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躲在深山老林中的人慢慢的走出大山,来到平原上开始新的生活。
经过有嵘高层的宣传,几乎所有人都对北方那个强大的亲戚势力向往无比。
无论是被释放的奴隶还是原本的有虞族人,都知道只要自己在三年内证明自己的族群不是废物,就能的到那个大王的任何,被赐予齐人的身份,从此就能过上吃穿不愁的生活。
传言越来越夸张,慢慢的居然演变成只要努力三年,就能过上神仙日子,山珍海味永远都吃不完的美妙日子。
越来越离谱的传说,让这些人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被释放的奴隶也没了想要逃走的想法,因为齐人在招人的时候,根本不在乎他们之前的身份,只要肯干活就能拿钱甚至还能免费吃一顿饱饭,这可是曾经想不都不敢想的生活。
反正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在哪里都是活着,更何况还有三年后的期盼,更美了回到原来部落的心思,说不定自己哪天就会变成人上人了。
………………………………
第三百二十二章 新年新气象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齐国的招募工人也是如此,虽然给的钱不多,但对于糊口都困难的人来说,能填饱肚子,就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情了。
杨浩知道,想现在的这种廉价的劳动力,会随着齐国的慢慢发展而逐渐消失。
这个过程也许会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不过总归是会消失的。
如果十年的时间,在他的治下还有大部分人只因为填饱肚子,而出卖自己的尊严和劳动力,那就证明他的统治是失败的,那就应该下一道罪己诏来自省了。
不过在洪武二年的冬日里,齐国新年前不久,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真正具有书写功能的纸张终于面试。
纸张的质量与后世机械化生产出来的纸张相比并不好,但杨浩试验之后,用来书写并不成问题。
有了便捷的书写工具,杨浩便将造纸作坊从自己的私人研究中心分离出来,将其划归到五十一区当中。
这个五十一区掌握着齐国最先进的科技,而造纸术杨浩不想泄漏出去分毫,这是大齐的独家科技。
划归到五十一区之后,造纸作坊立即由原来的十余人,扩大到三十余人,新加入的匠人,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查,其家人也严禁离开长安城。
不过对于这些匠人来说,离不离开长安城并不重要,长安城是他们见过的最繁华的城市,此时并没有哪一个人闲的蛋疼觉得世界那么大自己要去看看。
杨浩要求他们在开春之前,制造出一定数量的纸张,最起码能够满足日常公文的书写。
至于民间应用,还不再杨浩的考虑范围之内。
齐国现在会写字的人,除了官员之外,便是那些还在学府中的学生,民间几乎都是斗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别说纸张,就连竹简都很少出现普通人面前。
在齐国百姓的心中,会写字的人就代表着高人一等身份,而文字也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在人类社会之中,不管是落后的原始时代,还是未来的科技社会,知识永远都是神圣的,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在每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对其有着敬畏之心。
洪武三年的新年,杨浩在王宫设宴之后,破天荒的对这一年的政绩进行了总结。
并从户部拿出大量的物资,作为新年的奖赏发给了各部的官员。
他虽然将年号定为了洪武,却并没有学习朱元璋那边一毛不拔。
在他的观点里,想让马儿跑必须得让马儿先吃饱,大齐官员享受着远比普通人优越的物质条件,如果这种高薪政策下,还会出现贪腐行为,那就很说不过去。
对于这种贪得无厌之人,杨浩的忍耐力是很有限度的。
