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岁山千户所皆是年轻人,还不知杀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且不说他们加上宣府兵目前的总兵力堪堪六千余人,还没有俘虏多。
万一被人走漏了消息,来个揭竿而起……又要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而且你若有了杀俘的前科,以后谁还敢向你投降,怕是一见你来攻城,个个都拼死跟你干到底了,得不偿失!
最重要的一点,农民军即使再可恶,仍然是明人,确切的说,是吃不饱饭的明人,他们所做的一切,仅仅是想活下去,如果有饭吃,谁会吃饱了撑的去干这朝不保夕的勾当。
而魏鹏鸿为代表的传统军人所说的,把这些民军押解京城,看起来更合适,但押解八千余人去往京城,又需要多少人看守?
一路上又要浪费多少粮食?
况且,朝中一帮是从没打过仗、没见过百姓凄苦的大臣,一帮是只知道农民军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却不知百姓为何不食肉糜的勋贵。
以朝廷对待农民军的态度,无疑,这些民军的结局仍然是处斩,只不过多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上承天命,以惩不法而已。
这样稀里糊涂的死去,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毫无任何意义,在刘鸿渐看来,简直是太浪费了。
八千多人,不是八千多只羊,他们不就是想吃饱饭吗,给他就是了。
“安静!”刘鸿渐摆摆手让众人停下来。
包括魏鹏鸿在内所有人立即都停止了讨论,是啊,这里是伯爷说了算,说的再多,还是得伯爷来拍板儿。
“诸位的意见本伯也大致了解,诸位与我协力,使山西大部皆重归大明,功劳自然不会小。
但本官认为,把这些战俘留下来会比交上去作用更大。
故本伯决定,匪军俘虏凡三十五岁以上者,皆充入贱籍永世不得参加科举、不得经商,暂且安置在太原府吧,此事就由常钰你来处理!”
其心可用,但其罪不能恕!
马上要入冬了,煤矿的事也应该尽快筹备人手办起来,这些都是免费的劳力,这凛凛寒冬的,只要有口饭吃,刘鸿渐不怕他们跑。
听闻伯爷如此说,众人皆是面面相觑,还没待交流一下,刘鸿渐又接着说道。
“另外,匪军凡百户官以上将领皆不可留,魏大人,此事还需劳烦你派专人甄别,万不可放过任何一个将领,哦,那老毕的侄子毕云涛不算!”
若真要在匪军中找些替罪羊以平复明军、百姓的恨,这些将领当是上上之选。
与那些只是为了吃口饭的普通民军相比,这些将领才是万恶之源,他们图谋的已经不只是吃饱饭,他们变得贪婪,想要的更多。
即使你心软放过了他们,这些将领也不会念你的好,只会寻找时机继续反叛,明末时这样的事儿可没少发生。
归根结底是这些将领已经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快感,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便是这个道理。
放一批,杀一批,震慑剩下的一批,没有了那些贪婪将领的桎梏,剩下的这些人皆可为大明所用,而且几乎不用怎么训练,就是现成的兵源。
常钰和魏鹏鸿虽然限于自身阶级的限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伯爷如此善待俘虏,但也没有任何异议拱手应诺。
你是老大,你说这么办就这么办喽,反正出了岔子又不用俺们小弟来背锅。
“还有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刘鸿渐敲了敲桌子,开始划重点。
“办好这件事,咱们就要发财了!”
………………………………
第119章 打土豪分田地
啥?发财了?伯爵大人怕不是失心疯了?众人看着刚才还一本正经有条有理发布命令的伯爷,突然乐的茶杯都端不稳了,都吓了一跳。
额,刘鸿渐也是有点尴尬,跟这些武人谈谈杀敌经验还行,若是谈政治,谈经济,谈发展,还不如对牛弹琴。
大明养他们自然要给你们发军饷,派粮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无法否认,可极少有人去想,朝廷为啥总是那么穷?
朝廷不是有税收吗?为啥连他们的那点军饷都发不起?还要拖欠一年之久?
所有人,包括崇祯大帝都不知道,大明从来不缺银子,即使是海禁政策下行了将近两百年。
于整个欧洲、西亚来说,大明有三宝,瓷器、丝绸和茶叶,这是奢侈品,也是硬通货,你大明不让卖,那就走私呗,反正还省了交税。
无论是长鼻怪来买,还是以郑氏集团为首的亦商亦盗的明人派商船去西边卖,皆是十倍以上的收益,可以说鸦片战争以前,白银皆是哗哗的往我中华流入。
即使海禁期间也是如此,非我族类,休想拿走我大明的银子!
