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发炮弹只打在了城墙下两百步的地方,而建虏的弗朗机炮摆放距离城墙足足有两百五十步,他们的新式弗朗机已经足可以与大明最新式的弗朗机媲美。
饶是如此,巨大的响声还是吓了阿济格一跳,他大骂一声命令火器营的汉八旗士兵开火。
轰——轰——轰,实心的铁制弹丸在巨大的冲击下砸向被冰层覆盖的前屯城墙。
砰砰——砰——随着一声声沉闷的巨响,依附于城墙的冰块哗哗的坠落,前屯城两千民壮忙活了半夜的成果,只一轮炮击便被打没了一半。
“老阎,这么下去再有几轮这城墙怕是受不住啊!”陈明遇的心都在滴血,如果是正常的攻防战,他还能利用自己所学守的天衣无缝。
可如今完全没有办法,城上没有火力压制,建虏打完一轮完全可以有条不紊的重新装弹,这实在是太被动太憋屈了。
城上的士兵都躲在城墙后方,或捂着耳朵或抱着头,他们的脸上或许惊慌,但并未失去对双手的控制,他们都是合格的士兵,都是好样儿的。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阎应元心中突然萌生出这样的想法,他的心又何尝不在痛。
“受不住也得受,大明没有投降的阎应元!”
………………………………
第233章 前屯守卫战(八)
轰轰——轰——半刻钟后满清阵营又是一轮齐射,前屯城城墙上民壮们忙活了一晚上造就的冰墙消失殆尽,不少城墙还被削掉一层墙皮。
城墙上的阎应元陈明遇二人均躲在墙后,与墙上的守军一起等待第三轮炮轰。
这个时候阎应元突然很怀念当初跟随刘鸿渐守城的日子,如果有侯爷手中的那些奇怪的火器,哪怕只有一支,局面应该会好许多吧!
起码城下那几个嚣张的鞑子会被射死吧,阎应元不无恶意的想!
阎应元在城墙后左等右等,也没等到第三轮炮击。
城外还突然想起阵阵喊杀声,阎应元趴在垛口一看,顿觉肝胆欲裂。
城墙下一队队身着明军战甲的骑兵正在与满清短兵相接,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山海关副总兵王元霸,只见他手持着两炳战锤在清军右翼火器营部左冲右突。
黄都督妇人之仁啊!阎应元心中大怒,都这个关口了还敢派援军来,岂不是给建虏送战绩?
但是接下来的场面也让阎应元大开了眼界。
王元霸所率领的乃是山海关内仅存的五千余辽东骑兵,一开始黄得功还真是没打算派兵来支援,虽然他知道阎、陈二人是侯爷的得力干将。
但是大局面前,黄得功分的十分清楚,即使阎、陈二人也确是两员干将,但那又如何?
早在山海关哨骑接到满清大军来袭的第一时间,黄得功便派人去了前屯城,要求阎、陈二人弃守前屯城,火速带领守城的六千士兵入关。
可这二人非要把周边的百姓一起迁入关内,还说士兵守卫边关,保护的便是大明的百姓,若贼军来了反而弃民于不顾,不是边军所为。
黄得功得到这个消息气的差点骂娘,这些死心眼子的读书人,真是愚不可及!
