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何感想。

    不止粮草,从宫殿内还搜罗出黄金百万两,白银并珠宝玉器更是足足有两千七八万两,李自敬自回了陕西老窝就没怎么敢折腾,这些估计还是李自成的老底儿。

    这也太穷了点吧!刘鸿渐听闻兵士汇报心中暗道。

    要知道大顺军曾纵横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甚至到达四川,大军走过如蝗虫般抢掠一切,怎么才这么点?

    八十万石粮食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马上要进入隆冬,北方寒冷,百姓都要吃粮食,这点粮食除却救济百姓,剩下的堪堪够边镇士兵撑到明年开春。

    可是接下来呢?

    抢他N的!

    辽东军、郝摇旗部三万多的士兵,兵分三十路,若蝗虫般席卷整个陕西,只二十日时间,陕西全境的士绅几乎全遭了秧!

    反抗者杀无赦,交出存粮、耕地者,可活命!

    不论是辽东兵还是降了的陕西本地民军,一开始都十分不解刘鸿渐的命令,要知道是这些士绅们一直以来给他们供给粮草。

    现在卸磨杀驴?

    身为局中人,不知局外事,真的是这些士绅养活了他们吗?刘鸿渐只是冷笑也不解释,限于观念所制,说了他们也未必懂,既是军人,服从命令便是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不理解刘鸿渐,后来远在山西的毕自恭听闻此事后,喝了口酒喃喃道:‘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刘鸿渐倒没想那么多,大旱、大寒,百姓无衣、无粮,如果朝廷没有动作,这个冬季,怕是又起民变,况且朝廷若是有粮食,他哪里还需要跑到这苦寒之地来溜达。

    还是自己解决吧!只是苦了那些个地主老爷们了,刘鸿渐只能心中为这些人慨叹,下辈子还是不要做地主了!

    刘鸿渐说到做到,不止是陕西,山西也是发生着同样的事,以官军为守,迅雷不及之势力扫除地主家奴,开仓放粮。

    有官军监督,粮食迅速发放到百姓手中,虽然粮食不多,但配合着野草树皮想必能挨过这个冬季。

    大明的百信其实是最好养活的,只要不至于饿死,没人会想着去造反,刘鸿渐的举动赢得了陕西、山西两地百姓的夹道欢迎。

    所有有劣迹的官、商皆被刘鸿渐大军毫不留情的碾碎,除却一些素有贤名的县官以及经常接济百姓的良商逃过一劫,陕西、山西仿佛成了大明的化外之地。

    这里没有地主、没有吃人不吐骨头的奸商,有的只是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他们辛苦半生,终于得到了自己的土地。

    不论来到何处,只要是听闻大明安国伯来此巡视,衣衫褴褛的百姓皆自发下跪相迎,以感念这位年轻的大人给他们的恩赐。

    土地、粮食是他们的一切,刘鸿渐给了他们,所以即使是在凛凛寒冬,即使吃不饱、穿不暖,所有的百姓都面露着笑脸。

    因为他们相信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因为他们知道吃不饱、穿不暖只是暂时的,因为他们,有了希望!

    刘鸿渐也知道,他这么做回到朝廷必然会受百官弹劾,但这都不重要,就算是功过相抵,他也觉得值得。

    更何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泼出去的水你想收回来,刘鸿渐答应,两地的数百万百姓能否答应?

    怕是竖着进来,横着出去吧!

    宁夏、延绥皆是苦寒之地,郝摇旗、高一功部皆是本土原班人马,以其人守其土,以其土养其人,正合了老丈人他爹孙承宗的谋略。

    宣府自有魏鹏鸿据守,刘鸿渐以蓟辽督师之职又命唐峯据守大同,向雄据守太原,但固原和更偏远的甘肃镇还有所空缺。

    刘鸿渐本想从辽东兵中挑出勇将暂代,但他也深知辽东兵并不喜呆在这苦寒之地,虽然辽东同样艰苦,但毕竟乃是故乡。

    正踟蹰间,唐峯、向雄身后各拜出一个大汉,一名吕义,一名刘文,皆是辽东兵游击将军,刘鸿渐许他们副总兵之职,令他们驻守二镇。

    又五日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刘鸿渐带着辽东余部与陕西部将作别。

    郝摇旗、高一功、刘文、吕义皆撩起战袍跪倒。

    “大人,此去山高路远,此生能与大人并肩作战,实为卑职之荣幸!”刘文年约四十,蓄着长须,寒风吹过,胡须间夹杂着不少雪花。

    “伯爷,吕义此生打了半辈子窝囊仗,唯有跟随伯爷的半年间,这仗啊打的痛快,伯爷大义,俺吕某人不及万一。

    伯爷请放心吧,我等以项上人头作誓,必守得此地安宁,以报伯爷知遇之恩!”吕义说完向着刘鸿渐郑重的磕了一个头,额头触地,沾染了不少雪花。

    郝摇旗,高一功也是当即拜倒,最近一段时间他们二人跟着刘鸿渐打土豪分田地分粮草,刘鸿渐为此地百姓所做的一切,李自成、李自敬、甚至他们自己,都是自愧不如。

    想来所谓的闯王也只不过是被权势地位蒙蔽了双眼吧!

