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皇叔-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广州府的澳门;有大堂的教堂存在,当铁甲战船在湾仔镇前面停泊下来,横海水师在前面排成战阵等待的时候,圣马力教堂前面,澳门总督马力加路顶着个秃头,带领着欧罗巴洲的好多商人在前面迎接。
朱常浩立即上前,用英语对前面的众人说道,“哦,远来大明帝国的朋友们,我是这个帝国的亲王,常浩・朱。我这次来,没有想和你们发生冲突,我是有大笔的财富要和你们商谈,我想,上帝也会同意这个要求的,你们就更加没有理由拒绝财富,对吗?谁会和财富过不去,我想和财富过不去的人,上帝都不会原谅他,对不?我亲爱的朋友,难道不邀请我上岸座座?”
这一众符合欧罗巴洲沟通交流的模式,也让马力加路明白,面前这位坐着铁架战船来的人竟然是大明最有权势的人。
欧罗巴人相对于大明人,更加的势利,毕竟大明一直以来,还有一句话在流传,“狗眼看人低啊,贫贱不能移”之类的话,虽然这句话是遮羞布,但有时候冠冕堂皇是作为一种声望啊,再说,有这样的人就是不和权贵来往,来彰显自己有风骨不是。
朱常浩从湾仔镇带领着自己的八百亲卫,还有吴延凯,刘正;还有王府女眷,一起登上这大明,现在被葡萄牙人租借的土地。
当火铳,制服,手雷,还有皮靴的卫队出现在圣马力大教堂前面广场上的时候,朱常浩已经走上去和马力加路以及众多的欧罗巴商人握手了。
后来,只有一个班的亲卫,也就是十二个人,保护着朱常浩进入了澳门总督府。
朱常浩带着刘正,吴延凯进去后,就在这总督府沙发上坐下来,一杯加了糖的咖啡端来后,刘正和吴延凯喝了一口,差点就吐了出来。在他们两人的味觉里面,这咖啡就像炒面条的时候,炒糊了的那种感觉。
两人强迫自己咽下去以后,看见王爷优哉游哉地喝着,心里有些吃惊。最吃惊的还是刘正,因为在在王府的十多年里面,刘正从来没有见过朱常浩喝过咖啡,这些蛮邦之人的饮料。
朱常浩看着两人那种疑问的眼神,笑着对其说道,“呵呵,这就是他们欧罗巴人的茶叶啊。只不过他们吃的是茶叶的果实,我叫它咖啡豆。我们大明人不吃果实,吃叶子而已。”
朱常浩就这么不负责任地给刘、吴两人解释咖啡这种饮料,在大明来说,也没那谁了。
喝了点咖啡,这马力加路作为总督府最大的官,就开始用英文说了。
才说了一句,朱常浩立即让其停下来,说还是讲汉语好一点,毕竟在大明的土地上,你不讲汉语,那就有一种主弱臣强的感觉。
在澳门总督府里面的这些商
(本章未完,请翻页)人,其实都会说汉语,不过,那口音,明显有粤语的味道。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就是jqx和zhchsh不分,说话的时候,卷舌音比较多,不过朱常浩还听得懂。
这不,一堂西方式的谈话开始了。
“欢迎大明国最睿智的亲王殿下到我总督府来,您的到来,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福音,不是吗?”马力加路微笑这说道。
“是的,上帝在创世纪的时候说过,要有光,要有水,要有空气。本王不敢自诩上帝,但本王可以说的是,可以让在座的诸位获得滚滚的白银,黄金,丝绸和陶器,甚至还有我们大明神威无敌的火器。想必诸位在南拉丁美洲,已经获得了除上帝以外的财富,现在,西班牙,葡萄牙的地中海海岸,你们的那些狗头金在阳光照耀的时候,总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诸位,你们难道不想这样吗?”
