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当黄巾-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面响起士兵们带着怒吼的声音,紧接着几个灰头土脸的士兵便被纪灵的士兵推搡着走了进来,一个个被迫跪在了地上。
顿时,帐内起了一股凝重的气氛。
高燚头也不抬:“两个问题,一,谁指使你们偷袭我舅舅的,二,黄祖在什么地方?”
那些士兵们互相望了一眼,冷哼了一声,没有一个人说话。
“不说话是吗?我自有办法叫你们说话!”高燚大怒着对手下下令,“拖下去,严刑拷打,务必给我问出点什么来!”
“诺!”这几人当即被带了下去,完全一副不怕死的模样。
刘晔这时凑近高燚道:“主公,是不是应该把消息通知一下袁术将军的家人,倘若这消息被其他诸侯们知道了,难保不会对淮南起觊觎之心!”
高燚点点头:“说得很对,舅舅的家人都在汝南,子阳你先去通知一下,德谋你负责告知一下文台的旧部,叔至此时还在城外,恐怕还不知道消息,传我的令,让他立即接管江夏的军务,纪灵将军可先回寿春,我明天便也起行到寿春去一趟,子阳你随后也将舅舅灵柩扶往汝南,彼时我将亲往发丧,同时告谕天下,好生安葬舅舅!”
众人点头听令,不再多言。陈到入了城,只见城内已经为袁术设起了灵堂,众军换上了白衣白甲,远远就听闻到了哭声震天,当然还夹杂着那些刺杀袁术的士兵们被拷打的惨叫。陈到一径入了灵堂,对着袁术灵位三跪九叩之后,这才起身。
不过陈到却看到高燚人在,心里不免有些起疑,正在这时,刘晔走了过来,先向陈到表明了身份,接着就告诉了高燚已经由纪灵随从着离开了此处,命陈到暂时接管江夏防务的事情。
陈到不由苦笑:“紧赶慢赶,想不到还是没有来得及见上兄长一面!”
心中这样想着,陈到也知道自己任务艰巨,毕竟江夏不比汝南,四周几乎都是有着觊觎自己的敌人,西面的刘表,东面的刘繇,还有境内遍布的水贼,尤其是黄祖还没有抓到,因此他在袁术灵位前直接就当着众将的面,暂时接受了高燚的这条命令,着手安排人手等一大堆让人焦头烂额的事情了。
好在有刘晔和程普在,还有李通这个人才,加上张宁也算是女中丈夫,陈到才不至于太过头疼,高燚交代的事情,也完成的十分顺利,短短几天时间内,陈到就肃清了城内外的细作,又组织人手大规模清剿江夏境内的反贼,基本安陆以西,长江以北的大半江夏地界,都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而自己派出去的细作也得知黄祖当日是换上了士兵的衣服,从南门乘船趁夜逃到长江以南的沙羡去了。
得知了黄祖的下落,陈到安心不少,他与刘晔商议:“黄祖蜷缩江夏西南一隅,不值得大规模讨伐了,何况渡江的战船我们也十分匮乏,不如先生先扶袁术将军灵柩回汝南,我自派些身手矫健灵活之辈,暗中潜入沙羡,好歹将那黄祖抓来,送到汝南袁术将军灵前祭奠!”
刘晔同意了陈到的建议,而且他知道现在确实到了该动身的时候了,迟了,袁术身死的消息就会传得沸沸扬扬,更加不利于高燚接管寿春的政权了。
于是次日,刘晔便秘密扶袁术灵柩前往汝南去了,按照高燚的意思,秘不发丧,就是想要掩人耳目。
而此时与纪灵刚刚进入了寿春地界的高燚却不知道,袁术死的消息不仅已经传到了寿春,而且袁术旧部们已经推举了袁术年幼的儿子袁耀为新主公,并且将袁术之死的罪名安在了高燚头上,得知高燚来到了寿春,所有人几乎都磨刀霍霍想要高燚的人头。
最快更新无错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
第566章 袁耀成仇雠
♂
高燚也察觉了寿春城里的异样,不由多了一个心眼,对同行的纪灵道:“城里气氛似乎不太对,我们直接去议事厅,将军请在前带路!”