    北风呜咽,刘鸿渐身着风衣翻身下马。

    “是非功过,任凭他人评说,四位皆是忠义之士,当以百姓为重,以大明疆土为任。

    任何敢于侵犯百姓、侵犯大明的人皆可先斩后奏,朝廷那边,有本伯给你们兜着!

    放心吧!本伯有预感,这陕西,本伯还会来的,到时若要让本伯看到你们懈怠军备,可饶不得你们!走了!”

    刘鸿渐扶起四人,各自拍了拍他们的肩膀上的雪片,翻身上马,只有心细如杨天宝看到刘鸿渐的眼角已然湿润。

    “伯爷珍重!”四人拱手。

    “走,回山西!”

    刘鸿渐挥手,辽东余部并千户所士兵一万两千余向东行去。
………………………………

第129章 大明煤业

    自西安府过潼关,再过平阳府,当少了一半的边军到达太原府时,已是真正的隆冬季节,山西全境大雪纷飞,地上早已积满厚厚的一层积雪。

    瑞雪兆丰年,这是好兆头,意味着困扰着大明数十年的大旱已然过去,只要熬过这冬天。

    可熬过这个冬天又何尝容易。

    现在刘鸿渐唯一不缺的就是银子了,太原府整个府衙,只要是个院子都堆满了从陕西、山西‘搜刮’来的金银珠宝。

    “唉,愁啊,这么多的银子如果能都变成粮食该多好!”老毕和刘鸿渐经常坐在屋子里看着外面的金山、银山慨然长叹。

    八大晋商除却金银玉器外,虽存粮也有几十万石,但也不堪大用,来年想必又要为粮食发愁。

    “伯爷,挖出来了!挖出来了!”正思量间顾大通腆着肚子呼哧呼哧的小跑着从外放跑来。

    “是老顾啊啥事这么激动,快坐下吧,暖暖身子再说!”刘鸿渐命人把炭火加大。

    “哎呀伯爷,不得了啊,距离咱太原府仅三十余里的那个煤矿,那里挖出来的煤真的不冒黑烟!”

    顾大通哪有心思烤火,自从接了刘鸿渐的差事,顾大通就开始张罗心心念念一个月的无烟煤。

    北方冬季休耕,山西满地皆是苦哈哈的现成的劳力,听闻伯爷要挖煤,这些苦汉子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的涌入大同。

    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何况去挖煤还能管饭,这就又为家里省下一个人的开销。

    刘鸿渐只是大致知道煤矿的方位,之前说了一嗓子后便没甚在意,听得煤矿果真挖到了也是面露喜色,有了煤这个冬季至少不那么难过了。

    “嗯,走,看看去!”刘鸿渐站起身。

    “老爷,天都要黑了,还是明日再去吧!”外面怕至少得有零下十几度,杨雪从里屋取出一件厚实的披风披到了刘鸿渐的肩头说道。

    “哈哈哈,无妨,雪儿你是不知,有了这无烟煤,咱北方人可是有福喽,老毕,要不要去溜达溜达?”

    老毕怕冷,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刘鸿渐混不在意,穿上披风便跟着顾大通出门而去。

    清源县一处山沟里,一千余身着破旧棉衣的汉子不顾大雪,扛着搞头奋力的挖掘着地下的黑石,此处是刘鸿渐专门指定的一个小煤矿。

    之前由于不知道具体防伪,千余矿工四处开挖,直到今日才寻到矿脉所在。

    刘鸿渐不了解矿井的构造,只知道后世即使技术那么先进,仍不时有矿井塌方、瓦斯泄露的新闻报出,第一次开矿,他也不敢乱来。

    山西产煤,以大同为巨,清源这个矿脉虽然不大,但煤矿仅在地下两三米,易于挖掘,正好积累经验,以后好开分矿。

    “伯爷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句,矿上埋头挖坑的人皆是丢掉手中的镐头藤筐,向他们的恩人跑去。

