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如此,刘鸿渐还把两地的商贾全部连根拔起,这简直是在打他们士族的脸啊!

    断了人的财路,就是不给人活路,于是乎南方士族皆是发动舆论攻势,把安国候渲染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煞星。

    而宋应星对此也是略有耳闻,虽然知道那些曾经的同僚有些夸大其词,但至少应该是个长相壮硕的粗野武将。

    可如今安国候非但不是粗野之人,反而还十分年轻,不仅年轻还没有官架子,说话还很好听,一口一句宋老宋老的,叫的他颇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但他深知这里不是家,他来这里也不是为了事权贵,而是因为那几张图纸,那个叫做蒸汽机的东西。

    他活了大半辈子,早已把大明的工、农吃透,却从来没见过这样一种叫做蒸汽机的东西。

    本来以为这是一个圈套,是糊弄人的把戏,但他观那图纸从原理到实践说的有鼻子有眼,而且这东西研制成功后不仅可以用于车马,还可用于船舶。

    可还没待他细细研读品鉴,便被粗鲁的锦衣卫一把把图纸夺了去,这可急坏了宋应星,任凭他如何恳求,让他再看几眼那图纸,锦衣卫的人就是不给他。

    是以为了科研事业,他才火急火燎的只身从江西来到了这里。

    “不不不,宋老,本候请您来可不单单是为了蒸汽机。

    我听闻宋老写过一本叫做《天工开物》的著作,不知可有此事?”刘鸿渐闭口不谈蒸汽机,毕竟那玩意儿太复杂太遥远了,就算是面前的这位大爷,估计也得研究个几年。

    “侯爷竟然还知道这本书吗?”宋应星大惊失色!

    《天工开物》耗费了他数十年心血,本想着能造福大明,可他拿着手稿四处找印刷作坊刊印却屡遭拒绝。

    商人们的回答皆是众口一词,没有市场!

    不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皆是穷人的活计,他们连大字都不识,穷的饭都吃不上,哪有余钱来买书?

    更何况由于大明户籍制度的桎梏,工匠的传承皆是父子口口相传,木匠一辈子只干木匠,铁匠一辈子只打铁,农民则一辈子种地。

    这还用你教?

    不得已老宋头,变卖部分祖业,自己出银子刊印了数百本,可依然是无人问津,如今那堆东西堆放在老家祖宅已经好几年,都快发了霉。

    一个上战场杀鞑子的侯爷竟然听说过他的书,如何不让宋应星吃惊?

    “宋老的大作本候当然听说过,本候看了啊,那是如雷贯耳,惊为天人!”刘鸿渐好听话那是一套一套的,他得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毕竟以后还有好多活儿等着宋大爷做。

    “哈哈,侯爷谬赞了,不知侯爷对拙作的上篇感兴趣,还是中篇,亦或是下篇?”宋应星被人夸的两眼放光,像是找到了知己般。

    也无怪乎他这么兴奋,《天工开物》几乎耗费了他一生的心血。

    只上篇便讲述了农垦、粮食作物栽培、衣服原料加工、植物染色、谷物加工、盐的生产加工、以及如何种植甘蔗并提取蔗糖、如何养蜂取蜜……

    中篇按后世则属于工学范畴,陶埏、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杀青……

    下篇……

    这里哪一项都要耗费他大量的精力去实验、去取证,甚至为了品鉴各种蜜蜂的蜂蜜有何不同,他专门跑了好几座山去偷蜂蜜。

    哪次不是被蜇的皮青脸肿?

    此有万般苦楚,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付出这么多倒也没什么感觉苦的,毕竟都是为了科研,然而到头来书刊印了,却无人问津,这就让老宋头无法承受了。

    以至于这两年灰心丧气的老宋头干脆把这些束之高阁,研究起了天象和乐律……

    “啊?啥上篇、中篇?”有心之问,无心之答,说完刘鸿渐便后悔了。

    他只知道面前的大爷牛叉,那本书也牛叉,可这本书里写了啥,鬼才知道啊!!!

    “本候只是粗略的看了看,这本书啊兼容并包、无所不有、无所不精,是以本候不忍大作被埋没,为大明计,方想请宋老出山,为我大明谋福!”