大明的银子越来越多,可为啥大明的国库越来越空,到最后连耗子都不待见?
如果崇祯大帝知道原因,怕不是又要猛拍大腿,大喊一声:‘诸臣误我矣!’。
众所周知,以经济学最基础的观点来说,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发挥其效用,放在家中有个毛用,钱,就是银子,堆在家里不花,就是一堆金属。
明末时绝大多数银子都藏于贪官豪绅,尤其以后者为重,导致银子没有流通起来,明朝财政崩溃,遂灭之。
我中华泱泱大国,传承的美德数不胜数,喜欢把钱藏起来便是‘其中之一’。
你去找朋友借钱,对不起,真没有,你看卡里只剩个生活费,唉,真的是穷嘛没骗你。
然后呢,只要看到房子限购了、降价了,人家立马十万二十万的弄上一套坐等涨价收钱,眼睛都不带眨的。
毕竟财不露白嘛,这点上明末时崇祯朝的肱骨们也很优秀,出门的衣服往往是打了补丁的,乘的娇子也往往是最简陋的两抬破娇,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穷,不知道他们两袖清风。
可真实情况呢?就说前吏部右侍郎李建泰,崇祯让捐银子给辽东发军饷,这厮穿着打补丁的官服扣扣索索的捐了三百两,恨不得把裤兜掏出来让人知道他有多穷。
然而这厮可是只小妾就纳了五十多个,你没钱?谁跟你个糟老头子暖炕!
咳咳~跑题了!
刘鸿渐咳嗽两声掩饰尴尬以及心中的兴奋。
“诸位猜猜,那八个奸商有多少家产?”
去大同前,刘鸿渐已着魏鹏鸿派兵分别包围了八大奸商的府宅,现在山西光复,到了薅羊毛的时候了。
原来大人打的是那几个老杂毛的主意啊!魏鹏鸿搓了搓手略有所悟。
“伯爷,听说那八人家里很有钱啊,怕不是得有上百万两!”魏鹏鸿伸出一个手指头,瞪大眼睛为自己大胆的猜测感到吃惊。
魏鹏鸿一介武夫,虽然因守城有功升到了总兵,但除了知道为将者要忠于朝廷外,对其他杂事是一概不知,也不关心。
他只知道每个月可以领到朝廷发放的赏银约七十二两,一百万两?不敢想,不敢想,是不是说重了?魏鹏鸿又想了一下为自己的草率懊恼了一下。
“哈哈哈,魏大人,你也太小看他们了,你可知咱们伯爷在京中抄那些贪官的家,抄出多少银子吗?”
祖仇清大笑一声说道,虽然从军职商看,他还只是个百户,但却有了男爵的爵位,从品阶上只是略比总兵低一点。
“多少?”魏鹏鸿问道。
祖仇清也不言语,伸出三个手指头
“三百万两?”魏鹏鸿大惊!
“小祖,魏大人据守边关,对朝中之事不甚了解,你莫要取笑!”常钰年纪稍长,不忍魏鹏鸿被人涮,说完还转头朝着魏鹏鸿来了句。
“魏大人,是三千万两。”
魏鹏鸿眼睛瞪的更大了:……
“我看啊,这八个奸商的老底儿至少得有一千万两!”万岁山千户所百户官刑山拍板道。
刘鸿渐笑而不语。
“哼,老刑,敢不敢打赌,我赌那八个老杂毛家产得在两千万两以上!”与刑山一同从辽东逃出的岳成泽偷偷瞄了一眼刘鸿渐,猜道。
刘鸿渐依然笑而不语。
“总不能这八人的家产比京中那么多的大官儿还多吧!这说不通啊大人。”
李百达大字不识,自觉自己是个四肢发达的人,开会怕出丑,从来不发言。
但这次实在忍不住了,以他的理解,这八个白胡子老头怎么可能比得过当官的。
刘鸿渐仍旧笑而不语,他怕说出来吓着这些人,前世做图书馆管理员时,他曾翻阅过相关资料,在清代的排名前十的大财团都在山西。
据统计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域富户的家产加起来,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当然那是在清代,但即使是明末,这些鸟人的财富也是无法估量。
毕竟他们已经发战争财发了几十年,而且是两边发财,一边低买高卖粮食于明人,一边向蒙人、女真人走私生铁、粮食等一切游牧民族缺乏的东西。
游牧民族当然也没啥钱了,他们只能四处放牧,然后拿牛羊向奸商们换取所需。
但他们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没办法,他们除了放牧和杀人外啥都不会,大到武器兵刃,小到铁锅、布料,啥都缺,况且经常遇到天灾,牛羊自己都不够吃了怎么办?
