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下的苏维埃-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着踏雪而去的马队,陈永海本能的赶到不对劲,他刚刚仿佛看到了莫然的面容,这个大头领,自从占领恰克图之后,很少会骑马外出,尤其是入冬降雪之后。

    “到底出了什么事,让他这么愤怒?”

    没等陈永海想明白,又是一马队狂奔而来,不同于刚刚的全副武装的骑兵,这支马队人数不过六七人,都没有配备武器。

    “何三义?”

    “他不是去北京了嘛,什么时候回来的?”

    疑问在脑海里闪过,陈永海立即抓住了一丝异常,自从何三义负责苏氏贸易公司之后,他就很少这么焦急了,一直都是带着弥勒佛般的笑脸,无论是对谁,都彬彬有礼。

    “莫然、何三义,看了真的是出大事了!”幽幽一叹,陈永海心中却有些小兴奋,对他来说,平淡才是最可怕的,只要有大事发生,就意味着有机会产生。

    后营子下了戒严令,欧列格亲自率领教导连的士兵上街巡逻,只要有私自上街、外出的,无论是何缘由,统统被羁押到了军营,无一例外。

    “兵爷,我出来买点药,什么也没干。”一个中年男子不安的说道。

    欧列格一挥手,士兵们一根绳索套在了那人脖子上,拽着就走,根本没有人在听他的告饶、乞求。

    “驾…驾…”

    心急如焚的莫然什么都顾不得了,马力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可他还是拼命的抽打马腚。

    即使面对街道上立正敬礼的士兵,也只是仓促的敬了一个手礼,没有一刻停留。

    一处占地颇广的宅院被改成了临时医院,哈维德带着几名医生,在十数名护士的配合下,已经处理了三十多个伤员,可是有一个棘手的,已经抽调了最有经验的医生,哈维德还是心中不踏实。

    他这个医生在莫然眼里很吃香,平时卫生方面的事情,几乎都有他的主张,可对此,哈维德有着清醒的认识,不会以为自己是不可缺少的人。

    如果里面那个年轻人活不下去,他很可能会像很多囚犯一样,被绞死,或者枪毙,最幸运的,也不过是成为一名劳役犯人,忍受着无穷尽的重工作。

    “阿浩,阿浩怎么样?”还没进门,莫然的急切声音就传来了。

    莫然越急,哈维德心中的不安越厉害,这意味着那个人在他心中的地位比自己想象中还有高。

    “尊敬的铁克同志,不要着急,我们有信心拯救每个伤员的生命。”哈维德硬着头皮上前说道。

    作为一个德意志人,在奥匈帝**队的时候,他就学会了适应,即使现在生活在带有浓郁的政治气氛的恰克图,他也没有把自己隔离在大众之外,而是选择了融入进去。

    “哈维德先生,蓝浩是我的兄弟,请你一定要告诉我他的情况!”莫然抓住哈维德的双臂,一脸的紧张。

    一直以来,哈维德只是把莫然当做了一个冷酷的革命者,他无情的枪毙了上百名富人,羁押了更多的人,连他们的家属都没有放过。现在,哈维德不得不承认,莫然对于那个叫蓝浩的中国人的关心,是真诚的。

    思索了一下,哈维德说道“铁克,我不想骗你,蓝的身体很不好,他受了十三处刀伤,其中有七处深过半英寸,他的血液失去了身体的五分之一,我们已经找到了充足的血源,可是没有人能保证他一定能够活下来。”

    “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刚刚赶到的何三义听到这一切,愣住了,嘴中一直念叨着一句话。

    莫然放开了哈维德,渐渐的平和了情绪,他的内心却是愤怒到了极点。

    早在那三十六个兄弟愿意随他一起逃出广西的时候,他就发誓,一定要让所有人都过上最好的生活。可是一路北上,一直都在失散兄弟,有的直接惨死在自己眼前,有的被人酷刑处死,每一个他都记得。

    在遇到老掌柜的时候,莫然本来希望把他们送到库伦,那些金子足够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是当再次相遇的时候,莫然怎么都不愿意再和他们分散了,那种绝对的信任,除了这三个一直不离不弃的兄弟,谁也无法给予。

    “李强呢?”莫然突然问道。

    “他没事,身上有七刀,只有一刀超过半英寸。”哈维德说道。

    “带我去见他!”莫然淡淡的说道:“我想知道,到底是谁在找死!”

