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昏君自救记-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佐他。
人性就是这么复杂,谁也不想自己身边有个六亲不认的狠人,谁也不想天天有随时掉脑袋的不安全感。
“那么如何能让十常侍和何氏一族火并呢?”荀彧问道。
“此事容易,何进此人为人少谋,从何皇后这里入手,问题应该不大。至于十常侍,有蹇硕在,我倒是有那么几分的把握。”卢植带着淡淡的自信说道。
“何进一旦身死……”
“陛下若是下旨立储……若是一直秘不立储……”
几人不断地提出各种的设想,不停地解决各种问题。这次密会从中午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晚上。
到了最后,大家便开始分头行动,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不过总要勉力一试才行。
这些日子,后宫的气氛紧张,何皇后虽然跋扈,也并不是没脑子之人,自然是加大了对于后宫的掌控,各种的盘查都很严密,至于皇帝的病房,刘协压根儿就没法子靠近。
若不是他还有一个董太后能依靠,只怕也见不到刘宏的最后一面,刘辩刘协兄弟俩跪坐在刘宏面前,看着面色苍白的父皇,两兄弟也忍不住地红了眼眶,能忍着不哭这已经算是极限了。
其人将死,其言也善。刘协心中,对于这位皇父也并不是没有怨气的,不过到了今日,一切的怨气都烟消云散,尽管曾经经历过一次了,可是刘协还是带着几分茫然的惶恐,这种天塌了的感觉让刘协颇为无助。
兄弟二人的表现自然是落在了刘宏的眼里,他还想再活上一阵子,想着能为了儿子多铺点后路。
可惜了。
刘协将刘宏塞进自己手里的木牌顺势地滑落进袖筒里,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不过皇父这般隐秘又郑重的动作让刘协心跳的更快了。
刘宏说了一通话,自己也觉得累了,于是便阖上了眼睛,众人便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
内室里只留下了几个伺候的宫人,刘宏已然又一次地昏睡过去了。时间紧迫,刘协也顾不上其他了,直接地自己动手,写了圣旨,盖了大印。
别问这种东西怎么可能会在刘协的手上的,技术性的问题即便是刘协自己也弄不大明白,不过他有个有求必应的小黄门,搞定一切,不成问题。
至于刘辩,弄死他和送走他之间,刘协还在挣扎,到底该如何?刘辩就是让何氏和何进跋扈的依靠,若是没了刘辩,何进想要造反,都少个借口。
再者,到时候让十常侍和何进相互牵扯,他腾出手之后再收拾了这几人再说。
西园军的真正统领已经从蹇硕换成了别人,自己算是有了第一支真正的军队,刘协激动的浑身有些发抖。
到底事情能不能成,就看最后这一哆嗦了,接下来的命运,谁也不知道。不知卢植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外面的事情他现在顾不上去了解。
不过有个利用的小光团,若是不用,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的重生了。
于是等众人发现时,刘辩已经死了。而且还是死的很不光彩的那种,自家老爹病的半死呢,这位倒好,和小宫女喝酒把自己给喝死了,这种事情简直就是丑闻。
不过何皇后可不管这些,儿子死了,她后半生的靠山可就没了。刘协在这个关头上出现,何皇后就将仇视的目光对准的刘协。
这小崽子怎么不去死?自己的皇儿怎么可能会死呢?
小宫女的遗书上虽然说的明白,她是为了姐姐报仇,这才要弄死刘辩,让何皇后后悔一辈子,不过这其中的疑点太多了,何皇后认准了刘协就是凶手。
也不想想,自家儿子死了,这个小崽子就是受益人,何皇后的脑子虽然不大好使,不过这份第六感,却是实实在在的。
不过刘辩之死的消息却是无法传达出去,西园军直接地控制了内宫的所有通道,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走动。
主子的命令是杀无赦,这样的消息一下,大家谁还敢怠慢?
