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昏君自救记-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举被认为是赵佶在替爱子铺路,当时入主东宫的赵恒心情可想而知。
政和五年,十六岁的赵恒按着惯例,被徽宗封为太子,入主东宫。不过即便如此,对于他的处境也没有改善多少。
宣和七年,金人南下,太子赵恒被封为了开封牧,镇守京师。至于徽宗,急急忙忙地要离开京都,前往镇江了。
不过经过李邦彦等人的努力之后,徽宗总算是选择了内禅,传位于太子赵恒。
赵恒即位,改元“靖康”。蔡京党被诛杀,李邦彦顺利地成为了宰相,这是在酬功。
赵恒成为皇帝之后,父子二人的关系彻底恶化,国不可二主,这有两个皇帝,显然上皇也不想放下手中的权力,新帝也不想手中无权,做一个吉祥物。
父子两人都恨不得对方去死,即位之后,赵恒拒绝赵佶离开开封的提议,父子二人几乎撕破了脸,赵佶甚至准备了毒酒,想要弄死儿子,不过并没有得逞。
父子二人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史称“靖康内讧”,国家大难当前,父子二人忙着这种事情,最后的结果么,也只能说是咎由自取罢了。
靖康之变之后,父子二人遭受了极大的屈辱,不过在苟且偷生方面,这父子俩都有的一拼,心中一直存着奢望,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故国。
不过即便经受了二十年的折磨,还是没有美梦成真,死于异族。
苟延残喘到现在一朝身死,赵恒总算是解脱了,昏德公赵恒死了,远在临安的赵构面上悲伤不已,可心中呢?
简直要爽死了好吗?
死了的赵恒再次醒来,发现了一个惊悚的事实,自己似乎又回到了过去。
让他惊魂未定的是,这里仍旧是大宋,这里仍旧是自己的皇父为帝。
不过情形和自己所经历过的千差万别。
如今的父皇并不是自己印象中那个昏聩享乐之人,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强硬能干的明君。
这画风不对!
不过赵恒已经顾不上那些了,主要是他如今不过三岁罢了,慈爱抑郁的母后还活着,还在自己的身边。
深深地将自己身上的颓丧,疑惑掩藏起来的赵恒享受久违母爱的同时又在仔细地观察着这个世界。
当然旁敲侧击的了解着自己的父皇。
众人只当是太子爷对官家崇拜之举,并不会对一个三岁的孩子起什么疑心。
是的,三岁的赵恒已经是太子了。这和自己惶恐了十多年才成为太子,又惶恐了十年,仓促成为皇帝可不一样。
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
母后又有了身孕,不出意外的话,母亲肚子里面的便是自己的妹妹了吧。
赵恒乖巧地坐在王皇后的身边,双手捧着点心,心中想到。
只有待在王皇后的身边,赵恒才会表现的和个孩子一样。至于其他时候,服侍宫人总会觉得殿下这些日子似乎有些阴郁。
赵恒到了该启蒙的年纪了,不过和前世不一样的地方又出现了,并不是由着宫人启蒙,反而是自己的父皇手把手地亲自教导。
虽然身子是个孩子,可是思维上毕竟是成人了,赵恒学习起来,又快,效率有高,几乎有过目不忘之能。
官家似乎很高兴太子早慧,不过还是小心地掌握着一个度,不会太过地累着他。且太子的作息表中,还专门地排出了玩耍嬉戏的时辰。
据说这也是父皇亲自拟定的,小赵恒从小从现在开始就要按着这个作息来了。
赵恒的心中很不是滋味儿,青春年少时,谁不会崇拜自己的父亲呢?可是他从来就不得父皇之心,从来都不会正眼瞧上自己一眼,饶是自己是太子,可是父皇宴请群臣时,一起出席的都只能是三弟,不会是自己。
现在父皇的这种关爱让赵恒下意识地有些排斥,他怕会被再一次地抛弃,那种感觉糟糕透了。
王皇后虽然有身孕了,可是对于长子并不会怠慢,她也知道自己容貌平常,虽然官家这几年似乎是转了性子,可是自己也并不特殊就是了。
能在宫中站稳脚跟,儿子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况且现在这个儿子还是太子呢。
所以她很紧张赵恒,风吹草动都要过问一番。
赵恒这些日子对于官家的抗拒让王皇后以为他不喜读书识字,孩子么,有这种反应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身为太子,若是传出个不喜读书的名声,赵恒的将来只怕是悬乎了。
所以王皇后想和儿子聊聊,想知道儿子到底是在想什么。
母子二人靠在榻上,面对面地闲聊。
一切都很正常,一切都很美好,这似乎是一场梦境一样,美好的不真实。
庄周梦蝶,是梦么?