他轻易不会杀人,等到他挥起屠刀之时,那便是人头滚滚。
大齐官员们对此心中也是有数,虽然杨浩没有明说,但是深处于齐国权利中央的大佬们,又怎会不知,在杨浩的手中还有一个神秘的部门。
这个躲在暗处的部门,就像是一把利剑时刻的悬在他们的头上。
一些官员甚至觉得,也许自己每天吃了什么饭,活着晚上又宠幸了哪个女人杨浩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只不过官员们却是想多了,杨浩虽然培养了大量的密探,但哪里会时刻的监视着他们。
杨浩组建的密探,经过数年的发展,到如今已经颇为成熟。
也许有一天,杨浩便会将这个密探组织拿到明面上来,成为一个只为皇帝服务的部门,至于名字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那就是后世大名鼎鼎锦衣卫。
提到锦衣卫,便不得不提东厂,不过齐国是没有太监这种生物的,他也不想制作这种听着就让人胯下凉飕飕的物种。
后世之所以会出现太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帝王们后宫的女人太多了,那些耐不住寂寞的女人,会做出什么便可想而知了。
但是杨浩不同,杨浩虽然也好色,但他自控能力极强,到现在为止后宫之中也只有四个嫔妃而已。
虽然他在征服有莘之时,临幸过几个女人,但那个只是解决生理需求罢了,离开有莘并再也没见过那些女人。
至于那些女人后来如何,便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了。
杨浩可以允许他的那些大臣们妻妾满园,但对于王族,他心中已经制定了家法。
每个继承皇位的人,只能有一个皇后,至于后宫嫔妃最多只能有四人,他作为大齐的开国皇帝,对于后世的子孙而言,他的家法就是祖宗之法。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只要不出现王安石那种一根筋之人,杨浩觉得他的之个祖宗之法最起码也得运行数代人。
一个人的影响力,能维持这么久的时间,想到这里他便有些自得,暗道这就是当开国君主的好处。
洪武二年在长安城劈啦啪啦的鞭炮声中渐渐远去。
齐国的官员和百姓都在期盼着新的一年。
因为在这个年底,齐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根据以往的经验,只要朝廷有了新的政策,自己的小日子就能过的更好一些。
坊间的百姓们,有时也会在饭后,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着朝廷颁布的政策。
只不过以他们浅薄的见识,所说的观点大多数都是胡说八道罢了,偶尔有路过的官员的经过,只是意味深长的笑笑,便扬长而去。
西域,夏朝西去的队伍,遭到了当地部落的袭击,在拼死抵抗之后,只有三十余人逃出了敌人的追捕。
在大齐欢庆新年的时候,这三十多个蓬头垢面的夏人,再一次受到了袭击。只不过这一次,这些夏人便没了好运气。
在厮杀中死掉了的人,将永远的埋葬在西域的黄沙之中,剩下活着的人,成为了当地部落的俘虏。
对于这些来自东方的人,成了西域之地的稀有物种,虽然成为奴隶,但因为这些夏人都各有所长,并没有向当地的那些奴隶一般,干着低贱的活,而是成了一些贵人的私有物。
虽然没了自由,却也暂时没有了后顾之忧。
而夏启也似乎忘了自己还派出过这样的队伍,听着关于齐国的一系列的消息,脸色已经越来越阴沉。
………………………………
第三百二十三章 病来如山倒
先前得知斟灌背叛便让他忧心忡忡,如今听说齐国已经和有虞余孽勾搭在一起,还和苗人做起了交易。
这便意味着,东方已经彻底的掌握在齐国手中,夏启很愤怒,不仅仅是对齐国还是对那些背信弃义的小人。
夏朝的官员们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再被齐国打败之后,夏启如同变了一个人般喜怒无常。
不少没有颜色的贵族,仅仅是因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被夏启下令处死。
夏朝早已经变得人人自危,根本没有人敢多言一句。
夏启想要发怒,但心中的怒火除了齐国灭亡能够将其平息之外别无他法。
“该死的齐人,终有一日,吾定会血洗汝族!”