山海关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而且更没有能力与十数万满清大军野战,黄得功只得不断的派出哨骑前往前屯城查看情况。
另一方面派人火速进京上报朝廷,前屯城失守,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但是从前屯城回来的哨骑反馈过来的消息,却让黄得功惊掉了大牙。
不论是前屯守军天衣无缝的配合、还是冰封城墙的守城技巧都令黄得功大开眼界。
关键是建奴大军已经攻城一整日,据闻前屯城守军并未受到什么致命的打击。
前屯城还是稳稳的屹立在关外,为山海关、为他黄得功争取宝贵的时间。
这反而让黄得功有点坐卧不安,副总兵王元霸对黄得功也是久仰大名,见自己的顶头上司一脸愁容,突然心生一计。
于是便有了前屯城下的一幕。
王元霸本就是玩骑兵出身,他把山海关内全部的五千骑兵编成了五队,绕到满清大营后方,这五队骑兵的任务很简单——骚扰。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反正大家都是骑马的,关外又是一马平川,打不过我就跑,瞅准机会就给你来一下子。
而王元霸的第一波攻击就啃到了肉,由于明知道大明没能力与他们野战,代善的营盘驻扎的相当松散,甚至后来的火器营,直接就驻扎到了营盘的最边上。
王元霸一千人单刀直入建虏火器营,如入羊群,片刻便砍杀了数十个汉奸军。
可建虏反应也不慢,毕竟大白天的,只一会功夫,一个满脸是毛的建虏将军怒气冲冲的带着鞑子朝他冲过来。
王元霸也不犹豫转身就跑路,他手下的千把骑兵也是个个老油条,沾了便宜就跑,得了便宜就卖乖,把追在身后的豪格气的吐血。
追出一阵,豪格担心有诈不得不回撤到营地,但还没等刚回来歇会,王元霸又贴上来……
五拨辽东骑兵就好像大象身上的五只苍蝇,嗡嗡嗡的乱飞,搞的前屯城的火炮也暂时熄了火。
但代善也不是吃素的,王元霸带着人来回往返了几波,代善下狠招派出整整一万蒙八旗骑兵,包围住了其中的一队辽东骑兵。
一万对一千,只消一刻钟功夫,一千条生命消逝在风中。
王元霸收拢了余部,结束了此番骚扰,既然是奇兵,当然不能老用同一个招数,奇不胜正就是这个道理。
侯爷,卑职只能做这些了,王元霸回头望望前屯城,一脸的愤恨。
折腾了小半天,身下的坐骑都已经要累的吐白沫。
他必须回去了。
午后,修整后的建虏大军又开始了对前屯城的轰击。
也不知是前屯城城墙的质量太好了,还是建虏的火药质量实在不怎么样,轰击一直持续了一下午。
大清国两大虎将阿济格和豪格叔侄俩,带着各自所属的八旗兵等候在弗朗机阵列后,就等着火铳轰开城墙好一窝蜂的冲进去大开杀戒。
可前屯城城墙的墙皮脱落了一层又一层,直到天都黑了就是不倒。
把阿济格和豪格气的在军马上破口大骂,火器营的营官是明朝出身将门的鲍承先,如果熟知历史的应该知道,袁都督便是被这厮利用反间计干掉的。
但是面对大清国两个亲王的怒火,鲍承先也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难不成跟两位亲王说,你们的火铳质量太烂了?火药配比不行?装填弹药的士兵也不够纯熟?威力通通的不行!
他敢打赌如果他真的说了,估计当天就能回去见爷爷。
好在阿济格和豪格的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骂骂咧咧了一阵,看这火器营营官只是唯唯诺诺不敢多言,也甚感无趣的回营喝酒去了。
前屯城又熬过了一个夜晚,但所有人、包括城中的百姓都知道,这,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个夜晚。
炮声隆隆,响彻了一整个下午,城中的百姓都已经麻木了,绝望的气息在百姓中蔓延,只有不明所以的孩子依旧被炮声吓的哭啼不已。
但即使如此,阎应元和陈明遇二人也没有放弃过努力,二人往来奔走于城墙各处,征集民壮紧急修补着严重受损的城墙。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大明边军的斗志是多么顽强!
忙忙碌碌的城墙上,几个士兵鬼鬼祟祟的猫在墙边放下一根绳子,其中一个士兵顺着绳子悄无声息的下了城。
只片刻,便消失在暗夜之中……
………………………………
第234章 前屯守卫战(九)
前所城角楼,劳累了两日两夜的阎应元终于是耐不住疲乏,在两个亲兵的反复劝慰下,躺到了角楼里用破旧被褥临时铺好的板子上。
连着数日紧绷着神经,当真的放松下来时阎应元才感觉身体是多么疲惫,全身酸痛、眼皮如铁石般沉重,闭上了就再不想睁开,他就这么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
寅时三刻,据说是人一天最疲惫的时候,同时也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
前屯城内外,万籁俱寂,夜空中孤独的闪烁着几颗星辰。
轰——一声巨大的炮响突然刺破这静谧的冷夜。
随着一声炮响,前屯城城门突然咯吱一声,从里面被拉开。
紧接着城外马蹄声、喊杀声,由远及近向着前所城而来。
几十个兵士打开了城门,一窝蜂的冲了出去。
“我是胡自镐,我要见大清亲王殿下。”跑在前面的一个年轻人冲着疾驰而来的鞑子军高喊。
但是很快这几十人便被无数的鞑子军淹没……
最先惊醒的是城下的陈明遇,他连甲胄都未卸,提刀便出了破旧的屋子。
“陈大人,鞑子……鞑子冲进来了!”一个士兵慌张的从城门方向跑来,见到陈明遇大喊道。
“什么?城门不是已经封死了吗?何以让鞑子冲了进来?