    哈维德朝着自己的助手耸了耸肩,只好充当了莫然的向导。

    李强的情况只是听起来比较好,可身上同样裹满了纱布,正躺在床榻上昏睡。

    “他什么时候才能醒来?”

    “随时都可能!”

    淡然的点了点头,莫然转身就要离去。

    不管是谁在找死,他都要做一些准备,蒙古的情况太复杂了,各地的王公多如牛毛,手里都握着多少不等的壮丁,随时都可能拉起一支部队,没有足够的准备,是报不了仇的。

    “大哥!”莫然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李强虚弱的喊声。

    脚步一滞,莫然急忙转过身来,快步走到李强身边,“阿强,感觉怎么样?”

    摇了摇头,李强道“大哥,我没事,阿浩怎么样?”

    “他的情况不是太好。”莫然神色黯然。

    嘴唇紧抿,李强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当时在战场上,蓝浩就落马昏迷了,又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情况肯定不会太好了。

    “大哥,打劫我们商队的是蒙古人,据二哥说,他们在库伦就开始被跟踪了。”

    “哼”莫然冷笑道“在蒙古能拿得出五百装备齐全的骑兵,就只有各个会盟的盟长和库伦的那位活佛了,既然在库伦就被跟踪了,那八成就是那位**活佛。”

    外蒙人口不过七十万,这其中还有十万靠上的喇嘛,分布在外蒙七百多家寺庙里。虽说藏传佛教的喇嘛不是终身的,大部分的喇嘛在寺庙里带上几年就会还俗,可是占据了十多万的男人的喇嘛教,给外蒙古已经没留下多少男人了。

    按照正常的比例,男女比例大约是对半开的,即使差一些,也不会太多,那就意味着,外面只有三十五万不到的男人,除去年龄过大和过小的,大约只有十六万正当青壮的男人,寺庙里的喇嘛青壮居多,至少占据了八万以上的青壮年男人,在除去为奴为仆的人,王公们能够招募的青壮少的可怕。

    没有足够的男人,再加上晋商的渗透,和清廷的奴役,外蒙古人已经忘记了如何打仗。八百个的哥萨克骑兵就能够纵横整个外蒙古,这就是最真实的证据。

    “阿义,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何三义听到了李强和莫然的对话,心中大致有了猜测。

    “如果真是库伦的那个活佛动的手脚,我们也不好直接找他的麻烦。不过我觉得,这件事不应该是他的意思,很可能是某个人借着活佛的名义做的。我听说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染了梅毒,眼睛已经失明了,这样的活佛就算是有着莫大神通,也可能会被蒙蔽的。”

    莫然笑着点了点头,很满意何三义的解说。

    对于恰克图和自己来说,无论怎么样,那个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都不能得罪死的,他是外蒙古的灵魂人物,和他为敌,等于和整个外蒙古的十数万喇嘛做对,这既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不管是不是活佛的主张,这件事都不能是他做的,我们可以以外蒙古的任何人为敌,但是活佛却不能得罪。”

    “传令,我要调集骑兵大队和步兵第一、第三大队全部,出兵外蒙。”

    在广袤的蒙古作战,骑兵是必不可少的,骑兵大队最近扩充了四个连,兵力有三百二十人(每连八十人)。步兵大队都是三连,两个大队应该有七百二十人,只是实际上,第一大队为了给蓝浩补充士兵,已经没有那么多士兵了。抽调了两个大队,总计也不过五百多名士兵。

    上千人的作战不是一件小事,如果不是北洋军的六个连撤退时留下了不少的弹药,一次出征就足以让莫然倾家荡产。每一百八十发枪弹一个功勋点,六五友坂弹虽然多一些,可也不过两百一十发,如果依靠功勋点兑换弹药,莫然只能缩在一个山上当土匪,抽冷子的下山抢劫。

    军令传出,霍尔夫的第三游击大队迅速的换防,把特洛伊茨克萨夫斯克的防务交给第二步兵大队的一个连,同时,恰克图也准备了大批的军粮和牲畜,五六百里行军路,人吃马嚼都不是一件小事。

    游击队整备了三天,才算准备妥当,整整一千名士兵,携带了恰克图的大半家当,浩浩荡荡直奔库伦而去。

    与此同时,恰克图第一版报纸也开始了印刷,直接将这次商队的遭遇描写成了邪恶的势力针对布尔什维克政权的罪行。

    ps:第二更!

