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这些袍泽皆是为保卫大明战死的,他们死的值,他们的性命比某些只知贪赃枉法、蝇营狗苟贪官污吏、奸商高贵太多。

    此番献俘,是为了告诉诸位,建虏虽残暴,但我大明的九边将士也不惧他!

    而且,只此一战,大明九边将士屠灭建虏九万余!俘虏四千余!

    大明将士将用自己的身躯、手中的战刀守卫陛下、守卫诸位、守卫万千的大明百姓!”

    刘鸿渐凛然高呼。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民众是最容易被煽动的,更可况刘鸿渐也算是自然流露。

    “九边献上这些鞑子俘虏,除了向圣上禀明战情外,也是想告诉诸位。

    鞑子并非三头六臂,他们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他们不吃饭也会饿的没劲儿!

    你们看看这些狗鞑子,他们饿的连说话都没力气,估计就算诸位给他一坨大便,他也会狼吞虎咽!”

    刘鸿渐揶揄道。

    “哈哈哈哈!”民众亦大笑。

    “但既然大老远把他们拉过来,就不能便宜了这些鞑子。

    鉴于咱大明的朝臣天天喊着杀鞑子而没有机会,是以此番本侯特地禀明了陛下,给诸位大明的父母官们一个圆梦的机会。

    谁想报仇还是雪恨,是砍还是捅,全凭诸位同僚个人喜好!”

    话锋一转,刘鸿渐突然说道。

    嗯?不止三千营的诸位将士,就连百姓们也楞了。

    PS:月票到二百票了,谢谢诸位,加更最迟本周末送上,推荐票也加油哦!到了规定数量也给诸位加更,嗯,谢谢诸位啦。

    另,这几日惊现一个每日能投29张推荐票的大佬,哇,你为啥能有这么多票票!


………………………………

第302章 是骡是马,拉出来遛遛

    啥?让高高在上的朝臣们杀鞑子?

    三千营吴炳豪和身边陆海波对视一眼,不知侯爷何故。

    这二人武夫出身,对文人有一种先天性的敬仰之情。

    包括他们身后的几排大头兵,在他们眼里,朝堂里的大臣都是学识渊博、以天下为先的智者。

    “安国侯,你胡言乱语甚么?

    我等乃是读书人,怎能干这等有辱斯文之事?

    简直是岂有此理!”礼部尚书马士英从台后站了出来反驳。

    这一大早的刚下了早朝,便在皇上的授意下跟着这小子来到此处,马士英还以为是让他们这些大明的肱骨们去参加献俘仪式,顺便让这些大头兵们感觉受到了重视。

    可现在呢?这安国侯说什么?

    让他们当刽子手?这简直是对他们这些读书人的侮辱!

    是可忍孰不可忍!

    “哟,这不马大人吗?

    我记得去岁,马大人还给圣上上过一道奏疏,说恨不能披坚执锐,为圣上斩杀建虏。

    怎么?如今机会来了,竟又变成有辱斯文之事!读书人都这般自相矛盾吗?”刘鸿渐冷笑道。

    “哼!此一时,彼一时也!

    去岁是因建虏犯边,而今建虏已退,我辈读书人应当勤于政事为圣上分忧!

    你身为大明安国侯,岂不知此理乎?”马士英回道。

    他吃了两次亏,对于安国侯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十分忌惮。

    但眼下内阁沦为纸糊,六部之中敢于‘说真话’的只剩下他这个礼部尚书。

    马士英俨然成为一众御史言官们的首领,此时这安国侯出言挑衅,他就算再忌惮也是不能忍气吞声。

    否则,他便与内阁的纸糊阁老们,有什么区别?

    “乎你马格吉!你也知道建虏已退?

    建虏因何而退?是被你这读书人说退的吗?

    如今地上这么多鞑子,你有能耐过来说死一个!

    你倒是过来呀?”见马士英不语,刘鸿渐轻蔑的道。

    若不是这些鞑子都要被饿晕,估发起狠来估计不少言官们都能被吓尿。

    “狗屁!那是大明十万将士用战刀长矛拼出来的!

    吴炳豪!你过来!”刘鸿渐突然对身后的三千营参将吴炳豪说道。

    吴炳豪不知何故,但身为军人他毫不犹豫的来到刘鸿渐身前。

    “脱去你的衣甲!”刘鸿渐冷声道。

    吴炳豪依言行之,不一会儿上身便脱了个精光,黝黑的胸膛上横一道竖一道竟好几道伤疤,左肩有箭痕,右臂更是伤痕累累。

    “诸位百姓们,你们看到这些伤疤了吗?