借尸还魂,是真耶?
赵恒很快地跑神儿模样在王皇后的眼中,孩子心性罢了。
这次谈话之后,赵恒才知道自己的伪装似乎有些不成功,那么是否意味着,皇父也能看透自己的抗拒呢?
这种认知可真是不美妙,赵恒学习刻苦,杨广反而觉得孩子就该有孩子样,时常劝阻他,让他多去玩玩,要知道,太子这个位置是最苦逼的,一不小心,米分身碎骨。
趁着年幼好好儿享受几年人生吧。
不过赵恒阴奉阳违地抓紧了时间学习,太子聪慧的名声很快地朝野尽知,这其中有多少是王皇后的手笔,又有多少是杨广的默许,赵恒并不想去探究。
王皇后的造势之举杨广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没有赵恒想的那么复杂。
杨广也发现了赵恒在某些方面的老成,他只是叹息了一番,这般资质真是可惜了。
杨广继续建设自己的大业,在朝堂上和朝臣们斗智斗勇,小小年纪的赵恒经过了特许,能随时随地地出现在杨广的书房,所有的奏折赵恒都可以经手。
当然,最后一条算是默认,并没有明说。
跟在皇父的身后,看着他指点江山,意气奋发,半点儿也记忆之中的昏聩奢靡之人联系不上。
借着年幼,赵恒终于等到了机会,在听到皇父讲解庄子时,问了一句,您相信庄周梦蝶么?
他记得皇父那个时候的表情有些怪异,不过转瞬即逝,“信则有,不信则无。”
虽然淡淡的,可是其中不知道怎么地,赵恒竟然听到了郑重之意。
倒也可以理解,儒家虽然不认同鬼神,不过也是敬之的态度。
皇父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呢?
赵恒很是完美地就替杨广找了借口,他在下意识地完美杨广!
赵恒倒是没有察觉。
大宋越发地繁盛起来,皇父文治武功都不缺,赵恒也在一天天地成长。
到了十岁之后,赵恒的课程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现在起,他要入朝了。
十岁入朝,听上去是是儿戏一般,不过到了赵恒这里,一点儿反对意见都没有,顺利的不像话。
至于原因么,赵恒自身的优秀和官家的威严,似乎整个朝廷在这十年里渐渐地都陷入了狂热的崇拜中。
官家的个人威望达到了巅峰一般,赵恒自己都被父皇的风采折服,更崩提别人了。
很多时候,赵恒都觉得自己曾经经历的那些是一场梦,现在梦醒了,自己是从一个三岁的稚子长成了十岁的少年。
入朝学习,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杨广珍重地带着自己一手教导出来的孩子,将他介绍给了广大的朝臣们,虽然人人都知道官家对于太子的宠爱,可是还是大受震动。
好在太子也优秀,否则的话,谁知道会不会又有什么流言蜚语。
………………………………
第68章 番外2
等再次听到大金国的消息之后,赵恒整夜未眠,尽管听上去是一场梦,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曾经的经历还是无法彻底地清除。% し(全文字)
大宋联合辽国,一起消灭壮大起来,打仗必胜,无敌哄哄的女真人,赵恒的心情很复杂,当年的那些屈辱,似乎历历在目,如今皇父的这番作为似乎是在为自己复仇一般。
当年二十六岁的自己仓促继位,从开封牧成为了一国君主,不过这朝堂上并不全然是听自己的,他调动不了的朝臣,无法信任的将领,最后导致了京都陷落,自己被俘。
被俘之后的那些凄惨日子似乎已经远去,可是现在看来,在听到金人的消息时,他的脑海中似乎有一根弦断了一般。
赵恒的面色有些苍白,杨广也只当他是累了,并没有太过关注,不过事后吩咐了御医,去替太子诊脉,调理调理身子。
好在赵恒如今定力不错,很快地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与太子属官耿南仲商议之后,上疏一封。
这是自入朝之后,赵恒似乎是第一次上疏,杨广对于他的态度很重视。
折子写的有条有理,建议虽然有些稚嫩,可是也颇有见地,总算是没有白费自己的一片苦心。
杨广很重视赵恒的上疏,折子明发朝臣,炫耀一下自己教子有方,大宋后继有人。
