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周人的首领是个不错的领袖,提前储备的物资让他们艰难的度过了这段难熬的日子。

    只要等着积雪融化,族中健壮的小伙子就会从受到神灵庇护的大山中捕获大量的猎物,部落附近的农田也会迎来丰收。

    只不过周人的生活也并不总是美好的,和他们选择不同道路的西羌人,是不是就会来攻打他们。

    好在周人凭借团结,打退了来自西边的敌人。

    可是最近周人却发现,来自西方的敌人攻击袭扰自己部落次数越发的频繁了。

    敌人的不断骚扰,让周人烦不胜烦,周人的首领为此感到了担忧,询问了部落中的祭祀后。

    经过占卜,祭司给了一个建议,就是派人到东方的那个强大部落去,请求他们的庇护。

    曾经强大的有扈氏都被东方的部落打败了,如果能够得到他们的庇护,西方的敌人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只不过周人却不知道,在他们向着去大夏的时候,来自东方一队使团已经接近了周人的部落。

    这个使节团,按着夏启的要求,想要去西方寻找那个传说中的陌生帝国。

    诸夏氏族已经不在畏惧夏启的威严,这让夏启感觉到恐惧,他要寻找强力的援兵,以挽回自己可能失败的命运。

    而西方的那个传说中的什么马帝国,就成了的他可能的选项之一。

    夏启不止是向西方派出了使团,而西南方向的也有人前去拜访。

    西南的蜀国对强大的夏王朝来说并不陌生,这个文化与习俗迥异于中原的国度,虽然没有夏王超强大,夏启却知道这个国度的金器要比自己强大许多。

    齐国的青铜武器给了他很大的压力,面对齐国士兵的时候,拿着石器与简陋青铜器的诸夏联军根本不堪一击。

    这场惨败让夏启意识到了自己与敌人之间的差距,他要缩小这种差距。

    在他看来西南蜀国的金器足以和齐国的武器相媲美,而且夏朝与蜀国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只要自己能够摆出足够的诚意,他相信应该可以过的那种金器的制作方法。

    不止是这些,夏启已经着手让人重新修缮了城墙,长安城的城防让他感觉到挫败的同时,也震撼于它的可靠性。

    如果自己有了这样的城墙,那么他夏启的王位坐的也会更加安稳一些。

    在夏启忙着巩固自己王位的同时,东边的齐国已经初步的完成了人口迁移的计划。

    经过统计,三城之间新设立了镇,已经超过了五十个,没个镇有人口五百到一千人不等。

    而在镇的下面还有若干村子,村子的人口则比较少,多的一百人,少的只有二三十人。

    这些村镇并不是随意修建,而是根据规划的道路而设立。

    这样做能够有效的保证,齐国的政令能够下达到每一个村镇之中,方便朝廷的管理。

    而每个村镇都要负责自己的那一段道路,如果能很好的完成朝廷下达的政令,齐国官府也会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奖励。

    如果有的村镇消极怠工,抵抗朝廷,带头之人也会受到责罚。

    而惩罚后果就是原本能够劳作一年就能获得自由,如果作乱则会视情况而延期。

    有些死硬分子,对这种惩罚并不以为然,不过杨浩对此也不担心,等到一年后看着别人欢天喜地的丈量田亩时候,有这些人哭的时候。

    这个冬天虽然有些小骚乱,不过总体上还算平稳。

    边境地区,自从浮的屠杀之后,出现一些小规模的流血冲突,并不能影响齐国的大局。

    杨浩对这个冬天的发展还是比较满意的,美中不足的是,虽然成立的探矿司,但是进展却并不理想。

    也许是技术太过于落后,也许是齐国所在地区本就是矿产贫瘠之地,搜寻了很长时间,除了找到一些可有可无的散矿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所获。

