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察了一会儿后,在甸部落的古惑之下,流民兴奋那些简陋的武器,向着据点发起攻击。
面对黑压压的敌人,据点内的齐国守军全都脸色发白。
“稳住,谁敢后腿一步,别怪老子手中的剑不认人。
”
守将怒目圆睁的朝自己的手下吼道。
士兵们虽然恐惧无比,但没有一个退缩的,弓箭手匆忙的张弓搭箭,紧张的看着朝这边冲击的敌人。
敌人越来越近,据点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许多人都知道自己今天可能就要死了,距离这里最近的援军赶到这里也要半天的时间,凭借这么点的人,想要守住这里又谈何容易。
“夫人,为夫不能回去了,希望你能将勇带大,勇!你要勇敢坚强,父亲在天上看着你!”
军官看着越来越近的敌人,喃喃的对着天空沉吟一句,随即死死的看着冲向这边的敌人,握着剑柄的手已经发白。
“诸位袍泽,我们身后就是我们的父母妻儿,今日吾等若是退后一步,让这些人冲进我大齐,我们的亲人只会惨死在他们手中,大齐对吾等不薄,今日让吾等与此地同死!
诸位袍泽!随吾杀敌!
”
军官得怒吼,让士兵们双目通红,弓箭手红着眼睛,朝着冲来的难民放箭。
喊杀声响彻了这片冬季的原野,一具具的尸体毫无意义的倒在洁白雪地上,如同诡异的雕塑,在寒冷的季节里逐渐僵硬。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屠戮
如血的残阳撒在洁白的原野上,那孤零零竖立在这天地间的人类据点,没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只有满地的死尸,还有那一声声强盗般的欢呼。
是的,这群强盗的确应该欢呼,在付出了惨重伤亡的代价之下,极其艰难的拿下了这个齐国的一个小部落。
只不过让他们感觉到奇怪的是,这个小部落居然没有一个女人或者孩子,只有装备奢华的成年男人。
让人就是这些人,在面对自己这方猛烈的进攻,居然没有一个人选择头像。
而那名看起来像是首领的男人,更是在其族人死绝之后,面对层层的包围居然死战不降,最后体力不支,居然选择了自尽。
流寇们不知道什么是舍生取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这个部落的顽强让他们感觉到动容,尤其是那想要给齐国找些麻烦的壮汉,心底间隐隐的觉得这次的决定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他更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附庸的部落为何如此死心塌地的跟着这个齐国。
不过当流民们从据点的粮仓中搜出大量的军粮之后,壮汉的方才的些许顾虑便烟消云散。
他从没有见过哪一个部落会存储这么多的粮食,这些粮食让他更加确定了齐国的富有。
贪婪容易蒙蔽双眼,壮汉根本没有考虑,齐国的一个小部落就如此富有,那么真正的齐国又该是何等的强大,这么多的粮食又该养活多少人。
不过这个答案流寇们很快就知道了,当黑压压的骑兵与步兵,在第二天清晨出现在据点附近的时候。
流寇们都被眼前的敌人气势惊呆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军队,无论是坐在马上的人,还是那些如同复制黏贴一样的士兵,对给他们一种面对洪水猛兽的错觉。
而更让他们惊骇的是,这些人的穿着和昨天灭掉的这个部落一般无二。
壮汉此时觉得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自己预期。
他想到了昨天那个部落制造浓烟的奇怪举动,现在想来,那浓烟就是给其他人发的求救信号。
而对面那些让人畏惧无比的军队,人数虽然没有自己这边的人多,但是想到昨天那死尸遍地的场面,壮汉便觉得一阵胆寒。
浮看着前方已经倒塌的土墙,还有那遍布在据点周围的人影,脸色阴沉无比。
他来晚了,据点已经落入敌手,只是不知道这里守军又在何处,是逃走了还是被这人给俘虏了。
浮没有贸然的发起进攻,而是派出了一名士兵作为使节,如果这些人真的俘虏了齐国的勇士,他希望这些人能够将其放还,如果他们能够答应,那就说明这些人还有商量的余地。
他不想多造杀戮,曾经他也是这个时代最底层的小人物,知道小人物的心酸,对于这些饥民难免有所同情。
可是前去谈判的使节刚将浮的交代说完,却不曾想对方颇为嚣张的朝他扔过来一个人头。
得之这人头是这里守将之后,使节脸色大便,跳下马将人头抱在怀中,翻身上马急驰而回。
浮得之这里的守军尽数死绝之后,顿时勃然大怒,心中的那一丝同情在看到袍泽死后居然受到如此羞辱,顷刻间便烟消云散。
“诸军听令,此等贼人,犯吾大齐,屠吾袍泽,随吾为战死袍泽复仇,此战不留俘虏,尽数杀绝!杀!”