    大致应该是这样吧,刘鸿渐心里直打鼓。

    “侯爷谬赞了,在下执迷半生,如今方知此学荒谬不堪,此在我大明并无用武之地呀!”一想起自己祖宅中那些快发霉的书籍,宋应星就心有戚戚焉。

    没有人理解一生所学不被人认可的苦楚。

    就好比后世一群群写手坐在电脑前脑细胞都死了一大半,呕心沥血好几个月写出来的东西被人称为垃圾般的苦楚。

    “宋老说的不对!”刘鸿渐突然有点可怜面前的老大爷,这么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个多面手,竟然混到如此地步。

    PS:推一本朋友的书《当兄妹灵魂互换后》,一个可爱的高中小才女写的,当然分类差别有点大,但寒寒还是希望书友帮帮忙,哪怕是加到书架里放着,而且小才女写的很不错的,已经有百万字完本作品了,更新也比寒寒稳定,大家感兴趣的一定要去看看。


………………………………

第183章 宋大爷就是宋大爷

    “也许以前是,但现在,在本候这儿,皆是勇武之地!

    只是,本候担心用武之地太多,宋老你承受不住!”刘鸿渐微微一笑,甚至有点不好意思。

    毕竟宋大爷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现在大到宝船厂,小到土豆番薯的种植推广,到处需要干才。

    没办法啊,别人不忙,他就得忙!

    “侯爷莫要开玩笑,老夫年纪大了,哪里还有那份儿精力!”宋应星虽然是个搞科研的,但起码还干过两年县令,为人并不迂腐。

    他早已看出面前的侯爷,其实并没看过他的天工开物,但他不明白为何侯爷不思为国杀敌,反倒突然对工农这些九流之末的事务感兴趣。

    但他可没那么多时间陪着这么个年轻人折腾,家里还有百亩水田等着他去张罗,原本他以为侯府有图纸上行所说的蒸汽机。

    但来了才发现,所谓蒸汽机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虽然不知这东西究竟有何妙用,但现在已不重要了,做出来又如何?

    “宋老此言差矣,君不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更何况我观宋老精神矍铄,必是精于养生之道,一看便有长寿之相。”好听话说了不少,但宋大爷似乎不怎么上心,这让刘鸿渐有的闹心。

    事实上宋应星确实称得上老寿星,他生于一五八七年,一直到一六六六年,足足活了小八十,要知道明末时的人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

    “侯爷谬赞!”宋应星眼观鼻,鼻观心随口附和一了一句。

    “本候没与你宋老开玩笑,在本候看来农学是强国之本,而工学才是强国之道,本候幸得圣上恩宠,也必将向圣上陈情,晓明工学利害,使工学重振雄风!”

    求贤当礼下于人,即使你地位再高,真正有才之人并不看你这些,否则刘备也不会三顾茅庐了,不得已刘鸿渐只能如实告知心中所想。

    宋应星虽然不太看得上面前这位说话有点毛毛糙糙的侯爷,但是这几句话也是让他为之一凛,端的是说道了他的心坎里。

    “大明如今已病入膏肓,如若我等听之任之,苦的都是我大明的百姓啊!

    宋老久对工学钻研颇深,当知道海外的弗朗机人和荷兰人吧,他们的战舰游弋于我大明东洋,所为何来?

    而我大明呢?目前确是靠着一伙海盗支撑着海防!

    我大明的战船呢?水师呢?没有,通通没有!

    远的不说,就说步军,步军所用火铳还皆是百十年前的老物件,不仅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革新,反而质量越来越差。

    以至于我大明军士多受其害,北方边防重地缕遭屠戮。

    还有火炮,为何我大明的火炮要叫弗朗机炮?技不如人啊!

    火药乃是我中国所造,如今却被外人赶超,本候每逢想到,便心里不是滋味!

    宋老,本候需要你的帮助,帮助本候,帮助大明重整军备,帮助大明的百姓能吃饱穿暖、帮助圣上恢复以往万国来朝的盛况!”

    刘鸿渐言语零零碎碎,但说的却是声色俱厉,对于大明目前的状况,那是真的痛彻心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宋应星越听越是动容,为了研究天下火器,他专门托人乘商船去过南洋,也见识过外夷的火炮,确实比大明的要精良不少。

    但这些离他太遥远,离大明也太遥远,毕竟目前来看,大明并无海患。

    但如果真要说是什么让他触动了他,只能是面前这位年轻侯爷对大明目前状况痛心的表情,以及那双真诚的眼睛。

    “侯爷所说,老夫也是有耳闻,但大明已然如此,老夫又能帮得上什么忙?”他又何尝不知大明目前的弊政在哪,但他也是有心无力啊!