    这三道是去岁京营剿灭江北三镇时留下的,这箭伤也是那时留下!

    右臂的刀伤,乃是上月新伤,尔等都擦亮眼睛看看!”刘鸿渐指着吴炳豪身上的伤口说道。

    先前在边关征战,洗漱时将官们讲起身上的伤疤,刘鸿渐也略有耳闻。

    接着他让吴炳豪转身以背部视人,其背部的伤疤更是触目惊心,把靠的近的几个言官看的不敢直视。

    “这是位大明的参将,参将是正三品,品级相当于各部的侍郎,此不必多说。

    但是你们看看,身为大明正三品的武臣,身上究竟有多少伤疤?

    那么普通士兵呢?

    百姓们,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性命来保护尔等呀!”刘鸿渐几句话,把底下不少百姓说的流了泪。

    “而如今呢?就因为朝廷要给这些兵士区区一些赏银,便遭到诸位大臣们的反对。

    敢问,如若鞑子兵打过来,尔等又指望谁救你们的命?”

    “是这些士兵!”

    “是大明的铁骑!”人群中不少百姓高喊。

    他们是不识字,但道理却是懂的。

    “是啊,是这些士兵,是他们在拼命!

    我就不明白了,他们拼了命守住了长城,朝廷力所能及的发放一些抚恤和赏银,这有什么不对?

    马大人,还有你们这等言官,就这般的反对?

    你们不是嫌朝廷发的赏银多吗?

    来!来!来!现在这些鞑子都绑在这儿,你们谁先来?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只要你们敢动手,杀一人,本侯给五百两,杀十人,本侯给五千两!”刘鸿渐从吴炳豪腰间抽出佩剑,递给脸色铁青的马士英。

    “安国侯,你这般靡费,国库早晚被你掏空!

    到时看你如何收场!至于这杀人之事,恕本官无可奉陪!告辞!”

    马士英被刘鸿渐一番话说的无法反驳,毕竟现在群情激奋,他若再说抚恤赏银之事,估计老百姓的唾沫星子都能喷死他。

    “哼,国库空了,也饿不着你马尚书,你自己家里有多少田产、多少商铺,别以为本侯不知道!”

    刘鸿渐瞎胡扯几句话,说的刚转身正走着的马士英腿一软差点摔倒。

    都知道安国侯说话比较直,但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揭人短的,估计用钢铁直男都不足以称呼了。

    “如何?有没有敢动手的?五百两哦,杀一个,抵得上你们好几年薪俸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刘鸿渐对着身后诸多的御史言官们道。

    文官领袖马士英都灰溜溜的跑路了,他们这些虾兵蟹将又能掀起什么波澜,大多数人左右看看,皆是不敢言语。

    让他们写奏疏骂某个大臣,他们可以奋笔疾书骂的人体无完肤。

    反正他们是言官,闻风奏事不用负责,只要他们看着不爽,就能写奏疏开骂,即便是大明的天子,也不能苛责与他们。

    可让他们杀人?天可怜见,他们连鸡可能都没杀过!

    “三千营的将士们,现在本侯命令你们,杀掉这些俘虏!”刘鸿渐重又走到监斩台中间道。

    他本就对这些键盘侠不报什么念想,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

    “得令!”三千营参将吴炳豪率先抽出了自己的战刀。

    这些鞑子大多听不懂大明语言,事实上他们早已饿的撑不住躺倒在地。

    三千营士兵不得不抽出人手把鞑子一个个揪起来,鞑子们似乎知道将要接受的裁决,但他们除了用扎眼来表达恐惧外,连说话都力气都没有。

    “斩!”刘鸿渐一股脑把整个笔桶里的令牌,全部抛洒到了台前。

    青天白日下,法场上瞬间刀光四起,三千营将士手起刀落,数十个鞑子俘虏去见了他们的长生天。

    “殿下,怕了?”刘鸿渐见身边的太子朱慈烺拳头紧握似有不忍,出言道。

    “没,没有,他们该死!”理智告诉他,这些鞑子曾杀死无数大明的百姓,他们该死。

    但同时朱慈烺内心也却是有些不忍。

    唉,还是太书生气呀!刘鸿渐叹道。

    他又岂能看不出朱慈烺的心性,本来还指望小朱大吼一声,也斩个鞑子玩玩。

    看来还是算了,万一不小心整出什么心理阴影就不妙了。

    每逢此刘鸿渐便想起前面有个叫朱寿的,如果这些俘虏在朱寿面前,他估计这厮能想出一百种方法玩儿死这些可恶的鞑子!