随着浮的怒吼,大齐的战争机器顿时发动。
数百名步兵踩着整齐的步伐,缓缓的向前移动。
齐国的战阵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但看在流寇严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他们的心脏上,脸色惊恐无比。
这些乌合之众,何时见过数百人如同一人般,这根本就不是人。
流寇们恐惧了,先前的狂妄与嚣张的情绪早就不知道飞到了何处,面对齐国大军的缓缓逼近,流寇只能不断的后退。
壮汉脸色苍白,这种进退如一的战法,他是那么熟悉,这绝对是齐人,只有齐人才会弄出这么古怪的打法。
见到这些被自己聚集起来的流民如同惊慌无错的兔子,壮汉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齐国的对手。
先前的雄心壮志,在齐国正规军面前,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那就逃,逃的越远越好,最好永远不要再和这个齐国扯上一丁点的关系。
意识到这一点,壮汉当即就决定舍弃这些已经没有什么价值的流民,要说价值这些人此刻唯一的用途就是拖住敌人进攻的脚步,为自己的部落撤离此地争取足够的时间。
壮汉将自己的族人召集过来,小声的交代了几句。
片刻之后,在惶恐不安的流民们,就在甸部落族人的蛊惑之下,恐慌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
用齐国的富足来消除他们对敌人的恐惧。
“攻入齐国,喝酒吃肉!”
这句口号,逐渐的占据了流民们的思想,在一些人的带领下,拿着手中的武器,神色狰狞的朝着齐军发起了攻击。
只不过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在他们悍不畏死的冲锋的时候,那些带头冲锋的人,却不知不觉间越跑越慢,直到那些人不知何时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
面对如同潮水涌来的敌人,齐军并不慌乱,长矛手将锋利的长枪斜刺而出,弓箭手箭已经上弦。
随着杀戮的军令下达,密密麻麻的箭矢划破了天空,如同雨点一般落下。
没有任何防御的流民们,面对满天的箭雨根本有没丝毫抵抗的力量,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是一场屠杀。
三轮箭雨之后,还没冲到军阵前的流民们就开始崩溃了,可是当他们转身而逃的时候,却悲催的发展,那个将自己带向东方的部落,早已经远去,只留下一个狼狈逃窜的背影。
流民们顿时就绝望,面对追击而来的大齐军队,一些流民本能的想要投降,可是等待他们的只有刺进身体里的冰冷长枪。
面对一盘散沙的流民,齐**队就如同高效的杀戮机器,不停的收割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
第二百五十八章 难办
暴怒的浮没有打算放走一个人,今天他不想见到一名还能站起来的敌人。
那逃走的一小撮人,他要已经发现了,不过他并不着急,见步兵已经占尽了绝对优势,立即下令留下一百名骑兵,追杀四处逃窜的敌人,自己则亲自带领精锐骑兵,朝那逃远的甸部落追去。
雪地中,虽然极大的影响了追击的速度,但两天腿又如何是四条腿的对手。
壮汉看着敌人逐渐的逼近自己,心中顿时绝望无比,十分后悔,为什么自己要脑袋一热,跑到东边来招惹这个连诸夏大军都打败的部落。
可是现在后悔已经晚了,面对来势汹汹的数百骑兵,甸部落的勇士想要抵抗,但面对却是漫天的箭雨。