纪灵应了一声,打马在前,引着高燚直向议事厅而去。
到得府门前,高燚吃惊地看到袁耀竟然带着大批人马在那里凛凛以待了。
见到高燚到来,袁耀眼睛里像是要喷出火来,也不多话,策马挺枪,便向着高燚杀来,口中厉声喝道:“狗贼高燚,还我父亲命来!”
纪灵见状,诧异万分,不等袁耀过来,先向前扯住袁耀长枪,疑惑而问道:“公子怎么了?”
“纪灵,你是哪边的?父亲是因这个高燚而死的,你难道要替他卖命吗?”袁耀大怒不已,怒视纪灵道,“难道你忘记了父亲对你的知遇之恩了吗?”
纪灵身子一震,顿时便不由松了手,有些眼神复杂地看了高燚一眼。
高燚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此时此刻,他一定得解释清楚,便也亮出兵器来,冷声喝道:“表弟,有什么气冲我来撒,不要难为纪灵将军!”
“不要叫我表弟!你不配当这个表哥!”说到这个,袁耀更是大怒,他见纪灵松了手,趁势绰枪,便刺高燚。
铿的一声,袁耀的枪被高燚轻轻一挑便隔开了,袁耀也是门户大开,他自知并非高燚对手,索性厉声而笑:“有种的,你便也杀了我,我好下去陪父亲!”
“你疯了吗?”高燚被激怒了,他很想教训一下眼前这个明显被人利用了的袁耀,但是他知道这无济于事,倒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对策,找出背后那个隐藏的家伙来。
“我疯了,也是被你逼疯的,高燚,让我告诉你,如今我已经是这个淮南之主了,以后还要实现父亲的愿望,攻略扬州,图霸天下,再也不会像父亲那样被你随意调遣,你要是怕,可以现在杀了我!”
袁耀说着一把抓住高燚的落月枪,就朝自己心口要刺去。
高燚大骇,立即收了枪势,知道再问下去已经都是废话了,只会加深袁耀对自己的仇恨,索性说道:“舅舅的死,我知道你很伤心,可我比你更伤心,他确实是因为我而死,我无话可说,但是他泉下有知,一定不是希望看见我和他的儿子互相残害,我可以离开,日后你随便怎样,舅舅的灵柩在汝南,如果你是个好儿子的话,就亲自前去主持他的丧事吧!”
说完,高燚转身便策马离开了,他感觉喉咙在哽咽,但是脸上却什么表情也没有,策马缓缓向着城门而去。
“不要走脱了这个狗贼,准备放箭!”
袁耀身后的部将们纷纷怒喝着,要取高燚的性命。
纪灵大惊,立即来到袁耀面前:“公子三思,高燚现在不能死,他如果死了,公子想想谁最得意,是李傕郭汜,是刘表,是曹操,是刘繇,这些人公子有信心吞灭吗?”
袁耀握紧了拳头,他到底不是一个蠢人,犹豫了许久,还是命令弓箭手们放弃了攻击。
而高燚,早已策马出了寿春城。
高燚知道,是有人暗中栽赃自己,但是自己却又分辨不清,他只能收起复杂的心思,星夜回到了汝南,此时刘晔也将袁术的灵柩带到了汝南来,高燚赶在袁耀也从寿春赶来之前,为袁术举行了一声极其盛大的丧事,并且还向天下各大诸侯散布了消息,也是向趁机探一探其他诸侯们的心思。
果然不久之后,各个诸侯们便有了回信,纷纷派了使者前来吊唁,曹操、公孙瓒、刘繇、刘备、马腾、韩遂、公孙度、李傕、郭汜、张济,就连刘表都派了人来祭奠,唯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能将黄祖的人头拿来祭奠袁术。
不过最让高燚不爽的是袁绍身为袁术的哥哥,竟然没有派人前来吊唁,更别提自己亲自前来了,只是写了一封书信表示伤心欲绝一病不起无法前来云云,实在让人寒心不已。
当然袁耀最后也是亲自来了,只不过他看到高燚把场面办得那么大那么隆重,反而显得自己这个亲生儿子很尴尬,不由只能在心中生着闷气了。
