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慈照年纪小听完一脸如蒙大赦的表情,抓起筷子便给自己夹了一块鱼。
而朱慈炯脸色却充满着失望,他此番前来可是下了大工夫的,专门请教了好几位师傅,还做了一篇文章,为的就是在父皇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奈何,崇祯根本没给他机会。
“佑明,接下来你准备给慈烺讲些什么?”崇祯突然对刘鸿渐说。
刘鸿渐正对着面前的宫廷美食发动进攻,被崇祯这么一说,也不得不停了下来。
“皇上,微臣接下来想给太子殿下讲讲这个!”刘鸿渐从身后带来的取出来一个礼盒,递给崇祯。
崇祯狐疑的打开来,赫然是一个木头雕刻成的球体,上面密密麻麻的用各色墨水描绘着类似地图的曲线。
“这是……地图?”崇祯自然见过兵部绘制的大明地图。
“可以这么说,皇上,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地球仪!”刘鸿渐道。
………………………………
第177章 古代版航母(为本书第一位盟主 芭芭拉Y加更3/5)
这个木质的地球仪,乃是刘鸿渐前两天特意找研究所首席木匠——方敬梓定做的。
方敬梓手艺精湛,硬是用三天时间把一方脸盆粗的巨木,给雕刻成了球形,不仅如此,为了减轻球体的重量,还把球体镂空。
又请了兵部的一位主事,对比大明绘制的粗略地图,把刘鸿渐带来的那款塑料制的地球仪复制成了大明版的世界地图。
拿到这个新式地球仪后,刘鸿渐不得不对古人精湛的工艺艺术竖起大拇指。
“地图为何不画在纸上?”崇祯夹了一筷子菜说道。
“若是某地甚至某国的地图,自然可以画在纸上,但这是全球地图啊,皇上!”
“什么球?”
“球啊,地球,这世界是圆的啊,自然要把地图绘制成圆的!”刘鸿渐一阵头大,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安国候,这世界是方的,连不识字的百姓都知道,安国候如此胡言还敢教授我的皇兄吗?”定王朱慈炯突然笑道。
“哈哈,殿下所读的论语中有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以为如何?”刘鸿渐没有反驳朱慈炯的质疑,反而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这还用说?孔夫子教导我们,对于百姓,应当让他们按照朝廷的意志去做,而不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么做!”朱慈炯得意的道。
“那殿下知道为何陕xi会造反吗?”刘鸿渐冷笑,抛开那些天灾不谈,如果深究的话,还不是所谓的愚民政策造成的。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对民众皆是以愚民政策待之,使得百姓浑浑噩噩的过生活,一旦没了吃食,便造反起事。
这些麻木不仁、行尸走肉般的人,哪里知道什么是国?什么是家?
愚民政策实在是千年来的弊政。
这一问,直接把朱慈炯给问住了,他只是个刚过14岁的孩子啊,他所知道的都是翰林院的师傅从书中给他讲的,哪里知道什么造反的事!
“殿下,书中说的不一定是对的,所以,地球是圆的!”刘鸿渐盯着朱慈炯平淡的说道,他不喜欢这个孩子。
“安国候说是圆的便是圆的呗,皇兄为何不相信?”永王朱慈照吃饱了,对着身边的朱慈炯说道。
这皇宫里整日最没心没肺的莫过于永王朱慈照了,即使是宫里最困难的时候,朱慈照也从未饿过肚子。
因为他饿了便会自己去尚膳监找吃的,没事还总爱给自己找点事做,例如找人打个架什么的。
朱慈烺太面、朱慈炯太阴沉,而面前的朱慈照虽然年纪小,却是最活泼、最开朗,也是最像个正常孩子的。
这个孩子不赖,本候喜欢!刘鸿渐心想。
“好了,你给朕说说,你要拿这个地球仪,给慈烺讲些什么?”崇祯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沉声说道。
“皇上,微臣以为,身为大明储君,不仅应该关注国内诸事,还要放眼海外,皇上,大明的敌人不在国内,而是在外面!