骑射作为齐国骑兵最拿手的战法,此番用来虽说不上是箭无虚发,但也让数百人的甸部落,瞬间伤亡惨重,无论是成人还是幼童,这一刻在浮的眼中都是敌人。
随着越来越靠近敌人,士兵们收起弓箭,抽出挂在腰间的青铜长剑,战马掠过,便是一道血花飞溅。
看着一名名族人如同蚂蚁一般被人随意的杀死,甚至连一丝逃走的希望都没有。
壮汉绝望了,后悔,憎恨,悲愤,最后化作最后的勇气,拿起手中的武器冲向奔腾而来的敌人。
可是面对大齐的铁蹄,一腔血勇根本挽救不了甸部落覆灭的命运。
一道寒芒过后,壮汉的头颅带着不甘的怨恨脱离了自己的身体,滚落在泥泞不堪的雪地上。
直到壮汉身首异处的那一刻,齐国的军队都不知道死在自己刀下的到底是何人。
也许齐人并不在意他们到底是谁,在这一天,他们就是恶魔,是杀人如麻的恶魔。
杀戮持续了半天的时间,哭喊声,哀求声渐渐远去,直到这片原野除了满身鲜血的齐人之外,再也看不到一个活人。
寒风中浮看着满地的死尸,目光深邃不知再想什么。
“将军!敌人都死了。”
浮木然的点点头,“将他们的脑袋都割下来吧,堆在这里!”
“是!”
军官退下,很快士兵们表情木然的,收割着一颗颗人头,数千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脑袋堆积在一起,如同一个小山一般,那一双双惊恐的眼神,苍白的面孔,让人根本不敢多看一眼。
无头的尸体就这么随意的丢弃在原野之上,浮如此做,就是让胆敢侵犯大齐的敌人看看,这就是冒犯齐国的下场。
那一百名阵亡士兵的遗体已经被收拢了起来,只不过这些人都已经被扒掉了衣服,如果不是大齐束发的习惯,也许根本分辨不出这些人是不是自己袍泽兄弟。
一些士兵的遗体已经残缺不全,最鲜美的四肢已经被斩断,那些丢失的部分,不知道进了什么人肚子。
此情此景,浮觉得自己的杀戮没错,如果再多杀数千人如果能换回这些将士的性命,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的下达杀戮的命令。
士兵的遗体被小心翼翼的收敛起来后,浮派出两名骑士返回长安,将这里情况汇报给朝廷。
无论朝廷认不认可自己屠杀的行为,他始终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对得起死去的兄弟,对得起大齐的百姓,更对得起杨浩对他的栽培。
消息传回到长安,当杨浩听完了报信士兵,原原本本的将事情的经过描述一遍后,沉默了良久。
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屠戮数千人,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有经历过。
更没有见过,数千颗脑袋堆积在一起是怎样的画面。
作为一个人的良知,杨浩知道浮这样做是有伤天和,是反人类的。
可是理智上,杨浩觉得浮并没有做错,或许这么做杀戮过重,但他保卫科大齐的安危,也为战死的士兵报仇雪恨。
这对于凝聚齐军的士气很有帮助,可是如果他因此赏赐的了浮,这个屠戮的例子一旦开了先河,杨浩担心自己再也控制不住那样的魔鬼。
杨浩是杀了很多人,但他从心底里是不愿意搞大屠杀的,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哪一个部落氏族,或者是那些极度野蛮的野人,都是华夏的一份子。
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弄死一些人,但无差别的杀戮真的有违他的良知。
可是如果因此处罚了浮,难免会寒了那些浴血奋战士卒的心。
杨浩感到很是头疼,他不知道怎样做才能两全其美,疲惫的挥了挥手让报信的士兵退下。
“唉!这都他娘的是什么事!”
杨浩爆了句粗口,离开座位,烦躁的在大殿内踱着步子。
“传刑部尚书,吏部尚书!”