高燚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也没有再难为袁耀,反而很大方地将孙坚的几千旧部都送给了袁耀,自然也是包括着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吕范都人,他不想被人说自己吞并孙坚旧部,这样也可以成人之美。
袁耀惊讶于高燚的这一做法,自然是没有意见,不过他倒是欣然接受了高燚的馈赠,而且丝毫没有感谢的意思。
而孙坚的旧部们起初也不情愿前去袁耀这里寄人篱下,直到程普等人一再好言相劝,这才勉强同意。
不过高燚始终没有提为孙坚发丧的事情,也许在他的心里,一直都是认为孙坚只要没有找到尸首,就一定还在人间吧。
主持完毕了袁术的丧事之后,高燚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就是命令围攻襄阳的高家军迅速撤军到南阳去,因为张济带着数万人马,已经进入南阳境内了。
高燚可不会让自己经营多年的南阳,拱手送给别人,而张济在看到南阳攻打不下之后,一定会带兵南下,到时候正好和刘表的部队遭遇,而高家军不仅可以得以喘息,还能坐山观虎斗。
毕竟,借力打力是避免孤军奋战的最好办法。
高燚这样想着,目光意味深长地望着东面扬州的方向,他希望孙坚的长子孙策能够迅速成长起来,成为自己日后的一大助力。
江都城内一处宅院内,少年孙策席地而坐,向另一名中年人问计道。
“目前汉室衰微,天下纷纷,英雄豪杰,拥兵自重,各自图谋发展。没有哪个诸侯是出于公心扶危济乱的。父亲与高燚叔叔共破董卓,功业未遂,就在江夏下落不明。我虽然还年轻识见浅短,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听说高燚叔叔将父亲旧部交于了袁耀,我想到寿春去,请求他把父亲旧部交我统领,然后到丹阳去依靠舅父吴景的势力,如果能收集四境的流散兵士,进而东据吴郡、会稽,报仇雪耻,做一个朝廷的外藩,您以为如何?”
中年人正是江都名士张紘张子纲,因为母丧而居留家乡守孝,这个孙策多次来找自己请教事情,虽然感动,却还是推托:“我识见简陋,况且又有服丧在身,对您的事,实难帮忙,来人送客!”
“先生!”孙策长跪于地,“您的大名,远近皆知。四方之人,向往仰慕。今天的事,我的打算,成与不成,由您一言而决。请您一定要对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血仇得报,决不会忘记您的教诲之恩。”说到动情之处,眼中不觉落下泪来。
张紘见孙策言辞慷慨,神色间流露着忠壮之气,深受感动,犹豫了一下,对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年周朝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职分了。你继承父辈威烈之名,骁勇善战,假如真能栖身丹阳,召集吴郡、会稽兵马,那么,荆扬二州自可扫平,报仇雪耻也指日可待。那时您凭倚长江,奋发威德,扫除群雄,匡辅汉室,所建的功业,绝不会下于齐桓、晋文,定会流芳千古,岂止作一个外藩呢?目前世乱多难,如果想建功立业,就当南渡平定江东以为根本,我有服丧在身,服丧满日,我将与好友张子布一起去支持主公的大业。”
张紘终于叫出的这声“主公”让孙策激动不已,听了张紘的这番话语,他心中鼓荡难平:“一言为定!我马上开始行动!我有老母弱弟,不便同行,现在都托付给您。希望您多加照顾,使我无后顾之忧。”
寿春,议事厅。
“启禀主公,孙策求见!”