抢明人啊!抢来粮食直接吃掉,但抢来的那些个翡翠、书画、镯子什么的咋整,又不能吃。
交给八大奸商啊,八大奸商有门路帮他们再卖给明人的贪官们,拿个回扣什么的不手软,然后把银子交给鞑子,鞑子又要买粮食吃,银子自然又回到商人手中。
这么七拐八拐,层层盘剥,最后全都流入商人腰包里,外加以明朝商人的身份,走南闯北消息路子灵通,偶尔出卖给鞑子个情报什么的,都是银子啊!
至于具体有多少,刘鸿渐心里也是个问号。
“天亮了,想随本伯去抄家的请举手!”
………………………………
第120章 飞翔的米田共
商议结束,由魏鹏鸿坐镇大同府,负责甄别民军将官,以及向普通民军做心理工作。
其实无非是给人两个选择嘛,要么吓唬人说把他们送到京城,听说朝廷对他们的脑袋很有兴趣,想要摘下来研究研究。
要么就说,伯爷知道他们也是迫不得已,没得饭吃才走了歪路,伯爷可怜他们,故冒天下之大不韪保得他们性命。
希望他们能痛定思痛,悔悟旧错,感念伯爷以及朝廷的好生之德,最重要的一点,跟着伯爷,跟着大明,有饭吃。
民军们又不傻,这是送分题嘛,他们的要求是如此的简单,为了混口饭吃,为了活下去。
在这一刻,刘鸿渐的光辉形象充斥着整个战俘营,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兵希望能继续留在军营混饭吃。
一个脸黑的家伙估计是知道廉颇尚能饭否的典故,腆着脸说自己能吃五碗饭。
魏鹏鸿是啥人,大老粗!你丫的一顿要吃五碗饭,这不是饭桶吗?要是你们都这么能吃,估计不用多久伯爷就得去当裤衩。
那不是给伯爷找事吗,给伯爷找事就是给自己找事,不行,挖矿去吧,也有饭吃!
魏鹏鸿突然想明白了,他现在对伯爷乃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两座坚城说打下来就打下来了,不仅没什么损伤,还俘虏了这么多的民军。
关键是这些被俘虏的士兵,不仅不对伯爷感到愤恨,反而是感恩戴德的把伯爷当活菩萨。
高人呐,俺老魏这趟来的值!
话分两头,且说商议好了接下来的对策,刘鸿渐便带着千户所以及两千宣府兵赶赴太原城。
老毕和小毕自然是摆好了庆功酒,打算为刘鸿渐庆功,但刘鸿渐现在满心思都在惦记八大豪商的家底,哪有心思。
于是乎饭也不吃了,让老毕以知府的身份,写了个征车布告,对,你没看错是征车布告。
宣府兵挨家挨户的把太原府所有的马车、手推车、独轮车,一切能拉东西的车子全部征用。
然后兵分七路,常钰、小祖、王朗、岳成泽,还有从临县赶来的老阎和老陈,每路三百士兵,其中包括一个万岁山千户所的一个百户,外加十把AKM。
没得办法,老魏的宣府兵虽然表现还不赖,但谁知道会不会见钱眼开,还是要派些人监督。
八大豪商除却黄云发和粱嘉宾主宅在太原府外,其余六家皆在附近州县,六路士兵各自拉着车子、扛着锄头从太原府大街向四面八方行去。
车琳琳,马萧萧,士兵锄头各在腰!
啥?为啥还要扛锄头?当然是挖银子喽,你还真以为银子就在屋子里摆着等着你去搬啊!