    “能帮的忙多了去了,宋老可研究过火铳?”总算是没白费那么多唾沫星子,看来有戏啊。

    “略懂,但仅限于我大明目前的装备,外藩目前是何状况,老夫也不得而知。”宋应星也不含糊,如实答道。

    “火炮呢?”

    “略懂,与火铳一样!”

    “战船呢?”

    “略懂。”

    略懂略懂,只不过是古人喜欢谦虚,刘鸿渐眼前一亮,果然是啥都会啊!

    这下本候的军械所和宝船厂终于是有了真正懂行的了。

    “那宋老可知道土豆和番薯?”

    “哦,老夫的后院种了不少,这是个好东西,产量很高!”

    “那想必宋老知道如何培育和增加他们的产量了?”刘鸿渐满脸的开心。

    “略懂!”宋应星还是那般表情,在他看来这皆属于农事,农事乃是明人根本,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纺纱呢?”

    “略懂。”

    得,纺织厂看来也不用发愁了!

    “琉璃呢?”

    “略懂。”宋应星不知道侯爷为啥这么兴奋,这大明又不是他一个会纺纱、会提炼琉璃。

    “宋老实乃天才也!本候得遇宋老真是久旱逢甘霖啊!”刘鸿渐说的倒是真心话。

    你大爷就是你大爷,厉害啊宋大爷!刘鸿渐差点脱口而出。

    “实不相瞒,本候正打算大干一场,重振我大明雄风!

    在京郊本候正在着人培育土豆番薯,待春季来临,便在顺天府附近广泛推广种植,如果顺利,可造福整个北方的百姓。

    本候的纺纱工坊、琉璃(玻璃)工坊也正在加紧建造。

    还有最重要的火器和战船,都需要宋老的指点啊!”刘鸿渐激动的不行,局面开的太大,他最近都不知如何打理了。

    “侯爷,老夫只是略懂,就拿火器来说,大明所用三眼火铳,老夫能制作出来,各种型号的弗朗机火炮,老夫也能制作出来。

    但仅此而已,这些东西,朝廷工部工坊的匠人也会。”宋应星很谦虚,他说的也是实话。

    刘鸿渐却不赞同,那些吃着朝廷饭的工坊确实会,但那三眼火铳都用了上百年了吧,质量还越做越差,丢人不?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他就要做个典范出来。

    至于改进,那更好说了,他有整本的重、轻工业基础大全,里面详尽的描述了诸多原始装备的改进过程。

    他缺乏的只是一个全面了解大明工农业状况的向导,有了这些图纸和书籍,他有把握改变整个大明!

    “宋老,本候代大明万千百姓请宋老出山!助大明重振国威!”

    该说的都说了,嗓子都有点干了,刘鸿渐站起躬身,向宋应星弯腰行礼。

    “罢了罢了,侯爷莫要如此,老夫同意便是!”宋应星现在是真的被刘鸿渐说的心潮澎湃起来。

    如果真的如侯爷所说能向圣上进言,大力推广他的那些研究成果。

    说不定,真的有戏!

    PS:稍后还有更,不过应该会很晚,书友可等明日再看!


………………………………

第184章 中兴有望(为盟主 枫林晚箫 加更1/5)

    安国候府的中厅之中,一桌酒菜早已摆好,刘鸿渐心情不错,宋应星心情也不错。

    二人一个得了大才,终于又能甩掉几个大过,一个终生所学,如今到处都是用武之地,倒是吃喝的极为开心。

    兴致来时,刘鸿渐干脆给老宋头讲起了自己的军械所。

    什么煤球机、煤球炉还有新研制出的遂发枪,以及早些时日小方同志研究出的新式纺纱机。

    煤球机煤球炉宋应星没听说过,但关于煤的提炼、去硫他确是略知一二,他的大作里也有研究。

    而改装的遂发枪却引起了他的兴趣,边吃喝边说明日一定要去看看。

    但听到刘鸿渐说新式纺纱机,竟然比旧式的织布机效率快了数十倍不止,一开始宋应星还以为刘鸿渐在吹牛C。

    可看侯爷信誓旦旦的样子,宋应星干脆酒也不喝了,二人坐着马车便出了城。

    在数千民壮和数百工匠的努力之下,如今军械所已经建造完毕,一排排新制的木房林立在由青砖围成的院墙之内。

    一个百户的士兵在院墙外来回巡逻,自从军械所开始使用,这里便成了军事重地,闲杂人等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就是军械所中的匠人想出入也需要登记事由。