    若没有刘鸿渐,所有人都清楚这个冬季该如何难熬,现在刘鸿渐不仅派发了粮食接济他们家人度日,还开了煤矿给他们饭吃。

    事实上不少本地的土著都知道地下有煤,然而煤是垃圾啊,烧这些黑石头燃起的黑烟会把人熏死,这是所有土著们的共识。

    以至于所有人都认为挖这些黑石是刘鸿渐变着法的给他们粮食吃,是以对刘鸿渐更是感恩戴德。

    “恩人啊!”刘鸿渐刚下马,数百矿工便拜了下去大呼。

    “嗯,都起来吧!老顾啊,这大冷的天还下着雪,应当让工人们休息才好!”刘鸿渐淡淡的道。

    “伯爷,不是老夫不让他们休息,是他们非要干啊,说什么要报答伯爷大恩,多给伯爷挖石头!”

    一路骑行了三十里,刘鸿渐倒是没啥,老顾都六十几岁的人了,平时出门都是坐马车,今日跟着刘鸿渐不得已也骑马浪了一回,差点没把骨头架子颠散。

    “伯爷,俺们不怕冷不怕累,只要有饭吃,俺们连夜也肯干活,俺们就喜欢给伯爷挖石头!是不是啊,大伙儿们!”

    一个明显是领头的中年汉子脸上被煤灰染的漆黑,只露出一口白牙扭头对身后的众多矿工们吆喝道,言语质朴但却说的真心。

    “是啊是啊,俺们就喜欢给伯爷挖石头,不怕冷!”众多矿工附和。

    “瞎说什么,这煤可是宝贝,伯爷是为了造福大明!去去去,都滚矿里继续挖煤!”顾大通朝着矿工们呵斥。

    “嗯,都好好干,等本伯把这无烟煤推广出去,咱们山西以后可再不用过苦日子了!”对于这些苦哈哈矿工们的答话,刘鸿渐是一脸黑线。

    山脚下搭着几排简陋的帐篷,到了晚饭的时间,伙房几个老头敲着锣示意矿工们下工吃饭。

    杂面黑馒头,米粥,咸菜萝卜干,饭食虽然简易但是管饱,挖矿是力气活,填不饱肚子可不行。

    所有的矿工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儿,从地上捧起一把雪撮吧撮吧双手的黑污,便排着队朝着伙房走去。

    每个矿工手中都惦着个破碗,队排起来老长,以往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是矿区最热闹的时候,但今天气氛有点怪。

    刘鸿渐兴趣浓浓,客串了一把食堂大婶儿,惦着个勺子给矿工们盛粥,矿工从没享受过这般待遇,伯爷给他们盛饭,个个都激动的颤抖着把碗递过去。

    “辛苦了,好好干!”刘鸿渐边盛饭边说道。

    待所有矿工皆取了饭食,刘鸿渐也觉腹中饥饿,便招呼伙房老头要了个碗给自己也盛了一碗粥,抓起个黑馒头咬了一口。

    真是回味啊,上次吃这黑馒头还是在李自成的军营里,不知王大锤老哥还安在否?

    四周的矿工一边扒拉着饭菜一边瞅着面前的伯爷,都不可思议的看着刘鸿渐吞下黑馒头。

    顾大通也有样学样的抓了一个黑馒头咬了一口,他还是第一次吃这种混杂着野草、高粱的黑馒头,一股子尘土味儿瞬间充斥他的味蕾,但仍是忍着没有吐出来。

    “老顾,咱们这煤矿得有个名字,就叫‘大明煤业’吧,回头找个写字好的弄块招牌。

    出产的第一批煤皆派人送往宣府以及山海关,那里更加寒冷,这煤啊,可以救命。

    再者,加派人手去往大同周边,那里有更大的煤矿,虽然不见得都是无烟煤,但都给本伯囤积起来,等本伯回了京,便有大用。

    还有,这个冬季所有煤皆免费供应,此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要用心去做!”

