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王啊!看看这船跟咱大明的福船相比如何?”刘鸿渐只知郑芝龙的舰队还是以大型福船为主力,但却不知究竟有多大,与这所谓盖伦船相比哪个更牛叉。
王元霸接过图纸细细审视了一番。
“大人,下官看着差不多呀!”其实他也不不懂这些东东,只不过作为明朝的高级将领,多少有些见识,随即恭维道。
“我的大人,这只是我神圣罗马帝国中型的盖伦船,给我时间,我可以锻造更大的……”舒尔兹见自己的宝贝并不被面前的大人看重,忙解释道。
“松绑!”虽然自己来时带了不少书籍,其中不泛一些先进的图纸,但有个现成的船匠也不赖,好像书里有说此时的造船工艺,大明已经被西方赶超。
“听闻你们那边在打仗,整个大陆都陷入了战争,是因为宗教吧!”刘鸿渐思索了一下道。
“我的大人,您的博学实在是令我佩服之至,我来大明将近十年了,从未有人如此了解我们的地方!”这次轮到胡安惊讶了,虽然其中有些恭维的意思。
四十多岁的独眼船长胡安,佩戴着眼罩加上欧洲中世纪特有的三角帽,乱糟糟的胡子,让刘鸿渐想起了加勒比海盗里的Barbossa。
在谈及西班牙以及荷兰人时,西班牙人胡安吹胡子瞪眼睛,把两者都视为强盗,他落到这般田地多是拜二者所赐。
弗朗兹是个雇佣兵,听说对火器研究颇深,刘鸿渐随即问其关于遂发枪的事情。
弗朗兹一开始还不知道刘鸿渐说的是什么,到刘鸿渐大致讲解了遂发枪的原理,弗朗机才恍然大悟。
“大人,这种武器在我的国家也是刚刚开始配备,还未大面积推广,不过我很看重您说的遂发枪,它会成为主战武器的,只是需要一些时间。”
弗朗兹说话时面色狂热,他还是渴望战争的,只不过在战争与‘友谊’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本官为大明伯爵,也是此地的总兵,现在本官正式任命你们三人本伯爵的家臣,享百户待遇,专门为本官督造战船、火器,不知三人可愿意否?”
刘鸿渐对三人的境遇深表同情,前几日的山海关大战也让刘鸿渐感觉到,遂发枪的重要性,山海关之战虽然局势完全被他掌控,但边军还是战死了八千多人。
如果有了遂发枪,那么战果想必会好很多吧!
之所以收为己用,刘鸿渐考虑甚多,在明朝,工匠的地位是很低的,有头有脸的人也都屑于当匠人,当然某个木匠皇帝除外。
而以他现在的能力想改变沉淀千年的三教九流,无疑阻力甚大。
在刘鸿渐看来,工匠实在是一个国家的根基,火器、战船、机械,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生,哪一个少的了工匠的贡献。
与其让这些老外入了匠户给大明打工,最后打磨掉积极性,还不如收为己用,况且他对那些工部的老头们的能力持着怀疑态度。
因为他们把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自己的利益、争斗上,二十一世纪哪个国家的工业最强大?哪个国家匠人最专注?当然是德国佬,这二人岂不是天赐的?
三人听闻这个年轻的大人不仅同意给他们差事,还没有其他官老爷高高在上的架子,关键是还没有揍他们,不仅喜出望外。
多年的颠沛流离让得三人对这差事十分看重,甚至郑重的单膝下跪右手叩胸行了骑士礼,这在欧洲是很正式的礼节,代表着骑士向领主宣誓效忠!
刘鸿渐亲手将三人扶起,并安排阎应元在自己的千户所军营准备房间,好生招待,还特意嘱咐要让他们洗个热水澡。
没办法,欧洲人向来不洗澡,这三人身上的味儿……啧啧,若不是刘鸿渐看重三人的才能,早就捏着鼻子胖揍他们一顿哄走了!
“大人,征兵令发出后,周边民壮响应热烈,营地已经陆续有壮男来报名,但是一下子征兵五万,山海关的军马、粮草都不够用……”
王元霸把自己担忧说与刘鸿渐,明朝自始至终并不缺银子,只不过都在官僚商贾手中,但粮食、军马是真的缺!