    既没有找到目前急需的铜,也没有找到金银铁铝中的任何一种金属。

    对于这个尴尬的情况,杨浩只好行下策,那就是派出小规模的军队保护探矿司的人,出齐国边境,前往其余的方国氏族领地。

    如果放在后世,这种行为就是赤裸裸的入侵,只不过如今各氏族早已经自顾不暇,杨浩估计齐国的探矿行为,应该不会引起他们太过于激烈的反应。

    就算是这些势力,不满齐国的挑衅,小规模的冲突,还在杨浩的接受范围之内。

    现在,他还不想和那些大氏族发生大规模的冲突,这对于齐国的发展不利。

    不过万一在哪个倒霉的氏族土地上发现了有价值的东西,齐国大军就会以雷霆之势将那里据为己有。

    杨浩从没有考虑过失败的可能性,以齐国目前的生产力,吊打这个时代的中小势力,如果不出现致命性的战术失误,基本上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如果骨头太过于难啃,杨浩也会视情况考虑放弃,不管是土地,矿产还是人口,杨浩只会从最有利于齐国发展的方向去考虑。
………………………………

第二百六十一章 蝴蝶效应

    也许是老天爷平息了愤怒,洪武元年三月中,天气开始逐渐回暖,厚厚的积雪开始融化,虽然融化的积雪让道路泥泞难行,但好在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类随着春天的到来,来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冰封了一个冬天的济水,当第一场东南风吹过后的三天,厚厚的冰层已经消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齐国也在这春风中恢复了应有的活力。

    冰雪还未完全消融,老齐人们已经开始在天间忙碌起来。

    花上少量的钱财从朝廷手中购买鸟粪,将其堆积在自家的地头,对于如何沤粪齐国的农民们已经不陌生。

    去年的粮食丰收,让他们明白了臭烘烘的东西是个好东西。

    虽然今年齐国官府已经明确的说明,这鸟粪不在无偿供给,百姓们只是微微有些不爽,而官府收取的价格也不算昂贵。

    如果不买这些鸟粪,靠着自家茅厕和家畜产生的粪便根本不足以浇灌这么自家的农田。

    农民们在忙着沤肥,而那些迁移到村镇中的人,除了留下一部分继续修建道路之外。

    杨浩让人从这些人当中抽出一部分,在其居住地区开垦农田,挖掘饮水用的水井。

    由于这些村镇大多都处在古黄河与济水的支流沿线,并不用太过于担心洪水的问题。

    只需要在在沿岸修建简易的堤坝便可。

    而长安与齐城的农田却不同,这两个地方紧挨着济水,冬天的暴雪,让杨浩很担心夏天的时候爆发洪水。

    因此从洪武元年开春的时候,杨浩组织大量的人手,将这个两个地方继续加固。

    齐城与长安是齐国最重要的产量地区,至于北方的顾城,杨浩将其作为半农半牧的地区,弄来的马匹与牛羊有一半的数量都在顾城附近。

    因此这两段的堤坝修建尤为重要,这一次的加固,杨浩打算采用大量的石料,以确保能够有效的防御特大洪水的冲击。

    这个齐国上下七八万人的人口,从上到下,从老到幼全都在紧张的忙碌着。

    建在长安城边缘的纺织作坊,女工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流水线一般的生产着大齐所需要的一切布料。

    女工们的生活虽然有些枯燥乏味,但是纺织作坊并未在食物上过于苛刻,甚至比她们在曾经的部落中还要丰盛一些。

    尤其是在冬天还能吃到蔬菜,这在以前她们想都不敢想的。

    虽然齐国的饮食习惯很古怪,吃饭必须要用两根小木棍,用过之后还要清洗自己的餐具,不过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一个冬天下来让她们的精神面貌改善了太多。