刘协在何皇后的动作下,也晕了过去,若不是董太后来的快,只怕小刘协就真的不是在演戏了,彻底地玩完了。
董太后带着人将孙儿抢走,何氏被囚禁了起来。这下子,本来就乱的后宫更加混乱了,浑水摸鱼之人不少,皇帝什么时候驾崩的,大家都有些摸不准了。
不过刘协醒来之后,就摸到了刘宏冰冷的身体,大行皇帝驾崩了!有小黄门尖利嗓子,颤颤巍巍地唱道。
这一声音,拉开了新的这个古老帝国的新的篇章。
朝臣们对于这样的消息自然是战战兢兢的,皇子辩竟然比陛下早走一步,这里面的事儿想想都让人觉得心惊胆战。
这下子,只剩下了一个六岁的皇子协,看来命运这个东西啊,真是玄妙。
现在,大家都在观望中,就像知道作为大将军的何进是个什么反应。不过第二天传来的消息让大家目瞪口呆,这位皇子的命也太好了些吧。
何进和十常侍竟然火并去了,双方几乎都死光光了,只剩下了一个胆小懦弱的蹇硕。就是内宫的小黄门都死了不少,这叫什么事儿啊!而且何进身为大将军,不用军队碾压,竟然和人亲自动手,这是秀逗了吗?
这种事情,怎么听着怎么都是有猫腻,你们都特么的逗我玩呢?
这是很多人的第一个念头,不过事实便是如此,整个朝堂上第一次出现了寂然无声的情形。
刘协在卢植、王允等老臣的保驾护航下,提前登上了那个位置。
稚子罢了,很多人,诸如蹇硕等人已经想着该如何地忽悠这位新皇了。
中平六年,刘协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
何氏一族被屠戮殆尽,小皇帝的杀伐决断似乎比起很多成年人来说彪悍了许多,这下子,大家也不敢真的将他当成小孩子来对待了。
至于袁绍提出的要不要让各地的军阀前来雒阳勤王,刘协第一个提出了反对,这是大患之始,绝对不能让雒阳再成为灰烬,让万民流落四处。
小皇帝表面上谦谦君子,不过性子执拗的可怕,袁绍尽管受到了重用,不过并不能完全的影响到小皇帝的决策。
老臣们明里暗里的支持,外戚和内臣都已经在他手下消失了,这下子,也算是有些震慑的。
刘协的位置尽管不是最稳固的,可是并不会像前世一般,战战兢兢,看人眼色行事。
这就足够让他高兴了,至于其他,他还在学习之中,不过刘协也知道,即便是顺利登基了,自己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第一件事儿就是犒赏有功之人,卢植大司空,荀彧五官中郎将,荀攸中书通事舍人。
这是自己最初的班底,自然是要重用的,而且他重用的这些人,都是些能为之士,想要振兴大汉,能倚重之人,其实并不多啊。
手上缺人,这其实在卢植等人眼里不算是个事儿,少了外戚和内臣的把持之后,能干之士多的是,只要皇帝下旨征召,还怕什么?
………………………………
第51章 汉献帝5
其实即便是登基一个月了,好多事儿总算是捋顺了,不过刘协总还是觉得里面有好多稀里糊涂的事儿。?
作为一个帝王,最为重要的就是掌控全局,而不是去纠结这些细枝末节,是以,刘协尽管很好奇这些事情到底都是怎么发生的,可是卢植的这一番话还是让他乖乖的闭嘴不问了。
师徒之间的相处模式似乎并没有多少的变化,不管是卢植还是刘协,都并未因为地位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这让刘协感觉很好,他很喜欢这种方式。
十常侍死了之后,皇帝派了秘密小分队,开始了小规模的抄家活动,国家这么大,不管是想做点什么都需要钱,这些人手里的握着的可不就是他的钱么。
至于国库,空的蜘蛛都不来挂网了,大行皇帝的私库倒是满满当当的,这人压根儿就不设国库,只有私库,在他看来,国家都是他的,还分什么国库私库啊,不都是朕的么?不过是左手右手的区别罢了。
这也是当时内臣们忽悠他的,他自己也觉得很有道理,是以,这个国家,就成这幅鬼样子了。
现在刘宏丢下烂摊子去见祖宗了,刘协首先就得重新立好了规矩才行,说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破坏总比重建要来的容易的多的多。
刘协在朝中的日子并不好过,少了内宦和外戚之后,他发现,这些前世文文弱弱的朝臣们的难缠程度似乎并不亚于外戚和内臣,还真是见了鬼了。
这刚刚才消灭了外戚和内宦,难道说,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和这些朝臣们勾心斗角么?