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北方各地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而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又耗费颇高,朝廷支撑北境战局本就捉襟见肘。
再加上京营又实打实征兵十万,现在若边关也征兵,这粮食、军马……
“棒槌!去召集万岁山千户所!本官要去一趟山西!”刘鸿渐皱了皱眉,对身后的牛壮吩咐道。
绕了一圈,战马问题还是得解决呀!
八大皇商吗?哼哼!
………………………………
第80章 手机亮相(求推荐票)
皇城,皇极殿。
“宣祖仇清进殿!”
“宣祖仇清进殿!”
从皇极殿到皇极门声音由远而进传到祖仇清耳朵里,祖仇清有些恍惚,从山海关压着近八百八旗俘虏一直走了半个月。
直到昨日晚上才到得京城,上次来到京畿还是刘大人征兵的时候,那时候他还是个逃兵、逃犯。
可如今他不仅正式成为了天子亲军,正六品百户,还在山海关之战毙敌近百,洗刷了其父祖大寿给他带来的耻辱,现在更是要被皇上召见。
感叹一声人生际遇变幻无常后,祖仇清甩了甩有些乱的脑袋,向皇极殿走去。
“臣祖仇清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祖仇清行礼。
“祖爱卿请起!”崇祯看起来很高兴,他在几天前就已经接到了刘鸿渐指派的锦衣卫加急战报,得知山海关之战边军大败建奴。
“禀皇上,臣奉安国伯、山海关总兵刘大人之命来京交俘,此次与建奴山海关外一战,我大明边军共战死八千八百六十六人。
共斩杀满蒙汗八旗军两万四千余,俘虏汉八旗两千六百七十四人,满蒙八旗七百八十八人,由于路途遥远,此次进京微臣只带来了满蒙八旗的俘虏,已交由兵部看押!”
祖仇清言语简练、字字铿锵,说完话便行礼退下。
这是大胜,自孙传庭与卢象升故去后,大明与建奴的战事基本被碾压,只能苦守长城勉强度日。
“皇上,我大明几十年来一直不堪建奴侵扰,此乃大胜,皇上理应重赏边关将士,以慰皇恩浩荡!”
兵部尚书李邦华率先跪倒发言,他是前线将士的桥头堡,身为兵部尚书理应为前线浴血沙场的兵士邀功。
“吾皇万岁!”群臣随即跪倒,他们大多是才刚刚得到消息,一时还有些消化不了,但恭维一下皇上想来也没什么坏处。
“众爱卿平身,王承恩宣旨!”早已得知山海关战果的崇祯站了起来,示意王承恩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山海关总兵、安国伯刘鸿渐临危受命,远赴边关,诛杀奸佞,毙敌数万,扬我大明国威,赏银万两,山海关参将王元霸统兵有方,升为山海关副总兵,赏银千两,敕封王元霸为平虏伯,领铁券。
另有山海关游击唐峯、向雄作战勇猛、提升二人为参将衔,敕封唐峯为子爵,赏银五百两!
万岁山千户所副千户常钰封子爵,赏银五百两……
百户祖仇清封子爵,赏银五百两……
阎应元、陈明遇、冯敦厚、王朗、刑山、岳成泽封男爵,赏银三百两……钦此!”
在山海关,刘鸿渐有生杀予夺的权力,甚至给王元霸提升了副总兵的职位,但最终还是要上报朝廷走个流程。
然而王承恩念完圣旨便退下,朝堂瞬间炸了窝。
一场战争给出十一个爵位,虽然都只是终身制,但有明一朝并无子爵、男爵的爵位,圣旨宣读完毕过了几秒,底下的大臣才反应过来。
“皇上万万不可,边关打了胜仗,微臣本该替皇上高兴,但且不说这战报是否属实,皇上一次封赏十一个爵位,封赏过甚。
且我朝自开国起便废黜子爵、男爵,皇上此举有违祖制,微臣请皇上三思!”
礼部尚书蒋德璟出班进言,虽然不知道皇上为何有此反常举动,但身为礼部尚书,这等有违祖制的封赏,他必须劝谏。
“蒋爱卿,休要再跟朕谈祖制,大明都要亡了,祖制,祖制,祖制能让我大明战胜建奴吗?祖制又能让国内的流寇伏法吗?
自太祖高皇帝继位以来,我朝一直都有贪六十两剥皮充草的祖制,怎没见你来提?”