朱常浩这样极具感染力的话语,让马力加路旁边的一位来自佛郎机,名叫瓦尔德的人说道,“亲王殿下,我是佛郎机的瓦尔德,是的,我非常喜欢大明的丝绸和陶器,还有那些精致的工艺品,只是现在海路不畅通,你们大明有一位郑芝龙的海上商人,已经将我们的商船阻挡在广州府外面的商船上,我们无法在此地登陆,更不能和大明商人直接交易。”
对于瓦尔德说起的郑芝龙,朱常浩觉得,此人终究会投入到自己的怀抱,毕竟王府的六大水军里面,五大水军都是远洋水军,船坚炮利,郑芝龙最终是敌不过瑞王府的。
对于瓦尔德的对话,朱常浩那是要解释的,“瓦尔德先生,对于海上商路的畅通,我们大明是责无旁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大明的水师就会开赴到小西洋(印度洋)的,还有,我大明海的范围内,你们西班牙占领了吕宋,这事情没有进过我大明的允许,带时候大明水师,会收复还来的。除了西班牙以外,你们葡萄牙在马六甲,锡兰等地也有据点,这也要我大明颁布允许文书以后,你们才能居住。另外,你们如果居住,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你们的国籍还在欧罗巴洲,每年要交一定的租借费,另一种,你们可以加入我大明的国籍,这样,就可以免除你们的租借费。只是这两种情形的前提是,你们必须遵守大明的律法。”
朱常浩在谈到合作之前,先说了自己底线,一下子让面前的葡萄牙,西班牙,还有荷兰商人变得面目阴沉,特别是面前的这位葡萄牙总督,那脸上都阴沉的要下雨了。
总督府的会客厅里面卖,这时就变得鸦雀无声了,也许这么令人窒息的氛围让众人不舒服,这位叫瓦尔德又说了,“亲王殿下,关于对于这个据点,要让我等缴纳租金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说,以后在合适的时间里,我相信以亲王殿下的睿智,会得到妥善解决的。”
“是的,我亲爱的朋友,本王也相信,在大明帝国的照耀下,任何不合理的,违反上帝和我们礼仪之邦法规的东西,都会像春雪遇到太阳一样,最终融化,无影无踪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说完,朱常浩一口将咖啡喝完,然后对身边的一位总督府侍从指了指杯子,说道,“本王这一次除了说出大明帝国的合理,合法要求之外,接下来就要谈论我们东西方财富的事情。
记得你们欧罗巴洲的西班牙国,有一位叫塞万提斯的秀才说过,‘上天不会无缘无故做出莫名其妙的决定。它让你放弃和等待,是为了给你最好的。所有的欺骗、侮辱和伤害,只是这个世界温柔补偿的序曲。那些星星点点的微芒,终会成为燃烧生命的熊熊之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本王相信,大明帝国的法理要求,让你们放弃和等待,是为了给你们最好的。
对于是否是是最好的,意大利国的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说过,‘智慧是经济的女儿,真理是时间的女儿’,所以,对于你们是否得到最好的,就让时间啦证明吧!”
朱常浩这种引用欧罗巴土著名人的话,来教育欧罗巴人,其实在言语之间的交锋上,已经赢了。
赢了之后,那就掌握主动权了。
掌握主动权之后的朱常浩,也不客气了,直接对在座的众人说道,“想必众位到东方来,都是为了发财,为了金银珠宝和财富。这样。我们在接下来会将郑芝龙给收服,然后,我们的广州府以及大明的登莱府,福建周边的所有海港,都会开港。到时候,你们的商船可以直接抵达我们码头。然后,你们可以向西航行,你们可以在阿拉法罕,马斯科特,巴格达,大马士革,还有亚历山大,热那亚,里斯本,巴黎,伦敦都可以的。
甚至你们还可以到莫桑比克,摩加迪沙,和班图人进行交易。相信他们黑黑皮肤,对东方的精美瓷器和丝绸是非常喜欢的。当然,我们大明的钢铁军械也不错,你们可以将他们贩卖到那里。”
马力加路听了朱常浩就的这番话,最终确定一点,那就是大明要开海了,还有海上的商贸路线将要开拓了,最后就是大明的盐铁专卖已经不受限制了。
对于朱常浩这些说法,总督府里面的商人都很喜悦,一想到那数万里的航线上,那么多的机会,可以让自己致富,心里一下子火热起来。
当场,就和朱常浩签订了瓷器,丝绸,棉布,还有火铳,手雷的订购协议。当然,虎蹲炮和迫击炮,还有燃烧弹,朱常浩是不会提供给这些欧罗巴人的,最好的东西都是留给自己的。
粤东福建北直隶三大沿海行省,就这样饿毙朱常浩给开海了,这样,马尾造船厂的生意就会更好,毕竟粤东,福建自古就有海上经商的传统,再说,大明现在造船哪家强?福建行省马尾行!