是故,臣希望太子殿下多多了解外藩之事,了解周边其他国家都在做什么?实力如何?”刘鸿渐说完把木质地球仪递给了朱慈烺。
“谢刘师傅的馈赠!”朱慈烺礼貌的接下,然后翻了翻,面色上倒是有几分新奇。
“皇上啊,微臣听说百多年前郑和郑公公下南洋时,千帆相竟,外夷观之无不俯首。
咱大明如今,竟然连那时的大型宝船都造不出,此事需要慎重考虑啊!”
刘鸿渐借机建言。
早在两百年前,大明天纵奇才的船匠们便已建造出来长四十四丈(约150米),宽十八丈(约50米)的巨型宝船。
别说在当时,就是两百年后的今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帆船。
辽宁舰全长也不过300米啊,这特么就是一古代版的航空母舰!
奈何文官集团以耗资甚巨、国力不支的由头,不仅关停了当时所有的宝船厂,兵部尚书刘大夏更是一把大火把所有宝船图纸付之一炬。
几代人数十年的智慧结晶,就这么没了!
到了如今,大明的海防现在靠着郑芝龙一伙儿海盗支撑,这简直太可怕,也太可笑了!
“此事容后再议,先用膳吧!”崇祯沉声道,他是一国之君,历代帝王皆遵从祖制,对海外皆是没什么兴趣。
况且现在大明这个样子,他哪有心思管其他,只要外夷不扰乱大明,他们如何折腾,关大明什么事?
他只头疼国内之事,一想起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崇祯就一个头两个大。
“那能不能容臣征集些南方的船匠?臣想在天津卫建造个宝船厂!”固有的观念是没那么容易被打破的,建言被驳回,并没有出乎刘鸿渐所料。
“臣可以募集资金,不用朝廷的银子!”造船太费银子了,而且目前来说没有什么大用,怕崇祯不答应刘鸿渐只得如此说。
“准了!”崇祯不知道刘鸿渐为何屡次提这个,但反正不花他的银子,随便你怎么折腾吧。
……
家宴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进行,快结束的时候,刘鸿渐从腰间取出了暖的热乎乎的手机。
某宝买的太阳能充电宝质量果然不咋地,上次用没了电,他足足冲了好几天才充满了电。
“皇上,微臣给您照个全家福吧!”叮的一声开了机,刘鸿渐笑吟吟的打开了相机。
啪嚓——刘鸿渐先给崇祯照了张单身相。
“皇上您笑一笑啊,不要总是那么严肃!”刘鸿渐回看了一下照片,觉得崇祯的脸太死板了,有点像后世的面瘫。
刘鸿渐拿着手机让崇祯看,崇祯上次看过山海关之战的视频,这次倒也没有太惊奇。
只是看到手机中的自己吓了一跳。
“安国候,这是什么好玩的东西?让昭仁看看?”昭仁公主吃饱了饭,见刘鸿渐手舞足蹈的对着他的父皇,一时来了兴趣。
“小殿下,来看镜头,笑一笑!”刘鸿渐抛下崇祯,蹲在地上给昭仁公主照相。
“略~略~略~”昭仁公主调皮的对着镜头做了鬼脸。
啪擦一声,可爱的小脸定格在了相机中。
PS:以前都是一更,突然每天万更,有点支持不住了,泡面也吃光了,明天又要上班,求个打赏吧!
………………………………
第178章 刹那!永恒!(为本书第一位盟主 芭芭拉Y 加更4/5)
“哇哦,这是我吗?”昭仁公主看着手机里的小女孩不敢相信。
“是啊小殿下,这便是你的照片!”刘鸿渐笑着道。
“真好玩,昭仁真漂亮!”昭仁公主对着自己的照片来回看个不停。
“安国候你是个坏家伙,有这么好玩的东西为什么之前不给昭仁玩儿?”昭仁公主突然鼻子一歪生气道。
额,刚才还不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就发飙了?
这女人的脑回路果然与男人不一样啊!刘鸿渐一脸无语。
“昭仁,休要无礼!”坤兴公主起身想把淘气的妹妹拉回座位。
“皇姐你看,这个是我!漂不漂亮?咦,我怎么不见了?”
