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提高匠人们的积极性,有贡献的匠人将享受特殊待遇。
比如木匠方敬梓因为发明了纺纱机,以一级匠人的身份领大匠师薪俸,另外还有奖金两千两纹银。
所有匠人安心在此处干满五年,没有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可以脱籍。
这也是刘鸿渐的终极杀手锏,匠人本身就算脱了籍,大多数人也只能靠本身的手艺过活,况且若论待遇刘鸿渐有信心留住这些人。
脱籍对这些匠人的最大诱惑力,在于后代子孙可以自由的选择职业,或科举、或经商、或干老本行,自己做匠人苦了一辈子,没有人希望这苦难还留给自己的孩子。
当然,有赏必有罚,消极怠工者吃板子、罚月银;偷奸耍滑者吃板子、罚月银……
所有的惩罚中最严重者莫过于泄密,与其说是因为刘鸿渐对工坊的重视,倒不如说是对先进发明、图纸的重视。
所有匠人,不论是谁,不论曾经有何功劳,一旦泄密者,割掉舌头,下半生将在锦衣卫的诏狱中度过。
性福来的太突然,所有通过考核的匠人,听完刘鸿渐宣读的规定,皆是一时没反应过来。
在此以前,士子可以通过科举升官发财,士兵武人可以通过上阵杀敌封侯,唯有匠人没有上升的渠道,只能守着手中的活计忍受欺凌。
刘鸿渐宣读的规定,不说月银丰厚,干满五年还可脱籍,脱了籍家里的孩子便可以……
“侯爷大恩,俺孙大牛必肝脑涂地以作报答!”一个身材敦厚的中年汉子扔下手中的木工箱子下跪拜谢。
“是啊,侯爷真是个大好人,俺家有个闺女待字闺中,俺愿意把闺女送到侯府供侯爷差遣……”
“忒,老张你个二傻子,侯爷稀罕你家的歪瓜裂枣……”
……
“侯爷,咱们这么做会不会遭小人诟病。”阎应元皱了皱眉头。
大量征集匠人,还给出这么优厚的待遇,工部的人如何想?其他坐班的匠人如何想?
以脱籍作为筹码,势必会引起一连串的不良反应,这些侯爷都考虑到了吗?
“哼!士农工商,匠人排在九流之末本就不合理,而世袭的匠户制度更是令人发指。
本候做这些,一来是为了让这些匠人放下顾虑、死心塌地的做事,二来便是要开雇佣制度的先河。
匠户、军户都是积弊,必须慢慢的撬起,至于那些言官,随便他们蹦跶吧!本候不怕!”
刘鸿渐牛逼哄哄的撂下了话,把阎应元噎的无言以对。
“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们三人了,优先建造盛放土豆、番薯的地窖以及温棚,此与咱们的研究所一同开工,有任何事可差人去府上找我。”
刘鸿渐面容冷冽,无论是农事还是军事,这摊子事皆关乎大明以后的发展,一件都不能马虎。
谁挡道,谁回家歇菜,没有半点余地,刘鸿渐相信皇上是会站在他这一边的。
“是,侯爷!”阎应元再无顾忌,沉声领命。
“棒槌,牵马来,咱们回家!”
PS:本书从6月30号发第一章,到如今三个月有余了,今天终于如愿上了三江,百感交集,对于诸位的支持专门写了感言,就放在作品相关里,感谢你们,有你们真好,希望诸位朋友都能有个好心情。
………………………………
第153章 戏精(求推荐票)
“夫君,该起床了,都已经日晒三竿了!”
孙秀秀被刘鸿渐箍在怀中动弹不得,只得羞着脸说道。
“嗯再睡会,这大冷天起来作甚,哪有被窝舒坦。”刘鸿渐吧唧吧唧嘴说道。
“那能不能让贱妾先起来……”
“不能!”
……
“老爷!老爷在不在!”院子外面传来李百达堪比牛大棒槌的驴嗓。
我没听到,我没听到,我没听到……刘鸿渐直接拉起被子蒙住了头,昨夜他在西厢房杨雪那边折腾到半夜着实有点困倦。
“夫君,李百户在喊你,许是有什么要事禀告,快起来吧!”孙秀秀无奈的道,自己的夫君什么都好,就是喜欢赖床。
“烦死了!这俩大老粗,老子早晚把他们打发到SX去挖煤。”
刘鸿渐嘴里唠叨着坐起来,孙秀秀赶忙起身服侍他穿衣,刘鸿渐心疼爱妻有身孕在身,接过衣服便自顾自的穿戴起来。
“老爷!老爷……”
“别咋呼了,何事?”