马尾造船厂现在已经由船厂,驿站,王府商号三家合作,成立了一家名为“马尾船行”的店铺,主要的营生就是和卖船相关的东西。
广州府的事情结束后,朱常浩开始向东航行,最终在福建,完成自己最后的布局。
(本章完)
………………………………
第292章 东南归来
当俞开义和刘正回到河面上,折忠信也准备好了。
这就连夜出发,是的,他们连夜出发,正所谓风正一帆悬,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孙传庭虽然很急,可是怕夜里掉队,在再加上在明代这个时期,古人都比较缺乏维生素c,他们的夜盲症很普遍,天一黑,好多人连路都看不清,就不说马车上一些重要的东西的。
还有,朱常洵,王妃邹氏,还有世子朱由菘,被宋献策强制灌下大量的蒙汗药之后,让洛阳府的鹰眼人员,在栾川县的一个客栈里面看护。
等待蒙汗药三天时效快结束的时候,晚上神不知,鬼不觉得给丢弃到街面上,然后上书“大明福王爷朱常洵”,估计街上夜间巡逻的人员就会将他们送到县衙,鹰眼人员也会顺利脱身。
这时,俞开义,折忠信,刘正三人分别居于船头,吹着有点寒冷的春风,三人开始聊天。
船从襄阳沿着汉江水道,到了谷城县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而且所有的伏波队员,还有襄阳榷市的保卫队员都已经是两班倒,白天一班,夜里一班,不误事。
现在在谷城县,所有的人在船上就烧火吃饭了,吃的基本上就是猪肉,而且还是肥的。
肥猪肉通过铁锅的烙烧,猪油滋滋地里面冒出来,于是,白菜,豆腐,萝卜,还有海带,在猪肉块的乱炖下,香气四溢。
炖菜的水直接是从汉江里面打上来的,这个时候,汉江的水很清澈,也没有一点污染,直接把江水从江里打上来,直接饮用。
船还在西行,慢慢地朝丹江口行去,夜晚虽然行船,不过却是半帆。
到天明的时候,就要到丹江口了。
说好的,在丹江口,青龙军和伏波水师在这里汇合。
按照前面快马来报,孙传庭已经到了淅川县,现在到丹江口也就是一个时辰的样子,最多一个时辰。
反正大家也行船了一晚上,况且,俞开义也有自信,自己的这伏波军,在大明所有内河水师里面,绝对是最牛的,等上一个时辰也不怕,况且,福王三人还在昏迷着,手里也没有水师,这汉江上面的霸主,除了朱常浩得水师舍我其谁。
太阳出来了,朝霞万丈,丹江口的江口河面,碧波粼粼,水波荡漾,折忠信,俞开义,刘正看着红光遍布的江面,心情大好。
孙传庭看见天亮了,二话没说,直接朝丹江口奔来,因为孙传庭知道,不一会儿,自己也要坐船,和俞开义他们一道,走郧县,白河县去,然后在安康,和王爷汇合。
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大量的船只已经在江口的码头上,一字排开,等待孙传庭他们上船。
辰时初,也就是早上七点的样子,孙传庭、宋献策已经到了,五人齐聚在一起,将金银珠宝,古董文献,开始装船,人多力量大,两刻钟之内,所有东西均装船了。
而用来押送的马车,还有骑兵用的马匹,都被折忠信派人送到襄阳去了。
五人在船舱里面摆了一桌酒席,开始畅谈起了自己这一路的战事境况,总之基本上都是有惊无险。
(本章未完,请翻页)这边边行船,边吃酒,那边,朱常浩已经到了略阳县的柳树坪黑木林矿区。
在矿区里面,三位师爷还有二百多名皂吏,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活得虽然没有自由,但很充实。
每天早上吃饭后,就开始挖矿,中午的时候,矿上就会送来饭菜,烙饼和肥肉块,连茶叶都有,虽然是砖茶沫子,不过这就不错了。
他们每天挖矿六个时辰,吃完饭后就是睡觉,所以膀大腰圆,红光满面,最主要的是他们这四个月里面,没有睡过女人,精力旺盛,就连三位文弱的师爷,现在也变得有些彪悍。