第七路当然是刘鸿渐亲自操刀了!作为老一辈的炒家干部,秉承着挖地三尺的优良传统,刘鸿渐是两面开工,骑着高头大马来回往返于黄家和粱家。
八个老杂毛的府宅两天前已经被老魏派人监视起来,其家人奴仆也皆已驱逐的驱逐,关押的关押。
黄府内士兵们扛着锄头干的热火朝天,一箱箱银子、玉器被喊着口号的士兵吃力的搬到车子上。
然后早有士兵护送着推到太原府府衙后院清理出的巨大空地上。
一箱箱蒙着银锈的陈年老银呼啦一声倒在地上,差点闪瞎了老毕的一双老眼。
“我的娘咧,这老家伙竟然如此有钱,前些日老夫派人去催银这老家伙还说周转不开,我的娘咧,挨千刀啊!”
老毕不顾侄子小毕的劝告,大吼一声扑向了面前的银山,看守的千户所少年知道这老头乃是锦衣卫,算是一家人,也没阻拦少见多怪的老毕。
只是眼神都盯着这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头,生怕这厮偷拿了伯爷的财产。
同样的一幕也同时在附近的州县上演着,但没了刘鸿渐亲自坐镇,难免出了些纰漏。
比如王朗负责查抄的范家,一个宣府士兵抬着箱子正走着,忽然箱子往地上一撂,躺在地上打滚喊肚子疼。
王朗不知就里,赶忙着人找了郎中,结果郎中还没来,士兵自己就憋红了脸道出了真相。
原来这厮趁人不备生吞了两粒翡翠珠子,估计是觉得不过瘾,又吞了一大把,完事还趁人不备把一大块金子塞进了菊花。
一开始还没觉得有什么,只是想着要发财了,但没曾想,抬着重物没一会便感觉肚子内疼痛难忍。
王朗也没法子,直到老郎中前来,得知内情,才似笑非笑的给这个士兵开了个方子。
喝了汤药的士兵在地上躺了只一刻钟便两眼发直的爬起来找茅棚。
谁知还没跑到茅房便撑不住,这士兵憋着酱红的脸不管三七二十一,在众目睽睽之下,脱了裤子便蹲了下去。
谁知卯足了劲就是拉不出来,这可急坏了偷腥的士兵,豆大的汗珠刷刷的流下。
周围的袍泽也是替他着急,一个个停下手中的活计攥紧拳头替他发力。
“用劲儿啊,老王!大力出奇迹!”
“一、二、三,用劲儿!”
“啊……”被称作老王的士兵双手撑地,撅起屁股大吼一声。
一股黄中带绿的水柱从老王的菊花喷涌而出,直喷了两丈远,身后俩倒霉鬼被飞翔溅了一身,大骂一声去找水。
几粒翡翠珠子啪嗒一声掉落在地,老王虚脱的躺在地上大声的喘着粗气。
“玛德,没出息的狗东西,净给魏大人丢脸,把这厮压下去,重责三十军棍!”
随行的宣府兵副千户捏着鼻子吼道,这丢人都丢到姥姥家了,回去让魏总兵知道了难免又要大发雷霆,这厮是给自己上眼药啊!
“还有谁,从实招来自去领三十军棍,否则被本官查出来,把你鸟剁了喂狗!”
副千户刚说完,几个士兵面面相觑了一番,估计是想着鸟比那两块银子值钱,低着头走出队列。
王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特么的也太震撼了,活了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能飞出两丈远的米田共。
这是名副其实的飞翔啊!
王朗好奇的询问老郎中刚才给那士兵喝的什么。
老郎中撸了一把胡须,嘿嘿一笑。
“没啥,乃是老夫自制的泻药而已,比普通泻药强力数倍。
此汤专治大便密结,饮了此汤,保管患者忘记想拉拉不出的痛苦,体味一番酣畅淋漓之快感。”
老头挑眉正色道。
“故此汤名曰:孟婆汤!”