崇祯也不发怒,他早知道此举会有朝臣反对,事实上重启子爵、男爵旧制的想法是刘鸿渐提的,刘鸿渐在山海关的战报里给崇祯做了详细的说明。
现在内忧外患正是用兵之计,朝廷正应该正视武将的地位问题,一直以来朝廷重文轻武,不论是文人还是百姓皆以入伍为耻,武将见文臣自动低半级。
承平年代到没什么,可现在战乱不休,如果不想办法提升边关将士的作战积极性以及荣誉感,如何战胜桀骜的鞑子?
况且不论是伯爵还是子爵,都是终身制,也没有封地,只是多发一份薪俸而已,但却可以大大提升边关将士的士气,让将士们有个盼头。
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血战可以有所回报,大明不会让忘记他们的功劳,皇上也在关注着他们。
崇祯对此深以为然,才有了刚才的圣旨。
连着三问把蒋德璟问的哑口无言,但他仍然跪在地上不肯起来,看样子是要死谏。
“微臣附议,微臣也觉得边军的战报有虚报军情的嫌疑,还望皇上三思,着人前去查勘一番再做定夺!”
“微臣附议!”后方的御史出班响应蒋德璟。
“皇上,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才取得如此战果,切不可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这位祖仇清小将带来的七百多战俘中,还有建奴的一个亲王,以及我朝的叛将孔有德,微臣认为这战报当属实!”
李邦华虽然与刘鸿渐交好,但其为人执拗,向来是只看真凭实据,这次破天荒的为边军说话,也算是很够意思了。
户部尚书倪元璐也是同意李邦华的看法,出班附议,但仍然有不少官员对战报持着怀疑程度,崇祯的面色也有些不好看。
“皇上,总兵大人料到朝中必有大臣怀疑山海关之战的虚实,特命微臣带来信物!”
祖仇清虽对这些质疑边军血战战果的大臣愤恨不已,但也知道,在这朝堂之上,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落人口实。
幸亏总兵大人料事如神,祖仇清心里阴阴的想。
“哦?快呈上来!”崇祯道。
于是乎,祖仇清从腰间取出一个用锦帕包裹好的东西递给王承恩,王承恩打开布包发现里面包着一个从没见过的东西。
此物呈长方形,非金非木,正面光滑无比甚至能映出面向来。
王承恩来回翻看了一下也没看出什么名堂,确定此物没有危险,才疑惑的拱手递给崇祯。
崇祯也是一头雾水,这刘爱卿是什么意思,拿给朕这么一个奇怪的东西,如何能是信物?
崇祯脸色阴晴不定,把那奇怪的东西放在御座上,看向祖仇清。
“皇上,此物名叫手机,乃总兵大人的心爱之物,里面记录了此次山海关大战的详细情况,一般人不会使,微臣也是被总兵大人教了许久,微臣这就给皇上演示!”
祖仇清见崇祯一脸疑惑,赶忙拱手道!
………………………………
第81章 让人头痛(求推荐票)
见崇祯没有异议,祖仇清走上前去接过手机,按了开机键,屏幕顿时由暗变亮。
“噔噔噔噔噔噔……滴滴滴滴~~~~”手机的开机铃声特别给力,把崇祯吓的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
身边猫着腰扒着头的王承恩以为是这什么新式暗器,赶忙以身体护在崇祯前面。
“有刺客!”身后大殿内不知谁扯了一嗓子,大殿外马上冲进来一队力士。
“皇上莫惊,安国伯说,这个呀,叫开机铃声,不会攻击人,微臣当初也被吓了一跳!”
祖仇清赶忙跪下解释道,惊了皇上,是他的过失,他应该提醒一下众人。
“退下!”崇祯挥手示意卫士退下,又让祖仇清起身。
“皇上请看!这是山海关大战的录像!”祖仇清按照刘鸿渐教授的步骤,一步步的找到录像位置,并点了播放拱手呈给崇祯。
录像是直接在战后录播的山海关之外,战场还未收拾的时候,目及之处,遍地死尸,有边军的、汉八旗的,鞑子的,但更多的还是汉八旗的。
兵器、战盔散落满地,失去主人的战马站在主人冰冷的尸体旁打着响鼻,受了伤的兵士躺在地上哀嚎……
镜头一转到了夜晚,画面有些昏暗。
“将士们!你们要记得,这次的胜利是面前这些勇士用生命换来的,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本官将给皇上上奏疏,奏请皇上在京城建造一座纪念碑,所有为抵御外辱而捐躯的勇士们,都将被后人祭奠,大明不灭!香火永续!”