卢植听到了弟子的这番困扰之后,只是哈哈一笑,并不言语,不过神色之间,自然是肯定了刘协的判断。
小孩子太聪明其实也不好,想要忽悠他,你得费劲了心思才能成功,尤其是面对刘协时,卢植经常都会产生一种错觉,与和说话聊天的并不是一个稚子,而是五六十岁的老狐狸。
当然,他的这种感觉并没有错,重生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儿也只有经历过了的刘协才会相信,所以他只能感叹,天纵英才。
这天纵英才的刘协到如今并没有彻底地掌控雒阳,即便是内宦和外戚一网打尽,不过他们的私朋,亲属,部属,总之,他需要做的还有好多。
皇帝趁乱登基,等众人理顺线索之后,即便是觉察到了不对,可最应该被怀疑的刘协反而是最没有嫌疑的。
众人除了感叹皇帝的命好之外,竟是没法子再说点其他的,卢植这个老狐狸,还有荀氏叔侄,奸猾过头了。
就这样,黑锅被人背了,刘协也觉得不错,总之自己是皇帝,名声好一点,更好。
年纪虽幼,不过做事起来一板一眼,颇有章法,即便是小有瑕疵,不过你想糊弄过皇帝,还真是不大容易。
皇帝最爱讲究的是用事实说话,朝堂上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能用数字和事实来表达,皇帝的这一手显然是防着大家看他年纪小,糊弄自己呢。
众人被打脸几次之后,这手上的功课也做的仔细了些,如若不然,在朝堂上你就会成为笑柄了。
刘协觉得这种谨慎的作风挺好的,最起码,你在想着糊弄皇帝的时候,首先得把自己给糊弄过去了,如若不然,就只能将自己放在丢脸的位置上,让朝臣们取笑了。
而且这位促狭的皇帝还让荀攸给设计了个考核表,朝臣们犯错次数,犯错的原因,然后每月都会在朝堂上发给本人。
这种事情在第一次出现时,饶是卢植都目瞪口呆,就更甭提那些受到考核表的众人了。
大家都是要面子的,皇帝这是仗着自己年岁小,不给大家伙儿面子啊。
不过刘协私底下说的好,面子是自己挣来的,可不是别人给的。这便是后来的官员升迁考核了。
不过现在只是个雏形,只是在雒阳范围内施行,皇帝从小处着手,慢慢地要整顿吏治了啊!
有明眼人看的明白,不过更多的人还是觉得皇帝这是在小题大做,太尉杨彪,司隶校尉黄婉,议郎郑泰等人的面色有些阴沉,之前杨彪可就是联络党人一起支持嫡子出身的刘辩。
可谁知,这位皇子命薄如此,竟然比大行皇帝总的还早了些,若是再改头换面来支持刘协,别说杨彪自己过不去那道坎,就是刘协,只怕也不会信任与他。
既然如此,那咱们只能硬着头皮,和皇帝对着干了。
这不,这几位在朝堂上眉来眼去的,然后开始给刘协添堵来了,即便这后宫之中如今由着董太后掌管,可是何皇后毕竟是先帝所立的皇后,是皇上的嫡母,如何能一直囚禁下去呢?
总之这太后之位何氏应该能做的稳当吧。
国家外忧内患,这些人不思报国,竟然在这些枝蔓方面折腾,可想刘协心中的那个火大。
再者说了,何皇后和刘协的关系,众人皆知,若不是还没腾出手来,他恨不得早早儿地弄死了何氏,再让她成为太后,这些人是在做梦么?
朝臣们争吵不休,不过有很大一批人倒是觉得杨彪,黄婉等人所言有理,这皇家,身为万民表率,自然要以礼行事,如果不然,纲常崩坏,天下大乱,该谁负责?
这话到底是几个意思?这些人的险恶用心生生地让刘协一口心头血要逼出来了。
自家生身之母便是由这位何氏给弄死的,若不是自己命大,只怕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现在,竟然还妄想成为大汉的太后,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刘协面色微沉,听着下面众人滔滔不绝之声,思绪飘的有些远了。
等回神过来,朝堂上哗啦啦跪了一地的人,只空落落的三四人是站着的。
这是在向朕示威啊!