    脸上也没了曾经营养不良的菜色,加上纺织作坊强制的个人卫生,虽然在穿着上依旧破破烂烂,但这些女人的魅力与那些脏兮兮的女人比起来好上太多。

    齐国公民中那些单身汉们,是不是的就会偷窥纺织厂的方向,希望能够从里面拐出来一个漂亮的媳妇。

    这里的女人都是正经女人,如果发现有人胆大包天对这些女人用强,齐国的法律并不会因为犯事的男人是本国公民而有所偏袒。

    虽然女工们让男人们心痒难耐,也只能老老实实用自己的办法去哄骗她们。

    而对这种双方你情我愿的行为,齐国官府本着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太对作壁上观。

    纺织女工引起的男女之事,杨浩并不感兴趣,他在乎的只是这些女人的生产效率。

    而纺织作坊除了纺织麻线生产粗布麻衣之外,羊毛的纺织也开始有了进展,只不过羊毛数量稀少,纺织出来的布匹根本无法达到普及的程度。

    这些呢子布制作只繁琐仅仅略次于丝绸的生产,这些稀少的布匹价格上也是极其昂贵。

    因此这些珍贵的布料制作完成后都会被送到王宫当中,当然,杨浩用这些东西也不是自己来享受的。

    虽然他的王宫中有一些柔滑的丝绸,可是杨浩只是乃重大节日时穿过,平日里都是穿着粗布麻衣。

    不是杨浩想要节俭,而是他穿衣习惯觉得,丝绸这玩意只有制作成女人的睡衣才有诱惑里,男人穿着着实有些不伦不类。

    相对于丝绸,杨浩更看重呢子布,这种布匹保暖性能良好,是赏赐有功之臣的上佳礼物,总的来说就是低调奢华有内涵。

    在齐国境内一片全民搞生产的氛围中,数队由军方保护的探矿司成员,越过了济水,向着南方搜索。

    为了避免引起有仍氏的误会,杨浩没有让这些人进入有仍氏,而是选择了自己的仇敌有莘氏。

    而有莘氏在去年的齐夏之战中,受到有仍氏的洗劫,可谓是损失惨重,加上不久前的北方流民的冲击,实力再度被削弱,可以说有莘氏的战争潜力已经大不如前,虽不至于沦落成渣渣势力,但接连的打击,让他们只能龟缩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小心提防这四周的敌人。

    而有莘氏西南方向的商部落,由于位置偏南一些,之前的那场白灾并没有对其造成太大的影响。

    而流落到商部落的流民,成为了商部落人牲的重要来源。

    商部落的祭司们,肆意的宰杀着人牲,询问着鬼神,整个氏族都处在一种十分亢奋的状态中。

    在某一个月圆之夜,当祭司们在祭台上用残忍的方式弄死了九十九个人牲后。

    将刻了卜辞的牛肩胛骨扔进火堆之中,在诡异的舞蹈与唱词中,商人们虔诚的跪拜在地上。

    当祭司将煅烧过后的骨头棒子从火堆中扒拉出来,露出如同磕药过量一般的表情,五体投地的跪拜在商首领的面前。

    “首领,卜像已出!”

    面戴鬼面的商首领,接过被烧列的骨头看了看,高声道:“商兴!”

    跪拜的商人闻言,顿时欢呼雀跃,牛皮鼓擂响,无数脸上涂着诡异图案的商人兴奋的狂欢着,与那祭台之上尸体组合成野蛮而又血腥的画面。

    蝴蝶翅膀的威力是无比巨大的,夏因齐而衰,然,百族起,天下之势已呈乱象,有穷,夏,齐,商,还有那刚刚走出蛮荒的周人,诸族林立,让这上古华夏的命运又该走向何方?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齐的第一次考试

    洪武元年三月末,随着仅剩的一些积雪融化后,冬天终于远去。

    生命力顽强的杂草,已经展露出了些许的绿色,大地在春风缓慢的复苏。

    与后世喧闹得环境比,上古的早春,多了一丝宁静,少了些许的浮躁。

    晨光中,长安城外的农田里,农民们已经开始忙着为自家的田地翻土。

    分给社区的那些耕牛,成了比人还要金贵的重要劳动力。

    只要有人使用完,官府都要严格的检查耕牛的健康状况。

    如果发现有人虐待或者没有好好喂养耕牛,那么租借之人便会受到惩罚。

    虽然不至于判处死刑,但却免不了一番皮肉之苦破费一些钱财。

    在这种严苛的耕牛保护政策下,没有人想要挺而走险,即便是这些老黄牛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味可口。