………………………………
第121章 震精!老朱发财了
几个士兵扭扭捏捏的走到副千户身前,然后磨磨唧唧的掏出两块金子,交于副千户后跪下认罪。
真是给我长脸啊!副千户气的胡子都快翘起来。
一排亲兵跑过来就要带走这几个不争气的士兵去行刑。
王朗看了半天,觉得这副千户处理事情不偏不倚人也不错,正打算上去攀谈两句。
“等会儿,滚过来!干了这碗孟婆汤!”副千户端起身后箱子上的汤药递过来。
刚才老郎中担心药力不够,特意多配了一碗,副千户瞅了瞅万岁山千户所这边,眉头一皱向着那几个倒霉蛋走去。
“大人饶命!小的没有乱吞东西呀!小的只是踹兜里而已,没有吞……”
刚才满菊花喷翔的老哥那个惨样,这几个士兵可是亲眼所见,士兵也要脸面啊,这真的要是喝了,以后岂不是要天天被袍泽嘲笑。
“少废话,不喝的话老子马上着人把你们送于魏总兵,什么后果你们自己应该知道!”
魏鹏鸿脾气拧,这几人到了老魏手里,让老魏知道他们给宣府兵丢了脸,不死也要脱层皮。
几个人苦着脸互相看了看,仿佛一去不返的壮士般,接过了那碗号称可解忧消愁的菊花汤,哦不,孟婆汤。
“行了这位副千户大人,不是多大点事,犯不着这般折磨这些个兄弟!”
王朗心里明白,这位副千户就是在等着他的态度,此事可大可小,若真的惊动了刘鸿渐和魏鹏鸿,自然不少人要挨板子,但免不得军中要怨声载道。
毕竟他们远道而来,是为客军,帮了伯爷如此大的忙,现在捞点油水都不让捞?
可若不加以惩治,必然又会造成不良影响,到时候无法跟伯爷交代。
“王大人,这些屁股痒的糙汉子不打不行啊,怎能纵容他们,若伯爷知道……”
王朗虽然只是百户,论军职比副千户低了一级,但是这副千户可不敢大意,毕竟这万岁山千户所乃是天子亲军,又屡立奇功,前程自不是他这个边关的副千户能比的。
能混到副千户的人,除却武力不谈,情商也必然有两把刷子,说到底还是怕担责任,这在后世太常见了。
“嗯,本官只是说没有必要逼着他们喝那什么孟婆汤,大人是想让这深宅大院变成大粪厂吗?”
官场上的交谈大多只说浅层次的话,至于听者能否明白,全靠自己悟,悟不出来自然有人把你踢下去。
王朗见这副千户还在踢皮球,有些不愉道。
“那王大人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得,皮球又踢回来了。
“哼,犯事的人板子少不了,下工前所有人不得私自离开府宅,下工时所有人统一接受检查。
接受检查的士兵必须张开嘴原地跳三跳,再有伪匿者,军棍加倍!此事当立即通知其他几只队伍!”
既然主力部队都是宣府兵,那么其他六只抄家军团当然也会是一个尿性,王朗并不想让这些小事打扰到伯爷,所以打算把事情压下去。
张开嘴原地跳三跳,乃是锦衣卫查抄犯官时预防缇骑们监守自盗的既定流程。
“嗯,王大人言之有理,你们几个还不快押下去打板子!”不管怎样,台阶是有了,宣府兵的副千户随即又派出六人分别向其他几处队伍传达指令。
八大晋商府宅的查抄一直进行了三天,没办法,虽然刘鸿渐本人抄家经验丰富,但无论是千户所的少年,还是宣府兵都是新手。
在人家宅院里一顿乱刨,做了许多无用功。
然后就是八个老杂毛的府宅太大了,而且狡兔三窟,有的地洞都打到了府宅几十米以外,若不是常钰紧急拷问了几个府宅的管家,查获了账本,估计再给一倍的时间也不可能完成。
太原府府衙后院的金山、银山、翡翠人已堆起来老高。
老毕早已麻木,他也没啥事,就在后院摆了张桌子,桌子上摆满了黄家御厨的拿手菜。
这御厨也不知是真的假的,只知道年纪跟老毕不相上下,黄家被抄,老御厨担心被连累,使出了浑身解数讨好老毕,据说把当年他给万历皇帝做的菜都摆了出来。
“嗯,有点咸!”老毕坐在长条凳上,喝着小酒看着眼前的金山银山翡翠珍珠山,惬意的不行。
“大人,这…这不咸吧,当年万历皇帝还夸小的烧的菜好吃!”老毕虽然只是随口说说,但一脸紧张的老御厨却担心的不得了。
事实上老朱家在吃食上确实偏重口,史料记载朱重八和朱棣以及后来的万历皇帝,都偏爱咸口。
老毕还待继续嘚瑟两句,咯吱咯吱从外院又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