“孙策?孙策是谁?我怎么没听说过?”袁耀此刻正和手下对着地图讨论自己以后的战略,听到有人求见,不由一愣。
“主公,那孙策乃是孙坚长子,孙坚在江夏下落不明,孙策现在则是带着家眷四处漂泊,孙坚旧部现在由其堂兄孙贲统领,与其舅吴景都效力于主公,刘繇一直对先主公怀恨在心,必然要寻找机会报复,现在孙策来见主公肯定是为了要回孙坚的那数千旧部。”
座下为首大将正是纪灵,虽然袁术临终前让他带领部下归顺高燚,但是情势已经不同往日了,因此最终他不得不继续跟随大多数袁术旧部的选择,奉袁耀为新主公。
“啊,跟我要兵?我怎么办?”袁耀为难道。
“主公勿忧,那孙策现时不过十三岁年纪,乳臭未干,主公可以其年幼为由,拒不还兵。”纪灵继续道。
“这样可以吗?”袁术犹豫的说。
“这样当然不会令孙策满意,主公不妨借口这些孙坚旧部人心不稳为名,让孙策到丹阳郡募兵,这样不仅会让孙策觉得主公是真心帮他的忙,而且吴景和孙贲也会间接成为我们掣肘刘繇的力量。”纪灵略一思考道。
“纪灵将军不仅武艺超群,带兵打仗一流,看来谋略水平也是了得呀!”袁耀大感快意。
“谢主公夸奖!”纪灵谦虚地抱拳,注意力却看着外面,凭着直觉他感到一股深不可测的斗气,难道是这个孙策?呵呵,真得见识一下。
最快更新无错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
第567章 曹操遇行刺
“就按你说的办,来人,让孙策进来!”袁耀同意了纪灵的话,大手一挥道。
“孙策见过公子!”一句话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一身白衣,掩饰不了周身洋溢的气势,剑眉、凤眼、鹰鼻,稚气未脱又略显成熟的脸上毕集着沧桑、悲愤、渴望、好斗以及更多难以名状的神情,相貌英俊,英气逼人。
可惜袁耀这里没有会相面的人,众人能感受到的就是:一个漂亮的小伙子。
当然,除了纪灵,此刻他倒是没被孙策的相貌折服,而是对方那收缩自如的战意。
“孙策,你就是孙坚将军之子!快赐座!”袁耀的突然热情让手下们为之吃惊不已。
“谢公子!”孙策坐下,开门见山道,“策此来,别无他意,家父昔从长沙入讨董卓,与令尊会於南阳,同盟结好;不幸遇难,勋业不终。策感惟先人旧恩,虽然不才,亦颇有些武艺,欲自凭结,效命公子于鞍前马后,为公子踏平荆州,手刃刘表,虽死无恨!愿公子垂察其诚。”
众人见孙策说到动情处热泪盈眶却神色不移,都不由暗暗称奇。
“父亲,你死得好惨啊!”袁耀一声长叹,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袁术,“当初孩儿劝你不要进攻黄祖,你偏不听,结果被高燚这个伪君子害死,天幸孙坚将军儿子被我找到了,他英武不凡,仪表不俗,我一定与他同心戮力,为你和孙坚将军报仇雪恨的!”
“明公如此高义,策肝脑涂地不能相报于万一也!”孙策提到自己父亲,不禁更加伤心了。
“伯符,本欲将你父亲旧部交由你统领,奈何他们许多人久不上阵耽于训练战力下降很多,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民风剽悍,人人习武,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召集兵勇。我随后遣将助你报仇!”
袁耀看着孙策的言行举止,知道他大有过人之处。但要马上将孙坚旧部还给他,自己又心有不甘,只好照纪灵的意思说了。
孙策听闻此言,离席纳首便拜:“公子厚恩,永记于心!策定不负所托!”
“且慢!”一句话又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纪灵将军!”袁耀不知道纪灵有何用意。
孙策转身,直视着这个浑身上下正散发出斗气的山东大汉:“不知纪灵将军有何见教!”
“主公手下不养闲人,丹阳兵虽然果敢,但也不是轻易服人的!”纪灵道。
“将军的意思是?”孙策知道对方想做什么了,但还是礼貌地问道。
“你若能胜得了我手中这把三尖两刃刀,我纪灵以后绝无二话!”
“好!”孙策立定,气势陡然一变,眼中精芒爆射,充盈着对战斗的向往,“策来时匆忙,未带兵器,不知这里可否让策挑选一件趁手的兵器?”
“伯符请便!”袁耀其实也想看看孙策的实力。
“咚咚咚!”战鼓擂响,校场中央,两人两骑静静对峙。
“孙伯符,小心了!”纪灵一扬兵器,那三尖两刃刀来势不变,隐然有雷霆万钧之威。
马上孙策急闪,蓄势已久的长枪疾指纪灵咽喉。
纪灵轻轻隔开长枪,仰身于马背上,旋起长刀,扫向孙策。
孙策腾身跃上半空,回身一枪,正好点在刀柄之上,纪灵一不留神,险些将兵器脱手,看来这个孙策臂力不低,但他并不惊慌,立即换于左手,发力刺向身在半空的孙策。
眼看大刀就要穿透孙策身体,奇迹发生了,孙策竟然生生向后退了丈许,纪灵长刀抵在孙策身上,却是力道已尽,而孙策长枪贯穿了纪灵坐下战马的身体,那马扑地倒了,纪灵有些狼狈地一个翻身,稳稳落在地上,孙策又坐在自己的马上。
校场一片喝彩。
“多谢纪灵将军相让!”孙策下了马,向还在发愣中的纪灵施礼。
纪灵回过神来虽然只有一两个回合,纪灵明显感到自己和对方不是一个水平,对于自己的无礼挑战,孙策不仅坦然接受,还手下留情了几分,虽然外行人看不出来,但知道实情的他已经无比汗颜了:“纪灵占了兵器上的优势仍不能胜孙策将军,惭愧,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恭喜主公又得一员大将!”