这种人人称颂的情形赵恒似曾相识,曾几何时,父皇这就这般骄傲地语气介绍着三弟,一副以子为荣的模样。
那个时候的赵恒,即便是再如何地愤恨,也只能远远地观望,即便是怨言,也只能在东宫发泄,出了东宫,他只能闭嘴。
何曾想过,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皇父骄傲的口吻似乎比自己赢得了朝臣们的崇拜都要高兴。
赵恒突然觉得嗓子眼有些堵得慌,鼻子略微地有些发酸,他不想失态人前,略微地低了下头,在朝臣们的眼中,太子爷真是太过谦逊了。
直到此刻,赵恒才发现,他一直在努力地想得到皇父的认可,而现在,他得到了认可,这种认可也让赵恒彻底地放下了那些曾经的心结。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放下了那些屈辱,那些仇恨。
赵恒在受苦的时候,除了悔恨之外还有一种快意,他的好皇父,在陪着他一起受苦呢。
只有这般想着,他心里才能略微地畅快点,才能说服自己,那个时候他对金人的妥协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不过想着妹妹受过的那些苦,想着妻子遭过的那些罪,赵恒心里憋着一把火一样,似乎要烧死自己。
可惜,每次只要看到那些凶狠的金人,想到他们的手段,赵恒心中的那团小火“噗呲”地灭了。
愤恨金人,愤恨父皇的同时他自然也在愤恨着自己,长期的抑郁下来,赵恒得了风疾,夜不能寐的日子里,他也曾经想过若是当年全力抗金的话,至少不会是如今这个下场吧?
不过很快地他就否定了这个心思,他的皇父,他太了解了,论朝中的影响力,两个自己都不是皇父的对手。
若是让皇父再次掌权的话,自己只怕是活不下去了,这般自私的选了为自己考虑,不过没想到,身边唯二的亲人就毁在了自己手里。
妹妹被糟践,妻子自杀,赵恒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龇目欲裂,然然并卵!
赵恒想过要重整江山,无数的日夜里曾经想过要报仇雪恨,不过心中的这种念头到了后期完全没了,哀莫大于心死,被囚二十年,后十年的赵恒早就是一具行尸走了,不过是苟且偷生罢了。
至于为何不去死?
他自己其实也想不明白,为何自己一直要活着?坚持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可是赵恒就是固执地活着,也许还是存着侥幸心理,希望有人能将苦难之中的自己救出去。
只可惜,别人永远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在皇家!这里没有亲情,父子、兄弟之间都不是亲人,都是仇人,都不能期待!
没想到,惨死之后,自己竟然又一次地活了过来,更让人惊悚的是,这个世界完全变了。
一个英明神武的皇父,慈和能干的母后,两个嫡亲的兄弟,可爱傲娇的妹妹。
自己这十年里,完全就是活在一个不愿醒来的美梦中。
此刻,听着皇父嘴上谦虚,可看他骄傲的神情,赵恒的一颗心终于踏实下来了,全身心都觉得暖洋洋的。
赵恒从这日起,似乎变的更从容了一些,也许是更有底气之故?
杨广对于继承人还是关注的,不过看着他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是以并没有刻意地去探究这种改变之故。
杨广决定连宋抗金之后,赵恒跟打了鸡血一样,积极地推进谈判的进程,虽然有些热心过度的嫌疑,不过热血少年,使团们都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倒也可以理解,而且太子殿下说的也对,相较于辽人,后起之秀的金人才是大宋的威胁。
金人堪比虎狼,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更加要早早儿地压制他们了。
虽然官家并不是全程关注何谈,不过有了太子的督促,很快地,两国联合抗金的事情便定了下来。
那一天,赵恒偷摸儿地在东宫将自己给灌醉了,他终于能有机会去报仇了!