快去城上通知阎大人,许二和,召集将士们,随我迎敌!”陈明遇大惊,但他已来不及询问缘由,既然鞑子已经杀进来,他有更紧要的事去做。
城内乱作一团,同样被惊醒的还有城中的万余百姓,恐惧侵袭了这座边关小城,百姓们在黑夜中狂奔,希望逃出这个绝望的小城。
“哈哈哈,汉奴果然都是怕死之辈,本王正愁这两日憋闷,大侄子,比一比?看谁杀的多?”阿济格骑着战马当前冲入城中。
城中慌乱的百姓以及散落各处的明军士兵,让他不自觉的舔了舔下嘴唇,在他的眼里城中尽是待宰的可怜羔羊,而他便是手举屠刀的猎户。
“哼,阿济格你少在本王跟前装犊子,本王先行一步!”豪格也被慌乱的羔羊刺激的浑身痒痒,来不及理会阿济格,抽出战刀便冲入了人群。
“放箭!”黑暗中突然传来陈明遇的声音。
咻咻咻——
啊——刚带兵冲到城中央的豪格,被迎面射来的一阵箭羽射了个措手不及,甚至豪格本人大腿上也中了一箭。
陈明遇手持战刀,站在一排弓弩手后面,紧急状态下,他只来召集到了不到一千人,其余皆已四散奔逃,可逃又能逃到哪里?
唯一的出口,正在不断涌入一群群的鞑子兵,整个前所城瞬间陷入人间地狱。
“给本王冲!本王要活捉面前这个贼将!”豪格一把扯下大腿上的箭羽,满不在乎的大声吼道。
两千八旗兵提溜着弯刀与陈明遇战在了一起。
城墙之上。
“将军!将军!”一个士兵冲入角楼粗鲁的推着阎应元的身体。
阎应元太累了,以至于刚才如此大的炮声,他竟浑然无所觉,身体被推攘间,阎应元慢慢的睁开了双眼。
角楼里昏暗的灯光中,阎应元看到眼前一个惊慌失措的士兵,这士兵嘴张的大大的,不断地说着什么,可他就是听不见。
又眩晕了片刻,阎应元终于如弹簧一般猛的坐了起来。
“阎大人,副千总胡自镐昨夜支走了城墙下的兄弟,私自破开了城门!他……他投敌了!”千户官马士宁跪在阎应元身前眼中喊着泪,咬牙切齿的说道。
胡自镐是他的部下,也是当朝成国公朱纯臣的外甥。
用他的话来说,他来边军任职只是为了镀金,即使如此,一来还被上头任命了副千户。
一般的士兵沙场奋战半辈子也不见得能当的上的官职,就因为有个当国公的亲戚,便能一飞冲天。
但千户官也没有办法,好在这胡自镐为人也挺机灵,倒是没给他惹太多麻烦,自从他这千户划归到阎应元手下,这胡自镐更是被收拾的服服帖帖。
可万万没有想到,大难当头之时,竟然是这么一号人物把全城所有人都出卖。
千户官满心的内疚,同时心里也有点不能接受,当朝国公的后辈啊,怎能如此不珍惜祖上的赫赫威名?
“外头情况如何了?”阎应元不理会悲愤的千户官,反而面色平静。
情况已然如斯,如果愤怒能作千军万马,建虏岂不早已灰飞烟灭。
“陈大人正在城中与建虏巷战,百姓们皆是慌乱,城中……很乱!”千户官如实禀报。
“如今城墙上还有多少能战的士兵?”阎应元微微皱眉。
“大人,城上一千八百士卒皆是敢战之辈!”千户官见将军大人面色如常,不仅为自己哭哭啼啼的表情感觉羞愧,随即朗声道。
“速带一千人下城墙去支援陈大人!记住鞑子不可能放过我们,告诉士兵们,当奋勇杀敌,大明会为尔等报仇!”