党人,党人,结党威逼皇帝,和外戚、内宦,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个时候,刘协突然觉的自家父皇重用内宦抑制外戚似乎没什么不好的了。
自己手上的力量还是太小了,还是无法和朝臣们抗衡,这个时候,众人不应该万众归心地去消灭黄巾贼,去消除各地诸侯么?
怎么眼皮子都这么浅呢就看着眼么前儿的一亩三分地了,是不是?
刘协的心思众人可不知道,这种争权夺利的事儿半点儿都来不得马虎,若不趁着皇帝年幼就早早地形成规矩,就早早地掌控,他们知道,再过几年,皇帝成长之后,只怕众人就压制不住了。
至于黄巾贼,至于各地诸侯,只要大家的官儿做的稳稳当当的,谁还去理会他们呢?
皇帝压根儿就没去理会这些跪求之人,不过是对着自己眼前的小黄门使了个眼色,想要撞死的,一定别拿,别救,都赶紧地死了,自己倒是高兴了。
现在,曹操兄弟,夏侯兄弟等人掌控着京都的军权,这让刘协觉得很不安心,这一家独大之事还是少做比较好。
不过目前还是可以信任曹操兄弟,可是看重夏侯兄弟的。
刘协在想着如何拆分这些军队,朝堂上痛诉声在皇帝的沉默中渐渐地低落了下去,最后半点儿声音也没有了。
众人都在忐忑中,不过皇帝还是没有什么反应,有些胆子大的,年岁高的,资历老的,都抬起来头,偷瞄了一下龙椅上的那位。
小皇帝手中握着笔,膝盖上摊着帛,正在奋笔疾书,玩的这是哪一出啊?
皇帝继续写自己的,大家的心慢慢地就提了起来,这种被晾着的滋味儿可真是不好受啊。
小皇帝的这一招儿差点儿让卢植拍案叫绝,真是个聪慧之人,大家这继续跪也不是,起也不是。
事情就这般地僵持着了,卢植正想着替双方解围之时,小皇帝清清嗓子,开口说话了。
“朕年岁小,读书少,众卿可别骗朕,何氏一族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难道在后宫的何氏竟然不用负半点责任么?朕在后宫这几年,那一日不是战战兢兢的过来的,哪一天不是生怕自己小命儿不保,睡着了生怕自己再也醒不过来了。既然何氏这般好,谁家喜欢供养,那么太妃就由着谁家接去养老送终吧。”
年纪小就有这么个好处,骂人不用顾忌太多,小孩子惹毛了谁管你的面子不面子呢?
一句话,何皇后就成了太妃了,至于太后,自然有他死去的老娘占位置呢。
还有你们谁觉得何氏贤良淑德,接你们家去奉养吧,总之朕是不会阻拦的。
皇帝的这几句话一出,又带着几分自怜,又带着几分哽咽,到最后的破口大骂,噎的一票人难受。
党人也不过是想借着何皇后的名头用用罢了,谁也没心思给一个老女人养老送终,哪怕她曾经是个皇后呢。
当然了,现在她是太妃了,而且还是个被囚禁的太妃。丧子丧夫的寡妇,还是安生地在宫里待着吧,可别连累了别人才好呢。
“众卿还有什么要上奏的么?没有的话就退朝吧!”