昭仁一把拿过刘鸿渐手中的手机,展示给姐姐看,却不小心按到了返回键,照片没了,把小小的昭仁急坏了。
“安国候可以帮帮昭仁吗?”坤兴从昭仁手里拿过手机,递给刘鸿渐。
“小事小事。”刘鸿渐摆弄了一下把昭仁的照片翻了出来,又递给了坤兴公主。
坤兴一看照片吓了一跳,这小小物件里的人儿,可不就是自己的妹妹吗,这个小物件也太神奇了!
“皇姐,让安国候帮你也照一张吧!皇姐那么漂亮,照出来肯定更好看!”昭仁把手机递给刘鸿渐。
刘鸿渐当然义不容辞啦,事实上这便是刘鸿渐前思后想,给崇祯一家子带来的礼物。
他要用这个手机记录一个帝王的家庭,让后人得知,曾经有一位勤勉的帝王,为大明呕心沥血。
“公主站好,看这里?”光线不好,刘鸿渐撩起袍子弯腰努力对着焦。
“好了,公主请看!”刘鸿渐把手机递给坤兴。
手机里的坤兴公主一袭蓝色长袍,双手并拢显得有些局促,但脸上却恬静的宛若仙女。
“谢过安国候!”坤兴看了也是脸上很开心。
“让本宫看看是什么物件这么神奇?让本宫的两个孩子这么着迷!”周皇后见自己一向恬淡的大女儿都如此表情,也是来了兴趣。
……
半刻钟过后。
“皇上笑一笑嘛,您笑起来老帅了!那个那个,对,就是你,定王殿下,你挡着永王殿下了,对对对,永王殿下往里靠靠!”
大明首席摄影师,指挥着一群大明的顶尖豪门——皇室,在乾清宫暖阁里堂而皇之的拍着照。
啪擦——崇祯一家子永远的定格在了手机里。
照片中的崇祯虽然努力的想露出一个笑容,但仍然没有成功,即使如此,一身常服的崇祯脸上那不怒自威的帝王气概仍然显而易见。
而崇祯身边的周皇后,微微的笑意,更是把温柔和仁慈展露的淋漓尽致。
崇祯和周皇后的两边是太子朱慈烺和坤兴公主朱淑娖,然后是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照,而最小的昭仁公主干脆被刘鸿渐安排到了周皇后的怀里。
坤兴公主依然是面容圣洁,而朱慈烺则有些木讷和局促,朱慈炯皱着眉头,朱慈照满脸懵逼,昭仁公主两只小手高高扬起,还做了个POSS。
刹那!便是永恒!
刘鸿渐感觉自己的后世子孙就算是五百年后也可以吃喝不愁了。
这是一张划时代的照片,里面的皇帝那是实实在在的皇帝啊,可不是后世电视剧里的各种冒牌货。
还有皇后、公主、太子、皇子的全家福,以及崇祯皇帝的单身像。
独自一家,别无分店!
虽然现在无法取出来,但自己带来那么多的工业类的基础书籍,相信不出几年定能使大明的科技腾飞。
工业革命带来了科技大爆炸,但凡学过近代史(并且考试及格)的学生都知道。
整个世界的科技皆是从蒸汽机发明之后,无数的发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只工业革命后的两百年,就超越了有人类历史以来的数十万年。
此是为科技大爆炸。
崇祯一家皆是十分开心,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全家福啊!崇祯对着照片看个不停,有点意思。
刘鸿渐给每个人看过照片后,突然突然奇想。
“皇上,要不你与微臣来张合照吧!嘿嘿!”气氛就在这,如果不抓紧机会多薅点羊毛,真是对不起自己的绝顶智慧。
崇祯倒是也很配合坐在御座上也没动,刘鸿渐便站在崇祯的身边,把摄像头调成前置,摄像头自动对焦标注了脸的位置。
刘鸿渐咧嘴露出了个自认为很威(猥)严(琐)的笑容,当机立断按下了拍摄按钮。
perfect!国产手机就是好啊!刘鸿渐看着自己帅照一顿点头。
如此,后世子孙便能吹牛C了,毕竟他的祖上那可是跟皇帝陛下合过照的!