半个小时之后,刑部,吏部两位大佬匆匆忙忙的赶到了王宫。
“大王,这么急唤吾等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寅试探着问道。
杨浩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对二人道:“你二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这。。。”
二人相视一眼,有些猜不透杨浩的心思,一时间也不敢胡乱发表意见。
杨浩见此,沉声道:“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寅皱了皱眉,行了一礼道:“大王!臣觉得浮将军此番屠戮的确有些不妥。”
“哦!寅尚书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杨浩问道。
“大王,臣以为那灾民如没有人蛊惑,理应不会聚集如此之多,浮将军大可将其诛杀一部分,然后将那些投降的灾民看管起来,进行审问,只诛首恶便可,而其族人,吾等可以效仿夏后的那些劳改犯,判处他们一定年限的有期徒刑,如此一来,吾等可以用温和一些的方式,将其性命慢慢的消耗在劳作之中,臣觉得这样做才是最有利于吾大齐的。”
寅侃侃而谈道。
原诧异的看了一眼寅,随即眼观鼻鼻观心,好似泥胎雕塑一般。
杨浩没有对寅的看法发表意见,而是看向原。
“原,依你所见,此事又该如何决断。”
原行了一礼道:“臣以为寅尚书说的有理,臣附议!”
杨浩脸色一臣,显然对原如此敷衍的态度有些不满。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处置
见杨浩不满,原连忙道:“大王,那些人既然敢冒犯我大齐,将他们尽数杀绝并无不妥,只不过浮将军将他们的脑袋堆在哪里,却有些不妥。
大王曾言,腐烂的尸体很容易传播疫病,虽然此时天气严寒,但那些脑袋依臣所见,警示一段时间后,还是早做处理较好。
”
杨浩听完后颇为无语,也不想继续问他们的意见了。
再三思量后,杨浩道:“乱民犯境,杀我边军,此乃大罪。
浮之所部,力退强敌,保我齐地平安,乃大功。
今赐其骠骑将军号,赐阴阳龙纹玉佩一枚,酒肉粮食百斤,并赐其妻为华阳夫人,从七品。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朝廷自有法度,浮未经朝廷定夺,擅自屠戮七千余人于法不合。
罚其三月俸禄,以示惩戒。
边军阵亡将士追封烈士,入忠烈祠,厚葬!其家属免除十年赋税,有子嗣之人由朝廷赐予姓氏。
稍后,我会将这些刻写下来,由吏部入册之后,着人去前线宣读。
”
杨浩对这件事的处置方式,可以看出,在他心中对那数千人命,并不怎么在乎,他在乎的只是对自己的利益。
也许在他心中对那些人有过同情,可事实就是如此,那些死掉的人,最后在他口中,只等同于罚俸三月而已。
二人听完杨浩的解决办法后,恭维道:“大王英明!”
只不过寅随后问道:“大王,这华阳夫人是何官职,是否入吏部官册。”
杨浩道:“这华阳夫人之称呼,我将其称之为诰命,朝廷对有功之臣的母亲或妻子加封,其乃荣誉,无实权,俸禄与同等官员等同。
然,诰命夫人有权在节庆之日,可随其夫入王饮宴。
受封诰命之妇,如违法乱纪,地方官无权处置,只有层层上报,朝廷查证后,先取消了她的诰命荣誉称号,才能进行下一步审判。
这一条,原!你们刑部要加载大齐律法之中。
”
二人闻言震惊无比的看着杨浩,这诰命虽说和官员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这却能给自己的家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大齐这个男权至上的国家中,女人居然能够在王宫中共同赴宴,这是何等的荣耀。
二人现在有些羡慕浮的好运气,别说是罚俸三个月,就算是罚俸半年能为自己的妻子换来一个诰命,也是值得的。
杨浩好好举起轻轻放下的做法,让原深刻的认识到,大齐现在依旧是军人优先,他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利用自己的权利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军中磨练一番。
如果能博出个一官半职,那么他原家在大齐的地位将会更加巩固。
自己女儿是杨浩的妃子,而自己又是朝中重臣,如果自己的而已再能当上将军。