“恭喜主公又得一员大将!”校场上喝声一片。
“灵有一言,伯符武艺过人,然行军打仗非个人比武,须冷静处之!”纪灵用低的只有孙策能听到的声音说道,突然地,他自己也感到和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少年产生了一丝不可言传的情谊。
孙策顿了一下,这个纪灵虽然武艺不如自己,但却也算一个厉害人物,如若没有些许本事绝不会成为袁耀帐下第一大将。
想到这里,孙策不禁向纪灵看去,发现纪灵也同样用期许的目光看着他,那眼神不同于袁耀的虚情假意,不同于袁耀帐下其他将士们的歧视、羡慕与嫉妒,那是一种期待对手的眼神,期待自己成长的眼神,期待战场之上一决高下的眼神,那眼神,充满了慈爱与鞭策,那一刻让他想到了父亲孙坚。
“谢谢!”忍住满眼泪花,孙策上马疾奔而去。
“天下,孙伯符来了!”
兖州,陈留。
曹操决然想不到,他会和高燚这个时候在兖州相见。
那是曹操为了庆祝光复兖州,特别把众将召集于陈留,举行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宴会选在陈留举行,其用意不言自明,张邈在此地经营多年,积聚了可观的实力与人脉,曹操此举无疑是在向陈留的百姓和士族们证明:我才是这个陈留这个兖州真正的主人,张邈已经是过去了,你们识相的就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别惹出什么事来,否则你们就追随你们的旧主公去吧!
为此曹操还特意请了几个陈留的豪族代表前来,席间看似大家一片谈笑风生,其实无不是战战兢兢。
战战兢兢的不止是那些陈留豪族们,还有程昱吕虔等人,经过张邈的这次叛变,他们觉得曹操似乎是有些变了,变得有些多疑,有些似乎不再相信任何人。
人与人如果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还怎么携手走下去?
郭嘉一副很放松的样子,但其实弦绷得最紧的正是他,他必须伪装好自己,伪装到任何人都看不透自己,他频频向曹操和其他众人举着酒杯,酒是一个好东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登上缥缈的云端,感受另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感受不一样的欢愉和美妙。
可惜这种欢愉和美妙在曹操身边默默品茶的荀彧体会不到,他今天居然十分安静地一直没有说话。
曹操又喝了一口酒,疑惑地看了身边的荀彧一眼,呵呵笑道:“今天怎么这么安静了,难道一没有战事,文若就闲得无聊了?”
荀彧微微一笑道:“确实很无聊,倒不是因为没有战事,而是忽然想起一个人来!”
“哦?”曹操轻笑着给自己舀了一碗酒,凑过身子坏笑着对荀彧道,“又是哪家的姑娘让文若如此惦念魂不守舍呢?”
荀彧回味过来,佯装发怒道:“曹公又开始取笑我了!”
曹操道:“这哪里是取笑,文若如今也是年近而立之人,却听说尚未娶亲,是该找个好人家的姑娘了!”
荀彧摇摇头笑道:“这个不急,昔年霍骠骑有豪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我荀彧不自量,也愿先国而后家,待天下清平之后,再行娶妻!”
“这话迂腐,难道天下不宁,你就不娶亲了不成?”曹操呵呵笑着,将碗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大哥,歌舞已经准备完毕,是否可以开始了?”曹洪从外面进来对曹操道。
曹操微微颔首,似乎已经有了一些醉意。
鼓乐响起,几个舞女身着异族服饰,从外面款款而入,在堂前一个个如同娇艳的花朵一般冉冉盛开,在这个属于她们的季节里尽情地绽放,每一个手势,每一个步子,都极尽至美,让人看了不禁心旷神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