儿。

    于是乎今天扩大版万岁山千户所两千余士兵独居一隅,骑兵步兵齐活儿,步兵有AKM百户,骑兵是关宁铁骑,虽然人少了点,但是刘鸿渐相信。

    谁敢小看这支队伍,谁就将付出血一样的代价。

    还是昨天的阅兵高台,还是昨天那些接受阅兵的人,只不过不见了吴三桂。

    刘鸿渐目光炯炯,从左到右审视了一遍边军的军容,所有的士兵都穿戴着盔甲,或手握战刀,或持着长枪,天气极为闷热,汗从头盔中滴出来。

    如果心声可以喊出来,可以想见,这些士兵心中会有多少只羊驼,MMP,又阅兵,老子两天被阅了两次了……

    刘鸿渐身着蟒袍站在高台前沉默不语,他也很热,但他拒绝了身边下人递过来的锦帕,任由汗水从脖颈滴落。

    过了足足有三分钟,就在气氛即将凝固时,刘鸿渐终于开口了。

    “将士们!”

    刘鸿渐说了一句,高台下一排以嗓门大著称的军士随即向前方的士兵方队复述一遍,六万人的校阅,很简单的一句话如果想让每个人都听到,却是很费工夫的。

    真麻烦,唉!死老头就给老子整了这点枪干啥都不方便,还不如整个仓库啥的!要啥有啥的,就这场面,弄他一排大喇叭多带劲儿!

    意淫归意淫,现在他很明白,时间紧迫,大战在即,他必须想办法让这些士兵恢复敢战的勇气,因为在他的观念里,东北爷们还是很能打的。

    “我是新任山海关总兵刘鸿渐,同时也是大明伯爵、锦衣卫指挥使,我说这些不是向你们炫耀,而是想让你们知道,锦衣卫作为大明的眼睛,对克扣军饷的行为是零容忍的。

    几十年来,你们,还有你们的父辈,为了大明的边防安全,世代据守在这苦寒之地,为此还要付出鲜血甚至生命!

    但是大明又给了你们什么呢?你们军饷被克扣、军功被冒领,缺衣少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