刘鸿渐推开房门走了出去,阳光有些微弱,几个下人在打扫着院子。
“老爷,宫里来了位公公说是带来了皇上的口谕。”李百达嘿嘿一笑,指了指前院的方向。
“嗯,知道了,走,看看去。”
难道是今日没去上朝,皇上这是兴师问罪了?刘鸿渐边走边胡思乱想。
到了中厅,大老远就见到王二喜手执着拂尘,焦灼的在中厅里走来走去。
“小王,咋的了这是?火急火燎的。”
“哎呀我的侯爷,快跟咱家进宫。”王二喜像看到救星般,拉着刘鸿渐就往外走。
“什么事这么急,先给本官说说!”
“快走吧,候爷,边走边说,万岁爷和百官都在等着您呢!”
等上了马车,王二喜才挪到刘鸿渐身边,小声的说着今日皇极殿发生的事。
原来昨晚凌晨时分,成国公所率领的京营士兵从江北凯旋,三镇叛兵溃败的溃败,投降的投降。
大胜而归本来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哪知今日上朝,成国公朱纯臣刚奏明战果,就被副总兵靖南伯黄德功当场参了一本。
说是成国公朱纯臣贪功冒进、指挥不当,导致八千余京营士兵被叛军围困至死。
然后成国公又反击黄德功不听从指挥,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忍让,竟然在朝堂上动了手。
一边是靖难之役中为成祖皇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世袭勋贵,一边是劳苦功高又有勤王功绩的实干派武将。
朝臣投鼠忌器,皇上犹豫不决,只好暂时退了朝,这不,刚一退朝,皇上的口谕就传到了安国候府。
又是那个老杂毛,听完王二喜的叙述,刘鸿渐的脑海中顿时想起朱纯臣矮矮胖胖的可恶嘴脸。
到得乾清宫东暖阁,崇祯正在案前处理着成堆的奏疏。
“微臣叩见皇上!”
“今日怎的又没来上朝?”崇祯放下手中的笔,质问道。
“回皇上,微臣……微臣昨日闹了肚子,身体不适。”果然是来兴师问罪的,刘鸿渐撇了撇嘴。
“哼,果真如此吗?”
刘鸿渐:……
“起来吧,念在你新婚燕尔,这次就饶了你,坐!”崇祯指了指边上的椅子。
“皇上找微臣来可是为了今日朝堂之事?”刘鸿渐起身说道。
“是啊,如今三镇叛乱已定,本是朝廷的喜事,谁知竟闹出这档子事儿。
一边是祖上有功于我大明的勋戚,一边是屡次为大明平叛的功臣,那黄得功又是你大力举荐之人,朕十分为难!”
不怪崇祯如此难做,有明一朝对开国功臣的后代向来宽厚,非是犯了十恶不赦之大罪,不会予以严惩。
“皇上,恕臣直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军务之事更应该秉公处置,切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否则如何安军心,军心不安,便是大患矣。
一人的荣辱,与我大明相比,又是何其的低微。”
刘鸿渐当然知道,崇祯心底其实还是偏袒成国公的,毕竟朱纯臣的祖上朱能,曾经为成祖靖难立下过悍马功劳。
而黄得功呢,他的这个伯爵爵位还是崇祯为了安抚江北四镇,临时给的。
只是个终身爵位不说,在崇祯心中的忠诚度上,也不能与成国公这样与国同休的老资格相提并论。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崇祯还是沉着脸犹豫不决,刘鸿渐知道,想借着这个机会搞掉一个国公是没指望了。
眼看午朝时间到了,刘鸿渐只好跟着崇祯向皇极殿走去。
朱纯臣见安国候跟在崇祯身后,便顿觉有些不妙,但他身为朝廷世袭的国公,又一向得崇祯器重,倒也没太当回事。
武将班列多出来一个人,生的面若刀削,头发虽已泛灰,但一双虎目却格外有神,身材不甚高大,站的却笔挺如台柱般。
想来这位便是南明时期的猛将黄得功了,刘鸿渐心想。
“皇上,江北之战我部共计损失士兵一万六千余,其中仅淮阴府一战便战死八千六百余,战场厮杀、马革裹尸本是士兵们的荣誉,他们若果真如此战死沙场,臣自没话说。
可他们死的冤啊,若不是总兵朱纯臣贪功冒进,致使他们……
臣的兵……臣心痛……请皇上做主,否则……臣这官儿不做也罢!”