    而军械所以东是一排排的温棚,以南则是纺纱工坊,纺纱工坊占地约有一百丈,场地虽然有了,但纺纱机却还没齐备。

    这个纺纱工坊预计需要新式纺纱机五百台,而就算一群匠人加班加点,目前厂里却只制造出来十余台。

    这段时间最累的莫过于匠人们了,一边要赶制遂发枪,一边还要赶制煤球机、纺纱机。

    好在刘鸿渐舍得下本,不仅饭食管饱,每天还有一顿荤腥,虽然肉极少,但对于许久没吃过肉的匠人们,也算是莫大的赏赐了。

    不止匠人就连正在建造琉璃厂和民居的民壮们也个个干劲十足。

    民壮和匠人们的工作热情一下子便吸引了宋应星的主意。

    他见多了朝廷指派做苦工的民壮和匠人,哪个不是垂头丧气、懒懒散散,哪里像这边的人一样好似有使不完的劲儿。

    “侯爷好!”见到侯爷前来,不少匠人和民壮皆停下手中的活儿,满脸兴奋的笑着跟侯爷问好。

    刘鸿渐给他们下了命令,见了他不许下跪。

    “兄弟们辛苦了!好好干。”刘鸿渐也是微笑着摆摆手。

    宋应星感觉自己来错了地方,这哪里是哀嚎连天的工地,这简直就是一片乐土,到处是满头大汗的民夫,到处却是一片其乐融融。

    “宋老?这边来!我们先去看看纺纱机!”刘鸿渐见宋应星有些呆滞,便出言提醒。

    纺纱工坊里,方敬梓还在聚精会神的赶制第十八台新式纺纱机,身边几个年轻的工匠也是在帮忙协助。

    这是方敬梓新收的徒弟,由于军械所实行了雇佣制,并答应所有人干满五年皆可脱籍,以至于匠人们再也不敝帚自珍,都愿意把自己所学交给同僚。

    以至于仅仅过了一个月,不少石匠竟然拿起了锯子,干起了木匠活儿。

    “老方?把手里的活儿先停一下!”刘鸿渐带着宋应星进了车间,但方敬梓实在是太专注,以至于根本没发现他进来。

    “大人来了!”听到了声音方敬梓赶忙停下手中的工作。

    方敬梓一个月来是真的喜欢上了这里,这里简直就是匠人们的福地,只是他略显木讷的性格确实一点没有变。

    “嗯,给宋老演示一下咱们的新式纺纱机!”刘鸿渐简单给二人互相介绍了一下道。

    方敬梓也不多言,车间中间便放着一台专门负责演示的纺纱机,纺纱机的中间是制作好的一方木凳,方敬梓抬腿坐于木凳之上。

    右手摇动纺纱机右侧的纺车,纺纱机后方一圈圈按颜色放置好的丝线团在纺车动力的带动之下,迅速的按照指定的步骤自动编制,只一会纺纱机的下方就出了半尺的布匹。

    而方敬梓摇动纺车的右臂压根就没用什么劲儿,这速度和效率,起码顶的上明朝时下织布的好几十倍。

    “天才般的发明!敢问这纺纱机是阁下造出来的吗?”宋应星只是看了两眼,便知道这新式纺纱机的巧妙之处。

    他相信只凭他看的这一会儿,只要给他时间,他也能做出来。

    但如果没有参照,谁能知道这么做就能提高数十倍的效率呢?

    没有人比他更知道,这新式纺纱机的意义,这是大明之福啊!

    是以他对面前这个略显木讷的年轻人甚至生出了敬仰之情。

    “宋老谬赞了,我哪里有这般本事,这纺纱机是侯爷提供的图纸,我只不过是按图索骥而已!”方敬梓为人跟他爹方醒一样,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给他他都不要。

    这下轮到宋应星傻眼了,这么伟大的发明,竟然是一个上战场杀敌的年轻侯爷捣鼓出来的?