视频中传来一个铿锵的声音。
“皇上,这声音微臣记得,这是安国伯的声音!”底下的李邦华虽然看不到画面,但依然记得刘鸿渐的声音,随即激动的道。
崇祯默不作声继续看着视频。
镜头切换到了白天,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高的奇怪的山,定眼一看,这座山竟然是用尸体搭建而成,崇祯的手抓着龙椅的软塌,不由得用上了力。
“皇上,此是京观,这些尸首都是鞑子军的,总兵大人说这是为了震慑鞑子军,让他们知道我大明威严!”
重温了那场残酷的战争,祖仇清的眼睛有些湿润。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视频里是刘鸿渐高昂的吼声。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数千铁骑齐声大吼,直喊的崇祯眼睛都红了。
曾几何时,我大明又能驰骋塞外了……
视频播放完毕,为了堵住众臣的嘴,祖仇清又接过手机坐下玉阶,把视频给众臣播放了一遍。
这些文臣对于战争的理解大多只是在书中读到过,真正的战场又有几个经历过,尸山血海,断肢残垣,把一些胆小的大臣看的挥袖遮住了眼睛。
“皇上,边关将士在前线浴血,最怕的就是自己付出生命换来的胜利,被人三言两语的抹杀,那死去的八千多个弟兄,还在等着,请皇上为他们做主!”
祖仇清终于是忍不住,声泪俱下,跪地不起。
听完祖仇清心有不甘的哭诉,崇祯的目光随即冷冽了起来,他审视了一遍地下刚才反对封赏的大臣。
礼部尚书蒋德璟依旧跪在地上,不知在想些什么,而其身后几个刚才叫嚣的最厉害的御史,跪在地上身体抖个不停。
“蒋德璟,你可还有什么话说!”见蒋德璟沉默不语,崇祯冷言问道。
“皇上,多年来边军确实经常瞒报军情、贪腐军饷、克扣成风,致使国库为此不堪重负,但此次山海关之战,确是实打实的大胜,微臣诽谤边关将士,微臣有罪,请皇上责罚!”
能留在朝堂上的老臣,都是经过清洗家中没有余财的所谓清流,但并不是不贪腐就是好官。
甲申国难时,有不少大臣或投井、或饮药、或自缢,但闯贼围城时,为何崇祯前殿鸣钟召集群臣,却无一人前来。
说到底,这些大臣没几个是真为大明而死,非为义也,实为名也!
“哼!拟旨,蒋德璟身为礼部尚书,不思为国献策,中伤边关战死将士,罪不容恕,革去蒋德璟官职、功名,回家养老吧!”
“罪臣领旨谢恩!”蒋德璟哆嗦着抬起双手,自顾自的取下乌纱帽,又给崇祯行了三拜九叩之礼,随即起身出了大殿。
一朝功名去,千里踏浮疏。
“王承恩,把这三个诽谤将士者拖下去,杖则四十!”崇祯指着刚才叫嚣的三个领头的御史,给王承恩下令。
既然你们以杖则为荣,那么朕就满足你们!
几个力士领命拖着已瘫软在地的三个御史,随王承恩出殿而去。
之所以把几个御史吓成这样,是因为这廷杖只有门道的,行杖之时,力士会看监杖太监两只靴尖的摆势做事。
如果靴尖摆成八字形,那么力士还手下留情,不至于把人打死。
如果两只靴尖向内一敛,就等于暗示力士往致命处狠狠的打,被打之人就休想活命了。
如今崇祯大怒,而王承恩曾经也带过兵,自然暗恨这些只会耍嘴皮子谋杀人功劳的御史,想来这三个受刑的御史也是心知难逃一死。
大殿内噤若寒蝉,崇祯站在殿前,心中也是激荡,十七年了,朝廷从未打过如此解气的大战,特别是那句,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更是让崇祯激动不已。
“诸位爱卿可还有话讲?”崇祯转身坐回御座看着底下跪倒一片的大臣说道。
礼部尚书因此被免职,出头的御史也被拉出去杖则,看这情形多半是活不了了,即使皇上私自更改祖制增添子爵、男爵二爵,即使皇上大封有功将士,甚至到了滥封的地步。
可六部、六科、三司皆沉默不语,这让崇祯心情更加舒爽,曾几何时,崇祯的一个简单的小要求,就被朝中的鸟大臣喷的体无完肤,现在呢,呵呵!