“卑职遵命!祝将军大人武运昌隆,卑职先行一步!”千户官拱手行了最后一礼,决然出了角楼。
寒冷的冬夜里,一群野蛮人为了发泄,一群无辜者为了活命,城中喊杀声、惨叫声、救命声响彻长空。
阎应元起身从角落里取出笔墨,摊开一张宣纸,抬笔打算写些什么。
他迟疑了一下,把毛笔扔在了桌边,伸出右手食指,一口咬破,鲜血喷洒,挥指成书。
少倾,阎应元把书信折叠整齐塞入怀中,出了角楼。
角楼外,八百将士早已等候在此,他们在等待他们的将军,即使知道最终的宿命。
“将军,卑职锦衣卫百户梁可望,见过阎将军!”
城墙边角走出一个身着明军甲胄的士兵,这士兵突然从腰间摸出块锦衣卫的腰牌,示给阎应元看。
“呵呵,侯爷的锦衣卫果然非同凡响,竟然在本官的眼皮底下也安排了人手,就是不知这位小爷有何贵干呢?”阎应元言语平静中透着揶揄,又有些自嘲。
“大人,前屯城已破,您是指挥使大人的故旧,是以卑职离城前可以想办法带大人逃出去!
卑职通鞑子语,在城中也已备好两套鞑子军衣,只需从这城墙下去,有夜色保护,卑职有把握带着大人混出去,只是其他人……”
梁可望迟疑了一下,没有说出口。
………………………………
第235章 前屯守卫战·曲终人散(十)
“你是让本将军临阵脱逃吗?”还没待梁可望说完,阎应元就出言打断,语气平静中带着不屑。
“不是大人”梁可望试图解释。
他已经在前屯城呆了半年,说起来比阎应元来的还早了数月。
但也正因为如此,阎应元一个月时间把前屯城打理的井井有条,即使十数万建虏围城也未见守城士兵慌乱,仅凭此就让梁可望打从心眼里佩服。
“将军大人,您跟这位锦衣卫大人走吧,我等匹夫死不足惜,但您的大才不能埋没于此,求将军大人离去吧!”
城上八百辽东老兵中,一个浑厚的声音从队列中传来。
“将军大人,请您离去吧!有朝一日当为我等报仇!”又一个士兵请愿。
“请将军大人”
“我阎应元从未抛弃过我的兄弟!也做不来弃城逃跑之事,我意已绝,兄弟们不必说了!
这位小将,拜托你一件事情,劳烦你把这封信交于你们的指挥使大人,让他代我转交圣上。
另外,告诉侯爷,阎应元有愧于侯爷的教诲,知遇之恩,来生再报吧!”
阎应元从腰间取过写好的书信,递给梁可望。
寒风呼啸,吹动阎应元蓄着的长须,梁渴望喉咙微动,还想说些什么,可最终没有说出来。
他把书信塞进贴身的衣领夹层,穿上鞑子的军服。
“祝诸位武运昌隆!”梁可望向城上的勇士拱了拱手,在几个士兵的招呼下,梁可望眼中含着泪拉着绳索下了城墙。
“诸位将士,随我迎敌!”阎应元再不耽误,抽出战刀大声吼道。
八百壮士,手执长矛、大刀,列队在阎应元身后,向城下冲去。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阎应元突然高声唱起边关的战歌。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八百壮士齐声附和。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梁可望站在前屯城下,听着城墙上的军歌泪如雨下,他迟疑了片刻,捡起地上的弯刀,低头向鞑子的包围圈摸去
前屯城中,已然血流成河,阿济格带领着数千骑兵四处放火、寻觅、杀戮,城中火光冲天,一如阿鼻地狱,四处是鞑子猖獗的嚎叫声
陈明遇眼睛被黏稠的鲜血迷住,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他撩起战袍撕下一块棉布抹了抹脸上的血水。
“活捉贼将!活捉!本王要活的!”肃亲王豪格大声指挥着身前的部下。
鞑子兵太多了,陈明遇仅有的一千余士兵只不到半个时辰,便消耗殆尽,只余身前的三五个亲兵。
包围圈越来越小,直到方圆十步都是鞑子的弯刀,陈明遇与自己的几个亲兵背靠背拒敌。
“将军大人武运昌隆!”似乎是再也忍不得这等如山的压迫,一个亲兵挥刀冲了上去,但是瞬间便被数个鞑子兵包围,铮亮的弯刀闪耀着火光,刺入这年轻士兵的身躯。
“将军大人武运昌隆!”剩余的几个辽东兵也不再犹豫,齐齐的冲入鞑子军。
“啊!”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好兵冲入军阵,被一群鞑子乱刀砍死,陈明遇心如刀绞。
“哈哈哈,贼将,只剩你自己了,你若肯束手就擒,本王可以让你自己选择个死法儿!”