这一点朱常浩很满意,他没有虐待人的习惯,他认为,“与其虐待他们,导致他们消极干活,挨饿怠工,还不如让他们吃饱,积极劳动”。
现在,管理柳树坪铁矿矿监,还给了这些人一个盼头,挖一背篓矿砂,就给一文钱。
如果每天超过三十背篓后,每一次就给二文钱。
根据矿监的统计,这一天,一个人最多也就是五十背篼左右,最多就是一百文。
一天一百文,那十天才是一千文。但如果每天都背五十多背篓,坚持不了十天,那人就废了。
这就像一个男的,干“那事情”上瘾了,夜夜笙歌,毫不节欲,那干不了十天半个月,绝对精尽而亡,脱阳而死。所以,《内经》里面就有,适龄男子,三十六个时辰,肾阳方可精满。
这二百一十六人,在中午吃饭的时候,突然发现决定自己生命前途未来,还有捏造把柄的瑞王朱常浩。
二百一十六人齐刷刷地停下碗筷,默默不语。
甚至连给朱常浩下跪问好都忘了,还是师爷精明,惊愕了半晌之后,突然放下碗,老泪纵横,跪下说道,“王爷千岁,求王爷赦免了我们把,吧我们的借款签押文书还给我们,我们知道错了,真的错了……”
师爷的磕头求饶,也惊醒了好多还在惊愕的皂吏,他们磕头如捣蒜,不断地说道,“王爷,求求你了,我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妻子孩儿,不知道他们咋样啊,求王爷放我们回去啊。”
“那你今年多大了了?”
“回王爷,小的今年双十年龄。”
“哦,那你父母是六十岁的时候生的你吗?”
“额……王爷饶命啊!”
“饶命不饶命的就不说了,我知道你是思乡心切,这样吧,本王决定,只要你们干满三年,本王就放你们回家,到时候,连你们的借款签押文书也还给你们。”
“谢王爷,谢王爷…”
看完这些矿工,朱常浩看了一下炼铁的地方,心一下子就寒了,什么炼铁的,就是几个铁匠炉子,土灶坩埚,每天炼出的生铁,也就时三百多斤,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朱常浩很希望徐光启和王徵来帮忙,毕竟在大明晚期,科学界有两个巨匠,人们都称他们为“南徐北王”,南徐就是徐光启,北王就是王徵。
看完这些矿砂,朱常浩直接乘船从嘉陵江往回走,然后在两河口弃舟登岸,快马疾奔,最后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到汉江,在经过安民大营的时候,装了十几船手雷,顺流朝安康行去。
八百亲卫,在朱常浩的带领下,现在已经不晕船了,可以说成了海军陆战队的雏形了。
海陆并进,陆地骑马,水里行船,这就是两栖战斗队员啊。
千里之外的孙传庭和俞开义他们,已经到了白河县。
在白河县的黄龙滩上,这里有朱常浩安置的白河巡检司,现在巡检就是那个连长,赵元义,副连长边山虎,军法处长王灿。
过去一个连人,在吸收了黄龙滩上躲难的苦命人,还有周边所有的一些穷苦人,都加入了白河巡检司。
现在这个巡检司,已经有三千人了,按照朱常浩的军队编制,这已经是一个旅的规模了。
孙传庭看到自己当初带的这些安民队员,已经都有三千人,想到自己带的青龙军,现在才一千五百人。
心里有多憋屈就有多憋屈。
就在五人和白河巡检司的这个赵元义三人聊天的时候,他请求给他们拨点粮食。
由于朱常浩的命令,汇合后,一切都要听孙传庭的,这拨粮食的事情,还需要他来拍板。
孙传庭一想,“这巡检司虽然是归王府直属管理,不过,这三千多人,确实也不够吃啊,既然有五百多万斤粮食,那就给十万斤粮食,绝对可以挨到小麦收割。”
“那就这样,赵连长,本将就给你十万斤粮食,暂且解你们的燃眉之急,不过,你们一定要大力发展,不要辜负王爷的期望啊。”
“是,谢将军,小的遵命。”
白河县就散粮了,明天就可以到旬阳县,过了旬阳县就是安康了,也就是说,有一天多的时间,就可以和王爷相遇了。
“也不知道王爷能不能按时到安康呢?”宋献策心里暗自嘀咕道。