黄得功十几岁便从了军,数十年来大大小小历经百战,身上只刀疤箭痕便多达数十处,但也从未打过如此窝囊的仗。
被数万叛军围困至死的,有相当一部分是跟随他多年的子弟兵,他虽没什么文化,但每逢想起那些年轻的生命屈死战场,便觉对不住他们。
说到后来,响当当的汉子竟然泣不成声。
“放肆!朝廷的官岂是容你想当就当,想辞就辞?”崇祯大怒,猛拍龙椅道。
“皇上英明!黄得功视朝廷法度于无物,还敢威胁皇上,当予以严惩!”礼部尚书马士英冷言道。
为了重返朝廷,回到这个令他心醉神迷的战场,马士英没少花银子,而成国公朱纯臣乃是最大的一头儿,若没有朱纯臣的大力举荐,马士英如今还在南京养老。
现在老大被人诬告,身为马前卒的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表达立场的机会。
在他看来,黄得功区区一个副总兵竟然敢弹劾世袭成国公,就是螳臂当车,哦不,连蚂蚁臂都算不上。
“启禀皇上,老臣虽愚钝,但自领兵平叛以来,无一日不谨小慎微,唯恐有负圣望,还请皇上切莫听其一家之言。
这黄得功在军中时便蛮横不休、不听指挥,这才导致有淮安一败。
老臣念及他上了年纪,不忍苛责于他,谁知今日竟被他反咬一口,自承袭爵位以来,老臣向来克己奉公,严于律己。
如今竟受此奇耻大辱,老臣有何颜面回家告祭先祖,还请皇上做主啊!”
成国公朱纯臣匍匐在地竟嚎啕大哭起来,哭的昏天黑地如丧考妣。
戏精!此人不去演戏真是埋没了人才!
刘鸿渐心中虽对面前这胖老头鄙视至极,但也是有些佩服这老家伙的心计。
先自谦一番,然后往黄得功身上泼脏水,有了刚才黄得功的言语之失,崇祯必然对这黄德功心生厌恶,再把自己的祖宗祭出来,这算盘打的真实呱呱响。
这黄得功也是,这么大的话了连个人儿都不会说,这不自己把自己往坑里推嘛!
现在倒好,墙倒众人推,本来黄得功在朝廷就没什么关系,这一下岂不是凉凉?
“皇上,臣有话说!”刘鸿渐看黄得功气的脸憋成了猪肝色,终于是出班发言。
谁说你黄得功朝廷里没靠山?老子便是!
………………………………
第154章 罄竹难书(求推荐票)
听到身后的声音,众臣皆扭头,一看是安国候,皆是唏嘘不已。
安国候与成国公有过节,朝堂上站着的个个都是人精,又岂会不知。
三五个御史言官本来都打算出来仗(落)义(井)执(下)言(石)了,左右看了看,皆是又缩了回去。
惹不起,惹不起啊!
“安国候有何话说?”崇祯瞪了刘鸿渐一眼,意思是你小子老实点,别给我惹事。
“皇上,臣认为成国公只说对了一半!”
瞪老子,老子也得说,否则把老黄搞黄了,保不准自己还得被发配到北境喝冷风,这怎么行?
忠言逆耳,像老子这样的大(搅)忠(shi)臣(棍),怎么能摄于淫威,而唯唯诺诺?
“哦?你是说成国公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吗?”听了刘鸿渐的话,崇祯倒来了兴致。
“不不不,皇上误会微臣了。
臣的意思是,这成国公脑子愚钝是真的,不仅愚钝,脸皮还贼厚,比咱京城的城墙都厚!”
笑话,他克己奉公?严于律己?这就像某人嘴里从来不吐象牙一般,纯属扯淡。
“安国候,你休要血口喷人!”听了刘鸿渐的话,刚还匍匐在地哭哭啼啼的朱纯臣腾的一声站了起来。
“皇上!老臣年五十有二了,为朝廷奔波半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竟被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小子如此折辱,请皇上为老臣做主!”