豪格翻身下马,右腿上中了一箭,多少有些不便,豪格一瘸一拐的来到包围圈中央。
此时,突然从左边传来一阵阵高亢的歌声。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老阎,兄弟我先行一步了!”陈明遇朝着歌声的方向用尽力气大吼一声。
他知道那是谁在唱歌,他更知道这一路上他不会寂寞。
说完,陈明遇横举战刀于脖颈,只一用力顿时鲜血飞溅,血染大地。
“狗种浪费本王这许多时间,竟然敢自杀?
不行!来人,给本王剁了他!”豪格气坏了,怒斥手下部将要将陈明遇剁成肉块。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啊诸将士,随我迎敌,有死无生!”火光中,阎应元似乎是看到陈明遇倒下的那一幕,但他无暇顾及,只是大吼一声,举刀冲了过去。
这吼声中带着他的不甘、带着他对兄弟的不舍、屈辱、悲愤。
“有死无生!杀!”八百壮士各自举起手中的武器,向着前方严阵以待的鞑子军冲去。
豪格一刀砍去了陈明遇的头颅,滴溅的鲜血洒了他一脸,他在火光中嚎叫着、放任着,直到看清楚前方的敌人。
“杀死他们,给本王上!”豪格翻身上马命令手下的八旗兵。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嘹亮而悲壮的军歌响彻长夜,这歌声压下了四周的哭嚎,随即两兵相接。
八百辽东老兵对上豪格的两千亲卫营,自诩为天之骄子的八旗兵马上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这数百个辽东兵对于他们的攻击根本不防御,辽东兵只是挥动手里的军刀,用以命抵命的方式与八旗兵厮杀。
兵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只半刻钟的工夫,豪格的亲卫营、天之骄子八旗兵溃退了,战场只留下一百余辽东兵尸体,和两百余八旗兵尸体。
阎应元看都不看地上的尸体,四周都是敌人,四周也都是尸体,有鞑子的、有辽东兵的,但更多的是前屯城的百姓的。
“豪格你这个孬种,真是给我大清国丢人,看本王破敌!”阿济格带着所部的骑兵在城里溜达一圈了,但斩获却不大。
眼见自己的大侄子带着一群八旗步军仓皇着向他这边跑,阿济格哈哈大笑一声,带着身后的诸多铁骑向前方的数百辽东兵冲踏而去。
铁骑对步卒,即使没有太多的冲锋距离,无论是兵种压制、还是人数压制,辽东兵这么点人根本没有任何希望。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即便如此,他们的歌声还是如此的铿锵,他们的脚步还是那么的稳健。
咻咻咻,辽东兵距离八旗铁骑还有数十步时,阿济格一声令下,马背上的鞑子挽弓搭箭向着眼前的辽东兵射去。
只一轮骑射,六百余辽东兵便倒下大半。
咻咻咻,纯熟的八旗兵速度飞快,在与辽东兵接壤前又射出了一拨箭羽。
真正撑到八旗骑兵跟前的只剩数十个辽东勇士,一群铁骑瞬间把这数十个辽东兵淹没。
片刻之后,城中的战场只剩下手提战刀的阎应元,似乎这些八旗兵刻意没有对这个人下杀手。
阿济格狂笑着从后方赶来,取过背后的霸王弓,挽弓搭箭瞄着前方仅剩的前屯守将。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阎应元面无惧色,抬步举刀向前方的骑兵走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