    成年男人们有着自己的事情,而长安城的幼童们也有着自己的忙碌。

    已经在大齐学府学习了两年的获,很快就要迎来了他人生中的转折点。

    冬季过后,学府要挑选一些年纪与学识优秀的人委以重任。

    获今年虽然还不到十四岁,但这三年中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已经有了不下于教书先生的学识。

    也许是由于年轻的缘故,总会提出一些连先生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这一天一大早,获匆匆的吃完晚饭,与自己的妹妹将家中的家禽与牲畜填过了草料后,便穿着自己最干净的衣服,匆匆的赶往学府。

    今天吏部的官员要来学宫,考核他们这些候选者的学业。

    只要能够通过考核,那便证明他已经能够出师了,不管朝廷要他们这些人去做什么,至少他不在是家中的负担,成了和那些官员一样成了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最重要的是,只要为朝廷工作,就会有不错的俸禄能拿。

    如果未来运气好,也许也能像朝廷的那些大佬一样有出入王宫参与国事的机会。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虽然杨浩没有将这劝学诗中的思想传播出来,但是齐国朝廷的政治风向已经十分明显了。

    那就是文武分家,如果想要入朝为官,知识虽然不占全部,但有知识的人明显的要比其他人的机会大一些。

    获虽然也想从军打仗保家卫国,但这几年齐国的发展,让他看到文官的作用也不弱于武将。

    武将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文官是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获觉得,齐国已经有了那么多优秀勇敢的将士,完全不懂军事的他,如果去了军中并不能有太大的作为。

    而文官不同,他这几年的所学,大多都是关于民生,只有入朝为官,才能一展胸中报复。

    获忐忑的来到学府,而此时学府中已经来了很多人,看着自己的那些同窗看向羡慕的眼神,获难免产生了些许的优越感。

    只不他也懂得一些为人处世之道,并没表现的鼻孔朝天惹人生厌。

    和同窗见礼之后,获见到自己的先生正在和几名穿着官服的人交谈,心中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

    而这是任康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挤了过来。

    “看到没有,中间坐着的那个,就是齐国的吏部尚书寅,好家伙,想不到这次连这等人物都来了,获兄,这次如果表现的好,小弟今后了真的要仰仗于你了。”

    获闻言心中一惊,连忙朝那为首之人看去。

    “你说那人寅尚书?”

    任康笑了笑,道:“那还有假,我当初入宫饮宴的时候可是见过的,这次你的机会来了。

    ”

    见任康说的如此肯定,获得心跳忽然加快了许多,原本的淡定自若已然不在。

    齐国的尚书之中,学问最深的就是吏部尚书与礼部尚书了。

    而寅虽然在算学上不是其所长,但那也只是相对少炎而言。

    在齐国寅的算学能力,除了深不可测的杨浩之外,他的地位当可排前三。

    这样的牛人来考校自己,如何能不让他紧张。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寅对学府的先生道:“时辰不早了,将那些学生都带过来吧!”

    先生点点头,起身道:“所有参加考校之人来此集合。”

    “获兄,等你好消息。”

    获点点头,深呼吸一口气“多谢!”

    这一次等候考校的学生一共有三十余人,最大的已经十五,最小的当属获刚刚年满十三。

    将众人已经来齐,寅起身一脸严肃的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与身旁的官员说了几句,便朝着学府的后院走去。

    考生们正疑惑间,便听先生道:“这次的考核地点就在学府候选,稍后你们排好队,五人而近,等先前进去之人出来后,之后的人再进去。

    记住!出来的人不许多说,在一旁等候,你们今天的表现决定你们今后命运,希望你们万不可大意。”

    众考生闻言,原本就紧张的情绪更加的紧张了几分,有些心理素质差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考生们排好队,来到学府后院的门前等候。

    获排在中间的位置,看着前面的人走近后院后,院门被紧紧的关上,根本看不到也听不到里面发生了什么。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从清晨到中午,考生已经进去了好几波,有人一脸喜悦,有人满脸忧愁,其余的考生想要询问一下,但是守在一旁的吏部官员的存在,让他根本不敢多说一句话。

    轮到获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正午,炎炎烈日刺的人有些睁不开眼睛。

    随着院门再一次的被打开,获紧张的跟着前面的人走入的后院。

    还么等获多打量院中的情况,身后便传来一声重重的关门声,突然的声响吓了几人一跳。

    “不要耽误时间!”