    刘鸿渐告诫顾大通道,还没待顾大通回应,远处传来马蹄声。

    “大人,夫人来信了!”常钰翻身下马,递上一封书信,呼着白气道。
………………………………

第130章 归途(一)

    刘鸿渐把手中饭菜放在一旁,从常钰手中接过书信,早有下人取来火把,刘鸿渐迫不及待打开了书信。

    夫君亲鉴:

    陌头之柳色已衰,而君之音信久杳,与君相别已三月有余,妾身每日登楼,不觉望眼欲穿矣。

    听闻夫君于关外大胜建虏,爹爹与妾皆甚为君骄傲,爹爹逢人便讲,吾刘家祖上恩荫,出了英才。

    爹爹身体康健,夫君勿需挂怀,只是爹爹常对着孤灯喃喃自语,想必亦是挂怀夫君安危。

    皇上亦对刘家甚是关切,多次派天使赐予锦缎,皇后娘娘亦是多次召妾身入宫伴驾,对妾身厚爱有加,此皆是夫君功劳。

    妾身入宫见皇后娘娘时,坤兴公主亦对夫君之消息甚为关心,令妾身心有疑焉,望夫君凯旋后为妾解疑(此处画着一个笑脸)。

    妾身每日里为夫君祈愿,愿夫君克敌而无往不胜,愿夫君安健而逢凶化吉。

    妾身别无他求,唯愿每隔若干时,夫君于闲暇时,可一通消息,使妾身得知夫君在外情形,以慰远念。

    夫君为国事操劳,妾本不应扰君之心绪,然京中大雪初至已甚是寒冷,夫君远处极北,妾每念及此,忧心甚矣,是以书此信,望夫君多添衣衫。

    哦,对了,自七月别离数日,妾身偶感身体异样,寻郎中言,妾身已有了身子,祖上荫蔽,妾身终为刘家增添子嗣。

    是为至盼!手此,敬颂

    贱妾孙秀秀谨启,十月六日夜。

    ……

    现在已入了腊月,此信不知几经辗转才送到刘鸿渐手中。

    只开头几句,就让的刘鸿渐拿捏书信的手用上了力气,他又何尝不想念远方那个可人的小妮子。

    从京城到山海关,再从山海关到山西到陕西,没有一日不在挂怀家中的小妻子以及老爹,毕竟在这世上,他只有这两个亲人。

    皇上到也够意思,不枉老子如此为大明卖命,坤兴那小妮子?

    想到此刘鸿渐挠了挠头,他知道小妻子并非是吃醋,只是告诉他,他的事她已经知道了。

    额,这倒是个问题,自己身边又多了个杨雪,这回家又作何解释。

    寒风袭来,刘鸿渐一点不觉冷,只觉心中暖意腾腾。

    看到结尾处,刘鸿渐更是虎躯一震。

    “老子要当爹了?老子要当爹了!”刘鸿渐大喜。

    “老常,你听到了吗,我刘家有后了,本伯要当爹了!”刘鸿渐双手放在常钰的肩头,激动的不能自已。

    “恭喜大人,下官也是为大人高兴的紧。”常钰早已为人父,自是知道当初自己当爹时是如何的欣喜,对伯爷的心情自然理解。

    “恭喜伯爷喜得贵子,此是大事,如今煤矿初开,又是瑞雪丰年,当以酒为贺,伯爷,老夫这就派人先回去安排!”

    顾大通也是喜笑开颜,他是刘鸿渐钦点的代言人,以后专职负责山西境内通商之事,如今山西百废待兴,伯爷又逢喜事。

    只要伯爷一家兴旺,他顾家也定能无虞。

    回家,老子要回家,一刻也等不了,刘鸿渐迎着寒风骑在鞍马之上,才真正懂得何为归心似箭。

    山西,太原府衙。

    烈烈的冬夜里,府衙中厅摆放着一桌酒席,气氛略显沉闷。

    山西之行历经波折,如今陕西、山西全境皆光复,百姓思安,皆是百废待兴,待日后煤炭得以推广,山西之兴旺指日可待。

    只是这样,也到了分别的时候了。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山西幸甚,得望大人慨然相助,下官代谨以此酒代山西百姓谢过大人!”毕自恭端起酒盅躬身给刘鸿渐施礼,之后一饮而尽。

    毕自恭虽然平日里有些老不正经,但正事上却从来不打马虎眼,刘鸿渐对山西的整治虽然有些草率,但不得不说,从长久来看必定能大大激发山西百姓的积极性。

    刘鸿渐心中激荡,端起酒盅也是喝了个尽。

    “伯爷于我老方有救命之恩,如今伯爷要回京了,老方以此酒愿伯爷家业兴盛,永享富足!”

    方醒本就嗜酒,如今又是分别在即,大老远从临县赶来,自是想喝个痛快。

    “来,老方,这酒本伯喝了便是,惟愿诸位兢兢业业为我大明百姓谋福!”刘鸿渐龇牙咧嘴又干掉一盅。

    谁知方醒喝完一个并未坐下,而是又给刘鸿渐满上,接着又给自己倒上一个。

    “伯爷于我临县百姓亦有救命之恩,这第二个酒是我代临县全城百姓敬大人的,老方先干为敬了!”