刘协施施然地走了,等朝臣们走的差不多了,荀攸终于忍不住了,抱着肚子笑的快要缩成一团了。
他现在的工作像是秘书,又像是谋士,总之基本上和皇帝是形影不离的。
现在皇帝下朝了,荀攸要整理好了自己记录下来的东西之后,这才算是完事儿了。
曹操看着笑的不成样儿的荀攸,自己也觉得好笑不已,皇帝实在是太促狭了,这些老大人只怕今天气的饭也吃不下去了。
刘协回去之后,去向太皇太后请安之后,并没有一如既往地去书房料理政事,反而是去了内廷考工令(考工令:秩俸六百石制作兵器弓弩刀铠。)
他有些技术上的东西想要和这些人商讨一下,改进一下蔡伦纸,然后将这种纸张推广天下。
捎带着,自然就是敛财了。这可是独门生意,说不得自己的血液里也流传着自家老爹做生意的血脉呢,刘协发现,但凡有那么一点新鲜物件儿到自己手上,他都恨不得拿去赚钱。
这也不过是是自嘲,主要是穷怕了,一个皇帝哭穷,似乎是有些奇怪,不过也不奇怪,谁让自己有一个烂摊子的国家要料理呢。
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和考工令聊了几句,听着事情似乎不是那么负责,或者说,他的技术都已经提供出来了,剩下的只是实验了,这只能等了。
当然了,一起进行的自然还有活字印刷术,有了这样两样利器,刘协觉得这个天下再坐不稳,那自己也活该一辈子被人当成贡品,放着好看。
皇帝的心思你还真是别猜,两月之后,这两样东西便在雒阳流传开来了,不过因为成本极低,即便已经是十倍二十倍的利润了,不过还是供不应求。
刘协的造纸作坊已经扩建扩建又扩建,趁着这个风头,自然是要大赚特赚的,当然了,他改进的纸张中,自然是品种不同的。
贵族们的钱好赚啊,利润别说是三十倍,就是上百倍都没有问题的,他知道这些人手里有钱。
当印刷术出来之后,天下有了轻便的书籍之后,天下的士子们几乎是要疯了。
皇帝的这一招,不仅赚足了银两,还赚够了名声。真是不知道是不是天降妖孽。
作为读书人,对于书籍自然是有一种执念,现在好了,有了活字印刷术,又有了这样精美的纸张,手抄的竹简书籍,总算是可以扔进仓库了。
很多人都推车推着自家的书籍前来印刷作坊,下单。
这是好事儿,遇上股本,作坊会征得主人的同意之后,多印一本,至于什么时候放出来,那就要看皇帝的心情了。
不过皇帝赚钱赚的不亦合乎时,这天下也不太平,总会有人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思的。
比方说,这西凉的董卓。
有了党人的四处串联,这董卓自然是要进京清君侧的啊!陛下身边有奸佞,有小人,作为大汉臣子,如何能闭眼不管呢?
董卓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始往东南开进,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这到底该如何呢?
大家吵的不亦乐乎,不过皇帝一副神神在在的模样,很是让人不安,这么个样子,到底是个什么心思啊
大家越发地摸不准皇帝的心思了……
………………………………
第52章 汉献帝6
即便是提前登基,即便是早早地开始尝试着掌控朝堂,可是没想到的是,董卓竟然能再一次地进京勤王,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刘协首先是后怕,然后才是愤怒。
因为他已经知道这事儿是谁做的了,这些人,这些人,还是不死心吗?袁氏一族,胆子竟然这么肥?自以为他已经足够重视袁氏一族了,袁氏一族,难道真的要让朕彻底地弄死你们才罢休么?
当然了,袁氏中人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袁家,四世三公,这般显赫,可是小皇帝呢?竟然只用了那么三五个人,年轻一辈中也只有一个袁绍稍稍地提拔了一下,至于其他人,袁术等人,难道心里就没有点儿怨气了?
出身不同的两兄弟,现在差距这般大,袁绍这个蠢货竟然能得到皇帝的重用,自己呢?竟然被一个小妇养的给彻底地压制了,这种事情出现,袁术心里要是能高兴,那才是见鬼了呢。
从小到大,袁绍就一直比较得宠,尽管他是小妇养的,不过袁绍仪表人才,丰神俊朗,在这种看脸的世界上,略微有几分小聪明的贱皮子竟然得到了长辈的看重,袁术心里能痛快了才怪!
现在,大家都长大了,也学会了掩饰,也该到了建功立业之时,竟然发现,自己还是被这人给压着,真是气煞我也!
总觉得是各种的不甘心,不甘心啊,当然要找点事儿出来做了。
袁术也是个人物,这一番撩拨下来,反而是袁绍自己沉不住气,开始上窜下跳,然后借着死去的何进的名头,总算是联络了一批党人,借着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的说动了董卓南下。
前前后后的事儿皇帝刘协很快地就了解清楚了,姥姥的,袁绍,朕自认为对你不薄啊,你这般做,对的起朕的器重,对的起朕的俸禄么?
董卓南下进京的消息传来之后,刘协将自己人召集到了一起,这一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