    一声颇为威严的声音,让几人回过神来。

    获便声音方向看去,只见几名官员正端坐在一处凉棚下面,而在正中间的寅身前的桌子上,堆放着一堆竹简,不知道是做何之用。

    几人有些忐忑的来到诸位官员身前,躬身拜道“学生拜见寅尚书,拜见诸位上官!”
………………………………

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举雏形

    寅面无表情得对几人点点头,从早上但现在毫不停歇的考核一名名学生,对精力的消耗也是大的,此刻有些疲惫的他,已经没心情与这些年轻人寒暄了。

    只不过看到获得时候,目光还是停顿一瞬,只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

    “你们几个每人从这堆竹简之中抽出一卷,上面就是你们这次考核的内容。”

    寅淡淡道。

    几人闻言施了一礼,有些紧张的从桌上竹简中抽出了一卷。

    这一堆竹简差不多有二十余卷,而每一卷的考题都不同。

    虽然这么做有失公平,但这是杨浩目前能够想到的最科学的办法。

    毕竟现在纸张还没有做出来,想要靠着竹简完成后世那种形式的考试,投入的成本太过于巨大。

    竹简的制作本来就是一件颇为繁琐之事,现在考生稀少,采用目前这种效率低下的考核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见几人都挑选完毕,寅开口道:“好了,现在就开始做答吧,那边有五块白板,炭笔也准备好了,将竹简问题的答案写在上面便可,半个时辰内停止考核。”

    说着指了指放在一旁的日晷道:“注意现在影子的位置,别误了时辰,开始吧。”

    五人闻言,连忙紧张的看向日冕,记下了此时影子的位置,便匆匆忙忙选了一块白板,开始自己的做答。

    白板这东西,大齐学府的学生并不陌生,学府中的学堂中,就有一块比眼前这个大上许多的白板。

    获站在自己的白板面前,将竹简展开放在一旁的桌子上,查看自己的考题。

    竹简上的字虽然很多,但都刻的很工整,辨认起来并不费力。

    如果是不学无术之人,可能连这竹简的上的考题都弄不懂,也就无所谓后面的做答了。

    而大齐学府的学生,也许是曾经的生活的太过于艰辛,这两年多以来,都十分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获取知识的途径。

    获快速的看了一遍考题,书写考题的文字并没有太过于生僻的字,阅读起来并无太大的困难。

    考题分为两种,语文数学,这也是大齐学府仅有的两门课程。

    也许是课程种类少的缘故,让学府的学生,与另一个时空同等学习年限的孩子比起来早精通许多。

    获所拿的这卷竹简一共有八道算数题,这八道题并不是单纯的套用数学公式,而是更加贴合实际生活的应用题。

    比如说第一道题目。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9米,宽是6米。这块菜地一共收青菜972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青菜多少千克

    有地一块,长九,宽六,入秋收九百七十二斤,每平方所收粮几何。

    这到题涉及到了面积的概念,而且也考察了这些考生对四则运算的熟悉程度,毕竟在实际的应用之中,最常见的也无非是加减乘除了。

    这道题目难不倒获,蹲在地上用学府准备好的木棍开始计算,用了很短的时间,获就在白板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下意识的看了看摆放在一旁日晷,暗暗松了一口气,集中精神,思考下一道题目。

    题目有难有易,直到获将这八道算术题做完后,已经发现时间差不多过去了一半,心中不由得有些慌乱起来。

    剩下的拿到名为作文的题目,虽然只有一题,但却要求书写两百五十字以上,并且要求语句不得重复。

    这道作文题,只给了一个大致范围,大体的意思就是让考生描写一下对未来设想。

    这道题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全看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