杨浩打了个喷嚏,气候变幻无常,终于让他在洪武三年年初的时候病倒了。
齐国的大夫们,弄了一堆古怪的草药让杨浩服下。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杨浩如何肯以身犯险,一方面是因为齐国的医学发展缓慢无比,让他对这些大夫的水平没什么信心,另一方面,便是和所有的帝王一样,害怕有人会毒害自己。
因此在喝药之前,杨浩都会让人带来一只家畜,强行给家畜灌了一碗药,观察半天确认阻碍后,才敢将药服下。
杨浩病倒,顿时让齐国上下人心慌慌,民间甚至有传言,是有妖物来到了长安城想要谋害大王。
不过这样的谣言很快就被官府辟谣,不过在暗地里这个谣言却是有愈演愈烈之事。
慢慢的齐国高层的内心也有些动摇起来。
礼部尚书少炎,也有些狐疑。
杨浩这次生病来的太过于突然,而且已经数天时间,病情也没有好转的迹象,这让他更加担心起来。
为此少炎,特意从礼部官员中,将曾经从事过祭司的人叫了过来,他想要听一听这些人的看法。
这些神棍们,虽然已经很久不当祭司了,但祭司的精神仿佛已经烙印在的骨髓之中。
经过这些祭司一番如同玄之又玄的忽悠,少炎担忧更甚。
马上联络其余尚书,想要为杨浩准备一场祭祀活动,希望保佑齐国的神明,能够对抗这作祟妖邪之物。
事关重大,大臣们不敢耽搁,连夜进宫求见杨浩。
杨浩躺在床上,虚弱的看着这些人。
“你们就为这是大晚上来见我?”
“大王!此事重大,臣等不敢独断,大王身体乃是吾大齐之根本,臣等不敢有失。”
少炎拜道。
“吾只不过是病了而已,喝些汤药也就好了,祭祀劳民伤财,免了吧!”
“大王!”
众臣闻言顿时跪在杨浩面前。
“你们这是做甚,赶紧起来!”
杨浩有些焦急道。
“大王为国操劳至此,大齐上下无不感激,大王身体一日不好,大齐上下一日不安啊,臣代大王为天下万民叩求大王恩准。”
寅说完,大礼拜道。
“臣等请大王恩准!”
众人附和道。
杨浩见此心中有些感动,这些人的想法虽然有些愚昧,但却是真心的在担心自己,也不枉他努力了一场。
他想要劝说他们放弃这无知的行为,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的病情迟迟不见好转,那国内的局势定会不安。
他知道祭祀对自己的病情并没什么鸟用,但也许能够一定程度上安抚人心。
想到这里,杨浩轻叹一声道:“罢了!祭祀可以,却不可伤人性命,不得耗费过多。”
众人闻言顿时大喜。
少炎道:“大王放心,臣等定会将国中最好的祭祀寻来,将妖邪之物驱逐!”
杨浩见众人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便有些哭笑不得,吾乃的点点头道:“这些事便交由少炎操办吧!吾有些乏了!”
众人闻言,告罪一声,让杨浩好生休息,便匆匆离去。
大臣们走后,躲在里屋的蒹葭走了出来,坐在杨浩的身边道:“大王身体可好些了。”
杨浩点点头:“好些了,这几天辛苦你们了。”
蒹葭笑了笑道:“大王爱民如子,吾等身为大王枕边人,若不将大王照顾好,百姓们还不得活吃了吾等姐妹。”
杨浩佯怒道:“有我在,我看谁敢。”
蒹葭掩口轻笑,然后有些不解的问道:“大王,您无故生病,真不是妖邪作祟?”
“狗屁的妖邪作祟,只不过是这天气变幻无常,寒气入体罢了,过些日子也就好了,让他们祭祀只是不想让大齐百姓太过于担忧罢了,唉!这次可能让那些祭祀立功了,我这情况说不定等他们祭祀完,也就好了。
这真是泥巴掉进粪坑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
杨浩无奈的叹了口气。
蒹葭闻言,露出个作呕的表情嗔怒道:“好端端的,大王说那些腌臜之物做甚。”
杨浩笑了笑道:“不说了不说了,时候也不早了,你且回去休息吧。”
“大王不让奴陪着?”
蒹葭神情顿时有些落寞。
杨浩道:“只是不想让你招惹上风寒罢了,你身子若,若是生病那就严重了,等本王身体好了,你便过来服侍于吾吧。”
蒹葭闻言,顿时眉头舒展了许多,柔声道道:“奴错怪大王了,奴祝大王身体快些痊愈,大王歇息,奴告退!”