想到这里原甚至有些飘飘然起来,画面太美有些不忍去想。
但是他的想法注定是徒劳的,杨浩根本不会对外戚放一点兵权。
说白了外戚基本上断绝了与军队的联系,即便是走文官路子,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杨浩的打算就是把这些人当成猪养,他宁可这些人最后成为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也不会允许威胁到自己血脉的危险因素存在。
几天之后,浮接到了朝廷的“圣旨”,听到对自己的安排后,浮脸色有些古怪。
接过圣旨后,浮找来随军出征的监军,让他为自己代笔,这了一封类似检讨书一类的东西,深刻反应了自己这次的血腥行为,并让人快马送回长安城。
朝廷对于浮的态度,让其余的军官们感到眼红,如果不是浮距离敌人较近,这等好事又如何会轮得到他。
杨浩对浮有赏有罚,聪明的人也能从中看出,杨浩并不反对屠戮的行为,而是有些忌讳不经上报便私自下令。
当了这么久的官,即便是政治上再怎么白痴,多多少少的也能有一定的政治嗅觉。
渠和力央这两个齐国高层军官,更是同自己的亲信手下们,仔仔细细的分析了朝廷的决议,以免今后不小心犯了朝廷的忌讳而不自知。
杨浩不知道,自己的臣子们知识学的不多,对于如何做官这件事却无师自通。
在对于浮的处置中,也提醒了杨浩另一件事,那就是齐国百姓称呼的问题。
如今齐国和其余的氏族部落一样,大多数人只有名而没有姓,这对于习惯了姓名的人来说,或多或少的有些别扭。
而杨浩的齐国自认为是继承了华夏的衣钵,姓名就是很重要的东西。
但是铺如何推行姓名制度,杨浩却拿不定主意。
在他心中有两个方案,第一种就是他根据后世的百家姓,让百姓们去选择。
而另一种就是让百姓们自己去想一个姓,可是这样做有个弊端。
杨浩很担心,自己的国家莫名其妙的会变成后世的岛国那样。
毕竟什么松下,井下这一类的岛国姓,出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比如说复姓中西门这个姓,出处应该就是住在西边城门的人。
定姓一事虽然重要,但却不适合立即实行,齐国现在还没有稳定下来,杨浩只能暂时将这个想法记录下来,搁置在一旁。
等到齐国彻底的在这个时代站稳了脚跟,再开始在全国推行姓名制度。
而赐予烈士后代姓,也能让齐国百姓对这个制度有些准备。
而在东方的边境地区,也许是因为浮杀戮的震慑或者是其余的什么原因,很长时间内,再也没有一个流民犯边。
而北方边境除了小股不成气候的南下团体,被齐国军队俘虏之后,也没有什么的太过于棘手的战事出现。
也许是齐国国土面积太小的缘故,其余的氏族都遭遇了南下难民的冲击,一些小方国并没有齐国这样的组织能力,在流民的冲击下已经被灭国。
在夏朝西方,原本属于有扈氏的地区,南下的北方蛮族与西部的犬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开始向着中原地区发起进攻。
………………………………
第二百六十章 低调发展,猥琐发育。
中原西部,后世甘肃青海一代,这个时代生活在这里的部落,被夏王朝统称为犬戎或者戎狄,这些部落大多以狼活着狗一类犬科动物作为图腾。
随着诸夏最西边的有扈氏覆灭,夏王朝边境地区出现了权利真空。
原本生活在深山中的部落走出了大山,这些人慢慢的活跃在原本属于有扈氏的地盘。
夏王朝为了将他们与更西边的犬戎区分开来,将这些走出深山的野人命名为羌。
而这些羌人中的一部分吸收了有扈氏的一些遗民,慢慢的过上了半农半牧的生活。
只不过这些羌人中靠近东边的一部分人,称呼自己为周,据说很久以前有个伟大的女性与一个大脚板的神灵结合,诞生了周。
这是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出身,也许事实上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年代,某个女性和一个脚掌很大的小伙子结合后,慢慢的演变成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传说。
周人因何出现,如今以不可考证,这一年的冬末的白灾,也对这些生活无忧无虑的周人造成了影响。
不过周人的首领是个不错的领袖,提前储备的物资让他们艰难的度过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