    。。。
………………………………

七十九章 平静的活佛

    鲜红的旗帜飘扬着,国际歌的歌声回荡着,恰克图苏醒的时候,一队队士兵已经出兵了。

    一座商贸城,谈不上保密,就在一队队步兵跨出南门的时候,已经有人在暗自猜测,并且把消息传了出去。

    齐刷刷的云纹牛皮靴,同样制式的棉衣,胸前绣着巨大的五星,里面勾勒着交叉的金丝镰刀和锤,这是他们身上唯一的标志。

    骑兵带着卷毛的哥萨克式圆筒帽,步兵的则是北方最常见的羊皮圆筒帽,只不过更加短了一些,有一双撘耳,可以保护整个头部不被冻伤。看起来和雷锋帽很像,正中央有一颗红五星。

    阿布拉姆一如往常的猖狂,骑兵队的那一根过丈铁矛重过六十斤,便是平常人拿起了都费力,这憨货却视作之宝,片刻不肯离身。

    骑兵到了二十世纪,战术并没有大的变化,马刀对冲,士兵纯粹的拼消耗。哥萨克的骑兵在冲锋时,更是把骑枪抛在脑后,从来不会把它抽出来,只有追击,或者围歼敌人的时候,骑枪才会派上用场。

    四个连的骑兵四散而去,充当步兵的警戒兵。

    骑在高头大马上,莫然目光炯炯,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指挥战斗,虽然面对的是一个草包敌人,可是这个敌人的势力很大,遍布着整个蒙古,一旦出现意外,就可能遭遇数千蒙古骑兵的围攻。

    他的身后是两名带着鬼面具的女兵,抛弃了怪异的“鬼武士”旗幡,背着大弓的两个弓箭少女依然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凹凸有致的身材,高挑修长的美腿,不媚不惑,却同样刺激着这些雄性激素旺盛的士兵们。

    恰克图算上周围的附属,人口过万,可是女人却不到两层,而且还多是有家室的人,恰克图可以说是囊括在几近万人的青壮汉,这里的女人出现一个,都要被人**一。若不是各家商号的制严谨,再加上恰克图实在没有什么让人犯罪的女人,这里的治安绝对会成为北国最劣。

    蒙古女人过盛,晋商的伙计多是光棍汉,这两者砰在一起,难免会出现干柴遇烈火的情况。缺乏卫生制的**导致外蒙性病泛滥,哲布尊丹巴沾染梅毒,绝非偶然,实际上,只要不留意,在蒙古的每一个男人都可能感染梅毒。

    没有抗生素的时代,梅毒是无救的。

    一个无法治愈,又容易传染的疾病,泛滥起来,是为可怕的。在恰克图征兵体检的时候,至少有以上的年轻人因为感染性病被排除在外。由此可见一般。

    南门外,靠近协和市场的边,一个拄着拐杖的俄国人看着得意洋洋的霍尔夫,脸色阴沉的可怕,当他看到更前面的莫然时,牙齿咬得咔哧作响,仿佛恨不得吃其肉,寝其皮。

    陈永海本来以为这次的出兵会有自己的事情,谁知道只是得了一份叮嘱,安心住持好工会的事情。倒是李二,刚刚交接了货物之后,立即就被莫然待在了身边,还成了一个连长,嫉妒的陈永海眼睛都红了。

    出身绿林的陈永海,最善于观察,不管什么时候,他都会让自己保持高的警惕,目光习惯性的扫视着人群。这种习惯让他在多年的绿林生涯中,安然活了下来。

    “咦”疑惑在眉间凝聚,陈永海轻呼出声。

    “他怎么在这里,不是该在医院里养伤嘛?”

    似乎察觉到了陈永海的目光,那人向着陈永海所在的位置望了过来,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碰撞,瞬间就又散去。