蒹葭走后,这个房间中只剩下了杨浩一人,看个摇曳的火光,杨浩的表情渐渐的凝重了许多。
这次的病情之严重,可以说是重感冒了,在这个没有消炎药抗生素的年代,想要熬过去,只能靠着自身的免疫能力。
他知道自己这次不会一命呜呼,但如果下一次呢,如果自己年级大了身体不像现在这般强壮了呢,难道只能眼看着一个感冒就让自己gameover了?
杨浩感觉到了一阵寒意,这次的生病让他意识到,即便是自己能够打败天下人,却打不过肉眼不可见得病魔。
齐国的医疗水平太差了,这个之前没怎么太过我关注的方向,这次的病魔来袭为他敲响了一个警钟。
但杨浩前世就不是大夫,除了一些医学常识之外,他的水平和这些上古先民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如何发展齐国的医学,杨浩有些一筹莫展。
………………………………
第三百二十四章 祭祀与上元节
大齐的官员在祭祀这件事上效率极高,各部也不敢在这件事推诿扯皮。
紧紧用了一天时间,便将祭祀的事情准备完毕。
齐国的祭司担忧妖邪之物太过于强大,因此对朝中大佬们言,最好的办法是让全城的百姓,一同参与进来,用生命的力量驱散邪魔。
大齐的官员们不懂这些,加上担忧杨浩的安危,便批准了这个请求。
为杨浩祈福的消息很快就在长安城内传播开来。
在祭祀的那一天,整个长安城的居民自发的涌向祭台附近,虔诚无比的跪拜在地上。
隆隆的鼓声响起,几名祭司将祭台下方的篝火点燃,这些祭司们带着画了一些古怪的团的面具,身上挂了许多鸟类的羽毛,与一些不知名的骨头。
篝火熊熊燃起后,祭祀们人手拿着一个盘子大小的手鼓,围着火堆跳着诡异的舞蹈。
这种祭祀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距离脚下的火坑只有半只脚的间隙,一个不小心就会掉入火堆中被烈火焚身而死。
鼓声时快时慢,伴随着祭司们的舞蹈与唱词,让这场看似荒唐的祭祀显得无比神圣,祭祀在上古先民心中是一件无比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亵渎。
杨浩也曾说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即便杨浩有着现代人的思想与灵魂,他也不能强行废除这种迷行的行为。
“妖邪散!”
大祭司站在祭台上,神色癫狂的高呼着。
“咚咚!”
鼓声响起。
“驱邪祟!”
另外几名拿着一串鞭炮来到祭台前,交给大祭司。
接过鞭炮,大祭司从一旁的火堆种点燃火把,将鞭炮点燃。
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大祭司接过祭司手中用象牙制成的法器,恭敬朝四方拜了拜。
口中念念有词了几声,双手高举道:“诸神赐福,为大王驱除邪祟。拜!”
“驱邪祟!拜!”
“驱邪祟!拜!”
。。。。。。。
这一声声驱邪祟在士兵的传递中,传到了祭台之外的百姓耳中。
百姓们对着天空高呼着驱邪祟,看上去无比的虔诚。
即便是什么也不懂的孩童,也被各自的父母按着叩拜不止。
身在王宫中的杨浩,听着这一声声祈祷,有些哭笑不得。
经过几天的修养,他的身体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不出意外,再过个两三天也就痊愈了。
“哎!无知啊!”
杨浩摇了摇头。
女娇拿着一件熊皮大衣为杨浩披上,看了看宫外的方向,道:“大王,外面冷,还是进屋吧。”
杨浩道:“无妨,今日阳光不错,出来晒一晒对身体有好处。”
女娇闻言道:“那奴让人热些饮品过来,为大王暖暖身子。”
杨浩到:“不用了,来!你坐下!”
女娇依言坐到杨浩身边,道:“大王有何吩咐么?”