怎一个酸爽了得?
安国伯一心为我大明排忧解难,所向披靡,不仅长了大明的志气,还让朕如此解气,朕有安国伯真是上天垂怜、祖宗护佑……
“皇上,山海关之战边军扬我大明国威与建奴,将士当受此赏,微臣没有异议,可作为此次战斗的最高统帅,为何安国伯刘大人却只得些赏银,是否有些不公?”
见身边的同僚都沉默不语,性格耿直的李邦华出声表达自己的不满。
“唉!非朕不为也,是安国伯不受也!”
崇祯叹了口气,锦衣卫带来的给崇祯的私信里,刘鸿渐专门有提到,此战皆是大明边军之功劳,他无功不可受碌云云,还暗示可以随便给点赏银。
在刘鸿渐看来,只有虚名、没有封地的爵位对他这个来自现代的人没什么吸引力,倒不如多给点钱,还省去群臣猜忌。
但崇祯却不这么想,在他眼里,安国伯这小子就是怕担差事,所谓官儿越大责任越大。
他想给的,不知有多少人争破头皮都想要,可在这小子看来却趋之若鹜,真是个惫懒到极点的小子!
“这……”李邦华似乎想起了什么,也没了言语。
“拟旨,朕要荫其家人!”古时,若臣子功劳甚大,封无可封,或者因故逝去,便可荫其家中子弟,此乃旧制。
崇祯面色哭笑不得,真是个让人头痛的家伙!
………………………………
第82章 表字佑明
京城刘家。
刚立了秋,但气温还是很高,外院里老秀才刘德隆与牛大年在阴凉处下着棋。
牛大年是牛壮的老爹,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军户,早年也是京营一员,大字不识一个。
但其与牛大棒槌如出一辙,为人憨厚爽直,颇得刘德隆赏识,让其暂代了刘府管事。
刘德隆想的很简单,账房有儿媳管着,老牛虽然不咋识字,但人靠得住,比那些油嘴滑舌的靠谱多了!
况且他刘家上下算上下人人也就这么十个人,刘府周围一直驻守着两个小旗的锦衣卫,但这些汉子却不管如何劝说,都不肯进院子哪怕喝口水。
自从刘鸿渐遇刺后,锦衣卫同知老梁头就一直非常注意刘府的安全问题,毕竟自家大人得罪人太多了……
老秀才虽得了个宝钞司的差事,但却是个闲差,一开始他还兴冲冲的跑去衙门坐班,可宝钞司闲置已久,坐班的同僚也都是跟他一样蒙了恩荫的关系户。
干了几天老秀才便入乡随了俗,有空就去衙门里打会瞌睡露个脸,或者就是去街头王二麻子的药铺字里坐会儿。
自从王二麻子被他儿子揍了两次不仅不记恨,还每次都很客气的称其为太爷,再也不是之前老刘老刘的叫了。
且这老小子长着一张笑脸,说话又好听,只是声音好像比之前尖细了不少,好像跟其内人也闹了别扭,整日里只是住在药铺里,不知何故。
老秀才最近重拾旧时爱好,没事便在外院教牛大年下棋,虽然他自己棋艺也很烂,但奈何牛大年新手一个,老爷子也是乐此不疲。
“夫人,你有了身孕这些粗活交给我就行了,老爷去边关也好些日子了,也没个信儿,山海关那么远又是战事频频,不知他们如何了……”
孙秀秀在后院打理园圃,小兰递给孙秀秀一把剪刀说道。
园圃里用细竹竿搭建的架子上,绿油油的黄瓜挂满枝头,孙秀秀接过剪刀,剪下来几个已经半尺长的鲜嫩黄瓜递给身后的小兰。
“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小兰不必担心他们,他们男人生来便是做大事的,若天天在家里窝着,你又该嫌弃你家那口子不思进取了不是?”
孙秀秀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他知道小兰担心自家老爷是其次,毕竟是新婚夫妻,想来是有点想念自己的夫君了。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