朱常浩现在,也到了石泉县,这一路过来,朱常浩的眼里除了一路上班没有遇到劫匪之外,但满目菜色的百姓,眼瞅着山地上收成今年已经绝收了。
洋县,西乡县的冬小麦只有小腿那么高,而且麦苗发黄,一看就是缺水,只有河坝地带的,在灌溉渠的作用下,水分充足,还有一点保证。
但水位在下降,估计,遇不到多长时间,这灌溉渠就又要深挖了。
“唉,粮食还得引进了,那只有打通湘江水道了,走灵渠,漓江,从安南,暹罗进口粮食了。还有,移民计划也的提前落实。这一次从福王那里运来的粮食,估计要有一半来用来安置移民了。这接下来,水师用来为运粮队保驾护航了,而且,这长江,湘江,漓江等水路,还需要打通这些,估计还有流血战斗。”
一晃两天过去了,安康巡检司码头上,朱常浩终于迎来了孙传庭他们。
在接风宴上,孙传庭当着大家的面,汇报起了这次收获,朱常浩听完,笑得合不拢嘴。
就在接风宴结束后,朱常浩晚上睡觉的时候还笑着。第二天起来,朱常浩发现自己面容僵硬,打来一盆水一看,“娘的,本王高兴地脸都笑肿了!”
(本章完)
………………………………
第294章 对皇太极的最后一击(上)
从东南福建巡视回来以后,朱常浩沿着大明的海疆,看着那波澜壮阔的大海,心里明白,以后自己的力量,在这蓝色国土上的会越来越多,但对于辽东那个地方的女真,也是到了下手解决的时候了,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八旗在皇太极的带领下,正在呈现出壮大的趋势,好在袁崇焕被朱常浩保下来之后,在朱常浩的支助下,袁蛮子时常以关宁铁骑不断地袭击这建奴的营地,还有他们的庄园,让皇太极苦不堪言。
另外,建奴的儿女姻亲科尔沁,在这一年来,对于辽东也不怎么热心了,有时候只是应付一下,导致皇太极对科尔沁来的女人,也就是皇后哲哲越来越冷漠。根据鹰眼传来的情报,在崇祯三年九月,哲哲回科尔沁探亲,她的老父亲,寨桑族长只是在她离开的时候,送给了哲哲五百匹战马,一千只羊,还有五百斤茶砖。
哲哲看到自己的娘家人像打发叫花子一样打发自己,是哭着从科尔沁回到盛京的。
皇太极看到自己的皇后从娘家就拿回来了这点东西,鼻子都差点气歪了,但最后还是将礼物收了下来,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里,一千只羊就可以拯救一千名八旗精锐,五百斤茶砖也可以让一千户的旗丁家庭减少生病啊。那五百匹马,可以补充两个牛录了。
一针一线,一分一毫的力量,皇太极现在都补充在了八旗旗丁身上。还有,今年来,奴酋皇太极对辽东境内的汉人也好了许多,许多八旗的皇庄,都转嫁给汉人耕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算是解放了包衣奴才这个身份,让汉人有了更多的自由,收入也增增加了许多,辽东境内的汉人,对皇太极也有了一些好感。
根据以上这些情况,朱常浩知道,如果三年以后,再次进行东征,那确实会让辽东元气大伤的,还不如现在,就将他们给收拾了,将北直隶地界上的百姓,直接移民到辽东,开发“北大荒”。
时间很急迫,现在已经是崇祯四年的四月份了,朱常浩就在登州府上岸了,在辽东宣慰使司衙门,将宋献策和卢象升叫来,商议起了对奴酋的最后一战。
宣慰使司衙门,后堂。
朱常浩,刘正,宋献策,卢象升,看着堂前挂着的堪舆图,正在思考着,这一仗到底如何打。
四个人在后面,思虑了一会儿,才明白,这是一个大战略啊,需要好几方共同联动,因此,需要将北洋水师,还有蓟辽总督袁崇焕,三方之人全部请来,进行商议。为了快速将北洋水师和袁崇焕等人请来,朱常浩让出自己的两条铁甲战船,作为信使将赵元义,王灿,袁崇焕,还有祖大寿请来,商议怎样做到万无一失。
铁甲战船上,朱常浩的信使去接赵元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