时候不早了,吃完了饭刘鸿渐带着两个小妻子便打算告辞回家。
谁知刚走了两步便被崇祯喊了回来。
“佑明,辽东之事乃是国之重事,内阁商议,明日午后便着黄爱卿赶赴辽东,朕这几日偶感微恙,明日你代朕去送送黄爱卿!”崇祯咳嗽了一声道。
“是,微臣遵命!”刘鸿渐沉声道。
什么偶感微恙,刚才不还好好的?明明是自己懒得去,或者是说皇上也有起床难的毛病?刘鸿渐暗自揣度!
不过也没什么所谓了,黄老将军要去辽东,自己的好兄弟老阎、老陈和老冯也要去,自己自然要去送行。
“秦爱卿那边朕也已着人先行传昭,京营中将分出四万士兵,随行派送太仓银一百万两,用于秦将军征集就地征集兵士,后日便走。
唉,如此京城便空虚了,佑明啊,你当用些心力保的京城周全!”
过几日,朕便发布诏令,征兵五十万!”
崇祯坐在桌边似乎是打定了主意。
“皇上圣明!粮食的问题皇上无须介怀,那个郑都督定然不会如此小气!也不敢违抗圣命!”刘鸿渐安慰道,既然皇上已经同意征兵五十万,那自然粮食问题便要靠海外了。
至于那个郑芝龙,昨日他便已经查明,这厮的家底,估计比国库还特么充盈,而且海外四处做生意的商船更是遍布东洋和南洋。
郑芝龙想弄些粮食来,岂不是易如反掌,而且,那才几个钱?
“嗯,早些回去歇息吧!”崇祯皇帝挥了挥手。
“是,皇上!”刘鸿渐转身准备离去,但又觉得少了点什么。
“皇上!”
“嗯?”
“新年快乐!”说完刘鸿渐再不犹豫,转身带着孙秀秀和杨雪出了乾清宫。
空荡荡的暖阁,片刻便只留下崇祯一人呆在原地,崇祯嘴角终于露出了笑意。
“这个小子!”
PS:熬夜加更,业界良心,人间楷模!睡觉睡觉,诸位晚安!
………………………………
第179章 长亭送别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正月初二德胜门外的长亭里,就上演着这么一个画面。
时维正午,冬日里微弱的阳光普洒大地,但在凛冽的寒风中,这光芒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长亭边上数百军士分成了两队,一队乃是新任宣辽总督黄得功的亲卫,而另一队。
则是万岁山千户所自行前来送别三位好大哥的兵士,且大多兼有小旗以上的军职。
“黄将军,此去辽东山高路远,那边局势不稳,兵将也多桀骜,黄将军更应当明正法典、谨言慎行!”
黄得功虽然大字不识,但却久经战阵,太多的话也不用刘鸿渐交代。
“多谢侯爷指教,卑职身负皇恩,必将兢兢业业,为朝廷镇守辽东,不教满清越雷池一步!”
黄得功一身甲胄,铁盔顶部的红缨随风飘摆,弯腰以下官之礼拱手道。
他虽然身为正一品的都督,按理在军职与爵位上皆与刘鸿渐平级,但他心里更明白,他身上所有的一切,皆是拜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所赐。
更重要的是,厮杀多年,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将军统兵在外,在朝廷里必须有个能说得上话的人照拂,即使不帮着将官们说话,至少不让某些小人拉后腿。
他崇拜不已的前朝岳武穆岳将军,就是冤死于小人之手,这让他极为警醒。
放眼整个朝廷,若要找这么一个人,除了面前的这个年轻人,还有谁?
“侯爷,卑职此番前去辽东,朝廷指派的监军乃是一个叫孔大用的公公,不知侯爷可识得此人?”
黄得功对太监向来敬而远之,先前他镇守庐州时便与当时的镇守太监不大对付,以至于将士百战而死竟得不到朝廷的任何抚恤。
在宫中四司八局十二监里,若论权势除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外,便是这御马监了,御马监不仅掌管着马政,还兼理着监督天下兵马的职责。
大将出征,军中必配有监军,若有战报,一份由将士送往兵部,另一份则是监军通过自己的渠道直接呈交圣上。
而且明朝的皇帝大多相信内臣甚于外官。
与其说黄得功是询问此人,倒不如说他是在征求安国候关于监军的处置方式。
“黄将军不必理会什么监军,你只需记得,此去辽东,你只有一个任务,那便是守住宣辽防线。
不论是谁,只要违抗你的军令,或者试图阻碍你调兵遣将,你皆可杀之而以儆效尤,不必有任何的负担!