朱纯臣刚才还义愤填膺,转身面向崇祯时,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般,变脸速度之快足以让后世的小鲜肉们无地自容。
他倒也不傻,知道刘鸿渐在皇上心目中的重量,也不敢放肆,只得装出一脸可怜相把皮球踢给皇上。
“皇上,安国候虽然为我大明立有功劳,但国公爷又何曾不是为我大明流过汗水,如今在这朝堂之上,安国候竟然口吐粗鄙之言,恶语相向,实在有失我大明威仪。
臣身为礼部尚书,为国公爷叫屈,皇上应治安国候妄言之罪!”马士英出班奏道。
“马大人所言极是,臣等附议,应治安国候的罪!”
仿佛是得了信号般,三五个御史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洪荒之火,集体出班弹劾刘鸿渐。
“安国候,你过去孟浪了!可知罪?”朝堂之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崇祯安坐龙椅,面有不愉。
“回皇上,臣只不过说了几句实话,何罪之有?
臣手中有一份文书,恳请皇上准奏当堂宣读,若读完皇上依然认为臣胡言乱语,臣自当领罪!”
刘鸿渐从琵琶袖中取出一封折叠的整整齐齐的宣纸。
“皇上……”朱纯臣多年的直觉告诉他,有杀气!必须阻止这个小子。
“念!”崇祯摆摆手止住了朱纯臣的发言。
“是,皇上。”
“经查,崇祯三年,成国公朱纯臣侵占昌平县史各庄耕田二十八顷。
崇祯四年六月,成国公朱纯臣以赈灾名义,侵吞救济粮十八万石,致使河南民众因得不到救济而饿死者,数万。
崇祯六年三月,朱纯臣收受南京户部主事冯天化贿银两万两,为其谋得都转运盐使司副使之职。
崇祯七年,朱纯臣以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职位之便,吃京营空额一万六千七百人,此一直延续至崇祯十四年。
崇祯九年,朱纯臣侵占通县白羊庄耕地四十九顷,白羊庄村民许二和因失去土地上顺天府报官,被成国公府中家奴乱棒打死。
崇祯十一年……
十二年……
……”
刘鸿渐站在皇极殿内,声音高亢,语调平缓若在读一篇美文。
成国公朱纯臣跪伏在殿前,不时的擦拭额头冒出的冷汗,背后平缓的话语听在他耳中,仿若蛇蝎般。
“够了!”崇祯终于是忍不住。
“朱纯臣!安国候可有污蔑于你?”
崇祯手有些发抖,在所有的勋贵中,一直以来他最依仗的就是成国公朱纯臣,甚至闯军围城时给予他重望,现在看来,幸亏当年没把差事交给他。
刚才刘鸿渐宣读的罪状简直就像刀子般刺入崇祯身上。
什么样的伤害最疼,最令人心寒?
不是直接拿刀子捅,而是你信赖的人,你倚重的人,回头给你的那一刀,最疼,最令人心寒!
“皇……皇上容臣……辩驳。”
“皇上,此列罪状,皆是经锦衣卫反复查证,每条罪状皆有人证、物证!不会有半点差池。”
刘鸿渐把书信呈交给随堂太监王二喜,王二喜转交给崇祯,崇祯一目十行迅速扫了一遍,见与刘鸿渐所宣读之并无二致,面色瞬间冷厉了起来。
“朕承继大统以来,自认对尔等勋贵不薄,若朕没记错,这十几年来朕赐予你成国公一脉的子粒田是一百二十顷。
你呢?你是如何回报朕的?侵占良田、草菅人命、贪墨不法,还有什么是你不敢做的?你说!”
崇祯眼圈又开始泛红。
熟知崇祯脾性的都知道,皇上眼圈泛红,要么是因为感动,要么是盛怒!