虽然不是自己亲自上阵,可是这种参与感还是让赵恒觉得自己是出了一口恶气的,心中的那种负罪感一下子觉得减少了许多。
人啊,最终还是自私的。这一点在赵恒身上体现的很完美。
似乎是放下了一层包袱的赵恒渐渐地在朝堂上站稳脚跟了,其中固然有皇父的帮助,不过赵恒能问心无愧地说一声,自己是真的在努力,自己完全对得起别人的称赞。
太子优秀,中外咸喜,杨广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心中自然是骄傲的不行,看看李世民的那几个没用的儿子,再看看朕的儿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杨广你是被宋□□附身了吗?神马事情都要和李世民看齐!)
似乎是发现了如今的大宋平稳繁荣,所以杨广渐渐地开始锻炼太子了,六部基本上都要去转个遍,每个部门走马观花似乎待上两三月的时间,然后再换下一个部门。
花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赵恒可以骄傲地说自己对于六部是相当的熟悉了。
不过虽然熟悉了六部,不过赵恒还是闲不下来,杨广将儿子一脚踢出了京城,全国各地走上一圈儿,民生经济,百姓日常,总归要亲自体验一圈儿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承受的是什么样的责任!
都说皇帝肩负的是天下人的福祉,不过杨广可不认为福窝里长大的赵恒能知道民生多艰的道理,所以少了特权,作为普通人去体验一下人生,杨广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赵恒虽然自诩是吃过很多苦头,受过极大屈辱的,可是在这两年的历练中,尽管有人保驾护航,可是他还是忍不住地有些打颤。
完全想不到,大宋如今这般繁盛,百姓的日子还是那么艰难,吃的东西他刚出去的时候都觉得无法下咽。
他记得自己前世也是受过苦的,吃过糠的,可谁知,这世的精细日子还是腐蚀了自己么?
赵恒艰难地将嘴巴里的东西咽了下去,然后赶紧地捧起水,喝了两口,勉强地算是填饱了肚子。
外面的茶简直无法下咽,所以他出来之后就没有再喝过茶了,这个时候的赵恒突然觉得自己很矫情。
两月的时间不算长,可是真的难过起来,度日如年,两月的日子简直就是掰着手指头过的。
好在慢慢地适应了,他明天要换另一种身份了,如今的落第士子,明天就是投靠亲友不成的小白脸了。
生活无依无靠,要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喂饱肚子了。
不知道前方还有什么在等着自己,赵恒心中的期待感一直都没消失过,心中隐隐地觉得有些不对,不过也说不上来(赵恒你是受虐狂么?)
不过赵恒的苦难日子还是要继续的,到了后面,甚至是乞丐,他都去体验了一下。
不过那样的日子,那些落魄,让赵恒一度以为自己又回到了前世一般。
好在他远远地望着天神一般的皇父,知道那些都只是自己的幻觉罢了,他的皇父,日理万机大宋皇帝,来接他回家了。
看着赵恒脸上、身上脏脏的,和真正的小叫花并无什么差别,不过眼中却闪现着期待和感动的亮光,杨广有些好笑,也不嫌他脏,伸出手来,拍了拍儿子的肩头。
“好了,收拾收拾,朕带你回家。”
虽然在外人看来寒酸无比,可是赵恒却是觉得这也不舍,那也不舍,就是这个破洞,都是自己费了一番心思从别人手里抢来的,他还真是有些舍不得就这般离开呢。(所以说,赵恒你真的是个受虐狂!)
重和元年,外出历练的太子殿下终于安全地回到了京都,朝臣们望着干练,坚毅的太子,心中对于官家的手段佩服不已。
当皇帝的都是狠人,自己的亲儿子也能下的了手。想想虽然自己家也有不省事儿的熊孩子,不过他们还是下不了狠手。
算了,反正自己也能养着他们一辈子,不成器就不成器吧。看官家也只是对太子狠了一点,其他的几位皇子公主都被宠的不像话,所以说,为太子点蜡!鞠一把同情泪!