    方醒躬身举杯,刘鸿渐连菜都没来得及吃,苦笑着又干掉一杯。

    “犬子方敬梓不习诗书,专爱木工,不成气候,伯爷不嫌,此番犬子能跟随伯爷入京,也是他的一番造化,这第三杯酒,老方代那逆子谢过伯爷知遇之恩!”

    刘鸿渐:MMP又来,老子怎么觉得这厮是故意的?

    自从陕西归来,方敬梓就给刘鸿渐展示了他一个月来的成果,那是一架与珍妮机图纸极为相似的木质纺纱机。

    一个月不见,方敬梓胡子拉碴憔悴了许多,但是眼睛依然炯炯有神,还兴奋的给刘鸿渐讲解个中原理并示范如何使用。

    新式纺纱机的纺纱速度比大明原有的织布机,速度快了十倍不止。

    刘鸿渐自然欣喜不已,这玩意不是纺纱机,是摇钱机啊,这样的人才可不能埋没了,于是乎,刘鸿渐大手一挥,直接连机器带人打包带走。

    “歇会,歇会老方,本伯不胜酒力你又不是不知!”人家养了三十年的儿子,就这么被他打包带走,刘鸿渐自然不好直言拒绝。

    接下来顾大通、常钰轮番上阵,刘鸿渐倒下的那一刻,终于确信这些家伙就是商量好的。

    等到刘鸿渐在下人的搀扶下回到自己住处时,已是深夜。

    “大人,你又喝多了!”杨雪一袭白衫,从下人手中搀扶过刘鸿渐,用尽力气终于是把刘鸿渐搀到了床上。

    “回家,本官要回家了,雪儿,本官高兴啊!”刘鸿渐不知是喝多了还是故意的,抓着杨雪的纤纤玉手,迷迷糊糊的说道。

    “是啊,大人要回家了,雪儿……也替大人高兴。”杨雪挣扎了一下抽出手,取出手帕给刘鸿渐擦了擦脸。

    京城是大人的家,可她的家又在哪呢?
………………………………

第131章 归途(二)

    第二天,雪停。

    刘鸿渐登上太原城墙,唯见天地一片白茫茫,万籁尽孤寂。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刘鸿渐相信,毛爷爷肯定也是亲眼见着这雄关漫道后,才有此豪言壮语,任何一个有血性和抱负的男人,站在这孤城之上都会有些感慨吧!

    只不过普通人只能来句,我ciao,真壮观!比如身后的两位。

    两眼一抹白,这有啥好看的?

    身后牛壮、李百达扛着AKM侍立左右,皆不作声,他们不明白这大冷的天,大人为何站在这里吹冷风。

    牛壮背上的伤已无大碍,只不过天气寒冷,要完全恢复还需时日,他实在受不了整日躺在床上躺尸般的日子,再三请求,终于是重新换上了戎装。

    “大人,这天儿比咱京城还冷!您要吟诗回去吟多好,雪儿姑娘给您做了件狐皮袄子,您不去试试?”

    牛壮搓了搓手,咧着嘴说道,他的右脸颊多了一道两寸多长的伤口,血痂已脱落,露出紫红的嫩肉,显得有些狰狞。

    “就你多言!这山西北临着蒙古,那边更冷,听说入厕都要带根棍子!”刘鸿渐调侃的道。

    近些日子,杨雪足不出户一直在给刘鸿渐赶制一件袄子。

    即使是牛壮这般的粗人,也开始同情起这位从山海关一直跟着刘鸿渐,并无微不至照顾着大人的姑娘,他不明白这么娇滴滴的小姐,伯爷总是无动于衷。

    “啥,入厕要带棍子,俺咋没听说过,为啥要带棍子?”牛壮大眼睛瞪的贼大,认真的问。

    刘鸿渐懒得搭理他,示意李百达告诉他。

    这李百达线条也不是一般的粗,愣是没看出刘鸿渐的调侃,挠了挠头一拍脑门。

    “笨啊,那么大冷的天,你撒尿的时候刚撒出来不是就冻成冰棍了吗?可不得拿个棍子把冰碴子打掉!”

    李百达为自己的机智甚为得意。

    “有道理,有道理!可那岂不是要把棒槌也冻住?如果是大的怎么办?”

    牛壮举一反三,又抛出一连串的新问,李百达又挠起了头,刘鸿渐不理二人傻乎乎的对话,裹了裹衣衫率先下了城墙。

    “大人,全体士兵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启程!”常钰呼着白气,从城外走来。

    “嗯,一刻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