    唉,穿不逢时呀!刘鸿渐心里埋怨道。

    “收工!跟本侯回宫领赏喽!”


………………………………

第303章 边军的狂欢

    太子朱慈烺一行,在处置完鞑子俘虏后,在诸多百姓的欢送中,向着长安街行去,御辇后除了三千营以及边军的十数个将官外,还跟着一群‘骡子’。

    是的,这群御史言官没有一个是马的,皆是一群骡子。

    朱慈烺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身后这群经常把他父皇骂的狗血淋头的家伙,没一个能干事的!

    他突然有点好奇,不知祖上为啥弄出来这么一大堆的御史,就因为这些闻风奏事的言官,大明两百余年来不知产生了多少冤案,更不知因此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殿下,想什么呢?”刘鸿渐骑在马上,见朱慈烺掀开帘子望着窗外发呆,便问道。

    “没什么,本宫现在似乎更明白何为清流、何为循吏了……”

    ……

    皇极殿内,崇祯大帝早已在御座之上恭候多时了。

    本来这献俘仪式应该由他亲自主持,可不知何故,崇祯专门下旨让太子朱慈烺代他前往。

    待百官行完礼后,崇祯便立即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边军及赴边京营将官们上前来!”崇祯的心情似乎不错,憔悴的脸色也似乎有了点光。

    “山海关总兵王元霸叩见陛下!”

    “蓟州总兵李杰叩见陛下!”

    “宣府参将徐高新叩见陛下!”

    “三千营参将吴炳豪叩见陛下!”

    “神机营游击杨超叩见陛下!”

    ……

    只片刻从武官阵列齐刷刷的跪倒十数个边军、京营将官。

    这些将领大多都是第一次上朝堂,但他们都是经历过生死的铁汉,在两位总兵的的带领下,皆是没有丝毫的怯场。

    “李云魁,拟旨!”崇祯正色道。

    “擢升山海关总兵王元霸为征虏伯,赏银两千两,赐飞鱼服!

    擢升蓟州总兵李杰为靖虏伯,赏银两千两,赐飞鱼服!

    擢升宣府总兵魏鹏鸿为灭虏伯,赏银两千两,赐飞鱼服!

    擢升大同总兵唐峯为平虏伯,赏银两千两,赐飞鱼服!

    擢升太原镇总兵向雄为征北伯,赏银两千两,赐飞鱼服!

    擢升延绥镇总兵高一功为靖北伯,赏银两千两,赐飞鱼服!

    擢升宁夏镇总兵郝摇旗为灭北伯,赏银两千两,赐飞鱼服!

    擢升固原镇总兵刘文为平北伯,赏银两千两,赐飞鱼服!

    擢升甘肃镇总兵吕义为兴安伯,赏银两千两,赐飞鱼服!

    ……

    擢升三千营参将吴炳豪、陆海波,神机营参将林河为子爵,赏银一千两,赐斗牛服!

    ……

    擢升万岁山千户所副千户常钰为定虏伯,赏银两千两,赐飞鱼服!

    擢升万岁山千户所副千户祖仇清为安虏伯,赏银两千两,赐飞鱼服!

    擢升万岁山千户所百户官王朗、刑山、岳成泽、阔端为子爵,赏银一千两,赐斗牛服!

    牛壮,本是安国侯府家丁,忠肝义胆,历经山海关之战、山xi、陕xi之战,在此番与建虏的征战中,亦是功不可没。

    特恩为子爵,赏银一千两,赐斗牛服,若有意入边军者,可为参将,升伯爵!”

    说到此,崇祯看了一眼在后面晃腿儿的刘鸿渐,发觉这厮对于他的挖墙角行为浑不在意。

    “宣辽总督黄得功,就任以来,临危不乱,统筹九边,调度有方,灭虏有功,赏银三千两,赐蟒服!”