若皇上怪罪,朝廷这边,一切有本候担着!”刘鸿渐皱了皱眉,监军监军,老老实实的瞪着眼睛看着便是,真要敢在战事上指手画脚,那便是找死!
以前,或许监军能蹲在总兵头上逞威风,但在他刘鸿渐这里就是不行,不服?就弄死你!
“但是,如果辽东有失,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也不管你处于什么境地,本候只唯你是问!”话锋一转,刘鸿渐对着黄得功下了军令。
黄得功乃是他举荐,若有功便万事大吉,若辽东有失,他免不得被朝臣抓住把柄,以朝廷里那些文官的尿性,巴不得寻个好由头把他踩在脚下蹂躏。
声誉是小,若辽东真的有变,那可不是说说而已,到那时,大抵上便是大清与大明的殊死一战了吧!
“卑职遵命,卑职定当遵从侯爷指示,人在城在!”有了刘鸿渐的包票,他才能放得开手脚去遣将布防。
“人不在,城也得在!辽东防线,不能有失!”
任务只有一个,守住辽东,而方法就是,不惜一切手段!直到朝廷新军练成!
“诺!”黄得功牙关紧咬,这个字仿佛是从其牙齿中蹦出来的。
“黄将军后方稍候吧,我与阎大人他们聊几句。”刘鸿渐深吸了一口气,对着阎应元三人招了招手。
“大人,可是还有什么指示吗?”阎应元拱手道。
“老阎何必如此生疏,大伙儿都在军营共事一年,如今你偏要跑去辽东,你可知昨晚得了消息,千户所有多少小子落了泪!”
一直以来,刘鸿渐皆把面前的三人当做肝胆相照的兄弟,也正是由于他们三人的相助,他才能脱身于军营之外,干些自己的事情。
他也知道在三人的心里,必然也是有一种超越官职的情义。
可是,他搞不清这些古人为何总是如此固执,把所有的情义皆是深埋心底,吐出来的话语皆是礼仪尊卑。
“大人!”陈明遇不知该说什么。
“叫我一声老刘吧!”刘鸿渐微微一笑,虽然他刚满二十一,但在前世时也是二十四五,与三人属于同龄。
他想起大学宿舍里那几个损友,天天老刘老刘的叫,到得这里后,便再也没有听到。
“老……老刘大人”三人支支吾吾。
“哎,这便够了,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该说的昨晚皆已说过,只望三位老兄能在辽东建功,以得偿三人报国之心!”
刘鸿渐拱手道。
“大人也当珍重!”冯敦厚年纪最长略显深沉,话语也不多。
“你们这群小子也来给老上司道个别吧!”刘鸿渐转身对身后千户所的诸多少年说道。
……
半刻钟后,在诸多千户所少年的目送之下,黄得功、阎应元、陈明遇、冯敦厚四人翻身上马。
“侯爷,就此别过!”黄得功在马上拱手。
“大人,珍重!”阎应元三人与千户所的兄弟挥手作别。
几个年纪小些的小伙子终于是忍不住红了眼眶,古人最怕的便是送亲友从军。
因为战乱之地,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刘鸿渐沉默不语,只是面露微笑的挥挥手做最后的道别。
“驾!”道完了别,四人再不犹豫,数十骑战马向着西山大营奔袭而去。
在那里,两万京营士兵早已集结完毕,等候他们的将军带领他们赶赴辽东。
阳光被云层遮蔽,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今千里,酒一杯,声声喋喋催。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四人已消失雪际,只余官道上群骑留下的足迹,刘鸿渐呆立了片刻,伸手用袖子擦了擦眼,转身对身后的少年们说道:
“走了,都回去吧!”
三兄弟走了,留下了一摊子事儿等着他去打理,刘鸿渐心情有些烦躁的向城中行去。
然而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别,便是永绝!
PS:这里致敬弘一法师李叔同和歌手朴树,虽然早已知道这个曲子,但其后的故事仍是让寒寒潸然泪下,人生当有一知己,即使远在天边。
万望诸位书友珍惜那些帮助过你而又不求回报的挚友。
………………………………
第180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