而目前的情形,显然不会是前者。
在崇祯的心中,侵占些田亩倒不算什么大过,最让他失望的是吃空额。
年初那场关乎大明存亡的守城之战,若再多出一万六千京营士兵,也不至于守的那么辛苦。
“皇上,臣……臣有罪!臣都是一时糊涂……望皇上”
额头豆子般的冷汗不断冒出,朱纯臣也不傻,人证物证俱在,摆明了安国候是有备而来,再不敢倚老卖老,只能祈求崇祯看在祖上的份儿上饶过他。
“一时糊涂,哼,你这糊涂了十几年了吧,这脸皮,当真是比城墙都厚,皇上,臣没说错吧?”刘鸿渐气极反笑,直接打断了语无伦次的朱纯臣。
“皇上,臣斗胆为淮阴府冤死的八千六百士兵请命……”此时不发飙更待何时,黄得功撩起官服下跪为冤死的弟兄请命。
“臣附议。”
“臣附议。”
户部、兵部、吏部各尚书皆附和,打压武将向来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何况这朱纯臣的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恶贯满盈。
“敕令,成国公朱纯臣侵占良田、草菅人命、贪污受贿、克扣军饷,罪不容恕。
朕失望已极,数罪并罚,免去朱纯臣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一职、成国公一脉到此除爵。
收缴历年来贪墨所得,还地于民,朱纯臣贬为庶民。
念及祖上有恩于大明,留其府宅及原有田地,钦此!”
崇祯背对朝臣,发布敕令,身边早有太监奋笔疾书,一字不改的把崇祯的旨意拟好。
“臣……谢恩。”朱纯臣面若死灰,大冷的天衣衫已被冷汗浸透。
“好自为之吧!退朝!”崇祯一甩袖子头也不回的出了皇极殿。
就这些罪状普通人够死七八十遍了,唉,皇上还是心软了,刘鸿渐摇了摇头准备打道回府。
“安国候留步!”黄德功起身追上几步。
………………………………
第155章 垂垂老矣(求推荐票)
“黄得功代淮安府冤死的八千士兵谢过安国候!”黄得功走到刘鸿渐跟前拱手致谢。
“黄将军无须多礼,本候早就看那老杂毛不顺眼了,这次也是顺势而为。
黄老将军,此番剿灭三镇叛军,功不可没,皇上必有重赏啊!”猛人面前,刘鸿渐也是不敢放肆,拱手回礼道。
“侯爷谬赞了,山海关一战,侯爷以弱冠之年,杀的鞑子满地找牙,那才是真本事。
下官肚子里没啥墨水,年纪也大了,如今又惹了圣怒,少不得这次便要告老还乡了!”
若论排兵布阵,战场杀敌他黄得功是谁也不惧,但在这朝堂上……
四周皆是大官儿,他一个都不认识,说错了话也没人帮衬,只一个差池就差点陷入绝境,经历此事黄得功算是明白了,朝中没人就得夹着尾巴做人。
而以他的性格,那是万万做不到的,既然如此,倒不如趁着此事回老家安度晚年呢!
“皇上说的那都是气话,黄将军乃大明军中肱骨,皇上怎么会辞你的官儿?
将军自江北而来,应当对南方的局势甚为了解,走,咱们去找皇上蹭顿御膳吃吃!”
本候废了这么大劲儿,怎么能让你回家享清福,我去边关喝冷风?这不成,万万不可!
刘鸿渐刚说完,黄得功便慌了,他这倔脾气好像跟皇上八字相冲,刚才出了那档子事儿,现在又去皇上眼前晃悠,不是自己找抽吗?
“不妥不妥,下官刚才还惹皇上大怒,还是不去为好,不去为好!”
“哎呀走吧,有什么不妥的,本候跟你说,这宫里的御膳味道还不赖,你不去尝尝岂不是白来京城一趟?走走走。”
刘鸿渐不待黄得功拒绝,便拉着黄得功往乾清宫走去。
“启禀万岁爷,安国候、靖南伯求见!”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上前禀报,这几日王承恩的身体大为好转,能重回崇祯身边伺候万岁爷,显得格外高兴。
“这个竖子,罢了罢了,宣他们进来吧!”崇祯当然知道刘鸿渐此时来是干嘛的,更不用说还带着那个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的黄得功。
“臣刘鸿渐叩见皇上。”
“臣黄得功叩见皇上。”二人行礼。
“起来吧,找朕何事?”崇祯眼都没抬,依旧看着手中各地递交上来的奏疏。
“回皇上,臣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而来!”刘鸿渐大言不惭。
“胡言乱语!”崇祯佯装嗔怒,奏折往御案上一扔,便起了身。
刘鸿渐心中暗乐,他算是摸清了崇祯的脾性,只要说到关乎大明江山之事,不怕崇祯不上心。
“坐吧!”
“黄爱卿也坐吧。”崇祯走到暖阁边上的桌子前对刘鸿渐说了句,突然发现刘鸿渐身后还有黄得功,又补了一句。
刘鸿渐算是乾清宫的熟人了,也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