    崇祯似乎犹豫了一下,说道。

    “擢升山海关游击冯敦厚为东江镇总兵、子爵,赐斗牛服,总辖辽河以东,包括皮岛、铁山在内旧土,皮岛即日起更名为文龙岛。

    宣辽督师刘鸿渐,屡立奇功,仅敌后一行,灭建虏十万,使建虏无功而返,收复旧地文龙岛,使建虏受制敌后。

    擢升安国侯为安国公,世袭罔替,赏银五千两!

    钦此!咳咳——咳——”

    崇祯一口气说了这许多,罢了终于是忍不住咳意。

    整个皇极殿里,一下子凝滞了。

    九边重镇总兵皆封了伯爵,就连许多参将都是封了子爵、男爵。

    还有那小小的万岁山千户所,一个副千户都封了伯爵,百户竟然也受封了子爵……

    一场仗打下来,竟然多出了十数位伯爵,二十几位子爵,四十多个男爵!

    还有那飞鱼服,祖制有定,二品以上官员,有大功时方可赏赐,往日崇祯好几年都不会赏赐一件。

    这倒好,一下子批发似的,发出去这许多。

    内阁成员像往常一样,站在殿前不言不语,皆是唯崇祯之命是从。

    而以马士英为首的一干御史言官们则都是一副苦瓜脸,大殿后方泛起了一股股的葡萄酸……

    虽然心里很酸,也很不爽,但马士英决定,这次他不打算作出头鸟了。

    看崇祯那表情,很明显,如果他再去反驳,估计又要回南京养老。

    “谢陛下恩典!”边军、京营将官们齐刷刷的回道。

    这些将官原本是想借献俘的时机,来瞅瞅京城的繁华,顺便帮守长城的袍泽们把朝廷的赏银带回去。

    可完全没想到的是,一来到京城便受到了全体百姓的热烈欢迎。

    不止如此,还上了朝堂,还被皇帝陛下封了爵位!

    爵位呀!那是所有武将,哦不,所有士兵们不敢企及的梦!

    不想万里封侯的将军不是一个好士兵,很明显,崇祯给了他们一记大礼!

    “户部倪元璐、兵部李邦华,你们二位马上统筹一下,把该给边军们的抚恤、赏银如数、如期的发放,不得有误!”

    “臣倪元璐、李邦华遵旨!”两个大爷不急不缓,皆是拱手领旨。

    纸糊也好,傀儡也罢,只要大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老夫背了这个锅又如何?

    是非成败,是功是过,皆有后人评说!

    “礼部马士英!”崇祯瞄了一眼正在难受的不行的马士英。

    “啊,臣在!”马士英被吓了一跳,赶紧出班应道。

    “此次诰封,朕欲昭告天下,让大明诸地百姓知道。

    马爱卿务必办好此事,谨记,要让每个县里都通知到,朕要让所有的百姓都知道,大明不会亏待了有功的将士!”

    崇祯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要大力重用武将!

    “臣马士英遵旨!”马士英急忙道。

    “安国公?安国公?”崇祯朝着后方喊道。

    “啊?皇上找我?”


………………………………

第30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刘鸿渐郁闷的跟着几个内阁的大爷走向了崇祯的‘小会议室’。

    合计着自己边关溜达了一圈,就成了国公了?

    还是世袭罔替?这也太容易了吧!那往后咋办?

    就是赏银还是太抠门了,才五千两,五千两够干嘛的?

    哦,好像他也不怎么花钱,唉,惆怅啊!

    倪元璐等几人一边走,一边对刘鸿渐投以艳羡的眼神儿,嘴里还不断的说着恭贺的话,听的刘鸿渐嘴一扁一扁的。

    这更让倪元璐几人咂舌了,国公呀!我朝近三百年才出了几个公爵?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这份恩宠!安国公才多大?堪堪二十一,刚过弱冠之龄!

    此子前途不可限量,不可限量呀!

    首辅郑三俊甚至想着,家里大孙子的小女儿,也到了二八芳龄了吧……

    是不是找找那个,那个爱给人说媒的诚意伯说道说道……

    唉,奈何祖制不允许大臣与勋贵结亲啊!

    哦,不过……貌似陛下最近一年对于破除祖制十分有兴趣,而这个腹有乾坤的小子,好像也不把祖制当回事!