    拄着拐杖,那人警惕的离去了。

    蒙古有多少匹马,一时不好算出来,不过恰克图作为一个贸易城市,却有着大量的马匹。

    最初的哥萨克使用的骏马已经基本死光了,一次集体拉肚,要去了一多匹健壮的马的性命,即使喂食了不少的药物,可真正救回来的不到一半。

    现在骑兵大队乘骑的战马多是缴获的前营的俄商的养马,相当一部分都是最上等的马匹,便是放到整个蒙古,也是少有的。

    而步兵,则同样准备了上千匹蒙古马,这些马质量不一,如果骑着打仗,可能效果不好,不过代步之用,倒是足够了。

    骑兵队游弋在外,步兵乘马,或是借着雪橇前行,俨然成了一支骡马化的军队,估计现在的日本军队也还做不到这一点。

    沿着色楞格河,经鄂尔浑河一部,再到哈拉河,可以直到库伦里之内,可问题是色楞格河上面已经没有船只了。最靠近色楞格河的特洛伊茨克萨夫斯克,也距离色楞格河有数里之,苏科查夫占了那里的时候,原来河上的船只都跑光了。

    两千多斤的俄式76毫米加农炮,需要四匹以上的壮马牵引,在雪地里行军,动不动就会出现陷入泥辙里,倒是拉慢了行军。如果不是想靠着这门炮的对付可能出现的硬骨头,莫然真想把它扔在上。

    从恰克图到库伦,有一条近乎笔直的大道,这是晋商的商队一脚脚踏出来的,全场有五五十里左右,若是快马加鞭,不过两天就能行完,可是一千大军,硬是走了天才到了一半。

    却说,库伦城内,错综复杂的街道一如既往的清冷,冬天到了,朝拜哲布尊丹巴的牧民也少了一些,等到了春季,库伦才会繁华的像是都市。

    库伦没有城墙,甚至没有市区,它的核心都是喇嘛圈,都是喇嘛的生活的地方,整个库伦都是一座佛城,成了那尊统领外蒙黄教的哲布尊丹巴,就是一群大大小小的佛爷。

    东营和二里半滩分布着一些晋商商号,日俄两个的领事馆则在旧清沙毕衙门和巡警局附近,那里勉强算是库伦的政治中心。

    蒙古宣布**之后,博格达汗,也即是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在库伦的南部,土拉河南多米出大兴土木,修建了佛府和佛殿,作为他的宫殿和休息之所。

    一纸诏令飘到库伦,丹毕坚赞换上喇嘛服饰,急急忙忙的就直奔佛府而来。

    佛府外部有卫兵把守,内部则全是哲布尊丹巴信任的僧侣,丹毕坚赞到了这里也不得不收敛心性,恭敬的向黄塌之上的活佛叩拜。

    “皇爷,丹毕坚赞活佛来了!”一个年老的僧侣在哲布尊丹巴耳边低声道。在**立的时候,丹毕坚赞被哲布尊丹巴册封为活佛。

    哲布尊丹巴的双目已经全部失明了,面容也不算慈祥,只是有一种奇异的魔力,总是让人有种拜服的感觉。

    他缓缓的伸出右手,丹毕坚赞急忙将身体前移,让脑袋处于他的手掌之下。

    轻轻的摸了两下,哲布尊丹巴就收回了手掌。

    “你这次回来,能够在第一时间来见我,我还是很高兴的。”哲布尊丹巴悠悠说道。

    “敬奉皇爷,是丹毕坚赞的福气。”丹毕坚赞急忙回道。

    微微点了点头,哲布尊丹巴问道“前几日,你带走了我的法卫,回来时少了不少,你还没有告诉我原因呢!”

    丹毕坚赞脑门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他从来不认为这件事能够瞒着活佛,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活佛知道了。

    在库伦,甚至整个蒙古,没有人敢小瞧哲布尊丹巴,在民间,他是成吉思汗的转世,是蒙古人的君王,在黄教,他是统领漠北蒙古的最高活佛,就算是比起**的两位大喇嘛,地位也仅仅低了一线。

    至高无上的他,掌控者整个蒙古,他的工具就是漠北蒙古的七多做寺庙,十数万喇嘛。还有无数接受过寺庙教育的人。在蒙古,喇嘛寺庙并不仅仅是宗教场所,它还承担着蒙古教育的使命,整个蒙古的贵族,几乎都是有精熟佛经和各种知识的喇嘛教育的,他们和藏传佛教已经连在了一起。

    杭达多尔济,土谢图汗部的右翼左旗的札萨克和硕亲王,是土谢图汗部仅有的两个亲王之一,可是面对哲布尊丹巴赐予的毒酒,这位担任外蒙古外务大臣的和硕亲王,只能悲痛的饮下那致命的毒酒,连反抗的心思都没有。