    这话若是普通人说出来,宋应星都敢上去甩他俩嘴巴子。

    但面前这个娴熟匠人的表情,以及旁边制作了一半的纺纱机,都说明了这个匠人说的是实话。

    “侯爷才是真正的大才啊!老朽汗颜!”宋应星想起那几张蒸汽机的图纸,想必也是出自侯爷之后,不仅有些惭愧。

    “宋老莫要如此,本候只是提供了图纸而已,若论功劳,老方才是真正的缔造者!”刘鸿渐食指蹭了蹭鼻子,不好意思的道。

    纺纱厂已让宋应星吃惊不已,到了军械所则更是让他瞠目结舌。

    数十个经弗朗茨指导的匠人加班加点,火枪工坊里已经赶制出了十多把木质遂发枪。

    听了侯爷的指示,弗朗茨马上抄起一把枪便出了门。

    在距离他们几人的二十米处放置着一块木板,弗朗茨熟练的将火药和弹丸压好,左手托枪托,右手放到了扳机之上。

    略微瞄准后,右手食指用力,只听砰的一声,燧石击中火门,子弹射出。

    宋应星马上跑过去查看,之间木板上,一颗弹丸镶嵌其中足足有两指深。

    他又一次被这里所震撼,手摇纺纱机、不用火绳的火铳,这一幕幕让得向来自诩多才的他无地自容。

    看来,大明中兴,真的有望了!

    PS:我看看能不能再写一章,挑战寒寒的极限。


………………………………

第185章 数学的重要性(为盟主 枫林晚箫 加更2/5)

    刘鸿渐带着宋大爷四处转了许久,直到天色将暗,宋应星依然意犹未尽。

    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盛气凌人的官员,也没有冷言冷语的酷吏,有的只是一堆干劲十足、充满热情的同僚,亦或是战友。

    这里简直就是匠人们的天堂,他简直太喜欢这里了。

    阎应元三人走了,这里目前除了他经常来督查一番外,话事人成了不爱说话的方敬梓、以及客串的常钰。

    刘鸿渐召集了各级匠人选出来的领班,正式宣布宋应星加入军械所,指任他为军械所的二档头,全面负责军械所的诸多研究项目。

    在一堆人的鼓掌声中,常钰和方敬梓也皆是松了一口气。

    事实证明,有的人只适合军队,而有的人只适合做事,想要统筹这么一大批人而不出纰漏,没有金刚钻还真揽不了瓷器活。

    回去的路上,宋应星心潮彭拜,多少年了,时间磨灭了他那颗报国的心,腐败的官场更是将这颗心扎的千疮百孔。

    而面前这位深得圣上信赖和恩宠的侯爷,以及不远处那个仿若世外桃源的军械所,又把他那颗心点燃了,他现在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要大干一场!

    “侯爷,老夫回去便写信给家里,让家中的两个犬子前来。

    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别的不会,就会种地,在作物上的研究甚至高于老夫,想来他们俩可以帮侯爷打理土豆和番薯的事情!”

    宋应星的两个儿子宋士慧,宋士意从小受他影响,从小痴迷于农事。

    “这再好不过了,宋老满门英才,本候此次真是得了大便宜!”刘鸿渐那是真的开心,又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宋老觉得咱们这军械所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刘鸿渐虽然自诩做的很人性化,但还是想听听宋大爷的意见。

    “侯爷如此做派,提高了这些匠人们的做工热情,此是好方法!

    但匠人之事,徒有热情还是不够的,侯爷可知制作火枪、火炮最重要的是什么?”宋应星略微皱了皱眉头道。

    “嗯~本候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生铁吧,只有精炼出好铁,造出的炮才不容易炸膛,使用寿命也久!”刘鸿渐不太懂这个,只是按照自己的了解说道。

    马车在略显颠簸的管道上行驶,二人也不嫌天气寒冷,在马车里谈的愉快。

    “侯爷果然是个懂行之人,只不过好铁当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

    对于火炮来说,一是精度、二是射程,就算铸造的火炮再如何结实,打的近,打不准,也是形同鸡肋!”

    “嗯,宋老言之有理!”刘鸿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