    嗯……呵呵……

    穿过长长的御道,刘鸿渐跟着几个大爷一晃一晃的到了乾清宫。

    崇祯早已换了常服等在暖阁,几人一落座,崇祯一声吩咐,再有一排小黄门端来各种糕点。

    已过了午时了,折腾了大半日,就算是内阁几个大爷也是有点撑不住。

    刘鸿渐更是左手捏着蜜三刀,右手捏着桂花糕……

    “刚才朕接到东厂的密报。”崇祯坐在一旁突然开头道,声音里隐隐有点喜色。

    “驻守武昌的左良玉已经于三月二十四晚病逝,其子左梦庚请降!”崇祯接着说道,此时他的面色却已是难掩笑意。

    这货死的还真是时候!刘鸿渐心中冷哼道。

    “皇上,这是喜事呀!那宁南伯既不奉诏也不听宣,盘踞在武昌、九江等地已经一年有余,实在是我朝的大患!”

    首辅郑三俊也是一脸的喜色,其他几个阁老也是连忙向崇祯道喜,只有次辅兵部尚书李邦华没有言语。

    “皇上,古语云福兮祸之所伏,这左良玉桀骜不逊,他病逝自然是好事,可微臣听闻,他的这个独子左梦庚,性格懦弱,不好兵事!

    而左良玉手下还有诸多骄兵悍将,这左梦庚恐怕难以成事呀!”

    李邦华身为兵部尚书,自然不是其他几个同僚般是门外汉,但他又不好去泼这冷水,只是略微的发表下意见。

    “李大人说的对,何止是难以成事,依本侯看……”

    “国公爷,您已经不是侯爷……”一个大爷出言提醒。

    “这不是重点!依本侯……本公……本国公看。”擦,老子才适应本侯本侯的自称,这又不能用了!

    “这左梦庚啊,还请降?他根本就出不了那些土匪们的军营!

    左良玉这个土匪头子,手底下那群骄兵都快活惯了,怎么可能还会归附我大明!

    那左梦庚估计也是自认为张罗不了这些人,所以才出此下策吧!”刘鸿渐吃的差不多了,吧唧吧唧嘴道。

    “安国公,怎么左梦庚率部请降,反而成了下策?您是否危言耸听了?”东阁大学士施邦昭不解道。

    这厮最近也挺不容易的,督察院本就是键盘侠的集中营,而他这上官做的,手下没一个不对他阳奉阴违的。

    “嘿嘿,本国公也是胡扯的。”刘鸿渐揶揄道。

    “这……”几个大爷被唬的差点没被噎死。

    “不过,应该不会错,如若不信,过几日秦良玉将军那边,应该就会传来确切的消息!”如果史书上没有记错的话,刘鸿渐心道。

    “你这竖子,说话没个严实,朕要听你的意见,是否要派兵过去协助秦爱卿?”崇祯似乎感觉脖颈处有些不适,边说边轻轻的揉着脖颈。

    “没有必要,皇上!那左良玉虽然号称拥兵二十余万,但大多数不过土鸡瓦狗。

    这些兵士平时抢一抢老百姓,打劫一下富户还绰绰有余。

    但真的论硬实力,没有大明朝廷作为强大后勤补给,他们又能有什么作为?

    不过是一群贪图享乐、无法无天的咸鱼罢了。

    何况秦将军为我大明征战五十年,什么阵势没见过,她手下本就有咱京营军四万,再加上新征的十万白杆、苗壮、土家兵。

    以秦将军沉稳而不失锐气的指挥风格,这一大波土匪闹不出什么幺蛾子的。

    是以,依臣之见,朝廷不应在不了解江南局势的情况下,擅自命令秦将军对这些悍匪发起进攻。

    既然左梦庚请降,那便让秦将军随机应变,以江南诸州县百姓的安危为重,则机而行。

    危难之时可享杀伐独断之权!如此,东南无虞矣!”刘鸿渐正色道。

    历史肯定了秦良玉,刘鸿渐毅然选择相信史书,这两个良玉之间的较量,结局必然是没有悬念的。

    如今的内阁,虽然首辅是郑三俊,次辅是李邦华,但无论是上到崇祯,还是下到他们,都似乎对这个年轻人的看法十分看重,并深以为然。

    不管这家伙说的多么的不可思议,可事实证明,一年来他们不断打脸,这小子仿佛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这让诸位阁老大爷们汗颜,又让崇祯大叔深感庆幸。

    在暖阁吃完了简单的午餐,崇祯一家子依然没有打算放过刘鸿渐,这边刚撂了挑子,便接到了太子朱慈烺的邀请。

    说是什么有学业上的疑问,想请他解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