“志儿过了年已经两岁了,你如今又有了身孕,我想等到夏日之时,让志开始学习知识了。”
杨浩柔声道。
“奴听大王的安排。”
杨浩点点头:“志乃长子,作为兄长必须为他的弟妹们做出表率,你身为他的母亲定要以身作则,切不可教他一些老七八糟的东西。”
女娇闻言脸色一白,跪下道:“大王,奴定好生教导志儿。”
杨浩道:“你先起来吧!”
女娇坐在马扎上有些坐立不安。
杨浩沉声道:“我直到你在想什么,你与蒹葭都是吾之妻,都是吾大齐地位最高的女人,我希望你们只见能够为我管好这王宫,我不希望看到一些乱八遭的事情。
蒹葭性格温婉,不喜争斗,而你性格刚强好胜,我希望你能将你的优点用在教育王子一事之上。
吾还没有老糊涂,你们想什么我都知道,是否争宠在我心中的地位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我只能告诉你一句话,母凭子贵,你好好体会吧。
”
女娇此刻只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透明人一般,在杨浩眼中根本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脑海中回荡这杨浩的那一句话。
她心中有很多疑惑想要问问杨浩,却发现杨浩已经靠在摇椅上假寐起来。
只能轻声道:“奴记下了。”
“咚咚!咚咚!”
王宫外的鼓声还在继续,祭祀持续了大半天的时间,为了将祭祀的效果发挥最大,大祭司向朝中大佬们提议,让全城斋戒一天,这一天内不得有杀生食肉的行为,这种做法类似于后世儒家用浩然正气对抗妖魔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处。
官员与百姓们自然没什么意见,不吃肉自己不会死,更何况普通人十天半个月能吃到一次肉就不错了,这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如果这样能让他们的大王康复,好起来后再次领导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付出的代价是在太低了。
不知到是不是巧合,今日的祭祀活动正好是齐历中的元月十五。
即便是杨浩都没有料到,自己的第一次生重病,却为大齐带来了第二个节日。
这一天,在后世的齐国中慢慢的演变成了一个祈福的节日,后世称之为上元祈福节,简称上元节。
数天之后,杨浩的身体果然恢复了健康,在大臣们恭贺的声音中,杨浩只能别扭无比的赏赐了礼部的那些祭司们。
并发出公文表达自己对百姓们的感激。
而这次的生病也让他彻底的意识到了医学发展的重要性。
杨浩决定成了太医院,专门为齐国培养大夫。
命少炎从户部拨出一笔巨款,并让工部派出人手,在长安城择地建造太医院。
太医院的官员不问政事,官职的大小全凭医术的高低,医术高者享受地位和丰厚的物质资源,想要往上爬的唯一途径就是提升自己的医术。
杨浩还为太医院定下了一个奖励制度,只要每研究出一种疾病的治疗办法,便赏赐一定钱财作为奖励。
如果有人能够研究出五种以上有效的药方,则赐特质的勋章一枚,并封男爵称号。
杨浩这一次是被自己吓到了,给出的奖励不可未不重,如今整个齐国拥有爵位的人还不到一手之数。
可想而知,如此重赏之下,定会对齐国的医学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说不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类似神农一般的人物。
………………………………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三年
春去冬来,三年,对于人类有限的生命来说是个较为漫长的时间。
三年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仿佛一瞬,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和三年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对于卯足力气发展的齐国,变化之大让人有幻如隔世之感。
在这三年里,齐国已经初步的完成了道路的铺设,境内的主要城市都被平整的石板路连接起来。
即便是稍微偏僻一些的村庄也走了通往附近县城的小路。
堤坝在洪武四年底才修建完毕,这个耗时将近一年的庞大工程,花费了齐国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以这个时代生产力水平,其完工的那天,对齐国的意义不下于后世的三峡大坝。
这是个伟大的工程,在这个大坝的修建过程中,齐国第一次用了土制水泥。
新材料的投入,让这个雄伟的人类建筑足以载入史册。
堤坝完工的那天,杨浩举行了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