    遍观外蒙古的所有变化,都少不了这位哲布尊丹巴的身影,他一言不发,却能将数十万之众玩弄于鼓掌。

    “很难回答吗?”哲布尊丹巴依旧语气淡然。

    “皇爷,我……”丹毕坚赞的手脚都要发颤,嗓里干涩的难受。

    至尊的活佛,离得远了,会觉得他神秘,有着无边的法力,离得近了才会明白,他的神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的智慧。只有和他陌生的人,心肠硬如铁石的人,才能不畏惧宗教的威能。丹毕坚赞显然没那么厉害,他信仰佛教,对哲布尊丹巴有着本能的敬畏。

    “在草原上,和北方的军队作战,有一二十名法卫死了。”

    “现在,阿勒坦布拉格(买卖城)派出了一千名士兵,已经快要兵临乌兰巴托(库伦)了,你还不愿意说嘛?”

    哲布尊丹巴平静的话,惊得丹毕坚赞趴伏在地,彻底丧失了勇气,只得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一供述了出来。

    ps:第更!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

八十章 活佛的特使

    草原上的铅灰色的云压得很低,仿佛伸手就能触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上天的敬畏更加的深沉。{

    从最初的狼图腾,到后来的萨满教,再到藏传佛教的渗入,草原上的信仰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是牧民们从来都没有慢待过诸天的神灵。

    遇到巍峨的高山,他们会祭拜;见到奇特的天象,他们会祭祀;尊贵的王公,皇朝的特使,都是牧民朝拜的目标。这不是卑贱,也不是单纯的奴役,这是信仰渗入骨髓的一种表现,他们敬畏天,他们信仰天,把王公和至尊的皇帝当做了天在人间的代言者。

    所以,他们朝拜。

    从蒙古民族的角度看,喇嘛教让蒙古的人口下降,也是蒙古更加贫困(虽然他们从来不曾富裕),可是有一条,对生活在这里的民族来说,是最重要的,喇嘛们给予了牧民心灵上的安抚。

    离天越近,信仰越深,草原中,沙漠里,高原上,最虔诚的教徒都生活在这些地方,因为他们仰头就可能看到天,触手就能感悟宇宙至理。

    哲布尊丹巴是外蒙古的神,他与章嘉分领内外蒙古,青海蒙古则另有多位活佛统领。

    在名义上,哲布尊丹巴和章嘉不分高低,可是哲布尊丹巴有着成吉思汗转世的名义,在牧民们心中难免有着一些世俗的尊贵身份。

    拉布敦是尼亚克图比利克图达喇嘛,这是他的封号,在世俗界,他还是蒙古自治政府的外长。

    本来比他更亲近活佛的还有一些喇嘛,只是担任世俗界官员的,只有他的位子最高,于是,拉布敦就成了活佛派去见陈毅的使者。

    都护使陈毅代表着中央的权威,就算是哲布尊丹巴在宗教地位尊崇,可是也不能召见中央在库伦的代表,这是中央和地方的主从依据,破了,就会损毁中央的权威,等同于中央间接承认**立,拥有与中央同等的地位。

    陈毅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哲布尊丹巴需要得到法统的保护,他们都必须遵守。哪怕天破了,也必须有一个沟通流程。

    专员公署使用的是旧衙门,位于库伦城区的最北部,清廷修建它的时候,就有意将朝廷的官员地位提高,压制活佛的权威。说起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库伦的地形。

    库伦位于汗山之畔,北部两侧是山区高地,南部则是土拉河,库伦就被包裹在这样的环境之内,城区自然无法扩建了。南北长,东西窄的卵形城区的东南方四五里处,有一座东营子,这是晋商商号最多的地方,东营子北边是二里半滩,有一座前佛寺,在东北的山脚下,有座活佛花园。

    在算上库伦西侧的旧营,整个城市都是与喇嘛教脱不开关系。

    无城墙,无强兵,库伦无险可守。

    拉布敦知道,就算是中央愿意出兵,也不可能在库伦失陷之前赶到。可是不请中央出兵,又有什么办法,指望那些王公们驰援,他们或许有忠心,可没本事啊!

    专员公署的卫兵对拉布敦还是很尊重的,他刚刚到来,就有多名卫兵恭敬的向他请教(在库伦呆久了,不受喇嘛影响是很难的),另有卫兵急匆匆的就去通报了。

    自从李恒自杀之后,陈毅也受到了中央的呵斥,段祺瑞很明确的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就差直接命令他解职回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