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同情了的赵恒此刻正陷入震惊中,皇父就这么放心自己么?
桌子上堆的满满当当的奏折,刚刚皇父告诉他,从今天起,这些折子都是赵恒的事情了,他要看到赵恒的处理结果,蓝后皇父消失不见了。
留下了一脸震惊莫名的赵恒……
………………………………
第69章 番外3
人其实一直就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赵恒永远也想不到,“士为知己者死”这种情形会出现在自己身上,作为大宋的太子殿下,金枝玉叶,生活在皇父、母后慈和的目光下,按理来说,皇家的嫡长子都应该是幸福的,从容的,因为他是在万民期待中降生的。(全文字)
有了嫡长子的降生,有了这位皇子殿下的存在,谁也不会再担心着大宋的王朝会因为继承人问题发生纠葛,使得朝局不稳,家国不安。
赵恒也确实享受了三年的无忧无虑岁月,不过很快地,三岁之后的赵恒再也没有享受过这种滋味了。
享多少的福,自然要承担多大的职责,三岁的赵恒开始了自己的启蒙生涯,到了现在,二十岁的赵恒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程度。
虽无亲政之名,不过却拥有了亲政之实,从伪儿童成长起来的赵恒在皇父离开书房之后,眼眶盛满了泪水,这其中,有感激,有感动,自然,还夹杂着一些愤懑,委屈!
这般复杂的心绪纠结结合在一起,化为了无穷无尽的泪水,到最后,他坐在软榻上,轻轻地抱着自己,似乎是要将所有的委屈都哭出来一般。
不过在这宫里,尤其是在这种书房这般神圣的地方,实在不该是自己放纵心绪之地,不过赵恒死活忍不住,越是哭,越是觉得自己可怜,委屈。
他一直在想,若是前世皇父能对自己有半点关心,到了最后,也不至于父子反目成仇,白白地便宜了金狗,若是自己对皇父少一点怨憎,多一些关心,是不是自己也能和三弟赵楷一般,享受到那种奉承,让皇父以自己为傲,到了后来,是不是能雄起一回,父子联手,将金狗打的落花流水呢?
尽管这些都是不可能发生之事,可是赵恒在拥有了全身心的好父亲呵护之后,有些不切实际地想到。
杨广自然是听到了他压抑的哭声,脚步一顿,只当是自己做的有些过了,这孩子只怕是在外面受了大委屈了,所以才会这般吧。
当然,也有可能是要自己监国亲政,所以激动的难以自已,所以才会落泪。
不过最后一个理由杨广即便是想骗自己都觉得有些为难,所以算了。
赵恒那日哭过之后,再一次地恢复了自己文雅平和的模样,他也知道自己那天的失态是瞒不过皇父的,还不如争取主动呢。
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腼腆,赵恒选择了坦白从宽,至于哭的原因么,从头到尾,赵恒没提,杨广没问,父子俩以为彼此心有灵犀,为了保护太子殿下的颜面,所以便轻轻地揭过了。
朝臣们有些略带疑惑地发现,上疏中的笔迹变了,这不是陛下的字体,能代笔的人很多。不过陛下一直都是勤政形象出现,很少会让人代笔,这是陛下生病了?
不得不说,朝臣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而且还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并没有恶意揣测杨广,也没有诅咒君父。
不过杨广还是在朝上不经意地解释了一句,折子都是太子代笔。
这可算是一件大事儿,太子殿下一直都是在历练,可没有全然接手朝政的经历,陛下看来这是在替太子铺路了。
想着马上要大婚的太子,朝臣们既是高兴,又是忐忑。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可不是说说的,那是无数的前人们用血泪总结出来的,所以说,若果真太子殿下上位的话,这朝堂上说不定就有好些人要退休回家了。
不过目前还好,陛下身体康健,龙精虎猛的,还没到要退位给太子的时候呢。
再者说了,咱大宋自立朝以来,还没出现过上皇呢,所以朝臣们惊讶了一番之后,便没动静了。
杨广和赵恒可不知道朝臣们的心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